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记录片美国2017

主演:塔-内西·科茨,埃尔维斯·考斯特罗,理查德·道金斯,帕蒂·史密斯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剧照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2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4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5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6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4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5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2 11:37

详细剧情

  《纽约图书馆》将观众带到了世界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的幕后,这个图书馆是一个包容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平台,每年接待1800万读者,线上访客3200万人。在曼哈顿、布朗克斯、斯坦顿岛地区散布着92个图书馆分部,致力于为这个复杂而繁华的大都市的所有居民提供资源。影片审视了这个传奇机构是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数字化革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多面的,从位于第五大道的庄严宏伟的总部到分布在城区的各个分部,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和目标群体。图书馆的功能远不止借书,而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讲座、社区工作、为孩子而设的工作坊以及为找工作的人而设的培训课程,造福所有人。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图书馆是如何用书、音乐会、讲座、课程等多种方式教化读者,激发学习兴趣、传播知识并巩固社区联系。

 长篇影评

 1 ) 三集综合小记

这部纪录片是我本科毕业憋论文时发现的,腾讯要会员就一直拖到了现在才看。 共分3集,简单写一些我看到的新东西吧。 第一集有咨询热线和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他们面对各种要求真是使出浑身解数,(*/∇\*);还有能看到缩微胶片资源的读取和制作过程。是否有制作过程我不清楚,但至少看起来是可以读者自己操作机器读取的。大学校内招会上我投过国家图书馆的书籍加工、缩微加工等不与读者见面的那种默默付出的劳务派遣式的编外馆员的工作,听说是倒班制,工资低好像还有夜班,看起来很没人性哈,但我好奇也满怀期待的投简历了。最后我没等到人家通知我面试,当然我学的也不是图书情报档案一类的专业。还有他们的社招宣讲会和双选会也会使用图书馆礼堂和其他公共空间举行。 第二集主要的新鲜东西有盲文的读写培训。手语翻译是如何参与到图书馆的演出活动。以及考虑到图书馆如何为城市的死角服务,例如各种残疾人如何获取住房等生活补贴的讲座,怎么精准的为城市中无网络地区服务让更多人能获得线上资源,当然也提及了精神健康方面的公共服务。还有能看到staff only的区域工作人员是如何操作设计更合理的机器制作电子书的,如何分拣借还书等等。 第三集,更多的工作会议,更多的讲座、访谈节选、讨论小组,还有为筹款的晚宴。纽约公共图书馆虽有「公共」,不过在第一集就介绍过了图书馆是由公私资金共同供她运转的。还在街头节日游行的镜头上看到了THE KNICK Season2的巨幅广告。

 2 ) P-P-P

趴草地上读Artémisia女性漫画奖作品。封面透露了主人公,即便我用NYPL挡住了书名。想法致敬怀斯曼。他的纪录片《书缘》是讲NYPL的故事,影片从各个视角旁观了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和社会意义。全片没有演员的表演,没有导演的叙事或提问。记录客观到出镜的馆长、作家、艺术家、捐赠人等等大人物没一条字幕介绍,但是纽约人知道他们是谁。

纽约,各种族群和理念的杂容之所。这里没有人否认阶级的存在,即使学校不教。底层的无力翻身和上层的紧张恐惧是贫富差距的一体两面。片中对此毫不讳言。非裔开店找白人进货,进货价格总是别的社群高上很多,卖给别人的哈尔曼蛋黄酱三块多,卖他们六块多,此乃经济生活层面。技能层面,亚裔老人语言不灵,一把年纪窝在唐人街出不来,电脑使用没人教。认知层面,揭竿而起的马尔科姆埃克斯对于非裔社群来说就像耶稣一样;而对于当时的主流社会,他是暴民。可行而知很多受到了压迫和孤立的“暴民”除了给城市犯罪统计添加数据以外无路可走。他们得活。

影片第一幕慈善基金会负责人直言社会结构中差异的存在,宗教信仰和生存状态均处于弱势的这群选民被政客们放弃了。于是公共图书馆成为了各阶层间差距弥合的载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点不容易。

