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民

剧情片香港1992

主演:黄家驹,乔宏,廖启智,陈国新,泰迪·罗宾,李名炀,刘洵,刘以达,邱礼涛,罗利期,谷峰,胡枫

导演:张之亮

 剧照

笼民 剧照 NO.1笼民 剧照 NO.2笼民 剧照 NO.3笼民 剧照 NO.4笼民 剧照 NO.5笼民 剧照 NO.6笼民 剧照 NO.13笼民 剧照 NO.14笼民 剧照 NO.15笼民 剧照 NO.16笼民 剧照 NO.17笼民 剧照 NO.18笼民 剧照 NO.19笼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19

详细剧情

  香港寸土寸金,一些底层民众无楼可住,只得栖聚于危楼屋舍之中的床位。这些老弱病残分别用铁丝网相互隔开,被称为笼民。其中,祖先生(乔宏 饰)的智障儿子(廖启智 饰)终日嬉戏耍闹。唐三(泰迪罗宾 饰)是占小便宜的货色,而且尖牙利齿嘴不饶人。老人在笼中度过百岁寿辰,一直贩卖杂货维持生计,还有算命先生整天念念有词于事无补。此地发生命案,警察前来调查,却始终无法改变困境。这时,古惑仔毛仔(黄家驹 饰)从狱中放出,无视CID老爸的责骂,而与昔日死党重新混在一起,并住进了笼中。这时,公寓管理人员说接到业主收回楼宇的信函,希望各位租住户可以搬出,引起群情激愤。笼民开始向正在竞选的徐、周两位议员申诉,而后者为了收买人心,都作出了体察民情的样子。暗地里,徐议员与业主勾结,用重金收买毛仔,骗得了笼民自愿搬出的签名……  本片获得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张之亮获得最佳导演,乔宏获最佳男配角奖。

 长篇影评

 1 ) 香港电影中的贫困:《笼民》(1992)和《歌舞升平》(2008)

小时候我是一个港剧迷,港剧中的写字楼、居民楼在我眼中代表着光鲜亮丽的大都市,而港剧中的人物,从富豪大鳄到普通白领,他们的生活都让我无比神往。90年代的一些时装港剧带给我对香港的想象是:遍地黄金,人人富裕。

上大学后,我开始接触到一些反映香港现实的电影或剧集,我才发现,富裕只是香港社会A面,而贫困是香港社会B、C、D、E……面。香港的人均GDP在全球的排名是很靠前的,但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积却小得可怜,约有半数人居住在政府建造的狭窄的高密度的保障房(公屋)中。而对于极度贫困的香港居民来说,他们连公屋都住不上,他们住在更加逼仄的劏房即房中房中,更有甚者,他们住在“笼子”里!

1992年,韦家辉导演的港剧《大时代》风靡粤港,我也跟着大人追剧(我应该不是在首播的时候看的,可能是93、94年或更后一点时间看的)。

该剧满足我对香港这个“金钱世界”的幻想——香港是繁华都市,香港是人间天堂,香港人是天天都可以吃鱼翅捞饭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经济一飞冲天的年代,那个时候的香港人确实普遍富了起来,很多人的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贫困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星光璀璨的都市。在诸多新浪潮导演如许鞍华、方育平、严浩等参与的“狮子山下”剧集中,我们看到了香港底层市民的奋发向上,但他们的生活处境仍然是艰难的。

同样是1992年,张之亮导演的现实题材作品《笼民》,深深刺痛了整个香港社会!

底层社会中的老弱病残,他们住不上公屋,住不起劏房,他们只能住在危楼屋舍中床位上,彼此间用铁丝网隔开,他们如同住在笼子里,是为“笼民”。

这样一部“卖惨”之作,由著名歌手黄家驹主演。黄家驹醉心音乐,出演的电影非常少,他主演的影片只有两部,一部是《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1991),另一部便是这部《笼民》。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是为BEYOND乐队量身定做的作品,由BEYOND四子(黄家驹、黄家强、叶世荣、黄贯中)和王菲(这个组合今天看来也算是一个“神级组合”了)主演,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青春、爱情、励志片。

如果说黄家驹出演《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是出于乐队进军电影界的一次“合体”玩票,那么,他主演《笼民》应该是出于一份“公益心”——除了“惨”,《笼民》再也没有别的卖点,这样的影片几乎毫无“商机”可言。

黄家驹在影片中出演一位不良青年,他叛逆、自私、狡黠,但最后还是良心发现了。黄家驹并不是一个好演员,但他在《笼民》中的比较自然、内敛的演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表演。

说到表演,在影片中出演配角的乔宏、廖启智、陈国新、泰迪·罗宾等,都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其中廖启智的表演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也因此获得了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从此奠定了他在香港影坛黄金绿叶的地位。

