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记录片美国2011

主演:Gary Hustwit

导演:Gary Hustwit

播放地址

 剧照

城市化 剧照 NO.1城市化 剧照 NO.2城市化 剧照 NO.3城市化 剧照 NO.4城市化 剧照 NO.5城市化 剧照 NO.6城市化 剧照 NO.13城市化 剧照 NO.14城市化 剧照 NO.15城市化 剧照 NO.16城市化 剧照 NO.17城市化 剧照 NO.18城市化 剧照 NO.19城市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24

详细剧情

  Director Gary Hustwit (Helvetica, Objectified) completes his design film trilogy with Urbanized. Exploring the design of cities with the world’s foremost architects, policymakers and engaged citizens, Urbanized frames a global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design of our cities affects our lives.

 长篇影评

 1 ) 《城市化》: 后现代城市交响曲

【把影评作业放上来什么的 >.< 我是业余的 纯粹分享】

一、Gary Hustwit 和他的设计三部曲

对于设计爱好者来说,Gary Hustwit 应该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这位现年48岁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因其2007年的导演处女作 Helvetica (中译《传奇字体》,由 Helvetica 这款经典的现代主义字体出发涉及了平面设计的诸多议题)而被设计圈观众认识。尔后他又在 2009 年拍摄 Objectified(中译《设计面面观》),介绍和讨论有关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理念。2011 年讨论城市规划设计的的《城市化》 (Urbanized) 是其设计三部曲的终篇,至此三部有关设计的影片构成完整序列,成为 Gary Hustwit 的代表作品。

三部影片有着统一而鲜明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在整个序列下来愈臻成熟:影片无任何解说,完全由业界人士的访谈和蒙太奇组成,以冷静、客观、叙述性的基调,讨论各种不同议题,呈现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观点。在这三部影片中导演的身影几乎完全被隐藏,仿佛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受访者带领着观众一起审视着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设计。 而在零散的访谈片段中,却隐藏着导演安排的一套叙事主线,传递着一种理念,告诉观众设计不仅仅是美学和艺术,它在工业化的时期和后工业化的今天扮演着重塑世界的重要角色,并阐述设计在面对人类共同的未来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抱负和担当。这既可看做对大众的设计启蒙教育,也能为设计从业人员提供更广泛的思路和更新的思维方式。

二、当设计成为领航世界的力量——设计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总体来说,Hustwit 的三部曲充满着一种宏观的抱负,一种对现实世界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以及用设计改变世界的决心。几十年来,设计人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前,设计是美、是艺术、是时尚,设计师执迷于创造更美的造型,并且似乎也满足于此。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设计师在对自身的不断思考与定位中,认识到了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在今天越来越从锦上添花的陪衬转化为一股生死攸关的力量,一种能够领航世界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好明天的力量。

在设计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小成本的 Helvetica——世界上第一部以一款字体为题材的纪录片诞生,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开创了「设计电影」作为一个纪录片类型的先河。有趣的是,Hustwit 在拍摄这部电影前并非设计爱好者,也从未当过导演。他在1980年代作为音乐制作人,为制作一本手册初涉电子出版与平面设计。1990年代开始尝试制作字体,21世纪初才开始意识到字体的强大力量,并开始关注 Helvetica 这一如空气般无处不在的经典字体。从此,Hustwit 在他开创的纪录片新类型中展开了他的设计之旅。

从 Helvetica 到 Urbanized ,4年的时间世界面貌也已发生巨大改变,在 Urbanized 的拍摄过程中,新技术的身影随处可见,借助技术发展,影片制作被更多地「众包」出去:拍摄融资在众包融资平台 Kickstarter.com 上完成,筹得12万美元;Hustwit 在拍摄时也在向他的 Twitter 关注者征询意见,甚至在 Twitter上邀请业余电影制作人员为他拍摄一些他自己无暇拍摄的片段。拍摄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推动下的「众包」,或许也是技术和设计使得个体力量和价值得到放大和重视的一个隐喻。