我们熟悉的PPP出现了。个人小额捐助和志愿服务的不用说,可敬的公民责任。两块大头:政府拨款和社会资金注入。私人捐赠是基于对图书馆工作量的了解,政府拨款则是私人捐助加上的杠杆,反过来政府拨款引发的公众关注又吸引到更多社会资金注入。透过NYPL开会的影像,我们能看到他们面对的困难和国内PPP项目运营方差不多——财政拨款不懂也不愿意相信预算数额,拨款不到位民营投资者亦会动摇。不同之处是纽约同行设法盘活了全局。

#巴赫悬空古怪指##IllinteracyJH#

 3 ) 怀斯曼以“墙上苍蝇“视角观察人类文化圣殿

197分钟长的纪录片《纽约公立图书馆》,由面向公众的讲座和演出、不同社区分馆的日常运作、读者或游客在馆内的不同状态、图书归还分拣系统的机械化流程,以及馆内高层开会讨论资金来源和图书数字化未来等部分组成。这些全面立体化还原公立图书馆社会职能和内部运转的素材,分散于片中各处,时常是在一场非常有意思的名家思想公开课片段后,跟着进入满足观众好奇心的馆内工作细节,让观众也能在看似乏味的日常中,跟着馆员去思索如何应对数字化的未来。

早自1967年第一部纪录片作品《提提卡蠢事》,将镜头对准收容精神异常罪犯的麻州桥水州立医院开始,怀斯曼就通过其标志性的“盯在墙上的苍蝇”方式,持续性的观察和拍摄美国各种公共机构,在此工程中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纪录片大师。这种方式表现为让人佩服的长期耐心跟拍,让拍摄对象对摄影机镜头的存在变得习以为常,就像不会理会墙上苍蝇一样,转回关注自己面前的琐事,从而传达出相对客观的真相。今年87岁的他,在刚收获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就剪辑完成与前述名作一样宏大的《纽约公立图书馆》。

有观众觉得这么长的篇幅,又有着这么多有趣部分,干嘛不剪成纪录电视节目呢?可在怀斯曼看来,他的电影长度取决于主题的必要性,“我觉得做纪录电影比为公共电视频道拍节目有着更大责任,因为被拍摄对象给予了我拍他们的许可,我就理应尽可能地将他们的状态呈现出来。最终的长度也理应与自己好几个月持续跟踪付出的辛劳成正比。“

一般提及纽约公立图书馆,都会指第五大道上众多地标之一的那座,古罗马式的对称外立面、内部的华丽吊灯、5300万册藏书的巨大概念,都成为游客到大苹果观光的到此一游景点之一。而论功能实用性,它远不止对纽约市民方便,短暂滞留的游人对哪块领域感兴趣,也可以到阅览区办理临时卡,在长条桌子上查阅研究。我就曾因对美国各地黑帮是如何建造起拉斯维加斯的历史感兴趣,而在内部查阅到多本相关书籍并找出重要历史资料。

而面向公众的名家讲座、不插电演出以及兴趣读书会,则为图书馆带来了强大的用户粘性。怀斯曼就为不能身临其境的观众带来多场分享会的精华,有关于犹太人在纽约是如何发展起最广范围熟食店生意并凝固成社区的历史回溯,有摇滚歌手埃尔维斯.科斯特洛讲述自己在歌中玩弄文字游戏的技巧,有朋克教母帕蒂.斯密斯推自己新书的发布会,还有一群花甲老人分享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名著《霍乱时期爱情》的个人见解……所有一切,能让没机会生活在纽约这座世界中心大都市的观众无比艳羡。

而当镜头转向分布于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斯坦岛的92家分馆时,我们发现即便在这座全球人种最混杂的都市,族群依旧依着本能对“舒适地带”的需要,而在图书馆这一公共机构中,塑形成某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别风景。皇后区图书馆的黑人会持续讨论种族隔阂问题并展出族群肖像画,而Downtown唐人街图书馆里的华人,则是孤苦伶仃前来需要学习基础电脑知识的老人。这或多或少应和着一位馆员对新时代图书馆的定义,并不是只关于书,而是关于人。

