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I 真实人生

记录片英国2023

主演:KSI,凯鲁姆·理查森

导演:韦斯利·波利特

播放地址

 剧照

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2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3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4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5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6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3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4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5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6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7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8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19KSI 真实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2:23

详细剧情

      进入 KSI 的生活,了解他为迄今为止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做准备。

 长篇影评

 1 ) “怎么才能生活的像个人一样”在《人生果实》中找到值得

“我爱你这种话啊,是说不出口的”

六月中旬时候我翻看自己的观影单写下这个标题,但迟迟没有动笔。这几日一直受台风影响持续暴雨,大概雨水滋养了我干涸的小脑袋,写下了这篇文字。

《人生果实》这部纪录片有趣又治愈,放在夏日看正好,解暑降燥。

纪录片慢慢的讲述了生活中的小事,看似平淡的点点滴滴,结束后,细细品味就如夫妻二人在院子里种植的树木一般,苍郁深远。

这部纪录片拍摄时,津端夫妻87 + 90= 177岁

身体健康、精神充沛、没有疾病,拿着不多的钱,却过着美丽的人生,每天迎接来自绿叶、阳光、果实的问候,让很多人羡慕。

我猜想,或许他们唯一的烦恼就是余下的时间太少了。

愈是在城市生活的久了,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念头就越来越清晰。其实只是担心没有必要的投入,会让我错过自己想要的东西。

是继续消耗在大城市还是去乡镇,只是一个选择。

电影中,津端夫妇生活的地方,自己建造的房屋,育肥的土体,种植的水果和蔬菜,过上了安静而悠哉的生活。

谁能是永远的女孩呢?

英子奶奶家里有两百年历史的酿酒厂,放弃金钱和荣耀,选择跟随丈夫来到这边建立了一个家。

这大概是她所热爱的风景,也是她热爱的家。

为什么整部纪录片给人以温柔、温暖、温存的感觉?我在英子奶奶身上找到了答案。

家的情绪取决于家里的女主人。

女孩子是不能没有笑容的,即使在丈夫走后,英子奶奶也告诫自己“哭泣是不可以的呀”

汪曾祺写道:“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人生旅途几十年,回想下线性代数怎么做?应该还是不会吧!

年老后的日子,或许每天都会重复,但也要慢/满的有滋味。

要找到一些不容易被遗忘的事情,比如制作食物,一口一个春夏秋冬···

有一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

伴着鸟鸣,最自然喜悦的伴奏,精心呵护自己种植的菜园,见证发芽、开花、结果,见证一天天的变化。

将近90岁年纪的英子,也会可爱的抱怨丈夫,也会因为食物的美味而笑盈盈,会天真的和院子里的花朵合影,会兴奋的举起成熟的瓜果给镜头看。

少女感就是英子奶奶微笑的每一瞬,这样即使要回到最初的地方,也不会辜负人生的时时刻刻。

毕竟我们始终是大自然的孩子。接近自然是我们保有童真最直接的方式。

把自己塞进城市生活,“想赢”的女孩们,看似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讲求出身,努力工作,匆忙社交,积极入世。

却也担心薪资、担心失恋、担心阶级下滑,害怕离别、害怕孤单···

但如果这一切没有让你感到生命中的美好,那这段时光算的上什么呢?

真正打动我们的,从来都不是伟大和成功。而是走出来后,宽容的体验。

living from heart

人们都想通过努力过上理想的生活。

我心里理想生活的画面就是—

在乡下的菜园中有我的身影,如果每天早上能有流浪猫/狗来家门口就更好了。

这并不是一种期待获得自由的探索,而是我期待给予生命,更好的体验。

我总是想到那样的生活。

姥爷去世后,大家反复说我赶回家的时间很及时;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

坐在楼下的小公园,看小乖在草地里欢脱的蹦蹦跳跳;

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回大连,大家在一起多好哇;

或者是看到美媒报道,NASA发现“具有类似地球的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的今天;

