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2006

剧情片大陆2006

主演:杨立新,谭元寿,吕中,郝荣光,景珂,张国民,赵滨,曲宁,郭晓晓,陶瑞

导演:安战军

播放地址

 剧照

定军山2006 剧照 NO.1定军山2006 剧照 NO.2定军山2006 剧照 NO.3定军山2006 剧照 NO.4定军山2006 剧照 NO.5定军山2006 剧照 NO.6定军山2006 剧照 NO.13定军山2006 剧照 NO.14定军山2006 剧照 NO.15定军山2006 剧照 NO.16定军山2006 剧照 NO.17定军山2006 剧照 NO.18定军山2006 剧照 NO.19定军山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16:55

详细剧情

  公元1905年,此时的中国已经遭遇了八国联军以及各国列强的涂炭,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仍在签署。这块土地和在这里休养生息的中国百姓,隐忍地接受着那些颐指气使的洋人们和他们的带来的一切。    洋人们已经把这块土地当成自己的乐土而乐不思蜀。    慈禧仍在东暖阁内垂帘……    而国家已经是内扰外攘、民不聊生……    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 l00 年前的中国。

 长篇影评

 1 ) 《定军山》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866.entry
2006/3/11
《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开山之作,后三鼎甲的小叫天谭鑫培先生可算得是中国的第一位电影演员,这次纪念中国电影100年重拍《定军山》,讲述了这个开山之作的诞生过程。看之前了解了一些报道,知道里面穿插了一段缠绵悱恻,当时就觉得纳闷,怎么什么都能加言情的成分?后来一看,还真是蛇足。本来几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做事业的艰辛就是很好的故事了,却偏偏有人以“戏太单薄”为理由加了这么一段。一个王府里出逃的小格格,一个店里学徒的小伙计……只能说是编剧无能,不会讲故事,只好瞎凑。这样的编剧去写色情片比较好,那东西不用担心单薄。本来是计划去电影院看的,正好把兑换票用掉,可是昨天终于找到了bt下载,当时只有两个种子。不夸张的说,这个片的前5个种子里就有我的一个。故事确实是好故事,谭元寿先生的演出也很精彩,只是我在看片的时候就一直在想,那些唱是谭老唱的吗?我总觉得是谭鑫培老先生的录音。我听过老谭先生的唱片,真觉得像啊。那截被我贬得乱七八糟的言情故事里,有一段发乎情止乎礼——或者该说,理。格格的那句“不是你该死,是我们不能让那么多人和我们一起死”,实在是意味深长,让我玩味了好久。这段画蛇添足里唯一值得保留的大概也就是这句话了。故事最后,当片子放出来却发现唱机声音太小时,我就猜到了谭鑫培要唱,可总觉得情节要是就这么过渡了,未免太突兀,因为谭鑫培不拍默片,就是因为有了唱机才同意拍电影的,可拍出来了却出这样的事,他不气死才怪。这时,编剧的功夫显出来了,让任景泰先念白,然后所有的观众一起用嘴打家伙,最后,在这样的气氛感召下,谭鑫培先生顺理成章的把整个情节推到最高潮,一句“这一封书信来的巧”仿佛从天外传来。所有的人一起为这部默片配音,唱着所有的词,结束了整个片子。而这些跟着谭先生一起唱戏的声音里,也有我的。小裴问我,可能吗?这么多人都会京剧?我反问她,现在那些歌星的演唱会里,观众和演员一起唱歌,那不是太平常太平常的事了吗?京剧就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谭鑫培老先生就是100年前的天王巨星。一直以来,我都对配合很感动。两个人遇到一起,没有彩排,没有商量,有的只是各自对某个领域的深刻了解和建立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的默契,精彩漂亮的完成整个表演,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有着无限的魅力。有机会,还是要再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和我所有能唱老生的戏友们一起去。21:22:03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视听