张之亮是香港导演中比较有文艺气质的一位,北上后他也执导过商业大片,如《墨攻》(2006)和《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2014),前者差强人意,后者则沦为大烂片。2011年的“文艺片”《肩上蝶》则是张之亮“文艺生涯”的一次灾难性的“滑铁卢”,从此以后,我对他的作品已经没有“期待心”了。

每一个创作者都有他的黄金时代,90年代是张之亮的黄金时代,他最好的几部作品都是90年代的,《笼民》之外,还有《自梳》(1997)、《流星语》(1999)等。《笼民》是他创作生涯中最特别的一部作品,这是他的一次贴地创作,他拿掉了所有的文艺腔调,只留下平静而关切的注视。

《笼民》也保留了港片所特有的相对强烈的戏剧冲突,这种保留可以说是瑕瑜互见的,它既能让更多的人看进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写实的痛感。在这点上,它与同样反映社会现实的《癫佬正传》(1986)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歌舞升平》海报

与《笼民》不同,由张经纬导演的同样是反映极度贫困群体的生活的影片《歌舞升平》(2008)是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呈现香港社会中的贫困的。

歌舞升平,太平盛世,香港的穷人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看到。漫步香港街头,你几乎看不到来自本地的乞丐。香港有一些流浪者,但他们流浪的条件似乎也比内地的流浪者要好一点,这可能得益于香港有着比较健全的社工体系。香港的贫困是隐藏在“歌舞升平”之下的,而“歌舞升平”这个片名是对这种现状的一种反讽。

《歌舞升平》采访了五个极度贫困的家庭,五个家庭的贫困原因各有不同,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段落是,老婆婆在采访中诉说自己吸毒的不孝子,每次回家探望,不过为了要点钱去买毒品,要不到便偷或抢。靠着政府的综援,这五个家庭本来是可以勉强为生的,但遇到不孝子、坏老婆等家门不幸之事,他们便在贫困的路上陷入了深深的泥潭,根本无力自拔。

影片的最后,是过年的时节,烟花在城市的上空绚丽闪耀,而这五个家庭,家中毫无过年的气象,他们发愁的仍然是下一顿饭怎么办。烟花,他们可能也看到了,盛世,他们可能也听闻了,但,属于他们的却只有无穷尽的贫困。

《笼民》中的贫困是“造”出来的,“演”出来的,而《歌舞升平》中的贫困,是真实的,也是此刻的。时过境迁,这五个家庭的样板,仍然存在于今天的香港社会的肌理之中,样貌可能会有一点点变化,但无奈之“贫”与无解之“困”仍然缠绕着他们。

香港电影中的贫困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以下的片目:

《一念无明》(2016)中曾志伟、余文乐“父子”共住一间劏房(高低床)。

《五个小孩的校长》(2015)中拾荒家庭。

《子非鱼》(2013,纪录片)中贫困的小学生。

《不设房》(2011)中靠综援度日的困居劏房的电影“追梦人”。

《平安米》(2002,纪录片)中靠着“太平绅士”派米派利是过日子的老人们。

 2 ) 但愿“笼民”的苦,不再出现——絮语《笼民》

一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了,不仅仅因为它获奖多,不仅仅因为它是张之亮的成名作,也不仅仅是乔宏黄家驹廖启智的名声,我还想看看,香港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笼民”,究竟是一种什么的生存状态。
 
似乎似像一些“碌架”床那样,然后四周围上铁丝网,只留个不大的网扇,当夜深睡觉的时候,把锁一扣,就是自己那仅有的空间。两床相隔不过一米,床铺几乎占据室内的所有空间,能透点气的,仅有那个几层公用的天井,公共厕所,公共楼梯,“笼民”,其实也就是典型的贫民窟居民。
 
在患难中,大家彼此相处融洽:平常挤在一起打牌,嬉笑,钱财利益不太计较,为长者庆生,为死者作祭,和老朋友问寒暖,和新邻居度难关……笼子没有把他们分割开,此时铁网围住的,只是大家的财物,心,却紧紧抱在一块。大家仿佛都安于这种生活。
 
但这实际上,都是些苦中作乐,乐也融融的日子罢了。他们心里,也肯定会期盼着改变,虽然自己的能力不足够。终于,消息传来了,是收楼的公告;这是一个多么明显的催化剂阿!看着天井里的投票又犹豫,看着毛仔手上的过半人签名,就知道,“笼民”们的心,都在忐忑,都在盼望,能有多点钱到手,从此过上好一点的居住生活。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时代在变化,香港在发展,“笼民”现象的消失,势在必然,但其中含杂的一切社会问题,却又让官员们无能为力。我们可以把两个律师议员的入住看成是讽刺,但从中也能看出,对于笼屋的处理问题,非一朝一夕之事。“兴,百姓苦”,这种搬迁,也算是对底层人们的一种苦吧。
 
