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 第一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5

主演: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张艺兴,王迅,陈乔恩,郭涛,周冬雨,陈柏霖,徐峥

导演:任静,严敏

 剧照

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2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3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4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5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6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3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4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5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6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7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8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19极限挑战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8 00:54

详细剧情

《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将于今年6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推理竞技户外综艺,据节目组透露,这些嘉宾都是十足的“电影咖”,曾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荧幕形象,也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从6月开始,他们将展开一次“烧脑的追逐”,比拼体力更比拼智力。

 长篇影评

 1 ) 从5星改到了1星 深表遗憾

2015年正是国内综艺大热的一年,各种现象级的节目的成功宣告着国产综艺的越来越多样化,体系日益成熟,同时观众的眼光也越来越高。这是部从宣传时期就让我关注的综艺。

初看极限挑战时,我觉得简直太棒了,从嘉宾阵容到剧情设计,新鲜不做作不尴尬,最重要的作为一部综艺来说,真的好笑!突然觉得 啊原来综艺还可以这么做!尤其是和当时其他的几档综艺相比,简直就是业内标杆。虽然我当时从没看过rm,但毕竟人家名气还是在那儿的,于是笨熊虽然当时买了版权但是越做越缺失的诚意和新鲜感让我更加欣赏极限挑战这档“原创”综艺。

直到看到有人说极挑抄袭,一开始我无感,觉得即使抄了能抄多少呢,无非就是一些巧合吧,大概像说夏洛特烦恼抄袭一样是空穴来风的。而且本土化的这么成功,谈抄袭有些言过了。最重要的是我根本没法理解,这样一个没有固定模式的节目能怎么抄!

但我是个好奇心驱使的人,既然你说抄袭那我就去看,然后再有底气的回来打你脸。于是跑去看无限挑战,从2005年第一期黄牛比赛开始,一期一期看,看的把自己的脸都打肿了!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牛逼的综艺!一个让人会笑会哭并且一起成长的real variety show!一个看到最后连作家都叫的出名字的综艺!一个拿出其中一个特辑就能做一个新节目的神级艺能!当然,我也看到了那些极限挑战原封不动抄来的特辑!真的是原封不动!

2个星期前无挑终放,3年的时间,这500多期让我笑着哭着一起成长,也让我看到了一群业内顶级mc,pd,作家的职业操守。而如今极限挑战第四季开播,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接受这个消息。因为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抄袭,却又无能为力。毕竟不是每一个极限挑战的观众都会像我一样为了验证抄袭而亲自去看的。于是信息的不对称让我无法与之争辩,并且极限挑战已然在这三年中迅速成为了一个拥有太多忠实拥趸的国民综艺。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还有即将开始的无限歌谣祭!真是抄的连渣子都不剩!爱奇艺还有某些卫视,吃相太难看了!

对于极限挑战的抄袭,我能做的只有从5星改到1星,告诉大家他真的在抄袭,然后默默的看着他毫发无伤的前行。我相信,观众是没有义务做这个市场的监管员的,观众只是决定了市场的需求,你做的好就看,不好就不看。但对于这个市场虽缺乏的独立监管和自律能力,我也只能深表遗憾了。

 2 ) 东方卫视完美翻身仗

其实这节目谁看都知道这是来和国跑男抢人气的……
看完第一期,发现这节目真心比国跑男好看,原因如下:
阵容:如果不是有国跑男我一定不会认识郑凯和李晨,也就是说是国跑男捧出了嘉宾,而极限挑战的阵容本来就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是他们先出了名再来这个节目。
玩法:浙江卫视买下版权其实就是为了“撕名牌”,所以无所不用其极,期期都和名牌有关,所以定会看腻。这个节目看起来并不会重复这种现象。
关于未来:这个节目总体前程是很好的,应为节目嘉宾并不会特别的作,而且透露出了一种亲民,总体看得很舒服。而国跑男可能不会像running man一样火那么久,应为韩跑男已经超脱了撕名牌的玩法。
总的来说,这节目是东方卫视的翻身仗,未来前景好,有可能打败国跑男,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来看一下这个节目,老少咸宜。

 3 ) 【扑通扑通 综艺人生】

扑通扑通 综艺人生
文/小燚
 
大学时期开始喜欢看各类综艺节目,多以台湾和韩国制造为主。
近年来国内财大气粗活不好的公司越来越多,有良心的还会购买版权,没良心的索性直接抄袭,于是我们陆续看到台湾的《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大学生了没》,以及韩国的《两天一夜》、《我们结婚了》、《RunningMan》、《爸爸我们去哪儿》等等节目在国内各大卫视变装上演。
在小燚看来,国内只有《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的第一季还可以,虽然和韩国原版已经不是一回事,但是形态和综艺效果以及后期制作在当时确实给了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尤其对于很多没看过国外综艺节目的人来说,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以上还是继承了一些内容的,对于国内的《两天一夜》来说,即使当年有吴宗宪这个大咖撑着,无奈身边的各种明星们不是架子端着,就是综艺感严重缺乏,所以更来改去最终停播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回想起姜虎东时期的韩国版《两天一夜》,那才叫真实好玩的野生综艺节目。一直端着除了做服务生,其它什么都是做不好的。


但是近期我有了新发现,国内新节目《极限挑战》(引进自韩国《无限挑战》)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固定班底为黄渤、孙红雷、黄磊、王迅、罗志祥、张艺兴。有两黄加罗志祥,我就觉得这节目效果不会差。罗志祥在台湾娱乐圈早已是中坚力量,他主持的《娱乐百分百》也沉淀出了颇具台湾特色的综艺感。《极限挑战》中果然看到他故意做效果、做梗,看得出他是揣摩过内地笑点的,爆点都还不错。黄渤的喜感加上黄磊睿智大脑及发福身材,基本没戏也能有爆点。
韩国原版《无限挑战》我还没看,但《极限挑战》的结构还挺完整的,每期独立成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各种任务,从任务启动后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团员最终的成绩,在节目中看应变,看执行力,看团队,看情商,这才TM是好看的综艺啊。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撕名牌,搞得我周末逛个商场都到处在撕,那疯狂程度我常担心把我T恤袖子给撕了。
《极限挑战》目前更新不多,团队成员彼此也需要从熟悉到默契的培养过程,不可否认也有很多瑕疵,比如做节目效果的时候,演员们却频频笑场,只有罗志祥这般久经考验的综艺咖可以做好效果,但这些细节都是后期可以培养的,要知道,他们是国内拔尖的艺人啊。



