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嚎

动作片法国2019

主演:弗朗索瓦·西维尔,奥玛·希,马修·卡索维茨,勒达·卡代布,葆拉·贝尔,亚力克西斯·马沙利克,让-伊夫·贝特鲁,达米安·勃纳尔

导演:安东·鲍德里

播放地址

 剧照

狼嚎 剧照 NO.1狼嚎 剧照 NO.2狼嚎 剧照 NO.3狼嚎 剧照 NO.4狼嚎 剧照 NO.5狼嚎 剧照 NO.6狼嚎 剧照 NO.13狼嚎 剧照 NO.14狼嚎 剧照 NO.15狼嚎 剧照 NO.16狼嚎 剧照 NO.17狼嚎 剧照 NO.18狼嚎 剧照 NO.19狼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0

详细剧情

  一个年轻人有一种罕见的礼物,可以识别他听到的每一个声音。在一艘法国核潜艇上,一切都依赖于他,金耳朵。  看上去绝对可靠,他犯了一个错误,让船员处于死亡的危险之中。他希望重新获得同志的信任,但他的追求会让他们陷入更加戏剧化的境地。  在核威慑和错误信息的世界中,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无法控制的装备中。

 长篇影评

 1 ) 神不可见,只在耳边低语

晚上10点过才捞到时间开始看,本打算随便拖一下进度条,看看战斗场景,当是睡前娱乐,结果却一帧未拖地看完。

“狼嚎”不是最近流行的蕴藏着(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各国版本的“战狼”,它是一部挺不错的引人去遐思一些事物的电影。虽然作为技术图像的电影,它不及美国甚至不及天朝,但它富有独特的吸引力,使得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有所不同……

电影里有一些让人觉到陌生的东西,而这种陌生的东西的反面,恰恰构成着让人拖着进度条看电影的东西——当电影仅仅成为了毫无人性深度可言的技术图像,平庸至极,乏善可陈。

而这部电影的开头,是大海,长时间地停留在高处俯瞰一望无际的明亮的海,然后出来一些文白:

human beings come in three kinds:

the living,

the dead,

and those who go to sea.

——Aristote

这些言辞,本身就足以展开人对意义的沉思空间。作为海洋民族的希腊人,最终败在海上,亚里士多德说的这个话,貌似一种悖谬,但这种悖谬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此种理解需要一个故事来充实——电影本身试着完成这一环。

当电影结束,也是海,降低了高度,长时间地飞掠海面,粼粼海面的波光在视网膜上渐渐固定为一副图案,让人不再感觉到流逝。这图案与其是说被肉眼看见,不如说是只能被心眼看见,而心中所见是一种听觉,神是不可见的,他们只在耳边低语,而且能否听见神的低语与听觉的有无是无关的——影片的主人公,一名“声学战分析师”,存在者,但他此时已经失去了听觉,他成为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明了亚里士多德所言的第三种人何以存在、如何存在以及为什么要存在的活人。

谁一直生活在热闹中,谁便无缘得见。

 2 ) 不是军事迷,逻辑不通啊

逻辑不通啊,取消核弹发射的人会被人误以为被收买,那发射指令的人不会被收买吗?核弹发射需要代码,取消发射整一个代码很难吗?核弹发射代码好像各国都是总统掌握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才能下达发射和取消发射的指令。所以我认为这是本片最大的bug,也许法国人的逻辑我们不懂。

不懂军事,勿喷~~~

 3 ) 化解核危机

2022.05.22

法国泰坦号潜水艇上的声纳兵尚特雷耳朵有超能,能分辨出比一般人听到的更细微的声音,艇长很信赖他,可是他却搞砸了,让潜艇处于危险境地。关键时刻艇长力挽狂澜,完成接应突击队员的任务,潜艇顺利回到法国。

狼嚎是说声纳侦测的声音像狼嚎,被直升机声纳侦测到确定位置后,潜艇只有挨揍的份了。副艇长要紧急下潜,艇长格尚却命令上浮出水面。他让把突击队留在艇上的一具肩扛式火箭筒拿过来,真的是艺高人胆大。可是在瞄准发射的时候发现火箭筒上锁了,情急之下艇长让水兵对准锁具射击,这才解开了锁。伊朗直升机被击中爆炸,突击队员顺利的通过鱼雷发射管回到潜艇。