在看到中秋夜里的天井狂欢party时,我就知道,悲剧准备出现了。陈十一的忘情起舞,大家的开嗓歌唱,都是对现实的无奈,“今朝有酒今朝醉”,谁又能掌握自己的明天呢?后面的集体躲在笼里,要警察逐个笼搬出,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让人不忍卒睹的,还是中秋之夜的合唱,笼屋里的最后笑语。
 
结尾很短,是说毛仔在动物园里重遇妹头、陆同和太子森,然后大家笑着,隔着猩猩笼相望而已——我感觉这是个不完美的结局,张之亮没有清晰交待“笼民”的具体下场,我不知道这是否为政治上的考虑。还有中间一些细节,如满地的老鼠遗体,太子森的吓酒吓茶等,我都未能参透,算是一点遗憾。
 
我很喜欢这电影,也许也是因为我也曾在一些很挤迫的宿舍楼里住过,体会过个中的喜怒哀乐,那些公共厨房,公共厕所,一个走廊玩耍,楼上喊楼下的吃饭,等等,现在都是我珍贵的经历,相比于现在广州公寓的户对户不认识(至少我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我感觉,以前虽然环境不好,但人情常在,如今的社会,到底算不算另一种的退步呢?我不知道。
 
和“笼民”们一样,本人家当年也是响应市区发展大计,从老城区搬到郊区,其中租屋买屋补偿交通堵塞配套不足等细节不在此详述了,我现在只是在想,能不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让基层的人们少受一点苦呢?
 
但愿“笼民”的苦,不再出现。

 3 ) 牢笼中的我们

港剧有很多经典之作,无间道、大话西游、春光乍泄、阿飞正传等等,然而在很多人眼中这部“笼民”才是港剧巅峰。【笼民】是电影更是纪录片,长镜头拍摄下的老戏骨们用富有张力的演技带领我们一起走入笼民生活。

“笼民”是那些没有房产,只能住在旧楼中用铁丝网围成床位的穷人们,住在一个个笼子里,像宠物店的宠物一样。其实,他们远不如宠物,宠物有人关心有人爱护,而他们得到的是来自社会大众的漠视,政府议员的利用和执法部门的强拆。宠物可以离开笼子,享受自由,而他们离不开这个牢笼,离开后就没有方寸空间。

影片中,有99岁的长者十一伯,在笼中住了40多年未曾出门,两平米的空间是家,也是生计来源“便利店”。十一伯的日常起居需要下铺卖糖水的妹头帮忙打理,打饭,处理拉撒等;有笼屋管理员肥姑和他的智障儿子太子森,有嗜酒的道士和算命先生,有贪图小便宜的唐三和仗义的陆同等等,邱导客串电视导演是片中的一个亮点。老戏骨们搭好了戏台,迎接的是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毛仔(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饰演)入戏,这是家驹的最后一部戏,虽然演技还显稚嫩。

故事从一无业游民抽白粉过多致死开始,这本是生死大事,但在其他笼民眼中却平常不过,因为已经是本月的第三起。笼在人空,很快地入住进来的是刚放出来的小混混毛仔,除了太子森的唯一年轻人,不到两周已经和所有这里的笼民打成一片。这不是电影,是生活,透过屏幕看到太多生活中的温情。相比冰冷的牢笼,这些笼民在这里给老人过大寿,为死者过头七,聚会过中秋,嬉笑怒骂中饱含了人情味。

故事转折从响应政府拆除旧楼的号召开始,紧接着两名议员的入住,笼屋的温馨被打破了。议员永远笑脸面对笼民,承诺对笼屋的种种改善,却背地里买通毛仔去劝服大家签署离开笼屋的协议。笼屋终是要被强制拆除,悔改后的毛仔和大家都把自己锁在笼中,共同对抗到最后。

香港寸土寸金,最贫困的深水埗,除了笼屋还有棺材房、厕所房和劏房。劏房不足八平方,集合了厨房、卫生间、客厅和卧室,租金需三四千元。大陆的一二线城市也在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隔层房,一套房被硬生生割成三到四户,共用洗手间和厨房。相比笼屋,这些劏房可能已经算豪宅了,但是棺材房就比这些都可怕多了,可以说是分割到极致。棺材房有点像绿皮火车上的硬卧铺加了封闭墙,6间一个单位,每间高度不超过半米,长度不超过两米,租金仍需两三千元。这些棺材房不像胶囊旅馆有消毒设施和通风设备,安全和卫生问题都及其堪忧,长期居住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香港仍存在大量劏房、笼屋、棺材房、厕所房,大陆则出现大量的隔层房、地下室房间、集装箱房等。社会要发展,城市化推进加速,经济不景气、房价泡沫、通货膨胀、物价飞升、社会保障不健全,我们是无奈和心酸的一代人,有谁不在笼中,只是笼子大小的区别,不停挣扎,不断抗争,努力活下去。

