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狗的使命

剧情片大陆,美国2017

主演:乔什·加德,布丽特·罗伯森,丹尼斯·奎德,K·J·阿帕,朱丽叶·赖伦斯,卢克·柯比,加布里埃尔·罗斯,迈克尔·博夫舍维尔,洛根·米勒

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

播放地址

 剧照

—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2—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3—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4—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5—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6—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3—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4—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5—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6—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7—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8—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19—条狗的使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5:19

详细剧情

影片以汪星人的视角展现狗狗和人类的微妙情感,一只狗狗陪伴小主人长大成人,甚至为他追到了女朋友,后来它年迈死去又转世投胎变成其他性别和类型的汪,第二次轮回狗狗变成了警犬威风凛凛,再次转轮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单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在经历了多次轮回之后,最终回到最初的主人身边。

 长篇影评

 1 ) 每只宠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灵

这个周末来说两部“动物”电影,今天先说狗,明天说狼。俩片差得很远,但共同点都是很虐,先说这部————

现在都在关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儿咱们来聊聊“四生四世万里寻主”的故事。

一个比较玩笑的开头,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让人哭的稀里哗啦的。其实“把人看哭”对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是有负面影响的。毕竟一部娱乐作品,大家欢天喜地的去电影院,最后整的声泪俱下、七荤八素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但好的地方在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并不是虐心电影,电影结尾是一个happy ending,各位观众大可放心。本片虽然有苦情与煽情之处,但最令人动容的地方,还是一个极度暖心与温馨的结尾。

《一条狗的使命》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宠物电影,电影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同名小说改编,一条狗的几次轮回视角,带有奇幻色彩,以及那么些许的拟人手法,呈现给观众一道特殊的萌宠大餐。

电影的整体用意比较浅显,比起传统宠物电影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本片并没有实事求是的按照相遇——驯化——相处——相别这样循序渐进的情感爆模式去发展,而是从“相遇”开始,就直接进入到了“相处”模式,狗狗与人类的情感来得有些迅猛,直接进入到“我和我的小伙伴”的互动情感描写之中。

这样的跳跃式进击,显然不符合常规宠物饲养模式的标准,说白了就是“超现实”。为此本片除了正片剧情中的转世设定之外,还时不时的加入了狗狗视角,以及狗狗内心的独白。由于没有看过原著,不知原著小说中是否也是如此。

但本片之所以进行这样拟人化的设定,为的就是让观众在欣赏本片的时候,从传统宠物类型作品的桎梏总跳脱出来,电影更偏向于《丛林赤子心》、《子猫物语》这样的动物电影,以动物拟人化的情感作为核心,才是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就像本片中的转世设定,有着那么点宿命论的味道。对比其他宠物类电影中,人宠互动作为重心,而本片通过转世记忆的噱头,突出的宠物的主动情感。以狗狗的视角来强调动物对人类的不离不弃和善解人意。尽管这样的主题有些虚无缥缈,但还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话。让观众跳脱传统宠物电影人类对宠物的情感,以这样的情感设定方式进行逆向转化,着重写宠物对人类的情感,将其演变成为一部宠物童话故事。

而且四生四世过程中,四种狗狗,有大型犬也有小型狗,在铲屎官的眼里,用句俗话来形容,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片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导演,当然他还拍过不少著名的电影包括《不一样的天空》、《总有骄阳》、《浓情巧克力》等等。

联系这些电影,不难发现,导演之前的作品几乎清一色的是情感向,这是一位非常善于刻画情感的导演。本片的在狗狗的轮回过程中,首尾两段为电影主线故事,交相辉映。第一段内容用了大量篇幅去铺垫小主人与贝利之间的故事,

中间两段情缘篇幅相对较短,但这里用到了大量煽情段落,来填补剧情上的空白。

也就是说,在平铺直叙的故事中,从电影40分钟之后,就进入到了苦情的阶段。狗狗与主人的相聚与离开,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狗狗对人类的情感,有的是是主人唯一的伙伴、有的帮助主人牵红线,这两段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电影的主题——宠物对人类的情感。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泪点较低的朋友,这个时候已经忍不住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常规,依靠煽情来强化情感,但细想一下也是无可厚非。