互联网时代滋生了很多行业,也落地了很多创意。爱奇艺制作的脱口秀节目《奇葩说》应运而生。这个节目第一季从去年底开始到今年年初结束。一档敢想敢说的年轻人激烈辩论,还有团长高晓松、蔡康永保驾护航。更有马东这个从不公正的法官各种歪理。开辟了一个国内综艺新方向。《奇葩说》第一季也让观众认识了很多奇葩辩手,比如舌战群雄的马薇薇、犀利的肖骁、气场十足的范湉湉、平时闷台上牛的颜如晶等等。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被蔡康永一段声泪俱下的出柜论刷屏了,片段就出自《奇葩说》第二季,你可判断国内网络综艺的尺度已经跨出了几步。但是目前第二季更新的几集我不是很喜欢。不仅仅是我对金星老师的无感立场,主要还是新上位的奇葩辩手模仿老奇葩的痕迹太重。老咖的个人风格及辩论习惯是一路摸索,慢慢在节目中沉淀养成的。新咖们急于上位,却直接把最犀利、最爆料、最粗口用作成长的天梯,其实结果恰恰相反,他们把天梯放在了海里。

《极限挑战》与《奇葩说》第二季都更新不多,未来发展未知,我期待着渐入佳境的惊喜,相信喜欢综艺的你也一样。


                 ——————END——————
    
微信原创公众号【燚见】,每周五推荐好书、电影、美食、音乐等生活种种美好。

 4 ) 成长是收获还是怅然若失

       看腾讯的采访,小绵羊说自己学会了不要较真,听见这句话不知道是感到高兴还是失落,也许成长就是这样,在收获的同时怅然若失。

    极限挑战看了这么多期,印象里最深最难以忘记的仍然是第二期,记得当时看到张艺兴眼里的泪水我第一反应是,不会吧真哭了,不过是游戏嘛这么较真?看他半张的嘴唇,真的有一点怀疑过他的智商。其实对于极限挑战的综艺模式我是看了好几集才反应过来它是剧情式的,这种模式对嘉宾是一种挑战,你说它是游戏吧,它又带着剧情,你说它是剧情为主吧,又不怎么严谨,到底是嘻笑以对还是全情投入,这是一个选择是一个度的把握,把握得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生财。稍有偏差就容易歪到沟里,接下来一股口水大潮就会汹涌而来。

    在我的度量和估测里,张艺兴偏巧成了那个没把握好度的一个,他并不是玩不起,在开始钥匙被抢的时候,他虽然有点泄气但没有放弃,下山的路上喊着“我要钥匙”,带着点可爱的小固执。至于到后来箱子被骗画风急转直下,节目剪辑也带我们回顾了他和孙红雷结盟过程里的点点滴滴,他为什么这么较真,说明这个过程里他投入了真感情,真心的把红雷大哥当成了兄弟,对他付出了信任。较真较真,就是因为真所以计较,如果不付出自然不会失落。另一边,落跑的孙红雷心里忽然也是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他返回去找张艺兴,打张艺兴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就担心,怕他犯傻劲退出录制,这一切从另一方向证明当初他俩结盟的时候的确真心相待,不然他不会感同身受为艺兴担心那么多。这两个在假游戏里玩出了真情谊的弟兄俩,他们的这段经历在意料之外为第二期节目的这个剧情进行了升华,本来只是斗智斗勇,最终却输给了兄弟情。

    残酷里仅剩的天真,美好得像一个童话,在极速前进的时候,突然醒悟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有些东西现在不珍惜,以后再也不会有。

 5 ) 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观后感

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观后感
今年暑假一直在追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前几天还听说这个节目获了国内的一个“最具影响力综艺节目奖”。
我不是一个热爱综艺的人,那些有过辉煌收视率或者正在延续辉煌的综艺节目:相亲类的“非诚勿扰”,竞技表演类的“中国好声音”、知识竞赛类的“一站到底”,国内首档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芒果台超级火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等,我每个都看过几期,或者浮光掠影看过几段,没有哪一档节目能让我每期都追,甚至没有哪一档能让我在无聊至极的时候想起去看,也更加没有哪一档能让我看上第二遍了。但是,这一切的有关综艺节目的“没有哪一档能”,却被今年火了一整个夏天的“极限挑战”做到了。
之前说过,我不是一个热爱综艺的人,甚至可以说,我不是一个爱看电视(在这个电视都快被年轻群体淘汰的时代,还是换成“不爱看视频”比较妥当)的人,虽然早在六月份,也就是说极限挑战才播出两期时,就从朋友家人,还有社交媒体上听说过他,但一直没有欲望去看看,只是凭着惯性想着:哎,不就是看几个明星干着普通人也会干的事,偶尔装个傻卖个萌或者流露一下真情嘛,这种追星一族才有必要干的事,我可懒得凑热闹。(当然,有这种想法也是受了在“极挑”之前就播出的真人秀节目比如“花儿与少年”的影响,偶尔在微博或者新闻上看到花儿与少年的介绍都觉得“好无聊”,要不就是看到负面的评价)
不过,在七月份的一天,偶然看了极限挑战的一期节目(是郭涛当嘉宾参与演出的那期“疯狂的石头”),我才开始心甘情愿地入了“极挑”的坑。
那天晚上的直播结束后,已经是十一点多,意犹未竟的我竟然又丧心病狂地用电视的“回看”功能看了极挑 “荒岛求生”篇和“新上海滩” 篇,然后在大半夜关了灯的房间里使劲憋住快要岔了气的笑,到了凌晨三点多才一边打定主意“明天继续补看之前没看的几期”一边不甘心地睡觉去。
以上是我与极挑结缘的过程,接下来想说说正题:我看这个节目的观后感以及这个节目本身。

从极挑获得“最具影响力综艺节目”这个奖项来看,毫无疑问,他本身已然掀起了几乎全民的关注,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成为2016年的“现象级综艺节目”。
微博关于节目内容的话题,转发,评论,大众对于其中参演明星的二次关注,极挑来到一个城市录制所掀起的热潮等等等等(特别是南京那一期,那时候的火炉南京日最高温三十九度,结果节目还因为围观群众实在太多而延缓录制)。就凭这些,极挑已经是所有综艺节目中最具新鲜感和亲切度的了。
在此,综艺节目不再是“主持人在电视上说”/“明星在舞台上演”/“普通人到舞台上展现”/“明星到偏远的地方录节目后播出”的传统概念,也不再是“我这个礼拜要在电视/IPAD/电脑上‘看’一个综艺节目”,而是“**节目组来我的城市录制诶!”、“我在地铁/出租车/大街上/公园里看到**在录节目诶!”甚至是“**节目组要来我这边啦!我要去蹲点!”,这种参与性,互动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更深一层次的期待太厉害,甚至不需要节目组自己吆喝,在社交媒体普及,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那些节目录制所在城市的市民,与明星互动过的普罗大众,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朋友圈”、“家庭圈”、“社交圈”、“关系网”中不知不觉地为节目打了最具传播力的广告。一档节目,做得“全民参与”、“口口相传”,太聪明。

