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科幻片美国2015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伍迪·哈里森,伊丽莎白·班克斯,朱丽安·摩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杰弗里·怀特,斯坦利·图齐,唐纳德·萨瑟兰,托比·琼斯,山姆·克拉弗林,吉娜·马隆,娜塔莉·多默尔,伊万·罗斯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

 剧照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7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8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9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30 11:43

详细剧情

  施惠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 Jennifer Lawrence 饰)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在盖尔(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芬尼克(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和皮塔(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

 长篇影评

 1 )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手把手教你怎么剥削与造反

引言

《饥饿游戏》系列迎来了第四部,它的终章,《嘲笑鸟(下)》。不管这种把三部曲的第三部拆成两部的做法有多少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捞钱。想多捞点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做严重地打乱了节奏,导致上部非常无聊(虽然这一部的文戏也是很重要的);而所许诺的下部的宏大战争场面大爆发,也压根儿没有兑现——所以结论就是,从情节、场面的角度来看,《嘲笑鸟》上下两部是很平庸的。《饥饿游戏》的前两部要强过它们。

虽然各集水平参差,但《饥饿游戏》原著试图探讨的主题很有深度,弥补了电影“好看性”的不足。《饥饿游戏》系列披着青少年题材的外衣,讨论的却是极为精巧的政治问题。而且它不像一些政治题材电影,只是从宏观上表现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冲突与角力;它除了宏观上刻画阶级冲突,还把统治策略、政治宣传与反宣传、反抗谋划、战争动员等技术性环节描摹得一清二楚、事无巨细,堪称一部剥削与造反的教科书。在这场教科书般的展示中,斗争对人性的利用,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如果我们细细回顾三部曲的剧情,就会发现国会区、嘲笑鸟、起义军三方之间精彩的明争暗斗。而贯穿起这一系列争斗、推动一系列争斗发展的,就是本系列的名字:饥饿。

饥饿不只是游戏的名字,它还点出了整出故事中那些剥削压榨、忍气吞声、党同伐异、兵戈相见背后的根本原因:人类的欲望,还有对欲望的饥饿。

让我们从头开始。

《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是国会区为了惩罚起义的十二个区而举办的参加者必须战斗至只有一人存活的游戏。他们“被冠以荣誉、勇气和奉献”。

而最后活下来的人,“将一生衣食无忧”。

观众们都能看明白这种转移阶级矛盾的伎俩,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就屡试不爽。可为什么一直屡试不爽呢?

因为各区参赛者在严重的精神、物质短缺的情况下,对生存的渴求,这种来自本能或者说人性的“饥饿感”,将迫使他们按照统治阶级的设计行事——杀死别人,保存自己。这些参赛者,也代表着被奴役、被统治却一盘散沙的各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对生存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中迷失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敌人。

但女主角凯特尼斯带来了变化,因为她属于那种纯粹的人、舍生取义的人——为了故事发展当然必须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过就算是真实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并不少。于是凯特尼斯成为了动摇国会区体制的基石。

首先,她的纯粹和善良转移了其他区民众的怒火,使其发射向正确的地方——国会区。她和十一区的小女孩有着短暂而美好的友谊,并且为她的死悲痛欲绝。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小女孩,不是死于其他“贡品”之手,而是死于这个邪恶的游戏规则,死于吃人的国家体制。于是随着小女孩父亲向维和官冲去,十一区暴动了,起义的火种就此埋下。

随后,凯特尼斯拒绝与皮塔自相残杀,而是选择双双自尽。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体制要求他们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也意味着必须有一个人活下来。这是统治阶级玩弄和支配被统治阶级意志的手法。而他们选择没有人活下来,这无异于向体制宣战。

如果他们自杀而死,意味着被统治者最终宁死也没有向统治者屈服。而且,造成他们的死的唯一罪人就是国会区。这是总统斯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关键时刻他做出了让步。但若要让步,必须要有理由,否则国会区颜面不在,让其他区觉察其软弱可欺。

凯特尼斯的导师黑密曲也深谙此理,所以他告诫凯特尼斯,要用爱来解释她和皮塔的行为,万万不能表现出“我就是要跟你们对着干”的想法,否则必为斯诺所不容。用爱作为借口,不但使得国会区的让步合情合理,更彰显国会区的仁慈,对国会区来说是一举两得。如同我们的老祖宗,国会区也是很擅长在“剿”与“抚”、“威”与“恩”之间切换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利用和引导被统治阶级的“饥饿感”,往正确的地方烧。

国会区这次救场表面上成功了,但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潜在的强大敌人:凯特尼斯。因为她的英勇与善良已经赢得了民众的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国会区赋予的。凯特尼斯成功在孤注一掷,也成功在游戏规则的不完善。斯诺在事后就说:“前总设计师希尼卡·克莱恩要是有脑子,当场就该炸得你俩灰飞烟灭(省得在全国人民面前来一场蔑视权威的表演)。”

之所以说是“前总设计师”,是因为第一部的游戏设计师被“赐死”了——游戏设计师隐喻着统治者,统治者设计的统治方式有漏洞,必然要反身噬主。如他的接任者普鲁塔什·海文斯比所说:“当总设计师,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