因为宠物与人类,那种相伴已久最为纯洁的情感,恰恰格外动人,永远不会变。

当然,让本片升华之处在于最后一段,一段隔世重聚的温馨结尾,我觉得没几位能忍得住的眼泪。不是悲情,而是太美好了。前期大量的情感铺垫,中期隔代两世的情缘,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相遇,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我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宿命和因果,你对他不离不弃,最终他终究会回报你。这部电影,以狗狗的视角来表达这个核心,动物单纯的情感,对比人类驳杂的世界,最终达成的因果诉求,所以才会令结局显得如此动人。

这部电影,描述了陪伴,但不是描述失去,而是回归。

善待自己的宠物吧,因为每个宠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灵。

PS,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吧,不是踢馆,而是真实发生。

我没养过狗,但养过猫,小时候家里有一只小橘猫,陪我度过了大约两年的时间,生病去世了,当时难过了很长时间,觉得以后不养宠物了,否则失去的时候太难受。
时间过了大概十多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小地方打工,租了一个小平房。有一天晚上加班,回来的晚,然后突然不知怎么地,门口就突然蹲着一只橘猫,起初没在意,猫身上脏兮兮的,估计是野猫,但第二天下班这只猫还在,我就喂了它点东西吃。此后这只猫就没再离开过,干脆我就把它领到屋里养了起来。
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是我小时候那只小猫回来了,因为可想嘛,橘猫都长得差不多,就给它取了一个当年那只小猫一样的名字——咪咪(额,确实很俗套,但没办法)。每天下班,有时候跟狗一样蹲或睡在我门口,有时候不在,但一叫名字,马上回来(吃饭),这是我见过最听话的猫。
后来咪咪产了两代,其中有一短时间还被房东要了过去,养在了她自家的粮店,但没过多久咪咪真的就自己回来了,我自己都感到诧异。最后一次,她产了一对双胞胎之后,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从相遇到离开,时间也是两年。
后来搬到了北京,咪咪的孩子还一直养着,已经成了一对老猫,每天吃吃睡睡,很懒散很惬意。但我永远忘不了它们的妈妈。

PPS,电影中出现的四条狗,第一只金毛、第二只黑贝(我最喜欢这类狗)、第三只小柯基。第四只种类不太清楚,有点像圣伯纳,但显然不是,查了一下,原来是圣伯纳和澳洲牧羊犬的杂交。

PPPS,关于电影虐狗的争议,已被辟谣。

 2 ) 来,干了这碗狗粮!

--------------剧情简介-----------

主角在出生的时候选择了困难模式,当了一只狗。他被伊森收养,并且取名为贝利。

有一天贝利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还吃掉了伊森的父亲吉姆收藏的硬币。原本他想说:“你听我解释,真的是家具先动的手。”无奈伊森和吉姆外语不好,并没有听懂他说的什么。

不得不说吉姆完全就是和莫里亚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吉姆的扮演者卢克·科比

在吉姆邀请老板赴宴的当天晚上,贝利巧妙而完美地破坏了晚宴,导致吉姆失去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从此吉姆便判若两人,成为酗酒、家暴的怪叔叔,后来被赶出家门,完美演绎了“活得不如狗”系列。

有一天伊森带贝利去游乐场玩,认识了汉娜,身为单身狗的贝利神助攻促成了一段佳缘。

贝利的内心戏:虽然我的确是只狗,但是你们就可以理所应当地给我喂狗粮吗?

后来,伊森以全额奖学金考上了大学,他的好友托德为了表示庆祝,亲手点燃了伊森家的房子,伊森为了逃命从二楼跳下来从而摔断了腿。一夜之间就从运动健将变得下半身残疾,再也不能做一个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导致伊森无法面对这一切,于是和汉娜提出分手。回归单身的伊森不禁开始感谢生活,毕竟跳楼之后只摔断了腿,好在双手还可以正常使用。

而贝利眼看伊森和自己一样做了单身狗,于是感到十分高兴,然后他就高兴死了。

重生之后,贝利发现自己下面少了一坨肉,变成了母狗。他被一名警察收养,巧合的是,这位警察也是单身狗。然而单身狗的命运总是悲惨的,贝利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遭到枪击。生得光荣,死得伟大。身为铁血硬汉的警察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毕竟他不仅失去了爱人,这次连狗都没了,注定孤独一生的节奏。

第二次重生,贝利被黑人女孩玛雅收养。也许是因为五行缺肉,这次他虽然下体完好,可惜却四肢短小。后来他又神助攻玛雅,让玛雅告别了单身生活。眼看玛雅和丈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贝利再次感到十分高兴,然后他就高兴死了。

