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子2004

大陆剧大陆2004

主演:宋丹丹,王琳,王洛勇,李明启,李小萌,房子斌,罗珊珊,文兴宇,李梦男

导演:陈国星

 剧照

空房子2004 剧照 NO.1空房子2004 剧照 NO.2空房子2004 剧照 NO.3空房子2004 剧照 NO.4空房子2004 剧照 NO.5空房子2004 剧照 NO.6空房子2004 剧照 NO.13空房子2004 剧照 NO.14空房子2004 剧照 NO.15空房子2004 剧照 NO.16空房子2004 剧照 NO.17空房子2004 剧照 NO.18空房子2004 剧照 NO.19空房子200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8

详细剧情

  杨红英和丁亚兰是两个无话不谈的亲密好友,杨是某国营公司工会干部,性格能干爽直,丁亚兰自己经营一家美发店,性情柔和。  杨的丈夫刘永明多年来一直在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时常有人求他找关系通路子,自我感觉很良好。在家里是个甩手大爷,家务事从来不动一手指头。杨红英已经习惯了自己这操心受累的角色,但仍然免不了发两句牢骚。儿子洋洋从小就住在奶奶家,金老太太对孙子十分娇惯,弄得洋洋一身毛病,学习也不努力。  丁亚兰的丈夫老李是个好脾气的细心人,对妻子和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两家人一起出去玩时,杨红英看得满心羡慕,不由数落自己的丈夫。丁亚兰嘴上夸赞刘永明有本事,心里却觉得自己比杨红英有福气。  丁亚兰的女儿李珍十六岁,性格活泼,人长得也漂亮,在学校很惹眼。  丁亚兰两口子一直准备买房子,没想到老李要去上海出差时车祸身亡。丁亚兰的生活顿时失去了支撑,杨红英极力宽慰。丁亚兰在整理老李的遗物时发现了老李珍藏着年轻时的女友给他的信,心潮起伏。觉得原本美好的爱情遭到了破坏。  理发店的吴姐给丁亚兰介绍了个对象,谁知第一次见面,就被人带到家里,喝酒留宿。丁亚兰酒醒后特别难受,觉得对方是个专门玩弄女性的色鬼,不愿继续交往,并让杨红英代她出面应付。  杨红英的夫妻关系一直不冷不热,加上和婆婆的矛盾。家庭关系出现了不少问题。刘永明提升处长后,新来的文秘周玲由于感激刘永明聘用了她,对其分外关心,两个人关系不错。  丁亚兰想扩大美发店的规模,增加美容的项目。遇到了年轻设计师季曙光,季曙光提出的种种设计想法都让丁亚兰感到新鲜,甚至激动。丁亚兰对季曙光分外热情,自然流露出种种关切。  杨红英工厂不景气,分配她到远郊的一个仓库去工作,杨红英感到有困难。她为了不做家庭妇女,让刘永明看不起,硬着头皮每天赶几小时的路上班。  丁亚兰的店开始装修,季曙光经常来监督方案的实施,对工程的质量管得很严。丁亚兰生怕他渴着饿着,处处照顾,甚至还帮他洗弄脏了衣服。季曙光感到很温暖。  杨红英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刘永明下班回家时家里冷锅冷灶。  丁亚兰的美容美发店装修完毕。晚上,漂亮的店堂里只有季曙光一个客人,丁亚兰为他一个人洗头,按摩时两个人都体会到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季曙光情不自禁地向丁亚兰表示了爱慕之情。丁亚兰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未置可否。  刘永明告诉杨红英自己给她找了个工作,在一家高级住宅楼"水晶花园"物业管理公司当部门经理,负责管理整个小区的保洁工作。这样杨红英就可以不那么奔波了。  杨红英考虑到实际困难,开始在物业公司工作。可是刘永明从此在家里更摆出大爷的谱。一天,刘永明和周玲看电影被金老太太看见。老太太担心儿子有第三者,对杨红英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极力撮合他们夫妻关系。刘永明在母亲的授意下,决定通过装修房子来改善夫妻关系。  丁亚兰接受了季曙光的感情,两个人开始了甜蜜的同居生活。丁亚兰介绍杨红英找季设计房子,杨无意中发现季和公司的女设计师王小宁态度很亲昵,便提醒季要好好对待丁亚兰,并暗示亚兰受过伤害。季曙光聪明地套出了亚兰上次相亲受害的情况,并以次为借口疏远了和亚兰的关系。  亚兰因此迁怒于杨红英,觉得她总是在妨碍自己获得幸福,两个人的关系搞得很僵。  刘永明频繁的应酬,往往深更半夜回家,杨红英跟踪发现他和周玲两人去听音乐会.杨实在忍受不了,提出和刘离婚。把洋洋交给刘抚养,物业公司也因此将杨辞退了。  杨红英一个人住在刘帮她租的平房,屋子里很简陋。一日做清洁工时遇到了丁亚兰,亚兰看到杨的生活窘境,两人言归于好。  刘永明离婚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周玲对他表示关心,提出自己可以帮洋洋温习功课。金老太对她阴阳怪气,弄得周玲很下不来台。  一日杨红英在菜市场买菜,发现一个老头儿忽然病倒在她身边,热心的杨红英为老头叫来了急救车。急救车必须要求有家属陪同,杨红英情急之中上了车。杨红英和开车的司机赵军成了好朋友,赵军是个热情开朗的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肾功能就出了问题,曾经对生活感到很灰心,但渐渐鼓起勇气,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换了肾,至今单身一人。赵军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杨红英对他产生了好感。  周玲告诉刘永明她要调走了,刘永明感到很突然。原来她在家乡有一个男朋友,现在那个人在南方找了工作,她决定去找他。刘永明感到很失落,周玲在分别之际说出了对刘永明的一些看法,觉得他确实不是一个好丈夫,有大男子主义的倾向,这也是她最终决定离开这里、去找原来的男朋友的潜在原因。刘永明不由受到触动。  杨红英邀请赵军到她家里吃饭,把丁亚兰叫来作陪。丁亚兰为杨红英找到男朋友而高兴,但杨红英并不承认赵军是男朋友,只是说自己想和赵师傅学开车。赵军来了,丁亚兰惊讶地发现,赵军竟然是她的小学同学。  老同学相见分外亲热,赵军和丁亚兰聊得热火朝天,回忆童年的趣事,欢笑不止。在厨房准备饭菜的杨红英听着屋里一阵阵的说笑声,心中若有所失。一段时间的接触,杨红英和丁亚兰都对赵军感觉不错,两个好朋友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情绪中……

