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在此

悬疑片美国2017

主演:米瑞·伊诺丝,山姆·夏普德,高兰·维斯耶克,文森特·皮亚扎,妮娜·阿里安达,戴斯敏·博格斯,安吉丽卡·托恩,弗洛拉·迪亚兹,David Greenspan,弗兰克·德·胡里奥

导演:卡米拉·瑟曼

播放地址

 剧照

从未在此 剧照 NO.1从未在此 剧照 NO.2从未在此 剧照 NO.3从未在此 剧照 NO.4从未在此 剧照 NO.5从未在此 剧照 NO.6从未在此 剧照 NO.13从未在此 剧照 NO.14从未在此 剧照 NO.15从未在此 剧照 NO.16从未在此 剧照 NO.17从未在此 剧照 NO.18从未在此 剧照 NO.19从未在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5:22

详细剧情

美国惊悚悬疑片,一些令人不安的事件使得一位拍摄陌生人的艺术家怀疑有人在监视她,真实和虚幻、犯罪和艺术、监视者和被监视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长篇影评

 1 ) 拒绝

这部电影让我体会到梦里才会有的那种竭力想要看清却总是失焦的无望。我没有被代入,每当我要开始共情的时候,短促的闪回和迅速的剪辑拉住我说算了吧,你只是个过于热心的旁观者。 和连表情都吝惜的女孩一样,影片的叙事剪辑在拒绝我,拒绝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从未在此。他们也像电影的最后一幕表现的那样,好像从未来过。

 2 ) [Film Review]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2017) 7.7/10

The fourth feature from the button-pushing Lynne Ramsay,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pits Joaquin Phoenix’s emotionally blocked veteran Joe against a sordid child prostitution ring, meanwhile he is also seeking an outlet from the besetting trauma of his checkered past.

It is a gut-wrenching story on paper, but Ramsay configures sundry conceits to present a“reductive” diorama of the events, and the most prominent one is the viewpoint, which never deflects from Joe, hence signifies that there will be no lengthy flashback sequences to inform us what he has experienced (as a child, a soldier, etc.), only through the transient fragments of memory incessantly penetrating into Joe’s heads, audience can piece it together proximately, but never the full picture, because for once, we don’t need to know it, what is at stake here is its traumatic after effect.

Secondly, Lamsay flags up abloated/beefed-up Phoenix’s body metamorphosis, which brings about the corporeal testimony of what he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transferred through Ramsay’s hyperreal observation (scars, bruise, etc.). Joe’s knee-jerking coping mechanism towards the bane is self-suffocation, a leitmotif repeatedly wielded to induce our own gasping response, resounds hauntingly with the self-initiated count-down of Nina (Samsonov), the girl whom Joe is hellbent on rescuing from her pedophiliac abusers. Phoenix won BEST ACTOR is Cannes (along with Ramsay’s script win), deservedly, his performance is arrestingly measured, profoundly unaffected but deeply affecting, because he invites us to care for Joe,a laconic, middle-aged, mom’s boy, a damaged good whose weapon of choice is a hammer, he makes good as a brutal enforcer, using violence to repress his disturbed state, which is caused by violence/abuse itself, it is a vicious circle he cannot outrun, and we can pour out our sympathy to him when a bereft Joe decides to end his life in the lake (with the sublimely beauteous underwater stillness) before thinks better of it or near the denouement, a startled figment of his imagination prompts a perversely comical/shocking combo.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is about how Ramsay choose to present its action of brutality, and she ingeniously points up its“aftermath” instead of showing the actual execution (during his first rescuing attempt inside a high-end New York apartment building, Joe’s action is entirely captured by the fuzzy security camera), violence itself is ephemeral, what lingers behind is its aftermath, tangible, grisly andimmutable. When Joe finally loses it after seeing what Nina has done (a big letdown to fans of Alessandro Nivola though), it is a scathing brickbat towards the state of affairs without the help of conventional verbosity, and inaugurates Joe's mental ablutions of his own existence.

In the event, Ramsay’s clean-cut, existential thriller owns to a lucid consciousness of its sensitive material, brilliant aptitude in its visual and sound literacy, also the film allows humor (a sprightly Judith Roberts as Joe’s dotage-afflicted mother, sharing meta-PSYCHO joke in communion), and psychic vision (that moment when Joe realizes who is the culprit in his mind-scape) into the play, the main takeaway for me is the unexpected tendresse between Joe and a hitman he has mortally injured (Price), lying together on the floor, humming along Charlene’s '80s one-hit-wonderI’VE NEVER BEEN TO ME on the radio, and holding their hands, is the song really the answer to the film’s English title?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and I’ve never been to me, either. Touché!

referential points: Ramsay’s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 7.6/10), Martin Scorsese’s TAXI DRIVER (1976, 8.3/10).

