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情片大陆1994

主演:夏雨,宁静,陶虹,耿乐,斯琴高娃,冯小刚,刘小宁,姜文,王学圻,王朔,尚楠,方化,代少波,王海,姚二嘎,吴淑昆,左小青,韩冬,孙靖,刘斌,张维,杨彤林,王海,王福,胡贝贝,高保成,吴淑琨,张华,二勇,烈子,陈伟

导演:姜文

 剧照

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2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4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5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6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4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5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6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7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8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9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19

详细剧情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 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本片改编自王朔短篇小说《动物凶猛》。夏雨凭此片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狮奖)。

 长篇影评

 1 ) 阳光灿烂的日子

1
    似乎很久以前在港台电影里听说了这个词:惨绿青春。后来又知道有个电视剧,叫《血色浪漫》。相似的意思,相反的颜色,大红大绿的,挺有趣,挺热闹。但是这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我只看过几集,完全不能评论;为了节约时间,还是看了小说原著,所以只好说说这个。
必须说明的是,在阅读小说之前、之中、之后,我都抱着一种预期和一个标准,就是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或者可以说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关于“文革”、“惨绿青春”、“机关大院”、“高干子弟”这些在当下颇能吸引眼球的词语,《动物凶猛》是我已有阅读体验的全部前见,因而它也作为一个他者、一个比较的样本,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很不喜欢《动物凶猛》,所以就很期待在相同题材的《血色浪漫》中看到不同的东西,看到更能引发我的思考、打动我的感情的东西。可惜,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看到了新鲜,却看不到震撼。
2
特权。
我讨厌《动物凶猛》的全部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字,或许有些偏激。理性地说,这部小说被我视作一个压抑的时代里青少年朦胧的性心理的细腻写照,至于把主人公设置成大院子弟实在不能成为批评它的首要罪名。但是,在感情上,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特权阶级优越感不能不引起我的拒斥情绪。想想,这么一群孩子,一方面凭借父母的权力地位,享尽了当时最好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挥霍着荷尔蒙无法无天;等享受完了、挥霍完了,大多数的同龄人还是擦拭着苦难留下的伤口时,他们一收心一转型,凭着原有的特权立刻又成了新的特权阶层。怎么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说实话,我不相信王朔的童话。不是酸葡萄心理,特权,尤其在中国,是你不服不行的真理,酸也没用。诚然,如王朔、陈凯歌、李少红许多有真才实干的社会精英也的确是从特权阶层起步的。但在王朔的小说里,没有这一特殊人群在特殊时代的独特苦难,也没有他们的挣扎、迷茫和个人努力,我们最后看到的就是王侯将相之家的幸运儿,就是挥霍青春的孩子,就是一直被幸运和特权庇护到老的成功人士。不知道王朔是省略了很多,还是掩盖了很多。或许这是他自己编造的童话,也疏导着几代青少年无处发泄的激情,也满足着某个时代某些人的怀旧春梦。但是,即使有特权的地基就这么“随随便便成功”吗?是不是每一个曾经有特权的子弟都无一例外地一帆风顺?再退一步说,凭借特权成功也就算了,还要把这种成功方式拿出来炫耀,是不是有点得便宜卖乖?这是我的疑问,也是我不能相信这种童话的原因。
《血色浪漫》同样是一群特权者的故事,一群吃穿不愁、碴架泡妞、最后凭借特权成功回归主流社会的人的故事。《血》这五十步的逃兵尚且能嘲笑《动》一百步的,就是它还多少写到了些“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特殊心理,写到了他们当时的某种被涮被遗弃的感受,写到了他们自己的苦难经历和奋斗历程,从而没有了王朔掩盖不住的、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和得意劲儿。但是,归根结底,两者都是特权者的故事,两者也存在着相似的价值取向,即对那个时代、那些经历的美化、梦幻化、浪漫化。为什么叫“血色浪漫”?因为主人公钟跃民一面可以极富艺术感受力地描述音乐、文学(浪漫),一面又可以极具流氓精神地斗殴打架(血色),人称“背着菜刀的诗人”。而把这一精神推而广之,文革也就成了在浪漫激情催动下的血雨腥风——就这么“血色浪漫”了。
不过,我也不相信都梁的童话。虽然我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仅有的印象向我显示的也是伤口和鲜血,眼泪和苦难。血色的背后是宗教式的狂热、是无理性的暴行,无论隔着什么样的审美距离,我也断不能看出有什么“浪漫”可言。没有勇气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必为其披上浪漫的外衣,这种“艺术加工”无非是软弱的自欺。

3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在苛求《血色浪漫》和《动物凶猛》,因为两部作品的着力点完全都不在对文革的反思上,也不在对一代人命运的揭示上。我只是在抱怨前理解中落空的期待,借两部成功的作品来抨击同类题材创作的盲区。其实,《血色浪漫》还是有吸引我的地方,只是浪漫的不是血色,而是——
钟跃民。
这是一个绝对浪漫的异类。他代表不了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代表不了与“老兵”相对的平民子弟,也代表不了他自己所属的“老兵”阶层,甚至,他根本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时代语境下能够造就的类型!
从小说开头,1968年,仅仅在文革开始的两年,钟跃民就已经以自嘲的态度反思自己在运动中的表现了,这不只是政治上的先知先觉,更是一种敏锐和清醒的人生态度。换句话说,他不是那些盲目狂热、丧失自我意识的青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自我意识太强的理性主义者。所以他才能够像个文学青年和艺术家一样鉴赏文学艺术,又能够变成一个十足的流氓去打架斗殴,插队、要饭、当兵、摊煎饼、做生意、开饭店,他能够完全投入和享受每一个角色和过程,又能及时地抽身而去,随心所欲地展转于各种角色、各种经历以及各个女人之间,永远选择、永远创造、永远不固定,要的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感觉。这是何其精彩的表演性结构,这是何其精彩的表演人生!
那么,你还能说塑造这样的人物是代表文革中的一代人或一类人么?不能。正如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看完《血》第一反应就是看《在》,无奈图书馆暂时借不到,否则读完《在》再来评论钟跃民会更到位),钟跃民与其说是文革青年,倒不如说更像“垮掉的一代”,甚至比我了解的垮掉的霍尔顿(《麦田里的守望者》)更加高明:后者只是以破坏性的叛逆来对抗既定秩序,而钟跃民则完全自为自主地在导演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钟跃民确实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浪漫是他全部的生活,而不是一个时代的狂乱,理想是自我设计的导向,而不是意识形态编造的“理想”。读这个人物,我倒是常常想到自己了解的几个70后理想主义者。其实钟跃民完全可以是保尔•柯察金的战友,可以是五四运动的革命青年,可以是美国垮掉的一代,可以是五月风暴中的法国学生,甚至可以是70后、80后——只要其核心是“在路上”的感觉,以上时代背景都能够提供相应的补充作料。
所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革背景只是小说的一种调味品,或者说作者选择写这种比较熟悉的生活,而这一背景与塑造主人公的联系并不紧密,主人公的核心特点反倒有挣脱背景达到普遍性,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总而言之,《血色浪漫》绝对不是什么刻画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它只刻画了一个人,一个不同于“一代”、甚至不同与中国、却达到了更高普遍性的人。它也不是一部“成长-教育”小说——钟跃民表面上丰富的人生履历并没有改变他性格的核心部分,反而是这一核心的不断展开。它还不同于《动物凶猛》——《动》选择文革为背景意指那个压抑的时代,多少与青少年性心理有关;而《血》的背景可以与人物剥离,实际上,它离文革更远了。最后,《血》算不得一部优秀的作品——虽然塑造了一个精彩的钟跃民,但是怀旧色彩的刻意掺入、以及集爱情、军旅、动作、悬疑于一身的杂烩架构剧写法,使它在文学意义上沦为平庸;我喜欢的《亮剑》改成电视剧删去了1/3,而《血》,我怀疑它压根就是为电视剧而写的。
顺便说一句,不看好今年它在茅盾文学奖上的前景。