故事自然而然发展到了第二部《星火燎原》,斯诺对凯特尼斯的行为深深忌惮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对凯特尼斯剿抚并用、恩威并施,试图掌控她,让她和皮塔表现对国会区的感恩,而且必须表现二人相爱——这是保证体制权威的根本。

事实上,凯特尼斯一开始是妥协了的,做了国会区的棋子,因为她有太多顾虑,最终不过是命运选定的一个小卒子。但无论凯特尼斯如何表演,民众还是自发地将她作为斗争的象征。这时候,凯特尼斯作为偶然被时代选中的英雄,无论如何逃避,都注定要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前进。最终,凯特尼斯为了盖尔也做出了对抗之举,这下斯诺再也忍不了了,只能痛下杀手——通过正大光明地举办一届所有前冠军参加的饥饿游戏,不但能摧毁她的肉体,更能摧毁她所代表的精神。

表面上看,第二场饥饿游戏只是规模、花样和对抗程度比第一场饥饿游戏高了,但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第一场饥饿游戏还比较纯粹,那么第二场饥饿游戏则完全是政治操纵——国会区和十三区双双介入其中。时机已经成熟,暗战已到尽头,十三区决计竖起嘲笑鸟的反抗大旗,对抗国会区。这场对抗的结果是,国会区没能杀死“嘲笑鸟”凯特尼斯,十三区反倒利用内应普鲁塔什·海文斯比设计的饥饿游戏将她和其他冠军一起救走。

这里很想说一说普鲁塔什·海文斯比,因为这个角色塑造得其实相当复杂(可能是因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总是阴阴地笑?),甚至比凶残的总统斯诺和后来的篡夺者科因还复杂。斯诺和科因简单在,他们都是毫无底线的极权独裁者;普鲁塔什复杂在,他是一个投机者,却又有底线。

而且普鲁塔什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每次都站对了队:斯诺牛逼时,他跟斯诺;起义军刚刚有了“嘲笑鸟”这个希望,他立刻转投了起义军;等科因不行了,他又参与组建了民主政府,难怪黑密曲最后说,感觉他才是胜利者。

普鲁塔什最先出现在《星火燎原》中,接替上一部的倒霉蛋希尼卡·克莱恩出任新的游戏总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很有压力的职位,普鲁塔什的表现却异常轻松,上来就要求和间接坑死了前任设计师的凯特尼斯跳舞。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对凯特尼斯解释道:“因为野心。”然后又说:“也许是受你启发我才回来。”

显然,普鲁塔什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好”人,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游戏设计师——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贡品恐怕不计其数。他是有野心的,游戏设计师可以帮助他实现野心。但是他也很善于发现机会。他觉察出凯特尼斯,“嘲笑鸟”的出现使得国会区和起义军之间有了微妙的力量消长,于是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背叛了总统斯诺。

但普鲁塔什也是有底线的。他没有趁机篡权,而且最终保下了凯特尼斯,这些都是他的贡献。

他让我想起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老董,还有他所代表的解放战争中的某一部分最终加入到人民阵营中的国民党人,心中有一把尺子,算利益,也算良心。你说哪个是绝对地排在第一位?还真不好说。

与普鲁塔什相对应,《饥饿游戏》中塑造了许多有一技之长,但政治觉悟不高的角色。

如花里胡哨的艾菲·纯科特,第一次出场还以为她是个大反派,结果不过是一个癫狂的艺术家,只是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艺术是在帮助杀人罢了。所以单纯的她才最后成为了凯特尼斯的帮手。她有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刻,比如在十三区抱怨不能穿好看衣服;而在起义军胜利后,大家都穿着灰布衣服的情况下,她却高傲地坚持穿那身容易招恨的艳丽盛装。

如导演克蕾西达,在战场上永远是专注地拍片,直到最后一部的结尾,才意识到这场战争的骇人之处。

如电子天才、贡品比特,在十三区试图黑进自己创建的国会区广播网络,结果发现自己当年做得太好了,现在黑不进去。他懊恼地说:“那时候,我只是沉浸在科学之中。”

技术人才或者技术官僚有他们的可爱之处,但也有他们的悲哀之处。可爱是在别人看来的,悲哀是自己品尝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懂政治而不要只搞技术。

施惠国统治阶级这种变相的“愚民”政策是很成功的,不但通过对被统治区的产品分工使他们形不成统一的对抗力量,对自己国会区的民众也毫不手软。

《饥饿游戏3:嘲笑鸟》

说回主线。在《嘲笑鸟(上)》中,国会区与嘲笑鸟正式决裂,总统斯诺不得不宣布嘲笑鸟为罪犯,开始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各地愈演愈烈的反抗;同时对被捕的皮塔进行洗脑,树立新的宣传形象,利用他与凯特尼斯的亲密关系来攻击嘲笑鸟的形象。而十三区则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嘲笑鸟壮大力量:在第八区展现嘲笑鸟的逆天神技弓箭打飞机和国会区的恶行,在十二区通过凯特尼斯切身的悲惨遭遇唤醒人们的悲愤。很快,第七区的林业工人也发动起义,第五区的人们则炸毁了自己的水坝。

