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

综艺中国大陆0

主演:撒贝宁

导演:内详

 剧照

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2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3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4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5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6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3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4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5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6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7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8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9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5:19

详细剧情

2021年1月2日,央视新闻微博公众号发布《撒贝宁与秦朝博士共读尚书》预告

 长篇影评

 1 ) “既然生在这里,就应像橘树扎根热土”

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家国情怀”四个字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甚至总是能轻易地让我掉眼泪。奥运会的时候,每次看到远动员热血满满的视频,都会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今天中午看了最新一期《典籍里的中国》,也是几乎从头到尾热泪盈眶。从过年到现在,这档节目只要有空的时候,陆陆续续都会看,这次有被《楚辞》里屈原那句“既然生在这里,就应像橘树扎根热土”戳到。

节目妙就妙在,用一颗小小的橘子将屈原和楚怀王,将屈原和楚国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成了屈原情感的寄托,家国情怀的承载。橘子见证了友情,橘树象征着家国情怀。“橘树”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这是怎样深沉的情感!如同屈原自己所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可惜,最终他和楚怀王却一个客死秦国,一个自投汨罗,令人唏嘘。

《橘颂》里的“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正如艾青笔下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都饱含对故土深沉的爱。

节目组没有选用大家熟悉的《楚辞》和《天问》,而是选取了知名度不高的《橘颂》,反倒有一种不落俗套的惊喜。

 2 ) 请警惕管文化部门中的遗老遗少!!!

我就吐了,搞文化那波人里面到底有多少遗老遗少,还是拿了美利坚的工资当行走的50w 第一,宋应星的祖父是明朝的尚书宋景,他和他的哥哥宋应昇都是万历年间举人,他和他哥哥从小一起读书长大感情极好,然后他的哥哥甲申天变后两年服毒殉国,请参考颜真卿颜常山旧事,你哥哥殉国了你去当汉奸?? 第二,宋应星留下的祖训是不准当清朝的官(不得仕清) 第三,在我看到的所有有关于宋应星的雕像绘画中,全部是明朝士人形象,没一个阴阳头 第四,阴阳头是清末形象,清初是新朝雅政,金钱鼠尾辫,这些满清遗老遗少是不是自己也觉得丑换了个阴阳头,不知道什么样子的请百度或者想象给你剃光头然后插上一个猪尾巴[呲牙] 第五,宋应星死于1666年,甲申天变1644,但是明朝的实际灭亡是1683,宋应星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明臣子,不是大清的,还有说当时江西已经沦陷,不剃发易服就要砍头的,宋应星是隐居!!直接拒不出仕!!清朝不可能也不具有实力去深山老林里抓人强制剃发易服! 在吐槽一遍那些遗老遗少,能不能实事求是,别可个劲的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因为你在这颠倒黑白我还得辛辛苦苦的打字让大家提高警惕防备管文化那群人里的遗老遗少[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还有人说你们是在试探,我就好奇你试探你妈呢,有本事你就跳出来,你看人民的军队是不是把你骨灰扬了,赶紧的吧,我就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群该死不死的满清遗老遗少下课[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3 ) 一些分享在读书群的碎碎念

1.孙子兵法:伍子胥自刎的那个片段很戳,反复看了很多遍 2.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垂暮之年心心念念的书稿被流传下去,他拿着pad双眼中带着光,惊喜地一划一划,喜极而泣,眼泪落在pad上,他慌忙去擦,嘴里念叨着书稿书稿。看到这里感觉太心酸了,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中文的含蓄真是刻在骨子里,徐霞客整本书都在隐隐诉说自己对华夏山水的热爱,却不曾大篇幅去讲述自己的爱。换作外国文学,或许会是更直白的表述,类似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各有各的好,但还是更喜欢含蓄一些的表达~

3.“做医者难,修本草更难,可是我却没有料到,刊印本草比修本草还难。” “为自己我一生不求人,为了从医我求过父亲三次。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这次刊印《本草纲目》是利百姓,利家国的,我千里求序,很难啊,但是又有何妨?”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李时珍台词

4.天工开物:引子故事是袁隆平先生,我当时下意识看了一眼播出时间,那个时候袁隆平先生一如剧中还在稻田里。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啊,为什么这一集的主持人不是袁隆平先生呢? 后来看到最后,宋应星跟着撒贝宁来到现代,正是袁隆平的试验田,首尾呼应起来了,也推向了最后一个小高潮。 袁隆平和宋应星就相见了。“你也有个禾下乘凉梦?”大抵就是这样的惊喜吧。作为一个古代人的宋应星不太理解握手,不过两个人的手还是紧紧握在一起,跨越时空的两位老人,都在为了禾下乘凉梦而努力。一瞬间泪奔。最后袁隆平送给了宋应星一株超级稻,宋应星也走过甬道回到历史中去,双手抱着那株超级稻,足见珍重。