4
虽然我承认我蛮不讲理的苛求,虽然上面我也抛弃了这个执著的前见评论了小说本身,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追问文革题材的价值取向和创作盲区,尽管无力——就像老师对着出席的同学抱怨缺席。
有点奇怪,对于这隐含着不公正的特权思想的童话,却没有多少人对其价值取向表示怀疑——也不奇怪,移情,本来就是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重要的心理机能。我们总是很容易地把感情投射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正面人物上,与他们合而为一,所以在成龙李连杰痛扁对手时,不会有人站到挨打者的立场。所以在《血色浪漫》中,不会有太多人想到李奎勇和小混蛋的阶层。更何况,在《动物凶猛》小说中,与马小军一伙对立的阶层干脆缺席,于是曾经的平民子弟、知识青年、今天的下岗职工——被时代戕害了的一代人又被彻底地遗忘。更可怕的是,我怀疑在小说和电影的广大受众当中,恐怕还有不少这类被遗忘的人。理想的幻灭并没有促使他们反思和忏悔,现实的不如意反而让他们继续沉浸于自欺,时代的弃儿在不遗余力地向时代的幸运儿移情,对他们来说,那也许根本不是段荒唐和残酷的往事,反而是他们未了的旧梦和可望不可即的“理想”。
至于我们这一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创伤记忆”,文革的一切只不过是抽象的符号、历史的存在。而明知是十年浩劫,却又对它怀着莫名的好奇和向往,曾经荷尔蒙乱飞的时代与今天我们当下的处境遥相呼应,又激发出一种追求刺激的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这类作品还具备了类似《古惑仔》和青春偶像剧的功能。
然而,那不应该是一段难以摆脱的噩梦吗?不应该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吗?不应该是一碰就疼的伤口吗?如果是,如果创伤如此深刻,为什么移情却如此轻松?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民族,一个幼稚不长进的民族,一个缺乏自我意识、反思和忏悔精神的民族。
或许我的阅读有限,我也愿意相信总有反思性的有深度的作品,但是事实是近些年走红的作品总是把文革作为调味品和擦边球,在这个意义上,文革与老上海一样,都成了怀旧的元素而模糊了本来的面目。而接受者们则有选择地将真正的苦难赶到了无意识深处,向仅有的美好移情,再回首,曾经的苦与乐都蒙上了一层玫瑰的颜色,好,和谐了。
幸运儿还在移情中自得,弃儿们还在移情中自欺,后来者还在移情中幻想。姑且篡改朋友的一句话作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由正面视角,生出真正关于文革的叙事?

 2 ) 黄色的灿烂---评《阳光灿烂的日子》


                         
从颜色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次美妙的尝试。
我是在看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突然想到的,他的理论令我耳目一新。 他说暖色意味着接近黄色,暖色向观众逼近,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体会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黄色为基调,它像黄色老照片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会把我们带入金黄色的回忆之中。那是一种对自己青少年时光的暖洋洋的记忆。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有很多痛苦很多忧伤,这种温暖可以一定程度上抚平我们的伤口,没有寒冷没有忧伤没有悲凉。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多的是给你增加温柔和美好的记忆,我们可以记住许多个傍晚马小军在北京近代楼群的上空游荡的情形,夕阳西下的黄色海洋把我们所有的忧伤和痛苦都淹没了,只留下对天真烂漫的美好回忆。
我们知道,黄色如果长时间注视,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刺激骚扰人们,显露出急躁粗鲁的本性。用黄色来比拟心境是一种狂躁状态,一个疯子总是漫无目的的到处袭击人,直到他筋疲力尽为止。这也可以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找到根据,从某种程度上讲,《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黄色主要是其主人公马小军心境的一种外射。它告诉我们主人公温柔记忆的同时还心存狂躁不安。夏雨饰演的马小军上镜头的第一句台词:“我操!”就已经很表露无疑的告诉我们他的桀骜不逊和离经叛道。当我们看到他及他的伙伴骑着老式笨重的自行车驶向暗黄的街头巷尾时,那种不顾一切又不屑一顾的眼神告诉我们北京就是他的王国,他可以为所欲为不负责任而且惟我独尊。影片的渐次展开证明他就是这样挥霍他们那充满阳光的青春的:他可以跟伙伴一起打群架,并且拿起红砖砸向对方而面不改色;他可以随意的开人家的锁……
也是在某天开锁的过程中,他无意的发现一张穿泳衣的女孩照片。从次开始他全心全意死缠烂打的追求他心怡的女孩。充满青春期的骚动和歇斯底里的渴望,其中不乏粗鲁的强暴,但别担心,它跟道德无关。他的爱是如此的天崩地裂却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刘忆苦的出现使他的爱情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这种苦闷与狂躁使他在阳光充足的黄色之中迷失了方向。他于是背离他的伙伴孤独的走向自我。他孤立伙伴,伙伴也孤立他。于是出现了游泳池那一片浅蓝浅蓝的水域。这是马小军的一次非常精彩的忧郁点缀。
我们知道,蓝色是冷色。是离开观众向自身的中心收缩,我们在蓝色中感到一种对无限的呼唤。对纯净和超脱的渴望,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他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很显然,马小军的天空不是蓝色的,那仅仅是生命中某个时刻的停留,并且还是很浅很浅的那种。当我们看到马小军六神无主的爬向那高大无比的跳水跳台时,他顿时变得安静无比并且缠绵悱恻起来,爱情原来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情。平时天马行空的口若悬河这时候很遥远很幽深,当然,也很忧伤很悲凉。不过,还好,立刻,影片就接近尾声。
黄色又是典型的大地色,它从来没有多大的深度。也无表达深度的能力。王朔的原作小说《动物凶猛》没有承担揭示深刻意义的义务,姜文改编的电影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也没有。所以我们也不要在马小军身上挖掘什么深度内涵和反思。那些批判这部电影的言论说背离人性啊说会误入歧途啊之类有时候是非常可笑的甚是是可悲的。
影片结尾也意味深长。这是现代化的北京,还是那些伙伴,却放在豪华的轿车里,放在黑白里,我们知道白色带来巨大的沉寂,像一堵冷冰冰的坚固的和绵延不断的高墙。而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它告诉我们,现实的我们是沉寂的毫无生机的。那“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是我们心的向往。
当然,《阳光灿烂的日子》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热情洋溢,精神焕发。我们在温暖的海洋里体会到的是马小军青少年时期妙趣横生的点点滴滴。

 3 ) 《阳光灿烂的日子》体现了姜文的什么风格?

姜文26年只导了6部电影,产量是真的不高,质量的话至少前4部是没有争议的,而且每一部电影都对应一本书,这一期的电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部分简称《阳光》),书是《诞生·一部电影的诞生》。

姜文作为一个演员是优秀的,这个我想就不用细说了。1994年上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当即一炮而红,获奖名单一长串,还获得199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度“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电影爱好者大约都知道,1995年是个经典扎堆的年份,而中国电影从来没有上过这个榜单,意义非凡。

《阳光》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王朔何许人也?和姜文一样是军队大院子弟,他红得比姜文早,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90年代初期,满大街都是他的书,他还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配角。电影对于原著的还原度表面上挺高,甚至很多台词都一样,但看完了电影就会发现,精神内核与原著大有不同,这种保留形式更换内核的改编风格,一直保持到姜文后来的所有作品中。

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70年代初期,军队大院的一群孩子整天无所事事,逃学、打架、拍婆子(追女孩子)。

马小军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配钥匙开锁,他说自己并不是小偷,因为他从来不偷东西,只是喜欢到别人屋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偶然的机会,马小军在别人家发现了一个女孩的照片,被深深吸引了,后来他知道这个女孩叫米兰,比他大几岁。

他喜欢米兰,想方设法的接近她,而米兰却对这个小几岁的“弟弟”若即若离,和高大帅气的刘忆苦走到了一起,马小军醋劲大发,和刘忆苦大打出手,然后又企图强奸米兰未遂,最后被小伙伴们唾弃。

就这么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吗?有人说《阳光》是一个时代的反思,那是影评人自己说的,姜文可没这么说。故事发生在70年代初,正是WG时期,成年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同时期的其它影片中感知,比如《霸王别姬》和《活着》。

