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

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曾海若

 剧照

第三极 剧照 NO.1第三极 剧照 NO.2第三极 剧照 NO.3第三极 剧照 NO.4第三极 剧照 NO.5第三极 剧照 NO.6第三极 剧照 NO.13第三极 剧照 NO.14第三极 剧照 NO.15第三极 剧照 NO.16第三极 剧照 NO.17第三极 剧照 NO.18第三极 剧照 NO.19第三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20:22

详细剧情

  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第三极》,每集46分钟,共6集,以近40个故事的体量讲述青藏之美。影片展现了生活在全球海拔最高地区青藏高原上的人类,个体的生存与家族的幸福,人与自然之间的令人惊叹的平衡,以及在这种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命的坚韧,和由此锻 造出的心灵的善良、智慧和友爱。

 长篇影评

 1 ) 永恒的虔诚

最近才观看完《第三极》,很留恋,很向往,很安静。本来是带着那种观看一般纪录片的心情去观赏的,却渐渐地被吸引,无法自拔。总是回看一幕幕广阔草原,湖泊,沙漠……无言的喜悦,宁静保留在脑海中。专属于高原的动物和藏民们和谐的生活着,他们融为一体,相互依存,不再孤单,这是世世代代的相传,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类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勤劳,敬畏自然,虔诚地沿袭着祖先的传承。在最后一集的花絮中,正如导演所说,本来以为内心会感到十分震撼,但在拍摄完所有场景后,却感觉到一种人类的本真状态,很平和,很安宁。我想每一位观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感受。经过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我们在慢慢改变,渐渐丢失内心本真的纯朴。但,凡事无绝对,有利有弊,在进步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丢失,这是自然的发展规律。但可以从中探索出更适宜的发展方式。例如,藏医在古老的有上千年历史的山洞中利用电子产品研究藏药,帮助藏民。即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世界,他依然始终一人研究寻找药材,虔诚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西藏,神圣的土地,一直向往的西藏之行,还未实现,在观看完这部匠心巨制,更加向往。无论如何变化,我们都在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使命。

 2 ) 和谐,又过于和谐

看完第一集,给的是五星;看完全集,想想给到四星。

这样纪录片是值得让人感动的,无论是从风光还是人文,导演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另一个不同于水泥城市的世界,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导演的记录方向过于单一了,总是在单纯、美好、善良、和谐这个路径。这些美好自然是存在的,而且是广泛的。

但是少了冲突,使得纪录片过于平淡和乏味了一些。按这部片子的主旨来看,是记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故事的剪辑,都过于和谐了一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狼吃了牧民的羊、牧民拿着被咬死的羊喂狼崽,这样的冲突才显得真实,才真正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整体而言,四星可看。

 3 ) 我们是自己,也是众生

    对于未生活在西藏的人,那里很远。对于生活在西藏的人,那里就是生活。我们或许被美景感动,被平静感动,被明亮的眼睛和阳光一样颜色的笑容感动。感谢这些让我们感觉到还存有一颗可以被感动的心。我们渴求的是那些我们需要的却在慢慢失去的东西。看过万水千山,我们认识了自然的平静,与内心的安宁。
    天地生养万物,让我们不感到孤单,在耸立起高山的同时也雕凿出了河流,它让树木花草掩映着牛羊。让我生他生互相陪伴,它通过四季轮回生死凋亡让我们得以休息。人们从未能离开过这里,我们在是自己的同时也是众生中的一员。
    自然悲悯万物,授以道且自行之,万物当同享之!