捅了篓子没有被处罚,反而受重用,被委以猛烈号弹道导弹核潜舰舰长,这可是法国海军最高荣誉。谁知格尚却推脱不肯接受,上将拿出师傅对徒弟的那一套硬压,格尚只好接受,这样副艇长德奥西接管了泰坦号潜艇。

尚特雷是个执拗的人,他潜入上校办公室,很快破解了上校桌子上的电脑密码。接着去书店查阅相关资料,邂逅了书店老板,一个漂亮的法国妞。帅哥遇到美女,犹如干柴遇到烈火,两人在咖啡馆眉目传情那才叫一个相见恨晚,欲罢不能。

尚特雷潜入海军声学分析中心,被上校逮个正着,不过尚特雷也查到了那个奇怪的声音就是对外宣布已经拆除销毁的苏联潜艇德尔塔号。很快尚特雷的分析得到证实,上校不仅没有追究他违反军纪,还同意他应召去猛烈号核潜艇。尚特雷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上将亲自对尚特雷进行测试,他竟然能同时听出来“俄罗斯低频声纳,型号:鲨鱼,船型号是新一代K-138,还有五只海豚,两只幼豚。再次测试,这回竟然能听出来是“猛烈号”,它的涡轮机因损坏而重新加工过,上将一锤子定音,测试过关。法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直接接收法国总理的命令,一小时内完成导弹发射,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安危。法国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刻的铭文:“无形、沉静,我引领死亡”。

没有想到万事顺意,即将登舰之际,尚特雷却因在尿样里检测出大麻成分而被拒。格尚舰长明确表态我需要有百分之百执行力的人,就这样,尚特雷最终还是输在了违纪上。看着渐渐远去的潜艇,悔恨的泪水挂在尚特雷的脸颊上,还有比“英雄无用武之地”更令人恼怒的吗?尚特雷随手把随身携带的洗漱包扔进了海里。

回到海军基地,突然警报声大作,海军指挥中心里人们忙做一团,原来刚刚白令海峡发射了一枚R-30核弹,法国进入战争状态。关键时刻尚特雷监听到是一艘德尔塔号发射的R-30核弹,核弹是空包弹。美国传来的消息德尔塔号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一切真相大白,恐怖分子这是想借刀杀人,挑起世界大战,他们隔岸观火,法国沦为替罪羊。

此时猛烈号已经进入匿迹模式开启导弹发射程序,此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任何指令它都会被认为是敌人释放的假讯息而不予理睬。那就把它“击沉”吧,猛烈号危在旦夕了,这太残酷了。

现在能够追踪到猛烈号核潜艇只有靠尚特雷这个千里耳了。上将和尚特雷一起上了刚刚和猛烈号分开的泰坦号潜艇。果然接近猛烈号后和它通讯联系根本不予理睬。泰坦号也陷入危险境地。两个法国潜艇互撕起来,都中弹起火,伤痕累累。

这种灵魂的考验,良心的选择最艰难,正义和邪恶就在一念之间。格尚舰长终于相信尚特雷,终止了导弹发射。这次危机法国为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损失了一个上将,两个潜艇和艇上官兵,只有水兵尚特雷得以生还。

