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头

战争片美国2005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杰米·福克斯,彼得·萨斯加德,卢卡斯·布莱克,布莱恩·格拉格提,凯瑟琳·鲁道夫,丹德里·泰勒,布莱安娜·戴维斯,克里斯·库珀,Evan Jones,马蒂·帕帕奇安,约翰·卡拉辛斯基

导演:萨姆·门德斯

 剧照

锅盖头 剧照 NO.1锅盖头 剧照 NO.2锅盖头 剧照 NO.3锅盖头 剧照 NO.4锅盖头 剧照 NO.5锅盖头 剧照 NO.6锅盖头 剧照 NO.13锅盖头 剧照 NO.14锅盖头 剧照 NO.15锅盖头 剧照 NO.16锅盖头 剧照 NO.17锅盖头 剧照 NO.18锅盖头 剧照 NO.19锅盖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8 00:45

详细剧情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战火一触即发,著名的“沙漠风暴”正在酝酿之中。20岁的小伙子安东尼·斯沃福德(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是历次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安东尼从小耳濡目染,立志成为一名在战场上立下莫大功勋的光荣军人。经过无数残酷训练,他终于被派往海军陆战队第七陆战远征旅第二营,正式投身中东战场。安东尼踌躇满志,却发现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在此期间,家乡的女友不忠出轨,恐惧、空虚、压抑则时刻折磨他的神经,战争的真正意义更令他陷入沉思与矛盾之中……  本片根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安东尼·斯沃福德(Anthony Swofford)2003年的畅销书改编,并荣获2005年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长篇影评

 1 ) 一枪不发

1991年海湾战争,在57万联军开战的第一天,“我们预计会有三万人伤亡”,它将堪比二战中海军陆战队所参加的任何一场惨烈战斗,世界规模第四的伊拉克陆军也将成为锅盖头们遇到过的最强有力的敌人。 这是开战前121天驻守科威特边境的士兵的结论,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这是一场“一枪不发”的战争,伤亡来自友军误击,繁琐的官僚体制,老婆女友的出轨,内心的自我怀疑,看出这像什么了吗?没错,生活。 For fuck's sake,我这辈子走过最棒的路,就是萨姆门德斯的套路。 以以海湾战争象征生活的战争,处处是戏谑,戏谑之后是痛苦的嚎叫,杰克吉伦哈尔的演技爆发之作。 那些年轻人,那些本该在超市打工,贩卖毒品,留杀马特发型,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自杀的人们,被抹去了个性,成为了杀戮机器“锅盖头”,即海军陆战队。 他们本想体验另一种战争,人活这一辈子总要打一场仗,但他们想要激情澎湃,死得其所的那种,而不是表面平庸,实则暗流汹涌那种,然后他们来到了伊拉克,做着和原来差不多的体力活,还看到自己的老婆出轨,被上司意气指使,情绪失控,心里明白只有开一枪,杀个人才能缓解压抑与痛苦,嚎叫和裸奔早已试过,没用。 这是最近第一部让我看完愤怒的电影,就像结尾男主狠狠地拍了一下搭档的棺材板,我感到面对这场战争,无能为力,无处发泄。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这辈子总要打一场仗,杀一个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当你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时,你会有一种把镜子砸碎的冲动,不管有多痛,鲜血四溅,你咬着牙拔出那些该死的碎片,就可以安然入眠。 所以男主说,每一场战争都一样,每一场战争都不一样 所以男主说,我们仍在沙漠。 我觉得现在正处于这场战争中,我没心情关心你们那些破事儿,我不在乎你们怎么打赢自己的仗,我甚至想狠狠地给你们来上几拳这样我会好受点。 我只知道,正如 那首歌唱的那样I got long long way to go But I will be fine.

 2 ) 花花草草

1.差不多开头处放的是Bob McFerrin的"Dont Worry,Be Happy",哇哦,这首好听的歌放在这够讽刺。Swoff得知女友认识某某人后伤心黯淡,背景乐是Nirvana的Something In The Way,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次都来得忧伤。战场上那首是the doors的Break On Through。不说结尾那个嗓子沙沙的是谁。

2.在来伊拉克之前,一伙人情绪激昂看的电影是经过剪辑的"现代启示录",直升飞机扫射,熟悉的女武神之骑。如果胖子科波拉知道他这部反战的作品改头换面被用来战前鼓舞士气,不知道会怎么想。所幸,这也是部反战片。