 2 ) 非常失望

无关京剧,无关电影,这是一部励志加言情的片子。
本来这个题目让我很是期待,加上谭元寿老先生(小小小谭:))耄耋之年出演,实在很应该是个好片子。
可惜不是。
加紧莫名其妙的格格跟伙计的爱情,占了超过一般的时间,却跟主体一点关系没有。幸好那个失火的晚上没发生什么,否则这胶片就该一起烧了。
毛病:一开头,任景泰跟老谭初次见面,老谭说以后别要他票了。按金受申说的,那时候看戏是付茶钱,不买票的。(这时我错了,余三爷听老谭也是买票的。)
任景泰的扳指戴在左手无名指。
任景泰提到白祖宣时候,说是xx绸缎庄的白老板,作为熟朋友,至少绸缎庄三个字不该有。
任跟老谭讨论,被夸为戏迷,可那点东西,连我这外行都觉得没信息含量。
白祖宣送唱片给任景泰,说是孙菊仙的。按给任安排的票戏程度,估计不会直呼其名。更要紧的,老乡亲据说是不灌唱片的,传世的都被怀疑有人捉刀。Anyway,随便说个别人不成么?
奕劻说话,极没王爷样子,也就算了。最后劝雅琦嫁给“蒙古王”,真以为他在给卖酒的做广告。
末了,满院子的人大合唱,滑稽得很。
不过,除了谭元寿先生的形象声音好得很,梁雅珂的忧伤也是很美丽的。

 3 ) 很感动,也因此不讨厌京剧

看很多人骂这部电影,说剧情不符历史,说爱情没有深度,说里面的京剧把京剧给糟蹋了。
简单说,作为一个不懂原来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究竟是哪部的我,看电影的时候,对于任老板的执着,尤其是对于这个爱情悲剧,可能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个人非常感动,而且因为这部电影我也不讨厌京剧了。
你们说你们的历史事实去吧!电影出于事实,高于事实。我觉得打动人的电影是好电影。这部非常好!!!

 4 ) 如何把一个简单事件扩充成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拍的,讲述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定军山》在丰台照相馆老板任景泰手里诞生的过程。

作为一部电影,它当然不可能原原本本把这事儿拍出来这么简单,因为它没什么可拍的,也没什么可看的。要拍,就一定要往里填充戏剧性情节。于是就出了这么一个励志的故事——任景泰倾家荡产地执著,只为拍中国人自己的影戏。

首先,得给他安排个动机:1.影戏传入中国,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可惜“命门把在外国人手里”;2.谭鑫培的京剧表演在当时堪称一绝,所有人都为他着迷。这就使任景泰产生了拍摄谭鑫培表演,制作中国人自己的影戏的想法。

有了动机,接下来就是实施了。没想到这个过程是一波三折,艰辛无数啊。先是谭鑫培不看好影戏,不同意,于是任景泰想借老佛爷的夸奖说服他,可是在老佛爷面前机器意外爆炸,任景泰和徒弟直接被当成刺客抓了起来。好不容易救出来了吧,徒弟又把摄像机摔坏了,好嘛,这下可拍不成了。而且谭鑫培说绝不拍哑巴戏,要拍就拍有声的,唱念做打一个都不能少。这下摆在任景泰面前的就是两大难题:没机器,没声音。最后,在朋友的帮助和徒弟的努力下,两大难题都解决了,机器买来了,默片用留声机配音。任景泰的理想终于是历经千辛万苦达成了,观众也跟着舒了口气。最后的最后,影片放映时,由于现场观众太多太嘈杂,留声机声音根本听不见,任景泰灵机一动,张口大声唱了起来,引得全场千名观众大合唱,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这时候影片戛然而止,漂亮的收尾。

如何把一个简单的事件扩充成一个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的故事,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个完美的范本。除此之外,它还有三个特点:1.直入主题。影片上来就是任景泰看人放影戏,然后产生了自己制作的想法,没有多余的情节,直奔主题,一气呵成,漂亮! 2.留白。就像中国传统的书画一样,刚劲有力,但又时常留白,很多情节点到即止。比如,格格准备走,刘仲伦跌跌撞撞地回来了,一个不小心摔下了楼梯。之后就是刘仲伦醒来,格格在一旁。省略了几天内格格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两人的感情确实是突飞猛进了。 3.双线叙事。任景泰拍电影的线,和刘仲伦与格格的恋爱线,双线齐头并进,相互缠绕相互影响,既增加了可看性,又是一种对照。师徒两个性格十分相似,都是正直善良踏实执著,一个是对理想的执著,一个是对爱情的执著,最后却是不同的结局。理想冲破重重阻碍实现了,爱情却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破碎了。既表达了对理想的歌颂,也表达了对封建礼教扼杀人幸福的批判。