 4 ) 规则创造者,和规则反叛者

这部电影不仅是讲述了核潜艇和政治阴谋,我认为它更多的是在表达规则和大义。在国家的绝对利益和威胁面前,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执行者之间的内心挣扎与默默坚守。 影片中,当核潜艇最高指挥官一行人发现对方投放的是一枚挑起两国战争的空头弹,然后接到总统下达的不计一切代价阻止我国核导弹发射的命令。最高指挥官有这么一段台词:没人能阻止格兰夏普发射导弹,接到打击命令后,潜艇舰长会把每个介入者,都看作是敌人指使的。这是威慑的规则,而我们没办法叫停已经开始的核潜艇打击!因为如果终止进程,我们的核威慑将不复存在! 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对方试图摧毁我们的国家,只要核潜艇还在,即使被毁灭我们也可以依靠潜艇发射的核弹报复和摧毁对方国土。但如果我们中途叫停,这会让我方丧失核弹威慑力。(所以规定上,舰长在接到核打击命令后,为了不受到敌方和自己人的干扰,会让整搜舰艇处在静默状态,屏蔽一切通讯,只为能顺利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一辈子都在教育大家要按章办事的最高指挥官,现在面临着要亲手去阻截按规矩行事的下属。而且还是要不计一切代价的阻止他们,哪怕是必须向自己人发射鱼雷。 两方,一个规矩制造者的最高指挥官,一个规矩执行者的舰长和执行官,两艘潜艇上的人们都信奉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于是都捧着这个信念含泪互相伤害着。 最终,男主他们顺利完成了阻截任务,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阻截潜艇上的人,除了男主,其余人员包括最高指挥官都葬身大海。 海水是冰冷的,但人性是光辉的,使命是荣耀的!他们在内心的煎熬和不忍中坚守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此,赌上了一切! 这是一部特别的战争题材电影,它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噼里啪啦的枪林弹雨,没有惊险刺激的特效。 它有的,是大海里沉静的潜伏,偶尔响起在耳机里的丝丝波段,人性中交织了现实的无奈,在面对国家利益时候的取舍。 愿逝去的灵魂的得以安息,愿天堂里不再有纷争和战乱,愿那些依然坚守在岗位的士兵们一切安好! END.昨日将至

 5 ) 不错的电影,但编剧和导演还是吧观众当傻子。

基本上都过得去,很不错的军事题材作品,但是要提出几个bug。 第一,战略导弹核潜艇、井基、空射、移动发射。不管是那种战略核武器发射方式。他们都只是发射平台而已。核武器激活的确需要授权。也会上载攻击目标的参数。但是那只是最后的保障而已,数据大多数是为了在外部所有制导和遥控都失效时,让导弹自身凭借惯导和星光制导攻击目标。但是...别忘了,日常情况下。导弹还接收专用的军事卫星中继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且都是密钥通信。也就是说,平台发射出去后,导弹控制权就移交给控制中心了。初、中、末段。都是可以通过专用卫星中继平台对导弹乃至投放载具,或部分弹头,在再入断突破黑障区后,还可以接受引导信息。(当然不会像碟中谍那种bug,带着载具再入)。所以...剧情中那么壮烈干掉自己战略导弹核潜艇,真心...无语。

毕竟,你让初段导弹直接解体坠海,弹头安全装置也足够保护核弹头。就算出了问题也最多是一颗脏弹而已。而....你干掉了自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兄弟不明白.你艇上剩下的导弹和核弹头怎么在潜艇殉爆下完整。必定潜艇反应堆泄露情况也不会好哪里去。俄罗斯沉了的那些核潜艇和核武器回收工程量都是按年计数的。

在谈下必备人反驳的一些观点。比如,你个 farmer知道什么是核武器?还在这里BB叨...呵呵。哪我回问一下,核武器安全程序,核武器发射流程,核武器使用条例这类玩意。在世界各国军事强国里保密级别和安全级别是什么样的存在?重视程度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如果是只要策反一两个核武发射平台主官就可以玩玩核攻击?别闹。一堆军事参谋和科学大神为了这些安全措施,可下了不少心血。就是为了以防出现的意外。

而电影中,作为战略核潜艇,接到攻击指令后,隐藏自身,不在接受外部任何命令,以防地方战术欺骗反制是对的。但是....那只是为了确保发射而已。因为...发射后控制权自然移交给后防控制中心。而作为后方控制中心安全级别和自保能力一定是比发射平台强的多,而战时绝对是重中之重。如果说谁能熬过第一波核打击,哪排在第一名的一定是这里。所以....就算是猪也不会吧最终控制权下放到发射平台。

而发射平台,只有拿到密钥,启动核武器和发射出去的权限而已。而...电影中...法国没收到全境打击吧。也没受到军事指挥机构被定点摧毁吧。虽然不多,但数量足够的法属军事卫星也都在轨吧。也没什么军队和国家对法国发动电子战,干扰吧。哪....导演和编剧到底怎样脑残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演绎如此脑残的故事。真心无语。