5.史记:司马迁算是唯一一个没有走去现代的历史人物吧。不说剧情和演技这两个夸烂了的优点,司马迁这一集真的超级超级推荐。我在想司马迁没有去现代看看,是为什么呢?也许是他是唯一一个心愿已了的人吧。青史已出,父命已成,司马家的使命也完成了,而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执念与信念,也终于有了“机会”重活一次,有了“脸面”去见司马家的先祖。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司马迁最终并没有去现代看一看,他唯一的挂念只不过是:后人还读太史公书吗? 他称鲁迅为自己的知己,听见鲁迅对太史公书的夸赞,对着鲁迅的背影说道:先生,谬赞了。 好像这些人从不关心自己在后事有什么样的名头,有什么样的成就,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书还在吗?还在读吗?还有人知道吗?不能不为之动容。 司马迁在看后世的光影时,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好。好,好,好。或许正是心愿已了,太史公书也能公之于世,自己死而无憾,也便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说来也很愧疚,这些书我都没看过。二十四史总共也就读了几篇。是时候多读一读了。

6.传习录:看了王阳明那一集,学到了的同时哭死了,演技在线,内容在线,泪点也在线,爱惨了不过如此。 有个情节,王阳明跟着撒贝宁来到现代龙窟(?记不起),一个青年人准确说出王阳明的想法,王阳明愣愣看着他说:你很像我的一个学生(他英年早逝的爱徒知己徐爱),简直哭爆了。最后王阳明别过撒贝宁,回到历史中,他边走边吟诵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颇为震撼记忆犹新

7.推荐章节《传习录》《史记》《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感悟之前零零碎碎都说过了,总之极为推荐。其实对带古人看(讲)现代的发展得地方不是很喜欢,总有种心酸的感觉。甚至觉得若是他们真的知道后世,或许会生出一些恨吧,遗憾自己未能见到,”生不逢时”亦或是其他的情绪。单除此之外的剧情都是很好的,也很适合重复性工作的时候边看边做。

 4 ) 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 第一季,11期。 《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传习录》。 每一集我都哭的一裆综艺节目,央视的格局真的不错。 古今对话这个创意很动人。 把每一种典籍的诞生和流传故事用舞台演绎(话剧)的方式展现,真的是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更加懂得典籍背后的传承和光荣。 最感动的还是穿越这个立意。 穿越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历史时空中的那些遗憾,对话先贤,实在令人动容。 挑选的典籍不仅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典籍,更是他们彼此之间有联系,有交织,先贤的思想的光芒总能从不同的典籍里流出来汇聚到一起,形成流传千古的光辉。 无论哪一部典籍,都渗透着“民本”思想,先贤追寻的大道从来都无关乎自己得失,而是天下苍生,这种格局也令人敬仰和钦佩。 演员们演技也很不错,演的很能让观众共情,每一集我都会被感动到落泪。 最喜欢两处舞台设计,一个是镜子,镜子里是先贤,镜子外是演员,他们通过镜子对望,像对方虔诚的施一个礼,是穿越时空的对话,也是旧友重逢的欣喜。另一个是那条舞台走廊,仿佛时光隧道,撒贝宁通过这条隧道把先贤带到我们眼前,弥补那份遗憾,体验新的旅程。 还有一处也令人潸然泪下,就是先贤从时光走廊独自走回过去,是一卷书页缓缓的合上,可能寓意着他们从典籍里来,再回典籍里去。而撒贝宁则留在现代舞台,凝视着先贤的背影,仿佛在作着一种无声的约定:我们一直在文字里相遇相知。 其实是典籍才是那叶时光长河里的扁舟,载着先贤,载着我们,共同驶向未来。 《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读它,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费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虽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但读它,学习先贤求真务实,造福人民的精神。 《史记》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它,我们学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坚韧。 《本草纲目》李时珍的: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读它,我们懂医生的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心怀苍生的悲悯和善良。 《论语》孔子的:仁者爱人。读它,我们学习修身立世,学习仁慈爱人,解人生之惑。 《孙子兵法》止戈为武,铸剑为犁。读它我们知战争不过手段,和平才是意义。 《楚辞》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徐霞客游记》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热爱山河大地,热爱风云四季。 《道德经》中脍炙人口的“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学习先贤的智慧和思想,让自己也开始闪烁一点光芒。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流传。 《传习录》中:立志、立言、立身、立德的追求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探索精神一直熠熠生辉。 典籍里的中国,让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正如《天行健》唱道:昆仑巍巍、河水汤汤;先辈言传、声犹在旁;艰苦奋斗、矢志不忘;五岳巍峨、四海荡荡;先辈身教、历历不忘;从不畏惧、绝不屈服;战天斗地、为民为邦。 这也许就是薪火相传的美好。 中华文明的载体不止典籍,但典籍一定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在时光的浪潮里奔腾不息。

