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

战争片英国1957

主演:威廉·霍尔登,亚历克·吉尼斯,杰克·霍金斯,早川雪洲,詹姆斯·唐纳德,杰弗里·霍尔内

导演:大卫·里恩

 剧照

桂河大桥 剧照 NO.1桂河大桥 剧照 NO.2桂河大桥 剧照 NO.3桂河大桥 剧照 NO.4桂河大桥 剧照 NO.5桂河大桥 剧照 NO.6桂河大桥 剧照 NO.13桂河大桥 剧照 NO.14桂河大桥 剧照 NO.15桂河大桥 剧照 NO.16桂河大桥 剧照 NO.17桂河大桥 剧照 NO.18桂河大桥 剧照 NO.19桂河大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0

详细剧情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 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滞。日军无奈只好放出了尼科森等人,获释后尼科森感到在破坏一切的战争里何不做点建设,于是开始投入到建桥的工作。与此同时,逃出去的美军俘虏希尔兹(威廉•霍尔登 William Holden 饰)接受盟军一个特别任务,就是大桥建成之日将它炸毁。

 长篇影评

 1 ) 在方寸间周旋——桂河大桥的人物

(我将桂河大桥列为我的TOP1,如果不写点什么实在是说不过去。)

有些电影我们说好,是因为年代久远:「在那个年代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蝴蝶梦、日落大道。
但是桂河大桥不属于这类,桂河大桥属于「即使放到现在,也非常了不起的电影。」

影片构造的矛盾冲突、宏大取景、英式幽默、民族性、音乐(据说被《让子弹飞》又加以采用),前人所说已经臻于完善了,我就来说说人物性格。

正如我钟爱《美国丽人》一样,“冰山式”的人物最深地吸引着我:在影片100-150分钟中能呈现的人物及其人格只能是一小部分,那剩下的九分如何传达,就看导演的本事了。

1、
舍尔斯(Shears):舍尔斯是片中性格最鲜明的角色之一,他冒充军官,胆小怕死,结果被捉出来只能尴尬地「奋勇报名」,中间因为跳伞又出过不少窘相,闹了不少笑话。这个也是最容易体会,最好逗笑观众的角色。

2、
乔伊斯(Joyce)
英版陈冠希。游泳健将。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会计师。自愿来被美国人舍尔斯将东南亚视为地狱:他的舰队战友死于各种当地流行病——疟疾、痢疾、脚气、坏疽,以及饥饿、蛇咬。而超越这一切,让乔伊斯畏惧的,只是无聊。连常规部队都不能满足他那颗躁动到发烫的大脑:「他们不需要我去思考」。

3、
罗登(Warden)
在最后一幕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将戒指戴在小拇指上,意味着「独身」,而以他的年龄、地位和绅士风度,终身未婚可能性很小。那冒昧地推测一下他整个的人生轨迹:
剑桥大学化学系教授,为人严肃,做事严谨。中年丧偶,于是投身战场,以性命相搏:「新加坡陷落的时候,他殿后,炸掉了几座大桥。」「日本人抓到他之前,他又已经部署了许多个引爆装置。」

但是,我倒觉得戏份不多、对白星星点点的小人物最能体现导演尺寸间周转盘旋的能力了。而里恩恰恰完成了这个不可能任务:他把每一个配角甚至龙套都塑造得有血有肉。小处难做好,所谓「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
科林普顿医生(Clinpton)
他瘦弱却胸有道义。在尼科森和斋藤两不相让而前者面临生命威胁时,是他从疗养院里跳出来反打一耙威胁斋藤。虽然挨了一耳刮子,最后还因为体力不支热晕过去,但他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正义感。
同为英国人,他不像罗登或者尼科森那样古板,他利用医生身份看望了尼科森,贿赂了看守,还送去了食物。他期望达到妥协。
他爱护病人。一个人照料那么多伤号,他做的井井有条,说明他医术决非中庸。一向严苛的尼科森也表扬过他:「You are a fine doctor, but u have a lot to learn about the army.」
然而,内心中,他隐约感到不安,但医护人员的身份和战争经验的缺乏让他不敢去说服长官。所以他对整个建造工程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他不愿意随同尼科森在桥上看火车经过。
最后,尸横遍野,同胞相残,他痛惜地说:疯了!疯了!