再说节目参演阵容,在微博、豆瓣上看极限挑战评论,出现频率最高的有二:1、从来没有像追极挑一样追过综艺节目。2、这个节目的“好看”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选对了人。
说说我自己,对于孙红雷,之前除了“那个演潜伏的中年男演员”以及“和林永健傻傻分不清楚”之外,没有其他印象。对于黄渤,只知道他是一个演了很多管虎执导作品的电影演员,同时又是泰囧男三号。对于罗志祥,则是他是一个很早就出道的台湾男艺人,长得还可以。对于黄磊,他跟他女儿参加过“爸爸去哪儿”,会做菜。另外的两个人:王迅和张艺兴,则是根本没有听说过,EXO倒是知道,但是不知道其中成员的名字,一开始还总是把张艺兴和另一个男演员孙艺洲搞混,说成“孙艺兴” ……
接下来想说的:但是!自从看了极限挑战,我几乎快要成为黄渤和孙红雷的粉丝……甚至在看完极挑之后,还去看了黄渤的所有影视作品:“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心花路放”、“斗牛”、“厨戏痞”等等,甚至去看了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锋刃”,还有……“民兵葛二蛋”……
深深地被“渤哥儿”的人格魅力,智商情商以及演技所折服。
对于阵容,成熟的实力派中年男演员,他们的智商情商,演技,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群众基础绝对过硬,再加上四个人各有特色:外表老大哥实则大傻的“颜王”,机智幽默的黄渤,老谋深算的神算子,老实搞笑的金牌绿叶王迅,这个互补互助,互相渗透,光是看他们几个吹牛侃大山互相寒掺就已经够有意思的。
另外两个“稍有颜值”的男星:少不了的港台艺人:小猪,逗逼老练的性格以及多年的台湾综艺历练,也是越看越有趣,而且看他在大陆体验生活,和大陆演员互动也自带喜感。
90后张艺兴,他应该可以是节目阵容当中那个“制造冲突”、“制造不同点”的角色,撇开“他代表了新一代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映射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这一宏伟命题不谈,他的存在,可以避免那几位老大哥把整出综艺节目“表演”得“滴水不漏”,或者只剩下他们的插科打诨和不相上下。
“综艺节目”、“真人秀”、“大型开放式”,这几个关键词定位,就已经决定了这是一档需要“意料之外的矛盾”、甚至“意想不到的真正的尴尬”的节目,而张艺兴的加入,从节目效果来看,果然很好地起了这些作用。
再说说这些角色的其他优势,演员固有的粉丝年龄跨越层次广,“老男人”负责讨好阿婆阿姨,成功将他们纳入收看人群,(要知道,如果只请现在的年轻“偶像”,可是有可能会被这些人排斥甚至抵触的。)罗志祥负责建立起与港澳台观众的联系纽带,而张艺兴的粉丝效应,已经可以为节目保证一定的收视率了。
说到演员,对于极挑来说,节目组和参演成员这二者之间真的很好地实现了“互惠互利”,成员对节目效果和收视率的贡献已经谈过,另外一方面,由于极挑这一平台和媒介,这些当下并不算“红红火火”的演员明星们真的是再次引发了热烈讨论,甚至使许多观众 “路转粉”(“路人”变成 “粉丝” ), “黑转粉”(“黑子”变成“粉丝”)。
记得之前看过关于孙红雷对于参演极限挑战的采访记录,里面孙红雷说作为专业演员,现在感觉自己在平常生活中会有点“放不开”,不小心就会给其他人“太端着”的感觉。其实这样对他本身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戏路拓宽都没有好处。于是,他觉得自己必须“放开”,要让家人朋友感受到自己“心中的火热”。
相信许许多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看了极挑之后,不止是更进一步了解了孙红雷,更是觉得自己对其的“固有印象”完全被打破——孙红雷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搞笑超级傻又暖又坏的萌大叔好嘛!”
这样的“多了解”和“打破”,使得节目有看头,明星有话题。一方面,演员个人想展现出来的一面得以充分展现,还吸引了大把大把新粉丝,另一方面,也使得各路导演编剧等进一步了解他。这不单单是“再红了一把”,也是演员拓宽戏路或者转型突破的好契机。

最后说一些节目内容设置,极挑的形式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六名成员单独互相竞争也有分组竞争,有独立行动和群体合作行动,有预设好的“勾心斗角”也有不自禁地“互相关照”等等。在设置好的游戏中角色扮演完成关卡几乎是每一期的设定,但是这样的设定却可以焕发出几百种玩法,不同的历史情境,不同的地域设置,不同的人物设定,不同的游戏规则,不同的分组方式,不同的主题目标等等,只要稍微改换一下,就可以有这么“一出好戏”,再加上,不可能雷同啊,因为这些预设不一样,那么,“开放式节目”的人物反应必然不一样。而且,有这么几个“老戏骨”、“好玩的大叔”,长时间保持新鲜感不会难。

另外一提的是,极挑在本应播放南京站那期时开始了持续三周的停播,之后才又复播。停播期间我还未为节目担心了一把,毕竟,大众热情和舆论焦点的转换实在是太快了,一档节目好不容易经过那么多期开始了它最能引发关注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已经有一大批节目固定粉会在首播就守在东方卫视等极挑了,而偏偏这个时候,他停播了!第一个礼拜,大家感到遗憾、不解,期待下个礼拜复播,结果第二个礼拜又停播,大家已经极度不解,各种猜测,甚至是愤怒,这时候,已经有一些人不再期待极挑的播出,慢慢地被竞争激烈的其他各卫视综艺节目吸引了过去,第三个礼拜再停播,大多数人都已经淡然了,甚至包括我,开始觉得这个节目说不定就这样结束了。
等到第四周复播,引发的关注已经明显低于前期,而且对于我们这些原本的固定观众来说,之前连续不断的热情在经过三个礼拜的低潮后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知道复播也没有看首场直播的欲望了。不过好在,之后的几期开始,节目的精彩还是能够唤醒人们之前的热情,而且又开始正常周播,原有的粉丝慢慢回归,新粉丝人数也开始增长,话题和关注度也回来了一部分。
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三周的停播还是使极挑元气大伤了。
如果换一种思路,假设一下,极挑只停播一次,第二周开始复播,说不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毕竟停播的第一个礼拜内,大众会对其停播理由进行各种猜测,这其实变相起到了拉高节目关注度的作用,并且,这时人们还在期待下一期,当然,这里的重点是:要在第二周及时复播,并且甚至要播放由于上周停播而打造的“特别节目”,多加一些噱头,利用观众的补偿心理。可若超过第二周再停播,那么这根“橡皮筋”就开始断了,会起到反效果。当然,以上仅为个人猜想。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就是极挑为什么“好看”,虽说极限挑战的宗旨是要结合时下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设置后使极限男人帮们“挑战极限”,不过我总认为,一档综艺,先做好了“好看”和“吸引人”最重要,“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和“弘扬正能量”首先应该为 “好看”和“吸引人”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有热点话题,饱含正能量也是为了使节目好看,而非“为了挑战”而“挑战”,为了“弘扬”去“宣传”。有更多人看才会使传播效益最大最优,节目中包含的“热点”和“话题点”也才能有人发现有人聊,“节目宗旨”潜移默化才能最佳。