第三次重生,贝利不幸地被一对非爱犬人士收养,后来惨遭丢弃,于是他决定去寻找第一位主人伊森。后来还去找了已经年老的汉娜,恰好汉娜老年丧偶,伊森又多年未娶,于是他们愉快地组建了一个家庭。

没想到这只单身狗多次帮助他人做媒,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单身问题。

虽然故事圆满收场,却可怜了贝利,四次生命都未曾告别单身生活,注定孤独四辈子的节奏。看来,一条狗的使命,就是帮助主人脱单,然后自己继续做一只单身狗,每天定时定量地被喂狗粮。

--------------影评---------------

上个月TMZ网站曝光了《一条狗的使命》拍摄现场“虐狗”视频,引发无数外国网友疯狂地对该片打低分,IMDB评分一度被刷到了1分。

近日第三方动物保护机构公开了对此进行的独立调查报告,证实TMZ网站发布的争议视频“蓄意剪辑扭曲了拍摄现场发生的事实”,指出《一条狗的使命》片场对动物进行的保护足够充分,拍摄时没有动物受到伤害。

新闻链接:《一条狗的使命》洗刷“虐狗”冤名

然而即便离洗刷冤名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本片在IMDB的评分也不高于5分,比中美合拍的史诗巨制《长城》还低,身为男人我看到这里就沉默了。

这件事情也侧面反映出外国人并没有比我们聪明多少,也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媒体炒作的影响。当然,这里并不是在贬低外国人,仅仅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其实早在2014年,杜汶泽就因放出“有种阻止我来大陆”的狠话遭到网友对《人间·小团圆》刷低分。当然,他说这句话是铁证如山,百口莫辩。抵制杜汶泽出演的电影、不去贡献票房我是支持的,但是没看过就打低分我觉得大可不必。虽然说不去电影院看他演的电影,但完全可以在网上出资源之后,完整看完电影,确认是烂片之后再打低分也不迟啊。(手动滑稽)

说起来我还要感谢杜汶泽,因为他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不管什么事情都能互相喷几句的键盘侠(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抵制杜汶泽的电影出奇地达成了一致,以至于《人间·小团圆》票房惨淡,据说片方亏损了五千万,相当于十注彩票都白中奖了。从此没有电影公司敢轻易用杜汶泽,而邀请他演电影也成为了一种炫富行为。

同样在2014年,有不少网友因为彭浩翔“港独”的传言给《撒娇女人最好命》打低分,后来事实证明他是被人陷害,他也并没有发表过“港独”的言论。

尽管如此,我大胆预言,彭浩翔新片《春娇救志明》上映之后,也会有人疯狂地打低分。

因为剧组、导演、演员的问题,在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就打差评的行为,正是别有用心、栽赃陷害的媒体所期望看见的。我觉得以后对于类似的舆论应该保持理智,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看法,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正中下怀。

因为电影之外的因素,或者无中生有的传言,错过了一部佳作也着实可惜。

说回电影。3月3日大陆会上映《金刚狼3》和《乐高蝙蝠侠》,上演了一场金刚狼大战蝙蝠侠的好戏,不仅拉开了漫威大战DC的序幕,也是现实版的《致命魔术》。而我选择去看《一条狗的使命》,毕竟我也是只狗,而且还是单身的。

原本我是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态,结果哭着走出了影院。

本片多次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第一次是最初伊森决定收养贝利的时候,遭到父亲的拒绝;第二次是重生之后的贝利找到伊森,却被伊森送进了宠物领养中心;第三次是伊森和汉娜重逢之后的保持距离。

观众看多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之后,逐渐对影片的剧情变得苛刻,开始觉得圆满的结局并不现实。对此,不少编剧会写一个悲剧结局,从而赚取观众的眼泪,而此时观众又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喜欢喜剧结局。为了“对付”高要求的观众,编剧又开始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从而在喜剧结局的前提下构造一个具有戏剧性、趋于完美的结局,让观众感动的同时不会觉得剧情过于简单。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放牛班的春天》中,原本老师打算独自离开,在做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后还是决定带上小孩一同离去,于是观众的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

特别是对于宠物、萌物、超级英雄,剧组经常运用这种先让他“死亡”,再“复活”的手段,比如《钢铁巨人》《银河护卫队》等等。所以我们总是看见主角在大战之后“死亡”一分钟的时间,然后又“复活”的桥段,毕竟再不复活估计观众就要骂娘了。观众被耍得团团转(不是贬义)的同时还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好,编剧就用这种方法完美地解决了观众对“傻白甜”式的狗血桥段的抵触心理。