 5 ) 【转】廖名春:清华简与《尚书》研究

作者简介丨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丨《文史哲》期刊,2010年第6期。

清华大学从香港收购的2000多枚战国竹简中,与《尚书》有关的当有90多枚。其中属于今本《尚书》的有《金縢》篇,有简14枚。属于逸《书》的有3篇,有简40枚左右:其中《尹至》篇有简5枚,《尹诰》有简4枚,《说命》分为3篇,当有简30多枚。属于今本《逸周书》的有3篇,有简43枚:其中《皇门》篇有简13枚,《程寐》篇有简9枚,《祭公之顾命》篇有简21枚。

还有一些简既不属于今本《尚书》,也不见于今本《逸周书》,就连逸《书》似乎也未曾提及。但从内容看,则与《尚书》很有关联,应该属于先秦《尚书》的范围。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已发表的《保训》篇。这部分简尚未整理完毕,具体有多少还不好说。从谨慎计,本文只对上述3类7篇中的前两类,也就是属于今本《尚书》和逸《书》的竹简加以介绍和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金縢》

《金縢》篇既见于今文《尚书》,也见于古文《尚书》,全篇连标题共478字。而清华竹书本《金縢》篇有简14枚,简长45厘米,每简平均29字左右,加上篇题,包括合文,约410余字。

清华简《金縢》

竹书本《金縢》简背有编号。这给编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其简14(编号2254)背面还有篇题“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13字。这可能是原来的篇题,系概括文意而题之。而“金縢”之名则应是后人从文中撷取的。《左传·襄公三十年》将《仲虺之诰》称为“仲虺之志”,其《文公二年》有“《周志》”之称,其《成公四年》有“《史佚之志》”之称,都与竹书本“之志”说类似。不过,从“周武王”之称来看,篇题已非西周史官的实录,在流传的过程中,战国人为了区分,已有改动,加上了“周”字。今本《尚书》文前有《序》云:“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李学勤先生认为“简文”“不用《金縢》篇题,可能表明没有见到《书序》”所谓“周公作《金縢》”,即“以旦代某之身”等祝辞为周公所作,并非指整个《金縢》篇为周公所作。这与清华简《保训》篇的“(文王)述《保训》”一样,所“述”的是文中的文王语,并非指整个《保训》篇,《保训》篇乃为周史官所记。如此说来,《金縢》文前的所谓《书序》,当从原篇题“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概括而来。

竹书本《金縢》与今本首尾一致,但中间行文却有详略之异。可以说是今本详尽而竹书本简易。这种详略到底是前后关系还是共时关系,值得探讨。

比如说周公的祝告,今本说周公自己代武王去死的理由先是“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后又说武王不如自己,“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而且“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责任重大。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理由阐发得非常清楚。而竹书本多有省略,将“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与“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连在一起,以致逻辑混乱,实在是不如今本。

今本涉及占卜的文句,也见于《史记·鲁世家》,而竹书本除“穆卜”一词外,其它皆不见。李学勤先生认为两者“应分属于不同的传流系统”。其实,竹书本的记载是有问题的。周公的祝告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依前者,武王活而周公得死;依后者,武王死而周公得活。二者必居其一。而事实上周公的两难选择被打破了,武王活而周公也没有死。其原因今本《金縢》作了交代:“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而竹书本则没有这些交代,事情的发展就出现了断环,显然有欠严密。这只能是后人删节的疏忽造成的。因此,从上述两点来看,竹书本《金縢》从整体上要晚于今本,要劣于今本。

不过,竹书本《金縢》有些异文也非常重要。比如今本《金縢》说:“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传以“周公居东”为周公东征,而马融、郑玄则以为是周公待罪于东。清人多宗马、郑说而不信孔传,现代学者如刘起釪等亦如此。主要原因就是《诗·豳风·东山》说:“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周公东征是三年,此云“二年”,因此两者并非一事。而竹书本《金縢》作“周公宅东三年”,“宅”即“居”,所谓“三年”,与《诗·豳风·东山》正合。这一字之异,正证明了孔传的正确,破解了西周史研究上的一大疑难。

又如今本《金縢》的“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一段,“丕子”的理解是一大难题。孔传以“丕子”为“大子”、“元子”,马融以“丕子”为“大慈”,郑玄以“丕子”为“不慈”,曾运乾将“丕子”读为“布兹”;《史记·鲁世家》引“丕子”却写作“负子”,以致训为疾病。古往今来大家的各种说法莫衷一是。竹书本“丕”字作“备”,也可作“服”。《文选·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吕向注:“服,用也。”《荀子·赋》:“忠臣危殆,谗人服矣。”杨倞注:“服,用也。”可见“服子”即“用子”。而“责”可训为求、要求。“服子之责”即“用子之求”。周公是说,如果你们三王在天上有使用儿子的要求,就用我这个儿子去代替姬发之身。周公和武王都是文王的儿子,比较起来,武王更重要一些,如果文王在天上要用儿子服侍的话,周公说自己愿意去代替。这样,文从字顺,千年的难题可谓是焕然冰释。