文/Hunter

 4 ) 个人感觉是香港当时社会的缩影

可能是因为没有感受过那个年代,所以就很想在电影中感受一下。和其他反应香港社会的片子一样,这个片子也充满了压抑的感觉,很难想象在狭小的笼子里连着睡十几二十年的觉是什么感觉。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两段长镜头,第一个是头七的时候唐三打牌的长镜头,第二个是中秋节笼屋party的长镜头。通过出神入化的运镜路线让我彻底感受到了压抑。错综复杂的笼屋的结构:“三层铁床、曲折又狭窄的走廊、偶尔伸出来的没关严的笼子、烟雾缭绕的空气”。无一例外地展示出了生活的压抑。而最令我压抑的部分是他们在这种环境下还在开着party,很难说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坦然面对生活,还是苦中做乐呢?我猜只是因为在那种环境中同命相怜的人才会有的一种情绪吧。而他们最终不搬的原因,我猜也是因为这个,而不是那些俗里俗气的钱。

我觉得这部片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香港资本与民主之间的问题,可以看到在片中所有的民主元素,两位议员都是“为了民主”,实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真正的“民”最后连一张小小的床都要被推倒,好几十人看的电视最后也只能在废墟中飞舞着雪花。这些所有的事情不禁让我思考民主的本质。毫无疑问这种为了利益相关的民主最后只能让社会抛弃那些彻彻底底的“底层”,因为他们除了唤起同情之外什么都不能干,包括最后什么都没有干的两位议员只是在电视访谈里面打嘴炮。但是彻彻底底的民主呢?是否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中层的利益呢?因为毋庸置疑,在香港这种地方,是金字塔结构的社会,底层要比中层多得多。

如今,30年过去了,香港的情况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只是从当时的笼屋,过渡到了现在的劏房。而他们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同病相怜的人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温暖。就像是剧中说的一句话,在笼子里面就会想:不是自己被关在笼子里面,而是看得人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笼子在我这个观察者眼里并没有彻底的消失,反而变得更不透光了。

总之,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

 5 ) 香港电影的纯熟和黄家驹的稚嫩

讽刺,可笑,浪漫,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中的集大成之作。香港金牌配角演技大赏,配上演技一直都是粗糙且稚嫩黄家驹,每个角色都无法忘怀。

长镜头的调度流畅自然,议员来访,中秋派对两个事件,从天台到屋内狭窄空间里用长镜头完整呈现如此多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两个多小时的情节设计时而真,时而假,时而普通,时而别出心裁,用电视新闻的视角呈现了笼屋的拆迁,仿佛片子拍出来就已然成为了历史,片尾努力工作的毛仔多年后遇见健在的老家伙,他们大声地招呼告诉人们,还是四两拨千斤的浪漫获胜了,他们也许不曾与社会和解,但是那一刻,他们是重回那年中秋的喜悦。

带浓厚的香港音影像粉丝滤镜不得不说本片搭配的绝妙,如题,香港电影的纯熟加一个不会演戏的黄家驹,本片情怀,技法,都是港片独特的代表,还有那些认得了脸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演员,熟悉香港影像的对这些主演都不陌生,小生的爸爸,花旦的爷爷,现在蓄着胡子被叫智叔的廖启智当年也是个智仔,他们在香港影像中出场了太多次,镜头前永远演什么像什么,底层是底层,精英是精英,好到我们都忘却了膜拜演技的流程,时光倒退到1993年,张之亮要拍反映现实底层市民的电影,自然而然找他们来演,“金牌配角云集”比“群星云集”更难得,《笼民》对影迷来说,是一个无法重现的班底。在这个豪华班底面前,家驹的出现就像陌生的小马驹闯进了成年英雄好马之间,笼屋被拆之际来了个后生仔,这个刚刚出狱的后生仔在笼屋的最后阶段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叛逆,他无所谓,但是他很善良,他从未失去那抹人情味。毛仔把同意书交给律师之后又找自己那帮兄弟把它偷了回来,他的兄弟帮他开了锁,开了柜,最后一偷则交给他自己爬水管去完成,多么神奇的剧情,毛仔这个角色承载了影片的温柔,让这个拆迁的故事没有残酷得那么冷冰冰,家驹是个纯粹的歌手,不太会演戏,但是正是黄伯让《笼民》的悲悯情怀到达了极致,无他,因为他是beyond的黄家驹。悲天悯人这四个字,就黄家驹演合适,你看着毛仔和老人们在被拆前最后一个中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时候,耳边的背景声咿咿呀呀,心里的bgm是《海阔天空》,然后,就那个流泪啊……