 长篇影评

 1 ) 在你背后书写,你看不见的字

那个时候我们抱在一起,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把我们分开,就连死亡也不可以。

1.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城市里。

——年轻的男人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如此地与众不同,以至于它被诚实地记录下来。
男人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先是挨家挨户地发传单,过了几天,看那些门上传单没被撕去的,就知道主人不在。男人于是从随身的工具箱里拿出一些小玩意,用手巧妙地在门上弄了几下,就轻而易举地进了屋。
——这个房间里大刺刺的留下许多的蛛丝马迹,电话录音,脏乱的衣服,坏掉的闹钟和收音机,摊开的相册,它们静静待着,等着某一天被陌生人闯入,毫无抵抗能力地被搜寻,窥探,进而着迷,甚或唾弃。

——我们自以为隐秘的生活原来只是掩藏在一扇门后。

2.男人和女人的旅程
男人和女人在一个大别墅里相遇,男人从一个不动声色地闯入者变成了一个被悄悄窥探的人。男人非常专注地看着女人的摄影图片,在浴缸里,在水里,然后再用熨斗细细熨平,手底无比温柔。女人如幽灵,无处不在。
男人和女人的开始毫无波澜,男人教训完女人的男人,大步离去,女人低眉,顺从地坐上男人的后坐,开始旅程。
接下来路途充满故事。女人和男人进入了一扇扇门,到处景色。这些门,如同游戏的关卡,一道比一道厉害,男人和女人从吃饭,喝酒,被殴,直到亲吻,错手杀了人,也亲手埋葬了死人。