 4 ) 第三极,看到与生俱来的善意与虔诚

第三极,世界上最高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五集分片,从,山水人文等角度将西藏完美呈现在世人眼中。

现代人越来越将西藏视为自己心灵净化的贵土。但其实通过第三极我们看到的是西藏人民,无论城镇还是偏远庙宇,人们在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最大的善意。

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自然的馈赠,也享受着自然所带来的物产。猴群入侵了村庄,村中人便将村庄拱手相让。放生羊行走在拉萨街头,没人会觉得奇怪,也不会特殊对待。

信仰虔诚,是我对西藏的另一个感觉。无论是拥有众多信徒的大庙,还是只有一人守护的小庙。庙中人对于信仰的虔诚达到了一种纯净状态。他们有的会采集药材制作药物,以广施恩惠。有的只是在默默祈祷,为世人祈福。

西藏是一个包容的地方,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现代文明和古老习俗互不冲撞。若有机会,我也想亲自体验西藏的山水人文。

 5 ) 如何用龙虾制作麻小

实际上可以上4分,但是存在遗憾的部分让我扣下一颗星

优秀的地方:

①细腻的风景镜头

②舒适的配乐

③较为简单易懂的人情故事

④氛围感营造优秀

⑤在高风险的拍摄环境中坚持的毅力

⑥对于坛城的解释我很喜欢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片子肯定的地方,为避免对线,对片子满意的观众、纪录片主创看到这里可以走了,接下来我要开始吐槽。

【吐槽】

①缺乏剧情冲突

虽然本片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并不是滥用慢镜头和高深莫测的音乐就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玄妙关系,有说服力的故事才能真正的诠释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比较满意的故事是拉萨的老人与放生羊、双胞胎姐妹,这两个故事比较完整的故事线,有自然的起承转合,而其他的故事缺少明确的故事脉络;

例如:

墨脱制造石锅的父子之间的关系,父亲决定让儿子集成制作石锅的手艺,那么儿子又是怎么样思考的?儿子是否认同父亲的决定?如果他不认同,是为什么不认同?如果他认同,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认同?

在冈仁波齐转山的送水人,他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愿转山?是为了祈福?还是为了消除业障?我们都知道转山是很多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能支持他完成转山的信念是什么?

泡温泉的股骨头坏死女孩,她来自于哪里?将要去向哪里?在她治疗的过程中,又有对于疾病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画唐卡的大师是为什么开始学习画唐卡?为什么他的画中有柔和与慈爱?这种精神力量源自于什么?是源自于自然吗?

讲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冲突】,不仅是人和人的冲突,还有人和自然的冲突,片子中的故事,现实中的冲突过于潦草,好像很多事情就很简单,很容易解决,但正是不可调和的冲突,才能让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滋味,才能对【自然】有真正的体验和了解。

②浮于表面,未能通透

不知道导演和后期制作对于佛教的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单从放生渔民捕的鱼这一个部分看,我是感觉理解的并不是十分透彻;

首先从佛教的“因缘”层面说,鱼被捕获是鱼的因,这是鱼必然会有的经历,人的介入让鱼放生是鱼的缘;

从“业障”看,渔民捕鱼是给自己造成了“业障”,但这是他们维生的手段,所以是无计业,信徒买来鱼放生是为了消除自己的“业障”,从而获得福报。

那从世俗化的角度来说,通过一个仪式感的东西,来消除掉自己心中的负担,让这种“仪式”保佑自己获得一个好的结果,这不就是利用教义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吗,这和宗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个人的行为罢了,所以特意来表示放生的这个情节来体现人和自然的相处,就是不太恰当的;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鱼被捕获,被人吃掉,是人和自然的互动,鱼被吃,也是鱼会经历的缘,而当鱼完成从生到死亡的轮回,就是鱼和佛的互动。

还有一个点就是画唐卡的大师救助受伤的母牛这个部分,提及了佛祖说“施舍有困难者,善有善报,要为他人着想”,那这句话其实可以再延伸解读一下,这种对于自然的善是否会让大师在创作唐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领悟,真正理解佛为什么会让人向善。

佛教中对于轮回的解读,有一部分也说过四季的更迭、白昼与黑夜的交替,都是一种轮回,每一次的轮回都是放下曾经的业障,达到心境的平衡,如果可以通透这些道理,所反映出的故事会更加的顺畅、动人。