5、
斋藤上校(Colonel Saito)
从他掴击尼科森上校可以看出三点:他不懂得尊重人;日军没有尊重战俘的传统;他也曾被他的长官这样侮辱过(不一定是扇巴掌)。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后让步的是他了:相比于死亡之于尼科森,上级的威压几十倍地压在斋藤头上。他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他甚至那样要面子,这也就不难理解他隐秘压抑的哭泣了。

再联想电影中给出的他的身世信息:伦敦理工学院留学,那个年代日本能够出去留学的绝对是国内最优秀的人才,自负、敏感、好强,典型的优等生;
父亲强迫下,他投笔从戎,放弃了艺术而改学工程。这是两个差别很大的职业、专业,至少我们可以推测,他即使不学艺术,也更可能从事人文、社会学科,决不会对离了千万里的工程感兴趣。对长辈、上级俯首帖耳,无论是家庭里还是工作上都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留过学,学的正是工程,那他完全知道英国工程技术的发达,片中他却不想承认。迫于建造期限逼近,他又不得不将指挥权交予尼科森上校。整个大桥建造的过程就是他的民族自信心崩塌的过程,到后来,无敌大日本帝国的上校也只是把建桥当做任务了。
所以片尾大桥建好的时候,尼科森上校赞叹连连,他却一言不发。斋藤的座右铭是「Be happy at your work.」这几个月,他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此时军人的荣誉、胜者的优越感都荡然无存,造桥只是为了不受惩罚。

有一个细节:当英国军人庆祝大桥建成时,斋藤在屋里写好家书,割下一束头发。这种小地方第一次看都不会有感触,第二次、第三次却觉得电影里的这个人物就好像站在你眼前一样,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腻。

6、
最后说说尼科森上校。
在大桥建好后,一向硬汉的他也忍不住吐露衷肠。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段,所以全文引用:
「明天就是我服役的第28年。28年的和平和战争,我在家的时间不超过10个月。但这种生活也不错。我爱印度。我不可能重头再来,但有时候你会突然发觉你回到了开始,你疑惑,你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样,或者那样,有什么不同。与其他的职业比起来。但我必须承认,我经常这么想。」
「但是今晚,今晚……」
「算了,我走了」
在此时,他已经将大桥视作足以安家立命的成就。从此人生再无遗憾。
考虑到日军攻陷新加坡是在1942年2月,那他们被俘虏应该晚于这个时间。从桥上的1943年2月-5月的建造时间来看,尼科森上校应该是在1915年参战,恰好是一战激烈的时刻。毫无疑问他是个硬汉,而铁血柔情、「百尺钢化绕骨柔」也最让人动容。

当然,以上所有的推测都可以有第二种、第三种甚至无数种可能——而这恰恰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还有带路的老农和姑娘们,当姑娘说出「Lovely」的时候,我骨头都酥了:美丽,温柔,大方,善良,坚强,健康,聪明。当这所有的优点都汇聚到一个姑娘身上的时候,很难不爱她,而且是那种纯洁的爱。

这种电影虽然冲突感十足,比如说在电影院放到最后尼科森上校和乔伊斯肉搏时,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能再紧张了。但正如《美国丽人》一样,这种让人屏住呼吸的冲突甚至流血牺牲,却同时让你觉得没有一个坏人,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都是身不由己、百般无奈,都是值得同情、值得怜悯的。这种真善美,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永远地刻印在了胶片上。


其影虽已末,千载有余情。

 2 ) 战争的荒谬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战争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疯子

英国原则绅士,日本傲慢武士,美国自由卫士,代表三个国家的战士,围绕一座桥而展开的故事。除了正面战场作为冲突最直接的爆发,战俘营就是战争中矛盾的另一处集中地,暗中角力相较鲜血飞溅更温和软性,异国文化在枪炮的对准下共处一室,大部分人吃软不吃硬,也少不了硬茬偏偏认为原则大过命,其余士兵却对此无从苛责,因为白纸黑字的规则条例是军队的威严根基,将军必以身作则。但是,恪守规则和盲目服从的区别在何?一样,选用哪个去描述军人取决于立场如何。为敌人建造大桥不合逻辑,尼尔森依然去做,士可杀不可辱,规矩可定不可破,天真地认为他可以让世界看到英国军人为这个残酷战场留下的人造奇迹,要么干脆不做,要么做到最好,这个想法看似从集体主义无私出发实则是个人主义自私的显露,忽略现实水深火热,陷入理想主义自嗨。文明的创造是建立在战争的毁灭之上,这未尝不是对人类的讽刺,是战争的荒谬让很多和他一样的人,都发了疯似的,忘记了自己为何而来,又为何而活。

