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定理2013

科幻片英国2013

主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梅兰尼·蒂埃里,大卫·休里斯,卢卡斯·赫奇斯,马特·达蒙,蒂尔达·斯文顿,本·卫肖,桑吉夫·巴哈斯卡,鲁伯特·弗兰德

导演:特瑞·吉列姆

播放地址

 剧照

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2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3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4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5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6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3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4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5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6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7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8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19零点定理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01

详细剧情

  在一个“奥威尔式”(Orwellian)的受严格统治而失去人性的社会,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监视人民控制思想,将眼线散布在生活、工作场所,甚至网络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演一名性格古怪的计算机天才Qohen Leth,然而生活本来按部就班的他注意力却渐渐为一系列“虚拟性骚扰”所分散,并且“领导人”叛逆的儿子也让他头疼不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智慧超群的他开始实施一个神秘的计划……

 长篇影评

 1 ) 一个科学宅男的证明之路,留下来的全是思考

0等于100%贯穿整部电影所说的,简单的来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一个事实存在的东西我们要证明一下为什么这个事实存在,这种对于真理的追求值得赞扬不过对于这样的痴狂真的有点乍舌。电影说的就是一个科学宅男的证明的存在事实的过程,各种后现代的风格展现,看似美好却总有一种莫名枷锁让人闯不过气,特殊的场景设定和人物设定加上满屏幕的数学公式看的真是醉了,不过整体风格画面还是很有趣的。
电影到最后说了不知不觉的结束了,感觉没有完整的故事发展情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的云里雾里的,电影出来出彩的画面以外其他的我个人的水平有限看不出来什么,感觉真是醉了,不知道导演在展现过程中有没有那种像男主那样的纠结。
一句话说感觉:节省时间,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生,ok收官大家看影评就好不要看电影了

 2 ) 《零点定理》:生涩难懂的脏科幻

  不管社会发展到科技多么先进,物质多么丰腴,我们仍然会被物质所束缚,科技的便利与发达让人越来越没有了隐私,看似文明的社会却带给人们越来越空虚的精神世界!探索未来文明世界的科幻电影都为我们展现着一种消极的悲观色彩,越来越发达的科技,越来越充裕的物质,却越来越难以填补人们内心世界的荒芜!特瑞吉列姆用他近乎癫狂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看似自由却有着永远无法挣脱束缚的世界!他尽情的讨论着自由,宿命的不可抗拒,用阴暗的画面与倾斜的镜头展现着人们虚无的精神与潮水般的孤独!看着色彩斑斓的世界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和平与宁静,哪怕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也找不到一丝属于自己的空间与世界!电影几乎在一个阴暗幽闭的空间里为我们展述所有的剧情,看似简单重复的画面却给人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无时无刻全方位的监控几乎让人处在一个极度白色恐怖的环境之下,哪怕有一丁点自己的选择都会有人跳出来指责!人类的精神世界几乎是一片空白,唯有不停的工作才能让精神得以解脱,可是不断的催促与追赶几乎把人逼迫到崩溃的边缘,如何打破这样的生活成为导演为我们埋在电影里的一个冷峻的思考!

  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科技公司雇员的机械人生,每天重复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他几乎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天围绕着工作几近把自己逼迫到了崩溃的边缘,直到有个女人走进了自己的生活进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未来文明世界的走向,科技不断的发展却造成了精神文明的缺失,物质文明的发达却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变得荒芜!人们开始疑惑人类存在的意义,可是早已习惯了的生活方式难以让人得到改变,习惯用发达的科技来进行交流的人们反而不能应对真实生活中存在的感情!为了改变这种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生活困境而开始寻求打破这种可怕的魔咒!可是荒芜的精神世界里连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都没有!而自己的人生似乎只能这样不停的沉沦下去!导演似乎用一个孤独症患者的遭遇来剖析整个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他将整个社会背后的事实隐藏在电影创造的阴暗空间里,他尽情的嘲讽与戏虐着看似文明的未来科技的发展,却不断的沦为统治阶级进行白色恐怖统治的工具!

  电影给人感觉很难以理解,我们无法揣测与定位导演具体想要表达的意思。生涩难懂的寓意总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我们尽可能的去理解也只能找到导演想要表达的部分答案!导演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迷幻世界,他尽情的施展与戏虐着自己的那份黑色幽默,虽然只有短短37天就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可是如果想要我们真正的去理解这部电影的寓意,还是需要花上一段时间!导演就是习惯在自己的电影里创造各式各样的疯子,也许是因为疯子才能更好的去展现我们普通人所发现不了的丑陋与罪恶!电影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一个黑暗脏乱的空间里,幻想的暖色调与现实的冷色调折射出导演对真实社会表样的反差,看似美好绚丽的梦境里充满的都是空洞虚无的黑暗,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文明却掩盖不了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

  拥有超高演技的实力派演员,嘎纳影帝克里斯托夫瓦尔兹并没有在电影里有很高的突出表现,他那惊艳的光头照型与神经质表演虽然是电影的亮点但没有突出精湛的演技着实是一种遗憾!马特达蒙的一头白发很是颠覆,却总让人误以为是菲力普霍夫曼的再现!电影寓意深刻但生涩难懂,平淡无奇的叙事着实让人感觉无聊!电影彻头彻尾让人摸不清头脑,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满生狐疑,不明用意!导演就是喜欢拍这种大众理解不了的电影,有兴趣的可以看来研究研究!