三、《城市化》:「人」的回归

三部曲对现世的关切在《城市化》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与 Helvetica 和 Objectified 相比,《城市化》讨论的不再是单独字体者工业制品,而是我们切身生活的城市,一个生态系统——目前超过半数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城市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三——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更多设计以外的东西,比如环境、社会关系、政治,而最核心的是关注「人」。因此,与前两部影片不同,《城市化》中的受访者不仅包括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也包括了政客、社会活动人士、异见者、普通市民,涉及的话题也不止于设计本身,更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和民主政治,使得其关怀更为广泛。影片用蒙太奇带着我们看过遍及五大洲的各个城市,用这种类似「城市交响曲」的方式,清晰地传递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影片中,现代主义用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给出了它自己的回答。1950 年代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建设是城市规划的典范,是现代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它是极简主义的、有序的、完全理性的、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分隔的,在现代主义者的眼中是堪称完美的,然而它真的带来更好的生活了吗?当你乘坐飞机从高空俯瞰,你也许会觉得它是完美的,但当你真正站在这座城市的土地上,你会觉得它的规划是一场灾难——功能区域被「理性地」分隔而缺乏联系,以至于你不得不一直驱车在一条条完全笔直的大道上颠簸,这将带来交通大规模拥堵的挑战。巴西利亚的失败之处在于,城市规划者俯瞰视角的理性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并不适用,真正站在城市的土地上,脚踏实地地关注「人」,让城市改变他们的生活,才应该是城市规划的本来出发点。

于是我们看到,从对现代主义的执迷中走出的设计师、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开始真正地「站在地上做规划」,让城市对居住在它其中的人来说更为友善——不仅仅为人们提供生活设施、卫生条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发展机会与个体尊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在丹麦哥本哈根,自行车和行人的专用道彰显着这种尊重;在智利圣地亚哥,城市黄金地段的经济适用房体现了为贫困居民提供均等机会的理念。而城市中的「人」也在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自己城市的建设中来。 被全球化浪潮席卷后的世界,却有更多人开始向「本地化」着眼,意识到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的飞速发展与建设,更是「社区」的延续与发展——如果你把人们都放进高楼大厦中的格子,人和人之间就会变得冷漠而没有联系,然而当这个庞大的城市是由一个一个有活力的「社区」细胞组成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业化产物,而是有着自己的血脉和独特的 DNA 的有机体。我们在片中看到市民如何用自身的力量在衰败的底特律创造新的生态农业;看到艺术家 Candy Chang 如何利用城市规划与街头艺术的结合让新奥尔良的市民在风灾重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看到开普敦黑人区如何利用「协商式规划」减少犯罪 ;看到英国布莱顿的街头艺术家如何通过一件作品唤起一个社区的节能意识并促成行动。你会发现,让城市居民开始「参与」到规划的协商过程中来而不是「被规划」,带来的更多会是沟通、责任感、行动的改变,减少的是分歧、冲突与戾气。而这种改变是自下而上的,而非居高临下地「规划」出来的。城市规划者,在站到地面上之后,还要走到社区中,让规划接通城市的血脉,而不是用「理性」把人规划进格子。


四、后现代城市交响曲:乐观地面对城市的未来

前面已经说过,Gary Hustwit 的影片表述方式是类似「城市交响曲」的。然而城市交响曲传达的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崇拜:片中大量的特写镜头给了机器,火车、电车、钟表……人们行色匆匆,操作着机器或者让自己的生活适应着城市的工业化节奏。尽管片中有很多人物,但他们都没有机会与观众对话。于是我更愿将《城市化》看做《柏林:城市交响曲》以后现代主义形式的转世化身——当理性作为被审视批判而非崇拜的对象,80年后它带着更多对「人」的关注转世而来,折射出的是城市化的理念从机械与几何化的理性、高空俯瞰式的规划,向充满人文关怀、脚踏实地的设计的转变;从设计者掌权、工业化安排一切,到人们广泛参与、「协商式」民主化设计的转变。

从另一个维度上,如果将《柏林:城市交响曲》看做一部实验电影,那么《城市化》就是为这种实验式风格赋予更多意义的的成功应用。城市交响曲中蒙太奇的剪切有其内在关系,形成一个个乐章,而《城市化》则是把这种关系更为明示出来,并通过访谈使这种对城市的凝视有了更多的意义。你既可以说城市蒙太奇是访谈的陪衬,也可以说访谈是城市蒙太奇的旁白,总之《城市化》不是一个干巴巴的访谈录,而是一种借由受访者的视角在不同城市中的巡礼;而受访者视角编排的内在逻辑又体现了导演的观点与立场。导演的角色在这部片子中是不存在的——它无旁白,视角是纯客观和记叙性的;然而导演的角色又是时刻存在的,他所展示的城市乐章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和关注焦点。

概括来说,《城市化》作为设计三部曲的终篇,它是前两部的总括,将设计对现实的关注升华到更高层次,使开创「设计电影」类型的这个三部曲有了更宏大的视角;也可将它看做「城市交响曲」的转世,是一次更具启发意义的城市巡礼。此外,这部片子使我对城市化的未来更有信心。如片中一位规划师所说,「不乐观的人不可能进入这个行业」,当专业人士的创造力与「人」的自发力量相融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城市——人类自己的家园——将成为全人类在这星球上共同留下的最伟大作品呢?