即便图书馆为了数字化现实,而将越来越多的图书扫描、排字、上线,怀斯曼也坚信未来图书馆的物理化存在依然是必须的。比如纽约公立图书馆的资助单位就遍布各个领域,他们需要把各自的科技、文化和艺术知识,找到最合适的空间去传达,去教育和影响读者。而人们对聚集在一起分享智识、讨论议题和欣赏演出,是永远有需要的。

 4 ) 图书馆功能差距

就内容而言,不错;纯纪实,容易看得犯困。

美国的图书馆承担了更多的功能,个性化书籍推荐、档案整理查询、艺术馆、音乐会、阅读分享、作者见面会、社区居民服务、幼教、青少年教育、盲人阅读、戏剧字幕手语翻译、职业教育、黑人中心(没有歧视,一方净土)。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公共资源会让爱学习的人爱上这样的图书馆。资金来源于公共筹款和政府补贴,用途更公开透明,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钱用在刀刃上,图书馆的管理者更多地站在如何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角度策划项目,以图书馆的功能职责考虑如何满足现在与未来的图书采购需求。

值得国内的图书馆借鉴,不过估计操作难度大。反正我已经很久不去图书馆。国内的图书馆大多就借书,讲座,吸引人走进图书馆的地方不多,功能单一。

 5 ) “最终的长度,理应与自己好几个月持续跟踪付出的辛劳成正比。”

这是《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的导演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针对让人有点却步的片长所做出的回应。

当然,197分钟的长度与动辄七、八小时长的王兵这类导演比,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基于纽约公共图书馆有多达九十几个大小分馆,如此来看,这个长度也算不上什麽。事实上,这部可以说是“隐性政治电影”的作品,节奏一点都不慢,每一场戏都适切地在导出论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论点后便嘎然而止,紧接著再以后续相邻的段落,一场一场接下去,建构出这个公共空间潜在的角色。

这也是为何拍到环绕著图书馆的街道(作为某种场与场之间的过渡)时,经常有消防车的经过,彷彿将图书馆与救援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隐喻。更别说片中筛选过的片段,似乎也形成某种内在的连结。

比如,影片开始于一场关于无神论的演讲,似乎强调出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讚赏以及呼吁听众们重视这一个演化脉络。于是,这个序幕像是某种宣示:图书馆中装载的知识,似有可能为读者带来另一种智性上的启发,起码能在宗教神秘主义的范畴之外另寻真理的出路。

无标题

观众很可能循著这个线索,去理解随后出现在片中的各种段落:像有学者澄清伊斯兰教与蓄奴长久挂钩的刻板印象(认定这个印象带有强烈的政治需求);也有黑人诗人探讨诗的本质(打破过去人们总是从白人诗人那裡理解诗艺的样貌),片中有一段动人的表演,恰是由一位黑人演出诗歌朗诵;也有研究影视艺术中犹太人的形象,特别是他们最常出现的场景,是怎麽随时代转变(尤其二战)而从集中型社区熟食店转移到购物中心(光是把犹太人与熟食画上难分难解的等号就足以令人深思反省)——种种智性的开发,有助于人们一点一点打破迷思。

但,考虑到留给其他知识份子的演讲也不在少数,像是流行乐手皇帝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或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前者分享一本由别人为他撰述的传记,后者则是谈论她自己创作的著作。或者还有其他艺文活动,比如老人们聚在一起学跳舞,读者组成的读书会,讨论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爱在瘟疫蔓延时》(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olera),也有悦耳的钢琴独奏会,有手语翻译者现场示范如何将讲者的情绪融入到手语翻译的有趣桥段,就连凝视录音室内的有声书朗读者,谨慎地读出每一个字时,无疑也带有某种疗癒的效果。上述段落又不见得予人强烈的政治诉求,这也确实是怀斯曼的纪录片给人的另一种印象——温和的控诉。