 3 ) 《你从未在此》——窒息是为濒死,濒死是为活着

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杀手脾气不好,极其残暴,一身横肉,不修边幅。我们会想起让•雷诺饰演的杀手莱昂,但他没那么温情脉脉,或者会想起《老无所依》中的哈维尔•巴登,但也没那么变态。他满足了大众对银幕杀手的普遍浪漫化想象,凶悍但仍有感情,残暴却富于正义。这种人设定位决定了影片不会过于浪漫主义,也不会极端血腥冷酷,再加上本来就比较常见的拯救幼女,为民除害的故事,明显的正邪对立也挖掘不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这个剧本再普通不过了。 但是,这部影片显然不只是想让观众在心理上爽一下,在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背后是被施暴者面对暴力之后的抉择和救赎,即生而为人的意义何在?华金沉入水中看到女孩幻象的一刻是他自我救赎的开始。从这之前,他是被雇佣的杀人机器,拯救幼女也不过是被权力安排好的阴谋,母亲被谋杀让他彻底失去了活着的理由,麻木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对他来说不如去死。当他浮出水面,决定找寻真相,再次营救时,他完成了从被动完成任务到自我觉醒的转变,再一次踏入权力斗争和阴谋密布的罪恶之地,同样的音乐再次响起,同样不堪一击的守卫纷纷倒地,却是不同的结局。恶人已死,他的自我救赎戛然而止,因他来迟了一步,女孩沾满鲜血的双手必将让她落入与他同样的境地,影片的结尾,他们只得相互依靠,给彼此的未来一点希望。 窒息是为濒死,濒死是为活着。只有窒息后的濒死体验才能够让他感觉自己还活着,让他抵御麻木的肉体和空虚的灵魂。他在窒息中回忆黑暗的童年创伤,在窒息中感受做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在窒息中做出拯救自我的决定。面对邪恶的世界,若想要生存,只能以暴制暴,即便暴力的最后仍然是毁灭,也能让毁灭变得有一点意义。 凌厉的影像风格和配乐是此片最成功之处,一部在视听上突出的影片,其风格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绝对可以掩盖一部分由于剧情的平庸带来的疲惫感,只要其逻辑合理,多一些留白给观众没有任何问题,反而可能会给电影增加一些可解读的空间。这部影片对比前几天上映的《风平浪静》,后者在剧本逻辑上存在明显漏洞,普遍缺乏动机交代,虽然同样是一部以表演和视听为重的电影,但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4 ) 过目不忘(影评,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Joaquin Phoenix:第7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Lynne Ramsay:第7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提名

英国电影《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你从未在此)

作品类型:惊悚、剧情

主要演员:Joaquin Phoenix(饰演Joe)

故事概述:讲述合约杀手(退伍军人)Joe在执行新任务(受雇于议员Votto,去解救其被拐卖的女儿)过程中,无意中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州长是幕后黑手),为了逃出绝境、为了报仇,Joe决定以暴制暴

上映时间:2018年4月6日在美国上映

相当牛逼的作品!影片各方面的素质都很过硬,观赏性、思考性更是高人一筹,堪称本月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接下来的时间,笔者会分几点详解本作的卓越之处。

导演篇

Lynne Ramsay,出身于苏格兰的中生代女性导演。

七年前,也就是2011年,Ramsay凭借影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凯文怎么了) ,有幸提名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虽然没能获奖,但是这次入围,为她赢得了不少赞誉之声。

随后的几年,Ramsay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进入蛰伏期,直到去年,她又携新作亮相戛纳电影节,荣耀回归。

虽然在众人看了,Ramsay的崭露头角,完全应该感谢于2011年的那次“入围”,但是(就个人来看)实则不然。细细回顾Ramsay的从业经历,从摄像到编剧再到导演,她对于一部作品的打磨,从初期的改编,到后期的剪辑、影像处理,都了如指掌(达到专业水准),这样有想法、有能力、有魄力的女导演,不成功也难。

演员篇

Joaquin Phoenix:男主,饰演Joe,一名退伍军人,一名有着“战后心理综合症”的患者,一名经历“不堪童年”的成年人,一名孝顺的儿子,一名“冷酷、无情”的合约杀手。

这样的角色设定,不是所有演员都可以胜任,但是Joaquin做到了,这位屡次与奥斯卡小金人擦身而过的优质演员做到了,靠得是什么?

1,面部表情

一个眼神,一次嘴角的抽动,一次深呼吸...Joaquin用那难以令人察觉的面部表情将隐藏在poker face下的内心戏码演绎到了极致。

2,肢体语言

a,在家中,用塑料袋套头,试图闷死自己

b,在浴室,用毛巾盖头,试图憋死自己

c,在水中,怀揣大石头,试图淹死自己

Joaquin利用一系列无声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男主人公Joe的内心挣扎与心理伤痛。

配乐篇

Jonny Greenwood,Radiohead的大脑,以前玩乐队,现在搞电影音乐,绝对的牛人。

初听本作的配乐,似乎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一丝《Good time》(好时光)的风味。虽然,两部影片的配乐人各不相同,但是,运用音乐增加故事的惊悚度,运用编曲强化故事主体的效力却是一模一样。

时而幽暗、时而明快,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节奏舒缓、时而节奏紧凑,Jonny以大师级的配乐,用最完美的表现,回报了导演Ramsay的信任。