 6 ) 玩得起与怎么玩——从金条大战的失败,评《极限挑战》的成功

一直都很想在《极限挑战》第一季结束之后写点东西。但是七七八八写来写去总觉琐碎,不知如何成文。今天鼓起勇气把当初被黑成一片的第二集金条大战看了,却突觉灵光一闪,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金条大战是失败的一集,所以说虽然是完整录制的第一集,却不得不放到第二集里播出。但这集里反映出的问题,却像一面镜子,也像一个预言。极挑之后的成功,与这一集的失败,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我首先想花一点时间,带着大家把第二集中的高潮戏“决战证交所”回顾和分析一下。

 

(背景:第二集中6位嘉宾为金条展开激战。在七宝的肯德基餐厅里,本来与张艺兴结盟的孙红雷,在follow PD的唆使下,为了赢得胜利背叛了张艺兴的信任,偷走了张艺兴委托他看管的金条箱。被背叛的张艺兴只得卖唱挣交通费回市区。偷走箱子的孙红雷很快后悔,但返回时张艺兴已经离开,而且张艺兴的follow PD关掉了张的手机,希望张艺兴带着情绪继续节目,使得孙红雷无法打电话去解释。节目中过了近半小时后(实际拍摄时过了3个多小时后),两人在十六铺码头再次见面。孙红雷归还箱子道歉,但是被背叛的感觉在心中发酵3个多小时后,张艺兴根本不想见到孙红雷,也拒绝接受道歉。双黄试图打圆场未果,倒是小猪罗志祥机灵地偷走孙红雷的箱子,总算帮张艺兴出了口气。

……我知道这很啰嗦,但是这些信息都很重要。好,现在我们开始回顾“决战证交所”。)

 

一、“决战证交所”回顾与分析(括号内的是对剧情的分析)

1、孙红雷在进交易大厅之前,抢劫了王迅。

黄渤吐槽:“能从头坏到底,也不容易。”

(分析:黄渤开始控场,用自己之口,帮艺兴把一些对“颜王”的孙红雷的情绪发泄出来,把已经走歪的节目情绪正回来一点。)

 

2、王自健宣布本轮开始。“我相信大家对于自己的金条,有些还没有很清楚的概念。”

镜头里黄磊没有笑容,眼神放空,思考中。

(分析:黄磊开始控场,最强大脑开始飞速计算所有人的金条数。)

 

3、所有人依次开始进入大户室获知自己的金条排位,也从大屏幕上观察他人的反应。

黄渤对孙红雷的评价:“其实看着挺善良的。”

王迅:“心哪儿看得透啊。”

黄渤附和:“这就是演技嘛。”

黄渤评价艺兴:“清纯萌动。”

小猪的浮夸演技逗笑了所有人,黄渤:“这是偶像剧的表演。”

(分析:其实大家细心就可以发觉,不光是红兴两位,其他四人此时的情绪也是凝重的,只是在强颜欢笑而已。导演组启动了那么狗血的剧情,此时的当务之急其实是挽救僵硬的气氛,修复红兴之间的信任,比赛谁赢早已不重要了。这里黄渤继续控场,继续帮张艺兴抒发负面情绪,并夸艺兴可爱保护艺兴,王迅在帮他的忙。小猪也在帮着耍宝,缓和气氛。)

 

4、王自健宣布最后半小时,是大家争取金条的最后机会

(分析:所有6人皆神色凝重——但如果你相信字幕,觉得他们还在盘算怎么才能让自己赢,那就错了。)

 

5、黄渤:“其实现在就是怎么让自己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你们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上。”

(分析:黄渤不愧情商最高。这句话乍一看,好像是说成员要想办法让自己处于可以争胜的位置,但后半句的强调“你们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上”,却也是在提醒孙红雷和其他成员:如果你们要让艺兴赢,也要好好计算大家各自的金条数,谁最多谁次多谁和谁数量一样,这些计算一点不比只是自己争胜省力——简简单单一句话,正反面解释却都是滴水不漏,实在令人佩服。)

 

6、孙红雷:“反正我今天拼了命的就是想……”

黄磊:“你想用一种方式向艺兴道歉,于是你就抢劫了王迅……哈哈哈”

孙红雷:“没错,我就是想通过抢劫别人的方式,让艺兴得到安慰。”

黄渤:“这就是盗亦有道。”

(分析:6个人中,年纪最大的三位都比较熟,很有默契。尤其是拍摄《男人帮》结下友谊多年的孙红雷和黄磊。导演组启动那个抢箱子的狗血剧情,其实把孙红雷也吓得不轻,此时还在内疚和尴尬中,黄磊注意到孙红雷没缓过来,就代他把话说清楚。黄渤也帮着圆场。)

 

7、张艺兴:“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我在今天这期节目里是感同身受的。所以说我还是要谢谢……红雷哥。”

(分析:小绵羊还在生气,但此时态度已没有在码头时那么强硬,那时候他可是连见都不愿意见孙红雷的——小猪帮他出气的那招功不可没。在码头的时候,小绵羊是情绪、理性上都过不去。现在他好歹肯和红雷哥说话了,当然内容里还是表明他的不认同的——情绪上总算过去了,但是理性上还是过不去,道理总是要讲一讲的。)

 

8、大家开始使用钥匙,小猪用“强制给予”钥匙给了孙红雷金条。

张艺兴:“我的钥匙功能是‘抢夺’……我决定放弃这次抢夺的机会。”

之后抢夺钥匙被黄渤要去,从黄磊那里要来金条。

(分析:“抢夺”很明显触及了张艺兴的伤口,在本集中深受其害的他,下意识地拒绝使用。

双黄继续控场。)

 

9、王迅把自己的“交换”钥匙给了孙红雷,建议孙红雷把自己的箱子换给张艺兴。

孙红雷:“我也是这么想的。有可能把我的箱子换给艺兴,艺兴会赢。”

张艺兴很惊讶。

(分析:镜头回放可知,其实在孙红雷抢劫王迅的时候,王迅就已经得知孙红雷想通过让张艺兴赢来道歉的想法,所以决定帮助他。大松鼠对兄弟还是很仗义的。

小绵羊已经感到了颜王的歉意。)

 

10、孙红雷想使用“交换”钥匙之前,张艺兴阻止了他:“你要不要听一下我说的呀?”