很难确定什么时间可以真正接近这个梦想,但也都以“珍惜当下每一天”来努力争取。毕竟一个人拥有世俗是不够的,还该拥有清净。

我翻看着手机里拍下的生活片段。

去星海广场看到的景色

日落时公园里不合群的红衣服老头

自己手机和光影

最初拍下的念头我不记得,现在看起来也很零散,但特别好的安慰了自己。

那时,我是把时间浪费在了美好事物上。

我常常安慰自己,因为我心中的勇气很少,如果希望这个世界顺着自己,除了要对每时每刻的接纳与尊重,也必然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来搏斗,看这部电影,就加固了自己的武器。

看纪录片的意义是什么?

不仅仅是看到片中真人、真事、真情、真景,更是治愈我们心灵的良药。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找到那座永久牌的岛屿。

最后引用电影中的一句旁白——

“风吹枯叶落,

落叶生肥土,

肥土丰香果。

孜孜不倦,

不紧不慢。”

请与土地保持亲近,做脚踏实地的自己。

如果不考虑任何因素,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

(完)

 2 ) 幸福的人生要学会用幸福的态度哦!

每个人都有能让梦想成真的童话。——沃尔特 本杰明

津端修一&英子

英子总是喜欢笑,她总是“修一,修一”的唤老爷爷仿佛她们一直处在谈恋爱的模样。修一不善言辞,在工作中总是很专注很有个人想法,而英子总能十分包容他,照顾他日常起居且尊重他的工作,给他足够的个人空间。他们两人之间真的很契合!

他们之间交流不是很多,但两个人在生活中都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像血液一样融入了对方的生活,这种默契很美好,很难得。但幸福的生活是有迹可循的!

英子很包容,在食物方面,特意做他喜欢的食物,尊重他的爱好,为了让修一买他想买的帆船买了自己全部的和服,工作方面,支持他的工作去荒山种树,等等。

而修一呢,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不是一个好的公司职员,但是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你可以感受到修一是一个不善于直接表达,但会用行动表示的人。他会写明信片感谢菜市场卖给英子菜的人,会画画记录他们的生活,会在院子里写小木牌帮助英子区分每种植物,还有那个院子里制作培根的装置,一定是修一专门为英子打造的。他说英子是他最好的女朋友,英子对他的爱他一直都知道。

房屋一定是生活的珠宝盒。

不仅如此,修一先生对生活的思考,对环境的保护也令人感动。这也是修一先生会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原因吧!

他总是将枯枝败叶收集起来,放到桶里堆肥,等它们变成土再回馈给大地。他说“我们不能为后代留下钱财,但如果我们制作肥沃的土壤,它们就能滋养作物。”她们说“我们必须让土壤变得肥沃”。修一跟英子说,如果社区每一户人家都种一棵树,那整个社区就是一片森林了。修一还经常组织参加社区活动,比如荒山种树之类的。他是一个挺有钱的设计师,却选择离开城市带头到像农村一样的新城区开荒建房。他们种植一院子植物一定也和他的环保理念有关吧!

在修一老先生身上你能感受到那种匠人精神。

修一在最后的设计图上这样说。

纪录片只是记录生活的部分情景,终究不是真正的人生,我相信她们的生活一定一定比纪录片所展现出来的更幸福,更美好。

 3 ) 一天和一生

年轻的时候,觉得一天可以做很多很多事,那个时候我刚到深圳,早上七点起来,把厨房的火打开,蒸点早餐、然后洗脸刷牙,开始背单词,走路去上班,学点粤语歌,一个人走在路上会把歌放得很大声,上班,走路下班,然后买菜回家做饭,做完饭还会看看网络课程。然后偶尔会失眠,而且还特别严重。一天真的显得又漫长又匆忙。那个时候我在大城市里充满野心,却又没有什么努力的方向,就像帆船在海里找不到目标。