剧情篇

两条线,主线+支线

主线:Joe的任务使命

1,接受议员Votto的委托,帮助他找寻自己被拐、沦为雏妓的女儿。

2,Joe如愿找到并且救出了Nina,不成想这次营救行动触及了州长(幕后大佬)的神经,“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

3,随着Joe进一步了解真相,他的生意伙伴、家人陆续被杀手盯上、被灭口,恼羞成怒的Joe不再犹豫,决心以暴制暴。

4,怒火攻心的Joe化身为“锤哥”(榔头是究极武器),直捣黄龙。一路K.O.后,Joe终于杀进州长的卧室,谁知那时的Williams已经挂了(被Nina所杀)。最终,俩人双双自救成功、逃出生天。

支线:Joe的记忆碎片

1,当兵时,目睹人们为了争夺食物,互相残杀。(小女孩被小男孩射杀)

2,幼年时,目睹家暴,却无能为力,内心煎熬。(父亲用锤子对待母亲)

3,退伍后,踏入“杀手”行业,为解救幼小生命,不惜化身为“冷血动物”

主线与支线的交错进行,绘成了一幅“爱、恨、情、愁”交融的黑暗画卷。

内涵篇

影片中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内容,在下与影迷分享一下(点到为止)

1,PTSD(战后心理综合症)。Joe的现状(精神状态)就是众多美军、英军退伍士兵的缩影。

2,儿时创伤。幼年时的创伤、成长期的伤痛,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未来(成年后)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常常是负面的,而且挥之不去,有些人甚至由于童年阴影,走上了不归路。

3,欲望。州长贪恋雏妓,致使人贩放肆。人的“欲望”(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永远没有节制。

4,权势。州长的黑色业务链令人乍舌,是什么让他任意妄为?是权势。当权力冲昏头脑时,失控的贪念、失控的局势、失控的人生,随之出现。

5,解救。从表象来看,Joe救了Nina,逃出歹人之手;从内在而言,Nina拯救了Joe,使后者脱离了长期困扰自己的心魔。

用了一些篇幅,粗略解析了一番影片的看点,希望以上文字对于影迷观影有所帮助。

导演★★★★☆(Ramsay改编剧本的能力真不是吹的,太有才了。如此呆板的原作,竟然能够使其旧貌换新颜,不是一般人)

演员★★★★★(Joaquin,粗中有细;Ekaterina Samsonov,清纯脱俗)

剧情★★★★☆(故事够老套,元素够花哨,剧情够巧妙,结尾够微妙)

视效★★★★★(阴暗风尚,色调迷人;构图用心,剪辑拉风)

音效★★★★★(Jonny的格调,高人一筹)

推荐度★★★★★(本月必看影片之一)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5 ) 《你从未在此》你在哪?——这个杀手有点冷

当屏幕画面出现染血的锤子、燃烧的照片、一呼一吸胶袋的人头,我们仿佛预见了接下来的影片中那大量的暴力惊悚的镜头和残忍血腥的杀手,的确,出现在我们视线的是一脸冷漠的杀手Joe,连续的特写镜头推进,多仰拍的运动镜头,我们看到了他,他是退伍的老兵,没有Leo的帅气冷峻,他有着杂乱的胡子和头发,身材肥硕,满身伤疤,一拳就可以解决掉街头喽啰毫不费力,他游走在纽约黑色的巷道,也许他刚刚执行完任务。他有一个家,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他就是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以一个普通杀手的形象。 “40,39,38,37……”然后是反复的倒计时、呼吸声。 声音碎片组合的声音蒙太奇、断裂的画面和剪辑、不断地闪回都告诉我们:他不在这里,一直都不在。 他好像就在这里,好像就活在现实中,会吃饭洗澡、会去执行任务、甚至会和母亲开玩笑,可他一心想的是怎么自杀,怎么像从前一样用胶袋憋死自己、怎么吞刀自尽,他曾经历家暴、曾经历战争,拥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然而他还在做着杀手的职业,他在经历长久的、单一的痛苦,他早已迷失,他的自我本身早已缺席。 不得不说杰昆演得真的很到位,冷漠、沉静、克制内敛、严肃、沉默,影片前20分钟整个基调已定,这个冷酷的、深陷痛苦的杀手就在这里。 接下来故事开始,Joe接到了从被绑匪手中救回议员被卖娼的女儿的任务,在Angle baby的音乐中,中断连贯的一系列暴力中,他用娴熟的业务手段救出了议员的女儿妮娜,妮娜也不断地倒数着,她同样懂得如何躲避痛苦: “40,39,38,37,36,37,36……” 她那张冷漠沉静的脸,让他觉得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那个闪回画面不断出现的小男孩。 然而任务并没有结束,州长与议员他们肮脏的交易最终以议员被杀结尾,妮娜被再度抢走,他的Boss也被杀,重要的是他活在这个世界唯一的原因母亲也被杀手枪杀,这时,他终于没有“在此”的理由了。镜头安静地把他与母亲送到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和母亲沉入湖底的那一刻,本来一切也都结束了。 如果没有遇到妮娜,这一切也就是结束,但在湖中,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份痛苦在等待着他去拯救。我对影片的解读是生命与存在,与其说是正义感促使他去救妮娜,我宁愿相信,在做出这一决定的那瞬间,他看到了解脱的希望,这更像是一种救赎。 在解救的那一场,他穿过挂着年轻裸女的走廊,所有血腥都一笔带过,还是angle baby的音乐,一切都很安静。但,看到州长躺在血泊里Joe的表情是我最难过的一幕,那一秒他的表情很复杂,妮娜杀了州长,可他仿佛预见了妮娜的后来,他想来解救她,他想要她不会像自己一样,他想让她存在着,可是那一秒他明白,他们,无处遁形。所以他崩溃了,脱掉衣服,他哭了,母亲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哭。