张艺兴:“我的执著我跟你说了吧……(镜头回放:小绵羊曾经表示对对手真正的尊重,就是和他一起拼到最后)……我希望可以让我执著一下。”

孙红雷:“你希望吗?”

张艺兴:“希望。”

孙红雷:“那我们赌一下吧,让黄渤来做决定。”

(分析:这番对话,我是重看时才意识到份量的。其实这番话非常的重要!

其实在这里,小绵羊已经原谅了颜王。但颜王也是要正式向小绵羊表达歉意,才能让自己心里过得去。于是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孙红雷要如何选择表达歉意的方式?

张艺兴的回答:必须是我能接受的方式。

——其实严格来说,小绵羊这番话的内容,和在码头说的“你不经我同意就拿走了我因为信任你而给你的箱子,那么你现在也没有任何权利,把箱子拿回来,我就要接受”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只是当时人在气头无好话,语气实在生硬得紧。但其实这意思是没错的。颜王一开始在码头觉得逗艺兴笑就可以。但是小绵羊在这种原则问题上还真不是哄一哄逗一逗就能过去的。他的态度很清楚,不管你道不道歉、用什么方式道歉,都要用我能接受的方式,要尊重我。

我不清楚张艺兴在极限挑战之外是什么样子,但是光这番话,我就觉得,这孩子确实很厉害。其他5位前辈的阅历、演技、控场能力和说话水平,和他之间都隔着至少十几年岁月的差距。可就算是实力最弱的一个、就算已经被导演组的狗血剧情坑得这么辛苦,他依然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抓住最重要的一点,希望其他几位前辈还是能尊重他的意愿。

可以说,小绵羊缺阅历、缺人情世故的圆滑、缺综艺和表演经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但还真不缺智商和情商。他在关键时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这孩子身上确有过人之处,几位前辈那么喜爱他,并不是偶然。

当然了,对于相对弱势一方的自尊,欺软怕硬的孱头们是不懂的。而哪怕对方弱势也要给予尊重,才是强者的心胸——大哥不愧是大哥。)

 

11、孙红雷把皮球踢给了黄渤。没有准备的黄渤和孙红雷连人带箱子一起换了位置——其实什么也没换。倒是把大家逗乐了。

(分析:气氛进一步缓和。)

 

12、只有最后三分钟了!王迅向黄渤提出大家一起想办法让艺兴赢,众人附和。黄磊计算出大家大致的数量排位,表示因为艺兴之前没有拿过别人的,所以有困难。

张艺兴:“那红雷哥现在要给我两块吗?”

孙红雷“刷”地摘下墨镜:“你想要吗艺兴?……你等会儿,你想要干吗?”

张艺兴:“要想赢。”

黄磊:“快点!”

黄渤:“只有四十八秒了!”

孙红雷把金条尽快给了张艺兴。

(分析:小绵羊终于给了颜王一个台阶,同意接受他的歉意和前辈们的好意。当孙红雷因为惊喜而摘下墨镜的那一刻,整个大厅里的气氛终于变了,变得紧张而兴奋。因为狗血剧情而毁坏的气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扭转了回来,所有人都进入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真是迟到太久了。

另外,其实颜王的情商也是很高的,他惊喜之余没有忘记问一句“是你想要吗?……你要干吗?”——表达歉意要以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这点大哥可是听进去了。)

 

13、黄磊还在紧张计算众人的金条数,黄渤帮他一起算。黄磊向孙红雷再要两块金条,孙红雷不理睬他,只顾倒数时间,直到时间结束。

(分析:其实这时红兴两位,已经基本从狗血剧情带来的纠结中解脱。倒是双黄重新担起控场重任,他们必须保证完成大家的计划,让艺兴赢。黄磊还想向孙红雷要金条,是他想把局面变成张艺兴在最后一轮打败孙红雷获胜,让小绵羊的心结解得更彻底一些——只是此时好不容易得到小绵羊原谅的颜王,再也冒不起险了。)

 

14、王自健开始宣布结果,所有人都很紧张地等待最终宣判。

数量最少的王迅和最多的黄渤先后被淘汰。

淘汰数量相同的人时,宣布第一个淘汰的是孙红雷,之后小绵羊无意识地举起了手。

(分析:小绵羊其实是希望在这里和孙红雷一起淘汰的。他并不是真的想赢,之前向孙红雷要金条说想赢,不过是给前辈一个台阶下。事到如今那个所谓的胜利已经没有人想要,他倒是希望自己和孙红雷数量相同,一起淘汰,这样至少可以让那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背叛戏码显得毫无意义。)

 

15、可是和孙红雷数量一样被淘汰的是罗志祥。最后PK的是张艺兴和黄磊,最后张艺兴获得胜利。孙红雷带头鼓起掌来。

(分析:其实真正为这个结果高兴的是大哥们。当导演组启动那个狗血的背叛剧情时起,这期就不可能以喜剧方式结束,而是被歪到了虐心的正剧向。金条游戏的结果,远不及大家拼命安抚被狗血剧情虐惨的一大一小重要。所有被先淘汰的人都一脸轻松和欣慰,因为他们离共同目标又近了一步。而最后当大哥们都为艺兴的胜利鼓掌时,倒是小绵羊,因为本来也不想赢,所以根本就没有做过胜利的思想准备,反射弧长得让人忍俊不禁。

好吧,虽然这集实在太虐,几位嘉宾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扭转过来的过程也确实别扭得很。不过这个背叛事件总算是基本解决了,没有把后遗症带到之后的节目里。谢天谢地。)

 

二、失败的“金条战争”对《极限挑战》之后节目的深远影响

 