为人圆滑的美国二等兵更像生活里见到的普通群众,没什么远大理想,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处世信条,很自私也懂奉献,重利益也有情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像那位英国将军,原则摆在第一位,最终走向极端,害死别人,也害死自己,将死时才晃过神来,质问一句“我这一辈子究竟做了什么?”

他们属于哪个国家没关系,因为战争会一视同仁,把所有投入其中的人训练成杀人机器,驯化为规则奴隶,分工合作,标签无数。所谓“有血有肉”,不过是落入俗套的自我安慰。

 3 ) 桂河大桥

十分工整的三幕剧作,第一幕是英国长官和日本人关于军官是否参与建桥的抗争。但现在看来这一幕是没什么意思的,也不理解军官不干活的胜利为何会引起整个英国战俘的狂欢。

第二幕就是希尔斯逃出之后被安排回来炸毁大桥前后,他如何惜命不愿意重返。

第三幕就是小分队炸大桥。

电影的人物做的很好,各有深度。

 4 ) From 白导的自传

    1958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剪辑。
    故事梗概:二战,缅甸,英军对日军。日军要在缅甸和泰国交界的桂河上面修桥,日军让英军战俘修桥,军官也要出力。英军军官Nicholson认为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不执行,于是被关禁闭。Nicholson不在,战俘表现消极。同时,日军能力不行,只好放出Nicholson。于此期间,一个叫Shears的美军战俘从这个战俘营逃出,他被盟军授予任务,在大桥建成之日炸毁之。Nicholson尽心尽力的建好了大桥,然后大桥就被炸毁了。
    冯小刚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提到一件事:马晓晴和姜文因为《桂河大桥》的主演是不是大卫·尼文这件事产生了分歧,并且要打赌,如果姜文输了,就让姜文当着大家的面承认他错了;如果姜文赢了,可以对马晓晴做任何事情。
    姜文赢了,因为他不是一般的喜欢这个片儿。
    这个片子的主角配角并不清晰,威廉·霍尔登(美军战俘)的魅力太大了,但主角确实不是他,马晓晴和姜文的分歧实际上是亚利克·基尼斯(英军军官)和大卫·尼文长得太像了。区别是亚利克·基尼斯的脸比大卫·尼文长;大卫·尼文的瞳距比亚利克·基尼斯宽;亚利克·基尼斯不爱笑,可能是因为他是个私生子,大卫·尼文爱笑但很别扭,感觉肌肉在抽搐;亚利克·基尼斯更有范儿,但没拿过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大卫·尼文拿过奥斯卡;目测亚利克·基尼斯比大卫·尼文高5公分。

    1.Nicholson造的桥最后自己炸毁了;
    2.Shears以为自己假扮军官未被识破,没想到还是要赴汤蹈火,才能加深他有多游戏战争,他自己也说了,战争就是个游戏,不要背负太多责任;
    3.Nicholson和匪军官在建成的大桥上唧唧歪歪,才能印证他对大桥的感情,加深他自己亲手把桥炸了的矛盾心理;
    4.狗日的河水居然水位下降了,这个桥段特别有趣,也特别真实;
    5.Nicholson炸桥还是晕倒了才炸掉的,艺术多矫情;
    6.各种国家各种语言,战争片果然是彰显全球化的好办法;
    7.片中的军医是个围观的小角色,但很到位,估计是导演的代言人,不参与,也不喜欢,抵制战争;
    8.倒数第二个镜头航拍上升到太空漫游的高度了,人类的游戏,呵呵后。女性和风景都很好;
    9.2小时20分50秒的口哨就是《波基上校进行曲》([英]奥尔福德,1914),因为在本片出现,又称《桂河进行曲》,姜文在《让子弹飞》中也用到了;
    10.冯小刚揶揄姜文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点让我巨烦他,我要早知道他一肚子坏水儿,还把徐帆从王志文那儿夺走了,我绝对不看《我把青春献给你》。不过我不看,也就不会知道这片儿。我今天也就不写这东西。
    战争片都含有反战的思想,但战争永远都没有消失,越战该来还来。
    所以,战争片在“反战”的层面上,真是不能更矫情,更苍白了。
    因此我觉得,反战的战争片总透露着一种虚伪。