总统斯诺诱骗凯特尼斯来营救被洗脑的皮塔,然后让皮塔杀死凯特尼斯,但没能成功。但这一情节处理得非常糟糕,斯诺居然公然表示自己知道十三区的营救行动,还特意放走了营救队;而十三区对此虽然生疑,也不对救回来的皮塔仔细检查。双方的智商下限在此打了个平手。

在《嘲笑鸟(下)》中,起义军越做越大,而国会区节节败退,甚至丢掉了军事要塞第二区,败局已定。在第二区,凯特尼斯和盖尔进行了一场没有答案的争辩:战争是否要有底线?虽然没有结果,但已经预示了二人的分道扬镳。

为了扣住“饥饿游戏”的主题,编剧们把国会区也变成了一个大竞赛场。嘲笑鸟的团队在此继续从事宣传活动,然后又变成了凯特尼斯带队试图行刺总统斯诺。这种在最后多加点动作场面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不过也聊胜于无。但值得一提的是,凯特尼斯试图行刺的做法并不突兀。长久以来,她的英雄形象一直非常尴尬——不像别的影视小说中的英雄总是真刀真枪上火线,她很多时候都是做一个“屏幕”上的英雄,她无疑是更希望在这场革命中做更多的事情——尽管这场革命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在《嘲笑鸟》的上下两部中,真正的饥饿游戏发生在总统斯诺和总统科因之间。国会区与其他各区,包括十三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反抗、镇压与革命,而这两个人之间只有纯粹的权力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然无所不用其极。所以科因支持盖尔提出的埋葬第二区军事要塞的计划;还在最后冒充国会军炸死了国会区和起义军双方军民,令斯诺众叛亲离。

“革命”成功了,从竞技场到整个施惠国,科因依靠最没有底线的手段和对权力无止境的渴望,成为了这场饥饿游戏最终的胜利者。如《嘲笑鸟》早些时候的另一个汉译名版本所言:“自由幻梦”。始兴终衰,权力更迭,这种事情,千百年来都在我们的历史中上演着。

嘲笑鸟,始终是科因的一枚棋子。不过在最后一刻,得知真相的她甘愿为斯诺所用,杀掉了科因,把权力交还给民主政权。至于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就没人知道了。

影片的结尾,是最令人感慨的地方。凯特尼斯与皮塔,原本只是田间地头无人过问的小人物。命运的阴差阳错与机缘巧合,让年轻的他们走上了天地变色的风口浪尖,被无数股力量推动与扭曲,被迫害,被利用,被抛弃。他们竭力挣扎,在风雨飘摇中起伏,试图去做正确的事情——为此,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终于,作为棋子也好,作为英雄也罢,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经风雪、身心俱疲、伤痕累累的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再留在权力的中心。他们离开了,又回到家乡,回到那片田间地头,清理废墟、回归平常、重新劳作、生儿育女、被人遗忘……

直到终老。

这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束方式,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这似乎也是现实中的英雄们最好的结局。

 2 ) 中规中矩

有人觉得这一部拍得很乏味,总是演员在说话,动作戏太少,但是《饥饿游戏》的真正目的从来就不是刺激的打斗,而是在于如何推翻这个虚假的乌托邦世界,就像是乔安娜的扮演者Jena Malone所说:“原著小说从未回避其政治性。”电影也如此。这一部中看似是没有最初两部的竞技场上的生死存亡,可是在他们深入城区时,第76届饥饿游戏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对手由同胞换成了斯诺。反叛者与统治者的搏杀,这才是“饥饿游戏”真正的意义所在。剧情要是概括起来听上去的确很俗烂:一群少年被命运抉择,关进笼中,打怪升级,发现获胜了也不过是供人消遣的棋子,于是奋起反抗,最后推翻旧政权建立美好新世界,其间再穿插一些情情爱爱,简直就是起点的修仙小说啊!但是不同点在于:推翻旧政权的并非个人英雄,Mocking Jay没有想说“人定胜天”,虽然革命军穿的很艰苦朴素。

 3 ) 吉祥物的尊严

青少年电影的死穴之一,是如何让眼界和能力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合理地参与到宏大叙事当中去。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暮光之城》以多角恋爱情为主线,家族斗争退居一旁,为小格局做点缀;《分歧者》的青少年主角天赋异禀,具有超能力,足以凌驾于成人社会的法则和科技之上;《移动迷宫》索性赋予青少年以成年人的成熟心态和精锐身手,当然这跟卡司绝大部分是男性密不可分。