不管是听京剧还是看影戏,任景泰脸上都只写着一个字,痴。杨立新老师真是把一个痴迷于京剧和拍影戏的中国男人演活了。

 5 ) 结构性崩溃

《定军山》作为献给中国电影百年的献礼片,应该是极为不合格的。不过类比于更糟糕的《进京城》,仍然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加上演员的加持,以及元寿老的加盟,让这出戏的剧情结构问题,得到了极大淡化,尤其是最后众人齐唱的戏,在压抑到极点后爆发,整个电影最后的目的也得到了完成。

但是不得不说,电影本身在结构上的问题太大,使得电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力度。就故事主线而言,十分简单,就是任景丰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故事。电影的思路没有问题,就商业片而言,必然要通过设置重重障碍最后到达目的。从障碍设置上说,应该满足两个条件:障碍必须是真实障碍;障碍之间有递进关系。以《我不是药神》为例,为了到达最后程勇整个人物升华的目的,反复提示各种法律上的障碍,并且各种障碍之间层层推进。原本情与法的冲突,或者说走私的障碍,从一开始的隐,到随着“业务做大”而不断显现,层层递进,最后在审判后的送行中得到了升华。这样的结构,符合商业规律,所以才能够充分调动观影情绪。

但是本影片虽然设置了许多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彼此之间失去联系,最后导致电影结构扁平化,从而失去了本应有的光彩。具体分析,从计划拍摄西洋影戏,到最后完成,其中遇到的障碍分别有:

A、进宫放映失败;

B、谭鑫培以无声音为由拒绝;

C、摄影机毁失;

D、徒弟刘仲伦因盗窃被抓;

E、影楼失火;

F、留声机没有声音。

这些障碍不可谓不多,但是仔细分析,其实A障碍与电影情节毫无关系,完全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最多作为一个掌故而还原。然而这段掌故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宫中不再看电影,并未对民间放映有影响,况且此时与任景丰并无关系。可以说,这段戏,甚至让电影中放映活动完全正常,显得前后不和。

而真正对拍摄造成阻碍的,实际就是谭鑫培对无声电影的不认可,而电影里里外外表现的,都是谭鑫培愿意为了这个朋友尝试拍摄影片。只是觉得没有声音,而所谓“盖叫天”的唱腔不能显示出来好,无法真正实现传承谭派艺术的目的,所以才拒绝。因此,留声机一出现,所有的障碍都消除了。

而所谓C、D、E项障碍,本质上只是构成一种缺钱的困境,看得出来导演编剧希望在电影中表达任景丰即便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完成拍摄的决心,由此拔高人物形象,而且从摄影机毁失因而卖掉绸缎庄,到为了救徒弟把绸缎庄的钱拿出来,到影楼被烧毁,这三个部分与拍摄电影毫无关系,换言之,这些困境并非拍摄电影本身造成的。再回到《我不是药神》,程勇所遇到的困境,其实都是基于他自身要卖药这个行为而发生,一旦不卖,所有的困境都消失了。而我们回头看,任景丰遇到的困境,其实来源于不成器的徒弟,与拍摄电影本身并没有关系,这样就极大冲淡了由拍摄电影本身而产生的悲剧性。

遑论,退而言之,这些障碍是否真正造成了困境?其实是否定的。在任景丰把首饰赎回的时候,其实已经表明在财务上他的困难并不大,否则哪有余钱斥巨资回赎?这样的“超现实”,使任老板仿佛化身武侠小说中不愁吃喝的大侠一般,仗义疏财,而财不知从何出。

这只是主线方面的问题,可更遗憾的是,主创们在主线外,增加了一条爱情线。这可能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商业因素,但是不得不说,在主线完成度尚低的前提下,再增加副线,也只能让整部电影陷入更深刻的撕裂。

应该说,作为致敬中国电影百年的作品,《定军山》实在差强人意,好在演员的表演和镜头语言弥补了这些缺陷,大致上仍然能看吧。

 6 ) 《定军山》抵制这样的电影是全体中国国民的责任



题记:
打着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的旗号,却搞出一堆让祖宗蒙羞的东西,看完电影差点吐血,我不理解的是《北京青年报》怎么有如此白痴的记者(姜薇)?!!糟践旧人不算,还要让中国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摄影师变成窃贼和好色之徒,还有没有王法啊! 因为这部电影,编剧姜薇和据说是满清遗族的历史顾问将自己的名字钉在了百年影戏文化的耻辱柱上。
姜薇,你让《定军山》蒙羞了!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image2.sina.com.cn/ent/d/2005-11-21/U1512P28T3D903003F326DT20051121163229.jpg[/img]

