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法斯特

剧情片英国2021

主演:裘德·希尔,凯特瑞娜·巴尔夫,詹米·多南,朱迪·丹奇,塞伦·希德,科林·摩根,刘易斯·麦卡斯基,乔西·沃克,弗蕾娅·耶茨,内萨·埃里克森,查理·巴纳德,弗兰基·黑斯廷斯,马伊雷德·泰尔斯,卡奥兰·麦卡锡,小伊恩·邓尼特,迈克尔·马罗尼,罗拉·麦克唐纳,艾莉·康德伦,图尔洛夫·科维里,杰拉德·霍兰,康纳·麦克尼尔,约翰·塞森斯,马克·哈德菲尔德,克莱尔·阿什顿,萨克·霍兰,欧拉·麦克唐纳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剧照

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7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8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9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19

详细剧情

  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杰米·多南、塞伦·希德和新人裘德·希尔主演,讲述1960年代末动荡时期,一个在贝尔法斯特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多南和巴尔夫饰演一对富有魅力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陷入了混乱局势中,丹奇和希德饰演诙谐活泼的祖父母。

 长篇影评

 1 ) 故事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这是一个太过个人化的故事,有一定的文化壁垒,不了解或不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纯粹对观众来说,我个人认为移情作用不强,是一个不太动人的故事。但导演的手艺精湛,使得整个影片在导演视角成为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68年,北爱尔兰教派冲突,少数激进的基督教新教教徒为了自身利益,驱逐天主教教徒,而发生的骚乱、破坏事件,且越演越烈,贝尔法斯特则是该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影片从一个小孩-巴迪的视角,讲述了住在贝尔法斯特他们的一家,原本与街邻过着祥和、宁静的生活,被暴力事件给打破。从此街区不再安宁,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在动荡中寻求出路。其间巴迪一家在事件的笼罩下,表现出勇敢、乐观、正直和友爱,但也有无奈、不安、痛苦和愤怒。那段记忆对大多数人包括巴迪的家人来说是沉重的、灰色的,但对成长中的巴迪来说却具有深刻的意义,让他能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视角,来看待这段时光,虽然令他紧张、不安,也有成长道路上的恐惧和迷茫,但有关爱他的家人、邻里和他热爱的电影、戏剧。与很多在贝尔法斯特的家庭一样,他们在选择离去或留下的痛苦中挣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但最终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前途,不得不割舍掉亲情、友情和爱情,离开了带给他们很多回忆的贝尔法斯特。

在观看了影片之后,觉得故事非常平淡,虽故事背景显得恐惧、暴力,但从小孩视角,削弱了戏剧张力,很难激发我对巴迪及他们一家的移情作用。为什么导演会这么用心来制作这部电影?电影的开放式结局让我们明白了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终极欲望。影片的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一位才华横溢导演,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出生于60年代,生活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为了避免受到“北爱尔兰问题”的波及,肯尼斯·布拉纳一家在他9岁时搬到了英格兰伯克郡雷丁市。《贝尔法斯特》其实是导演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想要告诉我们影片中巴迪的那段时光对成就后来的肯尼斯·布拉纳是多么的重要。