3.穿衣演练那段,旁边戴上头盔的人转过来对Swoff说:Into The Dark Side。嘿嘿,星战饭估计会乐坏。

4.那个可怜的人不小心放的老婆和邻居偷情实录那个录像带,标的是The Deer Hunter,同现代启示录一样有名的越战片。

5.在Swoff被处罚玩便便那段出现的黑人长官是不是有点眼熟?他在热门连续剧24小时反恐里演一个巨能干的总统。不过在今年也就是第五季开头,他便被干掉了。

6."F***"一词在电影里用了278次,其中38次和"Mother"连在一块。

 3 ) 「Quotes」

「So, now my hands were dick skinners. A flashlight was a moonbeam. A pen was an ink stick. My mouth was a cum receptacle. A bed was a rack. A wall was a bulkhead. A shirt was a blouse. A tie was still a tie, and a belt a belt. But many other things would never be the same.」



「Bobby McFerrin — ♫Don't Worry Be Happy♫」



「Now to the rest of you, 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the meanest, the cruelest, the most sadist unforgiving mother fuckers in God's cruel kingdom?

Yes, Staff Sergeant.

Will you be able to one day say, "Yea,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because I am the baddest mother fucker in the God damn valley?"

Yes, Staff Sergeant.

We shall fucking see.」



「Details, gentlemen, details! Details is gonna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killing your target and your target killing you. We've all been taught that, "Thou shalt not kill." But hear this:"Fuck that shit!"」



「I've been around these old white fuckers all my life. They got their fat hands in Arab oil. The motherfuckers drink it like it's beer. That's why we're here, to protect their profits.

- You're full of shit.
- He's full of shit.

Who do you think gave Saddam all his fucking weapons? We did!」



「The price of crude oil has nearly doubled. President Bush sends in more troops. Us, six times a day, we gather for formation. And we hydrate. We patrol the empty desert. And we dehydrate. We throw hand grenades into nowhere. We navigate imaginary minefields. We fire at nothing. And we hydrate some more. And we look north, towards the border and we wait for them. This is our labor. We wait.」



「Now, here are the rules. When you talk to these reporters, you do not get specific. Tell them that there's no better shooters in the world than Marine snipers. Tell them that you're happy to be here. You're proud of the mission. All right? And you can't wait to mash the fuck out of these Iraqis. Anything other than that comes out of your mouth... I get fucked up. And if I get fucked up, I'm gonna fuck you up. Take your shirts off. Show your muscles. You've been working out.

This is censorship.

This is what?

-Censorship. You're telling us what we can and can't say to the press. That's un-American.
- Yeah, wha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The Constitution?

No, you signed a contract. You don't have any rights. You got any complaints, you complain to Saddam Insane... and you see if he gives a fuck.

Why, that's exactly what Saddam Hussein does. You're treating us the same way.

You are a Marin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speech that is free. You must pay for everything that you say.」



「We turned the inside of our tent into a circus. 'Cause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injured.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touched. But we are insane to believe this.」



「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



「A story. A man fires a rifle for many years. and he goes to war. And afterwards he comes home, and he sees that whatever else he might do with his life, build a house, love a woman, change his son's diaper, he will always remain a jarhead. And all the jarheads killing and dying, they will always be me.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4 ) 只是锅盖头

  90年,山姆大叔开始扫荡伊拉克.
  
  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想一战成名的许多年轻而气盛的美国青年,扛着枪,头志昂扬的加入军队,他们期待随便一场战争,不管对谁,不管为谁,背后的理由丢一边去,他们只想获得勋章和英雄的称号.
  
  六十几天的滞留沙漠,士兵们在他们曾经寄予极大的希望的沙漠上,唯一做的事是就是:走来走去,讨论女人,幻想性事,阅读家信,不断手淫,擦拭枪枝,赌博吵闹......原本的壮志在万里无人几十天如一日的环境里被消磨殆尽.
  
  终于任务开始.他们开始大沙漠里跋涉.....挖洞.....恐惧.....怀疑.....前进......
  
  经过战场,那里有战争过的灰烬.原本该死在他们枪中的敌人,早已以各种姿态倒在他们前面,甚至保持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这些年轻的士兵开始明白,这里会死很多人,不管他们有没有举起枪支.生命可以随时消失,不管他们有没有看到,死亡是必须的,不管谁胜谁负......而他们做的事主要就是,在这片沙漠里走来走去.....当然必要时还是得开火,因为他们是士兵,不小心就会给敌人射中,甚至给队友射中也是有可能的.带着这些枪眼,也许可以作为战后回家跟家人朋友吹嘘的资本而将此刻的疑虑和恐惧暂时忘记.
  
  然而当看到燃烧的石油时,你们早该醒悟: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石油而战.
  
  什么国家的光荣与安全,什么个人的英雄与梦想,bull shit!
  
