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6

主演:托马斯·米德蒂奇,扎克·伍兹,T·J·米勒,马丁·斯塔尔,库梅尔·南贾尼,乔什·布雷纳,阿曼达·克鲁,马特·罗斯,欧阳万成,苏珊·克莱尔,伯纳德·怀特,本·费德曼,安德鲁·达利,斯科特·普瑞德佳斯特,罗格里奥·T·拉莫斯,布赖恩·提切纳尔

导演:迈克·乔吉,查理·麦克道威尔

 剧照

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2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3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4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5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6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3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4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5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6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7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8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9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5:36

详细剧情

HBO续订《硅谷》三季。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硅谷?

提起硅谷,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的是谷歌苹果,facebook这几家耳熟能详的明星公司,又或者是那两所闻名全球的知名学府,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大学。
硅谷虽然只占了美国国土面积的0.2%,人口总和也不过500万,但却创造工业史和科技史的众多奇迹,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硅谷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一谈究竟
一,从硅谷的诞生时间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工业化地区的巨大差异。硅谷崛起于工业时代的后期,具体是二战之后,所以硅谷从一开始就跳过了工业时代的很多过程,是一个完全按照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立起来的产业中心。更重要的是,二战之后,科技行业发生了两件事对硅谷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这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开启。而第二件事就是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的诞生。那什么是控制论?看一下如今互联网公司在开发产品中的流程,你就明白了,这其实都是运用了控制论所演变出来的方法。一款产品必须先上线,得到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然后再不断修改才能得到完善,这种通过反馈,不断迭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也恰恰是控制论的精髓。那什么又叫做信息论呢?字面上很好理解吧,就是关于通信的理论嘛。其实信息论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方法。比如说,如今人力越来越贵,而且我们都不知道人力成本上限在哪,但计算机却一定是越来越便宜,所以把更多的工作交给计算机,交给人工智能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叫做香农第一定律。我们再举第二个例子,原先,家里的带宽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娱乐节目,一款节目再流行,全国同时段收视率也不可能超过5%。但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节目的传播能力大大提高,这才有了Paipi酱等网红的崛起,而传播渠道容量提升才是其中关键因素。这就叫做香农第二定律。

好了,谈完时间方面的原因,我们再谈一下硅谷成功的第二个成功秘诀,文化。

首先,是对叛逆的宽容。叛逆是硅谷的常态现象,这不仅和加州人素来爱冒险,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传统有关,同时也和当地的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在书中就介绍了,为了鼓励员工的叛逆行为,促进整个硅谷地区的技术进步,加州政府对于前公司员工在同行业之间跳槽现象,表现出了最大的宽容,甚至禁止公司之间私下里达成相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这就大大提升了硅谷人才的流动性,同时倒逼大公司去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外界经常对硅谷有一种误解,认为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车库文化里中诞生的,其实在硅谷成功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真正的秘诀是在原来的公司和大学里孕育新的公司。

硅谷文化第二个特点是国际化.在硅谷,不仅Facebook这种明星公司在努力全球化,同时即使不太出名的小公司也会在第一时间开拓国际市场。很多公司一开始就是要开发,给全世界的人们使用的产品,所以一口气上线20语言版本的产品在硅谷屡见不鲜,这源于硅谷人都自己多元文化的自信。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根据2012年的人口调查,硅谷地区51%的家庭在家中使用的第一语言并非英语,而是他们移民来此地之前的母语。所以很多公司在和硅谷公司竞争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吃力,这是因为你并非是在跟哪个国家的公司竞争,而是在跟全世界竞争。

硅谷文化的地三个特点是追求卓越。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办公和生活成本远超美国平均水平。而房价更是和纽约不相向下。这就形成了市场淘汰机制,只有那些少数利润足够高,成长足够快的公司,才能占据核心位置,得到更多的市场资源。

上述的这些,是硅谷所独有的特质,也是硅谷成功背后真正原因。

如果你对硅谷,科技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聊聊!