 5 ) 伟大的电影,引发深思,受益匪浅。

桂河大桥

这部电影中英国、美国、日本三国的主演,可以作为三国国民特征的代表。

英国军官坚持准则,并拿《日内瓦公约》与日本首领讲道理。他宁肯牺牲性命也要遵守日内瓦公约.公约定下来就是为了让大家遵守,日本人如果杀了他,是日本人破坏了规矩,但如果他妥协了,就是跟日本人一样不尊重法律。

他建桥是因为既然士兵成为战俘必须参加劳动,那就得要有个人样.体现英军的素质.最后他心疼他二十几年来唯一可以留作见证的杰作,查看埋伏的炸药,这是工程建造者最自然的反应.但最后他还是觉悟了.炸桥更符合盟军利益,也更符合战争朝有利于人民和平的方面发展.所以最后他倒向引爆器。

我很喜欢英国军官说的一句话(00:19处):没有了法律,就不会有文明的存在。

英国军官坚持认真修桥的原因:
1.改变部队的懒散、无斗志的萎靡状态,振奋士兵士气。
2.让小日本见识一下英国人的专业素质。

英国军官最后阻止炸桥的原因:
我觉得他是一时迷茫,他是觉得从军28年,一片空白,而这座桥代表他的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

但看到了战友的死去后,他幡然醒悟,给自己找的任何借口,都不及战争的胜利重要。于是引爆装置。

=======
日本军官的特点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藐视一切文明、法律,也就是说,日本人骨子里是野蛮的,充满狼性,平时也许会表现的温和有礼,但一旦到了紧急时刻,就会撕下伪装,露出野蛮的一面。

他们并没有进化到尊重文明和法律的地步。

当然,日本人也有让人敬畏的一面。他们骨子里有一种气质和力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在他们眼中,失败就是自杀,没别的路可走。他们不需要人性,不能忍受失败,在他们眼中只有成功和死亡,没有投降这种说法。

胜者为王,败者自杀。这是日本武士残酷的竞争法则。典型的结果论者。

=======

美国军官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下,遇到事情,首先想到保障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

美国人很会适应环境,在日本军官里,他们懂得通过送礼物来改善待遇,为人圆滑,会变通。喜欢泡美女,典型的享乐主义者。

======

他们都坚持自己的为人和处事原则,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讲人性。

======

猜测一下,如果中国拍这部电影会怎样?

电影会这样拍:中国战俘会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拖延工程进度,故意消极怠工,并设法将桥炸塌。

影片播出后,受到一致赞扬。表扬战俘为抗日做出的贡献。

========

这部电影引起了我的深思:

之前我一直觉得,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原则可以从权。也就是说,我们给自己设定原则后,这些原则是可以随意改变的,遇到自认为重要的事,原则就可以弃之不顾。

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感性和情绪化的行为。如果原则、法律可以不顾,那就等于没有原则和法律。

往小了说,个人决定戒酒,没几天酒瘾来了,就不管不顾,之前的戒酒原则抛之脑后。

往大了说,制定宪法,之后不久,为了方便行事,就随便修改宪法。

这都是不尊重原则的负面影响。

不错,尊重原则会带来很多麻烦。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没什么事能尽善尽美。而尊重原则长久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如果你只要翻过面前一道墙就能成功,否则就要绕行十公里,而法律规则不能翻这道墙。你会怎么做?

如果下象棋时,你可以吃掉对方一个车,而自己不受损失。但按你的操作系统,不能占这个大便宜,你会怎么做?