——这是一个命题,分离,是否代表旅程的终结。
男人在监狱里与其说是坐牢,不如说是修行。男人的笑容说不清含义,被狱警暴打如同磨砺,有种隐忍的疼痛,超过老杜手里的大块头。
女人依旧沉默,但开始有力量,男主人因此显得怯懦不堪。女人有一次回到了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个小庭院里水缸上莲花盛开,清净似佛。
男人和女人,分开以后再没相见,而旅程永远没有终极。

3.我突然不想说话
当我张开口,努力很久却依然没有话吐出,我突然之间成了一个哑巴。
我开始用手笔画,我说的,你都懂吗?
你不懂,没有人懂。

——那个豪华的宅子里,女人不对丈夫说一句话。
——一路奔跑的路上,女人和男人,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点的两极,不是贫乏的无语,就是丰馈到无语。
这是一个大小两面的赌注,开盘之前,我们毫无把握。

男人和女人不说话,亦不交流,不交流,亦无欲求,无欲求,便不生变卦。
这个故事和新桥恋人一样的惊骇离奇,但朱丽叶比诺什想要治好眼睛,有着注定的变故,故事变显得无奈和哀伤。

而男人和女人不悲伤,于是就连死亡,也没有把他们分开。

4.关于幻象
It's hard to say that the world we live is a reality or a dream.
这是结尾时打上的一句话,念一遍,就记住了。
这句话象个咒语,把顺推的多米诺骨牌又倒着推了回去,便衍生了无劲的可能。这个幻想何时而生,从男人被带离监狱?从一路的奔逃?从男人进入宅子?从男人骑着摩托车在我们视野里出现?

倒推没有任何意义,去判断真实或是幻象更加没有意义。

这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也许存在于男人的,女人的,人们的,或是我们的想象。

5.爱与存活
——女人最终说了唯一的一句话:“我爱你。”
——When we hungry, love will make us alive.
——骗人的。


6.关于欺骗
其实并不是有意,但我们总在言不由衷间说了谎话。
而我们依然选择相信一个90%带着病菌的誓言,因为我们都不肯死心,因为爱情这个词,过于诱人。
如果不说话了,是不是就没有谎言,就不会有欺骗?
但是不说话,你还愿意带上我,我还愿意跟你上路吗?
我们终究缺乏明镜清台的智慧,
屈从于世俗。

7.在你看不见的那半个世界和你同在
我们真的永远看不清周围的一切。
那就相信你,永远在我看不见的那180度里,陪伴着我,也好。
重要的是我相信。

8.关于电影
这是一个让我无从流泪的电影。
不哭,但一直想到战栗。
这是一个你吹向我的泡泡,它在半空中破开,逃逸到空气里。
散开了藏在我们心里秘而不宣的梦想和希望。

到最后也只是一个电影
终究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幻象
一秒钟,24格

 2 ) 可不可以再暧昧一点

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全世界能有如此大的进步与影响力,除去他们电影自身特有的娱乐性,像金基德这样的导演也是功不可没,他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屡屡在各大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就是对他的极大肯定。

韩国电影在我印象中就是金基德与朴赞郁的天下,除去老导演林权泽,其他导演根本一点印象都没有,朴赞郁更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金基德之前只看过《撒玛利亚女孩》,谈不上喜欢,这次看了《空房间》,感觉要好于前作。