因此,当场景不断回到内部高层的会议时,相较于那些由单一发言主体主导的知识份子演讲,会议上的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更带有某种民主精神,且基于讨论主题的不同,主导会议的成员也不同。于是,在旁人看来这些冗长的会议,就算撇开内容面的意涵(透过这些讨论让观众理解,经营者是如何定位图书馆的功能与角色、面对新科技的研发和结合上应该投入的重心,乃至于整体资源分配上如何做到有效和公平等等),在美学上也有如此穿插的必要,让我们单从语言的表述和使用的方式,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变化。

因此,我们惊讶于片中几乎所有发表言论的人,都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在招聘会上、在空间修缮说明会上、在尚柏格中心90週年纪念晚会的致词台上,甚至在书籍流通的柜台上馆员向读者解释关于“奥兹国”(Oz,也就是《绿野仙踪》的那个奇幻王国)相关书籍的各种版本与流变,或者图画资料室的负责人向一群学舞台设计的学生解释这个资料室的使用方式与可能性,每每令人惊讶。再一次,序幕建立起的宣告,指向“语言”这个高度智慧的材料。凡此种种,都得在观众接受影片召唤,付出阅读主体性之辛劳的前提下,才得以感受材料在时间下的缓缓转变。

片中还有观影前没预期到的惊喜:那些学生们在图片资料室挑选的参考图片,镜头对著这些图片,光让人遐想到底这位、那位学生是以什麽概念来挑这些图片,都已经算有趣了;何况像客服人员複述借阅者网路预定的书目,无疑也给人一种强烈的猎奇甚至窥视感,好奇到底这是个怎麽样的读者,或者这一家人是什麽样的成员组成情况,让他们借阅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书目。

只是,我自己还有两个谜团没有解开:一是,影片最后收在一位陶瓷艺术家的演说(感觉起来他更像是在念自己的书)与座谈,座谈的段落只给我们看到主持人问到他的创作是否与音乐有关,接著,主持人表示希望艺术家对一段音乐发表见解,这时,巴哈的《郭登堡变奏曲》响起,影片结束,为何?二是,原片名用上“Ex Libris”(藏书票)一词,又跟全片有何关係呢?衷心期待有读者看完影片之后上来交流一下。

 6 ) 图书馆除了书,还有什么?

有一种书的形式叫做索引,索引本身不传递任何内容,索引提供一个场所让人们找到自己想要找寻的内容。怀斯曼的纪录片就是一种索引,他不加引导地呈现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影像片段,仅仅是把观众和NYPL连接起来。难怪观众会觉得这部纪录片枯燥乏味,的确,谁会评价一本索引是引人入胜的呢?

抛开形式来说,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人们称图书馆为“图书”馆,但除了书,图书馆还应该有什么?图书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纪录片镜头捕捉了图书馆里承载的各种。图书馆传播文字、图片、声音,是知识的传播载体。图书馆面向儿童、青少年、成人、老人,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图书馆为移民和社会底层人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为听障视障人士提供特别的关照,为黑人族群提供展示文化自信的空间,为社区里的参与者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

就当我快要说服自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之场所”时,镜头扫过NYPL里的一条走廊,走廊的墙上挂着几幅油画。我突然想到,对啊,除了图书馆,还有博物馆在传承文化呢。但,等等,为什么大多数国家的文化机构会不约而同地演变成这两种形态呢?