他们还能去哪里呢? 女孩安静的吃着沾满鲜血的沙拉,安慰他:It’s ok,Joe. It’s ok。就像议员死的时候,他安慰她一样。

最后一幕,他们一起去了餐厅吃饭,妮娜问:我们要去哪? 没人知道。 他开枪结束了自己。无人问津也无人关心,这才是结束。

他终于完成了救赎和解脱。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他和她离开了餐桌,像从未在此一样,事实上他们终于开始Be here。 这是这次上影节我看的第一部影片,影片的视听做到了完美,故事也深深打动了我。是我喜欢的电影。

 6 ) 评《你从未在此》:从剪辑极策动的一场精神幻痛

本文已于2023年6月30日首发在【陀螺电影】微信公众号

我们还能回想起琳恩·拉姆塞此前已经用《凯文怎么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证明过自己娴熟的视听技艺。从形式外观的构型到镜头间的分节方式,包括最终如何在剪辑极赋权,等等这些不但都得以保留和延续,并且在七年之后的《你从未在此》(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2017)中走向了极致。

《你从未在此》虽是一部以杀手为主人公的电影,导演却从未过多的去展示暴力场面,她有意弱化暴力戏码,隐去实施暴力的过程,省略了那些足以博人眼球的杀戮快意。这与主流审美范畴内观众所保有的类型期待与类型满足是背道而驰的。

可在导演技法上着实让人印象深刻。技法层面它有着完全脱离类型片创作的艺术电影的视听语言,佐以适当的类型元素调剂,在这种情节容量并不庞大的文本之下,导演才有充足的时间去加工她的创意,来呈现她影片主人公的主观精神世界。即使是在这最为普通乃至俗套的剧作程式之中,导演依然能让观众感知到她的个人印记,这种影像的力量、风格的注解是超越表面故事的。

拉姆塞正是在形式主义的框架内把一个类型文本拍到了艺术片层级,本质上这部电影与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亡命驾驶》(Drive, 2011)是同一种电影,是经由类型外壳包裹的艺术电影。这两部电影甚至对于序幕戏的处理(包括目的)都是一致的,在与全片叙事主线无关的开场事件中,导演强有力的完成了造势和写人的任务,且让观众清晰体察出导演在视听上的讲究。这二者的诉求都在于表现,而非再现。拉姆塞严格控制视觉信息的密度与听觉信息的浓度,她极其沉稳的把控着镜头的次序,机位的角度,影像的速度和剪辑的强度。她在局部表意的处理上是果决、干脆的,而在若干个涉及局部对象的单场戏中她甚至要让每个镜头都充满惊人的效力。

《你从未在此》由监视器视点组成的暴力镜头序列

《你从未在此》

拉姆塞的长片首作《捕鼠者》(Ratcatcher, 1999)开场第一个镜头

由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 Joe 曾是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士兵,现如今是一名雇佣杀手。童年时期来自家庭的糟糕经历以及从战场归来的后遗症让他饱受精神折磨,这也使得他的性情愈发狂躁,易怒,甚至是残暴。影片有对Joe的日常生活进行展现,如他照顾年迈的母亲,打理家中的卫生,也有几次在死亡边缘试探的危险行为。

这部影片当然不是顺时叙述的,导演在这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蒙太奇去表现主人公的童年阴影和战后创伤,整部电影在剪辑思路上依据的是主角 Joe 的心理节奏,其中“记忆”承担了相当的分量,但导演没有让那些记忆形成具体的段落,而是用碎片化的、短促的闪回镜头搭配异步的画外音,以声画对位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被梦魇般的过往纠缠着,而他根本无法脱身。