 3 ) 拥抱虚无主义吧!

在信仰崩灭之后,人类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虚无主义。在尼采喊出上帝已死之后整个20世纪的100年里几乎所有的学者思想家都在回答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上帝是不存在的,天堂是不存在的,轮回转世是不存在的,他要等得那个电话也是不存在的,那么人应该怎么办?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存在主义想要回答这个题,问题是没有多少人相信。事实是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连我们的存在都只是偶然,所有的东西都终结,就像影片里的末日,那个大黑洞。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本就没有意义,把自己的脑袋插上电脑吧!像主人公那样,我想怎么样都行了,爽歪歪啊,你想要什么都能有,比看A片还真实,比大餐还要爽,未来的世界就是这样,前提是你要努力的工作。问题是既然无意义,那为什么又要努力工作。这就是发生在男主角身上的事情。我讲的够清楚了吗?

 4 ) 导演已经用很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他的梦

很好看啊 干嘛给这么低的分

我相信以后会有像靠想象实现满足的设备 而且也会因此放弃实体性交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 女主真的爱上了男主 男主知道真相该是怎样

他知道自己是个可怜的老男人 可是当他看到真相 哪怕不舍得也要回到他阴冷潮湿的角落 那里才是他适应待的地方

他不是没有过幸福的生活 曾经他的生活过得很美好 甚至比一般人美好 少年时期交了个女朋友 彼此相爱 到结婚 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可以跟真正爱的人结婚

最后一个人独自回味之前跟女主短暂的快乐

一辈子只为了那一通电话 然而这一次等到 他还是没有接

 5 ) 导演谈本片(还没看片,但要发就得打分不好意思了)

《零点定理》从2012年10月开始拍摄,总共只用了37天(只比吉列姆预期的时间长了一天),之后就送去伦敦做后期,据导演说从开始筹备到结束也不过一年的时间,而他的大部分影片制作周期都在三年。“我很喜欢这个剧本,觉得把它拍出来会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要比我拍过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来得简单。影片的三分之二都发生在一个破败的小教堂里,所以让这个片子拍起来更容易。现在做这个片子的预算要比我们四年前跟投资商谈的时候少了一半左右——所以说它作为开创当代电影制作的新风气的一部作品是极为合适的。”而且导演和剧组在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说到当代电影制作风气,这个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导演也吐槽了两句:“相比我制作的那些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影片,《零点定理》的预算比较适中,但是在大荧幕上看起来却丝毫不逊色。现在电影产业已经变得非常像一个小社会——这里有富人(大成本影片),也有穷人(小成本影片),而一些中等预算的影片却被挤得无法生存。你只有变得更聪明,在那些不错的地方跟不错的剧组合作,这样才能让你的影片打得更响。”

这也是特里大大第一次导亲热镜头,因为原著小说中有一些很裸露的部分,但是吉列姆说自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6 ) 摆脱红尘,遁入虚无

特里•吉列姆“奥威尔三部曲”的前两部《妙想天开》和《十二猴子》,均以深刻的寓意、个人化的表现手法著称,在叙述上把握住了大众的兴趣,不会太通俗,也不至于太艰涩,刚刚好叩动心扉。到了收官篇《零点定理》,他却一反常态推出了一通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自说自话,而且不像硬科幻,多看几遍也无法豁然开朗或若有所悟,对于提升逼格无丝毫益处,更辜负了大批粉丝对吉列姆的期盼。

在认真欣赏了一遍《零点定理》后,我几乎放弃了追索其涵义的努力。在对量子力学、哲学和混沌理论一窍不通的前提下,试图进入主创的思维层次只能是一种不自量力。而且,互联网上的一些评论已经基本涵盖了影片的表达企图,足够令人获益匪浅。这并不意味着作为门外汉,观看本片就是浪费时间,至少吉列姆招牌的视觉美学没有令人失望。他以一种崭新的风格呈现了他历来热衷描写的反乌托邦世界。《零点定理》不是注重视觉享受的特效大片,但毫无疑问是一部适合用来“看”的电影。如果人人都抱着这样的期待,而不被那些没头没脑的情节、云遮雾罩的对白所困扰,这部影片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一定会大有提高。