脑海中再次闪回纪录片捕捉到的图书馆众生相。在阅读室里,在借阅处,在读书会上,在各处的大众如此平实、不加修饰。甚至图书馆本身就带着一种简朴又包容的气息,没有一点点张扬的气氛,也没有一切跟华丽有关的东西。图书馆最盛大的活动不过是柏拉图学院式的演讲活动,仅仅多了一支话筒和一束光罢了。这样来想,现代文明也许就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纠缠不清几千年的结果吧。

谢谢怀斯曼的索引。

 7 ) 关于图书馆的一些记忆

【这不算影评,只是随笔】

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三段纪录片,也翻了一些豆瓣的短评,发现是上海电影节播放过的片子,大家褒贬不一。

电影院有时候并非是一个看纪录片的好地方,我清晰的记得我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是北京电影节or欧盟电影节的一个做吉他的店铺的纪录片,确实大屏幕当前会加重纪录片本身的空白感。在家的时候如果突然不讲话马上会盯着画面看,怕错过镜头中拍下的别人家的图书馆的模样。

没有去过纽约,看镜头中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似乎是一幢古老的建筑,而身后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在夜晚熠熠生辉。纪录片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其含义,一是图书馆的功能与人文,二是公共机构的职能与责任。或许一定程度上,正如有一些评论所讲的,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宣传片,我开玩笑说这是一部给私人投资者看的——图书馆的钱花去哪里了的要下一笔钱的招股书。

图书馆里,书是最主要的资源,但纪录片本身讲了许多人,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理念,还有参与活动的人本身的故事:比如原来手语表演者会在话剧、戏剧等表演中用自己的首饰和情感来传递表演者的情感,比如亲子之间关于读完书写作业的互动,比如图书馆该怎样对待流浪汉的问题,比如图书馆的活动室里围坐着十几个人讨论爱情,桌上放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册,比如图书馆如何面对数字化社会,图书馆提供数据接收器借用服务,比如图书馆里的图片部储存着这个城市一百余年的记忆。这些事情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

纪录片本身触动一些的心声。

想起来第一次去图书馆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左右,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近视眼,图书馆在小学旁边,很小,记得图书在三层或者四层楼,一层是洗手间,二层好像有一个报刊阅览室,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每天去看报纸,那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我还没有接触到除了学校计算机房里的内网之外的互联网,那时候我们叫那门课“微机”。图书馆的阅览室不大,可能有三四个书架,借书交一点押金,每个月好像有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阅览费。年少的我兴趣有点奇特,三年级的时候喜欢看历史,读了汉武大帝和光武帝的传记,清楚地记得各两大厚本,好像这种书还是不外借的,我就站着看完了一些感兴趣的,已然不记得都看了什么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史。也看一些好玩的,课本上提到元曲,我去看西厢记,去看杜十娘,也未必能看懂情情爱爱。

后来,看书累眼睛,不借了也不看了,带上了小二饼。再后来读高中的时候寒假里找同学,坐着火车去省城里的联合书城,有6层高,一起看书,一起买书,在书架下一呆就是一天,这一去来来往往就三年。那或许就是我高中的学业外的图书馆吧。

后来,小城的图书馆搬迁了, 跟政府一起迁到了新开发的地上,不知道还有人烟么,尤其是还有老大爷和孩子去么。

读大学以后,七年的时间里只呆过学校的图书馆,喜欢人大的图书馆,因为椅子舒服,睡觉暖和,泡图书馆的时候找座位一定跟别人做对角线——这样的桌子基本上不会有情侣光顾,曾经多次碰见一对儿博士情侣,两个人肉麻到让我每次都后悔出现在座位上。后来懒散了些,懒得找座位,常年在图书馆大厅的沙发上看一点书,或者忙的时候就躲在四层或者五层没什么人翻阅的古籍或者论文的书架空隙里,一坐地上就是一天。大一的时候还在行李箱里放了十几本书——那一年图书馆的计算机有个bug,我的读者卡分类错误,本科生一般能借10本,我的权限高了几本。那时候看的很多是小说,或者社会学,或者人类学,是真喜欢,吭吭哧哧可以看完社会学的教科书,上千页的那种统计调查方法之类的,经常在图书馆的新书上溜达眼神,寻找哪个是感兴趣的新宠。人大的图书馆不大,早上要早起排队,经常绕到了旁边的静园。后来开发了在线选座系统,可以锁定座位,可以悠哉吃个中区的胡萝卜包子再去泡着了。