1、导演组的控场能力急待加强

我第一次看这集的时候吓了一大跳:背叛剧情出现的时候已经是节目中段,后面只有40分钟左右(还不算后面的游戏内容)。两位嘉宾此时根本还不熟,年龄阅历差异太大,彼此间缺乏配合的能力和默契,导演组怎么能允许风险如此巨大的剧情出现?这种在电视剧里至少也要好几集时间,才能完成“从伤害出现到修复关系”的庞大狗血之剧情,如何才能够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像样地收场?更要命的是,观众是上帝视角,知道孙红雷很快就后悔内疚了,张艺兴却不知道,只知道那个之前抢过他钥匙、偷过他金条的(让人害怕的)大哥,又一次狠狠地耍了他。等到过了几个小时后再见到时,信任已经毁坏,伤害却被时间发酵放大。按照人类正常心理,经历这样的背叛,必须是需要经过正式道歉才可以的——但是孙红雷资历太高,又在众人围观下录制,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好好道歉的条件(这期之后的正式道歉还是两人私下才完成的)。所以当时的孙红雷和张艺兴都被坑得很惨,尴尬难过又骑虎难下。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剧情是导演组刻意安排的。我那时候想的是:导演组也太不机灵了,就算小绵羊不接电话,你们安排在两人身边的助理啊什么的工作人员互相之间总能保持联系的。知道颜王那里后悔了,双方的工作人员通个电话,张艺兴那边的工作人员找个借口把小绵羊在餐厅那里多留个几分钟,等到颜王回来,向小绵羊道个歉,这个伤害就及时止住了。可是如果放小绵羊走,两人错过,那么几个小时之后再见,那伤害程度就不一样了,要收拾的烂摊子可就太大了。

(等到我知道这个剧情居然是导演组一手策划的,颜王偷箱子是导演组撺掇的,小绵羊的手机也是导演组关的……我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啊,导演组。)

 

本集的失败,真正的原因在于导演组控场失败,引入根本不能及时收场的剧情。我想这集导演组事后是肯定反省过的。因为演员能决定的只有一个角色的好坏,但只有编导才有能力决定一部作品的好坏,控场失败的后果太可怕了,这集里的剧情失控,我想不仅是颜王和小绵羊,其他所有的嘉宾、工作人员,包括编导们自己,都不想再经历第二回。

当然之后的节目里,大家还是很容易看到导演组注意了控场安全,极挑的前三期导演组的控场能力还是一般,到了第四期才显露出较高的水准,而此时6位嘉宾互相的默契程度也大为提高——于是此时的极挑,就真正“好看”了起来。

 

2、张艺兴的团宠之路和红兴CP的兴起

本集里小绵羊让导演组的失控剧情狠狠地坑了一把,发了脾气,却也显露出了他本性中一些真实而可贵的特点,赢得了大哥们的喜爱和尊重,开始了团宠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一季下来,小绵羊在前辈们教导下,进步有目共睹。

小绵羊的认真倔强,多少让大哥们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颜王孙红雷吧。因为“不打不相识”的关系,这两位之后还互动得特别频繁,顺带催生了红兴这个魔性的CP(呃,观众YY,切莫当真)。在后面几期,节目组还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与金条场类似的场景,这有点像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疗法,当嘉宾们面对类似场景不再紧张,而能够把金条那期当玩笑讲的时候,就是真的释怀了。

 

3、三精和三傻的划分本质

说是三精和三傻,但其实观众不至于真的以为6位嘉宾的智商有如此差异。能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混成这样,肯定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甚至是天才。但极限男人帮中“精”和“傻”的划分确实清晰。那么到底是如何划分的呢?

“三精”之“精”者,非智商之“精”,乃控场之“精”也。

三傻和三精,在节目中担当的职责不同,三精偏理性+控场,三傻偏感性+活跃气氛——大家看三精的控场+耍帅,也爱三傻的逗乐+卖萌。6个人都聪明,但只有三精是控场的,或者严格来说,是黄磊黄渤这“双黄”在控场——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划分是“两精+三傻+小猪自由人”。因为小猪罗志祥其实是一个“跟两精变精、跟三傻变傻”的神奇存在,而只有黄磊和黄渤始终承担着控场重任(包括在见识了导演组的坑爹本质之后,有时候他们还会自己修改剧情,和导演组斗智斗勇,这是后话了。)

 

4、黄渤的中枢地位

黄渤是6人组中当之无愧情商最高的一位,也是综合评价最好的。除了第二期直接被导演组演砸了的部分外,他几乎能应对任何场面,而且总是能够把剧情往相对正常的方向推动。

比如说在本期,以张艺兴的年龄,指责孙红雷会招黑,他就帮着张艺兴“骂”孙红雷;还比如说职场那期,无缘无故就要投票淘汰队友,他写完后挂着招牌坏笑问人力资源总监:“总监你就是这么爬到现在的地位吗?”——其实黄渤是以一个含蓄、迂回的方式,表达对于这些负能量部分的反对,经过他这些绵里藏针的讽刺,负能量得到一定的抵消,节目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因此变得更正面一些。所以说,黄渤是批着坏叔叔的皮,做着可称为暖叔叔的事情。他是6人组当之无愧的中枢。

 

5、神算子如何才能赢

相比较黄渤绵里藏针式的聪明,神算子黄磊的聪明可谓是锋芒毕露的。只可惜相比于情商高的人,智商高的人似乎总是显得比较惨。自信智商碾压可以搞定一切,所以其实神算子很少主动坑人。但就算如此,也总是运气不好。

因为太聪明,早早地看透了导演组的盘算,结果导演组为了保证之后节目的可看性只好故意坑他,不让他赢;明明是遇到事情时被队友最依赖的大脑,可是解决问题之后似乎还是被三傻抢了镜头;而如果是遇到六个人竞争的游戏,却总是被其他成员以“威胁太大”为由提前坑掉……神算子感到心好累,明明表现那么好,却一次也没能赢过,连观众都要抱不平了。

 

我觉得应该还是要允许神算子赢一回(不然未免显得节目组对于广大知识分子和业务骨干太不友好了|||)只是为了保持节目的可看性,前期黄磊老师可能要忍耐住发挥自己头脑的冲动,毕竟神算子的“破案时间”是一个大招,放在太前面,作为观众就会有一种被提前剧透了的感觉,对接下来的剧情的期待度就有所减弱;如果放在节目的后段、最好接近结束的时候,那么就会有格外酣畅淋漓的效果(比如第五期的揭示密码,就发挥得非常好……虽然还是没赢|||);