一旦主人公追溯记忆便是跳入一个过去时面,他的“情感”应当作为主观性最重要的一个坐标,所以在技法上,它才是有理据的。这种强调心理维度的剪辑思维在导创层面亦是“时空调度”的材料,通过非线性、非理性的转场(如频繁的跳切)来交替时空,从而完整表述,其建立在一种高度自洽的影像逻辑之上,“触发机制”的装置化引入便是其要素之一,当主人公所忆及的事物与在现时影像中的情状相吻合,或成为一种映射。这在片中就有所响应,比如主人公Joe在街上被年轻的路人女孩叫住并请求他帮忙拍摄合照,随后女孩们的笑容在Joe的感知中逐渐成为呐喊与嘶叫,而亚裔女孩的面孔使他忆起卡车车箱内堆积成山的尸体;再如桑拿房里的Joe拿下盖在脸上的毛巾,却想起了他没能救下的穆斯林女孩(那个处在后景的、失焦的面孔)。这些在观众学层面依托的则是观者的心理能动性。早期苏联形式主义所引入的闪回-装置的概念就是使存在的内容为其装置在运作时更加纯然,更为动态的、合理的将内容的价值转换为形式,这便是形式即内容的目的所在。无论是闪回镜头还是回忆影像,他们的特点都来自某个具体人物的单一聚焦,来自人物主体的意识活动。闪回镜头是通向过去时面的中转站,是主人公脑海中闪现的过往记忆(瞬时的),是“一闪而过”和“转瞬即逝”的(如直切式的效果硬剪,用切入切出替代一切光学技巧的转场),又或是缓慢侵入脑海的(如叠化的化入化出)。在视听层面我们应把闪回镜头归入“插入镜头”的一种,因为很显然它在重新组织创作者讲述“叙事现在”的故事,创造性的剪辑能决定性的更改时间与空间,而插入镜头本身作为独立镜头的一种出现,明显有别于此前衔接的镜头序列。闪回镜头的正确使用是应该使其被强化出来,然而它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解释行为去描述,相反它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秘性与暧昧性,这种即时性的“触发机制”不同于完整的回忆影像可以为主人公留有更多时间余量深陷在一段情绪长度之中(因为“叙事现在”也会相应的处于停滞状态)。闪回镜头所带来的主观性意义是时间与精神的,由此创造出一个指定距离,且将距离-情感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支撑起心理结构并形成时间的内在差距,当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补全或重建人物前史。

在本片中,对于现时的主人公来说,他的这种痛苦是观众肉眼不可见的,我们唯有从现时影像通过主人公记忆的接续来感受过去时态中他的遭遇,而信息量又是极其有限的,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留白需要观众自行联想和感受。在此基础上,绿木的配乐则直接加入到了人物塑造当中,甚至如同一个影子跟随着主角,所制造出的诸多不和谐音色恰恰反映了主角极端的内心波动和情绪起伏,这些声音成为了主角受伤内心的外化显示,是愤怒、聒噪的听觉重音。

Joe将死去的母亲葬于水下,而他沉入湖底的这一动作也意味着重回母体

在原本应是影片重场戏的营救段落,导演却做出了反高潮的处理。当Joe要去救出女孩Nina并为自己母亲报仇时,他发现Nina已经用剃刀将州长割喉,看到这一切的他瘫坐在地上不可抑制的痛哭,因为他没能亲手杀掉州长,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成功拯救Nina,因为Nina只是在成为另一个他,而他从Nina身上再一次看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Joe没能保护好母亲,没能救出车厢里的女孩,也没能救下荒漠里的女孩,现在已经等同于过去,他就和曾经一样无力挽救身边的人。影片结尾Joe在想象中开枪击毙了自己,看似影片要残酷到底,却紧接着发生了一个小逆转。Nina从洗手间回来后对Joe说道It’s a beautiful day,将他从绝望的危险想法中拉了回来。不过即使拉姆塞在影片的尾声留有了一抹残存的亮色,也丝毫不会动摇本片反普世价值的基本立场。

不得不说的还有华金·菲尼克斯的杰出表演。要看清他的表演到底好在哪里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看到通篇华金这个角色都在苦苦挣扎,他是一个被创伤折磨的人,而他又要依靠这些创口来寻找希望。就如同那个他找寻了很久的绿色糖豆,那是所剩无几的、渺茫的希望,他却也亲手将其捏碎了,我们早已知晓他是一个有着严重自毁倾向的人。要表演出这种“看不见的苦痛”,是很难的。而这个主角的身份虽然是一名雇佣杀手,但这终究是一部性格鲜明的作者电影,类型化的表演当然是要杜绝的,如果在演员表演时将其脸谱化呈现,那么导演的表达将失去意义,那将会是严重脱钩和不成系统的。华金在整部电影中几乎都是在以微表情表演(即微相表演),整个面部动作只不过是一个简略的外部画面,实际它是由面孔上最细微的成分通过难以觉察的表情微运动逐一形成的。而拉姆塞自然不会浪费她的特写镜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华金可见的面部之下感受到更多隐藏的心绪,或许是通过一次睫毛的颤抖或一次眼神的闪烁,在必要时还要通过撕裂经验来达成心理一致,这需要大量的心理技术,如借由内心视像来刺激自己的内心体验并帮助建立“客体”(如在前期筹备阶段拉姆塞就会让华金专门去听一些烟火声和枪炮声)。

对于一位方法派演员来说,这似乎是一场表演实验。华金这位演员所具备的全部能量以及他的表演观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他一次又一次将不同向度、不同程度的痛苦与脆弱呈现给观众,他就好像是傍依痛苦,以痛苦为食的演员。戛纳的最佳男演员奖受之无愧,颁得太对了。但是另一边最佳编剧奖的授予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本片出众的显然不在剧本,而在导演。