 2 ) 城市的自发性

时隔七年再次观看这部纪录片,仍然感到非常惊异与感动。这是一部让我大开眼界的纪录片,开启了我对纪录片和城市规划无尽的热爱,不仅仅是因为影片中展示的非凡建筑,还因为城市规划所蕴含的精妙的哲学、无尽的想象以及带给我的感动和希望。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中心、是资本与公共利益的博弈场,也是一种现代性景观;它一面活力无穷、激动人心,包容着多元的文化与艺术,一面却喧闹、拥挤,贫穷与犯罪在其中滋长;它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又因为其高度的复杂性让许多看似理所应当的设想变为适得其反的尝试。规划能让空间更为有效的利用,能够让破败的公共区域重焕生机,但是傲慢而自我封闭的设想却会带来失败,而这在城市中往往意味着社区被摒弃、人口流失、犯罪滋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的空间太过广大,城市的活动十分活跃,设计师在图纸上雄心勃勃地画出细细线条,考察设计的可行性、与周边建筑的相称性,这些是宏观的、静态的;而在实践中,他们会变成街道、高楼或者其他建筑,会影响周边居民、行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影响是具体的、动态的,由上至下、单向的规划是难以完全包含此类内容。简·雅各布斯在批评城市规划者对整齐秩序的痴迷时就指出,成功街区具有的精密的复杂性并非城市规划者所认为的失序,它代表着一种弹性极大的、精巧的秩序,而这种秩序往往不能被城市规划者所完全了解。因此,由下至上自发性的公众参与是必须的,城市的自发性需要被纳入城市的规划中,甚至在来自官方的关注处于缺位状态时,自发性便成了自救的指南。贴在墙上供人自由书写的贴纸传递出人们对自己街区的期待,种在荒地上的蔬菜成为社区重振的希望之一,协同参与建造公共住房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体的需求……自发性给予了城市参与者无限感动。

从城市乐观主义者的角度看,城市就像一个大型的试验场,潜力无穷因此魅力无限,小小的改变便能够带来人群的聚散,为城市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气质。在原本空旷的纽约公园中放上一些移动的椅子,允许人们自由的选择最为舒适的方式度过自己的时间,就像拨动了放置在静止的、光滑的平面上小球,让原本空旷也无效的公共空间“活”了起来。问题意识同样重要,了解一座城市的问题与需求比简单的照搬有效太多。正如在波哥大,选择修建快速公交而非地铁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契合了新兴城市的发展趋向;反之如巴西利亚,漂亮而规整的城市设计却让居民承担着通勤不便的苦恼。找到正确的问题以及合适的解决方式就像是在施展魔法,有时看似简单的举措却能创造出惊人的效果。

思考城市也是在思考我们的生活,以及生活的可能。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其本身代表着一种固定的发展模式,也代表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因此城市规划往往也会有一定惯常的倾向:朝向更为高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城市服务于生活,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能够给予的生活而不是它本身。或许拆除高线公园能够让出地块给商业发展,或许砍掉百年老树能够挪出空间建造新的住宅,但是无尽的发展的终点又是什么呢?

 3 ) 一点感想

《Urbanized》(2011)

城市化的综述,浅谈了城市化问题及部分问题解决指南。

纽约高线公园设计师James Corner说:“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我想的问题是通过改造我会毁掉哪些景致,哪些东西将被我抹消掉,哪些好风景要被我糟蹋掉。因为本来这里的许多景观已经有着某种特殊的韵味,而我是在试图找出它们并将它们放大。”在城市规划中由民众决定“需求”的“民主”并非优解,因为城市规划中多得是跟这句话本身一样反常人直觉的东西,民众的平均知识也未必能理想地高于政客和设计师,尤其是在人口爆炸的大城市。