相比这两部电影的压抑,《阳光灿烂的日子》简直是没心没肺的狂欢,你要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会觉得这个是不真实的。

电影完全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演绎的,其内涵也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具体到青少年时期的一段情感体验,或者说是初恋也可以。电影只是把那些生活细节真实的呈现出来,能感受到什么是观众自己的事情。

翻翻网上的一些影评,几乎都是在描述故事,用各种华丽的辞藻来复述电影的情节,然后就是扯政治隐喻。我理解《阳光灿烂的日子》,并不是它的“故事”很好,也没觉得姜文是要讲个什么哲理教化世人,这部电影好就好在讲故事的手法,是镜头、台词、音乐、表演等等,是技术的东西,看姜文电影,“故事”要排到最后,他这么拍也是有原因的。

有一期姜文上圆桌派,就说起了曾经代表中国去国外参加电影节,就发现国外的电影即便不怎么样的电影,在画面、音乐等这些技术的东西上都是很好的,而国产的电影就看起来就不精神,他就想自己拍电影一定要拍有精气神的东西。

镜头语言

既然知道了是关注技术,那么我们就从镜头聊起。这里说的镜头,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应该是“镜头语言”,也包括声音的设计等等。

姜文很擅长吸收好电影的表现手法,并不是简单的致敬,而是下了功夫去研究,把好镜头的精髓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比如幼年的马小军趴在窗户上偷看几个小女孩跳舞,分镜头和《美国往事》中面条偷看黛博拉跳舞就即为相似。

幼年马小军和小伙伴们比赛扔书包,书包落下一个巧妙的转场,马小军就长大了。这个转场就类似《2001太空漫游》,原始人扔起一根骨头变成了太空飞船,浓缩了几十万年的人类发展史。

马小军在镜子面前自言自语的装逼骂警察,和《出租车司机》里面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就很像。

在卢沟桥下打群架,两边谈判正紧张的时候,一列火车从桥上开过,压住了说话的声音,紧张气氛营造得很好。这个类似《教父》中迈克枪杀仇家时轰隆隆的火车声,极其优秀的音效设计。

像这样的例子在姜文电影里面可以找出很多,如果你观影量足够多,看姜文电影就会有很多发现彩蛋的惊喜。但是整部电影并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整体,每一个致敬的段落都和电影的情节很合拍。这也就是姜文说的,现在有些人看不懂,将来他会懂

音乐是电影的灵魂

音乐给人的影响是很神奇的,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永远记住某个电影片段的音乐。

《阳光》结尾的高潮部分,用的音乐是意大利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这个间奏曲也被马丁·西科塞斯用在了《愤怒的公牛》开头,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拳击手一个人在拳台上挥拳、跳跃,这段音乐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孤独。

姜文在剪辑《阳光》的时候,一直是以《乡村骑士》做基调,电影和《愤怒的公牛》内核是相通的,表面的故事都是琐碎与暴力,是想要摆脱某种控制的挣扎,但真正的内核都是深沉的孤独。马小军天天和小伙伴们混在一起,其实内心是孤独的,即使对米兰的初恋,实际是青春期的性萌动,由于缺乏引导,肆意生长成为一种占有欲,根本没有爱情什么事。

为什么姜文经常被“误读”,我也举一个音乐的例子。马小军打架拍板砖那一段,用的音乐是《国际歌》,我曾经以为这是个隐喻,这一点也被官方建议修改,说明官方的解读也有这个意思。但后来读了姜文的书才明白,用这段音乐的原因,那时候根本没电视,街道和大院都是大喇叭转播广播台的节目,到了傍晚节目也没了,就是放《国际歌》,所以姜文只是还原了记忆中的映像,是我们自己想多了。

剧本和台词

原著大约6万字,而电影剧本有9万字,非常细致的改编。

台词当然也是剧本的功力,就像剧中马小军强奸未遂,米兰问他,你觉得这样有劲吗?马小军回答:“有劲”,这部电影的台词整体都很有“劲”,不同于之前的任何国产电影。

当然也有细腻的东西,马小军的妈妈骂他的那一段台词就很细腻,斯琴高娃是老艺术家,在影片里发挥演技的就这一场戏,几句台词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爸爸是部队高级干部,长年在外执行任务,妈妈曾经是文化人,这种结合有政治因素,是建国初期部队婚姻的常见模式,这些其实在原著里面就有的。

下着暴雨的时候马小军哭喊着向米兰表白,第一句话喊“米兰,我喜欢你”,米兰装没听清,第二次再说的是“我车掉沟里了”,真是哭笑不得,两句话把马猴那种既冲动又怯懦的性格表现得很完美。

当然,你要是读了原著再看电影,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妙味。比如原著里面马小军强奸是成功了,台词是“你活该”,电影改成了“未遂”。如果一定要找找故事背后的内涵,王朔的文字确有一种“批判时代”的感觉,而姜文把马小军描绘得更加孤独和无力,时代的反思也更加深刻。

从书里看到的幕后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了25万英尺胶片,创下了国产电影使用胶片的记录,这些胶片是怎么用出去的?

打完架洗澡那场戏,大冬天的演员们在澡堂里拍了30多次,马小军身上都被水冲得脱皮了,夏雨第一次演电影就拿威尼斯影帝,(多谢评论提醒,此处原来误记为戛纳影帝),他也不是什么表演天才,这个奖是磨出来的。

宁静的那张照片也是用胶片拍的,4本胶片大约23000多格图片挑出一格来冲印。

摄影师是顾长卫,他曾警告姜文:“你这么拍 ,很多都是要剪掉的” !而姜文也坦言他有点“恨”顾长卫这么说,对于创作姜文从来不考虑成本,但是后果也很严重,由于前期的投入太大,《阳光》剧组几次弹尽粮绝,差点胎死腹中。

单看电影可能以为姜文是“天才”“鬼才”,第一次拍电影就能这么牛,看了书才明白成功的关键是认真、执着、讲究。别说姜文不会讲故事,他玩的是音乐、文字、镜头,他的电影是文艺片,是风格独特的艺术电影。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我们看起来才能热血沸腾,意犹未尽,完了总觉得这背后有点什么。

于是姜文电影就成了传奇,于是有些人就会说“他的故事绝不会简单,背后肯定有隐喻”,同时也会出现很多千奇百怪的解读,我并不反对解读,只是无论什么电影都局限在“故事”里,看电影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帮青少年句句不离粗口,抽烟喝酒打架强奸,怎么看也不会是个好“故事”,要放到现在估计很难过审,会被剪得乱七八糟,有些人一样会说看不懂,一样会被骂成狗屎。

但是后来姜文的电影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玄幻,可能就是因为一部被禁的电影《鬼子来了》


视频增加了几段姜文的采访: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原文链接

 4 ) 《阳》与《钢》——那些年,姜文YY过的女孩

            其实这是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评。但觉得改名叫《那些年,姜文YY过的女孩》可能会更拉轰一些。哈哈。虽然俺一向比较低调。
            因为周四晚上打球冻着了,又是流鼻涕又是咳嗽,实验室太冷,所以这两天一直窝在宿舍鼓捣具哥(研究生的新任具哥)的电脑。具哥电脑里除了爱情动作片之外一个电影都没有,我觉得无聊,就一遍一遍地在线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发觉我的眼睛就跟汰渍洗衣粉一样,任何污渍都逃不过我四只眼(眼镜也算上)的漂洗。我找出了好几处穿帮镜头,并且自得其乐,悠哉悠哉。好八卦的人永远都不愁乐子。
             下面正文说的却不是八卦,而是正经八百的考据工作。秉承着乾嘉学派一丝不苟的传统和浙东学派深稽博考的学风,我写下了这篇《<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系考》。
            好。正文开始。
        
                                                            《<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系考》
        
            《阳光灿烂的日子》后半部在莫斯科餐厅里庆祝马、刘二人的生日(其实这一天是王朔的生日)时,那个马小军和刘忆苦打架的镜头,这个长达1分40秒的镜头,升格—定格—倒升格—定格一气呵成,令人拍案叫绝。它与扔书包转场、高台跳水等镜头一样,漫溢着瑰奇的想象,是每个热爱这个电影的人所津津乐道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莫斯科餐厅这场戏里,有两句乍听起来十分扎眼、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地对白。这对白出现在米兰送给马小军生日礼物——泳裤后,哥儿几个拿红色泳裤开玩笑,这时米兰对马小军说,
        