坚持原则,理性处事,才是正确的和我们该做的。永远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让感性控制你的大脑。

10分。

 6 ) 人生就是一出无可奈何的悲剧

《桂河大桥》咋看给我的感觉是色调不怎么明丽,开片就是挖坟树十字架的情节又给正片定下一个略显沉重的基调,衣衫褴褛的英军俘虏再加上凶狠矮胖的日军军官,以及我那时间轴对不好的字幕和长达161分钟的片长,使得我开始看这部影片时不期待会得到多好的观影感受。当然,本片的情节胜出了。本来打算看一半就睡觉第二天起来上大物课的我凝神屏气看完了最后30分钟才洗漱上床。短评我只写了四个字:老人与海。因为撇去正义和非正义的价值判断,Nicolson上校的遭遇确实与老渔夫十分相似:历经千辛万苦达成目标,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成果毁于一旦。

主角Nicolson上校由“千面人”Alec Guinness饰演。看片的时候根本没认出星战三部曲里那个沧桑的老Obi-wan Kenobi来。上校是一个严守原则的人,眉间透出一丝坚毅,在被关禁闭若干天之后,折磨的脸色惨白骨瘦如柴(化妆师你太吓人了根本就是僵尸的效果嘛!),明明已经虚弱到极致还不要别人搀扶,面见日军军官Saito上校(google告诉我应该翻译成斋藤)时软硬不吃,最终斋藤君心理鸭梨太大而妥协。从他与斋藤上校的几次交锋又可看出,这种对于原则的坚守来源于自身的骄傲。Nicolson要求斋藤遵守“文明人”订立的日内瓦公约,强烈反对日军征用英军军官修桥;而接手桂河大桥的建设之后,便将其当作一项事业来认真对待,调动手下的工作情绪,认真调查,仔细研究,情绪之高昂与斋藤的绝望相对比,仿佛斋藤才是俘虏,情势之逆转出人意料。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由于人手不够,无法按期完成工程,Nicolson竟主动下令让军官也参与劳动,甚至让医院中的病人也来帮工。如果没有前面斗争的情节,我简直要怀疑上校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了。如果告诉放出Nicolson之后在房间里痛苦抓狂的斋藤会有这么一幕,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此情节明确指示了一点:Nicolson誓死捍卫的不是死板的规则,而是个人的尊严。桂河大桥之所以对他有如此意义,如他所言,合力建造这座桥使得士兵们团结协作而有纪律,此时他们才配称之为军人,而不是懒散绝望的奴隶。Nicolson不愿意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他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建成的大桥对所谓国家利益的威胁似乎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战时的俘虏必须工作。桂河大桥建成之时,Nicolson下令在桥柱上钉上一块木牌,上面特别标明此桥由英国士兵建造。

Nicolson上校的人生观很值得探讨。作为军人他心里并不是没有国家利益。当年青的士兵Joyce告诉他英军派遣一支小分队前来炸掉桂河大桥之时,他猛然醒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帮助了敌人。然而当身处俘虏营,南亚闷热潮湿的气候,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无边的险恶丛林形成了一种难以抵抗的绝望气息,这种气氛足以冲淡民族大义一类飘渺的东西。此时的上校显然认为,活着的姿态是最重要的。上校的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抗争恶劣的环境,试图有所建树。然而电影的结局几乎是恶狠狠的扇了这种积极一耳光。努力奋斗而毫无意义,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相。要行动总有风险,想要避免风险就只能一事无成,这话每个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所谓风险包括了这样一种情况:你行动的方向完全是错误的,你的成果将因为他人公认甚至你自己都承认的理由而被毁去。事实上,没有人能留下万古长青的东西,通过扬弃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界尤其如此。一个人的成果被部分或全部推翻只是迟早的事,只是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当事人逝世之后,不像上校所经历的那么惊心动魄。本片或许为有抱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必须的心理准备:不仅要准备好一事无成,也要接受一切奋斗的结果毫无意义的可能。

再来讨论片中其他人物的态度。从俘虏营中逃离的Shears显然是为生活而生活的代表人物,如果不是无路可走,他绝不会返回南亚参与炸桥的任务。对于他而言,安逸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仅仅把Shears看作一个享乐主义者或许太简单了,当炸桥小分队的领头,受伤的Warden的要求把自己留在丛林里,让Shears带领剩余的人们先出发时,他严词拒绝,让当地女子用担架抬着他上路了。此时,理想和目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颐指气使,人文关怀的微光却在他身上隐隐闪烁。至于Warden则几乎是Nicolson的counterpart,Warden也指责他们一样是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人。只不过Warden碰巧做了时代认为正确的事。