抛去宗教、哲学的问题,在纪录片之中,也缺乏对于科学的解读,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温泉的部分,温泉中含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成分可能会对病人有作用,简单的说温泉中可能含有什么东西并没有说服力,而且会造成错误的认知,像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需要的是手术治疗,甚至是关节置换,温泉水利用温度缓解疼痛可能短时间有效,长时间到底有用没有,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也没有给观众比较冷门的数据,从我的感觉来看这样会减少观众对于实物的体验感官;

解说的部分文案也有一些空洞,空白的部分过于多了。

以上是重点的吐槽;

真正好看的是第六集,对于整个纪录片制作过程的介绍,这个过程才是人和自然真正的互动,到底自然会给人造成什么困难,又给予了人什么样的馈赠,有冲突、有挫败、有人和人真挚的情感,相比第六集,前五集给人的感觉就有一些粉饰太平,用过于抽离的目光像是欣赏艺术品一样遥远的观望,而不是真正身处其中。

如果花絮的顺序是纪录片拍摄时间的顺序,那就自然解释通为什么老人与羊和双胞胎姐妹的故事比较打动我,因为随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导演已经能够融入到环境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当地人的一部分,不是漂浮在环境上空去俯视,成为山的一颗石头,才能体会到山的感受,手与手相牵,才能感受对方手的温度。

其实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和自然相处的真正的问题,我们总是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自然,这才是问题所在,我们和自然,本就是一体,我们既是自然,自然既是我们,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又有矛盾。

这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我们”和纪录片中所展示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是“他们”,对于自然来讲,“人”是相同的,没有服饰、面貌、地域的区别,在山、河面前,人只是人,看客以为自己与其他人是分割的,其实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不必高高在上以俯视的视角来看待他人,仿佛在云端去看地面上的人们,或者以外来者的心态去面对这片土地和人们,我们都身处其中,无论身在何方,那片山的雨水、雪花和云朵,都会落在每个人的头顶。

但话说回来,拍摄的镜头语言确实非常的美,也许是因为篇幅受限制,所展现的部分少了,如果有可能,导演不如用有的素材重新剪辑,充实一下内容,把没有展示的内容展示出来。

点一下题吧,为什么说用龙虾做麻小?本身第三极的题材和拍摄的内容是非常好的食材,但是却用这样上乘的食材做出了一道小吃,实在是非常可惜,这也是我扣分的主要原因。

以上。

END-

 6 ) 《第三极》——第一集

有趣的灵魂

——记录片《第三极》第一集的主题

西藏,这个地广人稀,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人与自然的感情似乎成为这片土地上流淌着的命脉,藏族人民与动物之间都流露着真情实感,彼此互相陪伴,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的一部分,本集正是围绕着生命中的伴侣进行讲述。

这些大自然的动物始终与藏族人民保持着一份不可分离的缘分。事实上,一路上不断拉着彼此的,先是向抽象的尽头,然后又向具象的极限,毫无疑问,情感正是在这样的运动中产生的。人们尊重并敬仰这些生活在自然中的生命,养育着它们,久而久之一条情感线由此产生,谁也离不开谁。追溯到古迈的洪荒,动物同人一样,命运都会被掌控,日月如梭,生命终会发生改变,唯一存在的则是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那份淳朴的情感。本集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基调,西藏的宁静自由,人与动物之间心灵的交织,没有过多刻意的渲染,但带来的意义充满着启示和情感,在我们的头脑中不断盘旋,那些情感犹如“天上星河,海边沙砾”那样数也数不清。