二、《尹至》

《尹至》篇共有简5枚,简长45厘米,原无篇题,简背有次序编号。每简约31字,共154字。

简文内容是伊尹与汤的对话,体裁属于今本《尚书》中的《商书》。《文物》杂志2010年第5期封2所发表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照片上,第一简(2234号)为《尹至》篇的首简,第二简(1530+1494)为《尹至》篇的第四简。下面,略作考释。

清华简《尹至》

第一简(2234号)共33字,释文作:惟尹自夏徂亳麓,至在汤。汤曰:“格汝,其有吉志?”尹曰:“后,我来,越今旬日。余闵其有夏众……”

李学勤先生指出:篇内伊尹称“尹”,也或称“”。按清代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云,伊尹系“伊氏,尹字,名挚”,名“挚”见《孙子·用间》、《墨子·尚贤中》及《楚辞·离骚》、《天问》等,这里的“”是“挚”字繁写,就是“摯”。 “晚书”《太甲上》和《咸有一德》“尹躬”三见,旧以其为伊尹之称,应该是错误的。今本《缁衣》引《尹吉(诰)》的“尹躬”,郭店楚简本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皆作“尹”,郭店楚简本的整理者将“”隶作“”,以为从身、“”声,因而将“尹”读为“伊尹”。裘按以“”为“允”字繁文,以为“晚书”的“躬”字也可能是讹字。实质也否定了以“尹躬”为伊尹之称。这与《尹至》篇的伊尹之称可以印证。

“夏”,即下文之“有夏”,其地在晋南、豫西一带。

“亳麓”,原作“白逯”。李读“白”为“亳”,而网上有人进而将“白逯”读为“亳麓”,并疑即《甲骨文合集》35501之牛距骨刻辞中之“白麓”。今人据《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说,定“亳”在今河南濮阳。

“在”,原作“才”,整理者读为“在”,并云:《尔雅·释诂》:“存也”。《左《左传》注:“存问之。”案:“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处所或对象。《书·洛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至在”犹“至于”。《书·盘庚上》:“王命衆,悉至于庭。”《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至在汤”,来到汤那里,向汤汇报。

“格”,来。《尔雅·释言》:“格,来也。”《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孔传:“格,来。”“格汝舜”与此“格汝”同。秦桦林认为“格”与下文“来”正相应,因而主张“格汝其有吉志”连读。

“其”,副词。表推测、估计。大概,或许。《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

“吉志”,善意,好的打算。

伊尹“自夏徂亳麓”,从敌国有夏回到商都“亳麓”,来到汤那里,向汤汇报敌国有夏的情况,所以汤就说:“格汝”,你从有夏回来,“其有吉志”,大概是有好的打算,好的想法。

《孙子·用间》:“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国语·晋语一》:“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太平御览》卷一三五皇亲部引《纪年》曰:“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都是说伊尹到夏做间谍。

《吕氏春秋·慎大》的记载更详细:“汤……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于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伊尹第一次“间夏”是“三年”方“反报于亳”。第二次“间夏”是“听于末嬉”,以“末嬉言”“告汤”。而简文所反映的,应是伊尹第二次“间夏”后之事。

“越”,于。《书·大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史记·宋微子世家》:“殷遂丧,越至于今。”裴駰集解引马融曰:“越,于也。于是至矣,于今到矣。”王引之《经传释词·粤越》:“《尔雅》曰:‘粤,于也。’又曰:‘粤,于也。’字亦作越。《夏小正》曰:‘越有小旱。’传曰:‘越,于也。’于,犹今人言于是也。”

“旬日”,原作“”。十天。《周礼·地官·泉府》:“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

“越今旬日”,即“于今旬日”,“我来,于今旬日”指伊尹来见汤,“自夏徂亳麓”,在路上走了十天。

“美”,原作“”,网上有文读为“美”, 其说是。简文“众”后接“□吉好”,所缺字疑为“多”。因此全句当作:“余美其有夏众多吉好”。是说对于商汤而言,于“有夏”有“众多吉好”的机会,因此,伊尹称之为“美”。下文称举夏桀“宠二玉”,宠爱琬、琰二女,而“有众”不乐;夏民又疾病流行。应该是凶而非吉,似乎不能称之为“美”。但夏之凶就是商之吉,就谋夏的伊尹而言,正是大好的时机。所以伊尹将其称之为“有夏众多吉好”,称之为“美”,是理所当然的。

第四简(1530+1494号)共29字,释文作:“‘……其如台?’”汤曰:“汝告我夏隐率若诗?”尹曰:“若诗。”汤盟誓及尹,兹乃柔,大倾,汤往……

“其如台”上文为“今”,“今其如台”,即“今其奈何”, 这是伊尹所转述夏民对夏桀暴政的控诉。

“隐”,原作“”,整理者以为从垔声,影母文部,读为同音之隐。案:“隐”指隐情。“夏隐”,有夏的隐情。这正是“间夏”的伊尹所要汇报的,也是准备伐夏的汤所关心的。

“诗”,原作“寺”,当读为“诗”,指上文伊尹所转述的夏之民谣。《吕氏春秋·慎大》:“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如诗。’”“率若诗”,即“尽如诗”。“汝告我夏隐率若诗”,你告知我有夏的隐情都像民谣所说的一样。这说明伊尹所告知有夏的隐情大大超出了汤的想象。