《空房间》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画面淡雅,除去结尾部分,构图都很工整,白白净净的少年,甚至监狱里都是很干净的。我们知道金基德最善于表现的就是情欲与暴力,这两项正是人类最本质特征,在前作《撒玛利亚女孩》中,援较女孩以及父亲最后的复仇,都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甚至父亲最后打死嫖客的场所都选在肮脏的厕所,再遥想早期的《漂流欲室》,那个鱼钩更是生猛,不知是不是金基德刻意的转型,在《空房间》中虽然也涉及情欲暴力的原始主题,但在画面的表象上收敛了很多,没有正面的色情画面,甚至接吻都很少,暴力也是借助高尔夫球这项高雅运动来完成的,甚至都没有流血发生。因此我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在某种层面上说这种干净是相对的,是相对于金基德原先作品的一种干净,这样的“干净”应该会让他的电影更讨人喜欢。

在我看来影片的三个主角都是有些偏执的,少年是偏执的,在他的年龄完全可以去找一份好的工作,他却偏执的选择了这样空房子的生活,在警察问讯时他本可以开口为自己辩解,他在一次偏执的选择缄口不言,而得到的则是一顿暴打,就连他与女人的爱情都是有些偏执的,二人的沉默不语若不是偏执的力量,这样的爱情怎会长久。女人是偏执的,在丈夫的一次次电话威胁下,女人就是不接,这也是一种偏执,女人本可以就这样过一辈子富贵的生活,可是她对爱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渴望,只有这样她才会坐上少年的摩托车,与少年走进一个个空房间。丈夫也是偏执的,他知道女人已经在一次次的受虐后对他由爱变恨,但依旧对她不肯放手,甚至睡觉时都紧紧地抱着她,以至于后来怕少年回来而想到搬家,他的偏执体现在对女人近乎疯狂的占有欲上。最后三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女人与少年终于也能在一起,这样的结局也不如说是一种偏执的胜利。

《空房间》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沉默不语的,这让我想起了蔡明亮的电影,只是这里金基德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少年与女人的沟通已经超越了语言而达到了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一切语言在这部影片里都显得相当苍白无力,也许金基德在告诉我们,语言是迟于爱情产生的,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语言的。

这部电影最后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法无疑是点睛之笔,少年究竟是真的学会了隐身术还是已经化为幽灵在与女人沟通,没人能说清,导演留给了我们足够的遐想空间,从结局来看本片也是足够温和,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简简单单的爱情电影来看,虽然没能逃脱道德上的悖误,说到底导演给我们讲述的还是一个第三者的爱情故事,最后真正的受害者还是丈夫。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少年与女人的关系能暧昧一点,再暧昧一点,甚至超越这种爱情关系。

不要想得太多,《空房间》的确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更加想看《弓》了,希望会更好。It’s hard to tell that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either a reality or a dream

ps:片名3-Iron是指打高尔夫球的三号铁杆

金基德导演作品
《弓》(2005)
  
《空房间》(2004)
  
《撒玛利亚女孩》(2004)
  
《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
  
《海岸线》(2002)
  
《坏小子》(2001)
  
《收信人不详》(2001)
  
《漂流欲室》(2000)
  
《真相》(2000)
  
《雏妓》(1998)
  
《野兽之都》(1996)

 3 ) 每个人都是空房间

同一部电影,有的人看到了爱情,有的人看懂了寂寞,有的人,则看到了欲望……奇怪的是,这部自始至终只有寥寥几句对白的电影,居然没有让人感觉困倦。

导演金基德一开始就不是在讲故事,这位擅长“用画面说话”的韩国导演,用艺术家般的镜头,娓娓道来的是两个边缘人之间的爱情,影片完全摆脱了语言的束缚,人物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完全通过眼神、动作甚至空白的场景来体现。

同样的房间,主人回来时的被情绪所感染,显得杂乱、无序;而主人离开后,一切又恢复平静、舒适的常态。对比之下,其实世界原本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看待周围的眼光,带上了太多的主观色彩。电影仿佛在无声的提醒我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听你内心的声音。

女主角善华备受丈夫的凌辱,一直渴望逃脱,偶然被男主角泰石(一名游走于各式无人空房间的流浪者)所救,两人开始了一段神秘而温馨的伴侣生活。泰石被抓入狱后,他们的情感联系并没有就此中断,彼此在另一个旁若无人的世界里相依相偎……以上描述,光用想象是无法理解,但在电影里,我们都看到了,善华在与丈夫拥抱的背后,与泰石的亲吻如此真实,如此美丽。