这一段是导演肯尼斯·布拉纳个人成长的生活故事,故事在结构上存在一些局限。巴迪及家庭成员是该片的主人公,在宗教冲突的环境下他们不是直接的受害者,虽然也被卷入其中,但他们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也不需要拥有很强的意志力。他们每个人在事件面前都展现出了个人的优秀品质,但事件作用于他们每个人时,没有因为某方面的弱点而导致危机更大。他们在危机面前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或躲避,没有从行动或内心表现出积极的一面。父亲史蒂夫·麦奎他没有受到少数激进的新教教徒暴力行动的影响,坚持个人立场,即便是受到比利的威胁。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四处奔波,背景事件让他决定要带家人离开贝尔法斯特,而现有的经济条件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的困难,但不是绝对的障碍。妈妈在整个事件中是一个保护者角色,为了巴迪和哥哥威尔的安全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同时在道德上对兄弟俩绝不降低要求,她在暴力事件面前显得惊恐和无助,在每次爸爸的离开时表现出不安,但也无奈。爷爷和奶奶对巴迪的困惑能像朋友一样给予最中肯的建议,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事件面前非常淡定,特别是一家人决定要离开贝尔法斯特,奶奶虽然不舍,但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她独自留在了贝尔法斯特。哥哥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角色,这可能是因为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家里第二个孩子的原因,所以在虚构故事中也不能缺失这个角色。巴迪在整个影片中是故事的中心,家人爱他,邻居对他友善,他自己是一个听话、懂事、有上进心的小孩,影片中的他或许还不能理解父母想要离开贝尔法斯特的真正原因,只有现在的肯尼斯·布拉纳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要不要离开贝尔法斯特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有绝对的选择自由。更加关键的是,任何选择结果,都不会导致他们更大的风险。在通常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学习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的房屋没有被破坏,家人也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虽然在影片最后巴迪、妈妈和巴迪被劫为人质,那也是一个巧合。

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很多场景就有导演肯尼斯的未来成为导演和演员影子。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的阐述我将巴迪换成肯尼斯,这也是导演采用小孩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原因所在,也体现出导演自身内在的冲突,那段历史,对肯尼斯家庭和大多直接经历者来说,是伤痛,是无奈,所以导演从形式上采用了黑白色调,但对于肯尼斯个人来说,负面的影响可能只是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对他成长的正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给他的教育,家人之间的关爱,邻里之间的友谊,成就了他高尚的品格;电影一开始,剧中小时候的肯尼斯在游戏中扮演的中世纪战士形象与他未来自编自导的《亨利五世》有着某种必然的连接;看戏剧和电影成了肯尼斯童年最期待的事情,也许这是肯尼斯未来成为导演埋下了种子;在学校里,为了能接近凯瑟琳,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算数成绩的排名,这丰富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糊里糊涂地混在了激进分子队伍中,又惊慌失措地“抢劫”了商店,还莫名其妙被当作了人质,这些亲身经历对肯尼斯作为演员又有非常大的意义。用阿德勒关于“自卑与超越”的心理学理论来说,肯尼斯在这段时期的无助,最终成为他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而不断追求优秀与卓越。

这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作者有绝对的自由来组织故事结构和选择故事场景。

 2 ) 小男孩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开场几个镜头就把你抓住的一部电影。

很喜欢小男孩边走边恨恨的回答邻居打趣他的反应,那副小大人的表情,以及带着浓郁爱尔兰口音的英文。

全片黑白,只出现了一次彩色画面,还只是一部分彩色点缀在黑白中,看得出导演的刻意,似乎带着某种寓意且处理得很精致,舞台剧是彩色的,投射到老太太眼镜上也是彩色的,有一种呼应感。应该说导演的镜头语言从视觉美感上还是在线的。

看完留在我记忆中的亮点是一些台词,尤其小男孩和外公的一些对话。那是一个睿智的老头。其中有一场戏是,孩子做数学题想冲第二名,做作业时不知道答案对不对,外公说,你可以把数字写模糊点,利用比如1和7,6和0之类的相似,让老师更倾向觉得是对的那个数字,孩子反问,数学不是应该有标准答案吗?老头说,没有绝对的对错,否则这条街上就不会被炸来炸去了……

还有一场戏也回味悠长,是最后的镜头,也是来自老人的台词,但这次是外婆,老太太冲着车上说,大意是,走吧,不要回头,离开这个地方!前情是孩子妈妈的犹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长,担心去伦敦被人歧视融不进去,但爸爸在那边切身体会了与家长动荡的鲜明对比所以希望一家人都过去。最终改变妈妈的是一次暴乱,一家人险些丧命,幸亏大儿子的勇敢解围,她一下子觉得安全是多么重要,于是等送走了父亲就选择了离开。