“尹曰:‘若诗。’”这是伊尹的回答,肯定民谣反映的情况属实,从而坚定了汤攻夏的信心。

“汤盟誓及尹”,即“汤及尹盟誓”。 《吕氏春秋·慎大》:“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及”,介词。犹跟,同。《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兹乃”,词见《书·酒诰》、《立政》。相当于“这样就”。

“柔”,怀柔,安抚。《左传·文公七年》:“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杜预注:“柔,安也。”此指怀柔夏人。

“倾”,原作“萦”。整理者以为“萦”从“”声,在此读为倾,《晋语三》注“危也”,与上“柔”训安相对。案:“倾”有使顺从、归服之义。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四》:“赤眉衆多,可以恩信倾,难用兵力破也。”“大倾”,指在商人的怀柔下,夏人纷纷归服。而不归附的,“汤往”征,就出兵攻打。《诗·长发》所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这些不服的,正是“汤往征”的对象。

由上述简文可知,此篇主要写伊尹谋夏之事,情节与《吕氏春秋·慎大》篇近似。命名为《尹至》,乃取首简“惟尹自夏徂亳麓,至在汤”之文。如以内容名篇,也可称之为《尹猷》或《伊尹谋夏》。

三、《尹诰》

清华简《尹诰》

《尹诰》有简4枚,共112字。其“简长和字的风格均与《尹至》相同,原无篇题,简背有次序编号。”

《礼记·缁衣》篇两引《尹吉》,其一云:“《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郑玄注:“‘吉’,当为‘告’。‘告’,古文‘诰’,字之误也。‘尹告’,伊尹之诰也。《书序》以为《咸有壹德》,今亡。咸,皆也。君臣皆有壹德不贰,则无疑惑也。”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缁衣》篇,都作“尹诰”,足郑注之确。

《缁衣》篇上引之《尹诰》语,为清华简《尹诰》的头句:“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所不同的只是“躬”写作了“既”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缁衣》篇“躬”都作“”,裘按以为“允”字繁文,并疑“躬”字也可能是“”之讹字。案:裘说是。“允”为本字。介词,犹以。《墨子·明鬼下》引《商书》曰:“百兽贞虫,允及飞鸟。”孙诒让间诂:“王引之云:允犹以也,言百兽贞虫以及飞鸟也。”《礼记·缁衣》的“惟尹躬及汤”,当为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的“惟尹允及汤”,而“惟尹允及汤”,即“惟尹以及汤”,“允及”即“以及”。

清华简《尹诰》篇的“既”当读为“暨”,连词,是与、及、和之义。《尔雅·释诂下》:“暨,与也。”《书·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孔传:“暨,与也。”“惟尹既及汤”,即“惟尹暨及汤”,也就是“惟尹与汤”。“暨”、“及”复词同义。“晚书”《咸有一德》作“惟尹躬暨汤”,也是以“及”为“暨”。

《礼记·缁衣》篇又引《尹吉》云:“《尹吉》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郑玄注:“‘尹吉’,亦‘尹诰’也。‘天’,当为‘先’字之误。忠信为‘周’。相,助也,谓臣也。伊尹言:尹之先祖,见夏之先君臣,皆忠信以自终。今天绝桀者,以其‘自作孽’。伊尹始仕于夏,此时就汤矣。夏之邑在亳西。‘见’或为‘败’。‘邑’,或为‘予’。”

“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依郑玄注当作“惟尹躬先败于西邑夏”,而清华简本作:“尹念天之败西邑夏。”郑注“‘见’或为‘败’”说是正确,今本之“见”,清华简本正作“败”,“见”当是因“败”字左旁“贝”形近而讹。但郑注“‘天’,当为‘先’字之误”说,比照清华简本,显然有误。致于“‘邑’,或为‘予’”说,就更不可信了。

今本的“躬”清华简本作“念”,值得注意。“躬”与“念”古音相近,《诗·邶风·谷风》:“我躬不阅。”《礼记·表记》引“躬”作“今”。帛书《二三子》:“《易》曰:‘王臣蹇蹇,非今之故。’孔子曰:‘“王臣蹇蹇”者,言亓难也。夫唯智亓难也,故重言之,以戒今也。君子智难而备[之],则不难矣;见几而务之,[则]有功矣。故备难[者]易,务几者成。存亓人,不言吉凶焉。“非今之故”者,非言独今也,古以状也。’”今本《周易》的“躬”,这里都写成了“今”。所以,“躬”与“念”是可以通用的。不过,今本的“躬”是说不通的,而清华简本的“念”方为本字。所谓“念”,思考也。伊尹思考上天为什么会抛弃“西邑夏”,原因就是下文伊尹所总结的:“西邑夏”失去了民心。《国语·周语上》引《夏书》:“后非衆无与守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失去了民心,“西邑夏”必然就会被“天”所“败”。