在谈谈技术方面,虽然我学历不高。知识面不广,但是以现今可查和我直到的资料言。唯一发射后没法取消的核武器只有少数战术型核武器。比如一些当量不过万的空投(是投!)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等小玩意。还有就是超级老旧的型号的战略级。比如没有卫星的年代的那些靠着惯导飞出一万多公里精度五百米的玩意。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卫星中继,光靠不靠谱的地面站信号制导或是遥控真心说不上如何保险。所以那个年代存在发射后就没法终止或发射后就可能无法终止的核武器可能的确存在。但就算如此。引信保险结构也被设计安全性极高...就连第一第二颗小处男和假胖子都知道在任务区安装引信和设定高度解锁方式(压力?还是雷达测距?或是离机时核验得到了飞行高度自动设定了倒计时秒数不知道知道的告诉我)。可想而知...最为最后保障。在现今核武器是到底会堆多少道安全“阀”上去。

总结就是....电影很好看,但剧情很扯淡。死的没意义,不是烈士是傻子。

 6 ) 法国主旋律电影,程序正义VS兄弟情!

世界上有三种人,活人、死人和水手(活在海上的人)!——亚里斯多德

影片开头就告诉你这是一部关于大海和水手的影片!果不其然,发生在海边的法国陆战队撤离事件,成为本片的楔子!

后来,全篇就围绕一个天才声呐员而徐徐展开!

从抹香鲸到潜艇再到抹香鲸,声呐小哥的每次判断都让潜艇全体成员心脏停驻!接下来就是本片一个高潮,舰长单挑反潜直升机!

气氛营造满分,个人英雄主义满分,如同我们步枪打战斗机。这点看来抗日神剧和法国主旋律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追求英雄,上升高度,变不可能为可能!

接下来,回到法国,声呐小哥让我们知道了法国国内军备是多么的松弛,一个人在军事基地如入无人之境。不但破解上司的电脑,还随意出入档案室,最后竟然已戴罪之身混入战时海军最高支会所!原因紧紧是趁着大门关不上的时候,快跑进去!

这一切都是因为之前声呐小哥遇到的俄罗斯“假退役”潜艇发射“假核弹”。

法国总理立刻发布核潜艇反击命令,一时间风声鹤唳!

结果,发现是没装核弹头的假核弹,但是,法国核潜艇收到了来自最高领导——总理的发射命令,就无法更改!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程序正义!

这一点在战争中是非常矛盾的一点,没法取消命令,为了不引发核战争,法国只能自行击毁自家的核潜艇!

这对于海军上将来说是最撕心裂肺的决定!这也是让我肃然起敬的地方!不管哪个国家,为了自己国家利益,都会牺牲自己的军人!这个命令对于政客来说就是一句话,而对于军事主官,就是要了他兄弟和“子侄”的命!

为了减少自己的愧疚,上将和声呐小哥一起上了自家常规潜艇,能联系上核潜艇说服它停止攻击最好,不能,就只能下达击沉的命令了!全片高潮即将来了!

接下来就是兄弟潜艇的相爱相杀,里面节奏把握,情绪的起伏、氛围的营造,都效果满满,我瞬间被带到幽暗却清晰的海底!幽暗的不明朗的局面,清晰的是一方被击沉的命运!

这期间就不剧透了!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依旧难掩节奏的巧妙,非常震撼!大家去看吧!

结尾,声呐小哥自己独活,兄弟们,包括上将都被核潜艇击杀在大海里!而核潜艇也取消了发射!

最后,靠耳朵吃饭的声呐小哥,听力失去了!结尾10分钟没有台词,只有背景音乐的烘托,让人不禁对小哥对军人的崇敬!眼泪不禁喷薄而出!这就是军人!执行命令到死的军人!