            米兰:甭理他们,你就专攻练吧,昂。我还等你来救我呢。
            马小军:那要是这么着我也不用谢你了,反正也是为了救你的命。……
        
            这两句话一闪就过了,所以一般人看这段对白时也不会留意。但跟影片前前后后一对比,这两句话的确让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马小军要就米兰呢?米兰之后也没早什么祸患啊,并且之前也没有征兆或约定什么的?如果说60分钟时米兰自承“不会游泳,落水需要救”可做照应的话,那影片在101~105分钟游泳池的戏中,已经表明米兰是会游泳的了,这照应岂不显得太不严谨。但如果你还记得影片第61分钟两人在米兰家的对话,并且你熟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话,那就显得顺理成章,你也就不会奇怪了。下面是两人61分钟的对话:
        
            米兰:你都看什么书啊?
            马小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春之歌》,还有《苦菜花》什么的。
            米兰:喜欢冬妮亚吗?
            马小军:我喜欢保尔,冬妮亚也喜欢,可惜后来她变了,变成资产阶级了。
        
            冬妮亚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第一女主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三章,有保尔在湖边钓鱼时初见冬妮亚,并用朱赫来教的拳法,痛打企图调戏冬妮亚的两个跟班的描写,保尔在第一次遇见冬妮亚时就救了冬妮亚。书里这样写道:
        
            “面对着扑过来的苏哈里科。这时他想起了拳击要领:‘左腿支住全身,右腿运劲、微屈,不单用手臂,而且要用全身力气,从下往上,打对手的下巴。’他按照要领狠劲打了一下…… 只听得两排牙齿喀哒一声撞在一起。苏哈里科感到下巴一阵剧烈疼痛,舌头也破了,他尖叫一声,双手在空中乱舞了几下,整个身子向后一仰,扑通一声,笨重地倒在水里。
            冬妮亚在岸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打得好,打得好!’她拍着手喊。‘真有两下子!’ ”
        
            这样或许就能解释米兰的话“你就专攻练吧,我还等你来救我呢”了,因为在姜文的设定中,米兰就是冬妮亚类型的人物(就像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影射到《士兵之歌》一样),这在以后会详述。另外,米兰问马小军会不会游泳,马小军说“不信我游给你看”——冬妮亚与保尔的第二次相见,就是保尔在游泳。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亚给朋友的信里,谈到保尔曾为了冬妮亚从“五俄丈高”的悬崖跳进水里,与此相对的,本片中马小军和刘忆苦都在米兰面前表演过高台跳水。跟冬妮亚一样,米兰喜欢读书、能歌善舞、活泼开朗,并且家庭富裕(望远镜、装暗锁)。
            这时你可能会嫌论据不足,说“你这只不过是乱联想罢了”。我这里还有个材料,可以支持我的论点,证明米兰有冬妮亚的影子,或者说米兰是马小军YY的冬妮亚。这个论据源自本片海外发行时被剪掉的一段马小军的梦境。因为我们现在能找到的片源都是日二区(日本版)转换的,故1995年大陆公映时未删节的版本大部分人都未曾看到过。这段梦境里有这样的镜头:
        
            马小军穿着苏联红军的衣服,从车上跳下来刨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筑地的情景)。   
            刘忆苦穿着皮草大衣和冬妮亚状的米兰站在一起,马小军愤怒又委屈的喊道:“冬妮亚,你怎么跟刘忆苦这种人在一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遇见了嫁给了铁路资本家的冬妮亚)
            马小军:“米兰,我真痛心!你竟然成了资产阶级的人。”
        
            这是直接指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镜头,马小军甚至指着米兰喊出了冬妮亚的名字。有人称这段不仅有梦,还有梦中之梦的片段,“领先《盗梦空间》15年” 。但这美丽的梦境为何被删了呢?因为里面大量模仿《平原游击队》《列宁在1918》《英雄儿女》以及恶搞保尔和冬妮亚的段落,中国观众会产生共鸣,而对外国观众来说,不仅不会有代入感,反而成了破坏观影情绪的障碍,就连资助姜文拍摄本片的让·路易,也对姜文在抒情的叙事中突然加入这个超现实主义的梦境(里面甚至出现了模仿达利《永恒的时间》的画面)很不理解,他在给姜文的一封信中写道:“‘做梦’的那场戏,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希望您能全部剪掉……太笨了,不够巧妙。我知道很多大导演都有过这样不好的品味,他们往往显得特别盲目,反而表现出"了不起"的感觉。我希望您不会这样。”最终,姜文忍痛割爱,砍掉了他引以自豪的这个梦境。这场戏最终没有出现在目前流行的DVD中。
            姜文在讲述《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过程的《诞生:一个电影的诞生》一书中并没有特别的述及《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关系。也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姜文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又也许是他故意留下个谜面让观众来猜。也许姜文的少年就是在对冬妮亚的幻想中度过的,他把她外化成了米兰,成了马小军(姜文曾叫姜小军)梦想的“画中人”。
            我曾在济南中山公园的旧书市场看到过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旧书,很旧很旧,忘了什么年数印的了。书的扉页上用一手俊俏的钢笔字提着海涅的情诗《乘着歌声的翅膀》,诗后附的两句话说明,这是一个男生送给一个女生的书,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抄上海涅,就算是情书了。无疑,冬妮亚是中国几代青少年美好的儿时记忆,潘知常说:“其实电视机传媒时代的人们可能不理解,那个时候,中国青年人中影响最大的偶像,其中有一个,就是冬妮娅。”在那个资料缺乏的年代,人们在革命小说中寻找爱情,刘小枫讲他读《牛虻》时说,那是一本炙热的爱情小说,他甚至想“有一番属我的革命经历,以便也能拥有波澜壮丽的一生情爱”。那时的人们都知道娜塔莎和安娜·卡列宁娜的故事。你还记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拿《安娜·卡列宁娜》泡马子吗?就像胡兰成拿着《封锁》敲开张爱玲的门那样?

 5 ) 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题记: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命运恰似一朵长河里的浪花,无论是他的欢唱还是他的低吟,都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未来,他没有绝对的自由。个体发出的音符,总是淹没在宏大的主旋律之中,只可能与之谋求和谐而不可能与之违拗。
第一部分:影片简介
影片以一个仰望蓝天的空镜头和激昂的旋律“革命风雷激荡,战士胸有朝阳”开场,伴随着仰视拍摄的毛主席雕像拉开序幕。导演用非常浓缩的方式诠释了时代。
 文革带来的全民族的群体狂热,通过喧闹的人群,疾驰的汽车,奔跑的孩子,飞扬的尘土,在雄壮激昂的背景音乐中,像史诗一样徐徐展开。你甚至可以嗅到骚动中的硝烟味,
最后一个飞机带着浓烟毅然奔向远方的镜头,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总之,这一开场非常精彩地点明了时代的主题。
     紧接着是小学时代的第二场戏。三名可爱的女孩子在“阳光灿烂的”教室里排练舞蹈的镜头,是一幅唯美的画面。拍摄时有意渲染了阳光,让人感到光的虚幻和温暖。
                     