 2 ) 以我有限的想象力,它已经不能再更好了

刚看完S03E03,是很燃的一集,除了结尾。追这部戏熟悉它的人应该也已经习惯它急转直下的路线。
我很喜欢第一季,有talent有冲劲就被万众瞩目成功就在眼前。
第二季开始就讲述公司的发展有很多需要compromise的地方。搞得我很抓狂。直到这一季开头CEO都被换了。于是有了这一集的曲线前进。这一集燃得有点日剧的味道。不过硅谷就是硅谷,结尾出乎意料。
这一集其实我觉得是有bug的,可是瑕不掩瑜。说到瑕不掩瑜这个成语最近看到很多,是形容最近那个全民热追的几美电视剧的。搞得都觉得这词廉价了。说到这个再吐槽良心剧吧,良心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反正老子就是要赚快钱管你质不质量,老子今天管了就是良心发现,请你感恩代德。可是我们的HBO(当然不是我们的),是想创造出现象剧,讽刺剧,传世剧的。
我对于硅谷创业什么的是一无所知的,不过算半只脚在软件行业,有些还是能多少了解。比如上两集说的软件公司变成完全以销售为主导的,不给予工程师足够发言权利,市场经济销售很重要非常正确,可是反而工程师的想法不得到尊重,软件公司的核心都能被compromise了。
Mark Zuckerberg 只有一个。我希望Richard创业也能当上CEO。不过现实永远不会这么简单。
我爱这部剧,现实和理想胶着,幽默与写实并走。以后有时间会继续更新。

 3 ) 《硅谷》S03E02:Pied Piper的企业战略之争(有剧透)

如果说,《硅谷》的好玩是源于科技nerd们的逗逼,那么《硅谷》的真实,是因为它Day-to-Day地记录下了一家创业公司的“日常”。在接受美国一家科技博客采访时,该片的助理制片人和技术顾问乔纳森·多坦(Jonathan Dotan)说,虽然Pied Piper是一家虚构的公司,但是我们想让它像一家真正的初创企业那样运作。“它许诺观众要让他们了解真正的科技行业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部剧与真实硅谷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剧中发生的故事反过来影响了现实中科技公司的发展。在上一季,Pied Pier用它们的压缩技术直播了一个被困在山谷里的倒霉蛋喝自己尿的情景。剧中产生的轰动效应,启发了谷歌完善最新的VP9编码技术,并在Youtube等流媒体平台支持播放。

        E02同样包含了许多硅谷人士心照不宣的八卦,其中包括初创公司挥霍投资人资金的夸张无度和CEO阶层的奇特癖好,还提到了中国观众看来特别打脸的搜索引擎算法中立原则,顺便控诉了加州令人发指的租房法律。而这一集的焦点,无疑集中在Richard和新CEO Jack Barker之间关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冲突上。

        Jack Barker 这样的人物,几乎是硅谷所代表的创新和颠覆的对立面。他发迹于2000年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有20年的行业经验,被称为技艺精湛、业界一流的CEO。在编剧虚构的履历中,20年前,他创办过一家叫 Entercross Systems的公司,并在1998年以10亿美元的市值IPO。接下来4年,他又运营了一家叫 Turn Wire 的公司,后被微软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他从自己的管理经验出发,总结出了一个“成功三角关系图”,还被商业院拿去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
被纳入商学院教材的“成功三角关系图”,代表了正统的商业观念。

        虽然一直混在科技界,但Barker 的成功显然更依赖于他的商业经验,而不是科技眼光。硅谷是创新和颠覆的代名词,无数的初创企业都以Disruptor自诩,它们颠覆的对象也包括那种学院教科书式的商业原则和规范。

        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老鸟”,Barker最先看到的是迫在眉睫的科技行业泡沫,他的逻辑是怎么在泡沫破灭前把Pied Piper的技术变现。Barker一边嘲笑Richard在2000年股灾时还穿着尿不湿,一边抛出了许多CEO们心照不宣的商业哲学:公司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它的股价。