现在年纪大了,才明白,其实一天能做到的事情好有限。工作中踏踏实实做到一项指标都已经很不容易,也耗费心力了。回家想好好做顿饭,做好吃好,也就到了九点。

看完电影,努力回想,自己很小的时候在农村的一天,外公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出去了,中午屋顶就会有炊烟,然后紧接着就是外婆站在门口大喊在邻居家玩的我们吃饭,饭桌上脾气不好不爱说话的外公老是会生气我们不好好吃饭,另外一只手不扶住碗的没有礼貌的习惯,外婆就会当和事佬,一起把外公逗笑,中午没吃完的饭,外婆把饭粒铺开晒干后,用白糖炒,在那个零食和零花钱都匮乏的时代,那个是我们觉得最好吃最好吃的零食。下午呢有时候外婆叫几个老人家在大厅里打麻将,外公不是很喜欢家里太多人,有时候会生闷气跑去把风扇关掉,弄得一大堂的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外婆会带我们去摘茶叶,我们几个人在茶园里,疯玩。把新鲜的茶叶做成干茶叶,泡豆子芝麻茶或者清茶,需要摘洗踩晒等等几个步骤。我也是凭着模糊的记忆想起来的。到了晚上,我们把竹床搬到外面,大人用蒲扇给我们赶蚊子,我们躺着乘凉数星星,有时候晚上还有还珠格格更新。每天晚上都在玩的精疲力尽的疲惫中睡去。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一天,在外婆外公看来,其实也是相当漫长繁琐又日复一日的啊,无非也就是一日三餐和一些农活。他们一过就是一辈子。

可是这样的一天直到现在还在给我力量。就像电影里面的英子和修一一样,告诉我,一些简单朴实的道理,“活得越认真,人生就会愈加美好”,我很庆幸,在我人生启蒙拥有过几年那样的生活,它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这估计也是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归隐山林的愿望的源头吧。

 4 ) 人生慢慢行,Be patient。

我想和你聊聊,一种你早就知道了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人生果实》

- 快 -

如果让你描述田园生活,你会用哪一句诗?

最妙不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你在初中就学过的诗句,你知道,陶渊明是个热爱大自然的家伙,他享受这样的生活,他乐在其中。

可是你是否真的知道,“田园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社会是快的,从2G到5G,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搭上了快车。

谁家的孩子已经会背唐诗了;哪个同学的事业又进步了多少;网络上的谁又实现了财富自由……看到别人的光鲜,仿佛自己是人生loser。

当你听倦了马路上来往车辆的声音;当你为了一个工作任务忙到深夜;当你吃着外卖想到家乡时,我想,那一刻,你也许会想,像陶渊明那种生活,也挺好的。

- 慢 -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纪录片,有鸟叫、有下雨声、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是一种你早就知道了的生活方式。

修一和他的妻子,住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院子里种满了四季的蔬菜水果、花朵,修一曾经是建筑师,他热爱生活,给每处的树木,瓜果,花朵,甚至是小鸟喝水的水缸旁,写上一句可爱的欢迎语,还会在牌子上画上可爱的图案。

“小鸟请尽情享用吧”

是多么热爱生活,才能如此耐心温柔的对待一花一木啊。

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修一一生都在坚持的,他内心向往大自然,拒绝让别人帮自己写传记,却接受了精神病院护工的请求,去世前,设计了新的精神病院。他是一个缓慢但坚定的人,这是他一生的信念,而这信念就来自缓慢生长的树木、花草。

迎春花

- Be patient -

“试着从小事做起,缓慢,但坚定地向前吧!”