曾经有影评人将吉列姆电影归为“脏科幻”,我觉得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廉价科幻”。就是说,不管花了多少钱,片中那些场景、道具、衣着服饰,总透着一股子地摊货的味道,当然,这正是吉列姆想达到的效果。不像《妙想天开》《12猴子》的暗色调,《零点定理》一眼看去五光十色,但精心营造的庸俗廉价的品味仍闪烁在每一个场景。游戏厅一样的工作房凌乱而闭塞,主角居住的旧教堂仿佛随时会漏雨而散架;街景也是一样迷幻,天空蓝的不真实,街道像是舞台搭景,走到哪里都会被广告和涂鸦包围;到了虚拟实境越发显出人工痕迹,水底景观犹如巨大水族箱,远景像是古旧的科幻片采用的风景画,海浪几近CGI,阳光灿烂到无法直视(后来果然能拿在手中玩),而云朵仿佛油画家的手笔;男人披着材质反光的风衣,套着透明雨衣般的工作服,女人身着丑陋的裙子,头顶艳俗的假发,打扮的像三流应召女郎。一切都很廉价,太廉价了,而这种廉价与缤纷斑斓的色彩并置,显得越加突出。

另一对被并置的是来自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科技产物,互相杂拌制造出一种强烈的不协调感,兼具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的美学特征。片中处处充满了跨时代的对比,老掉牙的教堂,无处不暗藏摄像头;电脑机箱外观简陋臃肿但工作起来又挺酷;电话的提醒功能挺前卫,但没有来电显示,连铃声都那么传统,还需要拨动古老的操作杆;最显著的莫过于虚拟实境功能,不亚于《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的逼真梦境,但进入时却必须穿着一件可笑的戏服,一下了格调大滑坡,制造出令人发噱的效果。通过种种比对,吉列姆手法轻灵地揭开反乌托邦世界的面纱,其在美学上的造诣,不但没有廉颇老矣之叹,反而比早年更鲜明纯熟。

反乌托邦电影为了打造可信的世界面貌,通常耗资不菲,《零点定理》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场景非常局限(其中三分之一都在教堂里打转),因而能把每一处细节都打造得精益求精。我读过的几篇影评中,有一篇指出片中最点题的台词,“理论上说我们都是孤独的,就算是在充满人的环境里”,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另一部科幻悬疑片《地铁迷宫》“我们生活在一个无人肯聆听的时代”,两部非主流的高智商电影,分享了同一个“摆脱红尘,遁入虚无”的主题,甚至结尾也不无相似,作为一个影迷,能见证这样从主题到趣味的握手,也是难得而幸福的体验。(文/方聿南)

 7 ) 典型英式电影,充满了各种哲学思考

影片名:零点定理
主题:探讨人生的意义
内容:讲述在近未来的人类生活——高度监控和无隐私状态下、机械化的工作(犹如游戏机式的工作)、精神上的高度空虚。主人公Q一直在等待那个能告诉他人生意义的电话,而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他渴望得到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却在紧凑而压迫的对“零点定理”的论证中濒临奔溃,随后在与应招女郎和管理者儿子的接触下,慢慢重新追寻人生的意义。
探讨的问题:
1、人生的意义?
管理者一直在试图论证的“零点定理”,即宇宙的产生和灭亡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由一个奇点而产生的空间时间,最终也将被一个超级黑洞吞噬,一切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即是一切归零,0=1。那么人生又有何的意义呢?一切都将消失殆尽。
2、宗教/信仰的作用?
影片中提到的有佛教、基督及各种新兴的宗教,都试图给人生的意义下一个定义,而这些对死后的信仰,是否使得我们如影片中所说一般,忽略了眼前的美好,而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
3、反乌托邦的社会
科技的发展、物质的极度丰富,是否能填满空虚而寂寞的精神?alone和lonely又是如何区分的,在满是人的氛围中,是否更让人感觉孤单呢?
4、爱的作用?
对应影片中,即是应招女郎的作用?给Q的人生带来如何的意义?
5、英剧的情景设置
与《黑镜》中某个故事的设定及其相似:近未来每人居住在一个盒子中,上班内容是对着各种电视节目踩着健身单车,极致的娱乐化社会。其各自的同异在哪?