研究生的图书馆最多的时间应该是睡觉,中午无宿舍可回,就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平躺把脸盖上睡觉,不喜欢光,不喜欢声音,常年身上带着耳塞和眼罩。也在考试周老老实实坐过图书馆,但椅子真的不舒服,坐不住——太硬了,木头椅子真的是图书馆里最反人类的设计——我喜欢老板椅,舒服暖和。多数时候更想在图书馆里趴着。

图书馆都有一种类似库本区的东西,人大的库本已经不记得是否去读过书了,可能在地下一层,北大的叫闭架区,可以借阅但要写小条子,把图书编号给管理员,然后在前台等几分钟,图书从其他楼层的工作人员检索后送来,挺有趣的。

读书的时候也逛过一些所谓的独立书店,三联韬奋(美术馆附近)书店装修之前(最近重新开了)也去过,只记得嘈杂的咖啡厅和一层很窄的小座位满满都是看书的人;不喜欢万圣,虽然很多人喜欢那边,但每次去都觉得有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并且那边的咖啡有一种是加高度酒要点燃的——作为一个村里人,我怕了;前段时间逛街路过西单图书大厦,四层的样子,每层都有人在读书和买书,但工具性的书居多,没有少年的时候联合书城那种知识的感觉,只是在促销区捡了两本便宜的英文书回来摆着;也去过言又几,但是是去听讲座的,姚洋讲改革还是讲农业,已经记不清了,之前学土地问题的时候看过一些他的文章便去了;也去过page one,但不太懂里面的情调,找英文版的治国理政拿给我法文——真看不懂系列;还去过西西弗书店,但好像知道这个书店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日历。虽然这些书店有的更好的承载了文化交流活动的职能,但这种文化本身跟消费绑定,适用范围就小了许多——毕竟正价图书跟当当的满200减100相比我更喜欢当当,更何况更多时候我更爱kindle unlimited借阅。

现代人许多时候周末去咖啡厅读书或者看剧,或许只是不想呆在家里,也或许只是不知道有一种地方叫图书馆。

一直没有去过国家图书馆,读书的时候认识的学长去了那里工作,朋友圈的几张照片是我对这个地方的唯一记忆。工作之后总觉得心灵不安宁,便找到了附近的首都图书馆。图书馆很大,人也很多,通常在周末下午过去是能找到座位的,上午我选择慵懒的自然醒。图书也挺新的,可以看到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在订购中,也应该有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已经在架上。

首都图书馆有一些像纽约公共图书馆,但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首都的是事业单位,财政部投资,文化局对口管理,一年采购书的钱是员工经费的一半,加在一起一年政府支出一个亿有余,至今读书办卡的有几十万人,日均人流量有上万人;纽约是公共机构、私人投资,有一些慈善基金会的支持,纪录片里讨论了多种多样的花钱方式。首都也有活动,但多数是少儿活动,一个月成年人能看的活动据观察不超过2场,有的还要报名在线预约锁定人数;纽约的活动要丰富一些,也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比如教提升技能、如何找工作,有一些社区功能。首都的孩子在图书馆应该是读课外书,大人在图书馆很多看的是职业技能是学习;纽约的孩子在图书馆学编程、学数学,课改的时候图书馆数学书借阅量上升,想必首都的孩子学习都在补习班。首都的藏书历史几十年,或许不一定有人大图书馆丰富;纽约的藏书上百年,连剪报都有百年历史的。纽约讲了很多数字化建设,首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不错,比如能够查到其他区或者分馆的藏书,比如有一些电子资源——虽然刚刚好奇试了下知网好像只有2017年以前的内容。

首都图书馆最好的一点是可以直接进入,虽然每层都有保安巡逻,门口有安检机,但不要求刷读者卡或者其他证件,除外文、古籍、库本外,随便看(不值钱的书随便看)。有的时候去的早了点,赶上午饭时间,楼下都是外卖小哥送来的餐,扶梯旁的空地上有三五个人在席地而坐吃饭。开水房里有饿了么小哥或者其他穿着厚厚的骑电动车专用厚裤子的大叔在打水,有时候成对还能听见他们聊几句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翻别人还的书,从里面找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也看看这个城市的人都在干嘛。