以上电影,都只是绕过了矛盾。纵观好莱坞最卖座的青少年电影,只有《饥饿游戏》的解决手段,未必最具娱乐性,却是最诚恳,最脚踏实地的,一点也不投机取巧地将青少年主角与宏大叙事焊在一起,没有使诈。片中包括凯妮丝在内,都是典型的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形象。他们难以摆脱脆弱、敏感、多疑、冲动、内疚、歇斯底里和反复无常等情绪的侵扰,他们身上具有每个人青葱岁月时的人性弱点。今天在影厅,听到有年岁较长的观众低语,怎么看不懂了。这太正常不过了,脱离了那个年龄段太久,便很难进入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那些细碎复杂的情绪从何而来。因为在饱经世事的中年人眼里,那点小情绪本就该一挥手抛诸脑后,絮絮叨叨推心置腹半天,是不可思议的。但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十几岁的年龄段,鸡毛蒜皮,在我们心里都曾上升到不共戴天、生死存亡,《饥饿游戏》没有回避这一点,只要你还不太老,就不难体会一群心智尚在发育的孩子遭遇背叛、质疑、指控、情变和生死抉择时的惶惑难安,以及他们赖以渡过难关的勇气。

整套《饥饿游戏》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没有让凯妮丝这只燃烧的嘲笑鸟,像《V字仇杀队》,《撕裂的末日》,《黑客帝国》那些成人反乌托邦电影的主角一样,单枪匹马,长驱直入,力挽狂澜。这让影片回避了绝大多数可能出现的难以服人之处。从一开始,凯妮丝在这场变革中的定位就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鼓舞叛军人心的图腾和吉祥物,而不是一个女战神。她的弓箭技能,也仅仅在游戏中脱颖而出,在电视讲话时的作秀手段,以及装上爆炸头狙杀几个敌人而已,她的武力值不高,也不需要高。战斗计划的制定,冲锋陷阵,游击破坏,政治和公关伎俩,这些都交给有能力者足矣。

从这部终结篇可以看出(以下有剧透),作为主角的凯妮丝,由始至终担任的是旁观者的角色。即便那举世震惊的凌空一射,也出自两个权欲望熏心的成年人之间的博弈。她射出了那一箭,将一切悲剧扼杀在摇篮里,更为自己摘下了吉祥物的头套,换来了解脱。在此前,她一直是成年人的掌中玩物,生和死都被双方拿来大做文章,作为公关炮弹。在狙杀斯诺总统的长途跋涉中,编剧也从来没打算把她塑造成一个团队领袖、战斗英雄什么的,即便她继承了指挥权,在遇险后喊出“所有人都安全吗”的那个也不是她。凯妮丝为推翻一个残暴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战胜了自己的惶恐、踟蹰和懦弱,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私认为结尾的孩子画面不可少)。

这是一部难得的女权电影,尽管你们可能觉得这说法很扯。大家印象里的“女权动作片”,往往有个身手灵活的女英雄,《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特工绍特》什么的,她会穿着紧身衣劈着叉踢翻一大堆男人。那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群体在体能上弱于男性的女人们,用打斗战胜男人,表面上讴歌了女性的力量,其实是一种取悦男权视角的伪女权。相比之下,凯妮丝不需要表现出比男人能打,哪怕斗僵尸时要靠队友救助,突击总统府时全程挨炸,也没有什么可耻的,这个坚强的女孩以良心、人道、同情和公义为导向,尽最大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便没有杀死一个治安官,我们对她的敬佩也不会少半分。表姐大人粉丝遍天下,年纪轻轻就问鼎奥斯卡,听她在艳照门事件后的公开发言,有理有节,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她无疑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社会权利和公共义务的当代女性,外表娇柔,内心十分强大。她所饰演的凯妮丝,也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女性——虽然大部分时间只作为吉祥物,受尽摆布,却散发出那些卑劣和软弱者无法匹敌的人性尊严之光。(文/方聿南)

 4 ) 【女主角最后应是被骗,杀错人了】很好的系列影片

     上映的时候工作忙,看完前3部一直念念不忘,终于百度云上有资源了赶紧看完。
【女主角射杀科恩应是被骗了】最后这一部有点阴沉,剧情翻转都很低回。不仅是爱情这条线的翻转过程有点突兀,最后战胜敌人的过程更加突兀。没有看过原著,仅从电影来说,交代的都有点仓促。
————————
最后的大反转,在明面上貌似是女总统科恩成了又一个野心家、独裁者、“杀人游戏”的继承人。然而仔细研判剧情,科恩的死应该是一个阴谋,这是沉闷结尾的一条暗线。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老总统斯诺一直都能用摄像头观察到女主角的行进位置,他为什么突然命令成千上万的都城人必须集中到皇宫门口来?之前不是已经疏散了都城人吗,突然这样做难道是他最后时刻善心大发?当然不会,这只能解释为有阴谋,而这个阴谋是什么呢?究竟是为了拿市民做人肉盾牌、还是故意让女主角现身,以活捉呢?

