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情片香港1992

主演:李连杰,关之琳,莫少聪,熊欣欣,刘洵,庄域飞,Jin Chiu,葛存壮,Tak-Yan Wong,张春仲,孟瑾,李炳雷

导演:徐克

播放地址

 剧照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2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3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4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5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6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3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4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5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6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7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8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19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1

详细剧情

  晚清末年,大清帝国摇摇欲倒。面对外敌来袭,慈禧太后鼓励民间习武抗敌。李鸿章为了逢迎太后,举办起一年一届的“狮王争霸”大赛。“狮王争霸”其实就是各们各派舞起狮子头,以武力争夺锦标。  “狮王争霸”的消息一传出,各大门派纷纷摩拳擦掌,暗中招兵买马。一时,京城门派冲突四起。黄飞鸿(李连杰 饰)上书李鸿章欲取消“狮王争霸”,无奈李鸿章没有理会。无奈之下,黄飞鸿只好亲自参加“狮王争霸”,阻止各门派的自相残杀。  “狮王争霸”终于开锣了!这天校场上尘土飞扬,各门派自造的形象各异、杀伤力极强的“狮子头”粉墨登场。黄飞鸿亲自率领鬼脚七等徒弟也赶到了……

 长篇影评

 1 ) 说说最近温习的黄飞鸿系列

-你们两个哇什么 没见过你师父的武功呀

-我们没见过这么好的身材呀

肥肥的猪肉荣和傻傻的阿七面不改色但是语气夸张的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我就差点笑喷了。

 

最近每天都五点下班,然后窝在被窝里看怀旧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到半夜。

90年代,绝对是香港电影大放华彩的鼎盛时期。各种题材。

警匪片有李修贤,江湖片有周润发,商业片有张国荣,文艺片有梁朝伟,喜剧片有周星星,僵尸片有林正英,武侠片有李连杰。

真是百花齐放诶。很难让人不感慨。

 

把黄飞鸿系列重看了一遍。

最喜欢《男儿当自强》《铁鸡斗蜈蚣》《狮王争霸》《王者之风》。

前三部是由李连杰主演的,他的黄飞鸿自然是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得意最深入人心的作品,那招他自创的起手式简直是驰名中外,老少通杀。不说主角黄飞鸿,连其他的配角,都已经深入人心。莫少聪的梁宽,郑则仕的猪肉荣,熊欣欣的鬼脚七,陈国邦的阿苏,还有关之琳的十三姨。

而《王者之风》里则是把黄飞鸿换成了赵文卓。接下来的《龙城歼霸》也是由他主演的。但据说当年由于前三部李连杰珠玉在前导致这两部票房不好。8过我就觉得《王者之风》拍得还不错,赵同学以不到20岁的年龄要出演一个这么忧国忧民的主角,还要承担票房的压力,绝对算是尽力而为了。最出彩的一场戏就是白狮祭奠,不管是从动作还是配乐,都有极强的感染力。不过《龙城歼霸》就不被我不待见了。整部片子都在打。动作是够好看,但是凡事都过犹不及。再加上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十四姨,很是煞风景。

 

另,还有一部赵文卓主演的电视剧《黄飞鸿新传》,除了十三姨换了邵美琪,其他人物也没动。虽然关阿姨的十三姨被奉为经典。但是我当年以及现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仍然觉得邵美琪的十三姨既英气又够美貌。虽然剧本设定上这个人物出现了很多不讨喜的桥段。但是还不足以动摇我对她的喜欢。所以看完悲壮的大结局后 我数日郁郁不解。

对这部剧最想感慨的是,徐老怪就是徐老怪,居然能动用拍电影的方式来拍连续剧。8过《八大天王》拍得实在是太电影式了。那些光晕晃得我的头都晕了。有几个镜头切换时还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龙门客栈》。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版,男儿当自强这首主题曲始终贯穿始末。真是荡气回肠啊

 

其实,我觉得李连杰和赵文卓的黄飞鸿真是各有妙处诶。

李连杰胜在目光清亮却隐有忧色。有很多场他一人远眺沉思的场景,演活了这个忧国忧民的黄飞鸿。他的黄飞鸿是不怒自威,硬气而血性的。每场打斗都够敏捷,灵动,干净利落,似是一气呵成。

而赵文卓眉眼温和,气质儒雅,多了一分隐忍和内敛,让人记起原来黄飞鸿不只是一个武师,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仁慈的医者。他的打斗动作更漂亮大气,身法潇洒飘逸。跟李是不同的类型。