《你从未在此》

《小丑》

值得一提的是《你从未在此》与《小丑》(Joker, 2019)也有着一些或多或少的联系。除去几个醒目的相似性,如都是华金主演,他在前者中增肥,在后者中暴瘦,又或是主角与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一同生活,甚至在《你从未在此》中饰演Joe儿时的小演员还在《小丑》中饰演了年少的布鲁斯·韦恩。但这两部电影的根本区别在于导演,这是两种不同的创作观,托德·菲利普斯相信现实,而琳恩·拉姆塞则相信影像。这里当然不含任何褒贬之意。因为在《小丑》中,菲利普斯坚信只有当巨大的、切实的外部压力接连出现才能迫使主人公负向转变,那将是受伤的底层所怀揣的疼痛与怒火,甚至是边缘人群内在的极大孤独,它承载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失意的人、不被理解的人的共有情绪。所以《小丑》势必是写实的、运动的和物质的。主角Arthur需要不断被外力挤压,而我们都知道这个外力显然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环境的、社会的,乃至世界的。

《小丑》

而《你从未在此》是形式的、时间的和精神的。拉姆塞运用出色的心理剪辑为主人公制造现时与过去的压差,从剪辑极策动了一场精神幻痛,以此去分解现实,这是纯影像的胜利。Joe没有真正的外部敌人,他的敌人更不是社会,所有的困顿与挣扎都来自个体内部,他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你从未在此》与《小丑》这两部作品在这个极速分裂和重度沉陷的当今世界异常悲观的向我们指明了唯二的两条出路:要么杀死自己,要么杀死他人。所以前者的主人公在影片结尾处无望地爆了自己的头(尽管我们被告知这是Joe的幻想),而后者的主人公在高压之下爆了别人的头。

琳恩·拉姆塞至今只拍过四部长片作品,虽低产,却保证着每部作品的超高品质。作为当今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女性作者之一,毫无疑问她已迈入了准大师之列。目前,拉姆塞手里正有多个项目同时推进,其中就包括华金·菲尼克斯和鲁妮·玛拉主演的《北极星》(Polaris)以及朱丽安·摩尔与吴珊卓主演的《石头床垫》(Stone Mattress),相信我们定会在日后的戛纳电影节上看到这些影片的身影,让我们拭目以待。

 7 ) 极度诗意化的技术和细节处理大大提升了影片质量

带着 Taxi Driver 的外壳、《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内核、还有《飓风营救》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的暴力,但这些都掩盖不了 Lynne Ramsay 所赋予《你从未在此》原著小说所没有的独特诗意。

你可能无法欣赏和认同这位英国女导演的作品风格,但你无法否认,她特立独行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情感内核和罕见的成熟度。

《你从未在此》像是一曲完成度极高、高手强强联手的交响乐,导演、配乐、剪辑、表演各方面在各自领域表现得无可挑剔之余,亦不会喧宾夺主影响叙事。

距离 Lynne Ramsay 上一部作品《凯文怎么了》,已经过去了 6 年,《你从未在此》是她导演生涯的第 4 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有严重精神障碍、有极强烈自杀倾向的合约杀手 Joe

极度依赖音效、配乐和剪辑的 Ramsay 并没有放弃叙事,而是借助了这些电影手段打造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尤其钟爱文学改编)。

而她确实是成功了,无论是《凯文怎么了》中的惊悚,还是《捕鼠者》的反衬效果,都相当令人惊艳,更别提那些极具感染力的细节捕捉。

有很多人会觉得不长的 90 分钟里,《你从未在此》暴力镜头过多,故事来得太过于简单,甚至连整个连环杀戮背后的阴谋,也只是通过一个将死的 FBI 探员之口说出来。

Lynne Ramsay 的本意就不在于要讲述一个“飓风营救”的故事,对 hitman 【杀手】的关注点落在了 man 【人】上而不在于 hit【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闪回、那么多的饱含情绪的无谓镜头。

如果仅仅讲述一个杀手拯救萝莉的故事,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那些诗性十足的情节,也听不到那些过度忧伤的老歌曲了。

比如 Joe 躺在自家地板上、和被自己枪杀的 FBI 专员跟着电台轻声唱起 I've Never Been to Me,楼上躺着被杀的母亲。

又比如在监视录像的黑白镜头的不断切换,Joe 将保安、将那些在装修甚好的房间内侵犯未成年少女的官员权贵们一个接一个地用铁锤杀死,背后响起的是 Angel Baby 【天使宝贝】。

Joe 在湖中水葬母亲,是整个影片当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情节。他面无表情地包起被枪杀的母亲,驾车去到湖边,拾起大大小小的碎石,装进包裹着母亲的塑胶袋中,同时也装进自己的西装口袋和裤袋之中。他想跟着母亲一并死去,母亲的银丝发梢的特写、阳光在水底的透射,还有 Joe 放任下沉的身体,都似乎马上结束在湖水波动的声音之中。

而最后的枪杀臆想,又是来得那样的突然和震撼,沾满鲜血的顾客和服务生若无其事地继续自己的活儿,一如主题,你从未在此

终归,Ramsay 是给了 Joe 一个生存下去的希望,毕竟,正如 Nina 所说的:IT'S A BEAUTIFUL DAY.