此时剧情推进,女主角和男二号眼看就要被前后卫兵活捉了,突然之间起义军竟然从后杀到,而且不顾平民发动进攻了!
真的是起义军吗?貌似太不合理。不是满街“豆荚”陷阱吗?特种小分队都要化妆才能推进到腹地,起义军怎么会悄无声息突然大军杀到?女主角惊慌四顾,没看到友军,于是拼命往前奔跑,此时男二号被活捉,交火突然莫名停止。女主角被眼前的一幕吸引,登高望去:皇宫门口,妇女们在传递小孩儿进围墙。女主角很茫然的看着,观众也很茫然,老总统这样做什么意思?
此时反转出现了,一架都城的飞机向人群空投了“药物补给”,在女主角的呆望中,第一次大爆炸发生了。妇女、儿童们被炸死。老总统斯诺后来告诉女主角,自己当时正要投降,这爆炸是起义军干的,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宪兵们的斗志,让他们以为是自己空投炸药炸死儿童,因而倒戈相向。斯诺说没想到科恩有这一招。
于是,女主角震惊了,并且最后相信了,于万众瞩目中射杀了新总统!似乎干掉了一个为了自己当总统,而不顾平民死活的野心家。
故事反转似乎就这样讲完结束了。
然而其实细想就会发现,斯诺的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他说没想到科恩会有爆炸这一绝招,要不是因为爆炸、起义军打不进来,但他又说爆炸发生时自己正要投降。这太矛盾了,既然打不进来他为什么要投降呢?自始至终、看这个变态杀人魔的所作所为,他怎么会突然投降呢?他那么阴险毒辣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让平民聚集在皇宫?只为了救助儿童吗?那么多卫兵、真的就没认出他们两个在人群中?他一直用密布的摄像头观察,会不知道2个人从暗处出来了?他明知道让人群集中去皇宫,有可能会被渗透,怎么会故意让他们混进来而又没有后招呢?
斯诺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其实对于女主角来说,究竟是谁残杀了平民,她开始也是怀疑的。但是有三个原因造成了她的错误判断。
首先,在她记忆中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她想起了起义军之前在进攻2区时,曾经试图使用延迟爆炸战术,不顾平民死活。
其次,在第一次大爆炸后,她醒来看到妹妹突然出现在皇宫门口抢救伤员,然后发生了延迟爆炸。当她再次醒来得知妹妹死了以后,整个人颓了!
第三,男二号没有正面回答她的疑问,仅说不知道是谁杀了平民。刚好,新总统科恩又提出要用虚拟“杀人游戏”的方式处决老总统。她终于认定了科恩是个危险的暴君。而且胜利之后已经由潜在独裁者变成了实际的独裁者,如果不杀她,人民还会受苦。

实际上,女主角判断错了。科恩虽然不见得是个好人,或者她有很大的缺点,但她并没有设计出杀害平民妇孺的计策,实际上她也根本做不到,都城牢牢掌控制空权,起义军怎么会混入都城军中把药品换成了炸弹?如果起义军飞机能自由在皇宫上方飞,早就把斯诺炸死了!
实际上,在进攻2区时,科恩从没有同意过延迟爆炸战术,那是男二号和设计师之间的讨论!
要提醒注意的是,科恩后来的继任者,正是进攻2区时的一名地面部队女指挥官,她当时的台词是“活埋对方”。而科恩的命令反而是,留一条火车通道接受平民投降。

——————
真正的事实,就是斯诺在知道大势已去、必死无疑后,为了从心理上报复打击女主角、不让她成为英雄,同时更为了让科恩陪葬,于是最后设下如此的骗局。
女主角终究还是被亲情、仇恨(人性弱点?)蒙蔽了眼睛,错杀了科恩。而科恩惨死时,躲在角落里的总设计师阴险的笑了。他早就洞悉了斯诺的阴谋,并且与他形成了默契。甚至于,他已经和科恩的继任者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否则,为什么会轻易放女主角进玫瑰园见斯诺?明知道斯诺会说科恩杀害了平民,为何还要促成两人的见面?革命领袖、临时总统被女英雄杀死,一下子去掉两大政敌,究竟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最终,恶魔斯诺虽然败了,但他临死前实现了从心理上严重打击女主角,拉着科恩陪葬的目的。我觉得作者实际上要揭示的结局是:人民革命虽然获得了成功,然而革命领袖被革命英雄杀死。人民英雄最终退隐,而新的阴谋家篡夺了革命果实。由于人性的弱点和欲望,阴谋家仍然会统治并愚弄人民。人民本身的劣根性和革命性会再次交替出现
“人性”、“警惕权力”、“反抗”、“阴谋”、“牺牲”、甚至“轮回”,应是作者的终极思考与表达

 5 ) 补几条原版小说与电影版不同的细节

虽然早就把饥饿游戏的audiobook听了无数遍,看完第三部下之后还是有点小难过,电影版细节改了很多,第三部上甚至把13区首领Coin洗白了,打造成一直苦心为凯特尼斯筹谋的首领人物,所以在此写下一些我还记得的小说细节作为补充,以补充电影版里一些片段~