这是修一在建筑图的手工花园上写下的,这就是他的一生,也是他的信念啊。

我们无法复制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没有逃离人群的条件。

但缓慢、坚定、不急不躁地生活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没人规定你几岁要结婚,几岁要生孩子,几岁要财富自由。

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自己的方向,缓慢、但坚定地向前走吧,你若怕开始,就试着从小事做起,慢慢的,就会看到更多东西。

 5 ) コツコツ ゆっくり

風が吹けば 枯葉が落ちる。

枯葉が落ちれば、土が肥える。

土が肥えれば、果実が実る。

コツコツ、ゆっくり。

人生フルーツ。

家はくらしの宝石箱でなくてはならない

ル・コルビュジェ

すべての答えは偉大なる自然の中にある

アント二・ガウディ

長く生きるほど 人生はより美しくなる

フランク・ロイド・ライト

真心建议喜欢的人可以去读读这两位老人的书 特别棒。

日文原版:

《ききがたり ときをためる暮らし》

中文版:

《积存时间的生活》

有兴趣的话,大家还可以去看看人生果实的后续, 英子和讲述人樹木希林さん的居酒屋对话~《樹木希林の居酒屋ばぁば》

老人家都很可爱哦~ 

 6 ) 艺术感掩盖下的带血的“人生果实”

题记:我的态度是对所有直接或间接参战的侵略者且毫无悔意依然怀念往日荣光的日本人一视同仁,血海深仇。

以一个对二战所谓大日本帝国荣光深以为然祭鬼的战犯为主人公,用看似确幸温暖的(滤镜)艺术感掩盖主人公带血的“人生果实”。人到暮年,不期望他有村上春树那样的觉悟,可最起码的悔意得有吧,恶心的是,他没有,还对祭鬼和“荣光”念念不忘。而我只看到了这老头身后粘满的冤魂和唯唯诺诺一辈子,习以为常且以此为荣的保姆式“日本小女人”。 有人会用艺术来搪塞找理由,用民族主义讥讽于厌恶这部片子的人,你们越是这样放弃对二战侵略者的“吹毛求疵”,日本就越不会反思二战,越是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或在艺术作品中“细水长流”般夹杂对二战战犯的怀念和感恩。

我的态度是对所有直接或间接参战的侵略者且毫无悔意依然怀念往日荣光的日本人一视同仁,血海深仇。

请哪些依然坚持此片是“艺术”,要包容艺术的豆友们,拨冗去看看B站UP主破产兄弟拍的影片“我偷拍了靖国神社”,就会明白,日本人是如何厚颜无耻的用尽各种方式美化侵略战争,并乐此不疲的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我们用战争带给了他们荣光。”

 7 ) 为什么没人提到片里的二战内容?

最好的老去的方式,风吹枯叶落,枯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比《小森林》更加温暖治愈。 爷爷年轻时是日本海军的一名机械师,影片中穿插了分量并不小的军歌,爷爷的台湾军朋友。对于二战,从爷爷唱的军歌可以看到,他是忠诚的。不论是爷爷本身的话语,还是导演的剪辑,都看到对日本侵略战争没有悔过。 令我最为惊讶的是,2600多人看过,评分9.5的纪录片,居然只搜到了一条(1星)评论提及了片中的军歌和战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然而那么多人看了之后选择性忽略了里面的战争片段。 有人说艺术无国界,艺术就看艺术本身,不能因为其他的原因否决艺术。这确实是一部很温暖的纪录片,向我们很好地展现了令人向往平静的生活方式,但涉及中日敏感问题,那么多人却视而不见,鲜有讨论的人,实在……

 8 ) 修一和英子177岁的小春日和:再也不怕变老和死亡

豆瓣9.5高分纪录片《人生果实》让你看的哭哭笑笑,不再怕变老,不再畏惧死亡。怀着热爱优雅地生活、老去都是美好生命的一部分。

在日本爱知县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的一隅,有一片杂木林和一间漂亮的小木屋,这里便是90岁修一和87岁英子的家。年轻时,酷爱帆船和航海的建筑师修一为了圆妻子的田园梦,带着英子来到这里,亲手为她搭起了田园木屋、开辟了菜园果园。修一常说:城市需要森林。他觉得一个人想要好好生活,不能远离树木。于是在木屋西面种了 180 棵树。他们和这里的50多种水果、70多种蔬菜和180棵树已经生活了40多年。