 6 ) 誰在籠裏

最近兩年,彭浩翔以香港住房問題為幌子拍了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維多利亞一號》(2010),又在《志明與春嬌》(2010)粗口對白的熱烈反響下,嘩眾取寵地拍了部粗口片《低俗喜劇》(2012)。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尺金,住房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但用這樣一個重要的題材來拍一部B級片,未免有點浪費,而且是浪費得不知所謂;生活中的對白當然離不開粗口,但若以包含大量粗口就作為對白生活化的標準(甚至賣點),似乎就有點走火入魔。令人失望的是,這種缺乏人文關懷的電影仍被眾多年輕人奉為「有港味」的優秀港片,讓我不禁懷念起二十年前張之亮的《籠民》(1992)。

《籠民》關注了香港那些在唐樓籠屋居住的低收入群體,通過講述一個他們被逼遷的故事,勾畫了當時這些低收入階層的生活狀態,以及地產商、官員和媒體等其他階層對待他們的態度。《籠民》是接近於意大利新寫實主義(Italian Neorealism)風格的電影,雖然沒用動用很多非職業演員,但畫面仍然很樸素,基本看不到很多技巧性的光線。為了保證電影的寫實性,導演動用了很多帶有方言口音的演員,而且保留了很多粗口對白,因為這些粗口,這部電影當年被電檢局列為三級片,遭遇和《志明與春嬌》如出一轍。不知道在當年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粗口有沒有被作為一個宣傳賣點,但這些對白的確讓觀眾真真實實地看見了那些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但歷史仍在重演,現在看《籠民》仍不會覺得過時與陳舊。無論是香港的新移民和劏房,抑或是大陸的外來工、城中村和釘子戶,我們都能在《籠民》這部九十年代初的電影中尋找到這些當今社會現象的縮影。

《籠民》是群戲,戲中沒有絕對的主角,但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他們都是這部電影里面重要的一部分。籠屋中人與人的關係在電影伊始是疏離的,印度人那句「Bullshit」,唐三(泰迪羅賓飾)跟陸同(谷峰飾)和七十一(李名煬飾)的抬杠,和道友死亡後眾人的反應,都印證了這種疏離。但隨著故事發展,這幫人漸漸開始團結了起來,為電影注入了一些人情味:面對逼遷的官商,本來準備出賣籠屋住戶而求財的毛仔(黃家駒飾)毅然盜回接受賠償的簽名名單,而本來支持拿賠償的唐三最終也決定死守籠屋。電影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各有一個長鏡頭:第一個是一個老人(七十一)在鐵籠里面孤獨但自在地哼著生日歌,對周遭的一切都不理不睬;第二個則是中秋晚眾人在聽香之後的狂歡。前者帶出了人與人最初的疏離關係,後者則正好點明和強調了後來漸漸發展起來的人情味。

這種人情味其實不單單存在於籠屋的人與人之間,林Sir(胡楓飾)、毛仔的朋友、送信的郵差、甚至是最後提出鋸籠的消防隊員,都有著人文關懷的一面。但媒體,大官員和地產發展商,則是處處折射著資本主義的無情:電視臺的訪問只是為了收視和宣傳,他們以為物質就是萬能的東西,他們並不關心到底這些低收入人群到底需要什麼;兩個議員則是不折不扣的偽君子,他們所有的關心都惺惺作態,他們追求的只是一己的利益;而高爾夫場那些地產發展商,則直接地把這些關乎的大事視作一場「悶」的遊戲。雖然這些角色都因為比較面譜化而顯得不夠立體,但導演在一定程度上也通過這些這些角色把唯利是圖這種現象狠狠地批判了一番。事實上,電影有一段和全片風格迥異的片段,就是肥姑(喬宏飾)和太子森(廖啟智飾)兩人走在大街上的場景:他們呆滯的表情,配上一段的輕快的敲擊樂,這種格格不入,分明透露著他們這些籠民,在現實中也有一個無形的鐵籠把他們隔絕於這個大社會。這些鏡頭,進一步暗示了這些低收入群體在香港社會中的弱勢和不受關注。