背景音乐是远飞的大雁。紧接着,这一短暂的温馨被男孩子们的石块砸碎了,背景音乐换成了欢快的骑兵进行曲,在波尔卡式的快节奏奔跑中,几个淘气的小学生嚣张着他们无忧无虑的岁月,在一个小土丘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丢书包戏。四个男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用力向上扔书包,轮到马小军时,书包扔上蓝天久久没有落下,四个孩子一起仰望蓝天,却只看到坠落的书包和散落的书本,再次回到马小军手中时,时间已经一步跨越到初中时代。空白的蓝天下,象征着知识的书本无奈地散落,而有意使用的慢镜头效果,让人品味出意味深长。
    这段戏是整部电影中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仰望蓝天,代表那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仰望时的目光,带有圣徒般的虔诚。然而只是看到书本散落,那象征着时代对知识的抛弃和轻蔑。而且,这种愚昧和无知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一直延续到马小军的初中时代。导演用最简练的电影语言传达了丰富的信息,让人产生了无尽的感慨,构成了电影的诗意。
初中时代是整个电影着力描述的。在正式开始讲述故事之前,有一段值得注意的独白:“这座城市属于我们”。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七十年代中期那一代人的青春期心理总结。正因为如此,他们胆敢在课堂上用各种手段羞辱老师,胆敢自己制造钥匙溜门撬锁,充满了原始的野性。此处电影的节奏明显放慢了,在平静安详的独白中,故事像涓涓细流缓缓地行进。在看似无关紧要的讲述中,导演很自然地将他对那个时代的看法表述出来:“人们都没什么钱,那些现在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当时闻所未闻,屋里多是单位发的家具”“那时候除了一些政治品质可疑的干部,贪官污吏凤毛麟角”。这两段话看似平常,其实是用简单的语言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对七十年代社会情况做的总结。后边还有一些补充:“那时候人们上班是从来不溜号的”“而且因为从没丢过东西,也从未引起任何的警惕”。导演通过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巧妙地表达他对特殊时代的特殊感情。
紧接着是一场重要的戏。男主角溜门撬锁进到女主角的房间中。导演有意渲染了此处的“阳光”。充满整个房间的是虚化的阳光,仿佛夹杂着尘土。
          
男主角在好奇地玩弄望远镜时,哼着的是《英雄儿女》里的英雄赞歌,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英雄梦,这一主题在前边已经有多次体现,在后边也将有多次重复。在手持望远镜忘情地旋转时,马小军带着兴奋,好奇和眩晕,当他的视线触及到女主角的一张照片时,神圣的阳光降临了。女主角的清纯的形象和灿烂的微笑,使得马小军心中一颤。他不自觉地后退,表现了一种尊重和敬畏。他再次拿起望远镜端详女主角,这恰好提供了一个强化主题的机会,男女主人公的特写镜头再一次出现,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而没有呆板僵化之感。

 镜头在米兰的笑脸中淡出,切至另一个女主角余北蓓。在余北蓓的身上,导演集中表现了一个放荡女青年的特点。她混迹于一群同样处在青春期骚动的男青年中,而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她的形象和米兰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之后欢迎柬埔寨国家元首的一段戏,又是游离在主题之外的“枝节”片段。红得突兀的脸,歇斯底里般的机械动作,虽然人们穿戴着节日的盛装,也掩盖不住特定时期的群体变态。背景音乐是《友谊的花开万里香》,很贴切地反映了时代特色。导演的配乐做得非常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导演在正常的叙事结构中插入了很多“枝节”型的片段,为主角的活动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时代舞台。这一手法贯穿整个电影始终。
接下来是马小军对爱情的幻想以至于产生迷惘的经典片段。这一段中,“阳光”作为主题再一次得到强化。马小军再一次来到米兰的卧室,他对照片中的女主人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爱恋,他静静地趴在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发丝,迎着满盈的阳光仔细端详。这是一种纯洁的感情,他圣洁的目光和小心翼翼的动作说明了他对这份感情的重视。此处的背景音乐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舒缓略带忧郁的旋律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在那个阳光普照的下午,马小军在整幢房子周围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他在追寻什么?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在屋顶上“像只热铁皮上的猫”一样跑来跑去。这样一种像丢掉魂魄似的恍惚状态,深刻地表现了马小军心中的焦躁不安和迷惘。只有曾经经历过那种惶恐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此处蕴含的无奈和凄凉。
                   
苦苦追寻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本来就没有失去什么却感到怅然若失。
每个镜头中都有阳光,但仿佛都是落日的余光,昏暗而无力,连续的一组中景镜头中,只出现主人公一个,有力地突出了马小军形单影只的形象,从而创设出一种孤寂苦闷的气氛。
这一段落以一个对比分明的中景镜头结束。强烈的对比效果将气氛调动到高潮。
之后马小军又回到了米兰的卧室。这一次,马小军遇到了一直存在于他幻想中的米兰。
导演的处理方法是让马小军躲在床下偷窥米兰的小腿和脚,并没有出现米兰的其他部分。
                        
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留下悬念,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情绪;另一方面也符合马小军的性格特征。马小军的紧张和米兰的轻松随意构成的一对冲突,是这段戏的戏剧性所在。在马小军的眼中,天使般美丽的米兰竟然有着如此粗壮的小腿,而且动作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温柔。现实总是将幻想轻而易举地击破,最后马小军的一声长叹,既是精神高度紧张之后的放松,也包含着对幻想和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
接下来导演又一次游离到叙事主轴之外。故事发生在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来华演出的音乐厅前。其间有一个中年人因为喜欢音乐而冒充朝鲜大使,结果被警察赶出音乐厅。这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精神生活的贫乏,导演通过黑色幽默来控诉。后来马小军被误认为是年轻混混而被抓入派出所,在那里他受到了态度粗暴的警察的训斥。马小军的哭诉和求饶则表现了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这是他的重要性格特征之一。在从警察局狼狈地逃出来的时候,导演的镜头指向了漆黑的铁门和墓碑。
               
回到家后,马小军对着镜子幻想对警察的报复,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紧接着是一段精彩的“武打”戏。导演通过24个长短交错的镜头刻画了两帮青年打架的场面。在雄壮有力的国际歌的烘托下,“战斗”在紧张地进行,各种“绝招”一一上演。其中有几个较长的镜头,摄影都很稳重,没有抖动,而是通过迅速的来回摇移表现紧张的气氛。马小军在警察局受了窝囊气,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于是他变得“残忍”起来了,用板砖拍“敌人”的头,还上演“鞭尸”行为。国际歌的反讽作用令人印象深刻,在整个时代的洪流中,这群不学无术的年轻人怀有英雄梦,逐渐退化成了滥发的淫威,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
                   
    接下来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马小军与米兰交往的故事。我们发现,从两人相识开始,就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米兰在年龄和气质上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是把马小军当作孩子。
马小军见到米兰时,根本没有男子汉的气概,有的只是小男孩对大姐姐的畏惧。从几个特写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马小军窘迫的笑脸和米兰的镇定自若,突出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性。
              
为数不多的几组特写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在马小军邀请米兰到他们的大院去玩耍时,米兰结识了高大帅气的刘忆苦。她对刘忆苦怀有的才是真正的爱情,对马小军充其量是姐姐对弟弟的“亲切中带有客气”的关心。马小军显得特别兴奋,为米兰表演《列宁在一九一八》的片段,一时逞能头脑发热竟然跑到烟囱上,险些摔死。然而他发现,他做出的种种努力都不可能得到米兰的欢心。这是马小军爱情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由于与米兰交朋友的事情被父亲发现,马小军受到父亲严厉的责骂。与前一段母亲对他的责骂相比较,父子之间的语言很简练,以一个干脆的耳光为冲突的高潮。这是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写法,无需多论。
接下来又是一段重要的“枝节”型片段。这次导演利用的时代道具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没有丰富的文艺作品,只有单调的精神生活,人群聚集在大院里,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同样的作品,一群人竟然可以同时背出剧目中的台词。众人异口同声的“唉,当心哪,有毒的”,引来人群的欢笑。电影本身所要传达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人们只好通过这种附加在电影上的东西来获得娱乐了。但是,在电影院,竟然在放映“受批判的,毒性很深”的电影,坐在第一排欣赏的,是一位白发的首长和一个他的妖娆的秘书!
含泪的笑声反映出了导演卓越的批判能力。
           
青年们在屋顶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构成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颇具怀旧感。一直到太阳初升,时间轴平滑地过渡到第二天。
        
马小军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中,在浪漫的小树林里,马小军沉醉在米兰的一言一行中,心中无比温暖,恰似这一抹阳光。镜头仍然突出阳光主题。导演有意在各处重复这一主题,创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好像是真实的记忆,又好像是虚幻的幻想,真假交错,虚实相间。
          