有时候我常常想,人大的图书馆开放了会怎样——当然现在人大都刷了闸机,我需要先解决如何回去的问题。毕业之后没有邮箱保留,而在荷兰交换的时候发现学校的老师二十年前是学生,她的登记邮箱是她做学生的邮箱——而且还在用还能用。旅行的时候转过不少图书馆,国内的偷偷进过高校的,靠同学跟保安刷脸皮,记得上交大的一层有咖啡厅和全家,那是我最羡慕的地方,人大北大都是点外卖的生活,还经常面临小哥找不到楼送不到折腾来去——廖凯原楼还是凯原楼。国外的高校图书馆都是开放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代尔夫特的和洪堡大学的。洪堡大学看到了中文书,代尔夫特是一个很艺术的地方,一排到顶层的书架,一个旋转楼梯;洪堡大学的朴素很多,但很有学生气,有人在沙发区轻生讨论着什么。

看了首都图书馆2018年的工作报告,//oss.clcn.net.cn/clcn/uploads/file/201912/191218_141850_1191.pdf,觉得挺有趣的,但又在想,去哪里能给图书馆采购建议,或者能在这个城市的一砖一瓦的建设中发声呢?或者至少了解更多这个图书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的目的与心声,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呈现、表达和沟通。

就写到这里吧,纪录片的价值在于传递时代和思想,启迪思考。

 8 ) 真实记录的纪录片

影像片段 没有旁白 客观影像展示NYPL的日常 感受自己的感受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图书馆不仅是书的储藏室 还有讲座 书的分享会 工作(消防员 边境士兵。。。)的分享和招募 儿童教育 阅读盲文的学习 竟然还可以租借热点!太多太多。。。管理者也是会会不断 讨论最多的都是围绕钱的 公共拨款 私人资助 申请拨款 资金分配等等 管理层 不论哪个公司或机构 都在围绕着钱来 钱往。。。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读书分享会 霍乱时期的爱情 来参加讨论的大多是老人家 他们谈论书中的爱情 谈论自己的爱情 又哲又真诚动人。。。三个小时的纪录片 看到许许多多和图书馆有交集的人的状态 非常真实 这种真实尤为记忆犹新……

 短评

仅是拍摄,而非纪录

1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到最后疲态尽露,转场都变成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影像,一次又一次重复。差不多是四条线:1)知识分子的演讲;2)对于纽约社区的关怀;3)关于得到资金赞助的讨论和努力;4)(也是最弱的线)传统意义上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想象,分拣书籍和处理借书请求。1最好,其他都有节奏控制的问题

13分钟前
  • Medea
  • 推荐

HOC DOC很叫座的片子,由一串谈话会议和图书馆一些列的mini lectures片段组成,印象最深的是开头的richard dawkins阐述无神论, 纽约犹太人族群史,南方右派对自由劳力的诡辩,和最后结尾处Harlem区的黑人们讨论德克萨斯对黑奴史的gloss over。信息量巨大。总之去纽约又有一个点要踩了。love NYPL.

15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怀斯曼近几年作品,但凡看过,没有一部喜欢。作为一只苍蝇,聚焦于老百姓接触的到体制和接触不到的体制是完全两回事。显然这套方法作用于“正面”公共系统,除了接受媒体和影迷终生成就奖式颂词和情怀,就只剩下一张形式的空皮和了无趣味素材堆砌。

19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怀斯曼近200分钟的纪录片巨作无比精彩。时而深入某场具体的讨论/演出/会议之中,毫不吝惜时间般,让一段段精彩的现场呈现;时而退出一步,带着meta的视角,讨论关于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功能、定位等方方面面。