不过我始终觉得李连杰气质中存有的江湖气和动作上的快打使得他比起黄飞鸿更适合方世玉这另一个让他走到顶峰的角色。

而小赵同学的机缘真是好,一张白纸刚出道就遇到了徐克。不然还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才能成名。 青蛇里那个俊朗不凡的法海绝对是惊艳了。。但是后来的他算是混到电视剧圈里去了。。。这个英俊小生基本被那些剧给毁掉了。。

人世间最无奈的事莫过于美人迟暮。无论是关之琳,还是邵美琪,朱颜已老。

 2 ) 最喜欢最后那一段台词

该片讲述了黄飞鸿来北京看望父亲,却被京城恶少赵天霸欺压;后得知俄国人欲刺杀李鸿章,民族大义在前,毅然参加狮王大会,并成功救下李鸿章并说明治国策略的故事。

黄飞鸿: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 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3 ) 面对西方,我们如何前行——再看徐克《狮王争霸》

再看徐克《狮王争霸》 那天看过贾樟柯的一篇访谈,大意说是港片潜移默化了他的电影观,甚至还说《三峡好人》完全就是武侠片的构造:关于寻找,并解决问题。贾樟柯的电影我一部也没看过,虽然一直很想看,尤其是在深圳参观过世界之窗后,非常想看一下他的《世界》,但确实没有看成。相信早晚会都看看的吧! 还是别说贾樟柯了。前几天又看了一遍《狮王争霸》。还是在中央六电影台。最近这台老放他和李连杰的片——不过中央六台不管什么片都是放一遍又一遍的,而且经常以换分类的方式来播,比如徐克系列,或者李连杰系列,这个重复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这部片我不知道具体看过几次了。最早的印象是读高小的时候,还是放露天电影,就在我们高小那高高的阶梯下面的那个狭长道路上,竖起两个高的杆子,之间挂大银幕。我记得那次没看全,开始看的时候已经是大家在那里说“爱老虎油”了(我突然想自己的记忆是不是有些混乱——因为高小并没有学英语,怎么知道“I love you”是什么意思呢?不排除私下同学之间的超前学习,但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对于十三姨这个怪怪的角色那时还真是有点迷糊,“岔了辈了”。除了最后群狮乱舞的场面外,记忆最深的人物竟然是“鬼脚七”:他的腿上功夫实在是被徐克拍的太出神入化、瞠目结舌了,连李连杰恐怕都得敬畏三分。但也许是他的经历打动了我:被社会所抛弃,沦为社会最底层的人人可以唾弃的一分子,但最后还有那么一个热心的人能够收留你,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这次看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些细节的印象,但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最令我深有感触的其实还是他的电影中着力表现的:时逢乱世,一个个体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的问题;以及到底该用何种态度面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竞争,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这些问题和最近颇有些火的大国崛起话题可以相互交织来探讨。大国崛起应该绝不仅仅就是简单的机缘巧合,因为所有的国家都是在你追我赶的。某个国家在某段时间突然崛起,绝对是有其必然因素的(事后诸葛亮),但同时因为同样的因素,可能又为某些问题埋下伏笔(还是我们的老老祖宗老子的话充满了真理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但静坐等待祸福来提升自己尤其是增加国家的竞争力似乎是很不现实的(中国古代历王朝似乎有静待的取向,经典话语就是“我自受命于天”,如果作为建朝初期骗骗人还可以,等到王朝都快崩溃了,还有这样的想法就实在有点傻得可爱。因为从根本上讲历朝统治者不过就是不同时期提供公共产品的竞争优胜者),这个时候就必然会产生采取如何态度、如何手段面对竞争的问题。 徐克的黄飞鸿电影里面通常会刻画面对这种情况的几种中国人:第一种,完全西化的。以十三姨为代表。这个人物其实在几乎所有黄飞鸿电影里面都起到西方科技和价值观的引介者的作用;第二种,反对西化的。大部分的清朝官员,还有一些有血性的江湖人士(义和拳是历史上的典型,电影里面也有许多不同的结社)。这两种人的目的和表现也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目的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表现为既谄媚又暗里不合作,或借之打击国内民众。后者目的是为了维护即定的生活状态,表现为全面排斥,不管是东西还是人;第三种,是对西方的到来无所谓的,只要能够获益或不影响自己按照先前状态获益,这种人很多,基本是作为模糊的背景来讲述的,部分官员,大量的黑道人物,他们的利益与西方列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作为买办,或勾结白人贩卖猪仔、鸦片,或卖买军火,欺压百姓;最后一种也是最少的人,就是由危机感转化成紧迫感,觉得应该有选择的吸收西方科技,并主动参与到竞争的有识之士。这里面有少数的官员(李鸿章被塑造成类似于这样的角色,估计是内地许多观众觉得有些不理解的,但估计更接近于其真实面貌),也有像孙文这样的知识分子,更有一些直接面对商业竞争的民族实业者,如购买蒸汽机的宝芝林掌柜黄麒英,因为他们对竞争压力的感受更直接,也更迫切。黄飞鸿在这里也是作为这样的正面角色所着力刻画的,虽然有些时候他表现得有些像一味排斥西方的江湖人士(这可能是为了满足潜在的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情绪而为票房市场作出的某些考量),但一旦认清现实,在十三姨的开导下,他基本都能迅速接受西方事物,并作出实用主义的选择。 这几种人的再现,是否是成功的呢?或者说是否能够代表当时的那种真实呢?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若干年之后拍出来的反映那个时代的片子,况且这些黄飞鸿的故事基本上是编剧们编出来的,那么这种分析对于理解当时那个时代是否还有意义呢?个人认为,应该是艺术的再现了当年的情形的,而且可以为现在人警醒或借鉴。 许多问题,在我看来不是说商业片就应该回避的。商业片也应当有价值观,因为它毕竟是作品。如果你的价值观得不到认同,就会被观众所唾弃,最典型的莫过于近期内地著名导演拼凑出来的几坨著名垃圾。这一点在我少得可怜的好莱坞电影视野中有体现,因为不管情节怎样离奇,这些片的结尾都基本是大团圆,主题得邪不胜正。徐克的电影,可以说非常完整的体现了这种正统的价值观(我理解的首先是他立足于香港社会的正统),而他最着力刻画的是中国传统所一直培养的武侠意识——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上要匡扶社稷,下要救助贫弱的个体,正如同金庸所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大陆近几年来这几部大陆导演所谓武侠,简直垃圾不堪。要么陷入国家体制下的代言,要么不过是人肉搅拌机。 武侠意识是与市民意识相对应的。只要是当市民对国家体制的不信任感增强的时候,武侠意识就会崛起。因为武侠意识首先就体现为对国家公力救济的一种不信任,对私力救济的一种期待。虽然这种意识不过是某种读者观众的自我满足,但这种意识的健康成长也是需要培养的。大陆现在的武侠流行的情形正好说明现在人们有这种意识的需求,但还不成熟,或者说这种待有责任感意味的市民意识(传统武侠为国为民的气质内涵)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已经没有成长的土壤。玄幻当道,妖魔鬼怪的肆虐横行,从一个侧面可以看作是集体意识对现代化社会的背弃,并寻找到的获得点滴精神满足的替代品。 曾经有一种说法(现在说的好像就比较少了),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但我更相信如果有文化沙漠,那么也不是在香港。或者即使那里真的是沙漠(从文化的固体载体的数量少上来讲),那么在沙漠中的人才对水有着更深的体悟和渴望。当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无数次的以各种不同的演员在我眼前展现,我突然想,正是这无数的不同模样的黄飞鸿,以同样不畏强暴、兼收并用、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精神,给了中国不断崛起的力量。