此篇《缁衣》称为《尹诰》,是从内容而言。《书序》以为《咸有壹德》,则是以首句“惟尹暨及汤,咸有一德”而名。孔颖达疏以为“是伊尹诰大甲,故称‘尹诰’”,是据“晚书”《咸有一德》而立论。从清华简本看,该篇中伊尹与之对话的其实是汤。孔颖达以为是“诰大甲”,实质是上了“晚书”《咸有一德》的大当。这也说明,“晚书”《咸有一德》确属伪书,而清华简本,才是真正的《尹诰》或《咸有一德》。

四、《说命》

孔壁古文《尚书》有《说命》3篇,《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巖。作《说命》三篇。”但今文《尚书》却无,“晚书”虽有《说命》三篇,而人多不信。

清华简《说命》分为3篇,从简背的次序编号看,当有简30多枚。其简背篇题作“尃敓之命”,“尃”即“傅”,“敓”即“说”,也就是“《傅说之命》”。《书序》所谓“《说命》”,当是“《傅说之命》”的缩写。

《礼记·缁衣》篇两引《说命》,都称之为“《兑命》”。郑玄注:“兑,当为“说”,谓殷高宗之臣傅说也,作书以命高宗,《尚书》篇名也。”其说是。

《礼记·缁衣》篇所引之两段《说命》,郭店楚简本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都不见,论者不但怀疑此为后人所窜入,而且也怀疑其《说命》的真实性。

不过,《礼记·缁衣》篇所引《说命》之一的“惟口起羞,惟甲冑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一段,却见于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篇。比较之下,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今本的“惟甲冑起兵”一句,郑玄注为“当慎军旅之事也”。孔颖达疏以为:“甲胄,罚罪之器。若所罚不当,反被兵戎所害,故‘甲胄起兵’也。”这些注、疏都有些勉强。清华简作“惟干戈作疾”,是说战争会引起灾祸。文从字顺,因果分明,明显胜过今本。

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篇尚未整理完毕。从所掌握的情况看,其内容与《国语·楚语上》所记载的傅说事迹相近,而与“晚书”的《说命》三篇则大有不同。这说明“晚书”的《说命》三篇并非《尚书》原本,而清华简的《傅说之命》三篇,纔是已经逸失了的《尚书·说命》三篇,纔是真正的《尚书》原本。

清华简属于今本《逸周书》的《皇门》、《程寐》、《祭公之顾命》三篇,亦属先秦《尚书》的范围,价值也不亚于以上属于《尚书》的四篇,拟以后再予以探讨。

 6 ) 整集《尚书》我只记住了江浙沪包邮区的知识点

2021春节央视新节目,通过传统文化巩固爱国主义教育好题材,形式类似『国家宝藏』,嘉宾科普+主持人撒贝宁和演员演小品模式。嘉宾场的主持人形似杨紫王冰冰,嘉宾还是老生常谈那几个看都不想看直接跳过,中间的bgm还用了蜀山游戏配乐。

拉了拉进度条其实都在演跟尚书有关的人和事,没咋讲尚书文本和本体——那不是想咋写剧本儿就咋写剧本儿,诗书礼易乐春秋一共六个剧本儿,编就完事儿了 。(就看了一集尚书,之后的都没看。其实挺想知道周礼周易演了啥小品的)

『尚书』整集全靠倪大红老师撑着,老头儿坐那儿一动不动以衣袖掩面,仅是沉默都充满震慑力和感染力,把我眼泪呲儿出来了。

最逗的一段是撒贝宁穿越回两千年前找伏生,倪大红扮演的伏生说,禹以山脉水文划定九州,扬州是九等土地中最低的一等。

撒贝宁惊:啊不会吧,江浙沪可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啊!

倪大红老师呆萌的脸上写着不信:是吗?真的?

这个梗儿真是和谐又喜感。

大禹时代的扬州包含江浙沪以及江西安徽,就是今天广义上的『江南地区』。古时江南地区湿气重沼泽蚊虫横行,水路交通不便,物产难以运输到北方。先秦时期那边交的土地赋税在全国排倒数第一。隋炀帝开凿了运河实现南北经济互通,唐宋时经济开始超越北方。宋代衣冠南渡后一群河南人搁杭州的朝堂上抱头痛哭,想家&想回到富庶繁华的中原。脑补一下彼时上朝everybody都在讲河南话的场景~尔后中原官话就同浙话水乳交融了成为今天的杭州话。不过江浙地区十里不同音,偶尔窜进来一股北方口音也无所谓。