假如最后一次重生的贝利找到伊森之后,顺理成章地被伊森收养,这不禁会让人觉得剧情过于简单了。而且如果伊森没有经过连夜的思考之后再决定收养贝利,观众可能会怀疑他是否已经忘记了儿时的玩伴,轻易就重新养了一只宠物。

这有点类似加菲猫说过的一句话:我永远不会问乔恩,那天他为什么会走进宠物店。

除此之外,贝利找到伊森之后,证明自己就是贝利的方式很有趣。

《九条命》也有类似的剧情,男主不幸被变成一只猫,之后通过试图用钢笔写字、用毛线拼单词等方式证明自己是人。这无疑让人产生一种“开挂”或者“不按套路出牌”的感觉。

本片当中,虽然贝利的旁白是英文,但他完全无法理解人类的行为和语言,这一设定也排除了他用文字的方式证明自己是贝利的可能。

而贝利追自己的尾巴、找到当年他们一起玩的橄榄球、使用曾经展示过的“招式”接住橄榄球,以及对“狗老大”的爱称作出回应,从而证明自己是贝利。这一系列细节让伊森展开了儿时的回忆,这也是影片的一处泪点。

还有一处泪点在于贝利被警察带领执行任务的时候英勇牺牲,这个久经沙场的铁血硬汉竟然流下了眼泪,将原本短小简单的第二段故事升华了一个层次。

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伊森和女友汉娜重逢的故事,虽然早有预料他们可能会重逢,但万万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相遇,瞬间将四个毫不相关的故事串联起来,讲述了一个趋于完美的结局。

受到题材的限制,本片虽然没有《忠犬八公的故事》那般经典,或许也不能像《战马》那样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假如贝利最后没有寻找伊森,也没有促使汉娜和伊森重逢,本片充其量就是四个中规中矩的短片合集。正是由于这个巧妙的结局,使得本片成为动物、宠物类电影的上乘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就是由《忠犬八公的故事》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指导。)

伊森是幸福的,不管贝利死亡、重生多少次,无论更换多少个主人,他仍然记得和伊森度过的时光。

贝利也是幸福的,尽管他流浪、受伤、老去,也有伊森在等他回家。

伊森心想:等待,不怕岁月蹉跎,不怕路途遥远,只要最后是你就好。对爱犬如此,对爱人同样如此。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等待友情和爱情的伊森呢?最后我想说:那个谁,其实我一直在等你。如果最后是你,晚一点也没关系。

 3 ) 这不是一条狗的使命,而是人赋予它们的使命

我没被感动,不是我冷血,也不是泪点高,是因为我不觉得这是一条狗的使命,这是人赋予它的使命,我只能说这个导演太不了解狗,而太了解人。 这只数次轮回的狗一直扮演着人类的宠物,从未真正做一回自己做一回真正的狗,必须为人类做点什么它们的狗生才有意义?它们才算没有辜负使命?这是人想让它们扮演的角色吧!第一世尽力讨好主人想让主人们开心。第二世尽力做好一只警犬,不惜牺牲自己,而他的警察主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有勇无谋。第三世歪打正着为主人找到归宿,主人却任由她的三个孩子欺负它。第四世前半生最悲惨,遇到两个不靠谱的主人,耽搁了半辈子,靠着前几世的记忆找到第一世的主人仍不忘为主人找回伴侣,而这个主人又如此胆小,只能靠狗去寻找幸福。狗是忠诚的,它们心甘情愿地为主人做这些事,但我觉得作为狗的主人有想过我们对狗的使命是什么吗?