  士兵唯一的要做的就是:前进...不断的前进.
  
  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判别,没有后退的选择.前进一步,背后的"国家"就跟进一步,回头就是罪人...去吧,将敌人斩尽杀绝.......国家与人民将以鲜花和荣誉迎接你们.....
  
  战争结束,欢呼的只是电视台与广播,或是珍惜生命的人民.....当然,还有不断致辞的领导人物.
  
  “士兵成了英雄,社会在庆祝战争造成的死亡和毁灭,但这两件事情是做士兵的永远也不会庆祝的。士兵庆祝的是幸存和生还,并不是杀掉了日本人、德国人或者伊拉克人。”
  
  并在心中虔诚地划下十字:战争,结束了.
  

 5 ) 一位前海豹突击队员推荐给我电影

上次M请吃饭,和他聊起《孤独的生还者》,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的电影(有兴趣是可以看我朋友圈里前面发过的介绍),其实那时自己还没从看完电影后的热血沸腾中走出来,M的冷静自然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像他一样的很多海豹突击队员都读过这本书,但他对电影没有兴趣,我问是因为里面的情节会勾起不愉快的回忆吗?他说不是,因为书和电影都太假,电影中讲到几名海豹突击队员对抗250名塔利班,但实际上是多少塔利班呢?连25都不到!然后他教了我一个词:propaganda-宣传工具,这部好莱坞电影只是美国政府宣传工具的一部分,他推荐我看jarhead——另一部关于战争的好莱坞电影,很多美国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它很真实,这是M实际经历的战争的样子
所以夸大、美化、神话英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是毕竟美国观众智商都很正常,所以他们的战争影视作品里还不至于有朝天空扔手榴弹炸下敌人飞机的情节
看完电影最后才发现导演是山姆门德斯,顺便推荐他的公路电影《德州巴黎》

 6 ) 现代战争和政治

《锅盖头》是一部被遗忘的经典。它被遗忘有很多原因,首先海湾战争就不是一个好题材。海湾战争后面还有一次伊拉克战争,而影片上映的2005年正赶上伊拉克战争的分水岭,一切悬而未决。如果说海湾战争还算得上正义,那么伊拉克战争就比较后现代和无厘头了,鲍威尔拿洗衣粉的照片隔三差五就会被热炒一波,这让海湾战争这个题材变得非常不讨喜。其次主流战争片都是反战片,但《锅盖头》并不反战,起码他的主题不是反战,甚至还有点美化战争。影片中的战争并没有那么吓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大Party,士兵们受到的最大的精神创伤就是收到“Dear John letter”,这让很多反战人士不爽。第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是压倒性的胜利,这让这个题材似乎可以反思的点不多。但《锅盖头》并不是在反思某场具体的战争,而是反思现代战争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士兵所处的尴尬位置,这也冒犯了到了很多人。《锅盖头》的冒犯绝对是深思熟虑过的,用我的偶像戴爷的说法就是:“冒犯,但不矫情。”

但不管怎么说,《锅盖头》并不是一个《全金属外壳》或者《现代启示录》一样的超级杰作,我就说说我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吧,其他地方略。


战争和青春片

某种程度上讲,red guards穿军装就是一种“战火中的青春”。只是最终并没有战争,他们也像Swoff一样没有shoot,然后青春就结束了

姜文在《圆桌派》中说:“年轻人想看的和我们想看的有什么不同?我们小时候叫战火中的青春,后来美国人叫色情加暴力,这其实里面东西都是一样的,比战争更暴力的东西有吗?你这点儿荷尔蒙就这点东西,十七八、十八九,你甭管他是冰岛的,还是埃塞俄比亚的,能差哪儿去呀……”

“战火中的青春”之《猛龙过江》

老姜说的对极了,我中学时代《古惑仔》热映,学校里最酷的男生在发型服装和语言上全面模仿陈浩南,他们很快就有了女朋友,而我等没有女朋友的只能眼馋,偷偷传阅刘备(刘皇叔,留黄书)。正如老姜说的,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但美帝的小青年永远更时髦,在我们羡慕陈浩南在尖沙咀和油麻地大显神通时,美帝小青年Swofford已经拿雷明顿M24狙击枪和伊拉克人干上了,而且人家还有女朋友。

战争片和青春片是绝配。战争是浪漫的,正如青春是浪漫的;战争是残酷的,正如青春是残酷的。引用一下意大利作家莫里亚克的陈词滥调:“你以为年轻是好事吗?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花季般美好的青春岁月,大都出自青春逝去之后的怀旧叙述。战争和青春何其相似!我们把这句话套到战争片里完全成立:对战争浪漫的想象,大多都处于战争结束后的怀旧叙述。当然前提是你打赢了,而且没缺胳膊少腿。