文化无知的时代是不要脸的,满清的戏自打琼瑶阿姨一打岔,现在是满世界的胡说八道,中国电影百年已过,可是,一百年之后的故事竟然还不如《劳工之爱情》,定军山的传奇终于成为戏说的玩意,不要说观众不爱中国电影,编剧自己连常识和历史都整不明白,玩笑开得大了趣了。
按照清朝祖制,满臣称奴才(表明是自家人),汉人称臣(表明你连奴才也不配),而电影一开始满人醇亲王奕诓向老佛爷称臣,这样低级的错误却堂而皇之出现,这是电影界的羞耻。
编剧姜薇说:《定军山》并不是史料的堆砌,而是以中国第一部电影为背景拍摄的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堆砌,你倒是给我堆砌给我看看,不要一百年前的精、气、神就给我弄个《霸王别姬》的氛围就成,没有能力就会胡咧咧狗屁爱情,你当满清格格是八大胡同的窑姐啊,满世界鼠窜,你怎么不叫谭老板和慈禧来一腿啊!
这年头的格格都是小燕子的一路,无法无天,没有规矩,电影《定军山》编的离谱,好像晚清只有了疯丫头。
慈禧看电影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但和草民无关,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福70岁寿辰,英国公使馆曾经进贡了放映机和影片3部,当因首次放给慈禧看就遭遇放映机过热着火,慈禧震怒,从此,电影和慈禧无缘,按照清制一个草民怎么会有资格向老佛爷放片子,还顺带瞄几眼贵族小姐,这个延续了《西洋景》的戏说更加离谱,倘若,真是任老板的错误,想必任早就被斩首了,更为滑稽的是慈禧指婚的台词,导演大概把太后当成了媒婆,这样的闹剧段落成为了电影的主体叙事,可谓哈哈文化之奇观。如果任老板真有这出估计店子也没了,还要株连九族,要编也编的像一些啊!
我们的近代电影硬要套上清宫的皇城,为甚?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在一个以戏说以为创意的时代,这些编剧只知道法国的早期电影《水浇园丁》殊不知电影已经发明了九年,当年给慈禧看的是英国三部短片。也没辙,谁叫法国人牛,他们保存完好的胶片被他们拿来移用。
历史,可以查找的历史里,我们至少在关键点上有些尊重吧,不然,读图一代长大的孩子总有一天以讹传讹,到那个时候,我们如何再找到正源?!
那段关于影戏风化问题的懿旨简直荒唐,这种小事慈禧怎么会顾及,这个典故发生再通商口岸上海,是在清廷即将覆灭的1911(宣统三年),有上海城“自治公所”颁布观影七条,而在1905年前后的北京放映的大多数一分钟左右的滑稽和风景短片,还没有肉可看呢?!而这些一分钟左右的短片哪有广告可做?
现在这些人缺乏常识厉害,当年因为胶片感光度和片匣长度限制,拍摄往往需要大日光作为自然照明,本片里拿着摄影机四处乱闯估摸着导演是受了十三姨电影的误导,我们的电影人这样对待真实的历史羞愧啊!羞愧!
这个国家现在已经到了没有男女龌龊就编不了电影的地步,为了拉出一个女人的内容,编导总是将13亿国民当成白痴,不要责难观众不看中国电影,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你是否心里装着观众。这是清朝,格格和照相馆的小伙计算是哪出啊!这种无耻和无知正在根本改变我们下一代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而在民国以前贵族女子的礼仪是十分讲究的,这样的戏说有些过头。在1905年的任老板口中竟然说出了外来词(谭派)艺术,可谓一绝。
100年的中国电影,第一位摄影师刘仲伦竟被他们编成一个小偷居心何在,100的辉煌被这些混蛋强奸、糟蹋!
天亡华影,奈何!奈何!
更为甚者,电影后面的情节就像一个弱智编的,离谱的情节到小徒儿刘仲伦和格格又揉又抱达到荒谬的顶点,拜香火按照白痴编剧的逻辑肯定有大火,果然火烧起来了,我真的无法理解《北京青年报》怎么有如此白痴的记者。满大街的街坊四邻不救火还被清兵拦着,编剧你好有浪漫和诗意啊!
当代愚记为什么白痴居多,大抵的因为不看书,不钻研,长此以往,怎么可能“高尚其事”,文化是需要积累的。
我真的不明白这部电影的所有演职人员,怎么没有一个给编剧善意的提醒,一步电影的成败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责任。
姜薇,我记下了你的名字,同时也理解了中国电影恶性循环的令一个原因,奉劝你回一下炉,到你的初中去跟老师学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你说,看了这部电影观众会哭,是的,我哭了,不是被感动,而是因为你对于历史的态度,你的胡说八道叙事的能力让本片成为了100年中国电影的羞耻象征。
在现实里,丰泰照相馆1909大火,那些早期中国影片资料毁于此次火灾,还是烧了好,可以不让人糟践。
中国现存最早的胶片是明星公司1922年摄制的《劳工之爱情》

