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缘

剧情片大陆1984

主演:郭凯敏,陈燕华,张闽,王苏娅,闪增宏,牛犇,乔奇,何麟,程之,卢青,潘枫

导演:桑弧

播放地址

 剧照

邮缘 剧照 NO.1邮缘 剧照 NO.2邮缘 剧照 NO.3邮缘 剧照 NO.4邮缘 剧照 NO.5邮缘 剧照 NO.6邮缘 剧照 NO.13邮缘 剧照 NO.14邮缘 剧照 NO.15邮缘 剧照 NO.16邮缘 剧照 NO.17邮缘 剧照 NO.18邮缘 剧照 NO.19邮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6

详细剧情

  1980年代,上海。邮递员周芹(陈燕华 饰)偶然遇见替母进厂的青年工人丁大森(郭凯敏 饰)。闲聊中,丁大森信口说自己喜欢集邮,周芹决定观摩他的收藏,露怯的大森顿感无地自容,想要赢得姑娘芳心,不加紧学习是不行了。从此,他静下心从零开始学,在集邮过程中获得不少知识和乐趣。他的努力得到周芹谅解,在公司举行的知识竟赛中,大森歪打正着夺的第一名,着实让他兴奋了一阵子。周芹趁热打铁,要大森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大森得到姑娘的鼓励,信心满满地报名上了夜校。春去秋来,周芹和大森通过集邮渐渐把心连在一起。华灯初上的街头,走着一对幸福的男女......

 长篇影评

 1 ) 很有亲切感的一部电影

         <邮缘>对我来说是一部很有亲切感的电影,1984年我正在读小学,同学们都在集邮,我应该是1982年开始集邮的,那时候上学的书包里都放着一本集邮册,同学们课余时间互相翻阅大家的集邮册,不亦乐乎。邮票里真是另有一番天地,我们从集邮学到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也增加了自己的涵养。
         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能够拿来买邮票的钱都是省吃俭用抠出来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更加是这样,所以现在翻看集邮册都时候,对每一套邮票的感觉都很亲切,可以说每一套邮票都来之不易,通过这样我也学会了珍惜,珍惜是一种很好的情感,不是每个人都有珍惜的感受,我们那一代人多多少少都会有。
          集邮不久就知道有《邮缘》这部电影,那时候非常兴奋,看了好几遍,对电影里面的情节都非常熟悉,对于一个集邮爱好者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实在太亲切了。不过感觉郭凯敏的集邮手法太不专业了,电影里常常看见他自己用手拿邮票。我们集邮的人都是用镊子去夹邮票的,因为手汗沾在邮票上日后会发黄,影响邮票的品相。而且每一张邮票我们都装在小透明塑料袋里,这样保护邮票的。你说看到郭凯敏那样糟蹋邮票气不气。
         至于女主角陈燕华就简直是我那时候的女神了,那甜美的笑容加甜美的声音,太有亲切感了,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可以抵挡。在《邮缘》里她经常穿着邮递员的制服,那衣服可太糟蹋了她那美丽的身段了,不过也多了一份朴实。后来还看了她的其他电影,但是没有一部比得上《邮缘》里的发挥了。再后来看见她出现在香港电视的翡翠台还是明珠台当过一段时间的新闻主播。依稀还有当年的风采。
        总的来说,电影《邮缘》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具有满满的亲切感的电影,无论是从内容到演员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怀恋那个亲切的年代。

 2 ) 你看过红楼梦吗

当时还是一个两个人搞对象会上来先问对方兴趣爱好的时代,说到集邮,女主角甚是激动,男青年活力四射:喜欢激烈的运动,童心未灭,随邻家阿弟一起去看少年宫的讲座并乐在其中..试问现在青年除了网游和吃饭?还有别的什么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吗?

戴旭说:他看到的中国就是堕落的只剩下打斗地主,吃饭、以及洗脚这这几种享乐了。

你看过红楼梦吗?鲁迅的书看过几本??虽然说陈燕华自己可能也没怎么读过,但这还是反应了那个时代:80年代初的这一辈依旧把读经典书作为一种正面的兴趣并以此为荣耀的。

至于写信的感觉,写过的人都知道~那是发短消息、聊qq所不能比拟的,手写在纸上的那种质感 以及中间等待时所伴随的兴奋和焦虑都讲将一 去不复返也~~~~

 3 ) 穿越回四百年,这就是好片!