        Barker想到的快速变现方式,是开发一个能将现有压缩技术整合在里面的东西,一台像电脑主机一样的设备,直观、容易理解、便于销售。Barker对于当下大数据时代的理解是“返祖式”的,数据变得越来越多,价值越来越重要,公司对于数据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对近年不断爆出的黑客入侵大公司数据库事件的回应,《硅谷》的编剧们让Barker想出了(实际上是Richard讽刺性地提出后被Barker采用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把Pied Pier的压缩算法整合进一台独立设备里,这样重要的数据就可以安全地存储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网络代表一切的当下,发明并出售一台独立的设备,或许是最愚蠢的一种产品思路。Erlich说的没错,这人确实生活在tech1.0的时代。

        相反,作为技术精英,Richard和他的团队不仅为Pied Piper设想了神经网络、点对点分享、云平台等当下硅谷最炫酷的东西,他们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也更符合硅谷的主流思路。从片中Richard向销售团队展示的几张幻灯片,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一、成为行业标准意味着一切

        Richard的压缩算法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过去的普遍做法是申请专利,然后有偿授权给其他公司或个人使用(以技术为基础开发一台设备出售,也相当于一种有形的授权),来实现变现。这在网络时代是一种正被逐渐淘汰的战略。Richard的设想中,Pied Piper将是一个应用驱动(APP driving)的平台,首要任务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自己的压缩技术,随着使用群体的越来越多,这项技术就会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标准。

        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早在2014年就宣布公开它的数百项专利,免费供别的电动汽车公司使用。其背后的策略和Pied Piper是一样的,重要的不是把技术保护起来,而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使之成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形成的平台效应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出专利使用费。在更老的科技故事中,微软有意纵容它的Windows系统在中国等地被盗版使用,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它成了操作系统的主流标准。

        二、必须对多数用户免费

        为了吸引用户,这个平台必须提供给普通用户免费使用;为了更快速地吸引用户,它还必须借助社交媒体,支持peer to peer分享。当用户积累到足够数量的时候,这个平台成为行业标准后,才向一些有“刚需”的企业用户收取费用。这一发展战略借鉴了Dropbox、YouTube和Skype等热门平台和应用的发展经验 。

        三、用神经网络完善算法。

        神经网络,是一种高级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使计算机深度学习、自我完善。神经网络,也是Pied Piper的秘密武器。在Richard的平台架构中,随着用户越来越多,peer to peer分享将把大量的数据导向服务器平台,平台的神经网络通过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实现自动学习,以改进原先的压缩算法。现实中的谷歌和FACEBOOK也正在基于这种技术完善自己的压缩平台。

        在这一集的末尾,Pied Piper的两个竞争对手,Hooli的纽核力团队和EndFrame把各自剽窃到的Richard算法拼到了一起,基本上破解了 Pied Piper的压缩技术。但是,如果Richard的战略能够成功,率先吸引大量用户成为行业标准,用神经网络改进初始算法,那么Pied Piper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竞争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PPT中,Richard还特地排除了两种不适合Pied Piper的战略。一种叫做许可证管理(License regimes),即以压缩算法申请专利赚取授权费,这与Pied Piper的创新精神格格不入。幻灯片下方的HEVC advance正是这么一家有偿授权别人使用的专利管理机构。Richard也排除了另一种策略,即Pied Piper成为开源软件,因为开源软件无法带来大量的收入。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4 ) 爆料……剧迷可能要失望了

主角们有可能走上人生巅峰吗?

如果你怀着这样的期待,那就可以弃剧了。

第三季已经确定在4月24日回归,尽管第四季目前还没被续订,但是现场的粉丝们显然已经等不及问起了这件事。

制作人Alec Berg毫不犹豫地打破了粉丝们的幻想。他说,无论这部剧会播多久,主人公们永远都不会获得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巨大成功。他说:“如果那群家伙变成了赚很多钱、很成功的人,那这部剧就没得看了。这几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怎么不停地让那些家伙摔跟头,但是又不会让观众感到不爽。


《硅谷》里面很多超好笑的桥段,都是真!实!的!