那也是一个睿智的老太太,所以,和老头天造地设。影片最有爱的就是表现了两个老人的地老天荒,让孩子全部看在了眼里。扮演老太太的演员是著名的Judi Dench。

影片常穿插类似的对白,也带出了北爱的那段动荡时期的大背景。从普通人角度,如果不是无奈,谁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舒适圈啊!很理解那份面对选择的纠结。看到一家人脱离危险后抱团在一起时,真的希望这样的家庭可以幸福平安。

这是以孩子的视角所呈现的一部电影,整体还是温馨有爱的,不泛幽默,尽管充斥着暴力,但总的来说是在表达关于时代的变迁,关于信仰,关于选择,关于亲情,关于成长。

说到成长,家庭的作用力还是很大的,所谓家教。电影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观念灌输都是善良而正直的,而且很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记住了两个片段,一是爸爸告诉孩子不管你的女朋友是天主教还是其它宗教,都不影响她本来善良的本质,所以只要快乐就好。还有就是结尾时孩子随着暴动的人群冲进超市打砸抢,他天真的只拿了一个带酵素的洗衣粉回去给妈妈,妈妈却提溜着他顾不上风险又走回混乱的超市只为了还回去那盒洗衣粉……

在这样父母影响下的孩子,未来差不了!

 3 ) 像是真正的文化隔阂

又仔细想了想为什么无法共情

导演拍得极其有耐心也很细致,老太太眼镜片里映射出来的舞台剧是彩色的(突然串戏better call Saul )。把一家人离开老家的前因后果和各自内心戏表现得自然又详尽。

但是这个小孩子的视角确实很难共情。

爷爷和他谈如何追求小女孩儿,父母坐下来询问他移居英格兰的想法,还为此推迟做决定的时间。他说怕过去别人都听不懂他说话,爷爷说“没关系,我和你奶奶结婚50年了她说的话我一句也不懂”“他们听不懂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然后耐心的用自己过去给小孩解释。小朋友怕离开伙伴失去心爱的新女孩儿不能做月球项目,父母每天担心的是下一个暴乱受害者是自己孩子,但每天爸爸还是会随口问他漫画里演了啥还顺手偷吃孩子的薯条。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客体,具有自己的思维”这句话没有说出来但处处都体现了

刻在老中基因里的只有一句“小屁孩儿懂什么”

可惜导演要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吧(¬_¬)

 4 ) 有些人生来就要离开

〈Belfast〉译为《贝尔法斯特》,虽然它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镜头完成了仿黑白片的创作,缺点显而易见,但一些片段的表达是拉长了时间的,“爱尔兰人生来就是要离开的”、“贝尔法斯特这一带没有通往香格里拉的路”,《贝尔法斯特》没能沉淀下大事件,但把被信仰放逐的普通人无论去向何方,都得承接住遗憾、痛苦的拉扯讲得令人动容了。

电影里因为有异于所处小镇Belfast的主导信仰,本质上是没办法认同主导信仰下的生活、行为方式,不得不离开前往伦敦的家庭,三代人选择离开还是驻守,都牵扯着其中每个个体在这里或那里的连接和期望。

Buddy作为家中最年幼的成员,他在小镇的连接在成年人的视角下并没有那么多,可能只是学校,熟悉的街道,和将来想要结婚的小女孩,但这就足以让一个孩子不再向往外面的世界。当他只能是一个最大程度跟随大人决定的孩子时,他选择了相信:我会回来的。

Buddy的父母思考的更多是在大事件下整个家庭生活的质量,伦敦肯定是更好的选择,而伦敦也只会是起点不是终点。他们只需要一些鼓励:“爱尔兰人生来就是要离开的”,就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Buddy的爷爷奶奶很一致地认可“向前看”,爷爷遗憾离世,永远地留在了Belfast。奶奶年轻时曾因一些电影向往过香格里拉,但“Belfast没有通往香格里拉的路”,现在有了,好像也不太重要了,任何的风浪都已经无法刮倒奶奶了,奶奶的根已经扎得比谁都深了。