thus这群人的后代成为今天的江浙沪包邮区中坚力量,享受着地缘红利和时代红利。

 7 ) 《典籍里的中国》‖《今文尚书》华夏文明的源头

只知华夏有五千多年历史,可是对于真正的历史源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也许是模糊的。近期央视出了一个能够让众人沉浸式体验的跨越时空之旅的历史性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首次看剪辑过的短视频里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古今跟千年前古人伏生,就是传承《尚书》的第一人谈今世,我的心中冒出一股莫名的激动。 01.《今文尚书》古时称作《书》 剧情开端引用《书》的源头找到华夏文明的起点,也是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找到了一个好开端。 更重要的是伏生那句:“现在还读《书》吗?” 撒贝宁说:“读,在我后世尊称《书》为《尚书》。 撒贝宁:“晚辈特来请教《书》,好在哪里?” 伏生:“《书》我读了九十多年,这里边的好处我来告诉你!” 其实这段情节我很喜欢,因为撒贝宁说是问《书》,其实更多的是为不了解历史的我们解惑,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果说凡事靠自己悟,可能说这就是《书》存在的意义。毕竟书上写的全部是前人的经验和成功取胜的方式,实乃价值不菲。 故事讲如今完整的《尚书》共计28卷,源头即是千年前因秦烧书,多半书都被烧毁,爱书如命的伏生(孔子的徒弟)携家眷和一车书籍逃往家乡山东。 半路伏生爱子为护书与官兵拼搏最终殒命,后过大寒天气伏生不忍妻女受寒,准备把一车书简烧掉,不料妻子誓死抵抗说:“这是我儿用命换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动。”

最终妻子倒在了伏生的怀中,丧命它乡。伏生回到山东家乡得知家乡也惨遭战火,无奈只得把书籍存放于墙壁之内。 时隔二十余年,伏生逃亡各地,但心系家中藏书,待归来取时墙壁中完好无缺的《尚书》仅剩28卷。 迄今为止孔子的《书》被后人代代相传,文帝得知伏生有原版《书》便想让伏生教习众人,无奈伏生当时已经99岁不能从老家去往都城,文帝得知后便派晁错去学习《书》。 伏生教习晁错这28卷《书》分别为:01.《尧典》02.《皋陶谟》03.《禹贡》04.《甘誓》05.《汤誓》06.《盘庚》07《高宗彤曰》08.《西伯戡黎》09.《微子》10.《牧誓》11.《洪范》12.《金滕》13.《大告》14.《康诰》15.《酒诰》16.《古诰》17.《多方》18.《君奭》19.《立政》20.《顾命》21.《吕刑》22.《文候之命》23.《费誓》24.《秦誓》25.《无逸》26.《洛诰》27.《多士》28.《梓材》 01.《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 ——《尚书:禹贡(节选)》 《典籍里的中国》先引用了28篇之一的《禹贡》,主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与大禹治九州的故事。 大禹父亲名为尧(娰鲧gun),帝下令命其治水,九年未见其功,后被流放到羽山。 又第二次命大禹前去治水,大禹看到洪水肆滥的样子,采用跟父亲相反之处——引渠道放水。 大禹治水十三年,历经磨难,遍走华夏!访民间疾苦,与黎民同心,勘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这广大的九州都是经过大禹带领黎民群众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如果说《书》好处在哪里? 或者更多的应该是这伟大的前人历经磨难给予我们后人留下的足迹,大禹父亲治水以堵塞之法治水——败,大禹治水以疏通之法治水——成。 所以说《书》不仅记载了前人的伟功事迹,更多的是给予后人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变更。

03.《牧誓》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尚书》:牧誓(节选) 《封神榜》是经历过多种时期翻拍的,最新的《新封神榜》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它主要是姜子牙被派下山助力周朝伐商的故事。 这部影视也是根据《尚书》里的《牧誓》改编而来,商朝皇帝昏庸无道,挖心、设立炮烙之刑等各种酷刑工具。 一道圣旨下来不论百姓生死只要稀奇古怪之物,引得百姓连连叫苦,后周朝伐商人数相差甚多,众臣不愿支持,可却迎来商朝百姓连连倒戈相向,最后诺大的商朝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尚书》开篇《尧典》的第一句便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治水,定九州,百姓乃国家之根本,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周朝皇帝爱民,商朝皇帝不顾民,显而易见商朝终将灭亡。 04.《典籍里的中国》是《尚书》的另一面 诚实来说我并没有读过孔子的书籍,只是听说古人要学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 根本没有看过,只是在某视频上会见到一些姓氏和“人之初,性本善”的词句。 我发现《典籍里的中国》时反复看了三遍,因为我觉得这个节目设置的很伟大,也可能说我是华夏子民,听着前人的伟迹我非常激动。 大禹治水听过但是没了解过,大禹定九州更是不得而知,看着《封神榜》上映只觉得那是导演的幻想,没想到这些都是根据历史记载的故事改编而来。 倪大红:中国大陆男演员。于198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第十七届梅花奖、第九届华奖获得者,可谓当今华人影坛第一流的重量级演技派“黄金配角”,多以配角演员身份出演 他长相被“嫌弃”,却和倪萍的妹妹一见钟情,今成人生赢家,他在《都挺好》里的父亲让我印象深刻。 一辈子表现出躺平心态却最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他的前后转变真是让人感叹,他演出了试问那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呢? 他的演技可谓是让人佩服,总能轻而易举地让人进入状态,他这次受《典籍里的中国》邀请演九十九岁的伏生,形态、样貌、肢体语言让人觉得他便是伏生。 《典籍里的中国》让我走进了《尚书》,让我得以知晓《书》的好处,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的好处真的不言而喻,它让我足够心静,它让我一步一步走向优秀的自己,它足够给我迷茫的人生一个美好的解答。