《籠民》中設置了兩個看似瘋癲癡傻的角色,一個是醉生夢死的道長(劉洵飾),另一個則是腦障人士太子森。道長喜歡拋書包,和講些看似不屬於這個低收入階層的哲理,但是從沒有人把這些話當一回事,除了太子森。道長說,不要嚇他的酒,這樣酒會不好喝的,然後太子森試了試說,我覺得這樣好喝點。無論他們是不是代表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旁觀者清,這些晦澀的話語都的確給予了我們更多思考的空間。正如毛仔所說,「有時都覺得挺有意思」。另外,這部電影也有許多符號,例如多番出現的教會、困著一只公雞的雞籠、太子森收集的老鼠、大街上戴面具的行人等,這些符號都在電影中埋下了一種殘酷的無力感。

電影的最後,籠屋的住戶最終還是被強行帶走,新聞的播報是通過一個在鐵籠里面的電視展示出來的,望著電視里面那些籠外的人,仿佛看到導演在質問,到底誰才是籠中的人?也許這些籠外的人,在一個扭曲的社會里,內心也被一個無形的鐵籠勒得扭曲。最後動物園中的幾個空鏡頭,讓人想到了意大利電影《L'eclisse》(M. Antonioni,1962)的結局 。但電影並沒有就這樣結束,幾個籠裏動物的特寫過後,鏡頭給到了幾個籠外的人,他們正是當年籠屋里的毛仔等人。他們在籠外偶遇,隔著動物園的鐵籠互打招呼,但在電影的鏡頭下他們更像是身處在另外一個大籠子。這個結局,仿佛正呼應了道長那句「不是你住在籠里面,是看你那些人住在籠里面」。是啊,到底誰才是真正活在籠子裏的人?

(刊於《文藝生活週刊》第81期)

 7 ) 活着就是不对。

《笼民》很好看,好看到在我心中可以占据国产片第三的位置了,第一和第二是台湾的《一一》与《赛德克巴莱》,好看到我以为一向只会插科打诨纸醉金迷要不就是矫情到死(比如许鞍华)的香港片,瞬间在我心中陡升了两个级别。以及还有个彩蛋大概就是黄家驹参演了此片。

起初我以为笼民只是个比喻,后来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讲述寸土寸金的香港,那些住在笼子里的人,如此不讨好的题材,即使是在第12届金像奖上击败鳗鱼的《阮玲玉》获得了最佳电影,也依然未曾声名大噪。

这是一个很容易鸡汤化抑或苦情兮兮,再不济针砭时事的主题,而《笼民》的可贵在于,将卑微地活着这件事,还给了那些卑微的人们。片长145分钟,场景转换极少,在叙事上,张之亮选择避开了过强烈的戏剧性与人物矛盾的张力,没有传统的起承转合,没有明显的故事节奏,整部电影几乎由密度极高且极为细碎的对话撑起。这些对话带有着典型底层的粗糙与市井,充满了一种野生而诙谐的草莽力量,挟着笼屋里的脚臭、汗臭,裹着喧嚣与尘土的气息兜头而来,令人略略不适,却又迅速沉浸。

这些对话虽然细碎,却不同于伍迪艾伦电影里那些神神叨叨的话痨,而是共同完成了对电影风格的塑造,同时又在边边角角上极生动细致地丰满了接近十位人物的各自的性格,堪称极其精彩的群像描写,肥婆的善良与顾全大局、妹头的迟钝与小聪明,唐三的贪便宜与刀子嘴尽皆跃然纸上。同时影片毫不吝惜地通过投票搬走却又反悔、签字后因为钱少而再次拒绝搬走、议员来访的三个情节表现了这帮乌合之众的无脑、自私与毫无主见,但是一转身回到日常生活,每天的早安,凑份子过头七,请毛头吃糖水,又露出了些许温情的马脚。

影片除了议员来访的情节之外,并没有展现拆迁方的形象。议员为了仕途晋升,不耐烦却又佯装真诚地慰问着这些困难户们,电影对其虚伪的讽刺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影片中并未去批判这场拆迁背后的力量,香港要发展,当官的想高升,杰克这一外出打工的形象设置,暗中对比出这些人的贫穷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自己的碌碌无为。错的是谁,你说不清。

木心曾说有两种创作者,一种是隐于作品之后不见的,一种是凌驾于作品之上的。执导这部电影的张之亮显然是前者,他作品中的这些人所思所想其实都是如何赖活下去而已,他既没有去虚美这种近乎于本能的动物般的渴望是如何高贵,亦不曾将这些社会渣滓的卑微愿望污名化,他就让生活这样发生着,每个人的活着,都是活着,即使低到尘埃里去。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秋夜party的情节,一群人本想听香请愿不拆迁,却因为再而三的中断而干脆放弃跳起了舞。看着这些年龄可以做我爷爷辈的大爷们穿着破破烂烂的汗衫,一言不发地跟着音乐手牵手跳起拙劣得不忍直视的舞,他们怀着对未来的胆怯与侥幸期待,满脸不知明日何日的笑容,不煽情,不刻奇,没有任何的情感爆发,却令人眼泪簌簌。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它的笑是李白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笑,却少了张狂,多了点忐忑。它的泪是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言。