其实黄磊的大脑,单纯用在赢游戏上,太大材小用。真要赢的话,不如索性安排一期其他5人都遭难的情节,让神算子当一把智救兄弟、力挽狂澜的大英雄。而如果当不了大英雄,当大反派也可以(写这段的时候,还没有放到最后一期,现在很高兴看到导演组也注意到这一点,最后一期安排黄磊当大BOSS,真帅啊~)

 

6、“我们之间要多一些信任”成了节目的隐之关键词

本集之后,极挑多了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之间要多一些信任”。

而我认为,这也是节目的一个关键词,隐之关键词。

 

极限挑战的明之关键词是“这就是命”——这决定极挑在这个口号之下,到底能折腾到什么程度。它决定节目的高度。

而“我们之间要多一些信任”是隐之关键词——这是一条安全线,是节目最低也不能突破的底线。

 

任何节目都有其底线,这个底线因节目特点而各有不同。极挑一季播完,最大的看点就是兄弟情——6位嘉宾选的是真好,年龄、戏路基本上没有重复的,所以说彼此之间没有真正激烈的竞争,游戏争胜远不及大家协作完成节目来得重要——所以说极挑是重剧情而轻游戏的真人秀。在这种情况下,嘉宾们之间关系是否足够好、是否足够彼此信任,直接决定他们能不能好好协作和发挥。

 

在本集中,孙红雷偷了箱子之后那么内疚,除了因为觉得张艺兴相对单纯不该骗他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当时他和张艺兴并不算熟,互相之间没有积累起足够的信任。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银行对客户的信用打分其实是相同的东西。人和相熟的人之间是能够闹一下的(比如孙红雷和黄磊),因为互相之间已经积累了信任,相对折腾得起(但也不能过分,因为折腾多了信任也会减少);而如果不算熟,本来信任基础就不牢,若有打击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更要格外注意。

本集中安排的剧情,用在熟人间都显过火,在不熟的人之间更是突破底线的东西。而且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用“玩笑”一句带过,任何事情,包括开玩笑,都要以社会能接受的常识为基础。如果信任能被随便背叛,如果长辈能依据阅历优势和年龄特权随意欺负后辈——然后轻易得到原谅,那么不好意思,这个剧情放到世界上的哪个角落都是负能量爆棚的,low到让人无法忍受。不仅难以过审,观众也会换台。

本集的教训,以及明确划下的信任底线,对之后节目中有着很明显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真人秀整人,可是整人有尺度。嘉宾们互坑可以使手段,但不会无下限。

比如说抢夺时间的后半集(没错抢夺时间的后半集其实是在金条大战后录制的)中黄渤耍了张艺兴,骗了他的盘子,但这仅是恶作剧式的(而且黄渤及时和张艺兴说明了);比如按12数字时张艺兴玩谍战反转,这也是利用游戏规则的明确设定,都没有突破这条线。同样的,黄渤在猫鼠大战中明知王迅的溺水不会成真却毅然决定去救,小猪在看到颜王腿脚抽筋时明确拒绝导演组去摇翻颜王采莲船的提议(幸好没有采纳该提议= =)等,又是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他们的兄弟情,他们之间信任的可贵。

 

--------------------------------------------------

 写完发现这是一篇非常无趣的文章。但我还是希望能记录这些,因为这正是极限挑战一开始的模样。开始几期的极限挑战,质量并不出众,金条那期更是失败的。可正是在包括嘉宾在内的节目组,面对了前几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之后,不断改进,才有了之后质量越来越高的《极限挑战》。我们在抱着后几期哈哈大笑的同时,不能忘记作为经验教训样板的前几期——这个节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最后作为一个观众,我希望第一季的开放式结局,象征着节目组第二季让嘉宾原班人马全员回归的雄心。这也是我们这些观众所期待的。

(另外还有一个期待——什么时候才能让黄磊赢一回啊?)

 7 ) 十二期的极限挑战,挑战大陆综艺极限


《极限挑战》今晚闭关战!节目不仅仅名为《极限挑战》,在内容和情感上也都挑战着“曾经”大陆综艺的极限。没有原创的国人,究竟能接受抄袭到哪一个地步?是撕逼还是真人秀,怎样的综艺才算好?
——十二期的极限挑战,挑战大陆综艺极限

是抄袭还是抄袭?

毋庸置疑,《极限挑战》肯定是抄袭,就连名字都只改了一个字。恐怕连财大气粗的东方卫视自己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没有得到《无限挑战》的版权……
面对网友的炮轰和质疑,番茄做着两件事:一,打死也不承认,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一群办公室的男人在一起讨论想做一个男人的节目。那请问,把《爸爸去哪儿》这种男人节目,就单单归为亲子节目吗?节目定位明显是职业挑战胜过性别这一单项条件,好吗?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
至于第二件事:哭诉……登顶雪山后,官博马上发长图,诉说节目组制作组的不容易,登顶条件多么艰苦。三百六十行,那行不辛苦?那行没有说不出口的累?而且,其实并没有看懂最后一段存在的特别意义?只能说番茄为了不被说抄袭别人从乞丐到皇帝的思维甚至某些镜头和字幕,也是蛮拼的。
当然,做为节目组,打死也不能承认,这是肯定的!因为一旦承认,节目停播是小,巨额的罚款和赔款也许才是大问题。(毕竟跨国的版权官司,韩国想赢也不容易。)不过,不认就不认,也没有必要瞎闹吧……当观众瞎啊……

停播三周!停播!!三周!!!

虽然《真正男子汉》和《挑战者联盟》延播数周,但毕竟人家没开始吗……江苏卫视《我们约会吧》也遭到停播,但理由很充分,需要融入素人环节……不过像《极限挑战》这样没有任何理由的停播三周,恐怕综艺史上也是少有的……
有人说版权问题,可是节目停播前就拍完,续播后也没见大改动,因为版权停播有待考量。因为王讯出轨……算来吧,因为他节目停播,虽然曾经因为《欢乐喜剧人》贾玲恶搞受到非议,节目停播一周,不过王讯出轨似乎并没有这么大威力。当然,番茄自己给的理由就更加不要理会了……至于有人说节目内容不适宜播放,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不符……你确定,人民日报可不是这样说的哦!
小热觉得,只能怪版权给央视拿走了……你觉得主人会看着下属拿走自己的东西而且还运营那么好吗?主人就是主人,让你停播你就乖乖停播,还不能反抗,不然说不定就烂尾了……

是狡猾还是真人秀?