 4 ) 不只是宠物,更是家人

一部让我痛哭流涕了整场的电影,那种感动,那种情真意切,实在是久久不能忘怀。
时常会觉得有时候养条狗比和人打交道实在是轻松太多,因为狗的忠诚常常令人汗颜,那种不离不弃,那种生死相随,常人真是极难做到。特别是片中的BaileyBaileyBailey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生死相随,无论是投胎转世几次,都还是会来到你的身边,陪伴你,用我的余生陪伴你,看着你的幸福便是我的幸福,因为你是我养的啊(笑)。
我自己养了一条狗14年,我已经把她当做了我的妹妹,她也应该把我当做了她的亲人了吧,人生又能有多少个14年呢,对于狗狗,14年也许就是她的一生,这其中伴随了多少欢笑和泪水。
所以很自然的,我看这部电影感触极深,仿佛从我妹妹的视角回望了和我相处的一生,感受到了她的感受,读出了从相识到相伴再到分离的种种情感。Bailey是在Ethan读大学期间离去的,而我妹妹也恰恰是在我读大学期间离开的,这样的巧合,让我瞬间泪流满面,Ethan还能被通知在Bailey弥留之际回去看望他最后一眼,而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我妹妹已经不在人世了。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只有用情至深的方能体会。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不过是一条狗,一只宠物,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的羁绊,有的人对人用情都不会深到如此地步,自然就难以体会。
在此我也恳求正在养狗和想要养狗的诸位,请务必做好准备,你养的不只是一条狗,对于他来说,你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是他的全部,他的快乐痛苦都是源自于你,务必三思,不要只是因为一时的兴起而辜负了狗狗的一生。
说回电影,电影让狗狗轮回转世了4次,经历了4种不同的狗生,也描绘了各种狗狗会经历的家庭和环境,让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感受到了狗狗的情感和生命,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多视角的展现让我们不只是从单一视角看待Bailey和Ethan的喜怒哀乐,更加显得最后的相认弥足珍贵。我也多么希望我妹妹能用这种方式再次来到我的身边,再一次陪伴我度过人生中的一段旅途。
对于所有怀有爱心的人,养狗或者有准备养狗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佳片,强烈推荐观看,它会让你对养狗这件事有全新的看法,也能帮助你更理解你家狗狗哟。
准备好纸巾,前往电影院吧~

 5 ) 我就是想来问一句

那些喷导演,说导演不懂忠犬八公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是什么的,你们知不知道这两部电影都是一个导演?是不是挺打脸的?嗯?套路电影怎么了?非得每一步电影都得烧脑到不行?安安心心的被感动不行?套路有好有坏,别一说套路就把评分往中国青春电影那里拉好吗?影评人就只看套路二字?我真的是不知道有多少评论的人真的看了这部电影,估计看了波剧情介绍就来草草评论打低分了吧?一条狗的使命,你们是不是还指望这条狗能够像福尔摩斯那样破个案子最好再像狼叔一样逆转个未来?

 6 ) 四个小感动的故事攒成一个尴尬的温情电影

讲真的,一开始确实抱着很大期望,但是看完有点失望。
导演是忠犬八公的导演,而且说是最会拍狗狗电影的导演,但是真心没有感觉很煽情。评论里那些说哭晕在影院的同学,真的有点不能理解。可能我跟女朋友的泪点比较高和比较特别吧。

简单说说:
1、剧情上有点尴尬,硬煽情较多。狗狗活了四世,每一世都没啥关联,而且感情线都是有点草草了事,还没有触达情感就结束了。然后从第一个主人,到最后回到第一个主人身边,确实有点感动,但是实在有点浅。好像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催泪。

2、电影想表达活在当下,或者善待,或者爱情。但是从一部狗狗片来说,太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了。虽然正片中有很多温情小细节,但是串起来一整部电影真的没有那么催泪。