 7 ) 剧透

电影院里没看懂,和老婆讨论,以及看wikipedia以后缕清了故事线:

首先,故事的预设是,核潜艇只接受总统的指令,并且一旦被下达命令,命令一定要被执行。

其次,故事的背景是世界各国被笼罩在核威慑的阴影下,一旦核威慑被打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提到故事,在片头出现的那个任务结束之后,男主因任务过程中对地方潜艇的识别失误而被降级。之后,法国检测到来自俄国核潜艇Timur III对本土发射的导弹袭击。总统下令通过本国核潜艇对俄国进行核打击。

法国试图拦截俄国核弹,却拦截失败;事后导弹发射才发现俄国发射的是一枚空弹。正因为是空弹,所以其重量更轻,导致拦截失败。

法方和美国通话后,才得知Timur III核潜艇已经由俄罗斯出售给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没有掌握核技术,所以只能使用核潜艇发射空弹,想要挑起西方世界之间的核战争。

得知此事后,法方只能派遣离核潜艇最近的法国潜艇进行攻击拦截。因为核潜艇的核打击任务已经被下达,且由于安全原因核潜艇已经关闭和地面的通讯,负责拦截的潜艇只得通过攻击的方式另核潜艇取消任务。

负责拦截的潜艇指挥官与核潜艇指挥官曾是患难与共的同事,如今却要干戈相向,且都是为了对国家的忠诚。

两艘潜艇爆发战斗,负责拦截的潜艇被击沉,全艇包括最高指挥官在内,除了男主一人之外全部葬身大海;核潜艇指挥官在最后时刻停止了核打击任务。男主上潜过程中由于耳膜压力过大,保住一条命却从此失聪。

------

如同很多短评已经提到的,法国能认真拍一部不插科打诨看似轻松的电影其实很难得。电影里的吐槽也都及其到位,包括海军司令接近法国总统电话时的等待铃声,包括潜艇电脑坏了没人修,只是因为“c'est la france.”

其次想提到战争带来的荒诞。一枚空弹带来如此的损失。

最后想说影片的音乐很棒,尤其最后一首《Honoring the Dead》。 链接在此:

//www.youtube.com/watch?v=GTnyKVS7ak8&list=PLkLimRXN6NKzknsYzS28xUm10Ch2Mkhjy&index=21

 8 ) 优秀的战术,令人困惑的战略

Wolf's call 指的是潜艇被主动声呐探测到时的声音。一开场就是令人窒息的一轮攻防:给伊朗强行塞了一艘黑科技隐身护卫舰,舰载的是武直,还用它来反潜,结果潜艇竟然选择上浮用RPG硬怼。。。但除了开头,全片所呈现的潜艇战是非常贴合现实的:水下潜艇的建模,专业甚至游走在泄密边缘的指挥室布景,潜艇战的战术博弈,艇员的军事用语。看得出来演员是花过功夫上艇训练过,道具细节也抠的很好(氧气面罩需要随插随用),不愧是在法国海军深度参与下的主旋律片。

但就是这么一部主旋律片,它所呈现的法国核战略是轻佻和冒进的——而这使得手足相残这个全片最大的矛盾点变得异常荒诞。首先是“俄罗斯”的first-strike。片中设定的背景是俄向西扩张,“两个师已经进入了芬兰南部”,美国却无意大规模干预。于是法国挑起了欧洲防卫的大梁派了陆军去芬兰,在驻俄大使收到了核威胁之后,战略力量进入战备状态。引爆危机的是一艘从俄海军走私出去的SSBN,在白令海向法国发射了一枚卸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这被主角金耳朵以及法国海军判断为俄罗斯对法国实施的核打击——这个判断或许在战术上说得通(主角听出了潜艇的水声特征),但在战略上却一点都不合逻辑:为什么要从白令海进行发射?白令海隔壁就是阿拉斯加预警雷达,而且远隔千里会提供相当长的预警-拦截窗口。为什么不从欧洲领土进行发射?为什么直接发射了大当量的核弹,而不采取对俄罗斯更有利的逐步升级策略?为什么不使用易被摧毁的轰炸机进行首次打击,而选用隐蔽性强生存力高,通常用于核反击的SSBN进行第一次打击?