注意这里有一个巧克力敲头的动作,这是在学电影里的士兵在头盔上敲弹夹的动作,大家显然不是第一次看《现代启示录》了

战争片一直是极其热门的大片题材,因为它有其他类型无法比拟的壮观景象和冒险故事,这些吸引人的元素并不是导演和编剧胡编乱造出来的,而是战争本身的特质。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战争是恐怖和残忍的,但任何有理智的人也都知道战争场面和冒险故事是迷人的,因此所有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而所有的战争片也都是好战的。所以在《锅盖头》中,陆战队员们会在观看《现代启示录》中直升机进攻的片段而疯狂欢呼,他们并不傻,也并不是头一回看这部杰作的乡巴佬,只是他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浪漫”的一面。这对反战人士是一种冒犯,但这种冒犯给影片增加了深度。

定场镜头

《锅盖头》的定场镜头是Swoff的近景,一个穿迷彩服的光头小青年十分不安地被教育班长教训。很多人认为这是向《全金属外壳》致敬,但这个定场镜头的含义和《全金属外壳》正好相反,《全金属外壳》的前半部分是讲陆战队如何把一个死老百姓变成陆战队员,而《锅盖头》恰恰是讲一个美帝小青年如何在军队中保持自我。

Swoff从头到尾都想shoot,但是到最后也没能如愿,恰如最后在绝望中强奸米兰还未遂的马小军。


现代战争和政治

《战争论》比《孙子兵法》实在100倍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古代战争和政治几乎是一回事儿,古典政治几乎围绕战争展开。这种状态的巅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次战争中狂人鲁登道夫把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扩大化,发明了《总体战》。在他的设想中政治应该从属于战争,一个国家要动员全部物质和精神力量去参与战争,而和平不过是两次战争的间歇。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20世纪,某种程度上计划经济正是《总体战》思想的延续,冷战时期华约阵营包括我国都在实践他的这种思想。一直到冷战结束,鲁登道夫的总体战才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最终淘汰总体战思想的主要还是军事技术的进步,但影响却波及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形态。

至今,提起现代战争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仍然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并不比后来阿富汗、伊拉克更现代化,更不要说正在发生的乌克兰战争,但是他带来的社会层面的影响是极大的,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总体战”的结束,更宣告了整个西方社会(甚至也包括我国)而不仅仅是军队从现代走向了“后现代”,军事和政治开始分道扬镳。某种程度上说,海湾战争是新时代的开始。

古希腊公民兵制度确立了对波斯的优势

古典时期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是一回事,士兵和公民是一回事儿,所以大家并不会有“为何而战”的问题。古希腊士兵是战士,更是公民,在一个没有服役就没有公民权的社会,服役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为了公民权。公民决定政治,然后战士用战争的方式来实践政治。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中世纪雇佣军留下的遗产,衣服还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然后进入了中世纪,出现了贵族和平民,贵族阶级其实就是军人阶级,军人因为承担了打仗送死的义务,而平民为了得到保护自愿地出让了政治权利。因此在中世纪,只有贵族是公民,而受保护的平民并不是公民,政治权利依然和与军事义务挂钩。

总体战让平民拥有了政治权利,也让女权运动兴起

最后进入了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国家的战争自然是全民族的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动员,平民重新走向战场。一战和二战的总体战让民族国家的士兵又恢复了罗马传统,没办法,机关枪和大炮威力太大,不大规模动员实在打不过,于是当兵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当平民百姓和贵族老爷在一个战壕里一起冲锋,那么就要享受一样的政治权利。这个圈层甚至扩大到了军人以外,因为进入了“总体战”时代,男的都上战场了,谁在工厂生产飞机大炮呢?只剩下女人了,因此女人也为战争做出了贡献,因此也得到了公民权,女权运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平民通过参与战争重新获得了公民权,因此政治便不再是贵族特权,贵族就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但不变的是政治权利仍然和军事义务挂钩。至今有些国家仍然实行义务兵役制,比如韩国和台湾,韩国人极其反感一些明星不参军就是因为不当兵就没有公民权,一个没有公民权的人,在民主社会必然会被大家唾弃。