尹吾这样唱:活着就是不对。人生何谓对不对,但大多数人还是活了下去。

我在某个深夜回听林肯公园10年那张转型的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A thousand suns>,chester原来曾唱过这么一句:“So don't apologize,I'm losing what I don't deserve."7年前我听完这张专辑后未曾过多在意,时光的交错重叠后,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辗转难眠。

而我们依然活着,平淡却又似乎有滋有味,折磨却又似乎甘之如饴,我们都是笼民,跳着拙劣的舞,努力地赖活下去。

 8 ) 查理、毛仔和妹头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分两次看完。字幕都是广东话,晕晕哋。遗憾在hk三年没有真正目睹过笼屋和里面的生活情景。听说有个导赏团专门带人参观发生过震惊社会凶杀案的宅子,活动由香港特色的非政府组织社工发起,预约即可参与。

这些繁华闹市囊括了所有的人情冷暖,在公屋劏房里的“早晨”和hellokitty里的碎尸都来源于同样熟悉的市井隔离。“隔离”这个词没记错在粤语里有邻居、隔壁的意思。这么一看“隔离”还真是淋漓尽致表现出了后殖民地两种制度下的人与人关系。虽然近却界限分明,即使是笼屋里仅有一张床的容身之所,也必须要有查理的洋名表征自我。

片子里每日轮流共享水龙头,你漱口来我洗头的平地公共空间上,那个用手指着天空让大家看直升机飞过的画面,很绝妙地呈现了最底层仰望高处奢华、抱团取暖的生活现实。一个个方块状的笼屋配上一把锁,是人生孤独旅程的最好隐喻。

分明是大陆口音的背心男对着脖子上搭条毛巾的老者说“正所谓呢嗰世界,用感性生活的人其生活係悲剧,用理性生活的人其生活喺喜剧”,那说着“讲钱,最紧要讲钱”,还有那些冠冕堂皇地深入了解民情的富态议员,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生活关注点都可以汇聚在狭小的笼屋里,讨论天桥底下的风水和讨论政府的福利政策一样严肃正经。当然也少不了最熟悉的“腐竹白果糖水”,仿佛是治愈人心的良药。

查理、毛仔和妹头的笼屋,也是最真实的香港。他们信奉“做嘢,多多事实”,也保持着和政府公信力的抵抗,收屋之下的斗智斗勇告诉我们即使一间笼屋也是宝贵的个人权利,而有一日住一日就是底层的无奈的善良。看完笼屋,我真觉得不管以后日子成什么样子,都可以过得很有内容,最广阔的生存空间在自己的三尺之躯里,从来不在和别人的对比中,更不在对物理空间的占有上。

最后,家驹的阿毛孤儿仔真是青涩的很。

 短评

感慨:“学好广东话,朋友遍天下。唱好英文歌,老板送辆车。”→_→可能今天全场只有我这种不懂粤语又跟不上英语对白速度的白痴,打算默默挂一版外挂字幕重新拉一遍,争取搞懂每一句台词、俚语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要义。幸好,蒙太奇是超越语言的利器,电影语言是不必翻译全球共赏的珍宝。

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长镜头群像表演和展示,末尾的电视镜头直播和采访议员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而最后一镜,毛仔和太子森等人隔着笼网相遇打招呼,亦仿佛双方皆在笼中,至死也忘不了自己曾是笼中人。

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孤独的来,孤独的走,其实大家都是害怕寂寞。中秋节的狂欢感动到落泪。狭小格局、长镜头,很多此类调度。香港多是商业片,能有这种电影极难得。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第37分06开始到第44分55秒的一个时长7分49秒的长镜头,足以称得上大师级的镜头,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个让人称道的长镜头!无论是场面的调度,还是镜头的精准程度,甚至演员的发挥,都是一流的,太棒了!