接着就是法国的核报复。片中展示的操作是非常典型的“基于预警的发射”(Launch-on-warning),也就是只要接到对方导弹发射的情报,不等弹头落地就进行核反击。一般而言,实施LOW的理由无非两种:第一是预期本方核力量将在对方打击中遭到严重损失(launch it or lose it),第二是本方瞄准的目标稍纵即逝(比如目标是对方的发射车,而发射车即将转移到地下掩体)。如果我们认为法国的核战略仍然遵循的是最小威慑,那么片中下令反击的速度之快就令人费解了。法国战略力量重心在海基,空基力量仅有战术弹头,仅一枚核弹并不会损害其报复能力,除非巴黎评估自身指挥与通讯系统极为脆弱,一枚核弹就足以摧毁(真的如此的话为什么只发射一枚导弹还击?难道不应该在预期指挥系统瘫痪时全弹发射吗?)。而法国核武的目标也不存在现在不打就打不到的情况,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又不会凭空转移。

最后关于热线的定位值得一提。在“巴黎-莫斯科”热线中俄罗斯否认发射核弹,但法国说啥都不信——那还要热线何用?就为了在关键时刻听个响吗?

总之,在战略层面《狼嚎》这部影片展示的是,对于一次极度不符常规的疑似核打击,法国最高指挥部在未与敌对方和盟友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极为仓促地下达了核反击命令,最终导致一艘SSN沉没,一艘SSBN返厂大修,本方战略力量大大下降。对这样一个故事,能想到的合理回答或许也只有,这部影片试图在向俄罗斯传递“对法国的任何打击都会遭到大规模还击”的信号,也就是艾森豪威尔“massive retaliation”的法国翻版。但法兰西的核武库真的能胜任吗?

 短评

所谓核安全其实一点都不安全!越隐蔽的海基核武器越危险。那么帅的声呐兵给整聋了,太惨!自己人成为敌人这个设计不错,刹那间一口大麻改变了人生,有张力。

4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关于现代战争中的决策,核威慑,核潜艇等,军事,现代战争爱好者,不看会遗憾。

5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科幻在哪里?是在我睡着的时候发生的么?

6分钟前
  • 卍BAO卐
  • 还行

3.5星,法国主旋律电影,在可能的战争背景下,将主要冲突设定在军人对命令的遵守/破除之上,虽然张力不足,但对战争环境下规则和威慑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描写。金耳朵小哥作为主角,但只是过度作用,高潮段落就是旁观者,人设有些浪费。核弹自从诞生以来,对电影题材贡献极大,起码那一套发射流程,我们都熟悉了,在本片中更是有着非常详细的展示,也是最大看点

7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最爱潜艇片。高卢雄鸡骄傲了,自己鸡都打。

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本来想打个四星,因为法国能尝试科幻类主题片确实值得鼓励,选题本身其实很好,可以科普军事技术类知识了解海军以及一些政治背景,可是1.硬插入一只女主发展点和主线剧情没有毛关系的男欢女爱实际拉低电影档次变得格局小。2.分镜和台词对话都过于欧漫,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手法不够专业(后来找过关于导演的信息,果然是个连环画家+政客) 3.男主的主角光环以及各种漫画主角的中二行为!! 4.剧情俗套没有惊喜,开头居然就猜男主会耳聋,看到结尾只能说卧槽你还真聋了!5.全篇煽不完的情,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还是只能给三星不能更多

10分钟前
  • 奈奈SAMA
  • 还行

法国拍的他们自己看的非常非常嗨的电影 以及坐在旁边的大爷大妈因为看电影的时候说了几句话 放映结束后离场时被前座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要是在国内那个前座人不得气死吗哈哈哈哈

11分钟前
  • 胡小黑。
  • 推荐

为什么要插入男女恋爱,为什么要用步枪打直升机,为什么都接电话,不直接了当说真相。#20190708

12分钟前
  • huyouyou
  • 还行

情意绵绵,心绪飘逸的战争潜艇片,特别的欧陆情怀。然而,蹩脚的关键剧情转折点令任何看过其他任何一部(核)潜艇片的人都忍不住会大喊浪费和搞笑吧!战争和生命就是电话那头的儿戏,如果是这么草率,恐怕地球早被毁灭了几十次了吧!要知道俄罗斯人可比法国人冲动一百倍!Antonin应该继续回去研究政治,做为巴黎理工的高材生,拍一部关于这个学校的片子不是更好吗?这不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的电影,但做为法国人或者在法多年的人,真的要看一看,凡尔纳之后法国人是怎么写/拍潜艇的。坊间评论高涨,甚至有潜艇海员写文站台,但是不好意思,我真的不buy it。也许做为同题材法国电影,这部片是那么独特和“有趣”,但是放眼望去,真的是不够好。