“每个人都是一个空房间,等待有人打开心锁,放我们自由。有一天,我的希望成真了。”谁的心里,不曾幻想过另一个更自由的世界?或许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和你想看见的那个人。你们之间的默契,不需要用语言表达,但是毋庸置疑,因为都是对方的依靠。

不是所有的抗争,都要通过暴力来展现。静默的力量,往往更让人心折。不得不说,韩国电影人在挖掘人性深处的隐秘上,有着更勇敢的尝试。《空房间》便是其中一种。

 4 ) 爱生活,爱开荒;爱电影,爱YY

有一种红塑料皮的小本本叫小学生手册,有一种小学生在每个学期的期末,都会在这个小本本上收获一句话:
“该同学XXX,OOO,兴趣爱好广泛……”
他有一些任性他还有一些嚣张,他有一些叛逆他还有一些疯狂,啊啊啊,我就是这个小学生。

上房揭瓦,下河狗刨,举枪打鸟,弯腰抓鸡。像我这样的花心小学生,看到什么都觉得特有意思,有什么绝活儿都想学上一手。那些神奇的新鲜的领域,是一片又一片好大的荒地,等着去发现和开拓。而且这个小学生自恃聪明,总觉得只要努力开荒就会有获得收成。在全球还没有通的年代,他就敢自信满满地说:我能!

后来,小学生知道了世界上有轮回一说,他就这么开始梦想了:这辈子做个足球小将,下辈子做个象棋大师,再下辈子做个气质潇洒的画家,下下下辈子做个身手矫健的大侠……最痴妄的是,他希望生生世世轮回中钻研的手艺,都保留记忆,流传不息。当若干辈子滚过后,他就成了一个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的牛人。巨牛特牛超级牛。只他一个牛人就是无数个人的合体。

再后来,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中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大学生又变成了退学生,他开始明白,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一个人能掌握的事情太他妈有限。他甚至有时撒尿洒到池外,连自己的小鸡鸡都握不稳,更别说精通一切这种妄想。于是他开始YY。
就是YY,只能YY。看电影,就是YY的方式一种。

心有不甘的人会通过电影进入平行宇宙。天香断续膏,有时候电影就是这样的东西:那些人生转折的其他岔路,无数种可能性和没能选择的遗憾,用电影来续接。通过YY,我们在岔路的节点上不规则跳跃,在无数层平行宇宙间穿梭往来。人生如此丰富。我们不单可以这样活,还可以那样活。

我们的肉身坐在影院,蜷在沙发里,窝在床上,我们的灵魂已出窍在喋血的街头、在蛛丝牵挂的高楼、在浪漫满地流淌的巴黎、在红色的寒冷的火星。在另一具躯壳里,在无数具躯壳里,化身无数,我就是你,你就是他,他就是我们。我们用YY把自己的世界撑大了,用电影把心撑大了。现实中我们能把握的东西如此有限,电影里我们通过感官的体验,将有限变成无限。

这就是YY的妙用无方。当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为YY而生,但大多的电影都可以成为YY。追溯其本,电影的源头首先是娱乐,而YY就是娱乐的最高境界——我是说,广义的娱乐。被喜剧片逗得满地打滚那叫娱乐,被惊悚片吓得毛孔大开那叫娱乐,被悲情片刺的泪水长流那也叫娱乐。YY中我们哭我们笑我们闹,然后灯光亮起,人群散去,我们擦干眼泪,感到30块钱没白花,感到满足。这就是娱乐。

至于感动、至于思考,那就是YY的饭后鸡尾酒了。有了更好,没有便罢鸟。我们首先还是要吃饱饭,饱起来再说。在肚子还空的时候就嚷嚷着要喝酒,这种人在我们村里管他叫傻叉。谁都不愿意作傻叉,谁都愿意身心愉悦。所以别跟电影太较真,别太形而上,你只要问自己:这部电影让我愉悦了没有?如果答案是yes,那就好办了。虽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但心灵丰满了。在这世界上活着,又有什么能比填满空虚更重要?