1、第三部下中凯特尼斯并不是偷偷混上飞机然后进入451小队的,而是在2区受伤以后自己努力刻苦锻炼,还要天天跑去找医生做最快速的治疗,最后通过试炼考核才能加入的。那些治疗的痛大概是琅琊榜里剔骨拔毒级别(跳戏了)~
    而最后的试炼考核是被告知考验自己的弱点,在考试中凯特尼斯遇到了模拟出的peacekeeper,正想一枪爆头时指挥官却给出命令要求撤退到指定地点,这是凯特尼斯才醒悟过来自己的弱点就是从不听从指挥,因此她选择了撤退从而完成了试炼(大概也是唯一听从指挥的一次)。
    在此期间乔安娜也一直和凯特尼斯一起训练治疗想要进入451小队去执行任务,但最后乔安娜没能完成试炼,因为在试炼中有大量的水,然而水刑就是国会区一直对乔安娜使用的。。然后凯特尼斯才反应过来吗啡女自从回来后只要是下雨天就情绪异常、连洗澡时也无法控制自己。

2、real or not real 是小分队和皮塔创的游戏,就是皮塔问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然后小队的人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来回答。其中最令人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皮塔问国会区对他施用的一种酷刑就是在他面前放一个哑巴,然后当着皮塔的面把那个哑巴折磨致死,哑巴那种特有的惨叫声因此一直折磨着皮塔。然后一个成员说了:real (不记得是谁说了)

3、那些怪兽在下水道出现时一直出现类似风声的声音,其实是那些怪兽嘶哑着叫着:凯特尼斯!
而怪兽之所以能迅速的找到小队的所在地其实是因为皮塔也一直跟着那些怪兽在嘶哑的叫着,等于是当了那些怪兽的向导。

4、在小分队疲于奔命时曾经在下水道里遇到了peacekeeper,结果那些守卫军反而被追上来的怪兽咬死了,说明那些怪兽只有凯特尼斯一个目标,在咬死她前谁拦着都会死。凯特尼斯知道后就一直想自己跑掉,都被小队的人拦下了。

5、一开始博格斯死时想要抢走霍罗的那个女下属,最后反而是为了拖延时间选择牺牲自己在巷道里拖住怪兽,虽说并没有什么用。。

6、芬尼克的flag真是大大的。。芬尼克婚礼上凯特尼斯很开心,因为在此之前别人让她要装出快乐的样子拍给斯诺总统看,她说了句:这是唯一不需要伪装的事。

7、小分队在逃跑过程中其实闯进过一间民宅,刚好那个女主人开门看到了凯特尼斯,然后凯特尼斯不问缘由把她一枪爆头了。此时凯特尼斯也知道自己开始杀害无辜人了。

8、在国会区的中心盖尔被捕时,盖尔想让凯特尼斯射死自己,因为他自己的毒浆果给了皮塔,没有自杀的毒药了。而凯特尼斯没忍心下手,在那时两人之间的信任就开始崩塌了。

9、炸死妹妹的炸药的确是盖尔他们设计出来的,第一次爆炸炸死敌人,第二次炸死来救援的人,但凯特尼斯不敢去查那个炸药是不是盖尔制作的,盖尔自己也没有查。

10、当Coin提出要举办饥饿游戏时,凯特尼斯脑子里突然浮现出70多年前也许国会人也是这么投票的,但她还是说了yes。个人猜测是因为她在那时就准备杀了Coin,而黑密曲信任凯特尼斯所以同意了,让这个提案顺利通过以完成后面的计划。而且皮塔也应该猜到了,所以最后皮塔才能迅速把凯特尼斯的毒浆果打掉。

11、最后大家放掉了凯特尼斯的原因是,谁都不知道该把凯特尼斯怎么办。。毕竟她从不听从指挥。。

12、妹妹养的那只猫自己从13区跑回了12区,而且那只肥猫一直特别恨凯特尼斯,因为凯特尼斯不止一次想淹死它毒死它,毕竟多了只猫家里就多了张嘴。但最后猫原谅了凯特尼斯,凯特尼斯歇斯里地过后也接受了妹妹已经不在的事实(在妹妹死后凯特尼斯一直处于神游彷徨状态),所以把猫抱了起来,猫也顺从的蜷着凯特尼斯像保护以前的主人一样保护她。而且凯特尼斯在此之后也第一次和她妈妈通电话(她妈妈一直借着工作麻痹自己所以不愿意回12区)。

目前能记得的就这些,当然也会有个人理解和猜测,要是写错了请指出~

 6 ) 大结局里的各种梗

黑化的皮塔



皮塔没有在“世界极限赛”中逃出,于是在《3上》中被押在凯匹特,被斯诺总统进行了类似“洗脑”的操作(与《1》里的杀人蜂蜂毒有关,袭击的正是大脑中控制恐惧感的神经系统),让他仇恨凯尼斯。所以他被13区反抗军救回时,第一件事就是想掐死凯尼斯。后来在医治下有所好转,但还是时而会发作。(有点像相爱相杀的美队与冬兵?)


皮塔的金挂坠


皮塔拿出一个金色挂坠,打开里面是凯尼斯妈妈、妹妹以及盖尔的照片。这个在《2》中出现过,艾菲为了鼓励参加“世界极限赛”的皮塔和凯尼斯,决定用金色的物件作为小团队的吉祥物——艾菲是金色头发、凯尼斯是金色的嘲笑鸟胸章、皮塔是金挂坠、黑密曲是金手镯。皮塔在挂坠里放上凯尼斯最爱的人的照片,用来鼓励她好好活下去。


是真?是假?