15分钟前
  • 安獭獭
  • 较差

《法兰西战狼》or《舰艇监听侠》。

19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以为是战争片,结果却是爱情片。呕~

20分钟前
  • 菜根
  • 较差

假想敌潜艇战争片,但法国人温温吞吞的拍出来始终不够硬朗,还是那段穿插的爱情比较适合法国人

23分钟前
  • 还行

抛开各种显而易见的军事技术知识硬伤不谈,本片完美的诠释了法国人“内战内行,外战投降”的优秀民族性格,冲着这个也得给一星啊!

24分钟前
  • dunefox
  • 很差

后千禧年的最佳潜艇战电影被刷新,文戏武戏俱佳,荣获此殊荣的居然不再是好莱坞。髪国影人和海军的胆子太肥了,这剧本(重点是第三幕)放美国,五角大楼娱乐事务联系办一杯咖啡的功夫就给你毙了。法国海军全程协拍,官方定位是面向法国大众的法国海基核武宣传片(宣传艺术手法颇为讲究),出人又出装备,海军声学分析和识别中心(CIRA)培训主演(推测其还参与了剧本的筹备或修订),潜艇作训单位协助美术在摄影棚搭建潜艇内景。导演兼编剧的阿贝尔·安扎克还是法驻美文化事务外交官,图书品牌联合创始人,政治、经济、艺术以及文学专家,写出这样扎实、专业性极强的故事,和拍出这样硬核风格的电影其实不足为奇。

29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稀有的法国核潜艇威慑题材电影。资源和评价相当于法国战狼了,剧情还是不改法国人一贯的衰和抓马。真是喜欢金耳朵检测海底时电影声效,冰冷,辽阔又神秘。两颗潜艇对阵时的压迫感刚刚好。深海之美啊。不过最后一幕我还是笑了,指挥官让小卒穿上救生衣逃生自己慷慨赴死,简直童话一样的剧情。不是应该"都不要慌,让首长先走"吗(摊手

32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这片子节奏不行,剧本较差,比U571差远了,看不下去。

37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勉强两分。设定挺有意思,其实是展现了海基核报复行动的流程,一艘流落第三方的潜艇在白令海峡向法国发射假核弹,法军一面拦截一面向俄罗斯发动核报复,结果核弹为假,男主与同袍阻止按规章不顾一切发射核弹的友军……导弹毕竟容易引发误判,这是解放军拥有东风也依旧要推进战略轰炸机的意义。此外对潜艇细节也有诸多展现。但电影层面,本片完全不合格。男主耳力过人,但本片展示这点的唯一方式就是反复拍他带着耳机的特写,毫无电影感;第一段的叙利亚接人行动,后面的白令海峡谜之潜艇,都未展现敌对方,全片始终囿于法军视角(而且基本是潜艇内的戏),导致视角缺失,叙事节奏也无从调剂;全片专业术语过多,军迷或许更能找到代入感,但这些琐碎信息在主线上并无绝对必要,而且也不能打消剧情上疑似bug的地方(比如为何终止发射就这么难?)

4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又看睡着了。我太累了,就这样睡着了。

43分钟前
  • 郑乔尹
  • 推荐

基于当下局势半架空的国家保卫潜艇战,所以武器什么的不太严谨也就没那么在意了,比如伊朗人的船其实是美国牌等。开场很好看,后面全体为国捐躯,唯一幸存的天才声纳员失去听力,倒有点反战的意味。

47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军盲的我看的大气都不敢出,觉得精彩绝伦……结果来到豆瓣发现被吐槽为“槽点多到数不过来”……emmmm,好吧,但我还是觉得好看。我觉得几位角色的表演很到位,几位军人的犹疑与决断,对好友的信任但又不得不执行命令的纠结,真的不错。

52分钟前
  • 听霜书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