 4 ) 黄飞鸿3之狮王争霸

这一部总算是高甜的了,两人关系坦白了。黄飞鸿是各种吃醋啊

哈哈哈黄飞鸿吃醋太可爱

哈哈哈这段被莫少聪笑死了,他演的梁宽好搞笑

啊啊啊啊啊啊高甜啊

哈哈这醋王很傲娇

老爷子好可爱啊哈哈

黄飞鸿就算再生气,跟十三姨说话还是很温柔。这里十三姨太小鸟依人了,好善解人意啊

哈哈哈爱老虎油出处"i love you"

老爷子好萌啊哎呀

鬼脚七受伤被抛弃,黄飞鸿以德报怨这一段,有点感人啊

十三姨差点走了这一段,哎呀,看得心痒痒

 5 ) 香港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

香港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无论是剧情还是动作,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近2个小时但不觉拖沓,片尾的台词,是老一代香港影人的历史点评,至今虽然已经过去20年了,但每四年的奥运大片上映之时,当刘翔大秀演技,当孙杨嚣张的以金牌回应对自己的指责的时候,听一下最后的台词: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何太多明显的错误反复出现?究竟要多少国运才够挥霍?如果说当年身体虽然弱一些,但智力还是不错的。但从民国四大导师黯然陨落,现在还记得他们名字的有几人?现在恐怕能说出的四大导师也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了。

 6 ) “雄狮”的觉醒

缘起

关于整个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武侠电影潮,我也曾和一位香港朋友有过讨论,我笑着说:“你看香港最有代表性、影响力的电影类型,里面满满是大中华认同。”我朋友听出我的弦外之音,淡淡回道:“那是因为你们那个时候对外封闭,香港愿意向外展示古老文明的魅力。”我自然也听出了她的话外之音。