你还记得有一集,大头(Big Head) Bighetti被Hooli高价雇佣后,却没有被分配任何正经的工作,只好跑到天台上游荡、烧烤吗?


创作人Mike Judge说,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而且他!在!微!软!

 5 ) 【预(nao)测(dong)】第四季看点

1 聊天应用势头不错。能不能持续下去把用户拉回来,然后把之前的Pied Piper做好看一点,易用性增强,然后把聊天软件整合到平台里去。如果成功的话自然会有很多人用PP了。

2 钱。用户量增加必然要花钱买/租更多服务器,然而大头和胖子的钱全花在买PP了,现在没钱了,需要融资。但是有了这一季作假的名声之后(虽然最后自己坦白了没有真的去诈骗),要融资估计没有那么容易了,虽然技术没有问题。要考验胖子的公关能力了。

3 Gavin-助攻王-Belson。他卖的盒子里的算法是PP的,就算他们有权(不确定)卖盒子,因为没有核心算法的所有权(甚至使用权),收入理应分给PP一部分。如果连使用权都没有,估计要吃官司。反正有得扯皮了哈哈。与第二季不同的是这次PP是原告Hooli是被告。说不定PP可以从这官司里得到一大笔赔偿金作为他们扩张的资金 ;P (考虑到Gavin资深助攻王的名号,这个绝对靠谱哈哈哈哈哈哈)。

4 Evan。本季结尾Evan突然无厘头的跳出来“表白”(这时机选得我也是醉了)企图“英雄救美”,结果发现根本不用救-_-!。这里应该是个伏笔。第四季Evan要么为了Monica而游说Laurie继续投资PP,(如果聊天软件势头好的话),要么也辞职加入PP,关键时刻有神助攻,再要么.....Monica跟Richard走到一起然后Evan心生恨意帮助Hooli对付PP哈哈哈哈哈(不然编剧也真够无厘头的,这么来一出完全起不到推进剧情的作用)。

5 Monica。最大(也最无聊)的看点当然是她会不会跟Richard走到一起啦,当然Evan在这里面戏份肯定少不了。

6 大头。大头总算回到PP了,还是投资人。看他会不会把在Hooli吃着烧烤喝着啤酒边懵逼边被光速升职最后拿到2000万的运气带到PP,(当然希望最后别再破产或者被胖子坑)。

9 胖子。现在是公司大股东了,说话更有底气,估计会比前三季更asshole,继续占大头和Rich的便宜,最后关键时刻又跳出来自我牺牲英勇一把。

10(凑个整数吧),其他大牌玩家加入,比如。。。?

 6 ) 《硅谷》S03E08:Laurie凭什么低价收购Erlich的股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见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I3NDkyNw==&mid=2247484361&idx=1&sn=8835e7c3708f08b3c9fbf41dbbd7a42c&chksm=ebefe589dc986c9fce7bc06efa5a1b7b32c49d2d4d3294a15395cf998dc096605913b512fd96#rd

本季接近尾声,Pied Piper 历经了将近3季的磨难,终于上线,大获好评。
画面一开始,Richard 和Erlich 就坐在演播厅里接收彭博新闻的采访。

Richard 一如既往的有聚光灯障碍,有些手足无措。

Erlich 自吹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不停强调自己名字的正确写法,不给旁人说话的机会,弄得主持人很无语。

接下来,第一个冲突就产生了。

当主持人问Erlich 拥有Pied Piper 5%的股份是什么感觉时,Richard 终于插上了话:“不,他实际上拥有10%的股份,Erlich 是公司的早期投资人。”

心虚的Erlich 赶紧岔开话题。

而正看新闻的 Monica 炸了,立刻电话质问 Erlich 为什么不向Richard 说出他已经把股权卖了的事实。

Erlich 振振有词:Richard 需要我陪他出席这些公众场合,不然他Hold 不住。

偶然间得知有人抛售Pied Piper 股份,Richard 立刻怀疑是Monica 干的。

气急败坏地给Monica 打电话,才得知真正抛售股票的人是 Erlich,两人正面冲突。

Erlich 说出了自己隐瞒事实的原因:如果说出了真相,自己就完蛋了,硅谷再也不会有人跟他合作,并列举了当年苹果联合创始人Ron Wayne 的做法(关于这个事件,趣硅谷以前深扒过,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微信号)。

