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轰炸德国

综艺美国201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27 18:31

详细剧情

  Bombing of Germany explores the role bombing played in the cours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Discover in detail how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bombing campaigns against Germany were carried out and what they were designed to achieve.  In this programme see interviews with veterans, historians, and ethicists from countries engaged in WWII as this film recounts the story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bombing campaigns against Germany.

 长篇影评

 1 ) 在胜利与良知之间

盟军轰炸德国采取了两种策略。
  第一种轰炸策略是以英国主导的夜间城市轰炸。由于英国人已经尝试过昼间轰炸的巨大代价,以英国羸弱的战时飞机制造能力,一次轰炸就会损失60多架轰炸机,最少也会有几架回不来,这种无法以生产速度弥补的损失是英国人无法承受的,因此英国坚持在夜色掩护下执行轰炸。尤其在德国轰炸机误炸伦敦后,尽管德国一再重申只是几架迷航轰炸机误炸了伦敦,德国无意轰炸伦敦平民,聪明的丘吉尔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展开对柏林的报复轰炸,从而激怒希特勒了展开针对伦敦的报复性轰炸行动,而这也是希特勒犯下的致命战略错误。(如有想了解这一战略错误原因的,请移步电影大不列颠战役。)
  第二种轰炸策略是以美国为主导的昼间精确轰炸,美国不同意英国的夜间轰炸,认为这是对有限战略物资的错误使用,由于夜间轰炸无法精确命中德国工业目标,因此效果大打折扣。而且美国坚信自己配有B-17 B-19等重型轰炸机性能远优于英国轰炸机,完全有能力在昼间对德国工业目标实施精确轰炸,同时避免伤及无辜平民。美国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二十万飞行员丧生。如此巨大的损失,美国也无以为继,直到1945年P51野马战斗机开始护航后,悲惨的境况才大大改观。由于P51的大航程优势以及无以伦比的火力及机动性,P51可以一路护航至柏林上空展开空战,并顺势扫射降落机场的德军飞机,最终盟军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无战斗机护航的轰炸行动曾经被陈纳德痛斥,然而当时并没有引起美国空军高层的重视,可参考陈纳德自传)。最终美国为尽早迫使德国投降,批准了滚雷行动(OP THUNDERCLAP)---彻底炸毁柏林市中心,这虽然违法了美军精确轰炸减少间接伤亡的战术目标,仍旧获得了艾森豪威尔的批准,这一部分可见影片内容的展示。
  战后,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美国飞行员范·柯克访问日本时,被日本人追问他是否后悔,他说“不后悔不道歉!”,“如果要责怪,就责怪发动战争的人吧!”

 短评

战争与道德

5分钟前
  • zany
  • 还行

小八、b17,在古早影像记录中看到他们都觉得满足。但越到终局,什么正义邪恶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如何定义都显荒芜。轻易的战争也许只存在于国人口中(

9分钟前
  • pissoff
  • 力荐

“我不知道湖上的鹅被岸上的猎人射击是什么感觉,但我想,鹅大多数是活下来的。”

11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非常精彩的叙述,英国人本想打击德国的士气。可实际上,根本不行,无论空袭轰炸死了多少平民,都没投降。

14分钟前
  • ForeverBen
  • 力荐

介绍了夜间轰炸及昼间精确轰炸的两种策略,及英美不同的观点。统计了德国的工业及平民损失,同时也给出了轰炸行动造成的盟军空军的损失情况。展示了在战胜及人性之间,历史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15分钟前
  • longvictor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