由于皮塔被敌方“洗脑”,常常无法分辨回忆是真的还是幻觉。于是451小分队为他编了一个游戏“是真是假”:皮塔提起一件他认为已经发生的事,然后他们再告诉他是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电影中没有提及这个游戏,而是直接发生皮塔与凯尼斯的对话。


绿色/橙色

凯尼斯和皮塔在战斗开始后,突然提起对方最喜欢的颜色——凯尼斯最喜欢绿色,而皮塔喜欢的是橙色,像落日一样柔和的橙色。

这个也是有梗哒,《2》里两人刚在饥饿游戏中(靠假扮情侣)活了下来,回乡不久后又一起胜利巡游,多少有一点尴尬。于是皮塔在巡游的路上与凯尼斯聊天破冰,聊的就是“你最喜欢啥颜色”。所以黑化后的皮塔再提起这个,其实是“只有你我才懂”的有爱回忆。


喂猪的面包


皮塔情况稍微稳定后,凯尼斯和皮塔见了一面,皮塔提到一件往事:“面包本来是拿出去喂猪”,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梗。

这件往事在《1》中有闪回,但没有交代得很仔细。凯尼斯的父亲死后一家人常常吃不饱,有一天下着大雨,她在皮塔家的面包店外,在垃圾桶里刨吃的。皮塔故意把面包烧糊,于是他妈妈让他把面包拿出去喂猪,而他把面包扔在一旁让凯尼斯捡。虽然两人在参加饥饿游戏前还没说过话,这件小事已经把他们连在了一起,凯尼斯一直对皮塔心存感激。


芬尼克和安妮


颜值担当芬尼克在大结局中与心上人安妮喜结连理。安妮也曾经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2》里老奶奶马格斯自愿代替安妮参加“世界极限赛”,最后牺牲了自己。

同样在《2》里,约翰娜提到安妮“有点疯”。不过芬尼克和安妮是真爱无误,《3上》的最后,芬尼克与被解救的安妮相拥而泣。


哑巴
<图片6>

451小分队转到地下作战后,宣传片团队中的卡斯特提到,他兄弟波洛斯是哑巴,曾在下水道里干了五年。在《3上》中,宣传片团队头头克蕾西达有提到过,波洛斯是个艾瓦克斯,无法说话。

艾瓦克斯相当于是凯匹特的奴隶,通常都是犯了大错的人。他们会被割掉舌头,干最卑贱的工作。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波洛斯兄弟会参加13区的反抗军事业了。


咳血的斯诺总统


斯诺总统一亮相就梨花带雨的……不,带血,像肺痨患者一样楚楚可怜。虽然大家都能坦然接受这货要死的设定,但他的咳血也是有梗的。

《3上》里反抗军去营救皮塔等人时,芬尼克发表了一段演讲,大胆控诉斯诺总统——他成功上位的秘诀是给敌人下毒,为了掩人耳目,自己也喝下毒药,但解毒剂并非是万能的,所以自己也落下病根。他佩戴的白色玫瑰,也是为了掩盖嘴里的血腥味。


黄色的花
<图片9>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皮塔捧着一盆黄色的花给凯尼斯看。那是一盆报春花(primrose),凯尼斯的妹妹波丽姆(Prim)的名字正是取自这种花。其实凯尼斯(Katniss)的名字也取自一种根茎可以吃的水生植物。而且她还有一个盖尔专属的昵称“猫薄荷”(catnip),是她名字的谐音。




凯尼斯回到12区的家中,抱起一只黄毛的猫。这是妹妹波丽姆的猫毛莨花(buttercup),在《3上》里13区遭袭击时,波丽姆为了找它还差点丢了性命。


大结局里新出现的人物

女巨人
<图片10>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布蕾妮”)只有两分钟的戏份,她饰演的是二区的指挥官,多年前曾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二区历来培养了不少职业贡品,孩子们把参加饥饿游戏视为荣耀。二区也是比较亲近凯匹特的一个区,所以反抗军团结二区非常关键。原小说里,这个女指挥官有六英尺(约1米83)的身高,肌肉强健,简直是为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度身定做的(她身高1米93)。


451小分队
<图片11>

13区反抗军里一支特别小分队,人员包括《3上》已出现过的黑人军官博格斯、凯尼斯、盖尔、芬尼克。还有十三区的另外几名战士:杰克逊,一个中年女战士,她是小分队的副总指挥。还有一对叫李格的双胞胎姐妹。另外还有两个年纪略大一些的男士兵,米切尔和霍姆斯。(在小说里,这支小分队被安排执行的特殊任务是——拍摄宣传片。看到队员们的心塞脸了吗?)