在记录片中时空概念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原东部,雪山之下的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活蹦乱跳的猕猴,由于猕猴是珍贵的物种,猎户会将其猎杀,所以人们让出了自家土地给这群小生物,使它们充满了“家”的记忆,可见尊重生命如此即可。一旁的申扎地区是鸟类的栖息地,黑颈鹤属于集体生物,在飞越雪山,前途艰辛的路程中促使其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山脚下的林周地区,一对夫妇有着一只养育已久且受伤的黑颈鹤,由于治疗问题,需要将其送到救助站疗伤,车越行越远,车身愈加朦胧,这对夫妇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终有一天黑颈鹤会飞走,飞回自己的故乡。正如藏族人民所说的“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生活在广阔无垠地区的阿玛尼尼为心爱的藏獒找到了伙伴,以尊重的方式让生活获得平等。在地貌辽阔,地域壮观的拉萨,一个老人,一只羊成了街上的来往的常客。次旺老人用羊的陪伴,寄托着对夫人轮回的希望和思念。老人说“梯子升天,救下一条生命就是搭了一次梯子”。老人牵着老羊站在山上远望着拉萨,内心多么希望老羊能够永远陪伴他。

生命陪伴的行程中,活力四射,绽放花朵,一旦生命离去,便萎谢凋零,这就是弥漫于天地之间永恒活力和滋养的宣告,一中垂直永久的告示,我们的步伐太过时,我们的躯体太脆弱,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不奢望铭记,知晓即可。

 7 ) 《第三极》首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拯救

刚看完《第三极》央视首播,热泪盈眶……
我妈问我你那么激动干什么,我说,西藏那片土地,或许只有去过的人才懂,我对那里有感情,没办法抑制的深情。
每一个人生命,都值得被拯救,就算它是吃羊的狼,就算它是渺小的虫,就算它是受伤的鹤,就算它是凶狠的雪豹……因为众生平等。佛教的价值观慈悲、博爱,它不权衡利弊,它不偏颇。西藏人是那么的善良,它们对动物就像对待家人、朋友,缘由就是他们从小接受的信仰教育。众生平等的意思是人和动物一样,都该被尊重,都不应该生下来就被吃掉,被杀戮。
第一集中有两个故事最打动我,
一个是外国学者在从玉树到杂多的路上看到很多人把车子停下来把路上的小虫子捡起来放到桶里然后放到草原里放生。让我想起来在色达的时候,和师父还有师兄们一起在山上挂经幡搬石头,每当走路的时候,大家都互相提醒着注意脚下,别踩到小虫子。在爱护生命这点上,没有哪个宗教能做到佛教这般。

二是次旺老人在妻子去世49天后买了一只羊,与羊朝夕相处并善待它,把妻子转世的期望寄托在羊的身上。我在上师写的书中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你养的宠物很可能是过世的亲人转世而来的,因为上一世的缘分未尽,所以转生到你的身边。对轮回转世的深信不疑构成了藏族人信仰的主体,人们念诵佛经、拨动佛珠、摇动转经筒都是为了积福增德,为来世做准备。而正是因为对来世的深信不疑,才让人们今生行善。

西藏是我认识世界的开始,每每想起,内心都涌上感动。纪录片《第三极》真的很美,很动人,也很真实。期待后面的剧情~~~

ps,背景音乐配的非常符合剧情,很震撼,据说是神思者配的乐。最打动我的是度母心咒那段音乐。

 8 ) Shangri-La

第一集 生命之伴

工布江达 藏猕猴

申扎飞到林周 黑颈鹤

青海杂多 岩羊 雪豹

藏獒

安多 放生羊

拉萨 转经羊

第二集 一方热土

拉萨 日光之城

甜茶与藏面

陈塘 夏尔巴人 种鸡爪谷

鸡爪谷酒

悬岩蜂

尼泊尔加德满都 佛像制作中心 蜂蜡

西藏派镇 蜜蜂居住在屋檐下

西藏尼木 狼毒草 根煮熟后杂碎做纸浆 藏纸

四川德格 雕版印经

西藏当惹雍措 古老苯教的最大圣湖 1000多年前,象雄王朝核心地带

西藏扎囊 沙丘

阿嘎土

第三集 高原之歌

西藏安多 赛马节

西藏堆龙德庆 萨嘎达瓦节 旄牛皮和五色经幡覆盖经幡柱

西藏普莫雍措 堆村羊群过冬

西藏安多 秃鹫

鹰笛

四川阿须 格萨尔王传

西藏门士 藏医 玛旁雍措圣水蒸煮石头制药

西藏巴松措 藏香猪人参猪

第四集 上善之水

西藏普兰 中印边境 强拉山口

冈仁波齐(大雪神山、雪山之宝;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认定的世界中心;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天堂)冰川汇成4条河流: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