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想想应当怎样避免Nicolson上校的悲剧,却发现似乎是不可能的。Nicolson并没有意识到桂河大桥对英国在战争中利益的威胁,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所为将来会有什么作用。风险无可避免,而我宁可采取Nicolson上校的态度,保持一个良好的姿态。奋斗一生以期问心无愧,这大概是我始终试图规避风险的人生信条下唯一愿意冒的风险。如若不然,我也将成为懒散绝望的生活的奴隶。

PS.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斋藤在桂河大桥建成之夜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割下一撮头发夹在信里,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7 ) 一部矛盾集中的反战电影


建设和破坏相比,应该是一件有意义而正确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建设是在被俘虏情况下,建设的结果是有利于敌对势力的,那么还是件正确的事情吗?

严苛的遵守规则,勿因恶小而为之,也不因恶小而让步,应该是件正确的事情。但是如果形成的结果有利于敌对势力的,那还是件正确的是吗?

尽忠职守,为了自己的人生找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通过劳动获得成就感,应该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份劳动的成果是有利于敌对势力的,那还是件正确的事情吗?

这些充满矛盾的话题,或许不仅仅存在于战争时期,但是只有在战争背景中才能凸显。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就像《Full Metal Jacket》里的那个头盔:既写着Born to kill,又画着和平的标识。


You make me sick with your heronism。

This is just a game this war. You two of kind, crazy with courage, so what? How to die like a gentlement, how to die by the rules. 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is how to live like a human being!

Madness!Madness!

 8 ) 连个鸟都没打出来,你们到底图个啥

桂河大桥,久闻大名,一直没看,私底下还和卡桑德拉大桥傻傻分不清楚。
趁着要过年,开始看大卫.里恩的片子,今天总算到了这一部。关了灯,对着显示器,两小时四十分的观影过程相当愉悦,真真名副其实的好电影。
以一只飞鸟开始,以一只飞鸟结束,蓝天之上,自由翱翔,无拘无束,简直像是剪错了胶片,混进了BBC的自然纪录片。
看完之后越想越觉得有趣,整部片子几乎没有提到上帝或者神,倒是法律被一再提及。而被称为文明基础的法律与秩序最后却将人们导向了疯狂,“疯了,全都疯了”,另一方面,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当然我不是在说编剧——不紧不慢,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走着,几乎无视了拼死拼活的大战,无非惊起些蝙蝠,染红一池清水,河毫无顾忌地退着它的水,鸟自在的拥抱着它的天。
巧合,而不是计划主导了本片的走向。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编剧刻意回避了好莱坞那套主角要做出决定,行动起来,推动剧情的规则。
美国人突如其来的落跑,侥幸的避过一枪,落在河里,然后侥幸的遇到了友好的当地人,又侥幸的在漂泊中被友军的救援直升机发现……没有躲着主角飞的子弹,也没有失败后的努力,直接就在医院勾搭上了美女护士,等着退伍回国。而另一方面,四人突击队跳伞直接吊死了一位,根本没给营救的机会。降落之后又刚巧遇上了一位导游,他指出原定计划中的那条路日军太多,走不了,之前赶鸭子上架地借调美国人的力气算是白费了。安完炸药,第二条却发现河退了水,引线露在水面上面,几乎前功尽弃。英国军官想要保护大桥,却被炮弹波及到,自己炸毁了大桥。一种不可知的伟力一直打乱着他们的计划,除了造物弄人,还能说什么呢。
也许是过度解读,但是在那一切都透着神秘气息的东方雨林里,看着无边际的灌木,踩着不知底的污泥,人怎么可能不乱想呢?特别是四人突击队里还有一位“想象力过于丰富”的年轻人。