丁母对于女儿生活的控制干涉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但影片中当事人丁慧娟竟然没有丝毫的怨言,对于母亲所有对自己生活的安排都是全盘皆收,即便是在自己切身利益(工作顶替)受到损失也逆来顺受,以至于自己都变得没了主见,甚至给男友回信内容也要请母亲大人示下。而这位“牛不羊”同志跟他姐姐比起来,在家里可真是混世魔王,目无尊长、不学无术,爱慕虚荣,轻浮浅薄...,可即便这样,却受到丁母一味地娇惯纵容,给慧娟说起时就是“男孩子如何如何”,重男轻女思想之深可见一斑,但是奇怪的是所有这些问题,在影片中只是描述,并没有做深入分析,也没有做多少道德的评判!好像作为家长就应该这样肆意妄为,作为女儿就应该唯命是从,而作为儿子再如何跋扈任性都是可以的(学了点邮票小知识就能在知识竞赛中力拔头筹,回答的问题恰好都是集邮所得,这是在讽刺呢还是赞美呢?抑或是侮辱观众的智商呢?)。而且所谓的“邮缘”就是一位有才有德的大家闺秀让一位迷途的浪子回头,最终坠入爱河的古代通俗小说的狗血情节的“八零版”罢了,这种相夫教子的“女德”说教背后其实说到底还是高高在上的男权思想在作祟!仅仅“女德”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男性话语权的体现!所以不客气地说本片“三观尽毁”,🤯如果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稀松平常,觉得小题大做,那就只能非常遗憾地证明我们还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三星送给还算工整细致的描述、漂亮的许夫人、以及逝去的八零年代!)

 4 ) 《邮缘》带你了解八十年代的上海社会生活

燕子姐姐是我开始看上海地方台的少儿节目知道的,最近距离是一场文艺演出上,她蹲下来跟我边上的一位小朋友握手。郭凯敏是后来《庐山恋》知道的。都是80年代的美好回忆。

这部电影也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上海生活,钢盅锅煮米饭,干净的石库门房子,还有家里用的是液化气灶,说明郭凯敏扮演的大森家境还是不错的。大森顶替母亲的工作,姐姐慧娟从安徽农场回沪知青,一边等着在组织上解决问题,一边又牵挂着农场的爱人,这些都是在当时上海非常常见的,左邻右舍都能找到这样的原型。80年代初,刚改革开放,学习上进也是社会风气,电视大学、函授班、夜大都很多,年轻人们工作之余就是去上课补习文化,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

周芹也是个认真负责的邮递员,我们家弄堂也有一位专属的女邮递员,跟小时候的印象亦一样。消失的十六铺码头,和长江客轮的内景,勾起了我小时候坐船往返上海与江苏海门的记忆。还有集邮,那是我们小时候最时髦的文化活动,我也有好几本邮集,虽然邮票一般,但也参加了学校的集邮小组。

整部影片情节合理、演出自然、诙谐幽默,非常贴近也完美记录了当时老百姓与社会的生活实际,真是部不错的八十年代故事片。推荐给想了解上海过去的朋友们。

 5 ) 他们的80年代

  看这个片子是在电影频道,那阵子经常放80年代的片子,出于好奇,换频道的时候我选择了停留,母亲在一旁说,也好,看看比你年纪还大的电影也算是接受教育。笑。
  郭凯敏还算熟悉的,毕竟《庐山恋》实在是名气大不过,不过第一次看他的完整片子还要算这部《邮缘》。倒是陈燕华,之前没有见过,想来也是当时走红的女演员吧,整个片子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嗲,也许也算是上海特色了。
  整个片子透着浓浓的80年代的气息,服装,音乐,幽默,还有集邮册。这些于我本应陌生的东西却让我觉得熟悉和温暖。大团圆的结局亦可算是时代特色,圆满,向上,充满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不知要是让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看这样的片子会是什么感觉,大抵觉得很老土可笑吧,也难怪,出生在灯红酒绿年代的他们以80后自居只是渴望要么颓废要么“绚烂”的生活,活在80年代的年轻人(也就是比他们父母稍长些的一辈)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已经与外星人无异。但,到底谁是外星人?
  得空看看这些7,80年代的片子,我是很乐意的,喜欢溶在胶片里的岁月的气息,光影交错,年代流转。
  