所以《空房间》可以是拍案惊奇,也可以是黄粱梦枕。片子结尾的点睛之笔:“有时候很难分清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将人的YY世界无限延展。大概我们都有过无地自容的时刻,或者走投无路的时候,曾经有过那么一天,在某一种情境下,我们巴不得自己像一阵轻烟,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掉。我们想隐匿在别人的视野之外,我们想从泥淖中跳出去。我们这样想过,电影帮我们这样做了。

从YY的技术角度分析,这是一部挺成功的电影。YY的最高境界是偷梁换柱。YY的基本原则是潜移默化和角色代入。不管是自欺,还是被人欺,看着电影的人都希望能融进去,希望能忘记自己屁股下过硬的椅子,和手里面被炸焦的爆米花。这部电影做到了,至少对我做到了。

我们都知道的骗人的诀窍就是九句真话后掺一句假的,电影也是这样。清淡的若隐若现的音乐,几乎没有对白,女主角开了两次口,男主角从头哑到尾——这样一部安静的、不愠不火的电影,是典型的诱人深入型。银幕前的人莫名其妙地看着男主角四处去发传单,又恍然大悟看着男主角撬开空房间的门锁,登堂入室。有一点古怪,但总还算合情合理,有一点好奇,又有一点期待……故事像坐在火炉上的一壶水,渐渐沸腾。

渐渐就恍惚,渐渐地视角就变了。我进入电影,进入那些空房间,我看到那个被施虐的女人,我带她离开,我带着她去进入一个又一个空房间,我被警察逮捕,被关进牢房。然后这样一个智力游戏摆在我面前:
在一间小小的密室里,高墙坚实,铁窗狭窄,没有秘道,你怎样消失?

搁在平时,我大概会说:别逗了,这太他妈扯蛋了。可在这种境地下我只想:一定有什么办法,一定要找出什么办法。于是他(我)开始尝试,开始一次次改进。我们做到了。
我们终于成功地遁形。我们破泥而出,轻逸而高蹈。最后男人和女人相拥着站在体重计上,刻度显示的是零。这样的神来之笔,现实还是梦境已不重要,在负荷的压抑下,逃脱的渴望胜于一切。我们微笑了,我们欢喜了。沉重的肉身下沉,升华的愉悦上升。我们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从现实社会中跳脱,我们从自己的肉身之中跳脱。

这就是电影的愉悦。一个成功的电影能给人带来的,YY的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艺术就是骗人的艺术,骗人艺术里有很深的门道,道行深了就能成功地引领我们在YY的大道上一路狂奔,道行浅了就算恐怖片都能让人大笑不止。
而诚意也显得尤为重要。好些个被炒得热闹的电影,在我眼里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因为缺乏诚意。比如《色戒》里王力宏挥之不去的咬着舌头的港台腔,比如《投名状》里莫名其妙的开头——我的确可以相信一个善良的妇女可以抱着恻隐之心去拯救一个陌生人,但我真的无法相信,这个妇女能善良到不惜钻到一个陌生人的被窝里去拯救他。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事儿只有观音菩萨才干得出来,而显然这个妇女她不是。

所以这些电影对我是失败的,它们从开始就没哄好我,没骗住我。看电影的我就像一个痴情的女人,要是我认定了那汉子没骗我,多少流言蜚语我都不会在意,而一旦开始感到被骗,开始怀疑,我就再也无法对他产生信任。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那些不肯在骗技上做足功夫的人,我觉得态度端正与否就很可疑,这是硬伤,也是痴情女人最痛恨的一点——有时候女人不介意你欺骗她,但是她会非常介意,你欺骗了却还不用心去骗。连骗人都没有诚意,这样的人你说怎么值得托付?