Joe Bini (和影片里的主角同名 lol)的剪辑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

Joe (主角)的三段往事,童年的家庭暴力、参战和 FBI 工作所带来的冲击,短短的几个画面行云流水地穿插在整个营救行动上,与实际场景的相互交织几乎融为一体,将观众完全带进了 Joe 极度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所有人的观影状态和 Joe 一样,由始至终处在分裂和拉锯之间摇摆不定。

凤凰男Joaquin Phoenix 继续稳定保持他的高水准发挥,能够随角色不同爆发出整容般表演实力的,不再是 Daniel Day-Lewis 的专属形容词。

现在说起 Joaquin Phoenix,已经甚少有人提起他是 River Phoenix 【《我自己的爱达荷》、《伴我同行》】的弟弟;没有任何社交账号、极少在娱乐媒体曝光的他,却持续不断地向观众交出一部又一部见证实力飞跃的作品,2005 年《与歌同行》、2012 年《大师》、2013 年《她》、2014 年《性本恶》,还有上一年首映的本片。

2018 年计划上映的竟然有 4 部作品,包括 Les Frères Sisters、《远方的星》(Casey Affleck 导演)、《别担心,他不会走远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可怕。

Paul Thomas Anderson 两部大受好评的重量级作品都没给 Joaquin 带来应有的荣誉,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这次终于凭借《你从未在此》拿下了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男演员。

他在此片里扮演的合约杀手 Joe 和他本人一样惜字如金,整个片子台词加起来都填不满一个小词卡,大部分配角的台词都比他要多。但对一个优秀的演员来说,说话只占了表演很小的一部分。

随着剧情的推进,Joaquin 看似毫无表情的脸上,不断调整着眼神、眉毛的变化、嘴唇的动作,甚至那时而平缓、时而急促的呼吸声,都在一刀一笔地雕塑着这个有着童年阴影、还饱受 PTSD 创伤的退伍军人和前 FBI 警员,一个还和自己年老的母亲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中年大叔。

今年大概是 Jonny Greenwood 小粉丝幸福感爆灯的一年,早前他和 Paul Thomas Anderson 合作的《魅影缝匠》原声带(拿了奥斯卡提名)还没有听腻,这次又带着《你从未如此》凶猛杀来。

配合着导演的迷幻的诗性叙事风格,Greenwood 在《你从未在此》里的配乐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层次感,比起同期的《魅影缝匠》要更为成熟和出色。

Sandy's Necklace 弥漫着 David Lynch 电影风格的诡异、Nausea 透着浓浓的《亡命驾驶》不确定性、而 Hammer & Tape 中那不规则的节奏点又和《大师》如出一撤,YWNRH 长长的弦乐演奏让人不禁想起《血色将至》之余又感受着强烈的神秘张力。

极其迷幻的配乐贯穿了整个影片的 90 分钟,为《你从未在此》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浸淫式观影感受,也为作品盖上了最后一层的华丽外衣。

 8 ) 我的精神世界

对文本的极端简化和视听语言的极端偏重成就了这部反类型杰作。 导演用一系列又碎又细的镜头剪辑拼接出一个杀手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生活环境,最令人称道的是本片的第一个镜头——杰昆菲尼克斯试演的杀手把一个塑料袋套在头上,心里开始倒计时。从这里开始,无处不在窒息感伴随着greenwood神出鬼没的配乐弥漫在了电影的每一个角落。 本片的主题是救赎,或者说,一次失败的救赎,杀手救雏妓,是不想看到困扰自己的童年阴影在女孩身上重演。但母亲被杀,复仇时刻大反派已经躺在血泊中。影片最后,小女孩握住杀手的手说,我们走吧,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他们成为了双方守护的最后一个行星。 和菜头在评论《我的名字叫红》时说,现代小说是个体力活,当代电影又何尝不是呢?琳恩.拉姆塞用《你从未在此》告诉我们,单纯以情节与故事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用视听语言来丰富电影的边界才是正道。而她显然做到了。

 短评

恐怕是电影学太好的结果:学院式的镜头语言再怎么精致、创新,整部电影都像由精密零件装配而成的高级视听产品,而它所想取得任何情动根本没有达到,观众隔身于外无法进入其中。比较PTA的电影,后者如何天才般地运用各类意想不到的视听组合来创造出融贯一体的情绪体验。绿木的配乐是被浪费掉了

3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3.5 优点多集中于影像风格,但是这种用音乐来营造人物“永远在行进”的手法比《好时光》弱了点,不断插入的用来表现精神状态的闪回处理得不够圆融因此显得突兀。为何近年来重影像视听而轻文本叙事的电影愈来愈多,这莫非是未来将持续的电影趋势吗?不少处让我想到科恩,有些“诡异”,但看过就忘。