Richard 却因为Erlich 的做法,不得不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一家公司在刚上的时就出现内部人员抛售股份的现象,会让外界以为公司出了问题。

Richard 准备将事情的缘由撰成新闻稿发到网上,碍于往日的情分,他决定只要事情没有泄露就不发。

参加“名利场”晚宴前,Richard 巧遇前投资人Russ ,得知Erlich 把股权卖给了Laurie ,而且是以净身出户的价格。

就在当晚,CJ就在科技博客发了一篇稿子,把股权的事情捅了出去,而被采访人正是Erlich 。文章用词尖刻,说Erlich 是科技圈最大的蠢货。

但恰恰是因为Erlich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Pied Piper的做法,让Richard 深受感动,决定重新聘请埃利希为魔笛手的公关主管。

看完本集,小伙伴们除了觉得Erlich 可恨又可怜外,估计也很好奇,Laurie 凭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收购Erlich 的股权?

其实这条线在第二季就埋下了,当时 Richard 面临跟 Hooli 的官司,此时已由Laurie 掌舵的 Raviga 公司置身事外撤了资。无奈之下,Richard 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Russ Hanneman,而Russ 接下来又把所持股权卖给了Raviga,而没搞清楚的状况的 Richard 同意了所有的合同条款。

这中间,卖来卖去的是股权,决定谁说话声音大的是董事会席位。这也是 Laurie 能从根本上掐住 Erlich 脖子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说说董事会席位对公司的影响。

创业公司中,股份多少与董事会席位并不绝对相关,关键在于投票权。能在股东会(根据公司结构也可能是董事会)上拥有多数投票权,就能控制公司。

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硅谷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上市时,谷歌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目前,估计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的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

谷歌还是这哥仨说了算

Facebook在几番融资后,扎克伯格的股份早已少于50%。但在上市时,Facebook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扎克伯格持有的股份与一般的一股一票投票权不同,每一股有更多投票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

所以,创始人在自己持有的股份被充分稀释后,仍可以设计结构,通过持有每一股拥有多票投票权的“优先股”来控制公司。

而在本剧中,好几处戏剧性的冲突都靠董事会实现:

Richard 是创始人,自然要进入董事会,占一席;

Erlich 在Richard 喝醉的情况下,连蒙带骗地让他答应自己进入董事会,又占一席;

Russ Hanneman 投资进入董事会,并且占有两个董事会席位;

Raviga是的Pied Piper的天使投资,握有5%的股份,而Monica代表 Raviga 成为Pied Piper的董事会成员。

在Raviga购买了Russ的股权后,董事会5个席位,Raviga占了3个。

Erlich 卖掉股份后,Richard让Jared 进入董事会;

此时,Richard 可能仍然拥有最多的股权,但在重大决策上,他已经没有发言权。

这也就完美地解释了本季开始时,Laurie 为什么可以轻易换掉Richard,让别人来管理Pied Piper。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股权的问题。在硅谷,不少创业公司信息不透明,在股权协议中可能会有很多坑。

以本剧出现的早期合伙人中途退出为例,大部分创业公司在制定合伙人退出机制时,会有这样一条规则: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这其中,给退出合伙人的股票定价是个比较暧昧的问题。一般有两个考虑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用人话说,有三种给钱折现的方式:

1、在退出合伙人当初购买股票的价格的基础上,以一定溢价回购

2、根据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按照退出合伙人所持股票的比例,给予其一定溢价回购

3、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以一定折扣价回购

在具体操作时,不同的公司会有差异。比如,一个公司上市时虽然估值约1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要是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这个悲催的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最后净身出户;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

所以,合伙人想中途退出,能拿到多少钱完全要看当初的约定。如果当初就是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白干甚至倒贴钱,然后卷铺盖滚蛋也不稀奇。所以,本集中,Erlich 不得不贱卖Pied Piper 10%的股份也不难理解。