电影需要YY,生活需要YY。YY是一种境界,是热爱生活的人的一种技能。爱生活,爱开荒。我们总说:太无聊了,看个电影吧。电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电影能为我们展现一片又一片荒地。我总觉得人要活得愉悦舒适,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学会寻找乐趣。在生活细节中寻找乐趣,在电影中寻找乐趣。学会YY,学会取悦自己。当我们百无聊赖时,与其皱着眉头说“真他妈无聊啊”,不如给自己一次从现实的泥淖中跳脱的机会——坐下来,看电影。



 5 ) 为什么家暴者总是变本加厉而受害者却一再忍让

《空房间》由是金基德编导,李丞涓、在熙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少妇善花和男孩泰石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该片于2004年10月15日在韩国上映。影片获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
影片讲述了一段看起来十分梦幻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说它是梦幻的?全是因为电影“奇葩”的人物设定。男主泰石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流浪者,整天骑辆摩托车游走在城市之间。他最爱干的一件事是寻找城市里那些无人居住的空房间,偷偷溜进去住一段时间。然后,他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悠闲地吃饭、睡觉,还和主人的照片合影留念。不过,泰石还是比较有节操的,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而且还会帮人家收拾屋子、洗衣服、修理家具......
就这样,他“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直到有一天,他走进一个大户人家,遇到了满脸淤青的女主善花。没人关心她,她只能独自蜷缩在墙角,默默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对泰石来说这只是一个空房间,但对善花又何尝不是?她虽然有个家,却没有一个人陪伴,那这和空房子有什么区别。坦白讲,两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只不过用的方式不同——一个人在寻找,一个人在等待。
就在观众以为,这对寂寞的男女会发生点什么的时候,善花的丈夫回来了。和往常一样,丈夫一回来就对善花恶语相向。讽刺的是,他把自己比作奴隶,好像一切都是善花的错。短短的几句话,就把这个丈夫蛮横无理、控制欲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但就像所有施暴者一样,短暂的冷静后,丈夫开始忏悔。我错了?我爱你?这些话好像是条件反射一般从丈夫嘴里说出来。为什么所有的家暴者都喜欢在事后做出这种“精神分裂”般的举动?
因为愧疚吗?好像是的。但这份愧疚针对的仅仅只是上一次的暴力,至于下一次,那就等下次再说吧。正是这种理所当然的「强盗逻辑」,滋养了这些人心中的「恶」。
他们的行为,不但不会因为这些忏悔而停止,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我们才常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可是,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有,但需要勇气。这份勇气可能是别人给你的,也可能是自身的觉醒。
电影中,泰石就给了善花这样的勇气。他教训了这个丈夫一顿之后,就带着善花去“体验生活”了。从一个陌生人家走到另一个陌生人家,善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乐。在这段梦幻的旅途中,两个人没有言语,眼神里的默契却仿佛认识了千年。
影片最后,当善花回到那个冰冷的家,面对丈夫一如既往的暴力,她终于不再沉默,选择了反击。
但现实中往往不存在像泰石这样的「闯入者」,从天而降,然后帮助受害者脱离苦海。更多时候,受害者都是在忍无可忍之后,才把自己的遭遇公诸于众,寻求法律和社会的帮助。
其实,一旦受害人态度强硬起来,那些看似凶狠的施暴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内心比一般人还要自卑。他们无法从外界获取心理上的满足,就只好把这股怨气发泄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因此,当受害者发现这个苗头的时候,【明确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态度】,不只是当事人本身的态度,还有周围亲朋好友和整个社会的态度。虽说现在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有多少人真正从行动上做到了呢?