5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1.不得不承认,构图很讲究,杰昆演技仍旧,调度很有feel,配乐很牛,剪辑很有噱头,剧本很优秀,展现了导演不拘一格的意识流。2.其实没怎么都不懂,甚至有时候觉得很无聊,几处倒序和乱序的手法很凌乱。色调很暗,看得很累。1是超我,2是本我。

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一部具备后摇情绪的电影,简洁,少话,暴力却克制暴力场面,血腥却不展示血腥过程,一点点释放能量,有点晕乎乎的感觉,除了剧情稍显简单,光影声色俱佳,好看,好听,杰昆·菲尼克斯演出了丛林野兽一般的孤独。

1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完全依靠剪辑打乱和营造杀手混乱痛苦的世界了。

1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很差

导演对于视听语言的掌控确实令人惊艳,开场的摄影和机位调度就带给了观众极强的沉浸式体验,从视听上来说,这部电影是纯粹技术语言的胜利。但在形式感玩得飞起的前提之下,影片的文本层面就显得乏善可陈,剪辑的凌乱让本就乏善可陈的剧本显得更加叙事节奏失控和摇摆,配乐和摄影倒是蛮出彩的

14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比「好时光」还是好一些但是好得有限。这剧作又矫情又支离破碎但好歹是「出租车司机」混上点「杀手莱昂」吧,导演虽然矫情得令人想吐槽但是好在风格很突出,而且很多设计蛮有趣的,也算赏心悦目。视听风格很强烈。非常看好以后发展。

1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纯正的“电影感”!神秘的“电影感”!!绝赞的“电影感”!!!伟大的“电影感”!!!!

2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片没做完就在戛纳放了,还是第一次见,连着两晚看的都是惊悚片...这部视听技法也很纯熟,开场就是一连串密不透风的大特写,配着密集鼓点般的配乐,很带劲。除小女孩外几乎每个演员都演了尸体,简单粗暴的血腥展示,尸横遍野的现场还总放着悠扬的音乐。杰昆这一身肥膘快认不出了。剧情还是不太吸引我吧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看了访谈才知道,上映版本把戛纳版本里反复闪回删减了很多!怪不得突然节奏变得好断裂。戛纳最爱的两次观影和在电影院两次观影还真是天差地别。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这个杀手不太瘦。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墨西哥人说,太平洋是没有记忆的。失忆的我,却在郊外小河里获得了记忆。一直以为,桥上的风景是没有意义的。直到你上了我的车,才懂得风景的意义。记忆是对我的处罚,击毙女孩和母亲的脚都僵直着。风景是给你的礼物,倒行的雨滴和你都珍贵。那个男人临死前握住我的手,就像我只爱吃绿色糖果毫无意义。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斯科塞斯式的内心戏和雷乃式的碎片意识流诡异地结合在这一迷迷糊糊的作品中,而成果几乎均由Jonny Greenwood的音乐带来,视觉上的张力其实并不如想象中带劲,后坐力几乎没有,不过作品对人脸的回避或凝视之间的平衡非常有意思。

37分钟前
  • TWY
  • 还行

很欣赏对每个镜头精心构建与剪辑组接中传递出的充满纤细力量的电影感,视听更是通过狠抓“声之形”做得精准且赏心悦目,也能理解通过这些来塑造人物心理和表达出各事物“临界点”之感。但这个电影和我之间,还是隔着一道玻璃门,再进一步的东西反是它把我拒之门外了。大概这也是无法更好的临界点。

3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这个纯形式感驾驭的以暴易暴故事,所要达致的并非宣泄式的、解放式的有道德正义感为基准的暴力快感,恰恰相反,影片充满了反类型的手法,以宅邸屠杀的反高潮段落为最甚。探求荒诞、微妙、淋漓尽致的临终死亡体验才是影片美学形式所真正追求的目的。

4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Mighty Joe, Helpless Joe. Sleepwalking Joe, Endless Joe.

4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推荐

和《血观音》毛病一样,所谓视听,全是视奸

4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这部电影的混音非常艺术,混音是男主角内心情绪的直接投射,配乐重塑了影片的视觉节奏,参与了叙事,再加上一个反类型的极简化剧本,构成了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最后并不是强者拯救了弱者,而是弱者成了下一个有着童年阴影的受害者。不是杀手救了雏妓,而是杀手看着雏妓变成了另一个小时候的自己。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杀手救萝莉其实最终要自救于童年阴影,这么一个老套到崩溃的故事要怎么拍出新意和风格呢?林恩拉姆塞竟然做到了,她把角色写成一个看上去很笨拙做事情似乎总漏节拍但是下手快准狠并且对母亲很依赖的人,配合菲尼克斯面无表情的表演(哈哈,影帝),竟产生一种别样的黑色幽默感... 不知终版如何

5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戛纳版只有80分钟出头,不知什么情况。影片有点隐隐约约的《出租车司机》,反正是《怒火救援》式的剧情如果让主角患上创伤后遗症加童年阴影之后,也是这个状态。更深入探索角色,并让他陷入精神的混乱,就是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吧。有特别酷的地方,也有很矫情的地方。配乐很赞,菲尼克斯壮成一头熊。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