变种蜥蜴人


下水道里可怕的杀人武器,人和蜥蜴的混合体,有湿滑紧绷的爬行动物的皮肤。这种生物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变种动物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1》里的猎犬、《2》里的猿猴都是变种动物。


虎面造型师


451小分队在凯匹特一位造型师的家中短暂避难,她的长相奇特,像一只老虎,她叫泰格里丝(Tigris,英文和tigress母老虎谐音)。小说里她是早期饥饿游戏比赛的设计师,后来跟从普鲁塔什(饥饿游戏设计师,斯诺总统身边的反派军卧底),可以猜想她也十分仇恨斯诺总统。


 短评

看书觉得那是千般万般的艰难 看电影总是“啊?都到这儿了?” 另外 作为亲临过取景地的人 对特效跪拜了……

9分钟前
  • RITA
  • 推荐

上部酝酿了一整部这部还是没能高潮起来啊。好在我快睡着的时候忽然来了个爆炸死了几个人,又快睡着的时候又忽然来了个爆炸又死了几个人,这个节奏不错,保证我一直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看完了全片。看完一直在想,作为一个非表姐粉是什么支持我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了四部呢?

10分钟前
  • 屈晓松
  • 还行

2>1>4>3

1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终篇的节奏并没有比上好多少,最惊奇的是一直对这个系列无感的我竟然看完了全部四部。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最后一部还是没能硬起来,不管是情节高潮还是情感高潮都磨磨蹭蹭,第三部分上下集果然是毫无必要。开心的是,明年终于不会再有这个系列了,加一星!

2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结尾的政治隐喻是个亮点。总体看下来依旧觉得很过瘾,但跟前几部相比却显得力不从心了。不得不感叹一句:终!于!完!了!

23分钟前
  • 铁马冰河皆是你
  • 推荐

完全就是政治讽刺电影,当权者就是骗,老百姓就是傻,主角要不是有主角光环那也就是炮灰一把。很真实,跟我们现实的生活一样,或者说是高端黑。摩尔阿姨那句'希望你的箭精准无误'真是flag立得飞起!电影本身4星,因为太喜欢詹妞了,我给5星!

26分钟前
  • 你虎哥
  • 力荐

表姐叫我去战斗

27分钟前
  • 睡在巴西旁边
  • 推荐

支持完了全系列。(该剧的政治主张就是这么傻逼)(圈钱这么明显)(拍的也是烂到没谁了)但是我从第一集就开始爱死了pita啊!-you love me,real or not real?-real.一本满足了。

32分钟前
  • 加可加可几点钟
  • 力荐

皮塔和盖尔你选谁? 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

36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力荐

芬尼克这种死法我不能接受,应该要一种非常带英雄色彩的才行嘛…大表姐的脸确实肿了好多,而且最后换上战服的那妆画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皮塔,又当着盖尔的面亲他,皮塔一直就像女主,被用来威胁啥的…摩尔阿姨挂的镜头好长233大结局典型的乡村人妇造型。四年的长跑结束了,有点不舍呢。

39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前半部分很酷炫,结局是败笔!最后女主穿着黄色小碎花坐在山坡上一边深情凝望老公一边絮絮叨叨回忆过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的前半生无论多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精彩纷呈惊险刺激最后都逃不出生孩子抱娃的命运→_→(被小伙伴拉去看的,去补前几部了,女主的弓箭技能太帅!!)

41分钟前
  • 镇山驴纸
  • 推荐

媒体与偶像影响力的探讨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竟然毫无动作场面地铺垫了50分钟,我也是醉了!——《饥饿游戏》个人喜爱度排行:2>1>4>≈3!—— 说来挺巧,这个系列4部我刚好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观影:第1部在【厦门】梦露歌剧院影城;第2部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3(上)在【安溪】金逸国际影城;3(下)在【泉州】万星国际影城看的零点首映。哈。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这!系!列!终!于!完!结!了! 海报一副老娘要日天,正片文戏从头闷到尾,这算不算宣传欺诈。真宁愿看凯尼丝手撕飞机。

48分钟前
  • 百城千世子
  • 还行

原版的书最后让我看的激动不已,劳伦斯的演绎完美诠释了女主的性格特点,变种人是看点,大结局了还有点不舍呢

50分钟前
  • 汤平
  • 还行

前面半小时睡着了,后面一小时一直在等结束。

52分钟前
  • 阿秩君
  • 较差

从高考完看第一部到现在,匆匆三年半过去,第一次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一个系列,想起年初看完3上晚上脑子里单曲循环《hanging tree》激动地失眠的情形。三年半,我从高考体制走出来,然后走进了象牙塔;从看第一部看国语版看吐到对大表姐路人转粉,看的不是饥饿游戏,而是我逝去的青春…… 评分:7.0

55分钟前
  • PenL
  • 推荐

今年好莱坞大片中比较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氛围和节奏的控制挺满意的,偏暗的氛围,刻意避开战争的激烈,压制高潮的决战,以及最后缓慢的缓和结束等等,都在试图跟主流爆米花大片错开,除了必不可少的俗套段落,好些台词也打磨的很好

57分钟前
  • 萤木C
  • 推荐

有的人适合做统治者,有的人甘心做奴隶,我一直相信看牢的人比坐牢的人更累更心不由己。希望自己能成功逃离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置身事外。即使曾经壮怀激烈血雨腥风,也希望获得平凡的幸福自由的空气。三部电影是一个整体,讲的是后现代科幻版的斯巴达克斯反暴政的故事,兼具古典与科幻。

60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