{转载}

 6 ) 边缘人的自我透明化

男主泰石属于社会边缘人,泰石没有生活的方向和重心,他将自己的生活融进他人的房子里,就像小朋友过家家一样,在别人的房子里按照主人的方式生活,甚至会注意到物品摆放和使用体现的主人的习惯。他自我边缘化到不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只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精神体验者。女主被富豪丈夫长期家暴,因为男主带她离开了自己的暴力丈夫而自觉的追随男主,并以身相许,女主的内心心理仿佛显示着她的存在都是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两个边缘化的人试图让自己透明化,他们依然按照男主之前的方式一样生活。在遇到一个死在家中却没有人知道的老人后,他们以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空空间”,并享受着这个空间里两人透明得仿佛消融于这个世界的生活。然而现实的世界就不存在透明的部分,他们最终被过世老人的儿子发现了。入狱的泰石在监狱里悟到了视角盲区,并利用狱警反复训练自己的位置调整以准确掌握自己能永远处在想躲避的人的视觉盲区内。利用这一点,泰石成功越狱并和善华在善华的家里回避着善华的老公生活在一起。终于男主成功使自己变成了“透明人”,透明化的与女主共同存在。

 短评

灵感的一部分显然是来自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在监狱里打虚拟的高尔夫球但是有声音,球被抢走),然后监狱中男主角修炼的那段怎么看都是玛雅·黛伦的调调。男主角出狱后摄影机的角色化真是牛逼。金基德这片儿极亮

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隐身对其可见。

7分钟前
  • Nanana ❀
  • 力荐

整个感觉有点像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

10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喜欢监狱里那段

14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迅雷广告太坏了,翻译成“空房诱奸”,搞的我以为是三级片,看了才发现是文艺片,尼玛。而且当年还完全不了解金基德是何方神圣。

1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QQ对其隐身可见的灵感来源??一言不发的金基德最高,情欲走来得悄无声息。喜欢结尾,介于梦幻和真实之间的体重归零...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1.男主角一言不发,女主角一句我爱你;2.空灵至深的爱情为无言,或多,只需一句我爱你;3.拯救是爱,孤寂让两人融合;4.最后的超现实很喜感,隐身对其可见。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可以感觉到金基达的成长和内心对平静的回归,我很喜欢

28分钟前
  • nownow
  • 推荐

#重看# 未及一言,灵魂便已相通,可能是最美妙也是最惊悚的爱情,一个会呼吸的影子在空气中环绕我整个的存在,无时无刻,渡我安然,保持和整个世界隔绝的状态,在这片空白哑然的一方天地,只要我们紧紧相依就足够。每个房间都充满人间悲喜,我们是浮萍之下无所依的两尾鱼,打扫或浇花,洗衣或做饭,目睹爱和死,模拟着无波静好的日常,假装没有被世界抛弃,假装我们活得很好,发誓以失语与世界一刀两断。It's hard to tell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either a reality or a dream.拍得很有惊惧氛围,再次重复了金基德拿手的孤绝封闭空间,全靠丝丝情绪的拉扯、缕缕怒火暗涌,撑起一个近乎寓言的故事;高尔夫球是阶层符号与复仇工具。以体重计为零收尾真好。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们什么都不必说。

3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每个人都是一个空房间,等待有人打开心锁,放我们自由。有一天,我的希望成真了,一个男人象幽灵一样走来,带我走出限制,而我毫不犹豫地紧跟着他,直到找到我新的命运……”

39分钟前
  • Ridden
  • 力荐

相爱的两个人是,一个人

43分钟前
  • 酚酞
  • 推荐

孤独,拯救,爱,梦幻

46分钟前
  • Q。
  • 推荐

我们灵魂相契,交融的那一刻,体重为零。

49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最后真的无敌了…震惊到哑口无言。

5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吴克群吗?

57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还行

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何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比鬼片更鬼片。拍金基德电影的主角很爽,都不用背台词的。

60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我一直在等着看这俩人到底要憋到啥时候才说话这事我会到处说嘛……

1小时前
  • 小池有声月
  • 推荐

以往再好的片子,我连着看两三部没问题。即使遇到要中止的情形,也必然是想先在脑子里回味完了上一部再往下看。可这回呢,我并不觉得需要回味,却就是不想接着看下一部了。似乎这一部片子就把我一个星期没看电影所憋出来的瘾给塞满了。就好象有些真正美味的食物,不必吃饱,品尝两口,就已心满意足。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