豆瓣的评分确实有点高。我个人打分:6.5分。

 7 ) 又名《人命不如狗》

影片里的父亲最后去哪里了?我们看他为讨好老板而焦头烂额,为不如意的工作而借酒消愁,在家庭矛盾中被驱逐,而这个自暴自弃的“酒鬼”最后成了儿子最不想让人知道的“丑闻”。接着就不见了。狗命已转五世,这条人命呢?没了。 父亲在儿子的眼中一直是一个“敌人”和“累赘”的存在,这一关系是由儿子的狗来表现的。父亲起初不让儿子养狗,儿子和狗说如果父亲阻拦,我们就离家出走——父亲是儿子的玩乐生活的敌人。不过后来父亲接受了儿子作为儿童的生活理想,允许他养狗了,尽管他一点也不喜欢狗。当然,在影片中,父亲不喜欢狗本身就成了一种“原罪”——怎么能有人不喜欢狗呢? 儿子的狗毁了父亲招待老板的家庭聚会(在这场聚会上父亲能否得到理想的工作条件将被决定),父亲把儿子的狗关进小黑屋又默许它的逃出。这当然没有任何狗的责任或过错,因为狗不过是儿子与父亲互动和冲突的中介。并不是狗冲撞了父亲,而是儿子对板着脸的“不好玩”的愁心于工作的父亲的冲撞——他不理解父亲对工作的忧心忡忡有何意义。而父亲把狗关进小黑屋,实际上是在对胡闹的儿子表达着他的不满(我们或许都有相同的经历,小时候做了让父母失望的事情,父母没收了玩具)。而父亲最后默许了逃出来的狗,这和一开始他允许儿子养狗一样,父亲总是要一时“严父”一时“慈父”,既要对儿子的不成熟进行管教,又要允许儿童玩乐的天性,不能责备太深。 不过高举“狗命大于天”大旗的电影才不管父亲怎样艰难地履行他的责任,父亲终归就是个讨人厌的“敌人”和“累赘”,他把狗关起来连个毛毯也不给(可最后走投无路的父亲有人给过他一条“毛毯”吗),默许狗的出逃又不过是母亲苦口婆心劝说的功劳。 在爷爷家聚餐的餐桌上,父亲“煞有介事”地提起古巴的导弹危机。没有人关心他在焦虑什么,或许是担心自己经常出差的工作变得危险,或许是担心战争爆发不能安宁生活。没有人关心他在想什么。大人们责备他不该在饭桌上提起如此严肃的话题,儿子呢?直接带着狗逃离了这个“讨人厌”的“累赘”的父亲。 不过不能被理解的父亲还在尽力地理解着他的家人,草坪上看着与狗玩乐的儿子,本不喜欢狗的他给予儿子鼓励。可影片丝毫没有赞扬父亲的努力,反而呈现为一种狗的魅力对父亲的征服。带着不喜欢狗的“原罪”,父亲这个“罪人”终于要显出了“弃暗投明”的迹象。 但最后父亲还是自己“堕落”了。他居然整日酗酒,他居然推倒母亲,他最后成了儿子光鲜生活的阴暗“丑闻”。如此阳光积极的主人公怎么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呢?它必须被心怀(对狗的)大爱的儿子驱逐,它不值得被爱。 他居然还有脸来看儿子的比赛,居然还要在酒吧里“骚扰”儿子——这样的人还有资格以自己的儿子为傲吗,这样的人还有资格有儿子吗?看,这样一个累赘引发了多么大的麻烦。嫉恨主人公Eason的Todd用这一“丑闻”激起Eason拳脚相加,怀恨在心的Todd又引发了Eason家的火灾,致使Eason落得双腿骨折,丢了奖学金。 这一过程中,“累赘”的父亲和“忠心帮手”的狗成了鲜明对比。人们心中愤怒地喊着“扔掉他”,又感动地喊着“拥抱它”。 狗的存在合理化了儿子的不成熟和冷漠,爱狗的Eason怎么可能是人情冷漠的人呢,他才不是不肯理解和关心父亲,实在是父亲自己太过糟糕,他在拖累整个家庭! 就这样,一个为了家庭生计在职场饱受屈辱的父亲最后也被家庭抛弃了,而实质上这又是因为家庭从来没有给予他关爱,反而视他为“累赘”。但这场被资本主义剥削和冷漠家庭制造的联合谋杀并没有引起震惊,而是被一条狗盖上了温情脉脉的虚假面纱——作为“玩物”的狗给予了人们“爱”和“亲情”的假象,尽管真实的“父亲”在崩溃的边缘游荡,或者早已曝尸荒野。人们愤恨于狗命在收容所“屈尊俯就”,而这条人命连个“收容所”都没有。 用狗的视角来述说这个“温情脉脉”的故事是最大的反讽,就像我们如果用卫懿公的仙鹤之嘴*来讲这个耽于逸乐、荒废朝政,引得天怒人怨、国破家亡的故事呢?大概所有的真正家破人亡的卫国百姓都成了“敌人”和“累赘”吧——怎么能有人对“可爱”的仙鹤报以怨言呢? 最后影片用几句心灵鸡汤来教导我们什么叫做现代生活的意义。狗嘴里的“活在当下”和“要开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逃避责任,而又以玩物自慰良心吧。 悲哉!人命不如狗啊! 2017年3月12日 * 卫懿公与仙鹤的故事见《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讲述卫懿公终日耽于养仙鹤,荒于朝政,导致大臣百姓怨声载道、人心涣散,最后在狄人的侵犯中不堪一击,国破人亡的故事。