当然,我也非常理解她“话外之音”的由来——差不多20年前,她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独自一人深入内地十几个省份做了一次长期旅游,我想就从那时起她患上了类似“创伤性应激综合征”(但我想她不会承认),直到现在也没有治愈。何况当时那些伤害到她的东西,也许给她的刺激非但没有减弱,更在日益加强。

所以,我想找一部很具代表性的香港电影作为契机,来谈谈我向朋友提出的问题。

这就是徐克拍的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包括三部《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以及《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有一个关于中国的雄狮神话在近百年来流传甚远,“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这句话被很多史学家考证不实, 但这并不妨碍在民族危难时,中国人以这句话自我激励,在困境中寻找重生的希望。拿破仑说没说过这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很愿意相信他确实给过中国这样的期待。以至于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雄狮,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符号,人们期待雄狮的觉醒,期待“世界为之发抖”。

为什么中国人对“觉醒”如此执着,我想,很大程度上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固有的“夷狄观念”造就的——中国之所以为“中”,是因为它处在世界的中央,“泱泱中华”,而这个世界其他民族,难免被视为夷狄羌戎,统统蛮族了。

稍微严谨说来,这样的的观念元代以前,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曾经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些早已被各种史料证明:对比起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物质上来说,比如,高度发达的航运、贸易网络和社会保障系统(宋达到巅峰),精神层面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社稷为重君为轻”“礼义廉耻”、“君子之邦”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观念等等等等。更不要提文化和艺术的高度繁荣……

大约就在1840年,船坚炮利的“蛮夷”以一当百甚至以一当千当万的轰开了国门,人们突然发现“蛮夷”才是世界的中心,即使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社稷为重君为轻”“礼义廉耻”、“君子之邦”方面,蛮夷们也似乎做得比“泱泱中华”好。

这种跌落如此沉重,沉重到有着漫长历史记忆的我们,似乎完全承受不起。

男儿当自强,这是历史凝结的心声。然而真正强大到底是什么?

于是,雄狮出现了——比起在西方文明中邪恶化身的“龙”,显然,在“蛮夷”看来也是荣耀象征的“雄狮”,更具有世界性的指向。

而另一方面看,中国人,也需要建立新的人格形象,不是和传统记载中袒胸露腹披发文身夫死弟承伦理失范的蛮夷相对的君子大儒,而是和挥舞着“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旗帜,却同样咄咄逼人身强体壮肌肉发达,原本应该连膝盖骨都少两块所以不能下跪的“洋人”相对应的“华人”。

——一种全新的,足可以同儒家“君子”之类有同等影响力的理想人格。

这或许是武侠在民国时兴盛近百年的历史大背景。

这也是黄飞鸿出现的大背景。

当然,这也是徐克的“黄飞鸿”产生的大背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建德教授,曾经提到过香港电影曾经长期存在强烈民族主义倾向,他认为:

……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抽象且无关乎政治的民族主义。……简单地说,“天下”这个术语指的是中国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以及千万万万的子民。与此并存的是“国”的观念。它意味着某一区域的政治实体,世界的某一特定部分。按照儒家的学说,“天下”指的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而“国”则用来指称一个政权,即西方所说的某一区域的政府机构。(因为天下“即”世界)。中国民族主义的重点在于中华文明的道德及文化层面,在于天下,国际关系的问题,以及与“国”的控制相关的政权机构的问题,包括某一王朝的兴起或衰落,或者统治不同的“国”……它不依附于任何形式的国家政权……

香港人和海外华人一样,对中国的认同,更多基于文化,或者可以说基于一种文明价值观体系上的认同,早已超越具体的政权甚至国家本身。究其原因,我想很可能是他们在漫长的文化碰撞中,无法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反而质疑其可能性和虚伪性。另一方面,面对日嚣尘上的个人主义所推导出来的“消费主义”“物质至上”,崇尚天人合一天人互感的文化观念恐怕更难兼容。

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中国人,确实很难理解西方世界中一定具象化“上帝”(god)和中国高度抽象无所不能非善非恶“天”的差别,所以很容易染上道德苛求症。当然,这种道德至上本身也是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但在另一个相信性本恶要赎罪的观念体系中,唯道德论却很难理解。举个例子,当我们谈及自由,我们背后隐藏的语义往往是:“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自由”的存在是不可实现的——无法实现的“自由”是虚伪傲慢的;而在另一个文明体系中,“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契约(人与上帝的契约——人与人的契约)关系,是“讨价还价”——“自由”的意义在于追求,即接近god的过程,而不在结果本身。