现代战争中的士兵也是对着电脑和接电话,跟office job没什么太大区别

让军事不再和政治挂钩的是军事技术的发展。随着二战后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现代战争对军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学习的技能越来越多,训练成本大大增加,义务兵已经不能满足军队的实际需求。义务兵顶多服役两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极其有限的技能,因此只能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说最基本的步兵炮兵工兵炊事兵等等(ASVAB考试中31-50分就能干的工作)。一些关键岗位比如战斗机飞行员、核潜艇反应堆操作员、雷达火控系统技术人员等等可能在两年的服役期内还没学会基本操作。和其他组织一样,军队也是要算经济账的,这些最重要的岗位断然是不可能让义务兵从事的,必须要服役期更长的职业军人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因此现代化军队必须向职业化转型。当一个国家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服役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时,“总体战”自然而然就终结了。

这种变化说好听的是军队职业化,说得不好听的就是雇佣军化。对职业军人来说,当兵为了什么?无论宣传做得多到位,这其实就是一份工作,和你我的工作没什么区别,最主要还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当然宣传也不都是扯淡,军人这份职业里面肯定还有一些荣誉感和对职业的热爱,但这和你我的办公室工作也没有多大区别,谁也不是对自己的工作100%憎恨,职场摸爬滚打的死老百姓同样也以“大厂”的工作为荣。如果主要为了钱,那不就是雇佣军吗?打仗虽然有危险,但加钱我也干!现代军队也确实是这么干的,谁还不发点战地补贴啊,啥也不给光进行洗脑那不成了996黑心资本家白嫖职场PUA了吗?!

德皇、奥皇、沙皇、英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穿军装。古典时代政治领袖和军事领袖是一回事。这个时代过去也没那么久,这就是一战,100年而已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职业军人(雇佣军)既然代替了义务兵(公民兵),那么军人就不再进行政治决策,而只是“执行”战争的专业人士,说白了就是拿钱办事。但现代战争的本质仍然是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可军人本身却不能再以军人的身份参与政治了,与罗马军队相比,现在的军队地位其实有点尴尬,军事领袖不可能再担任政治领袖。

我们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清醒的人都是反战的,但是战争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那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战争英雄的故事呢?战争既能把人类邪恶的一面放到最大,也能让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显现出来。不说帝国主义,单看我们那些耳熟能详的战争英雄,比如最有名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等,他们无一例外是勇敢的。智慧、勇敢、正义、节制是古希腊的四主德,而勇敢是高于其他主要道德的。在古典战争时期,一个优秀的士兵一定是一个勇敢的人,勇敢也是政治领袖最可贵的素质。由于勇敢的人能直面现实和后果,因此勇敢的人也是诚实的人,而诚实的人是可靠的,一个靠得住的政治领袖,基本上不会差到哪儿去。因此古典时期有战功的人容易被选为政治领袖。

飞行员小布什,90年代后唯一当过兵的美国总统,但是逃过了越战

但是现代战争的专业化让战争不再和道德有关。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勇敢的已经不再重要,一个导弹发射员,雷达兵,核潜艇反应堆操作员需要勇敢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吗?相反,需要勇敢的步兵却已经不再是战争的核心,在ASVAB中成绩最烂的人才去当步兵呢,即使他们足够勇敢,也显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缺乏“智慧”,并不能称为可靠的政治领袖。事实也是这样的,军人身份已经不再是重要的政治筹码。在美国目前的46位总统中,只有15名没有参军,其中很多人还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战争英雄,比如华盛顿、格兰特、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老布什。但是在1990年后,只有小布什一名总统有服役记录,他还只是在国民警卫队中担任过飞行员,越战时期在美国本土服役而并未参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军事经历已经不再是重要的政治履历。

甚至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本身也不再重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投票率逐年下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社会形态也逐渐进入了消费社会,大家更关心赚多少钱,买什么东西,希腊的主德中的勇敢,正义和节制都没什么用了,只剩下智慧可能还有点用。

在多方面作用下,军人逐渐和政治无关,战争淬炼出来的有心品质也逐渐远离生活,但战争却依然是政治的延续,因此士兵们的心理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他们为战争压上了一切,包括生命,但他们却不能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发声,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实在是够拧巴的。我们来看看《锅盖头》中的士兵是怎么看待政治的。


《锅盖头》中的士兵和政治

首先,我们来看看Swoff所在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四等人永远最惨

美军中一等人是空军,二等人是海军,三等人是陆军,《锅盖头》里面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俗称“四等人”,或者“人形双足多用途作战牲口”,因为陆战队待遇最差,装备最烂,训练最辛苦,打最硬的仗,死最多的人。陆战队的理念是每个士兵都是步枪兵,所以格外强调射击训练。

陆战队员!管好你的枪!