马小军的外祖父去世了,于是他暂时离开了小群体回唐山奔丧。这里导演交代出马小军父母婚姻方面的障碍,阶级问题像一张无处不在的魔网,撒遍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火车顶着落日呼啸而过的画面,如果你看过姜文的另一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就会惊叹导演的个人风格如此固定。这是几乎相同镜头!我们说,这个镜头非常富有诗意,落日,余辉,都是比较昏暗的,能够让人产生郁闷情绪的,而火车的出现则带来一种漂泊无常的无奈感。导演在选择素材创设气氛方面的功底可见一斑!
从唐山回来之后,马小军碰到了傻子古伦木。傻子在伤心哭泣,马小军象征性地喊了一声古伦木,傻子则象征性地回了一句欧吧。这一段要表达的意思很朦胧,但是传达给观众的感觉却很明确,让人感到未来一定会有一个不幸要发生。
             
的确如此,在马小军不在北京的这段日子,米兰和刘忆苦的感情已经有了新的进展,马小军目睹二人耳鬓厮磨和打情骂俏,心生醋意。导演通过他踩自行车脚蹬来表现这种心情,
表现得很到位。
                 
     在晚上进行的生日宴会上,跳完变态的天鹅舞之后,马小军用一种带有仇恨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忆苦和米兰,仿佛怒火中烧,让人感觉到马上会有一场暴风雨要来临。
                    
紧接着是游泳馆冲突一场戏,马小军的懦弱,刘忆苦的英勇形成一对冲突,在争夺米兰这场战争中,当然是马小军被淘汰。这是马小军彻底输掉爱情的地方。
潜伏已久的冲突终于在莫斯科餐厅爆发了!马小军把他心中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他侮辱米兰的人格,并与刘忆苦互掴耳光,那几个干脆有力的耳光,让人觉得非常过瘾。而当马小军拿起扎碎的啤酒瓶冲到刘忆苦面前时,气氛达到了最高潮!观众觉得,马小军这只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对他这次爆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然而,导演是在和观众开玩笑!这只是马小军的幻想而已!在亮明这是虚假的场面之后,导演紧接着给出了当时的实际情景,马小军还是那么懦弱,在聚会时脸上还有那么多的笑容,他心中的不甘和受到的委屈到什么地方去了?变成了雨后声嘶力竭的呐喊。本来餐厅里的一场暴风雨,成了马小军一个人的暴风雨,马小军的懦弱使得他成为牺牲品。
这一部分的构思非常奇妙,观众的情绪完全被导演控制了,先激动,后无奈,然后才能更加深刻地体验马小军的内心世界,导演在叙事结构方面的构思非常成功。色调方面,“老莫”里的金碧辉煌,和暴风雨中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心理发生扭曲的马小军终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怀着仇恨的心理去强奸米兰。然而,他的懦弱,再一次击败了他,强奸未遂的他,被彻底抛弃。从此他成了弃儿,以前的哥们都在疏远他。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徐徐响起,马小军庄严地走上跳水台,然后一头跳下,这一跳,是马小军英雄梦的彻底破碎,是他向平庸回归的象征!在水中挣扎的他,得到的是众人的俯视和脚踩,没有援助之手,什么都没有……绝望中的马小军,最后像一具死尸,飘在游泳池里。悲剧到此完成!

最后的一个亮点是改革开放后,当年的哥们儿再次相聚时,遇到傻子古伦木,当他们喊起古伦木的名字时,衣着前卫的傻子很不屑地回了一句“傻B”。影片至此结束。傻子在说谁是傻B?或许我们都是。

第二部分 综合评价
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最欣赏导演在题材选择,配乐方面的才能。整个故事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是一个时代悲剧。讲述的是七十年代中期的青年的故事,但是由于故事被放置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不由让人思考个人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正如题记中所说,个人的命运恰似一朵长河里的浪花,无论是他的欢唱还是他的低吟,都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未来,他没有绝对的自由。这是我反复看了这部影片之后的真实感受。导演姜文通过纪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悲剧。悲剧如果仅能提供审美的价值,那就必然滑落到真正的悲剧,我认为理想的悲剧应该是用血和泪对至爱的诠释,要能够拯救溺毙在无意识集体堕落中的无辜者。最伟大的悲剧是对扭曲人性的因素的反扭。这部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具有极强的的反讽力量,为我们审视过去那个荒诞的时代提供一个契机。同时也让我们的思维触及到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社会里还有没有造成时代悲剧的因素?一部电影能够做到这些,也就实现了附加在其审美功能之上的社会功能,我想这也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6 ) 独白

我迷恋上了钥匙,并开始制造他们。

先是把自己家的各种锁一一打开,偷看大人的秘密,

后来就发展到未经邀请就去开别人家的锁。

每当锁舌当的一声跳开,我便陷入了无限的欣喜之中。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只有二战中攻克柏林的苏联红军才能体会得到。

 

在我的溜撬生涯中,只见过一台苏联产的老式黑白电视机,我的确想把它搬走,可是太沉。

我发誓,我仅仅是开锁,不是作贼。

玩累了就在陌生人的床上睡一会,想象着它的主人可能在床上干过的一些事。

放心!我绝对有把握不会被人擒住。那时候人们上班是从来不溜号的。而且因为没丢失任何东西,也从未引起任何的警惕。

当然偶尔也会碰到点儿小麻烦。

这点小事儿不会让我丧失勇气。只能使我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刺激。

我向来只开明锁,因为安全。但我却鬼使神差的打开了一个暗锁。

 

我终日游荡在这栋楼的周围,像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焦躁不安的守侯着画中人的出现。

她像一个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只有我的感觉和嗅觉里留下了一些痕迹和芳香。能证实她的存在。

我延长了守侯的时间,甚至披星戴月,终究一无所获。

 

我妈妈一怒之下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

哥几个是用食堂买菜的平板车把妈妈送进了陆军总医院。

因为司机班的那辆吉普怎么也打不着火。

我当时想,这种战备观念,要是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还不全他妈的完蛋。

妈妈每次骂我总要带上爸爸,这回爸爸给他骂回来了。

长大懂事后我哦才知道,原来弟弟的出生与我偷开爸爸的抽屉玩那只大气球有关系。因为气球被扎漏了。

 

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和他见面,为了吹嘘自己,我总是把别人干过的事都安在自己头上。

经过夸大和渲染,娓娓道出。

遗憾的是,我已扮成一个和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胆大妄为的强盗。她竟从不以惊谔来为我喝彩。

 

那是我哦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晨风的抚摩使我一阵阵起了鸡皮疙瘩,周身发麻。

我还记得有股烧荒草的味道特别好闻,喀什大夏天哪来的荒草呢?