有人相信:我会回来的,有人相信:爱尔兰人生来就是要离开的,有人相信自己的根。

好像人生就是这样,颠沛流离,总要相信点什么。

 5 ) 家庭与故乡

电影的基调让我想到《上帝之手》的那不勒斯,同样是关于一种追忆,一种用当下去填补过去的尝试。

攫取暴乱中的场景,导演紧扣住“家庭”这一关键词,构建出一个孩子眼中的不解与恐惧,以及对未来与爱情的期待。

正因为在“过去”这个时间尺度下,一切正在发生的事物都可以被来自现代的“穿越”视线所原谅。正因为过去无法弥合,当下的人们才能更显宽容之真义。于是,当我们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混乱”,他们不可理解的诉求、狂热与冲突之中,家庭的存在是孩子眼中的堡垒。

非常幸运,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家庭在混乱之中的坚持,他们坚信人存在的意义,没有被宗教的符号蛊惑,在暴动中坚持自身选择,将人的超越置于上帝之上。

这非常勇敢,也非常让人感动。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老人的成熟与坚定,父亲的责任与保护,母亲的英勇与正义,乃至于哥哥丢出去的砖头(为解救母亲与弟弟),以及孩子手上一直未松手的“加酶”家庭装洗衣粉。

在贝尔法斯特的土地上,在历史褪色中的“家庭”却始终闪耀在作者最初的镜头之中,带有怜悯的情绪,以“离去”作为结局,却是以“爱”作为归处。

“尘归尘,土归土”,人们总会这样诉说。本部作品虽未表述自身之后的成长之路,但在其所展现的家庭氛围中,我们也得以理解当下能够取得的荣耀。

音乐不错,起到确认事件节奏的作用,平静中有平静的欢乐,生活总有跌宕,享受当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6 ) 一场生日会上放的童年记录video

影片开始的街道戏,儿童在打闹嬉戏,大人在相互寒暄。举着宝剑盾牌的Buddy听到母亲的呼唤从街边跑回,这一路上几乎和所有人都说上了几句,一派其乐融融,邻里和睦的场景。但转眼间暴徒、打砸、燃烧弹,四处飞溅的玻璃,惊慌失措的人群。这种突然而来的反差,能一下子打醒你的感官。但自此之后,一切归于平淡。

片子虽然在一个危机暗藏的大背景下,但主题基调其实也并没有过于晦暗。Buddy在学校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以便和心仪的女孩做得更近,在家也有风趣幽默的祖父母给他轻松的家庭生活。基本上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孩子的童年没什么区别。

而当父亲提出搬家的建议时,母亲想留下来,因为认识这里的每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都相互照顾,Buddy也想留下来,因为有登月作业的项目,有喜欢的女孩。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对于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似乎不如半个月才回来一天的父亲更为清楚。或许他们认为只要不参与就可以置身事外,直到Buddy抱回来奥妙加酶洗衣粉。

除了一头一尾两场暴动,影片平淡的就像一场私人回忆录。导演似乎就是在缅怀自己的童年,与其他人无关。一定会有人在里面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自己,但或许大多数人并不能感同身受。

 7 ) 献给所有人的电影

今年的奥斯卡太多的出乎意料。坐着看了俩小时,竟然错过了Will Smith打Chris Rock那一巴掌,只看到他回到座位后嘴巴一张一合,却没有半点声息。朋友问是不是我家电脑坏了,而我以为他是在跟Rock对唇语。最佳男配合最佳剧本改编都给了Coda,已经很意外了,没想到最佳影片也被Coda收入囊中。结局揭晓那一刻只觉难以置信。很早就把赌注下在了贝尔法斯特这部电影,再不济也还有狗力吧,困惑于是什么评分机制把coda推上了学院最高奖项?还好劳模姐最佳女主实至名归,Jane Capaine也捧走了最佳导演奖。