创业套路深,步步都是坑,合作路也滑,人心很复杂。

想接收趣硅谷推送的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

 7 ) 从第三季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样的道理。

1.虽然魔笛软件安装量大幅度上升,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他们的实验用户都是工程师,而不是一般人,这也是为什么Monica一开始会觉得这东西好难用啊的原因。

2.另外一个教训则是,太超前的科技,往往无法被人理解,也无法得到市场价值的回馈。反而是那些显得没有太酷,但是能实际转化为产品的东西,最后却获得了市场价值。

3.产品一定是要非常简单,能够被普通人接受和使用的。

4.成功很可能还是要来源于不好看的那一面,这季最后部分,Jared也开始撒谎,开始用印度的外包帮助他们刷使用率的事情,或许为后来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我估计这项技术能够被最好应用的地方可能是网速比较慢的发展中国家。

 短评

笑成傻逼了第三集杰拉德的那个金链笑话

4分钟前
  • Lok
  • 力荐

《死在B轮前的一百万种方式》

8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我是来问问题的。看到S03E01,才突然发现 jared 看 richard 的眼神很有爱呀!他是不是喜欢richard?感觉眼睛里都快喷出桃心了。。。有没人和我同样感受?

13分钟前
  • D Rainbow🐰🐷
  • 还行

开始来了个大忽悠,全是套路;最后跟老对手结盟也不意外,两个人同框倒也有着蜜汁笑点,毕竟很多时候对手的对手就是朋友。感觉编剧已然放弃monica跟小哥的感情线,完全突出杰拉德头号迷弟的本性。结尾也算回到初心,燃!

17分钟前
  • 阿蛮
  • 力荐

一帮傻孩子,想干点坏事都没那个智商,天分都在码代码上用光了

18分钟前
  • ==
  • 力荐

1318.rigb;监狱里一段台词不能更赞;以及加文贝尔森在讲台一段表演绝对够忽悠;医生要做指检;头一回看到配马的场面,居然是HBO出品;房东能和死侍毒舌较量,绝对有两把刷子;看了e03必须讲出来:主创起名满怀恶意,because it ryhmes with retard!ha

21分钟前
  • bingo
  • 推荐

马屌太吓人啦!!!!!!!!!!!

23分钟前
  • 十四
  • 力荐

Jared好忠犬,richard真是各种作死啊。

25分钟前
  • Aries
  • 力荐

Erlich>Gilfoyle>Dinesh>Jared>Richard ( ͡° ͜ʖ ͡°)

27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剧本身依然精彩,依然好看。经历了那么多,理查德依然没能力,也不适合做CEO,哪个企业摊上这么个CEO,真是倒血霉了。我依然最喜欢Gilfoyle这个角色,黑暗,没有道德羁绊,果断,有执行力。

32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怎么会有jared这样甜的男孩子

37分钟前
  • Robo Captain
  • 力荐

一翻一抖,一栽一起的格式

39分钟前
  • boks
  • 推荐

Jared真是小天使啊

42分钟前
  • 阿北
  • 力荐

elephant in the room笑抽了,这季给Erilich这个原本纯comic relief的人物写出如此深度,编剧太牛了

44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Richard,当你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CEO,不要忘了曾经帮助你的人。

49分钟前
  • LZHMA
  • 力荐

前两集就够5星了 把冲突处理得太好 看完最后一集 想了想编剧说的这部剧里的大家不会成功 心有戚戚 这真是要用Richard气死我们的节奏啊

53分钟前
  • 祸害王
  • 力荐

我怎么就没去当码农呢?

55分钟前
  • WiTS
  • 力荐

哈哈哈阿三跟眼镜侠的戏份太搞笑了

60分钟前
  • SYRON
  • 力荐

感觉Richard作为CEO真是蠢得无可救药,只不过总有更蠢的Gavin给他当神助攻。。。好想成为大头啊~~~

1小时前
  • kallen
  • 推荐

已经可以想象到编剧团队在开会时,办公室那面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注释和随意贴了。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