Swoff所在的部队是陆战队中的侦察与目标捕获排(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nnaissance platoon),也就是侦察狙击手,这个单位确实属于陆战队的精锐,中士就特别自豪地说:“Bestjob in the marine corps”,但实事求是地说它和特种部队还有一段距离,顶多算是精锐轻步兵吧。按道理来讲,最强悍最勇敢的士兵应该是军队的核心,如果在古希腊或者古罗马,退役后他们应该是荣誉公民,但是事实却是由于技术含量过低,在现代战争中这些精锐的侦察狙击手已经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了,就像《锅盖头》中当TARP在挖战壕时,Troy说的:“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太快了,我们可以击毙1000码外的目标,越战时推进那么远也许要一周,一战时要一年,现在只要十秒钟。当我们举起枪时,战线已经在1000码外了。醒醒吧。”Troy说的是事实,士兵靠勇敢赢得战争的时代已经在二战或者越战就已经结束了,所以这些最强悍,最勇敢的士兵反倒成了军队中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人,对美国军队和政府来说,他们的宣传价值大于作战价值。

陆战队员并没有享受更多的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权不再是通过参军获得,而是到了18岁自动获得。18岁了,在美国就算成人了,就可以参与公共事务了,就可以投票选总统了,尽管这些年轻人可能还没有做过任何公共服务。而像Swofford这样的小混混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又为了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被部署在沙特前线,直面伊拉克凶悍的共和国卫队和化学武器袭击的危险,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贡献。美国社会是非常认可这种社会贡献的,“自由不是免费的,但是海军陆战队会给你出大头。”("Freedom is not free, but the U.S. MarineCorps will pay most of your share." ),但认可归认可,虽然“为自由出了大头”,但是士兵们却并没有什么政治前途,即使他们并非对政治没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再来看看TARP里都是什么人吧。

Swofford,他是白人,祖先来自英国,无神论者,而他的狗牌上总是写着新教徒,Swoff对此非常不满。Swoff看起来是一个WASP(WhiteAnglo-Saxon Protestant,白人盎格鲁萨克森新教徒),这是美国当权的主流群体。但其实Swoff的背景相当破碎,他老爹是一个越战老兵,不太着调;父母关系不好,老妈改嫁;姐姐有精神疾病。基本上是一个白人垃圾。

我最喜欢的角色,影片中所有有深度的话都是他说的

Troy,Swoff的观察手,我喜欢的角色,影片中几乎所有有深度的话都是他说出来的。在平民生活中他是小人物,在军队中他还是小人物,而且有案底,即使军队这么烂的地方也不要他,最后开卡车时死于车祸。

Kruger,德州人,聪明人,也是我喜欢的角色。德州白人新教徒,德州还是产石油的地方,典型的美国南方保守主义。

Escobar和Cortez。典型的拉丁裔,非白人,天主教徒,说西班牙语。这是美国新移民的主力,他们是典型的新移民参军,这是他们融入美国社会的主要通路。

硬核中士

中士,非常硬核的人。影片中一共只有两名军官出现,而且都是作为符号出现的,中士在影片中某种程度上起了军官的作用,他是职业军人和美国政府的代表。但他归根到底只是一个士兵,不是军官,不是领袖。

你看,TARP里面的人都是一帮loser,没有一个像是能有什么政治前途的。

影片中有一段非常有趣,CNN的记者来采访部署在沙漠中的侦察与目标捕获排(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nnaissance platoon)士兵。记者的一些问题和士兵们的回答非常值得玩味,代表了不同族裔对战争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段才是真正的向《全金属外壳》绝佳致敬,哪个有理想的电影工作者不会抓住一切机会疯狂跪舔库神呢。

If I get fucked up, I'm gonna fuck you up.

在采访之前,中士给陆战TARP士兵们下命令:“和记者谈话时,不要说得太详细。你告诉他们没有人比陆战队狙击手更强……除了这些,别的什么也不准说,否则就会有人fuck up我。如果我被fucked up了,我就来fuck up你们。”

Kruger反驳说:“你这不是审查吗?言论自由是宪法规定的。”

“No, you signed a contract. You don’t have any rights. You are amarine, you have to pay for anything that you say.”