把娃放倒后看到无删节版打人实录,毫无防备的,这一晚上就在不解与震惊两种粗暴又无力的情绪中交织反复,像2922年一个个充满错愕和不解的夜晚,在星辰和月光中化作烟云。当新的一天在寂静漆黑的夜里悄无声息地来临时,当昏昏欲睡的神智像天空的云朵般飘忽不定时,一个念头坚定地从心底窜了出来。我要为自己心目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写一篇影评。

电影是一种充满形式主义的叙事方式。深深浅浅的台词表达思想,远远近近的镜头实现时空转换和连接,恰到好处的音乐流光溢彩,而入木三分的表演则像一扇窗,窗外是真真假假,是光怪陆离。而最本质的,是在各种感官体验所带入角色与剧情后建立的一种连结。所以每次唏嘘不已的都是那些可以看到自己生活轨迹的影片。而这篇影评也充满了个人主义气息。

自1960年自1990年,北爱尔兰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暴动冲突。很难说清是被政治利用的宗教冲突还是宗教势力和野心膨胀后对政治权利的诉求。无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以天主教为首的民族主义想要北爱独立,而新教教徒则支持北爱继续归属大英帝国。跟历史上所有暴力冲突一样,某些组织的争端直接影响到普通大众的生活,而巴蒂一家关于移民英国和留在贝尔法斯特发生了分歧。

小男孩巴蒂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代之家,爷爷奶奶乐天知命,爸爸辛勤工作,妈妈全职在家里抚养三个孩子。作死新教徒,爸爸拒绝参与新教徒组织的暴动,被组织者威胁,因此想离开贝尔法斯特,举家迁往伦敦。而妈妈则不愿离开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后因为巴蒂被卷入一场暴动,妈妈痛下决心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走的时候,爷爷刚刚病逝,垂暮的奶奶站在街头,看着公交车徐徐开走,说,go,go now,never look back。走,现在就走,永远不要回头。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天空是灰色的,马路散步灰色的,周围的建筑物也是灰色的。大街上空旷寂静,可以清楚的听见环卫工人大扫帚跟水泥地有节奏的摩擦声。爸爸用背篓背着我的大箱子,妈妈手里提着一大包吃的喝的,妹妹也拿着一个包,我们默默地穿过清晨的街道和巷落,走去河对岸的长途汽车客运站。

汽车开动,我挥手与父母告别,坐车到贵阳,在朋友家住了一晚,搭乘第二天的航班飞到北京。再在朋友家住了几天,一个人拖着大小两个箱子从首都机场飞到亚特兰大机场。

那是十年前,我告别亲人和朋友,告别家乡,从此在异国他乡定居。

而我的妹妹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好几次,迁往省城的机会摆在眼前,她选择了留守在那个我们出生长大的小县城。她像极了贝尔法斯特里的妈妈,心满意足的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在冰冰的亲情和友情包裹之中。

很多年前,我很不屑也无法理解她的选择。而很多年后,当我更真实的触及生活柔软而感性的本质时,当我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面对爸爸中风住院只能无能为力的焦虑和担忧时,当我遇到很多不走心的人和事,我对她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认知和认同。每个人都有走出去的理由,也有留下来的理由,或许后者包含更多的勇气和责任。