01

六十多年前的帆船队长修一带着队员,因为没钱而借住在英子家,于是两人相识了。那时的英子是有着200年历史造酒坊的独生女,从小被教育女孩子不可以没有笑容。而修一大概是个穷小子,英子笑那会儿的修一穿着麻布做的皱巴巴的裤子和草鞋。

在那个很冷的冬天,他们结婚了,没有婚礼。一直拥有帆船梦而月薪只有4w日元的修一,告诉英子买一条帆船大概70w日元。英子平静地说:这样啊。然后就觉得那就想想办法吧。然后她把保险全部解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她一趟一趟拿着去了当铺。而修一全不知情。英子说这种事不能告诉他。

六十多年的朝夕相处,英子从来没有变过,说起自己最舒心的事情就是丈夫过得好。三百多平的庭院,每一寸都孜孜不倦酝酿着60多年的爱。想起曾有几年的手抄本扉页,我总固执地把《哥林多前书》那段话抄下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修一和英子的爱就是这样。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了。可那又怎样呢?

修一只吃海苔米饭配渍菜的传统日式早餐,英子爱吃面包抹果酱和黄油的西式早餐。于是英子每天要做两种不同早餐,直到修一突然离世后,英子也一直坚持这样。

修一最爱吃的是土豆,恰巧,英子唯一不喜欢的也是土豆,因为吃了土豆会胀气。但英子却常常做给修一吃,直到修一去世后,一如既往会把修一喜欢的炸土豆端到修一相片前。

她说,我做饭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听到他说“好吃”。

修一先生不爱吃水果,英子女士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园子挑选水果榨成果汁。“他不怎么爱吃水果,我就把水果榨成汁,他没准儿能喝点儿。”于是可爱的英子每天都要陪着修一先生一起喝果汁。

英子说这么久了却还分不清园子里那么多的蔬果,修一就给每一种蔬菜水果做上清晰的小名牌。英子毛毛躁躁的,总是容易被绊倒或者碰到头,小心谨慎的修一看在眼里又不忍责怪,就写小木牌提醒给英子。“注意!撞到会痛!” “燃气开着呢,不要忘了哦。”

修一还给英子做了求助小木牌,英子如果发现哪块土地需要修一帮忙翻一下,就插上:“拜托了!修一”,修一看到搞定后,插上:“搞定了,英子!”这是修一的浪漫,他总说,夫妻间要留有空隙。在爱里面,不需要责备。

吃饭只用木勺的修一,英子喊多少遍修一的名字修一都听不到只能跑过去找他,总喜欢问英子“这么做可以吗”的修一,总是回答“这是好事,去做吧”的英子,做窗户的修一,旁边只会糊纸的英子。那个像少女一般87岁的英子说:你看我们修一是越来越好看了。而90岁的修一逢人便说:英子对我来说,是最棒的女朋友。

02

在修一和英子的日常里,除去爱,还有更强大的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即便英子为了实现修一买帆船养帆船的梦想,娘家的嫁妆都拿去了当铺,虽然手头不再宽裕,她也会坚持到当地高档百货商店购买最新鲜的食材。

因为修一帆船出海的梦想。在木屋外面,有桅杆,到了重要节日,桅杆会升起一面面旗帜,就像在帆船上一样。木屋内外,都挂着舵。英子形容这种日子:每天都是小阳春,过的安安稳稳的。

他们坚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一起侍弄园子,照顾蔬果。两百坪的菜地分割成21块,每块种着不同的食材,周围种满果树。圆白菜、茄子、黄瓜、草莓、樱桃、梅子、柿子、无花果、小酸橘……每天拔草除虫,浇水施肥。

还会专门为鸟儿们特别准备了水缸,供它们洗澡,喝水。修一去世没多久,水缸裂了,镜头里的英子强忍着泪水,说“没办法,就当寿命尽了吧。”还好,后来她的女儿给修好了,鸟儿又可以洗澡了。

修一每天会写至少十封信给不相识、没有见过面的人,包括超市卖鱼的小伙子。英子买鱼的时候,小伙子会拿出修一给他写的信:鱼肉很新鲜很美味,要加油哦!大概三天就会收到一封。