圣湖玛旁雍错,传说天神沐浴的地方

西藏芒康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上游藏族下游纳西族 卤水制盐 盐田 上游白盐下游红盐

西藏曲水 牛皮筏 俊巴村 唯一的渔村

西藏尼木 吞曲 修建水车无鱼

藏香 柏木砖、那吉、藏红花、麝香

西藏敏珠林寺 辩经

坛城 佛的居所佛的宇宙

西藏亚东 老鹰泉 辅助治疗病症

四川巴塘 温泉蛋

措普湖

风马纸

第五集 大山儿女

西藏绒布寺 珠穆朗玛(藏语第三神女)

西藏墨脱 (藏语隐秘的莲花)雅鲁藏布大峡谷 门巴族 皂石制作石锅

西藏鲁朗 手掌参

西藏米林 珞巴族 猎人

西藏嘎玛 唐卡

西藏冈仁波齐 冈底斯山脉主峰 马年转山

西藏底雅 土林

古格王朝 壁画

 短评

已经死去很久了。但从今天下午开始,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只望着电脑这一方小小发光的屏幕,有许多个瞬间,就像是神明给我的棺材突然开了个缝,一个死魂灵通过这个缝,看见了生的世界。已经不相信万物生灵很久了,已经失去感动和眼泪很久了,可是看到第六集的时候彻底哭了。我也好想鲜活的,用力的,燃烧的,活一场啊。

2分钟前
  • 我的卡夫卡
  • 力荐

我觉得拍的很不错,生活在牧区我很明白,这些拍出来的就是这边有的,就是有人这么生活,就是有人不在乎物质生活,就是穷的一逼,就是美的一逼,这些不是一个布景duang!duang!就出来的,你拼命赚钱奔波追求物质生活的人就只有心里羡慕的份儿,展现特色并不觉得有什么错,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喷的。

7分钟前
  • tarbatsomo
  • 力荐

坛城最震撼,每次听许巍片尾曲,整个人好像入定一般。

1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一部纪录片不是你用几K极清或者请S.E.N.S做配乐水平就提升了,除了西藏,这部纪录片完全没惊喜,所以我的星星都给佳岁和次仁,对了对了,还有我家教主,好吧,看完加一颗星星,感谢辛苦拍摄的那些人,从今以后要善良,不要刻薄,攒人品+1

16分钟前
  • Lotus
  • 推荐

很美,因为青藏高原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美。作为地质学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可能还是经历数亿年的地层所诉说的故事。纪录片的配乐和某些镜头很棒,然而对于人文和自然的表现却没能让人满意,拍摄手法和人物刻画没有做到极致甚至有点没诚意。好的作品应该对得起制作团队的付出和设备、人和自然的美。

19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推荐

非常壮观

24分钟前
  • WZM
  • 力荐

很不错的涉藏纪录片,拍摄手法、节奏、故事性都控制得很好!中国的纪录片拍得越来越好了。冰川、雪山、草原、荒野,人文,好想念那片天空和土地,无可否认,影视人类学真的很吸引!