所以贝尔法斯特是一部献给所有人的电影。献给那些分赴他乡的人,那些留下来的人,那些永远离开的人。

 8 ) 献给远游的孩子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公众号 #迷影栏目第93期。未经授权,请勿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熟悉莎翁戏剧改编作品的影迷们,接触肯尼思·布拉纳的时间不会太长。2010以后由他参与主创的《雷神1、2》、《灰姑娘》、《东方快车谋杀案》和《信条》一系列商业片使他更频繁地走进国际影坛和中国观众的视野内。 作为一位表演、导演和编剧全能,舞台与银幕俱佳的优秀创作者,肯尼思·布拉纳由戏渐入影,莎翁作品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15岁第一次观看莎剧演出大受震撼;22岁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毕业后投身舞台剧和戏剧事业,创立了剧院;24岁首次尝试大银幕自导自演《亨利五世》一举夺得第4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讲,并凭此首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 从业40余年以来,肯尼思·布拉纳出演、执导莎剧无数,迄今20余次执导电影五度将莎剧搬上银幕,其中就包括了1989年《亨利五世》、1996年《哈姆雷特》等经典之作,他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莎士比亚本人及其作品的崇敬之情,曾坦言“若可跨时空不受限制地与一位艺术家合作,那必定还是莎翁本人”。 从过往的大量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及其文学世界的丰沛财富不间断地滋养着肯尼思的艺术生命,近些年两次改编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尝试也补充体现着他这种经典现代化、当代化的创作旨归。 伴随而来的就是——从根本上,无论是漫威商业片试水还是坚持经典改编,这几种方向上的创作或过于依赖经典文本本身,或极受限于商业IP的特定藩篱,而均无法更大程度上体现编导者的个人生命和情感印记。 但在2021年,60岁的肯尼思终于拿出了与此前全然不同的半自传体作品《贝尔法斯特》,填补了这一缺憾,以私人化面目出现的《贝尔法斯特》(肯尼思自称“personal film”)使我们得以一窥究竟是什么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决定了其艺术创作的底色:关于生身之地、关于童年。

(一)我们为何迷恋故乡 贾樟柯导演在《朗读者》节目的访谈中曾这样说:“今天也许我在这里接受访谈,明天又或许我和哪一国的元首见面,但故乡永远提醒我,你就是山西汾阳辘辘把街5号的那个小贾。”故乡是游子无论何时都要装进行囊随身携带的底味,而汾阳之于贾樟柯正如贝尔法斯特之于肯尼思。 肯尼思9岁时和哥哥随父母迁居英格兰,《贝尔法斯特》选取了肯尼思童年搬家前一到两年内的时间背景,即1969年前后。 此时正值北爱问题激化期,40年代末期独立后爱尔兰始终没有放弃对北爱尔兰地区的争夺,60年代末到70年代以爱尔兰共和军为代表的主张收复北爱尔兰一派在北爱地区频繁掀起动乱、爆炸等极端恶性事件,因而爱尔兰共和军一度被国际视作恐怖组织。 其中除了直接制造破坏和争斗,爱尔兰共和军还常采取挑起宗教对立、冲突的方式制造恐慌,具体体现在恶意挑动北爱尔兰地区尊奉爱尔兰传统宗教天主教的天主教徒与受英格兰影响信奉新教的新教徒之间的矛盾和敌对情绪,甚至对那些原本温和的新教徒进行胁迫等。 在《贝尔法斯特》中可以了解到,巴迪(即肯尼思本人)一家均为新教徒,片中关于巴迪一家与街区邻里之间的描绘展示出了他们对于宗教信仰的宽容、相互尊重,“在我们的街道上没有我们这边和他们那边”这也正是巴迪所拥有的充满快乐的童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些段落当中,影片的运镜调度极富诗意,全片并未出现多少远景、大全景镜头,而是对中近景镜头进行精雕细琢,在大量的对称构图、横向运镜与景深镜头中,呈现出小巴迪一家三代的几位主要人物和街区邻里的温馨图景。

虽然巴迪在贝尔法斯特的童年生活并不“安稳”,在北爱尔兰复杂的大环境下时常面临一些外部威胁,日子过得也不算富裕,但是最幸运的是他从未缺少过爱的包裹。母亲的无微不至、祖母的格外怜爱、祖父的智慧和父亲给予的支持、保护,邻里间玩伴、班上的女孩这些都为巴迪的童年平添几多珍贵的色彩,影片在开头以外全部采用了黑白画面,但这种昭示年代与记忆的特定设置不但没有让那段时光失色,反而更爱衬托起故乡故事的迷人与难忘。 更重要的,在由人组成的社会里,个体间的情感关系作为故乡之所以为故乡的根本维系,锻造了个体的情感、意志与品格,是童年与故乡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塑造巴迪的诚实、善良、宽容也让他爱上银幕与光影,进而成就了今天的肯尼思。 “曾经年少爱做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每每游子远离故土,才知道故乡的珍贵,当故乡故人不在人事无存,从此故乡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无依地,而永远在路上。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深远的2020年代,肯尼思也被迫减少工作在家中重新反思我们、人、个体,与故乡、他人之间的关系,《贝尔法斯特》中的贝尔法斯特以个体的故乡面貌出现,却借由世界的一隅折射了最最普遍人类生命情感历程,需要故乡和人来提醒自己:我们在这世上并不孤单。