英子超级喜欢做吃的,大概是喜欢听到修一说的那句“真好吃”吧。会做各种各样的饭菜和甜点。也会将吃不完的蔬果腌制在玻璃罐,将甜品打包分装,悉心贴好标签,送给客人和朋友。

有一天建筑师修一收到一封来自精神病院的求助信:医院最近想建造新的设施。我们的患者,大多是经历了经济社会的磨炼,在过度劳累中迷失自我而发病的人。怎么才能让他们生活得像个人一样?请助我们一臂之力。

修一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拒绝一切谢礼和设计费用,并回复说:这对我来说,是一生一次最幸福的工作。请放心与我商谈细节。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

英子看修一总是忙忙碌碌会不会很累,总对他说,这个找人来做吧。他却坚持着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他说慢慢做,不用急,总会做好的。做的过程中,也总会有启发和收获。就像他们写过的《明天也是小春日和》里,引用过雷切尔·卡森的话:看见、感受、惊奇的心才最重要。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生活吧,所有人都向往,却又遥远的生活。

03

在这177岁的生活里,在你看的又哭又笑的这些日子里,好像死亡都变得优美,不再令人惧怕。想采访和联络他们的人有很多,修一毫不婉转一律拒绝,他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想好好地自己享用。

年岁日增,每一天都像是倒计时。英子面对“谁会先离开”这个问题,这样说“如果我先走了,问题会很大。”

修一说:喜欢浪漫的地方吧,像南十字星,一定挤得水泄不通,所以我打算去的是南十字星旁边的小星星。烧成炭的遗骨就请人撒到南太平洋的海里。英子也会随后跟来,真好。 但是如果英子先不在了,我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不知道会飞到哪里去。这方面我不要去想,也没有办法想。

2015年的6月的一个午后,铲草除虫后的修一像往日一样午睡。之后再也没有醒来。虽然会悲伤会流眼泪,可这一次,对死亡的畏惧感竟然凭空消失。珍惜死亡,就是珍惜活着的现在。

英子那日穿着黑色连衣裙,跪坐在修一身旁,脸上仍有笑容,笑中带泪。她哽咽而坚定地对修一说:放心,剩下的日子,我会一个人好好地活下去。你在那边会孤独吧,别担心,我很快就来陪你,等着我。

之后的日子,英子看起来很孤独,但是她做起了平日不曾做都是修一做的事情,依然也会把可乐土豆饼做给修一吃,早餐仍然一人一份。她守护着与修一的家。

风吹枯叶落

落叶生肥土

肥土丰香果

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人生似果实

文 | 大城有小爱

配图 | 截取自视频,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 | 文字版权归大城有小爱所有

 短评

七 看过 2019-05-22妻子对丈夫一直用敬语,“把我的老公照顾好、身体健康,我就能身体健康。我就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 “我在他的领导下生活45年。“ 丈夫吃酸奶说“木勺子”,她赶紧起身去换,丈夫那个正襟危坐的样子,有点骇人,----人生走到尽头,在外人面前仍然摆出一副大丈夫使唤妻子的“尊严”,看到的时候其实很觉得这个镜头有些骇人。当然,丈夫是爱妻子的,“对我来说,她是最好的女朋友。“ 跟妻子在生活上配合默契,主动要给妻子在送人的打糕上因上她的名字......这样的夫妻关系,只能说,完美的符合了社会导向的文化,因此生活的风平浪静,两个人都安之若素,满足幸福。另外这样美好的生活的前提是,两个人每个月有35万日元【22000人民币】的养老金。所谓种种水果收收菜,只是消遣,所以才闲情逸致,让观众看得“浪漫”