波哥大的BRT、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等,起作用的是政客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政策;纽约的高线公园,靠设计师构建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协调关系;底特律的城市农业,由民间人士发起积极的、创新的转型行动,进而形成“自给自足的城市主义”;而斯图加特21贯彻的“民主”,没有解决新旧矛盾,反而逐步演变为更严重的冲突和暴乱,在两种声音的争吵中,二百年巨树轰然倒下,其作为民主决策所带有的最后一丝温和也就此流失。

至于作为中国城市代表出现的北京,城市成了配合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反面教材,设计师都只能苦笑。纸面上最完美、三万英尺俯瞰下最精致的现代主义城市,实际上都未必有很高的可居性。站在地上去看一座城市、去感受民众的需求才是政客和设计师该做的。

 4 ) Urbanized Soundtrack



"The Sycophants Are Coming! The Sycophants Are Coming!"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Tomorrow Is An Excuse For Today"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Grapefruit"
By Arp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Alexis Georgopoulos
Smalltown Supermusic / 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Scandinavia

"Marriage Is The New Going Steady"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Falling"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Indian Winter"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Spinette"
By Arp & Anthony Moore
Composed and performed by Anthony Moore & Alexis Georgopoulos
RVNG Intl.

"Dominican Fade"
By Battles
Warp Music Publishing

"Music and Lights"
By Hip Hop Pantsula
The CCP Record Company
EMI Music SA

"White Electric"
By Battles
Warp Music Publishing

"Petals"
By The Alps
Composed by Alexis Georgopoulos and Jefre Cantu-Ledesma
Type Records/Shining Skull

"Anxiety Is Cheap"
B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http://www.soundtrack.net/movie/urbanized/

 5 ) 关于城市化、城市规划和建筑空间的设计

断断续续看完,借此机会把对于城市和建筑的思考写一写。

1、片子主要讲了现代城市在构建以及发展中的问题。整个片子列举了一些案例,我愿意这样来理解,一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孟买、智利圣地亚哥等等)城市由于发展阶段和贫富分化带来的贫民窟问题、二是发达国家的(底特律、纽约高线)由于产业的没落和公共设施的陈旧而带来的城市更新问题,三是斯图加特为代表的f城市面临的历史与未来、环保与发展、民众参与决策等等因为城市发展升级面临的新问题。最后还有一些个性化的小案例,比如根本哈根的经验,自然环境(景观)和城市发展的协调,还有中国对于空间的利用。案例的数量比较多,但逻辑和结构却比较散乱,点状的观点比较多。

2、城市存在的意义。我们因为更好的学习和就业机会、生活环境来到城市,我们认为从这里开始、通过努力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这个过程又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性,这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纪录片中断原文大意)。在我看来,城市除了随着自身的发展被外部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以外,它的发端以及到今天为止的核心仍旧是给予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的城市大多因为地貌以及附带的物流(铁路、港口)优势而形成,它是一个能够为人群、资金、物资和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提供场所的空间。

3、城市对于个体的情感和记忆。我有时候会想,如何去衡量对一座城市的感情、以及城市之于你的意义,或许可以幻想某天我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将会有哪些直接的情绪和回忆: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时闻到的清冷空气吗?亦或是跌倒和成长的里程碑,还是心碎、雀跃、痛苦挣扎的场景,或者是一个个来来去去的人?无论是什么,这些都将和这座城市的空间一起尘封在回忆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它即是基石、也是一扇窗。

4、一些启发:

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建造的主体,由不同的专业机构共同参与完成,政府、开发商、建筑师、以及民众共同构成,每个可以尽其所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诉求,如果制度保证相互制衡充分协商,理论上大家都能相对满意的结果,但效率低,损失的是时间。

在明主国家,民众的知情和参与权不仅政治正确、而且民众也直接关系大选选票以及市场(商业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因此民众的参与权当然是重点(虽然也是问题重重,不仅是老生常谈的“效率”问题,最头疼的是民众的参与热情、认知能力、受教育程度)。在我们的国情里,几方格局却并非如此格局,所以形成了我们的速度和粗放,对于求精求细的设计师来说在这种环境下,需要付出更多。

2)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人群贯穿建筑的移动性,环境既可以帮助人们随意选择聚集社交或者躲避人群,确保每个人都有舒适体验,如可灵活搬动的椅子等等——内向的抗拒社交的人群的需求同样值得尊重。