(二)日常叙事何以动人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的开篇这样写道:“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生的必需品,在艺术史的角度上以戏剧、小说、电影等等形式古往今来更替繁荣,而在现代社会却无形中内化进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简单来讲,宏大叙事常催生史诗,因此历史书写也在20世纪以来面临被视作一种独特的故事书写,而相对地,私人叙事常产生联系起记忆与传奇,《阳关灿烂的日子》、《罗马》等名作均具有这种以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进行私人书写的特征。 在剧情片创作中,完全忠实的自传体书写一般标识着私人书写程度的顶点,但是在《贝尔法斯特》中,肯尼思提出的是“半自传体”。他以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举例阐释了这种书写:虚构自传(auto fiction),在作品中明显涉及了一些创作者自身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但在保持这种由剧作、表演和布景等等构建起来的“真实可信”基础上,创作者仍进行了极有成效、富有活力和韵律的艺术加工处理,以确保进行个体叙事的影像所必需的日常真实感。 除了在剧作上导演真实经历为影片意图加上了保险,在《贝尔法斯特》几位主要家庭人物的表演上,肯尼思首先强调增强几位主演演员之间的联系,进而助力影片当中巴迪一家人物关系、家庭氛围的营造。 2021年初,华语电影《你好,李焕英》大爆,该片凭借剧作上巧用“穿越·梦境”搭建起现实神话,喜剧包裹悲剧伦理内核纾解情感创伤,但说到底,它能够引发现象级全民讨论,破圈赚得万千观众眼泪,所依靠正是是深植于个体近于“流俗”日常的真实情感。 《贝尔法斯特》在做的在某个意义上讲也是同一件事,其结构朴实无华、不事繁复,看似平铺直叙,却在普世情感上用功,最终摘得了金球奖最佳编剧。其叙事丝丝入扣、令人动容,那些温暖而亲切的场景仿佛可以发生、上演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一个家庭当中,肯尼思真实地将导演的个体生命与情感与电影的接受者——每一个银幕前的观众相联系,使得看似小众的“小历史”、“小情感”、“小生命”却拥有了引发最大范围艺术共鸣的能量。

《贝尔法斯特》以童年之名、以故乡之名,反映了近年来肯尼思在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关系思考上的新突破,正如影片结尾所写的“给所有留下的故人,给所有离开的游子以及所有那些迷失的人”。这是一首追忆之歌、致敬之歌,你我都曾经年少,你我都终有一天要离开,我们都将归于平凡,然而,岁月永远崇高。

 短评

没有功劳,更没有苦劳。我就特别纳闷儿年代戏年代感的还原有那么难吗?《间谍之妻》好歹还有那么一两场室外戏而且是真的有布景的,到这儿就一条街!?而且一条街都做不好?定场镜头就靠黑白滤镜航拍21年的贝尔法斯特(你看那个星星点点的光就知道那他妈绝对不是69年的样子)?妈呀……整个片子里其实一家人遇到的危机不少,问题就是您拍不出来啊。哎呦家里那叫一个体面整洁啊,这他妈是欠一屁股债的人住的地方吗?麻烦不要自我感动了好吗?别说《罗马》,《八月》都比这个强。

