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2023

剧情片英国2023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海伦娜·伯翰·卡特,阿德里安·劳林斯,萝玛拉·嘉瑞,莉娜·奥琳,乔纳森·普雷斯,强尼·弗林,艾利克斯·夏普,玛尔特·克勒尔,萨曼莎·斯毕洛,齐吉·希思,汤姆·格伦斯特,萨缪尔·芬齐,朱莉娅·威斯科特-哈顿,蒂姆·斯蒂德,菲恩·乔利,斯图尔特·惠兰,乔·温特劳布,埃米莉·莱恩,安格斯·肯尼迪,阿勒斯·比利克,瓦莱丽·哈赞

导演:詹姆斯·哈维斯

播放地址

 剧照

一生2023 剧照 NO.1一生2023 剧照 NO.2一生2023 剧照 NO.3一生2023 剧照 NO.4一生2023 剧照 NO.5一生2023 剧照 NO.6一生2023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4-04-12 11:36

详细剧情

  安东尼·霍普金斯、强尼·弗林将主演大屠杀题材新片[一生](One Life,暂译)。艾斯林·沃什([莫娣])执导,露辛达·考克森([丹麦女孩])、尼克·德雷克([我的父亲,罗穆卢斯])操刀剧本。该片根据尼古拉斯·温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在二战期间,29岁的尼古拉斯在纳粹的威胁下,解救了669名捷克斯洛伐克的儿童(其中大部分为犹太人),并安全送到了英国的寄宿家庭中。半个世纪后,尼古拉斯与这些已成年的孩子们在BBC的电视节目《一生》(One Life)中重聚。See-Saw影业负责该片制作。

 长篇影评

 1 ) 新年的第一部电影

本来打算给这部电影三颗星,但出于两个考虑,最终决定加分。一是因为它改编自真实历史,二是因为安东尼·霍普金斯这位老演员的电影确实是看一部少一部了。出于对老艺术家的尊重,我决定再加上一颗星。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完成度相对较高的无功无过之作。剧本基本上是跟着历史脉络来走的,通过一本回忆录,慢慢展开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剧本照本宣科地一步一步展现了主角是如何去拯救这些儿童的。并且不断地在回忆和现实之间穿插,辅以比较柔和的背景音乐,达成了一个不错的历史性叙事效果。但是,当剧情走到最后,让这样一个角色在演播厅的现场与当年接触的这些孩子一个个见面时,它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如《波斯语课》或《辩护人》里那样的结尾情感爆发群像戏来得优秀。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部片子是一部质量不错的片子,我们才会尝试着将它与这些经典影片去对比,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部片子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这是新年的第一天,你打算去看今年的第一部电影,那么这部片子是值得去电影院里面坐下来,静静地品味的。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简单、静谧的感动。

 2 ) 普通人的力量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1938年,纳粹占领德捷边境城市苏台德地区,成千上万的难民带着孩子逃到尚未被占领的布拉格。尼克温顿是一名普通的英国股票经纪人,他自愿到布拉格去帮助难民。他和母亲,以及捷克当地的志愿者多琳、特雷弗、汉娜通过一列列火车将大批犹太儿童从布拉格转移到了利物浦车站,并为他们找到了英国的临时寄养家庭。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的同一天,就在载有250名儿童的第九次列车准备驶离布拉格时,被纳粹军队赶下火车,孩子们只能又回到父母身边,命运自然是凶多吉少。战争期间一共有约15000名捷克斯洛伐克儿童被送往集中营,只有不到200名儿童活了下来。尼克和他的同伴们拯救了669名儿童的生命。但是直到50年后,尼克仍然一直在为那些他未能拯救下的孩子们感到愧疚。1987年,在英国电视节目《这就是生活》中,尼克的故事才开始为众人所知。当节目现场,那些被尼克救下来的孩子一个个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和尼克相见时,这个场景让人泪奔。

那些被尼克救下来的孩子们称自己为“尼克的孩子”,尼克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勋章,被捷克授予最高荣誉,一直活到106岁。尼克将自己收藏的剪贴簿捐赠给了以色列的纪念中心。多琳一直待在布拉格,直到面临巨大的被盖世太保逮捕的危险。在她1972年去世前,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特雷弗加入了皇家空军,1979年去世。大量的勇敢的捷克志愿者被盖世太保逮捕,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因为布拉格大营救,超过6000人得以幸存下来。