——人是怎样的生物,决定了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建筑形态和细节。举例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人的视力范围是不超过100X100m,超过此范围后,人就会因为无法掌握全面信息不适,所以欧洲的广场面积设计大多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又举例人的视角是上小、下大……;此外还有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偏好,在工业空间遗产的改造上,可以将自然景观与其结合,营造有趣、真实和适度的一面。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而言,城市的魅力和凝聚力不应该只体现在繁忙的程度上,城市需要帮人们融入社会活动,借此加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链接和情感纽带。如果城市的公共场所能够被更好地合理利用,吸引到更多的人停下脚步,像流连于欢乐的派对忘记深处何处,这才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建筑除了自身的功能和实用性之外,还能够凭借自身艺术性的外观和设计,赋予建筑特殊的有意义,带给市民赏心悦目的体验,扩展市民的想象力、并且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为社区的进步提供驱动力。

 6 ) 城市化之路,道阻且长

很精致而又典型的城市纪录片,看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播出。同时,这部纪录片里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策都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能直接将此引用到普遍的城市规划中,只能对其的创意和想法进行借鉴,对可能发生的同样的城市问题加以避免。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波哥大的公交系统,纽约的高线公园,新奥尔良的街头贴纸和斯图加特的21世纪工程。

这四个都很具有代表性。第一个是城市发展和规划中普遍常见的交通问题的一个合理对策。第二个是拥有美好结局的规划,有学识渊博的专家,志同道合的坚持者,充分的资金支持以及适当的条件和环境,种种因素缺一不可。第三个是理想化的城市规划,充分收集民众的建议,想到什么就在贴纸上写下来,可这毕竟是理想化,提出的建议选择哪个,究竟会不会照此执行,都是需要考虑的。第四个则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典型问题:规划部门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群众参与,究竟允许参与哪些方面,参与到什么地步,如何参与,都是关键的问题。斯图加特政府在此中没有找到平衡,喷辣椒水,高压水枪,殴打集会者,在群众的尖叫中拆除了斯图加特的心脏--火车站,伐倒了两百年的古树。

城市化在目前是个阶段,是个过程,如何找出并化解问题与矛盾,如何找到一系列要素的平衡,如何有特色的构思与设计,这条路还很长。

 7 ) 最好的设计永远是可以自然而然解决问题的小动作

在伦敦旅行,凑巧遇上,今天在Barbican Center看了这个片子终于。之前想去看一直,但都没赶上分别在波士顿和纽约的首映。

电影跟我的预期不太一样,看完后的感受跟当初第一次看Helvetica和Objectified时完全不一样。片子不是单纯说建筑,我一开始觉得他这片应该是重点采访知名的建筑师和事务所,但不是。片子讲城市化,建筑当然还是占很大比重的谈,可片子不是单纯只讲建筑。导演的题材越拍越大了;从一种字体,到近几年的产品设计,到讲城市化。问题大了,线路就多。从采访选人看,导演这次有加入了自己一定的出发点。纪录片的感觉没有像前两部那么来的客观和记叙性强。

整个片子是一个个城市的讲下来,然后每个城市由采访的对象来讲述他们当初的构想和他们居住的感受。片中最喜欢的例子之一是丹麦:最靠里是自行车道,然后是停车道,然后才是机动车道;说这样就是停车道保护骑自行车的行人而不是自行车总是擦到撞坏停泊的车辆。只是转一下思路,一切都解决了。最好的设计永远是可以自然而然解决问题的小动作。

中国在片子里的例子选的是北京而不是上海是很正确的选择,因为北京的城市发展确实有太多问题了,上海也有,但是北京确实更加严重。采访的人是豆浆兄,访谈有讲到点子,但是不够深入。我一直期待他可以讲几个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例子,可惜他没有...OMA和库哈斯在这个片子里被拎出来的例子就是CCTV楼,所以他就被归进来讲北京的问题。

我觉得谈一个城市的问题,必须找本土的人(LOCAL)。你可以在北京出现一个CCTV楼为了证明一些上层群体迫切希望他们的城市可以去拥有的标签。但是谈一个城市的规划,一个城市的问题,必须是当地的。你可以去采访有名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但需要本土(LOCAL/风土化)。我一直以为中国要采访建筑师会找马岩松,结果并没有。一直觉得马岩松是国内建筑业界接下去很多年轻建筑师想要走的道路上很典型的例子。

片子里采访了两个城市的市长,最后的例子终于还是挡不住的掺进来了政治。这个片子的主题本身确实有一些需要讨论的议题是(建筑师/设计师/规划师)不可控的,但是我猜导演的初衷还是以这些人为主。我觉得最后的例子深刻,但是不应该放进来这部片子,因为所有城市都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这样很徒然无力的例子,像我之前所说,因为政治不可以不存在,所以它的发生就是不可控的。