说到人,可能比那本来就不怎么可知的自然力更神秘。
日本军官,这个人令我困惑。从开头心狠手辣几乎完全符合我预期的形象,到中段外强中干简直可以称作傲娇的屈就,再到结尾神思恍惚一语不发仿佛他才是俘虏的倒霉相,即便他不是本片里最有厚度的人物,至少也是最令人好奇的人物。
在英军载歌载舞庆祝大桥竣工的时候,特意插入了关于他的一段叙述,写信,割头发,小心地把短刀放进外衣口袋,简直是要剖腹的样子。在大桥剪彩仪式上,他挥刀斩断彩带,默默地退到旁边,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英军长官自豪地走过,检视着大桥,仿佛日本人才是俘虏。
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是要自裁吗?
因为英军过于杰出,显得自己毫无领导力,武士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吗?
因为其实靠自己根本完不成上面的命令,觉得已经不配为天皇效力了嘛?
因为见识到了英军长官的绅士风度而惺惺相惜,所以暗自决定放走他,然后一死向天皇谢罪吗?
……
影片里没有交代。
之后的事是,他浑浑噩噩地被英国人叫下桥,呆滞的走了一段路,惊慌地摸了摸胸前装短刀的口袋,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反问了句炸药,就被人刺死了。

再说那两位英国人,一位贵族气满满的军官,一位稍有极客感的炸药专家。本来都挺讨人喜欢的,正面而又不高大全,但是结尾,这两位,一个破坏了自己军队的行动,一个没有如讲过的那样向大桥开火而是把迫击炮轰向了自己人;一个自己质问着自己“我究竟做了什么”,一个对着畏缩着的女挑夫大喊“我不得不那样做”。
他们的转变显然是全片的重点所在——至少大家都会这样看——所谓战争扭曲人性。
两人有非常成熟的一面。军官有荣誉感,坚定不屈,律法至上,俨然是名著里描写的那种绅士。炸药专家不漏锋芒地强迫美国人入伙,有责任感,理性,几乎就是什么推理小说的主角了。
然而军官最后敌我不分,炸药专家出场的时候还带着几分顽童心态。
军官那种总要留下点什么/追求卓越/对自己作品非常狂热的心态,似乎耳熟了一点,就像是人们对艺术家的评语。如果没有战争,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种人会平凡的度过一生吗?
难说。
但是毁灭一切的战争却给了他创造一些东西的机会,一些也许可以“流传六百年”的东西,他做了,而且成功了。但是很显然,他背叛了他的国家。
只不过,回过头来,战争却是国家发动的,不论那是不是他的国家。战争中,人们被迫站队,血与火破坏了思考的能力,非友即敌的鲁莽论断统治着人心。谁还能记得战壕对面其实就是另一个你呢?都是名为人类的生物呀。
不是在给军官洗白,只是,如果你本来就是在进行着一件荒谬的事,你要如何从这团混沌中分出对错呢?
至于炸药专家,没有战争他大概会继续做他的教授吧。作为四人突击队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后来又怎样了呢。每个人的人生都引人遐想,战争却使无数人的人生戛然而止,没有后续,而又令少数人的人生家喻户晓,毫无悬念。
打来打去也打不出个鸟,到底图个啥啊。

写了几大段,似乎都是些前后不挨的废话,基本脱离了电影层面……其实嘛就是想说,打仗什么的最讨厌了,不如大家一起关了灯看电影,就算是爱情动作片也是好的嘛。

 短评

挺怕看这种片,看完后总有点莫名的伤感

9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推荐

作为战争片,主题很深刻,取景很精致

12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真.史诗片,观感好过更有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姜文的《鬼子来了》俘虏变主人的创意居然来自这里,一比方显相形见绌。它的包容性来自咏叹人性有共通的同时,也承认了各种价值观无法彼此理解的永恒宿命,那些丛林中摇动的杀机,夕阳下桥的剪影,单论视觉也是终极杰作

13分钟前
  • 长发奎因
  • 力荐

大卫·里恩“史诗三部曲”首篇。叙事克制,节奏平缓,高潮和结局那一跌造就传世经典。人物刻画极为生动细腻,三位主角分别代表了英、美、日三个民族的典型性格。以飞鸟空镜头始,以飞鸟空镜作结,似乎在嘲讽“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瞎折腾了大半天,到头来一片废墟”,疯狂而荒诞的战争。(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一度想睡去……

20分钟前
  • 小刀周远
  • 还行

“完成这座桥的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群战士” 更喜欢前面英俘跟日本军官对峙戏,无比精彩。在有限的12周里,如何让沦为俘虏的战友不虚度时间、意志消沉,而是有事可做、还受重视、有成就感…如何把被俘虏局面扭转为平等甚至俘虏别人,军民同乐,这是这部战争片最魅力的地方。《鬼子来了》灵感出处