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几乎截然不同。

然而,西方的反面不一定是东方,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也好,海外华人也好,甚至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好,如果将对故土的认同建立在对西方价值体系系统性质疑,以及构造于剥离具体家国层面的“天下”观上,那么,核心为“寻根”的认同感本身,就未免太过抽象,太过脆弱。一落到真实的水泥地面,不是粉身碎骨,就是爆发出巨大的逆反作用,直接反弹到了另一个极端。

所以,封闭的中国,或许反而是一种可供凭吊的乡愁和情结,更梦幻,更迷离,也更美好。而在我们文化中存在的那些至关紧要的问题,却有意无意被悬置,被逃避——但它始终在那里,必须面对,无法忽略。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无疑是最能体现中国海外华人此种心理的电影了,它要处理的,原本就是现代武侠必须面对的问题:尚武精神的转型。《黄飞鸿》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传统武学在与诸多外来符号汹涌对冲时所面临的冲突、困境和思变。虽然这有很多武侠电影都曾涉及,但无疑越南华侨徐克处理得最为举重若轻:他将某些东西高高举起,又将某些放下,力道把握得恰到好处。幽默诙谐又发人深思的同时,也将一个全新的中国理想人格形象——黄飞鸿传达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而对它的广泛赞誉也似乎意味着,人们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个新的形象。

在中国人心里,黄飞鸿,就是那头即将觉醒,正在觉醒,已经觉醒的雄狮。

这也正对应着徐克所拍的《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三部曲主题。

——或许因为徐克的海外华侨身份,或许因为香港这样一个特殊的中西交汇之地,他始终无法离开冲突碰撞的中西方文化这样的命题,以及,更重要的,他为中国人所寻找的理想人格所做的努力。这似乎是无法摆脱民族主义的中国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百年来自觉承担的责任。


第一部的黄飞鸿,还是一个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见到十三姨会喊“洋婆子”,不懂照相为何物,更对西装这类洋货嗤之以鼻的土包子,而黄飞鸿的本职:中医,似乎更加说明了某种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君不见,今日,有多少中西优劣之争,正以中医西医之争为爆发点?实际上那一代人也是如此,孙中山、鲁迅都学西医——而片中的洋人则毫无疑问成为了毫无性格的反派,一心要将中国女人卖去金山当妓女,或是诱骗中国男性当猪仔。黄飞鸿在见识了洋人枪炮的厉害后,哪怕看到十三姨差点被卖和西洋人的种种不堪,也立即转性,穿上了原本抗拒的西装,还欣欣然地拍了照片。由于缺乏背景交代,这一切显得很费解——从抗拒到接受,黄飞鸿的转变为何如此之快?

黄飞鸿第一次见十三姨,受到了大大惊吓。

到了片尾,黄飞鸿就毫无违和的穿上了西装。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其中转变的突兀,徐克安排了洋婆子“十三姨”的形象,作为著名的花瓶,关之琳角色讨喜,但细究之下性格特征依然相当模糊,她固然有着留洋经历所遗留的一些习惯:穿洋装、喜欢摄影、懂英文(实际上作者设定她只留洋两年而已,但她整个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简直胜过30年后从小在国外念书宋氏三姐妹),更难得是她完全没有中洋界限意识,不仅一开始就暗恋青梅竹马的黄飞鸿(难道圈子的增大,眼界的开阔,并没有让她邂逅更优秀能给予她更多选择可能的男性吗?),还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洋装和摄影器材会给她的父老乡亲带来多大的困扰,更没有易服之后本能的身份困惑和随之而来的权利意识——徐克仅仅需要一个穿洋装,懂洋文,喜欢洋玩意的傻白甜中国姑娘而已,这样的姑娘120年后的今天或许有,正值中国国门开启之初的120年前,我怎么想象不到如何可能存在十三姨这样的女性。

美颜无敌的十三姨啊~~有些混血感的关之琳真是很适合这个角色

然而徐克似乎想努力证明,正是这样的十三姨,也正是十三姨这样凭空盲目的爱,成为了黄飞鸿逐步接受西洋的催化剂。到了第二部,黄飞鸿上省城开医学会,遇上了白莲教,碰到了革命党人甚至孙中山,见识了西医的过人之处,以及革命党人的“牺牲”精神,认同其成为中国未来新生力量的“合法性”,最后打败了清帝国精英,甑子丹扮演的纳兰元述,以及邪教头目九莲,救了革命党人……如果说第一部《黄飞鸿》中呈现的是西方列强入侵后人们对于西方的复杂抵抗,那么第二部中的黄飞鸿似乎更多看到了乱世之中固守传统的中国无药可救。愚昧如白莲教,连孩子都要杀的同时也鼓动孩子去杀人,简直是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留过学的纳兰一心想利用恐怖分子对抗他心中帝国的敌人:洋人。纳兰心中比洋人更大的敌人则是一心求变的革命党人。而这群被寄予厚望的革命党人,在看到愚昧又疯狂的白莲教信众之后,只会绝望得坐在地上嚎哭:“中国人没救了”,“中国人还要怎么救?”