12分钟前
  • Taku
  • 力荐

笼民与香港电影新浪潮一脉相承,强调长镜头、现实映射、主题同构性,与黄金时代的武侠、喜剧和警匪片两个路子,但好在那批人还在,集体智慧还在,它是新浪潮最后的杰作。说张之亮之后江郎才尽,不如说其集体创作精神消失,香港电影的手艺,如今只留在个别人身上,许鞍华、杜琪峰..已无往昔人才辈出之景

14分钟前
  • 故城
  • 力荐

5- 新現實主義餘波之:(底層、強拆)之最後恐慌最初瘋狂。一干老戲骨,群像个个鲜明。似情景劇/舞台劇canned laughter的環境聲設計。螺獅壳裡做道場,強調度和長鏡(尤116-125‘26連續三運動長鏡旋向苦中樂高潮) “聽講有得食,唔聽唔得食。” 見幽默與人情。首尾略蛇足。黃家駒青澀,劉以達沒認出。

16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1.影片主线聚焦于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笼屋(华夏男子公寓)拆迁问题,借此展示香港下层人民的住房及背后的社会问题,阶级差距,只展示,不介入。2.笼民在香港电影中无论哪方面都可算是个异数,一是没有类型元素,二是用长镜头代替了各类剪辑(构成剪辑,省略剪辑,快速剪辑)。3.隐喻蒙太奇,影片末尾的猩猩住在笼子里隐喻笼民的非人生活。对比蒙太奇,几位政企高管走在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对比狭窄的的笼屋。从这个方面看,笼民继承的是苏联蒙太奇传统,及至我国三四十年代的左翼电影传统如沈西苓。

18分钟前
  • 江寒园
  • 还行

本来是冲着黄家驹去看的,看了之后发现是一部好电影,看看二十年前之香港,看看今日之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里那种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现在的电影里找不到了。可惜,家驹留下这一部电影,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23分钟前
  • 尾生
  • 力荐

本来以为会是很说教的社会底层人民题材,没想到拍得这么平易近人,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好,有一种特有的小市民啰嗦的温暖。(就是黄家驹有点让人出戏?)看完来翻短评才发现里面室内长镜头一个接一个,真是不露痕迹,牛。

2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传说中的群像。。。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张之亮那时只有30多岁,所以摄影手法上见到很多年轻独特的想法,例如强搬笼民的电视直播,但坚持传统的草根理想依然高大,对笼民生活中简单的喜怒哀乐落足功夫,全然一副底层画卷。当中几段长镜头悲喜鲜明,苦中作乐只能成为笼民脱离精英视界后发出的自嘲喟叹。出现的家驹,成为影像内外永恒的音符。

35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力荐

正所谓,香港影史佳作前十排的上。

40分钟前
  • 囧老伯
  • 力荐

张之亮的导演之路一直不顺,而片中四人都已西去,而今念起,无限唏嘘。

42分钟前
  • snowinter
  • 推荐

当年之香港,一如今日之大陆,真真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强拆。

4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长达140分钟,没有任何类型片元素,连结局都没有刻意处理,这还是港片吗,那看啥?不一般的长镜头,令人怀念的纯白话字幕,各种口音的广东话,时过境迁了好多熟悉的面孔,还有那些已经远去的人,永远不再变迁。每一个笼子户都有一段彪悍而无奈的人生

46分钟前
  • 糕41
  • 力荐

难得由一干硬里子演员挑大梁,个个哭笑自如,潇洒传神,这才撑起了纪实与戏剧浑然一体的长镜头场面。只有议员视察问题和拆笼两场用了短镜头剪辑,手法自如。谷峰和刘洵的夹生粤语很传神。最后的中秋群舞和电锯拆笼两场融煽情于叙事中,不落痕迹。正所谓:港片最高作,赏罢无余憾。这次的胶片质量很好。

47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所有演员奉献淋漓尽致的演技,每一段都是极致的人生。长镜头的调度妙到极致,2个多小时只觉意犹未尽。颇有新现实主义的左派温存,这种深层的底层人的情怀,颇有温度的,无外铺设一种悲悯。(如果非得加个港片排名,此片个人港片前三)9.2

5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笼内看尽世间百态,笼外看遍现实冷暖。底层百姓的众生群像,狭窄空间一眼望穿。精彩的群戏、出色的调度和长镜头,这是一部真正关注小人物群体的电影,也是九十年代不可忽视的香港电影之一~

53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北岛有一首一字诗《生活》:“网”。笼民们自成一体的笼中生态,组成一个巨大的时代之网,香港最底层边缘群体的一个直接触碰,既包含着底层的窥探猎奇和同情,同时借笼内外的对比冲突展现难以调和的城市发展乃至时代困境。狭窄空间内的场面调度和群像刻画,表现出超强的导演技巧和演员素养,多处精巧且富有表现力的长镜头和细致捕捉的人文关怀,一改港产片的粗糙和流俗,老演员和编导们功不可没。张之亮继承新浪潮衣钵,书写着香港本土“贫民”史诗。

5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人在笼中,就算画地为牢也是冷暖自知。完全的市井草根气息,感觉不像是电影,而是生活本身。2个半小时真是太短了,几乎看不到导和演的成分。最好的香港电影不用加之一。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