 8 ) 一点点理解

文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自由和幸福 而是带来了全面压抑和精神痛苦,可悲的是人们都在物质享受的虚假满足中,丧失了痛苦意识而充满了幸福意识,心甘情愿地成为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

工业文明是一种压抑性文明(即为了使文明永续而对性本能进行的附加压抑),为了重建压抑性文明,必须重建新文明观念,树立新文明目标。为此目的,一是要超越现实原则,重建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关系,协调感性力量与理性力量的关系;二是要将工作转变为游戏,消除一切异化劳动和异化形象;三是要将性欲转变为爱欲,重建爱欲与文明的关系,通过性文化革命改变现存社会秩序,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实现非压抑性升华。电影中男主人公工作像游戏,女主是色情主播,但是他们做后再一起了,也就有了解释。

 短评

直面牛逼,恒星闪耀。。。

6分钟前
  • 小白无禁忌
  • 力荐

一部能看出批判和吐槽的作品,但是设定和化妆实在是对我的三观打击有点大。码农式的发展完全失去人性,原本以为能接受日复一日的生活节奏的人,到最后也忍不住爆发了一波。这个悖论真心让人心塞。看到很多熟悉面孔,TerryGilliam的号召力还是很不错的,让我想起泰伦斯马利克。7.5/10

9分钟前
  • 赤井秀一的帽子
  • 推荐

对科幻无感,且俺智商低。。严重怀疑俺不是少数~~

13分钟前
  • ahlchpnm
  • 还行

我都很佩服自己看完了竟然,简直浪费生命,又是存在主义理论辩驳,不知道外国人多爱纠结这个,存在本身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么深奥的话题不能好好拍么,用了一堆自以为是的隐喻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让人完全摸不到头脑,最后两话完事,这才不叫烧脑,这就是导演矫情,反正没什么天赋就对了。

14分钟前
  • 憧憬
  • 较差

类似《巴西》,但是更加晦涩,更加偏执,也更贴近《1984》。

1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Jazz版的Creep还蛮妖~其余真无聊

22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较差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没有来电显示多可怕。

23分钟前
  • 小李嘛批
  • 还行

没太看明白 光顾着欣赏Lucas Hedges的脸了 出落得这么帅!!小伙子前途大大滴好啊!!(速速搬砖砌墙头)卡司强大到Rupert Friend和Lily Cole只在广告牌里打了酱油 Tilda女神的龅牙牙套我看也是拿不下来了 另外贯穿全片的唯一一首歌是Creep 你们感受一下

28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还行

假晦澀,真裝逼。不是把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生活放在20xx年,就是一部科幻電影了好嗎?不是抓了幾個監視隱私的情節,故事就會拉高到《1984》的層次好嗎?也不是抓幾套諱莫如深的對白,故事就會逼近於《城堡》《審判》的境界好嗎?

30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简介完全不对。。故事又是各种符号元素杂烩剧情太晦涩自己太low没懂就不打星了。。倒是映后老爷子出来交流时精气神好的不得了还一个劲地调戏观众,大概再神棍十几年不是问题。看到标签里都是本猫就想说他其实只打了半场酱油戏。另外就Tilda女王形象太毁了有几次出场观众都笑疯了。。

34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还行

段位太低看不来

35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较差

构建了一个严肃的世界观,故事转而将重点放在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孤独上,即使有着一些天空行空的城市细节和想象力,也依旧很难让人感觉到深刻,因为它的框架已经死在了狭隘的两性关系里,而不是男人和极权组织的对抗。它有一个很玄的理论,一个第一眼很高逼格的世界,可惜不耐看。★★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维修工人,情趣护士,编程少年,披萨,侏儒,心理。美术设计炫目,宅男在解方程,生物遥测链接,大量室内对话,你仍是个工具,照片黑洞壮观。

40分钟前
  • 小哒1
  • 推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43分钟前
  • Edwin
  • 力荐

疯子拍给傻子看,正常人最好靠边站。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所谓“文学气质”就是男主从头至尾都在质问tell me what's meaning of my life...这让看上去花里胡哨的片子瞬间变得清晰单纯。一直在等待别人打电话告诉你生活意义,在这等待中,却一直过着无意义的生活,却没想到往生却是另一番桃花源。还是在说个人在国家机器里的位置和存在感啊

50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神叨片,风格替代逻辑,看完也混沌莫名,想不起来扯了啥

53分钟前
  • boks
  • 还行

真正的天才不需要靠字幕反复出名字来自我标榜,片子就是一张智商分数表,看到地球上高智慧的作品,好服气好膜拜好欣慰啊!!

58分钟前
  • 文文周
  • 力荐

自“巴西”之后,再次的满分神作,开头的几秒就很喜欢了,男主拒绝妹子那段之后还以为他会追上去却没有这段还是很意外的。

59分钟前
  • 高尔吉亚
  • 力荐

试图否认自身平庸的中年男子,独自一人对抗着世界的虚无,最后发现戈多是假的,爱情是假的,什么都是假的,砸烂一切之后彻底堕入混沌幻象。虽说监控私隐这种事情很有现实背景,但处理得这么装X的也是好久没见过了。这是一个悖论,需要别人告诉你生命的意义这件事本身就证明了你生命的无意义,而追求探索的目的是希望证明生命的无意义这件事又有什么意义??顺便求一双没有看过Christoph Waltz的肉体的眼睛。

60分钟前
  • 胖丁桃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