邪教盛行,大概是末世的特点吧。

面对愚昧一脸懵逼的陆皓东~~姜大卫你为什么40多了演个只有27岁烈士?

最后还得黄飞鸿救场啊~~

所有人的苍白衬出了黄飞鸿的伟岸,他以一己之力收拾了残局,俘获了美人,得到了未来革命领袖甚至末日帝国精英的敬意,最终目送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与朝霞中微笑而去的孙中山,不仅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畅快,还有一种即将参与世界大变局的成就感——这一刻,我怀疑,徐克和黄飞鸿成功合体。

《男儿当自强》中的每个出场角色都充满了精英意识,他们的目标出奇的一致:“救中国”!方法从杀人到被杀,从成立邪教到固守邪教,全都是暴力(武侠的本质似乎就是暴力,暴力的背后则是权力),倒成就了没有救中国那么大野心,却一心只想救人的黄飞鸿——《男儿当自强》中充满了各个层次的复杂民族意识,这很沉重,非常沉重,任何一个话题都足以成全一个鲁迅的诞生,但徐克在调笑中将一切矛盾集中在手中又轻轻放开,隔靴搔了把痒,恰到好处的舒服


到了《狮王争霸》里,徐克的雄狮情结全面爆发,从一方面来说,斗狮是中国传统(主要在广东盛行),紫禁城不仅出现了罕有“万狮会”(满人对狮的认同实在很弱,因此在北京出现斗狮的几率实在不高,北方的舞狮也多是表演性质的对狮,还分雌雄,狮王争霸明显是南狮的做派),当权者更有借斗狮提振国威的意思。在刚经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紫禁城”想象大约只能来自近代尚武又较为开化的广东沿海居民。另一方面,徐克这部片终于出现了洋务运动下的新气象:一台蒸汽机;以及三部《黄飞鸿》中唯一一个较为实在(台词超过十句)的西方人形象:一个暗恋十三姨的俄罗斯刺客。

终于有了一个有性格的西方人……

徐克的处理显然很有趣,掀翻世界的“蒸汽机”先成了黄飞鸿初吻的幕布,后被梁宽用来煮鸡蛋,最后黄飞鸿对新“情敌”的敌意,转移成为了对蒸汽机的敌意,宣称要和蒸汽机较量较量。新旧冲突主要体现在固守着被踢碎的狮子念念不忘祖师爷的老子黄麒英与要娶自己干妹妹的儿子黄飞鸿上,只可惜两个人不过互相干瞪了几眼,老子就接受了儿子的离经叛道(儿子还和自己干妹妹当着众人搂搂抱抱),马上觉悟高涨发出了“有些老规矩,就是应该改一改啦”的议论。而中洋的冲突在“我们汉人的事应该我们汉人自己解决”就一笔带过了,洋人自动死于帝国内部斗争,情敌一事也不了了之。反倒是“爱老虎油”的段子升华成了经典。

中西方的冲突最后成为了谈情说爱的大幕布——《黄飞鸿》的好也在这里,坏,大约也在这里。

徐克一路劈杀,终于等到了最后的时刻,黄飞鸿将金牌掷还给李鸿章时,在《男儿当自强》一章中初升的黎明,化为了冉冉的旭日,而黄飞鸿就在这旭日来临前,说出了

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抵抗外敌,更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块金牌能否改变国运,还请大人三思。

据说,90年代在北京大学放映此片时,看到这里,教室里一片掌声。显然此刻,黄飞鸿就是那头马上要觉醒的雄狮(刚好南狮也被称为醒狮),他马上就要同中国一样醒来,然后“让世界为之发抖”。

为了达成这一觉醒,黄飞鸿必须超越当时所有的社会层级和矛盾:东西文明的冲突已然明显,和官府的冲突亦由第二部的尖锐到第三部的有所缓和(但背后依然尖锐),以及容易被忽略的与江湖社会民间社会(沙河帮、白莲教、赵天霸等一干武馆、帮会)冲突。黄飞鸿不属于他们任何人,不属于西方、体制内和民间任何一个层级,思想上也几乎不和这些势力有任何连接,(所以和凭空冒出来的十三姨一样,黄飞鸿恐怕也只能是华侨了,这一点他和孙文等早期革命党人才是一路人,但偏偏人设又不是。)他完全新生,带有民族资本商人的影子(开厂卖药),又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和武术),他既不忘国本又面向未来——

但他偏偏对政治毫无兴趣,除了因为人格吸引帮助了孙中山,不见他对权力财富的任何追求和对改造世界的任何野心,对生活的期待主要为谈情说爱,念两句英文教一点武术然后做个好人好医生。偶尔管管闲事,摆两桌合头酒,就算是人生的小成就了——当然,这也是黄飞鸿的难得和可爱之处。

搅进一滩浑水偏偏还能翩然世外的黄飞鸿

这样的设定,我只能高呼“Oh,my god!”