2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B】哎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大卫里恩,不过最后的三十分钟真是棒啊。

25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以史为镜,虽然更多的展现个人,但透过人物也可以感受到二战的死亡气息。

27分钟前
  • ╯^╰
  • 推荐

8/10。美国人刚登场在铁道旁一根根树立十字架并受贿开病假,暗示死亡结局也讽刺了牺牲的无意义,斋腾对竣工的迫切心情与工程建设上的无能成反比,铺垫英国长官造桥不惜动员病人的高效,高潮处炸火车伴随士气高昂的口哨进行曲解构了英国长官的虚荣,破坏小队与巡逻兵的遭遇战对丛林鸟群的拍摄呼吁和平。

2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战争吞噬了内心,疯狂代替了理性,但经典叙事节奏下这深刻的主旨又显得亦庄亦谐,主角们的刻画丰满立体,几个重要配角的安插也极其到位,环境与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共同谱写出无序的史诗。

3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生动且趣味十足,除了日本长官太流于表面,其他人物的塑造完全符合了我的预期,结局误打误撞晕倒在了引线启动装置上是最好的安排,正如英国长官因为所秉承的principle让他已经忘了自己是谁,自己究竟干了什么,若是关键时刻幡然醒悟来个最后一秒营救反而失去了启示性。

36分钟前
  • 疯恋枪梦
  • 推荐

尼科尔森痴心搞建设,沃顿上校怒毁桂河桥--桂河大桥劳伦斯的救赎。我以为尼科尔森是心中自有金蝉脱壳妙计,没想到真的是傻逼透顶,真是别具一格的反战片。与其说是批判战争的残酷与荒谬,不如说是大卫里恩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开个黑色幽默的玩笑,狠狠地嘲笑迂腐的英国军官。胶片质感极好,末尾剪辑牛逼,有一半功劳是前面平平无奇的铺垫。

39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被大大的震撼了,深重的主题,尖锐的形而上冲突,精美的取景,个性化的人物刻画,结尾处令人惊悚的人性抉择与情节高速紧张,实在是一场华丽的史实级电影。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大卫·里恩拍的大远景在五十年代必是无人能敌,这也估计是最早能彰显现代大片范和史诗气质的电影之一了吧,不过整体古板、专场生硬,本质上甚至不如同时期很多反转小片吸引人。最后三十分钟比前两个小时的总合还要精彩。★★★☆

4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片長稍長,但是整部片結構完整,現在看來仍然是十分優秀的電影,片中的字幕與配樂很有那個時代電影的風格。電影中沒有正反雙方,三位不同國藉的軍人形象各具特色,一改反戰電影的沉重主題,在張弛有度的情節中發人深省,思想尖銳深刻的同時亦是一部極具藝術性與觀賞性的佳作。

47分钟前
  • mingjoyce
  • 力荐

David Lean的master-piece之一。换作是我,或许我也会去建那座桥,或许我也会不顾一切去炸那座桥。人性在特殊时刻的转变和扭曲,这是自我与自我内心的角力。反映出面对战争不同国家不同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思考方式的区别,以小见大,点线面皆窥,不可谓不恢弘。

5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可见,大卫·里恩真的是个很注重细节的导演,言语表情、场面调度、动作设计......都是尽量让故事向真实靠拢。有两场戏很喜欢:追杀日本士兵和结尾炸毁大桥;没有刻意地戏剧化设计,没有配乐的渲染,但仍然能通过写实的呈现,让观众揪心接下来的事态。不过,这样的故事、节奏于我还是有些闷的。★★★☆

5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战争电影拍到这份上,也算是极致一景了。就算是一部东南亚风景片也不为过。战争场景考据、两位军官和一个二等兵军痞的对台戏,几个配角的刻划:甚至日军死者的刻划,无不显出大魄力。印象深刻的画面有三个,一影片开始时的大场面,二杀死日军时惊起的群鸟,三发现桥直到火车坠入河中。三主角象征三国家

5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看了以后特别感慨,但是拍的很有画面感

59分钟前
  • 吃货月
  • 推荐

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