Gary Hustwit的纪录片一直给设计师带来思考。我是学产品设计的学生,看Objectified超过14遍,觉得每次从不同受访人的话里都可以获得多少的收获。以上是看完Urbanized第一遍的一些浅见。

 短评

Peopl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see different things in this multidisciplinary topic

9分钟前
  • 绿小草
  • 推荐

城市节能很重要,能源浪费太厉害

10分钟前
  • 绿色阳光
  • 推荐

虽然我不见得赞同里面的观点,但是案例都挺有意思的~

15分钟前
  • leoglory
  • 推荐

IFC看的too, 之前卖票的信誓旦旦说会满座,结果成了Furman Center的包场。好片子,又给人旅行的冲动,特别是孟买。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ers应该会喜欢这个片子,或者不喜欢,因为举的栗子planner都应该很熟,highline, B

18分钟前
  • 杜大队长
  • 推荐

干货没有多少,但是看了以后还蛮有感触的

21分钟前
  • 上将文丑丑
  • 力荐

道路权;快速公交,自行车道,高线公园,有机菜园。分散资源挤出人口,还是集中资源满足新移民?社区精神,郊区化。

26分钟前
  • 头头儿
  • 推荐

虽然依旧是个泛泛的城市化入门片,但还蛮喜欢哥本哈根做的一些尝试的,里面也提到我很喜欢的高线公园,底特律城市退化之后出现的有机菜园,智利的参与式设计保障房也还有些意思,选浴缸选热水器的问题。http://open.163.com/movie/2015/9/3/H/MB0JQR6IL

31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清熵B站“稍后再看”列表。边做卫生,边松散地刷完。

35分钟前
  • 严冬
  • 推荐

我真的是怀着去学习的态度去看这个纪录片的....结果在讲纽约格林威治的规划那段镜头竟然拍到杰西和巴沙了!!杰西戴了红帽子,巴沙戴了个墨镜,他俩真的就只是路人无意间被镜头捕到!!我估计他俩自己都不知道!我当时整个人都石化了!!我发誓,真的是他们俩!!

39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挺有意思的纪录片,讲述了城市设计的一些粗浅内容。如今设计如上海,东京,孟买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难度已经远远超过发展数百年的欧洲城市了,如何保证在功能齐全的前提下提高舒适度,是每个设计师都必然面对的挑战!

41分钟前
  • Riobluemoon
  • 推荐

道路权;BRT;自行车道;城市退化之后出现的有机菜园;废弃铁道改成高空公园;闹市区的豪华廉租房。很有意思

46分钟前
  • Tao
  • 推荐

喜欢elemental的贫民窟改造和波哥大的慢行系统案例,但一个多小时要讲urbanized这件事,总有一种电影刚开了头就结束的感觉:p

48分钟前
  • i
  • 还行

设计面对图纸,终究要在现实社会中使用

49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力荐

城市化的常识:贫民窟自下而上的自演化、交通出行模式面向个人尺度、隔离导致的街区和城市衰落、群众参与规划、民主和分歧、创新。

51分钟前
  • reneryu
  • 力荐

开头动画不错,后来就是听一群人balabala,公交优先,自行车优先等等,所谓的民主,体现在城市规划中,就是听大多数人的啊,也不全对吧?#20220504

52分钟前
  • huyouyou
  • 推荐

行人/自行车/快速巴士道路权,人口,能源,治安…具例:孟买=贫民窟、巴西利亚=纸上完美、智利圣地亚哥=廉房、波哥大=BRT+自行车、哥本哈根=自行车、底特律=坍缩+城市农业、北京=飞速发展、凤凰城=郊区蔓延、Brighton=省电、纽约=高线公园、新奥尔良=灾后重建、里约+开普敦=治安、斯图加特21=新旧冲突…

54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也看了一部叫The Humn Scale,後者更完整清楚。但對完全不了解城市設計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很好的入門電影。

59分钟前
  • Hajime
  • 力荐

对哥本哈根的城市设计理念颇为赞赏!以及,我真喜欢底特律那个说话很直的种菜小哥😆

60分钟前
  • kido🖖🏻
  • 推荐

基本上可已算是城市规划的科普片。

1小时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简直是业界项目和名人大巡礼 绝对适合课堂推广

1小时前
  • 糖烘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