这才是向《全金属外壳》致敬

在现实中,海湾战争的媒体控制比越南严格很多,媒体只有在得到军队许可后才能进行采访,每次采访一定会有军官在场,采访后记者发稿和军队的受访者也都会受到审查,这也是“现代战争”的一部分。你看,当兵为国家服役,获得的权利甚至还没有死老百姓多,这是对现代军事文化的绝佳讽刺。《全金属外壳》中的Joker正是一名《星条旗报》的陆战队战地记者,而他们的办公室里拉着条幅“We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be misinformed”我们誓死捍卫你被欺骗的权力。《锅盖头》中的这段采访是对《全金属外壳》的绝佳致敬,质疑中士的士兵是Chris Kruger,德州人,他的名字显然是那种信教的保守的德州红脖子,而中士的做法显然不符合主流的美国自由价值观。

记者:“你高兴来到这里吗”

对这个问题,士兵们的反应大相径庭。

LCPL Chris Kruger一言不发,但能看出来非常不满,已经表达了对新闻管制的态度。

Swoff:“是的女士,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我的父亲和叔叔参加过越战,我在这里为国家服役非常自豪,我对军官和美国总统都非常有信心。”

这是毫无营养的垃圾话,堪称美国版新闻联播,这当然不是Swoff的心里话,但是他不在乎。

LCPL Ramon Escobar:“这是给了我保卫美国的机会,美国给了我和我家人自由。为自由而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LCPL Juan Cortez:“保卫我的国安,为国家服役,学习技能最后加入执法部门。”

注意Escobar前胸的自由古巴纹身和右臂的耶稣纹身,这是一个天主教新移民

两个白人和两个拉丁裔的回答形成鲜明对比。拉丁裔的两个哥们一个明显是古巴人,一个明显是波多黎各人,这两个人回答颇为古典,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就是新移民参军,新移民为了新祖国做贡献天经地义,他们很明确的就是为了公民权,所以他们完全没有Kruger和Swoff的抵触情绪,对记者真诚又自然。他们的要求没有Kruger那么高,就是作为新移民来为美国服役,美国给了他们自由。我们可以看到LCPL Escobar胸口有一个古巴旗和美国星条旗的纹身,他显然是认同中士的,实际上这些人也是美国军队的主力兵员,从军是这些人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

保卫我的国家,真诚又坚定。他不是WASP,但是这也是他的国家

对于拉丁裔新移民来说,战争的意义和古典时期是一样的,为了公民权,而作为WASP的Swoff和Kruger想的明显就多了很多,他们虽然是边缘弱势的白垃圾,但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参军来争取什么,对他们来说,参军和参战的个人意义大于政治意义。如果说拉丁裔的新移民Cortez和Escobar是公民兵,那么Kruger和Swoff反而更像雇佣军,更像职业军人。


现代战争对职业军人的意义

在一场现代战争中,对于一个职业军人来说,职业是在军人前面的,职业更重要,军人身份是其次的。职业军人不用想那么多,服从就好了,好好干活。士兵们虽然对政治有看法,但他们并不是特别在乎。

向石油前进

对美国来说,海湾战争毫无疑问是为了石油,影片中多次暗示这点。Swoff下飞机时,士兵们在直升机的轰鸣下走向一个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写着“石油”的广告牌。军官在战前动员时只简单提了一句陆战队在沙漠里的任务是保卫油田,然后很快把重点转移到是强调了伊拉克人如何骁勇善战和他们的化学武器多么残忍,还拿出了一张库尔德小孩在化学战中惨遭荼毒的照片。简而言之,伊拉克人很厉害,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kick some Iraqi ass”。军官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公民兵”来领导,他领导的就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雇佣军,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好了,而为何而战这个问题似乎和执行任务毫不搭界。士兵中有Fowler这样脑子不太灵的人,他显然不在乎,他更在乎可以冒险和杀人了。但Swoff和Troy这样的聪明人早已经看透了一切,他们也不在乎,他们同样更在乎Shoot,那么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无论对他们个人还是对美国军队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我没考上大学

新兵训练练营里,Swof被训练教官教训,教官问他:“What the fuck are you even doing here?”

Swof回答:“Sir, I got lost on the way of college, Sir!”

你看,Swoff从来脑子就很清醒,现代战争了,军人就是个职业,Swof真的不笨,妈的考上大学了谁来当兵受这个罪啊!

记者:“Are you scared?”

Swoff: “我才20岁,我已经能听到炸弹爆炸了,我当然害怕了。”Swoff当然害怕了,谁能不害怕,他认为在沙特为了石油而战是不值得的。

记者:“你高兴来这里吗?”