20分钟前
  • btr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多方面展示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与分馆为大众提供的广泛资源:招聘讲座、免费技能培训、历史照片报纸搜寻、小语种服务、残障服务、儿童机器人培训、数字化努力…让人大开眼界,重新理解图书馆功能,深刻领会到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充斥大量枯燥冗长会议与讲座,无数次昏昏欲睡

23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怀斯曼的电影会透过仿佛互不相关的事件和聊天来传达人文关怀,这点就足够让人喜欢并且一直看下去了。“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存储书本的地方”,看到最后还有些许感动,哈林区的图书馆里人们在抨击课本传达的错误信息的同时,也说“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可以来这里了解一切”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用直接电影的纪录片方式,来为纽约公共服务与纽约城树碑立传,更像一种包藏预设政治立场的宣传,在图书馆场景中出现的领导、馆员、主讲者与读者,更是精致的演员,怀斯曼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会用目见的「真相」来洗脑的纪录片导演。

27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Fantastic idea yet hard to take in China.有意思的几个点1公私合营的运营方式,基金会吸引市政,市政增加私营利润.2.手语表演者的互动,小孩编程体验,盲人看书4.是否该接纳睡觉的人5.黑人社区问题6.《霍》读书会7.纽约文化活力与上海阶级固化

28分钟前
  • Lauren与海
  • 推荐

D / 三流纪录片,二流宣传广告,一流英语听力练习材料。

2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20181006@广州图书馆报告二厅197分钟版

34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显然是一部比《国家美术馆》拍得更好的作品,只是本片镜头对准图书馆,少了展示各种名画作为看点,会让很多观众觉得更无聊。但恰恰是少了这种额外的看点,它作为一个纪录片才更加纯粹,导演的意图也显得更清晰。

37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早八点半满场的上海影城,市民文化水平是不是要看齐扭腰市。

41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这里收藏全部期号的纽约时报,有各种动态狗狗的图片,分布庞杂的图书馆分馆,但这里的核心不是书,而是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运营的各类事宜,尚博格中心在这里庆祝成立的周年庆典,手语翻译用不同语气翻译独立宣言。每场讲座台下专注的面孔,草坪上或坐或躺悠然的人群,所谓精神才是这里的君王。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公共机构如何搞钱、如何用钱。基于社区分布,自然而然侧重黑人议题。剪辑表达出Patti Smith也好哈莱姆黑人大爷也好同样是公共舞台上的一员。图片馆以前没听说过!题材所限开会谈话过多观感有些疲惫仿佛我也参加了一年份的领导例会(人家开会都不玩手机呢)机械工作类场面的调剂再多点就好了

44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图书馆超越了借书功能,成为了市民思想交流沟通中心,成了淡化政府色彩的市民参与社区建设、曝露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市民广场。豆瓣简介写的很好。

4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Venice2017# 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作品,事无巨细地观察与展示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各种方面的社会功能,并讨论图书馆的未来形态;同时也在地理上展示其分馆。虽说不及雷乃「全世界的记忆」有那么深刻的文化分析,但恰好与今年戛纳的博物馆电影「广场」形成一个有趣的对仗。

5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看怀斯曼的作品总能感受纪录片的尊严和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感,无论是激烈的社会议题,还是对公共机构的拍摄,镜头间充满着平静的力量。用三个小时展现“世界上最美好的场所”台前的迷人和背后的运作机制,巨大的信息量缓慢流露,知识分子、民众、机构负责人,让这里成为一座伟大城市不可或缺的存在

56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一句旁白都没有。作为一个借书、参加新书沙龙爱好者和去过上海图书馆20个以上分馆的读者,我对片子里展示的各种图书馆可以做的工作都有了解,我看到的并不主要是很多人说的“图书馆除了藏书还能做什么”,而是那些枯燥的开会片段展示的“他们怎样讨论把图书馆办好这件事”。

59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晨早的好时光,睡倒一大片。有些部分挺喜欢的,人们其实越来越需要图书馆,不仅为了书。

6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