《黄飞鸿》三部曲就在这荒谬的核心冲突中落下了帷幕,观众志得意满得感受到了“雄狮”的觉醒,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徐克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只差没在电影最后用那轮初升的太阳将李连杰照个透心凉。只有20年后我再看此片,一脸懵逼,不知道该叫好还是叫骂(其实是想叫好的)。叫声好,也真好,叫声骂的话,大约只能说天真。

天真换来的满堂彩,注定无法长久,那头雄狮醒没醒来先两说,20年后的今天,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开始醒悟过来:

那头雄狮,到底能不能醒来?若要他醒来,每个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这头醒来的狮子会不会先把我们吃掉?

还是说活在拿破仑的预言里,本身就是个梦?

很显然,我们压根不愿承认,拿破仑可能根本没说过这句话。


一切都满是迷离的错乱,乱得让人心颤。


在《黄飞鸿》系列里,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大约就是《男儿当自强》中插的那段盲眼老人拉二胡唱小曲的段落了吧:

飘零去,莫问前因
只见半山残照,照住一个愁人
去路茫茫,不禁悲怀阵阵
前尘惘惘,惹得我泪落纷纷
想学投笔,投笔从戎,图发奋,
却被儒冠误了,使我有志难伸
想学一棹,一棹五湖,同遁隐,
却被妖氛笼遍,远无垠
还说海枯石烂,石烂海枯,情不泯
你看沉沉雾霭,西风紧
南飞北雁,怕向客中闻
平安未报,自问心何忍
空余泪眼,望断寒昏
亏我深情博爱,两无能
今日依楼人远,天涯近
从此飘萍和断梗,
几许深盟密约,句句都无凭

看似平静实则凄怆的歌声,被一片打牌赌博压码嫖妓抽大烟乞讨卖儿卖女的市井之声掩盖,又夹杂着枪炮声纵火声人临死前的呼号,真是异样刺耳(所以最后终于有人出了两个小钱嫌吵让其不要唱了),只有这微弱却刺耳的歌声,道出了真正的乱世飘零。


纵然《黄飞鸿》有意识的收集了这么多矛盾冲突,这么丰富的社会层次,但徐克最终却用某种抽象的观念出乎意料的将所有矛盾统摄起来,也试图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超越,十三姨某种“引路人”的导师形象,让他看到了现代科技、工业文明的强大,却完全不涉政治经济与社会改造,更不提这强大文化背后隐含的“咄咄逼人”,注定了十三姨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缺乏性格特质的花瓶;黄飞鸿和所有势力都有冲突和联系,却自觉边缘于他们当中任何一派,这种由纯粹情感产生的连接,太脆弱,无法诞生真正完整的人格。所以黄飞鸿虽说出那段自以为是的“强国之道”,也难有真正的作为。

最后还是非得拳拳到肉的打呀~~

这或许已经注定了徐克的尴尬和无力,毕竟片中所有的人物细究起来,都是无根之萍,无法找到真正的土壤去让他们扎下根,开出花,长出果。

那么,《黄飞鸿》之所以动人,就只能是那个关于雄狮的情结与预言,正如电影中黄飞鸿说的那样,大约就是“国富民强”。

显然,徐克和大多数华人一样,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背后,是一种中国式样的民族主义:

中国的民族主义调用17世纪文化哲学中与民众的整体福祉相关的成果,并试图将其与经济的现代化(它可以令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结合在一起。

它并非正确或者错误,只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今天,已经诞生了更多的思想,更多的文化,更多的观念资源,去阐释,理解,定位,重新审视和建立国家和个体,世界与国家,乃至世界与个体的关系,在世界潮流中,现代化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反思的命题,我们却固守在那一刻,简直凝固在了一百年前的那个时间节点之中。

这个时候,我们又如何走向世界?