 3 ) 救人一命如救全人类

#贵子说电影# 《一生》

犹太人有一句俗语,救人一命如救全人类。

或许我们不需要那么宏大,但救人一命,的确挽救了他们的一生,以及他们的后代。

669,一个伟大的数字,这是他挽救下来的孩子,但因为战争和反人类的罪行,失去的孩子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所以这669救显得更为珍贵,而如果你是那1/669,那么这个分子,就是你被拯救的完整的一生。

几个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挽救那些孩子的生命,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些孩子,后来都被称为“尼基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位共同的父亲,那个把他们从地狱边缘拉回人间的普通的股票经纪人。

他的一生,669位孩子的一生,传奇永生。

从艺术性的角度,虽然这部电影显然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么伟大,但故事的主人公却一样伟大。

 4 ) 火车与照片(札记42)

一动一静,火车和摄影皆为现代的产物。

火车的流动,凿穿了地方和国家的边界;摄影的静止,捕捉到无法回返的往昔。

纳粹用火车运送军需。德国人在普法战争时期就这样做了,没有什么奇怪。但战争后期的德国就让人正常人看不懂了:宁愿物资运力不足,也不放弃开行运送犹太人的死亡列车。继续掠夺财富?恶人作恶的惯性?维系国家论述的合法性?

这部电影的卖点之一正是火车。一反死亡列车的形象,这几趟来自布拉格的火车是拯救生命的。同样怪异的场景是《不死鸟》里的一幕,集中营幸存者乘坐火车回到家乡,站台仿佛重生之地。《辛德勒的名单》曾经区分出了两种名单:好名单和坏名单。好名单和坏名单的文字同样密密麻麻。《一生》也有一个儿童的名单,最后是空白。那些本该填名字上去的孩子,没能登上火车。

在描述人生经历的方面,摄影可以替代绘画和自传。证件照原本是最不理想,也最不自然的照片。它会掩盖人的自然状态,有PS的时代尤其如此。但护照以这种不自然为代价,换取生命的存续。某个诗人说过,Passport包含两个字——“通过”和“港口”。“通过”描述人的移动,“港口”描述人的停留。Passport和所有相关的档案文书,创造了逃离的可能性。

“拯救一人,就是拯救全世界。”影片用生活照片弥补了证件照的刻板,这描述了一个有更多生存机会的世界。儿童的生活照,不单描绘了他们的现有世界,而且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想起一幅不太老的照片,名叫《我要上学》,它的动人之处并不是“上学”,而是始终召唤所有人的——可能的世界。

 5 ) 怎么能不流泪呢

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我这里就是好片的符号。

非常非常感人。

一个普通的股票交易员,在二战爆发前夕独自前往布拉格,见到了数以千计的难民。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试图把那些难民小孩送到英国以躲避纳粹的屠刀。

他不是什么政府官员,也没有在军队服役。只是因为他的祖父母辈都是犹太人,只是因为他的母亲教导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他去做了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他在布拉格登记了两千多名儿童的资料,只身回到伦敦,在母亲的帮助下,说服移民局,在报纸上向大众募款,征求寄宿家庭。

他救出来669个孩子。而捷克斯洛伐克在纳粹的屠杀后集中营里只剩下200个孩子。

但他一辈子都在为自己没有救出来的孩子感到痛苦和后悔。

他老了。准备把那些资料交给值得交付的人。辗转之下被媒体报道,又被BBC邀请,在现场节目中,他和他救下的孩子们时隔几十年再次相遇。他们不知道是谁救了他们,他们那时候太小。然后他们终于知道了。

他们称自己是他的孩子。

怎么能不流泪呢。

 6 ) 呈现尼古拉斯·温顿爵士壮举!

我看过的第1539部电影,《一生》我给7.8分。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被誉为英国辛德勒的尼古拉斯·温顿爵士,曾经在二战期间从捷克斯洛伐克营救出669名犹太儿童难民。 86岁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在片中扮演老年时期的尼古拉斯·温顿爵士,安东尼·霍普金斯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完美。 贯穿全片的配乐,十分贴合剧情的变化。 导演詹姆斯·哈维斯在这部《一生》里,没有一直煽情,反而是用比较克制的手法,去展现尼古拉斯·温顿爵士的壮举。 《一生》2024年必看的一部佳作!