但无论怎样,记忆中那年夏天发生的事,总是伴着那么一股烧荒草的味。
 

 7 ) 两名男性记忆中的青春悸动

小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电影,是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而讲故事是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原始也是核心的内容。行吟诗人、民间艺人们以讲故事为生,他们创造、转述或者改编各种神话、传说、趣事或者邻里八卦。在还没有“知识产权”概念的时代,自然避免不了彼此故事多有雷同,但这才是艺术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下面要评论的电影,正是因为它及其它的一些影视作品,才让故事的原创者王朔的名字被更为广泛的大众所知晓。所以,连上帝也默认了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侵权——“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旧约•传道书,第1章第9节)。不过我私下倒是想起自己初中语文老师常念叨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来,觉得比起《圣经》深奥的箴言,这句话更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姜文先生作为编剧和导演在1994年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实事求是的说,姜文先生作为一个认真且负责的艺术工作者,基本上忠实再现了原著,他不仅忠实再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空间——北京,更具体的小环境——军队家属大院的特定风情,并且,姜导演还在旁白中大段援用了原著的文字,以及非常微小的语言细节,比如剧中人物所讲的“圈”——指泡妞。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姜导演也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完整的用电影的语言刻画了出来,而且基本按原著设计了相关的重要场景——比如米兰的卧室,和主要的故事情节,以及让人非常容易注意到的是,原著中一些意识流手法的片断——如关于“老莫餐厅争执”的模糊记忆、结尾的“泳池呓语”等也生动地并且是创造性地使用电影语言再现了。更为难得的是,姜导演并没有自作主张给人物穿上一些突兀的衣服或者讲些超出那个时代的话,——在改编原著这一点上,我觉得姜文导演兼编剧给一些影视圈的同行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榜样,建议中央电视台下次花重金改编名家作品时,是否可以考虑请姜导演出山,或者再不济也请他把把关,别再把圣姑拍成风尘女子,大侠拍成流氓,高手拍成滑稽配角了。
等等——我似乎离题了!赶紧回来。
等等!我似乎不仅是离题了,而且“……现在我的头脑像皎洁的月亮一样清醒,我发现我又在虚伪了”。我到底要说什么?“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便是最准确的一个形容词,在为我所用时也保留了它对其它事物的涵义”。这部如此“忠实改编”的作品为什么并不像原著一样让人感到迷惑而且抑郁,而且为什么偏偏姜导演用了“阳光”这样一个与王朔及其小说给人印象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含义的词?
再等等!“上帝在细节之中”,再仔细看看!
突然发现马小军有了名字,是的,小说中的“我”从来没有名字,朋友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似乎是一个神秘的人!——这让我联想到某些古老宗教的传统,他们认为名字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除非至亲的人,其他人是不可以知道更不可以叫一个人的名字的。而且马小军的爸爸妈妈也出场了,他们是个正常的家庭,在马小军的生活中有了重大的影响。一个严厉却慈爱可亲的父亲,一个可敬的母亲,还有一段坚贞的爱情——间接地解释几个孩子玩笑中称“你爸爸是因为男女问题被降的职”,这让孩子们由邪恶转为无知。除去貌似神秘的家庭,他也不再有复杂繁琐的转学经历——这种暗示又无法明证的某些难以言喻的特权的细节——虽然,马小军仍然是逃学的坏孩子,仍然是明明打架躲最后却阴差阳错打伤别人的孩子,但他却变得更鲜明并且更简单。马小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做一些个不仅那个年代正常,在现在的年代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的小玩闹而已——逃学,溜门开锁,吸烟,打架,当然最重要的是“圈”女孩子——这一切在把小说的神秘气氛拨开之后,都变得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自然,就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旺盛精力的发泄而已,尤其是关于“性”的懵懂冲动,关鸠之论古已有之,更谈不上有什么不好了。
另一方面,米兰在小说中存在的母亲却不存在了,那个只被提及一次的奶奶却操着湖南方言出现了。这个家庭简单了,却不再是那个任由男孩子找自己女儿不管的家庭了。不再有米兰的宽容父母和我的严厉父母的对比,这种明显属于青春期被禁锢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恋倾向反映。此外,在宁静的演绎之下,米兰“锥子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真实而不再是作者的自我感觉,也不再可以被未来的意识流虚化或否认。在待人处事上,米兰也变得更鲜活而且可以有迹可寻,她保留的神秘感不再来自于她本身,完全成为了一个暗恋的小男生自己不能理解而产生的各种猜想。米兰,一个心理正常甚至可以讲在那个年代少有的健康的女性形象浮现眼前,不再是一个模糊甚至任由作者情绪变化而变得美或者丑的偶像。
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在小说中当米兰第一次来找马小军,却和刘忆苦(小说中的高洋——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聊开了之后,马小军心里不舒服。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说话我可走了。”
“……你是不是挺爱跟不认识的男的聊?”
“你说呢?”
“……”
“还挺爱吃醋的!行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整段对话是两个异性朋友之间的对话,坦白而且信息清晰,米兰不仅聪明,而且也很懂得沟通,女性细腻且善于抚慰别人的特征很明显。关于米兰的这种细节是《动物凶猛》绝没有的。
另一个场景是紧靠上面情节之前的,马小军看到米兰和刘忆苦聊得起劲,突然变得好斗,开始揭别人的短,以及爬上烟囱,让我想到了动物们在春季里出现的行为——绝非讽刺,而且恰恰相反,我从中看到了一股雄性的壮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这种力量,在小说《动物凶猛》中找不到——在那里,动物都被阉割了。
第三个细节是,马小军冲入米兰家里,将米兰压倒在床上,却在米兰的主动反击中退却,含着泪大叫“有劲!”却夺门而出,将一个少年冲动却脆弱的心理表现得很到位,却不像小说中“办完了我要办的事”,还让米兰有了“被我打肿的眼睛和嘴唇”。用心理学家们的理论讲,强奸犯都是有深刻的自卑和对自己性能力的焦虑,我想,这大概反射了讲故事的两个主体的心理内容,这也是为何我更倾向使用男性而非男人作为标题的原因——很抱歉使用了心理分析这种不够科学的东西,但就目前来讲,涉及到性心理,弗洛伊德依然是最可信赖的。
其他的不同还有,马小军冒雨到米兰家楼下两个人的拥抱;摔倒在泥坑的大哭宣泄失去的痛苦,第二天的人人正常,这取代了小说结尾的我被众人排斥;形式相似的跳水,由小说中十米到七米到五米的一次次妥协,变成了对刘忆苦之前跳水的模仿,一个男性的成年象征;不再有“无声的饮泣”,变成了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水面漂浮不动的死亡表征——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刘忆苦在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历使这个形象升华,就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必须提及的是,傻孩子“古轮姆”。这是小说不存在的人物。查了很久也查不到“古轮姆”和“欧巴”的意思,所以不能更深入的解释这个非常显眼的暗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成年的马小军们大叫“古轮姆”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傻×”时——古轮姆清醒了,我们却变得“傻×”了。我们的阳光,似乎不再灿烂了。
我是一个俗人,对艺术没有什么领悟却想斗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就像做菜,基本的原料都一样,搭配、火候、调味品这些才是让真正的大厨和食堂大师傅区别开的关键。在两个几乎同龄,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男性对自己青春期的初次萌动的回忆中,我们辨出了微妙而关键的不同,品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味,也读出了一个成熟自信的男人应该具有的气度和一个性心理官能障碍并导致其他心理不良反应的男性的区别。
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

 8 )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1994年最受中国人关注的一部国产电影,姜文的导演处女作,年仅16岁的主演夏雨凭借影片中的马小军一角获得当年的威尼斯影帝的称号。 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作为一个影迷,我很难不对它产生期待。因此产生的后果就是,看完之后我感到有些失落。我并没有获得想像中的快感,或者共鸣,或者感动。而至今还留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是它始终昏黄的色调,是它弥漫期间的荷尔蒙的气味,是马小军或者忧愁或者躁动的心情。 忘了是哪个人曾说过:“我看《阳光灿烂的日子》不感动,是因为它是姜文的青春,而不是我的。”

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看完后说不出它的个中滋味的原因了吧,记忆之中我并没有如此的疯狂过,青春飞扬的时刻好像总是伴随着安静的影子,躁动不安的心灵也掩盖其中。但是看着他们在一起疯狂的打闹,看着他们骑着自行车在街头巷尾狂奔拍人,看着马小军为了证明自己从高高的烟囱中跳下来满脸煤黑还嘿嘿大笑,看着他疯狂的爱上米兰后因为她而疯狂。我感到的是体内的一种性格的缺失。正因为我没有这些记忆和经历,我体内那些本该被青春释放的激情躁动的因子被埋到了最深处,以至于自己都以为它们并不存在。等到类似的电影情节才将它们从沉睡中唤醒。然后,那种欲探求的渴望和未经历的遗憾会随着起初的不熟悉慢慢的弥散开来,而在记忆中留下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一副被涂抹成为金色的画卷,一段沁人心脾的乐曲。 向往的东西通常会被主观的美化,而姜文试图还原的回忆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在这一点上,我找到了与这部影片的契合。 姜文在影片的开头,用画外音道出了自己的感慨: “北京,变化这么快!20年的功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 马小军生活的时代在我看来遥不可及,但是同属于青春的朦胧气息却跨越了时空精确的传达到了我身边。那种摸不着抓不紧道不清却又确确实实困扰着我们的感觉,往往让人无从喧泄,只能流露。有些人紧抓着它不放,不厌其烦的无限放大,病态般的沉溺其中,这在当今众多所谓的青春小说中随处可见。也有些人始终渴望着强硬,他们不愿意被这种前所未有的忧伤所困扰,可又确实无法摆脱,于是他们便用相对叛逆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证明自己的存在,寻找自己的出口。马小军便是这样的一类人。 他无法被困在那个他看来死气沉沉的教室,那个束缚自己激情的地方完全有悖于他的风格,于是他选择逃课。从一个屋顶转到另一个屋顶,从一间房溜到另一间房,这样的行为在他看来并没有任何感情上的色彩,他不过在本能的猎取属于他人空间中的新奇。而近乎顽童的本色看起来也让他乐在其中。