3分钟前
  • 很差

爱其实很小,它可以穿过针眼。

6分钟前
  • 小薛
  • 力荐

有趣的活着,体面的告别

7分钟前
  • S
  • 力荐

真了不起啊!生命可以活成的最绵延温柔的模样。

11分钟前
  • 宽松睡裤又如何
  • 力荐

太”日本”了,没有一点打动我,看似平淡的生活实际没有任何烟火气,谁能把养老金32万称为普通生活呢?别感动别人的生活了,都是你想不到的高端。

13分钟前
  • 阿筱的豆瓣
  • 很差

我看到这个呢,只能想到太奶奶和我说,自己父亲因战争早逝,大姐带着她逃难,一路上又因战争饥荒和其他亲人走散。日本军国主义者让她失了父亲,失了家,也失了读书的机会。“不识几个字,没什么文化”又使她一生错失无数机会。人生至此,始作俑者不仅毫无歉意,甚至大肆炫耀,甚至引以为豪——而今日的同辈,甚至早已遗忘,甚至支持赞扬。太奶奶必是不会用豆瓣的,也不会评论艺术价值如何如何——但也不忍心让她看到这部片子,我怕她会想起被杀害的父亲和再无音讯的儿时玩伴,骨肉至亲。

17分钟前
  • 旺旺小小酥
  • 很差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突然想到,生命的长度也许不该从出生计算到临终,而应该由自己觉得开心值得的一刻一秒累加而成,这才是“人”生。

21分钟前
  • 曲低和寡
  • 力荐

非常朴实,美丽,有让人不畏惧衰老的力量。不仅是晚年生活榜样,对于年轻人的生活也是人生榜样。生活技能也是考量人生是否完满的标准之一。有一位百般武艺的建筑家伴侣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能有一位把家变成生活百宝箱的妻子也很厉害,即使到了八十多岁,还得勤换桌布,会做料理烤蛋糕,还会耕作……

25分钟前
  • 舒行
  • 力荐

战犯安享晚年,真是太讽刺了

30分钟前
  • R1NE-吴宇恒
  • 很差

英子女士 是最棒的女朋友【泪目

34分钟前
  • Tira
  • 力荐

很虚伪很假。空着手去菜市场买菜?很重的,九十岁人根本提不动的。生活中大妈买菜都用手拉车。农务劳作很艰难的,不要美化,这么多果实、房间打扫、衣物、食物是有工作人员。才说不用微波炉,用电烤炉倒是很熟练。蛋糕远远超过两个老人的份量。

38分钟前
  • seszhu
  • 很差

生活中真没见到90岁还这么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没有什么老态的老人,可能是老两口做任何事永远都是亲力亲为的原因吧,人生的果实,其实都是年轻时结下的,所谓性格即命运,真的是没有错。

39分钟前
  • alice
  • 力荐

人類動容時刻。不要說什麼這是理想晚年,先從年輕時做到“能動手就不麻煩別人”吧!【2018.01.22】

43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实力羡慕花子,爷爷奶奶太宠溺了吧……树木希林的旁白好好听……生死部分也特别好。

45分钟前
  • 摩鱼
  • 力荐

这样的生活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会给人带来一些情感上的共鸣,但作为一部电影,它完全没有体现任何的创作意图,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而且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选了这一对夫妇,随便到中国的乡下,找两个能活到九十岁老人,他们的一生都比这个丰富,也更能让人哭出来。

49分钟前
  • 苏莫
  • 很差

民族主义大浪中一条微不足道的逆流鱼

51分钟前
  • 迅猛龙之心
  • 力荐

这么高分的一部纪录片,九万人观看,我从上往下翻了好久,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片中的二战部分内容?津端夫妇从日本去台湾探望曾经老朋友的墓地,那个老朋友很明显是当年日本二战期间从台湾(日占时期)征召来帮助日本修建军事设施的台湾人。确实要理性看待战争,津端活在那个时代,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豆瓣从上到下没人提及我也是很震惊。

53分钟前
  • 飞碟熊二
  • 还行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这样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去准备,才能收获成熟的果实。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浪费,这种从“始”至“终”的生命力平凡又伟大。

57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力荐

可能我也是需要这样一幢平房这样一个庭院的精神病吧。

59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20180117】很美好。让人不怕老。

60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