 6 ) 丁大森,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兴趣可多了,踢足球,打康乐球,打少林拳”
     “都是武的,没有安静一点的吗”
     “听音乐、看电影、还有集邮”

 
       三句两句就对上了,虽说集邮是投其所好,不过恋爱中人为了心上人也是拼了命,何况还在智力竞赛中露了脸,最后丁大森转型为牛不羊,比起杜小西文化考试作弊又跑到农村想做上门女婿这样的阿混,要好的多。


       姐姐要嫁到农场去,母亲反对,这样的台词在天津小市民张大民嘴里也出现过,两部电影里当然城里姑娘嫁出去了。实际不靠谱,政策一落实,知青们都你追我赶回城里,光这个题材就够柏阿姨主持一年节目呢


        陈燕华在演这部电影之前就已经出名了,我奶奶管她叫做卖大饼的,我们小辈当然叫她燕子姐姐。电台里的儿童节目,燕子姐姐讲故事是当年的热门节目。


      台词里的康乐球是什么东西呢?八十年代康乐球极其风行,很有趣大多数康乐球都是室外的,四方桌面几个棋子,打法和桌球差不多,我年纪小没玩过,有时候会帮忙捡棋子。究其所以.......就是桌球的简化版。

 7 ) 惜缘

这是反映八十年代上海生活的一部轻喜剧。因电影《庐山恋》出名的郭凯敏扮演男主角,女主角则是当时上海人都认识的“燕子姐姐”一一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陈燕华。

本片中的男主大森凭借集邮,追到了美丽大方的女主。也许是想侧面反映文革的负能量,这个大森几乎是个文盲,连隔壁小学生的文化知识都比他强。通过集邮,他学到了一些常识,并且居然还在单位的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优胜。这场比赛的题目不仅简单,而且恰好是大森刚刚从小学生那里学到的,不能不令人怀疑比赛的公正合理性。

说到集邮,确实是那个年代比较普及的业余爱好。一方面因为电子游戏之类的东西还未出来害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邮票价格不贵,并且用过的邮票也能收藏。片中所出现的不少珍贵的邮票,如今早已翻了不晓得多少倍。可惜本片男主文化不高,也没有经商头脑。不然的话,完全可以投身于邮市,估计奋斗到今天早就身家不菲了。可惜呀可惜。

扮演男主角姐姐的是娴静文雅的张闽,出演过《城南旧事》等影片。她在本片中与男友借助邮票表达心声,非常真实质朴。那种等待着远方来信的感觉,牵肠挂肚的想念,互相琢磨对方的心思,又期待又煎熬,别有一番滋味。

邮缘的谐音是“有缘”。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缘”字了吧。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在对的时间遇到一个对的人,彼此珍惜,不负此生的缘分。

 8 ) 小记

1,“丁大森,有你的挂号信”,这句小时候顽皮的同学们拿我来打趣的话,到现在还有那么一点模糊的印象,而1984年的本片,正是这句话的出处。 2,当年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本片,只记得是个有点小欢乐的故事,40年后的今天完整看来,本片虽然故事简单,但还是比预期的要好看一些。 3,首先,它是那种以几个简单人物的故事交叉串联起来的结构,这种手法看似简单却很巧妙很经典,前些时候看的《大桥下面》也正是这种叙事结构,那部片是由女主人公意外探访了男主人公朋友的残疾妹妹,由此使故事情节形成闭环,本片是女主人公借“公差”探访了男主人公姐姐的男友,由此加固并推进了所有人物和情节的紧密度。 4,其次,本片也很恰当的反映了当时的城市社会意识风貌,一是从动乱年代过来没多久,社会开始重新重视知识文化,不学无术就没有前途(男主和他的哥们儿),有知识的人愿意把精力投身到更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姐姐和她的男友),知识分子对自身不断提高的渴望和对新社会改革步伐的憧憬(女主),当然也有刚经历过伤痕年代的人实实在在的顾虑(觉得上海再苦也比外地甜的母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形成一定的风潮,单位又是有文化考试又是组织智力竞赛(当然这只是本片中内容,实际怎样,当时我太小也不太记得了),一些凸显文化的爱好和活动如集邮被大家追捧(这是我经历过并有印象的),形成社会现象,正如本片这样,这些热潮也的确对于当时普通百姓的知识文化和认知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5,稍微搜了下饰演女主角的陈燕华的资料,这才想起,她确实有些眼熟,小时候好像的确在电视上看过这张脸孔主持的儿童节目,更令我意外的是,她的丈夫竟然是许子东(正好最近在补《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近年来时长被心脏病困扰的许子东老师又回来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啊,老上海的郎才女貌。