相比《偶像来了》一味苛求不玩游戏不撕逼只谈天说地的“慢”综艺而言(虽然小热认为只是收视不高的自我借口。)《极限挑战》那是将勾心斗角的撕逼演绎的淋漓精致!这个在内容上也绝对是大陆综艺的极限挑战!
孙红雷完全摆脱正直的模样,看见东西就一个字“抢”!王讯一个大鼠牙,眼里除了钱还是钱。“神算子”黄磊,综艺大咖“罗志祥”,“坏叔叔”黄渤极限三精也是将“追名逐利”、“不折手段”八个字解释了一次!当然张艺兴从“小绵羊”到“老绵羊”的转变应该已经将节目的本质阐述了一遍吧!
可是,节目真的就是狡猾、贪婪,没有社会主义的友善和和谐吗?这就不是真人秀吗?
不!节目一定不是传播不积极思想更不会诱导贪婪的想法!不说成员之间的感情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变得更加深厚!一个综艺节目,不让大家笑,每天就讲大道理,有意思吗?而且观众看这样一个只有12期每期还是深夜的综艺节目,就会变“坏”吗?当然不会!
而且,这才是真人秀!展现的就是一个真实滑稽的社会!刚大学毕业的我们谁不是“小绵羊”,慢慢的我们不都成为了“老绵羊”吗?这才是真人秀,好吗?!

十二期的《极限挑战》扛住了《花千骨》的猛攻,以平均收视破2.17%(前11期,数据为50城市网)完美收官!(《奔跑吧兄弟》第二季虽是4.77%收官,不过第一季平均也才2.63%)在停播三周后与《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的综艺世纪之战中也以1.540的收视居周日晚间时段节目第二位!
总得说来,《极限挑战》让呆板的综艺打破常规,让礼让的规矩消失于综艺!这是一个进步,是一场真实的有效的体验!让我们一起期待第二季,一个属于中国的《极限挑战》!

 8 ) 已经完结了,真不舍

每个星期就为了看这个节目,可现在结束了。
我觉得还是聪明的,它没完没了的做,肯定就把档次搞差了。
每集剧情,脑子都各种脑洞大开,可想制作团队多么的辛苦。

每个都很喜欢,也许有脚本的成分,有固定的剧情,可是个性是不会有变的,黄磊在爸爸去哪儿也是沉着冷静,黄渤在被采访的时候也是风趣幽默。这几个都是智商能力很高的人。

虽然说什么极限三傻,但我觉得也可能是节目效果,反正这个效果我很喜欢。

每个人都很拼,其实不难发现在第一集的时候,黄磊其实并没有用心,走路也是慢悠悠的,可后来积极了很多,或许是被发现聪明,大家都防备。

每集下来,累积起来,感觉都是可以连在一起看的。

每个人都有着变化,都有着体悟。

每一集都是必要的。

我喜欢这种没有废话的综艺。

 短评

这六个人,为啥我会觉得黄渤最帅-__-

7分钟前
  • Marine
  • 还行

集集被黄磊的智商担当震惊到,简直帅到没朋友!

10分钟前
  • Lululun𓅪
  • 还行

从来嫌弃内地综艺的我!输了!这个节目吼吼看!感觉是内地真人秀人设和后期剪辑最成功的节目之一吧,导演组和演员都放得开,虽然游戏环节一样尴尬又中二但全靠会玩拉回来了,啊,第二季,流着口水等看第二季。

15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越来越好,渐入佳境,番茄台终于雄起一回,收视破纪录妥妥的,真心甩跑男N条街,每集看完都看不够,节目组很用心,明星们也不做作,个人认为中国目前为止最好的真人秀!

18分钟前
  • Max
  • 力荐

看跑男时我是这样的:呀,节目组还挺有钱的。呀,笑点在哪里啊。呀,看得我好尴尬啊。而看极限挑战时我是这样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3分钟前
  • 王喝冰
  • 力荐

黄磊智商碾压系列。喜欢小猪。

25分钟前
  • Irie
  • 力荐

以国内的这些真人秀来说真的是最好看的了。关键是笑点、剪辑都很自然,这实在太难得了。不过第二集着实尴尬了一下,结尾变成五个大叔为了哄一个孩子,进行了一场脑力风暴。。。

28分钟前
  • 李布朗
  • 推荐

没有颜值的综艺还那么好看,实力派果然不一样,随口几句话就特别逗,据说是没有剧本的真人秀

33分钟前
  • SmileWw
  • 推荐

好看好看好看 甩跑男八百条街 看了好几遍都不腻

3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笑的快摔凳子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2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终于粗现有点脑子的综艺了

46分钟前
  • Darker
  • 力荐

黄磊老师真是太聪明了。渤哥还是那么可爱。王迅虽然看起来笨笨的,但是好拼好努力。雷哥太可爱了,问路的时候笑坏我了。小猪也萌萌的~那个一直叫别人哥哥的男生长得有点像胡歌哎,但是觉得他有点假。

51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智商低敦厚老实不会算计别人懂得自嘲被欺负也不生气面对什么困难都是笑脸相迎被背叛还能以德报怨,这样的王迅五集中有三次是在胜利的一边,然而智商最高的黄磊其实一次也没有赢过。真是充满正能量,越来越喜欢王迅了

52分钟前
  • Carlian
  • 力荐

年度真人秀,好演员加一堆电影桥段,把综艺节目提升到小剧场水准。所谓与人斗其乐无穷,做好真人秀本质的鲜明个人特色和化学反应,游戏就只是形式。羽扇纶巾黄磊、狡猾通达黄渤、坑蒙拐骗孙红雷、呆抠蠢萌王迅,四人角色各异现实扭曲力场强大随时擦出火花。只要设计剪辑不拖后腿(如第一集),必然精彩

5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国内综艺第一(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无挑山寨啥的)。老演员其实都是人精相处起来是真舒服。黄磊智商碾压。

58分钟前
  • 浓糖少女
  • 力荐

彻底变成黄磊粉

60分钟前
  • 小忧伤
  • 力荐

比跑男有脑子多了

1小时前
  • 文桂兒
  • 力荐

目前看过最好看的中国真人秀,嘉宾咖位完爆跑男。黄磊智商碾压,孙红雷太搞笑,黄渤聪明,王迅努力,罗志祥和张艺兴卖萌就够了。后期都是自己人,bgm太高能。

1小时前
  • きき
  • 推荐

冲黄渤看的。一二集一般,后面三四五不错,渐入佳境。不过张艺兴什么啊,不适合这种节目。但其实也可以理解,年龄跟别的差太多,怎么可能没有代沟呢?把我扔一群40多岁大叔中间我也尴尬,我也不合群。

1小时前
  • 心若米兰
  • 还行

原来看老男人们唠嗑是这么搞笑的一件事。。。

1小时前
  • 莉小娜就这样吧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