 7 ) 人性之光

尼古拉斯·温顿,德国犹太裔的英国第二代移民,在二战期间进行了伟大的人道主义救援。总计15000名儿童被关进捷克斯洛伐克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不到200人,而温顿和同伴的行动解救了669名捷克斯洛伐克犹太儿童,而运送最后一批250名儿童的火车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截停,所有儿童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几乎没有生还。温顿在一场电视节目中被很多在英国长大成人的捷克儿童认出,衷心地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因其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直到2015年去世,享年106岁。2023年电影《一生》刻画了温顿的团队和他的母亲历经险阻将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送到英国的寄养家庭,感人至深,泪如泉涌。文明世界一直与野蛮杀戮对抗,百年来至今,野蛮还在变换着形式夺走鲜活的生命,而且这些野蛮的独裁扩张行为还有大量的拥趸,但他们永远阻止不了人性的善良和勇敢、正义和良知。

 8 ) 元宵节看《一生》|没想到是催泪瓦斯

其实还是冲着安东尼霍普金斯老爷子去看的,说实话我是一个看完了所有经典二战题材的观者,但是随着镜头聚焦在那些犹太小朋友天真无邪的脸开始,以及音乐的渲染下,眼泪还是不由自主的掉,整部片其实完成度挺高的,包括影片的光影处理,精细复古质感的布景,你会发现每一个场景的细节都可以推敲,是做过整体设计和周密布局的,其次对观众情绪的把控是层层递进的,唯一有点小遗憾的可能是男主放下的设计能再深刻一点以及全剧与当年被救的犹太儿童在和平的当下重聚的戏剧性场面能再有张力一点,应该会更有感染力。 不管怎么说,当男主站在空无一人的站台时,望着铁轨的尽头,想象着那台原本载着250个犹太儿童的列车再也不会来.....是他一生差点都无法放下的执念,只有当他在节目中遇到了那669个中被救的犹太儿童时,他仿佛才回到了现实,看着他们一个个讲述后续的人生经历时,他终于才渐渐放下了... 逝去的不会再来,我们终将继续前行...那本发黄的剪贴本也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短评

在伦敦电影节首映看完的我无法客观的评价这部电影。“Among the audience, those who owe their lives to Nicholas Winton, please stand up.” 当人们成群的起立,我已在座位上哭的泣不成声。当银幕内的故事与能量照进现实,当过去的文本与当下的景象形成对文,电影的力量就超越了电影本身。一次终身难忘的观影体验。

5分钟前
  • 力荐

老爷子每年稳定输出,真的很难不赞

10分钟前
  • 爱七同香玉之木
  • 推荐

AMC盲盒。作为电影挺陈腔滥调,但是霍普金斯老爷子的演技还是盘活了这片子。不过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但是加沙的种族灭绝危机一日不解除。我就不会相信犹太宣传机器讲的一个字。

11分钟前
  • 竹和
  • 还行

最令我感动的是主角50年后仍怀有“负罪感”//演得好,拍得一般,这么好的题材拍得太普通太克制啦

16分钟前
  • 陈大白
  • 推荐

相比辛德勒的事迹,这个故事就显得太普通了。没有太多的计谋或壮举,有的只是无尽的案头工作。然而,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得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方式。- You've a lot of faith in ordinary people. - I do because i'm an ordinary person.

19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好人长寿,活到了106岁。虽然感觉非常戏剧化,但似乎并没太多刻意夸大设计,情绪高潮的泪点,在原初电视节目里就是这样的。只是可能把主人公的念旧着重刻画出来了。

2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电影拍得很「安全」但基底却很有力度,在平淡的视角中顺利铺陈故事,在结尾的观众席时刻让人狠狠落泪,但恰如这份无法客观评价的触动,「人们做的事真的会无形改变着世界的某个角落」在这部电影里让人听见了回声。霍普金斯老爷子坐在泳池边落泪的瞬间,真的哭崩了。在洗手池和过去的自己回望,在结尾他终于平静自在的走向未来。在这种真实事件超越电影本身的故事里,评分它重要么,不重要。

25分钟前
  • 卡斯帕爾的浮雲
  • 推荐

故事太牛了,只是导演着力点差了点(BBC那个秀真的挺silly的...