 短评

大爷控狂喜,我可以看一整天严嵩胡汝贞八爷照镜子...噗

8分钟前
  • 推荐

E1《尚书》

13分钟前
  • 他的年少她的海
  • 推荐

从国家宝藏开始,央视找到了文创宣传的全新模式,如果语文课历史课也采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或者直接引用这些节目片段作为教材,相信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会更高吧。

18分钟前
  • 宇文宙
  • 力荐

第一集就落泪,古今交谈,并不突兀。回到过去告诉他们一切都好如伏生所愿,另显感动。九州之大,华夏之始,弦歌不辍,铭记古今。我岂能不以命护书?生为当代青年,我岂敢不认真读书?依旧肤浅,惭愧。

19分钟前
  • 超人会飞
  • 力荐

华夏为何为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21分钟前
  • 桃也
  • 力荐

蒙曼是唯一的败笔,说多错多

22分钟前
  • 且待我伸伸脚
  • 推荐

哇这个好酷,舞美设计有趣~中年演员又有舞台啦开心☺️

25分钟前
  • 冥冥
  • 推荐

CCTV1看到的【尚书•禹贡】,倪大红老师演的伏生戏太好了!

28分钟前
  • 『咸蛋超蕾』
  • 力荐

吹毛求疵,用来形容那些打一星的和谩骂节目组的,简直再合适不过!那些说节目组心里有辫子的,你们心里那条辫子,那条自卑的辫子比谁都粗!

33分钟前
  • kid-HJ
  • 力荐

我的天,这舞台剧的魅力。与古人相见,告诉他未来皆好,光这样就很动容。身为青年,心里有愧。

36分钟前
  • ૮₍ ˙О˙₎ა
  • 力荐

看了第一集,知道了伏生。但剧本太煽情、太melodic啦……武王伐纣那一段,根本就是假大空的D八股。

37分钟前
  • 高歌
  • 还行

场景式解读中华典籍的想法挺好的,演员也很给力,形式上与《故事里的中国》一脉相承,整体来说是不错的节目,只是关于典籍的深度解读太少,话剧部分喧宾夺主,节奏拖沓,爱煽情,有的台词写得太直白,破坏气氛。

41分钟前
  • 大智大通
  • 推荐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让后世读典籍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42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这节目可真好!第一集「尚书」讲的扶生传「书」的故事看得我泪流满面。舞台棒,演员好,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47分钟前
  • Mason
  • 力荐

(就是有一点很不舒服,为什么一厢情愿地宣扬我国古代有科学和科学家,明明就是技术嘛)用古今对话的方式了了几位老哥哥的心愿。开个脑洞,这些人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些殉道的事情,让自己的名字与这些典籍连在一起,永生!

50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这真的是非常好的综艺!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觉得一个多小时能把尚书讲解清楚???这只是让我们现代人明白经史子集的重要性,不是学习频道!拿百家讲坛要求是不是有点可笑?这是综艺好不好?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难道我们不应该铭记历史,知来路吗?没有先人的传承会有今天的文明吗?请一些打故意打底分的喷子们别彰显自己的特殊了好吗!不想看可以不要看啊,但是最起码有点责任别误导他人号码?

53分钟前
  • 望舒
  • 力荐

第一集就很水,尚书这种包罗万象的硬被解读成政治主题,要搞成大周赋这种混蛋玩意,弃

54分钟前
  • Odyssey
  • 很差

很感动!但撒贝宁这个设定很鸡肋,很容易让人出戏。

57分钟前
  • kido🖖🏻
  • 推荐

伍子胥和孙武那集,太有感染力了。

1小时前
  • Yolo.
  • 推荐

看到话剧开始前。1、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的文献称抄本,其中宋及宋以前抄写、宋以后名家抄写文献,以及佛道经卷称写本。敦煌文书是唐人手书文献,为写本,另有少量刻本。节目一开始说敦煌“写本和抄本均有千年历史”有误。2、《尚书》有今、古之别,伏生传《今文尚书》,孔安国传《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梅赜献《尚书》,兼有今古,成为后世传本。今古文尚书之争延续千年,至清代已基本论证《古文尚书》为梅氏伪造,但仍颇有价值。述太康失国的《五子之歌》属《古文尚书》,伏生传《今文尚书》中无。节目既然尊伏生《今文尚书》,为何又要引《五子之歌》?且谈尚书何以只字不谈今古之别?(或是后面谈了我没看到?)希望古典文化类节目能多些干货,少些假大空和自我感动,这才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1小时前
  • 苏丽珂苏丽珂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