【附录:影片资料】
《定军山》中国大陆2005
编剧:姜薇
导演:安战军
主演:杨立新、谭元寿、梁镜珂、吕中
片长:98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0,欣赏性0(垃圾电影,我浪费了100分钟,诸位就免了吧)

2006年3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4时50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短评

就冲谭派,分数不该这么低

8分钟前
  • 散装老可爱
  • 力荐

中国第一部电影

12分钟前
  • 哗啦啦
  • 推荐

原版再也看不到,通过这个看历史也是不错的

15分钟前
  • 北野海德
  • 推荐

每一部主旋律的影片都让我一次次的受伤,这次直接崩溃。大家还是珍爱生命,远离主旋律

17分钟前
  • 万导爱
  • 还行

垃圾

22分钟前
  • HWB
  • 很差

这tmd也叫电影!!!

25分钟前
  • 没穿裤子
  • 很差

完全不合历史,但是喜欢里面格格和仲伦告别的戏(既然不合历史,为什么刘仲伦又用了人家真名),“留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留念是什么。结尾离历史太远。但仍然感觉最精彩的时代已经悉数过去,吾生也晚。

26分钟前
  • 一颗糖
  • 还行

最喜欢最后一段大家一起唱京剧那段,感人。。。

30分钟前
  • 风雪夜归人
  • 力荐

引用老师说的话“一片混乱”。。。。。。

32分钟前
  • 嚯嗨呀咿呀嚯
  • 很差

算是看过吧

34分钟前
  • S
  • 还行

只有杨立新是亮点~

38分钟前
  • Lara
  • 较差

编剧太糟糕了。

41分钟前
  • 私享史
  • 较差

硬加上去的破爱情,其他还不错

46分钟前
  • 云飞扬FLY
  • 还行

其实总的来说我还挺喜欢的!尤其是谭老爷子还有任庆泰的那条线!但是徒弟和格格那条线不太好,能跳过去就跳过去了!我感觉有点突兀!不过谭老爷子很棒

49分钟前
  • 还行

两星算给中国电影先驱,片子一星都不值

51分钟前
  • 神秘的东方工匠
  • 较差

唯一的星给谭老爷子

52分钟前
  • 白鷺
  • 很差

什么梗,后面冒出来的徒弟和那个女孩儿什么梗,看的想弃剧

55分钟前
  • 惘然若失
  • 还行

中国电影诞辰百年的纪念之作,导演美其名曰“献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然而致敬任庆泰和谭鑫培《定军山》成片的故事,不谨遵史实也罢,却各种戏说无中生有,植入一场琼瑶式的格格和草民的爱情戏,占去大量篇幅,演员也毫无魅力。中国第一任摄影师刘仲伦被刻画成惹是生非之徒。浪费了谭元寿老先生的参与

58分钟前
  • 莱尼圆
  • 较差

100周年

1小时前
  • IZY
  • 还行

豆瓣评分偏低了,怎么着也得踩及格线。最后那场在片头公开放映《定军山》,人们齐声配音的氛围还把我搞得感动的。电影本身除了爱情戏过多并无大问题,虚构性的故事情节反而给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要是再浮夸写变得传奇反而更不真实。

1小时前
  • 茗政.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