CPL Alan Troy:“我很喜欢这里,这就是我想要的,这里体现了我的价值。要是在家乡,我只能做点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去掉我们心灵上的脂肪,海明威。”

Troy是我喜欢的角色,他的名字也很古典,特洛伊。原著小说中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是Swoff在伊拉克人的炮击下躲在悍马车底下看《伊利亚特》,文艺到连命都不要了。Troy比其他陆战队员都成熟好多,他就是喜欢当兵,是那种职业军人的好材料,最后也如愿被烙上了USMC的印记,但是“The shit doesn’t want him.”由于有案底陆战队并不需要他。他所谓的体现价值也非常扯淡,当他下飞机来到沙特时,沙漠里有5000先头部队,而当战争爆发时,沙漠里已经有57.5万军队了。最终战争结束时他仍然一枪未发,即使在军队里,他也还是做点默默无闻的工作,也依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石油大雨中的哲学思考

在沙漠里的石油大雨中中士和Swoff有一次谈心。中士本来有机会做一份更赚钱,舒适又安全的工作,但是他选择了留在陆战队。他把陆战队称为一个Job,就像这个Job和他有机会加入的建筑公司一样,他喜欢这个Job。“别人有机会看到这些吗?”(石油大雨)。

“You know what I’m Saying?”

“Yes staff sargent.”

“Do you?”

我喜欢这份工作

这段对话真的是莫名其妙,我觉得中士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Swoff自然也不知道,但好像互相又都懂了。我觉得可能在世界眼中他们是平凡的,而在自己眼中他们是不平凡的,后来他们也会知道自己是平凡的,只是想起这些,石油大雨,死人什么的”们又觉得自己是不平凡的。这就是所谓的“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 ”

“A story: A man fires a rifle for many years, and he goes to war. Andafterward he turns the rifle in at the armory, and he believes he’s finishedwith the rifle. But no matter what else he might do with his hands, love awoman, build a house, change his son’s diaper; his hands remember the rifle.”

当了兵,经历了战争,最后却一枪没开

影片结尾展示了大家不同的生活,都是普普通通的,Troy的葬礼让大家重新聚在了一起,他们还是默默无闻,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有点伤感,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打过枪,但是他们不会再打了,仅此而已。此处倒是呼应了他们在飞往伊拉克飞机上的对话:

“如果你是一个死老百姓,你会干什么?晚上不睡觉,打飞机,玩《银河战士》争取打到第九关?”

“你知道打到那里会有什么吗?什么也没有,只是从头开始。”

“你知道我们会在这里呆多长时间吗?两周,然后就回来了,一切还是老样子。”

妈的生活就和玩《银河战士》一样无聊。

什么都没有,只是从头再来

 短评

战争的经历难以忘却

7分钟前
  • 深层次空间
  • 推荐

真好呀都没死可是结尾真心委屈了,都没杀到人。

8分钟前
  • 筷喜旺
  • 推荐

很不一样却又很真实的战争片,关于那些在战争中一枪未发的战士们。配乐大胆。摄影漂亮,看到片尾发现是罗杰迪金斯!(接客,跟自己未来姐夫搭伙挺带感吧!)

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表示对山姆门德斯很失望

10分钟前
  • Gorilla
  • 还行

当燃烧的油田浓烟遮蔽了天空时,我感到了士兵的恐惧和无望。

11分钟前
  • Out Man
  • 力荐

Jake是专门挑女喷油不穿裤的照片吧 还不能拿全果的 要不全军队集体YY

16分钟前
  • 遺忘在時光深處。
  • 推荐

迪金斯摄影十分爆炸:日间低对比黄沙漫布惨白一片,夜里高反差油井烈焰映红天边;从入伍到退役尽是颓唐,一枪未发的战争更令人对这一切的意义生疑,然而整体素材的选取和拼接不够紧促,无法最大激发军旅生涯与战时生活的荒诞质感。

1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有两处不明,是什么武器把尸体凝固成焦黑?那场黑雨是什么?

24分钟前
  • funny_vee
  • 推荐

看过全金属外壳,本片就有点表面了,娱乐性强了,don‘t worry, be happy至少还有一场show 01232006

29分钟前
  • ng
  • 还行

战争电影与我最有意思的电影就是每场战争都有着很多不同的角落,不是所有人都在战场上拼杀,而拼杀的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

34分钟前
  • 西格里德
  • 推荐

几年前看的,真不太记得内容了~

36分钟前
  • 逗闷子
  • 还行

看断臂山的时候都没觉得哥们身材那么好

37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战争并没有变,但是时代变化了

40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Phd] 当兵的迷茫与苦恼 最痛苦的莫过于上了战场但没开一枪

41分钟前
  • Ivan
  • 还行

只能说闷得思的音乐品味很独特

44分钟前
  • 猫猫-
  • 推荐

石油!

46分钟前
  • Jacob
  • 还行

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

49分钟前
  • M2
  • 力荐

This is iraq……

54分钟前
  • itrek
  • 还行

赞!

55分钟前
  • T.L.P
  • 力荐

很另类的一部战争片,没有多少战斗的场景,但是对话很cool

58分钟前
  • vik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