7分钟前
  • Aloysha
  • 较差

笑、泪、爱、离别都揉进了琐事里,这是布拉纳童年的创伤、是他写给故乡和亲人的情书,也是他在这个分裂混乱冷漠的世界里,送给观众的礼物。#爷爷和奶奶演得未免也太好了。#口音真的有点难懂,打算做个中文字幕

11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之前有人说这是另一部《罗马》,感觉被误导了。质量上未免差得太多。整部片子豆很匠气,太过设计感了。风格也有点不统一。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懂为啥评分这么低。也许是在英国待了很久,也去Belfast游览过,所以我能共情到这一份乡愁。配乐和John Wayne都超有年代感。非常多有趣的台词,尤其是爷爷,真是位deep thinker,导演的童年投射很多。“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很受触动,其实单纯从触动的角度来说,本片于我而言比《罗马》要共情的多。

15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简化版罗马 我的故乡往事

18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推荐

现在乡恋电影的门槛这么低了?

2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son.

28分钟前
  • Roy0205816
  • 推荐

像是春日午后小憩时做的一场梦,亦或是多年后翻起的一本童年相册,那些儿时粉红色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它和罗马还是不一样的,卡隆的记忆里有痛苦的部分,到了这里无论是纷乱或者别离都谈不上痛苦,无非是一皱眉头的惆怅,剩下的只有畅想着的和小情人无限的未来。

29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推荐

一部《人的迁徙》。多数电影聚焦移民以后的生活,《贝尔法斯特》则关注决定移民前的犹豫和挣扎。感动都来自我个人非常相似的经历,哭瞎了,评分很私人。

31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私人视角的——或是过于私人视角的——高级包装下的平价货;电影与戏剧出现时的彩色画面能看出布拉纳心底的温暖。

3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Kenneth Branagh真是个没什么影像创造力的导演,没看到对于故乡的眷恋,只看到一个作者的自恋。(单押x3

3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不用去和罗马比,每个人的私人故事都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贝尔法斯特甚至比罗马更让我共情,最后20分钟爆哭。小男孩很灵。

39分钟前
  • 迟到千年
  • 力荐

#TIFF 202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叫故乡的城,对阿方索·卡隆来说是罗马,对肯尼思·布拉纳来说就是贝尔法斯特。那些离开的游子,那些留下的故人,在时代的洪流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总有人写点什么拍点什么,当打开历史的小盒子,里面满是珍藏的私人回忆。朱迪·丹奇得奖时刻再现。

44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影片有些过于刻意了,人物都带着一种弧光,仿佛都生活在滤镜之下。肯尼斯•特拉纳这次的风格有点儿向特伦斯•戴维斯靠拢,但构图与运镜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得不说影片的画面一流。

47分钟前
  • titwo
  • 还行

非常私人的回忆,从电影的精致程度就可以看出导演对这段记忆的如数家珍,即便故事的背景是纷乱的时代,但孩童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纷扰中的天真烂漫。最喜欢的就是影片中主角在看电影和戏剧时画面忽而转为彩色,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光影对导演儿时举足轻重的意义。

51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这几年冲奥电影的共性就是“nothing happened”。

54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好哭”,“儿童视角”,“怀旧”,“爱上电影的过程”,“老戏骨演技教科书”简直是照着奥斯卡checklist 拍的,还好小孩子是可爱的。

56分钟前
  • \t^h/
  • 还行

又一部奥斯卡呼声高的怀旧影片,在金球奖中获得最佳编剧奖。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自己也出演,非常用心地再现了对自己故乡—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及60年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各方面的制作都很精致。可能所说的地方和时代与我们太远了,非英国的观众,似乎难以被感染许多。

6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正在读一本90年代国内拼死偷渡去美国热潮的书,不是说人的suffer可以分出高下,但是就,不太能relate从爱尔兰搬去英格兰升职加薪还给房子的痛苦。

1小时前
  • Baristina
  • 还行

乱世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些东西总是能让人在失望中撑下去,小男孩让人想起四百击,音乐有趣。

1小时前
  • 荆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