这种乐趣一直单纯的持续着,直到他在某间房中看到了米兰的照片。一个漂亮略显丰满成熟的女孩子,自此闯进了他的生活,也打破了他内心的平衡。 第一次在房间中碰到米兰的时候,姜文用一种窥探的视角直观的精妙的展示了马小军当时复杂细微的内心,趴在床下的他迎接的是一种更为刺激的心理向他发出的挑战,这让蠢蠢欲动的他感到有一丝疑惧却又兴奋不已,空气中开始弥漫淡淡的荷尔蒙的气息。当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最终的他却无可奈何的败下阵来。 他开始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他在路边等着她的出现,在路上主动和她搭讪。当自己笑着被称作弟弟时,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弱小。

他炫耀地带着米兰去见自己的众多兄弟,没想到她却和自己的朋友相谈甚欢,对自己不管不顾,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强烈的醋意。 于是他做所有得一切想重新引起米兰的注意,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那种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他可以为此奋不顾身。事实是他也做到了,但仅仅是米兰惊鸿的一瞥,象征的一笑,简单的一句。而后又回到了漠视。 这是一种侮辱,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忽略和蔑视,可能在他看来,这也会是一种背叛。米兰背叛了自己赤诚的心。可是同时体内涌动的冲动又让渴望得到的他无比眷恋。这种矛盾挣扎的心理让他无法呼吸,想要摆脱却没有出路。这并不是可以用打一架就解决的不爽心情,这是让他无法强硬的忧伤。 在这样的情形下,马小军选择了最反叛的方式来做最后的突围。面对着虚弱的内心,他却摆出了最强硬的姿态,他想用强暴的方式得到米兰。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这段高潮戏,当反抗的米兰大喊到:你觉得这样有劲吗?然后以示威的姿态停止了反抗。“有劲!”这时的马小军却在这之后夺路而逃。 他想用最强硬的姿态证明自己,却用歇斯底里的极端方式撕碎了本来神秘而朦胧的美好,一切都变得触目惊心,在他心中代表着完美青春的米兰霎那间被剥离了外表。那一刻,他失去了她,他只能夺路而逃。 其实在很多艺术作品中我都可以找到类似于这场戏的强烈感情,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用一个让我震惊的结尾给了我一个让我流泪的无可奈何。瑞典电影《教室别恋》中,男主角最终脱离了这段曾让他沉迷的畸形恋情,当他毅然离去的那一刻,他想要证明自己超越单纯欲望的真挚与坚强。 如果说之后在雨夜中高喊着米兰的名字是这份感觉的回光返照,那在餐厅里和好友反目成仇就是这份感觉的彻底碎裂了。而且作者还在怀疑着后者是否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也许记忆中的自己还未做最后的反抗便败下了阵来。 姜文的记忆终结于一个富含隐喻的场景,马小军在游泳池里,每次他想探出头来上岸时,都被朋友们用脚蹬回了水中。经历过这些后,孤独的他渴望的是之前的友谊,可是他却被永久的疏离,他无法再融入曾经的团体,孤独无助,无所适从。 回忆结束了,回到现实了。颜色却从流彩的黄色变成了黑白。 承载着记忆的黄色让人温暖感慨,正在行进的现实反而冰冷低调。 总会有一天,现在的生活也会变成曾经,浓缩成记忆在脑海中发酵,透出别样的气息。追根到底探求它是否真实已经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在路上,我们曾经疯狂。

 短评

性显然是姜文创作的原动力,当[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人公爬上了高高的烟囱,他似乎把世界都踩在了脚下,正是这种年轻人凶猛的征服欲让电影显得那么可爱。无论哪个年代的青春都意味着永恒的大太阳和过不完的日子。唯一的乌云来自旁白,它无数次地提醒我们韶华已逝,人终归要被独自落在泳池里自己扑腾。

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理想是用来毁灭的。一句傻逼,喊出青春最有力度的挽歌。

12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大陆青春片的巅峰之作。

13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王朔《动物凶猛》——我把硬币夹紧,问她第三个问题:你和第一个男人睡觉时,他都说了些什么?。她抽硬币,我夹4紧0手4指,她无论如何4拔0不4出来,她骂道——你夹那4么0紧4,我哪4拔0得4出来!

17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矫健又圆润的身材啊,这才是健康的审美。

18分钟前
  • 丹AI🌵
  • 力荐

9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22分钟前
  • 巴乌
  • 力荐

别人说这部片子很绝望,我看到的只是与我无关的,男生的青春期

23分钟前
  • Cherry
  • 还行

看看当年夏雨演技多好,浑然天成。看看宁静,看看耿乐。这么牛逼的一群人。后来怎么都混成这么四六不靠的。

2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作为处女作它确实成熟得令人惊讶;作为一场青春的自我意淫梦,它更是我所见过的最华丽、而又最粗鄙的。姜文是个才华喷涌的男人——这点将永远被铭记在影坛上,纵使他的青春已经过去,但他记忆中的夏日将永远在涌动、在迷惑,所有的欲望都流着汗水,所有的生长皆带着光辉。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个男人的成长,往往来源于女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对的,正如总是走进别人房间的马小军,永远猜不到有天也会有人走进他心中的房间。其实米兰不过是一场梦,是一个符号,是青春所必须的荷尔蒙。我也不知道对于那些曾经的幻灭,还有多少故去会被骂作傻逼。年少时我曾摒弃过的梦,日后竟也开始摒弃起我来。如今这些都已被时光带走,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我,不由得记恨起时光。而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它们将一去不返,尽管今天的阳光也一样灿烂,明天的太阳也照常升起

32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力荐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场对白

3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姜文,夏雨,张一山长得太像了!

34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推荐

高干子弟那点破事,影片结尾尤其恶心

38分钟前
  • 正统文化代言人
  • 较差

姜文导演处女作,夏雨成为最年轻的国际电影节影帝。1.运用意识流、虚实结合的手法,成功反映了文革时期青少年的迷惘、暴力和懵懂原始的爱情;2.主题曲是哀婉凄美的[乡村骑士];3.纯真的意淫,回忆的扭曲与掩饰,结尾傻子的"傻B",残酷青春;4.大量过曝和逆光镜头,灿烂得唯美;5.吹气球,泳池戏。(9.0/10)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为什么你们都那么牛B地看到了时代的悲剧,我却傻B的没看出什么来?

44分钟前
  • 纪恩同学
  • 推荐

没办法,只能打五星。

49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姜小军的自传式处女作,回避文革时代的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和荒诞的表现方式,消解权威、解构神圣,再现成长的喧哗与骚动,青春的梦幻与激情。明明是最坏的时代,却也是他们最好的时光,甩当下青春打胎片一个世纪。

51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啥都不说啊,经典啊。。。最爱的大陆片之一啊。宁静这身材才激发少男欲望啊!

5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在举国最灰暗的日子里,这帮大院子弟却在打架、泡妞、幻想,恣意消磨自己的黄金岁月,在一方小天地横行霸道但也畏惧大人。开锁、游泳、爬烟囱,少年在处理自己无处安放的欲望。闻到烧荒草的味道,是因为梦境被阳光烤黄。后来呢?后来的人生是黑白的,他们人模狗样地推杯换盏,活成了古伦木口中的傻逼。

55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一群红色后裔对小贵族兼小流氓式的大院生活的闷骚式怀旧。

58分钟前
  • DIANLIN
  • 还行

冯小刚的电影,我最喜欢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还有《功夫》。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