 短评

回顾我看过的老电影。反映的插队落户,待业青年,顶替工作,两地分居,现在的人还能懂得么。文化大革命是多么罪恶,改革开放才是正确选择。

2分钟前
  • Regent Prince
  • 推荐

很好玩的~喜欢男主角!

6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推荐

桑弧还是老辣,不得不服(实在太会拍女演员了)。完全没想到这片里邮票除了剧情要素之外还能有这么强的视觉要素在,直接搬演红楼梦小型张和杂技那套邮票也是太服气了!木偶剧也相当之厉害,然后还借了黑便士诞生故事的梗,可谓是预叙乃至元叙事了。然后竟然还有[贫民窟百万富翁]这种知识问答(又是很高级的预叙-元叙事)。丁大森幸好性格比较开朗,否则就妥妥变成[本命年]里的李慧泉(文革失学少年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影片挺好地传达了新时期的主旋律,也不算特别说教。郭凯敏是真萌,然后“你有了女朋友就忘了男朋友”这是什么尺度的台词哈哈哈哈。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混蛋 白天混哪了?

11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小豆喜欢大森,要不然怎么说“有了女朋友不要男朋友”,为什么故意写女名字气周芹,为什么在大森要出丑时叫女主角过来看。完全是女儿对情敌女一的做法啊

16分钟前
  • lulu
  • 推荐

2011.9.17 九亭DVD

17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郭凯敏还有美丽的陈燕华。

19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我那时候也集邮,所以很喜欢这片,还有我现在不太确定我是看的电影,也许我是看的小人书

21分钟前
  • 笨锅
  • 力荐

电视,高楼,单元房,当时的城市让人羡慕。

22分钟前
  • 厦门雷少
  • 推荐

陈燕华不错。1985.05.02

25分钟前
  • 茶博士
  • 较差

故事有两条线索。主线扣题讲弟弟的成长与爱情,邮缘对面巧相逢;辅线则是在说姐姐的事业与情感困境,有缘千里再相会。邮票成为绝对叙事核心,既是剧中主人公的职业或者爱好,也是导演桑弧施展各种戏剧手段推动剧情发展的构思出发点。只是着重叙述的主线部分反而过白偏硬,特别是知识竞赛意外露脸的桥段。反倒居辅的姐姐与爱人的几次鸿雁往来才真正达成了与喜剧轻触借物传情相匹配的含蓄美感,其中双飞燕八方连让人瞬间想起了那两串幸福的黄手帕!……三星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36954821/

29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以集邮为媒介 描写了青年工人丁大森与邮递员周芹一段饶有情趣的故事 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 丁大森的文化知识极度的贫乏 可他又经常不懂装懂 引出了不少笑话 与周芹结识后 他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惭 开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简单朴实的情节 含蓄的爱情 积极的进取 纯真的真善美 还有勾起人记忆的年代符号

31分钟前
  • 李小庫
  • 力荐

凯敏大哥这一部里直接化身小流氓。。。

35分钟前
  • 少年阿尔弗雷德
  • 还行

邮票传情结良缘,充当红娘牛不羊。

3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好纯朴的年代!真是我心目中的完美世界!现在谁他妈还集邮啊。。。

38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摆放邮票的顺序,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嘛,嘿嘿

41分钟前
  • 刘胖葱
  • 推荐

2.5星

44分钟前
  • 秦诺诺
  • 还行

清新,可爱。郭凯敏活泼,帅。陈燕华明丽,美。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丁大森这个性格和对朋友的态度是怎么留住小豆这么死心塌地又可爱贴心的“男朋友”的?

51分钟前
  • 推荐

人都是会老的啊。什么意思?难道他等的不耐烦了。女人啊女人。 桑弧的本子好啊。

56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