27分钟前
  • siuhan
  • 力荐

我是看了第三极的书,里边图片很美,西藏的天空很蓝,哪儿是永远的朝圣之地,只要心怀敬畏之心,在哪里就是天堂。希望以后有机会去西藏。

30分钟前
  • 孔雀鱼
  • 推荐

拍的很好啊,感觉好辛苦那里确实很美

34分钟前
  • seagullwill
  • 力荐

太多的记忆点:八十岁的双胞胎姐妹、喇嘛庙修行的年轻僧侣、牵羊转经的老人、草根造纸、鹰骨做笛、牛皮制船、崖壁摘蜂巢、赶羊过冰面、沙粒造坛城、收养狼仔、千里求獒、卖萌的旱獭、打瞌睡的猴子,还有甜茶馆、开耕节、磕长头、泡温泉、打阿嘎、转山、赛马、说唱、藏药、藏香、唐卡……感谢摄制组!

36分钟前
  • 颤颤桑
  • 力荐

“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有了善念,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这片洗涤灵魂的净土始终是你我欲望清单里的排头兵,而这片土地的人和其他生命,同样让人着迷。

38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在拉萨呆了三年,对藏区的其他地方不甚了解,这个纪录片像是补课,每一集都有动人的点,没有刻意为之的偏冷内容,讲的都是真东西。叙事,摄影配乐都是高水准,配合4k制作的外景选择太棒,难得有这么高质量的国产纪录片,而且干干净净不带政治因素

40分钟前
  • 三炮
  • 力荐

我就停在那里,跋山涉水后等待。。不是我们没有信仰,只是我们不够虔诚。

43分钟前
  • 扭曲的红色光锥
  • 力荐

生命之伴,万物的共生;一方热土,馈赠的致意;高原之歌,心灵的传承;上善若水,一沙一坛城;大山儿女,菩萨行世间;高原相遇,因缘和合生。空气充满了信仰的味道,生命活成了诗歌的模样。

47分钟前
  • 希声
  • 力荐

看一集很惊艳,看多了就俗了。许巍的歌不错。

51分钟前
  • 牛三牛
  • 推荐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担忧鹤远行的落泪、接回藏獒的烫鼻灰、吃着同一只羊肉的叫人生恨的狼群和被救起的狼崽、寻找一根鹰骨的父亲、人群欢声歌舞齐齐把石子敲打成光滑平地的打阿嘎、手牵手嘀咕拍摄奇怪又辛苦的双胞胎老人、牵着放生羊转经的老者,因为自己的健康召集全家来为这只羊的未来开家庭会议、一粒粒沙建起的坛城再顷刻灰飞烟灭回到原初、狼毒花根制纸、赛马、取蜜、制香、制药、一切都太好了…起初还在想假如这样的人这样的拍摄如果是策划在先的话就减分了,结果最后一集的相遇都给了答案。竟然看到执行制片和音乐监制上写着胡妈个,哦像收到了礼物…一个妙现象:《贡嘎》把红写进旁白反复强调,弹幕在厌烦,但这部全程平淡叙述,却有弹幕主动提到:汉人强大及支持令他们安居如此。别的不说,我曾在林芝得知每户每养一头藏香猪zf每年会补助5k。

52分钟前
  • 小年左
  • 力荐

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才发现去过一次之后,这个地方就会在你心里生根(尽管在那儿时候一直喊条件太差了)。第三极的魅力,西藏给人的震撼,不仅来自气势磅礴的山山水水,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对坚韧的生命的敬仰。

56分钟前
  • Le Papillon
  • 力荐

其中很多镜头看到泪目,也许那群善良的良民才是人类最高的文明。

59分钟前
  • 派老湿
  • 力荐

人与动物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令人动容那匹被放生的只认主人和融入人群中的羊;那几只被遗忘却又被救起的昨夜还袭击羊群的狼的幼崽;年事已高的两姐妹絮絮叨叨平静地在聊着拍摄和修行悟道;西藏永远有不同的风景,关键你用什么心眼去看。

60分钟前
  • Alto
  • 力荐

说山说水说自然,其实还是说人,人在自然中的各种生存以及情感,这就是人文,自然令人惊奇,而人文令人感动

1小时前
  • 小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