这是《黄飞鸿》不愿面对的问题。

可这也是注定要必须回答的问题。


当然,20多年的《黄飞鸿》系列应当只是一个开始,作为商业片,它也不可能承载过深的思考。然而《黄飞鸿》之后,我几乎再也看不到电影界有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野心,看上去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问题,《黄飞鸿》已经解决了,用一种诙谐好看的方式。

太多事,我们以为那是开始,却没能料到那就是结束。

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对太多事,我们终究,无能为力

 短评

大人为了显我民神威而举办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男儿当自强,这话放在啥时候都听着给力,振奋人心。佛山无影脚果真是名不虚传。黄师傅就是牛,既能济世救人又能匡扶正义,还能抱得美人归,大写的人生赢家。

8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6.7/10。①双线交织:朝廷举办赛狮比武大会(黄飞鸿为了定纷止争而加入)的明线和俄国人欲在大会上暗杀李鸿章的暗线。②视听上基本可沿用第一部的评价,但是具体打斗片段水平没有第一、二部强,最出彩的是黄飞鸿在滑地上战众人那段,其他的打斗片段(比如各种舞狮比武片段)没那么亮眼。③故事本来比较标准水平的陈词滥调,但结尾黄飞鸿的一席话点明了他对“赛狮比武大会”这种单纯比武的花架子的批判以及对“广开民智,智武合一”的推崇,让故事显得有点意思。

13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还行

忘了啥时候看的了。。。可能是在回家的客车上,才发现这竟然是老爷拍的

16分钟前
  • 大耳朵图图_
  • 还行

与其对黄飞鸿进行文化解构,不如对徐克做精神分析。

18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大人为了显我民神威而举办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 ”内涵啊,小时候看不出来,原来徐老怪种种影射啊!8.1

2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现在金牌在我黄某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显我民神威而举办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2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李连杰版的黄飞鸿很好看,特别熊欣欣的鬼脚七,演得极好。功夫了得!

27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李连杰的动作片就是牛,武打动作也好看,男儿当自强,弘扬我大中华自强不息,奋勇抗敌之精神

28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挺好看的,不过情节推动不够自然。

33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

34分钟前
  • 白衣卿相
  • 力荐

想当年关之琳还不是高尔夫球,作为十三姨真的很美!

37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电影要是作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教材,选黄飞鸿系列绝对是最佳选择,比什么甲午战争上甘岭英雄儿女之流强一百倍。这套电影能谈得东西太多了,我取一点来证明作为爱国教材的最佳性,本片最后黄飞鸿说,“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和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

40分钟前
  • #烧光光#
  • 力荐

论武打的精彩过瘾,本片在三部里算偏弱,主要是头号反派赵天霸的武力远逊于前两部的严振东和纳兰元述,他更像京城恶痞而非北派强敌,酒楼之战也更像从邦德雪山单滑那里获取灵感的动作喜剧,要靠与之后被收编的鬼脚七的频繁互动才维护住了动作能量基本盘;但论与主题的统一,反而是三部里的最佳:主题这种东西,务必要落在剧情实处且同向而行,你不能坐在书房喃喃自省两句这样救不了中国,转头就又靠无影脚力克强敌再下一城!本片的重头戏其实更多交给了一件西洋道具:摄影机。实录洋人阴谋,频发歪头笑果。最后一幕场面甚是热闹实则几乎完全息“武”,改以通常谍战片才会用到的急智巧胜,形式极似调动镜头去操纵观众,“看那边!”……黄飞鸿凭借自身天赋通才很快就从配合演武拍摄进阶到独自掌镜幕后。狮王争霸又名:一位优秀本土导演的诞生。

4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据说十三姨是素颜出镜的。

45分钟前
  • 月涩
  • 还行

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治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

46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小学时印象里的超赞的电影

48分钟前
  • jijo
  • 力荐

戴上了墨镜说起了英文以个人名义投身于工业技术这场《狮王争霸》中开天辟地的黄师傅却在爱情这场感性革命面前红了脸泄了气。最终颇具侵略性的劲敌逼着醋意十足的他“娶”了一袭洋装的十三姨,徐克也算从他的中国往事三部曲里捋清了我是谁。从佛山转辗北京的广东会馆,一场治标的比武赛艺样板戏就此揭幕了。科学!爱老虎油!

51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侠之大者,宗师风范,继续引发对家国民族命运层面的思考。动作场面持续升级,舞狮竞技此后成为该系列一道亮眼的招牌。跛蹆鬼脚七弃暗投诚舞狮助力,演员精湛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当历史滚滚洪流即将席卷而来之时,没有一个人是能独善其身的。

52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最后和李鸿章的对话是点睛之笔啊,一下子把人的境界提高了黄飞鸿算是夺了武魁,但是他看到了文化和教育的力量可以称得上了侠之大者当然了,这样的人在中国总会悲剧收场,所以郭靖大侠只能战死而无援助,黄飞鸿也只能做西域威龙

56分钟前
  • Lucif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