 8 ) 后感

昨天放学早,争取到了出去玩的机会。早上两点才睡着,很困,但还是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 影院人不多,我在一个比较偏的位置,支起头,左右换手,中途哈欠连天,也算是“流泪”过了。 因为周围朋友对他评价很高,我抱着一定的期待,最后有一点失望。 一开始以为设定时间是小男孩的童年,后来发现错了,前面是“因”,结尾是“果”。中间的转世在我看来就显得拖沓,也没有突出中心。到是有点卖“温情”的意味。怎么感动怎么发展。伊森和贝利的故事显然被警犬,玛雅两个小故事冲淡了,以至于最后的重逢让我觉得不知所措。

我不禁想问,为什么贝利执着于伊森,难道,警察和玛雅给他的感情不多吗?如果说,狗狗专一,那么他前几世的主人呢?

这样想来,觉得“转世”这个题材,显然不好。

 短评

养狗的人看了会哭,养猫的人看了会沉默…

9分钟前
  • Lcy
  • 推荐

洒尽狗血,可我还是被套路了。

1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根本没料到自己会哭,看完之后想想煽情的部分都挺刻意的。导演太会抓拍狗狗的神情了,很容易让观众代入感情

17分钟前
  • 水脉
  • 力荐

我家狗狗也会来找我 在我60岁的时候 我要好好思考到底如何认出她

20分钟前
  • 小乌鸦儿
  • 推荐

散场时,同场厅出来的女孩说:“那狗死的时候,全场的女人都在掏纸巾,纸巾的声音特别明显。”我也是女人啊!那段我没哭。我是在最后狗和男主人的女友都回到男主人身边那段哭的。我说那些动物保护者啥的也别去拦狗车了,掏钱买这个电影票送给狗贩子看吧!

23分钟前
  • 李昱琨
  • 推荐

亲爱的伊森,我来了。这一次,我还是决定养你。你已迈入中年,而我正值青年。更应该来养着你。我的几世过去,你也花了几十年。幸好我们重遇时,阳光仍保持着第一次见面时的激动 。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25分钟前
  • 凤凰街58号
  • 推荐

四生四世,十里麦田

26分钟前
  • 还行

回家后是我对我家狗最热情的一晚=.=

30分钟前
  • wwwwww
  • 力荐

💖这个才是情侣电影💖💖💖💖

35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所有养过宠物的人都会希望自己曾经爱过的宠物会回来找自己吧。

36分钟前
  • 江奂
  • 推荐

妈个鸡哭瞎了

37分钟前
  • 李大婷
  • 力荐

在电影院撕心裂肺地哭,就算是恶意煽情我也是不在乎的。看完死活要养狗,我爹一秒钟同意,我娘把我俩骂了一顿之后我俩终于老实了。

4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催泪型温情片,故事比较俗套但是不影响好看啊。万恶的PETA组织捏造了个虐狗视频说警犬那段虐待动物,结果本片在IMDB上被爆刷差评。这世道没治了……

43分钟前
  • Chassit
  • 力荐

没有预想的好哭,却超乎预期的好笑:用狗狗轮回重生的方式串联起整个故事,而其中的每个小故事又可独立成章,最后结尾的设置真是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暖心,不过,奇幻设定多少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因而达不到《忠犬八公的故事》那般让我深刻入心。话说,黑人女孩的那段和《美味盛宴》还挺异影同工的。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很温馨很感人,人和宠物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纯粹又真挚

49分钟前
  • 端木夜
  • 推荐

一条单身狗的使命就是帮助单身狗脱单

53分钟前
  • Carf
  • 还行

小时候失去爱犬,兜兜转转又失而复得;年少不懂事,赶走了挚爱,几十年后又再续前缘。贝利是幸福的,尽管他流浪、生病、老去,也有一个伊森始终在等他回家。伊森也是幸福的,曾经错过了汉娜,但还好没有错过一辈子。等待,不怕岁月蹉跎,不怕路途遥远,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5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简直在跟隔壁老太太比赛谁哭得更厉害😹😹😭

59分钟前
  • 躲在厕所抓蛆玩
  • 还行

我去,也不说一声影片就突然结束了!灯亮起来一屋子的人满脸眼泪擦都来不及!不尴尬吗?差评!

1小时前
  • 過期貓糧
  • 推荐

从头哭到尾,看完以后决定以后再不凶陈霍霍了

1小时前
  • 大妍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