28分钟前
  • 状况的闪烁相片
  • 还行

很感动的普通人故事,虽然主角们也不算完全的普通人。看的时候其实想了很多和影片有关又无关的事,比如为什么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没办法有这种流畅感,比如明明这是全世界都无法忘记的一段历史而我们的那段就less important,比如这个时间节点看这个片子其实有一种莫名的讽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霍普金斯的演绎太完美,音乐和剪辑的默契配合使故事更显厚重。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也是完整的故事,太多时候讲好一个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29分钟前
  • FRUITYBURSTS
  • 推荐

🇬🇧线下观影第四部。安东尼老爷子演技太好了,把人类共同创伤的宏大叙事和英雄个体的自我救赎深藏在一个看似普通的脆弱又坚强的老人的眼底,哭戏未免太有感染力😭儿童版辛德勒的名单,英国人的人道主义模范,片子克制但算是动人,我看到最后在影院里跟白女们一样也哭了,满脑子全是自己的同胞,这段历史带给太多人伤痛了…(还是很喜欢标题的双关的,one life不仅是niki的一生,更是被拯救的孩子们的一生,甚至还暗含着niki的创伤、执念、负罪感中无法拯救「每一条生命」的意味

33分钟前
  • Nevaeh828
  • 推荐

又哭成了一团 哈哈哈哈 怎么买了两本难民的电影啊 大荧幕实在是有点儿爽到了!“Don’t start when you can’t finish it” 这句话我觉得是我能听懂看懂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有感想的部分吧 善良 光屏一腔热情是无法成功的 不是初衷是善意的就不应该遭受责备 如果你没有一个能完成你的善意的举动的计划或部署或智识 就不要轻易去做 尤其是牵涉到自己以外的人的时候 (但往往这种时刻肯定是会牵涉到别人的) 虽然不是电影的主旨 但这句话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38分钟前
  • 白爷爷
  • 推荐

[AMC]最后BBC演播室那段爆哭,就好像情绪推压到那里,高潮收得干净又动人。前面大部分时候其实是一部有些无聊的电影。由于摄影、表演和装潢都很美丽,不至于感觉不好,但估计有人会说:“这些精英中产阶级做事。”的确,对于犹太屠杀的角度切得比较新奇,虽然你看到的都是各种敦促文书工作,“I'll make some calls”,高档餐厅,饮茶,事情好像就能推动了,但我想我们需要这些普通人的英雄故事。对我来说最动人的其实是年轻男主下决心时的踯躅。

40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推荐

最打动人的是节目中尼基的孩子们站起来再见尼基,这种活生生的震撼虽然老套但很感人。一位平凡的股票交易员靠自己和无数普通人拯救了669人,故事本身就很有力度,看到最后这位救了那么多孩子的人平稳活到了106岁,忽然对世界有了信心,好人还是能长命的。

43分钟前
  • 吃货F
  • 还行

挺好的,给巴勒斯坦的孩子们看看

44分钟前
  • Nevermore
  • 很差

Kindertransport

49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放在二战题材中只算是平平无奇小故事 拍的也是中规中矩。他们曾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的迫害 现在又帮助犹太人迫害巴勒斯坦人 所以他们的动机并不是帮助弱势拯救生灵 只是喜欢犹太人。

51分钟前
  • Seuysiro
  • 还行

一个付出巨大决心的善行,却成为影响无数人一生的奇迹。如此出彩的原型故事以及极为优异的演绎加持下,它几乎不可能犯任何硬伤;然而这种原材料的出彩,也就让再多的尝试和呈现都难免滑入平凡的境地。故事稍微让人感到模棱两可的是它到底想要呈现Nicolas Winton的“一生”,还是「尼克的孩子们」的“一生”;同样在处理战时的拯救事迹与战后为更多人知晓的事件余波欠缺平衡。值得了解,但也有缺憾。

5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原型很有名,但是故事的叙述有点一般

57分钟前
  • 虎跳匣
  • 推荐

BBC电视电影的粉丝的话绝对会非常喜欢,摄影音效都无比工整看着非常舒服。也许这是第一次如此的能同战争电影中的人物共鸣,这就是“一个普通人”会做的事情,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只是勇敢地开始,坚定地执行,结束之后就平静地让它变成一段往事,伟大和平凡的界线也就消失了。

1小时前
  • 荆棘
  • 推荐

原型故事其实很早就听过,只是看看电影怎么把它呈现出来,结果就是打了讲故事的安全牌。最后的重聚戏催泪与否,真的见仁见智了。

1小时前
  • 饮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