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360

爱情片英国2011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蕾切尔·薇兹,裘德·洛,本·福斯特,莫里兹·布雷多,贾梅尔·杜布兹,马克·伊瓦涅,皮特·摩根,特雷扎·萨博瓦,马利亚·弗洛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剧照

圆舞360 剧照 NO.1圆舞360 剧照 NO.2圆舞360 剧照 NO.3圆舞360 剧照 NO.4圆舞360 剧照 NO.5圆舞360 剧照 NO.6圆舞360 剧照 NO.13圆舞360 剧照 NO.14圆舞360 剧照 NO.15圆舞360 剧照 NO.16圆舞360 剧照 NO.17圆舞360 剧照 NO.18圆舞360 剧照 NO.19圆舞36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8 00:46

详细剧情

  本片是受奥地利剧作家亚瑟·施尼茨勒的《轮舞》的启发,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和编剧将原著中摩登又不停变化的螺旋叙事整合成一个故事,通过剧中人物串联起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共同讲述在21世纪生动,充满悬念又感人至深的爱情传说。故事起自维也纳,影片美妙的将巴黎,伦敦,布拉迪斯拉发,里约,丹佛和菲尼克斯,不同城市的人们编织出一幅简单却又令人如痴如醉的叙述。

 长篇影评

 1 ) 每一个心里小小的涟漪

故事一个套着一个,在普通的故事中,每一个人内心的小小微澜小小波动,充满了触动。

其实在看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放在彼时彼境中,明白好多

 2 ) monologue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多线叙事的范例,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差。Anyway,Anthony Hopkins的那段,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我不喜欢看老人戏,但是老戏骨太牛掰,那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直达你的内心。我觉得他那一大段monologue,如果被别人说来,我一定早就出戏了。结果被他说得。。。以后有男同学要去试镜,需要准备monoloque,这段真正好!(扒下来之后觉得,台词真一般,被他说过之后的味道才这么好!!!)

"see you next time"
they're 4 innocent enough words
but they went through me like a knife.
because in that moment I realized to them I'd become a familiar face.
A joke. You know, the British guy who's running a one-man campaign stubbornly scratching away,
refusing to do what you've all been urging me to do for years and years.
You move on, let go and all that stuff.
Yeah, it's not easy.
I got sober a long time ago out in Los Angeles. 35, 36 years ago.
I was crazy, insane. I was sickened to death, drunk and insane and…
I was sentenced to AA meetings and I hated the damn things.
I hated all this.. "God" stuff. I made me wanna puke.
Move on, let go, let God… surrender and win… I was a winner.
I've been a winner all my life.
And...
but I was fighting all the time and…
Anyway, cut a long story short, there was this old man, a priest.
 A Jesuit priest.
His name was Father Joe Riley.
And I'll never forget him as long as I live.
And one night I was about to leave the meeting.
He stood in my way. Said "where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re going?"
I said you get out of my way.
He said you're not going anywhere.
He looked up to my face, had these piercing blue eyes
and a cigarette in his mouth and he said "you know…"
he said "You look like, to me, you look like you're busted, disgusted and not to be trusted."
And he was right.
I wasn't to be trusted by anyone. I'd never trust myself even.
And one day I asked him, "Okay, Father…"
I called him Father and he got a kick out of that.
I said "you know all the answers, you must be a smart guy. What's the shortest, most powerful prayer in the world?"
I needed quick answers
So I wanted to be back on the fast track.
I said "What is the fastest, most powerful prayer in the world?"
Fastest, most powerful prayer in the world, he looked at me, he said:
"Fastest, most powerful prayer in the world, I'm afraid is Fuck It."
Father Joe Riley. He was a Jesuit priest. Fuck it. Can you believe it?
He said "It's the prayer of release and surrender" and I felt the whole weight of the world going off my shoulders.
And just before Father Riley died I asked him. I said: "How do I get it? How do I know?"
He said: "You will see when you're ready to see; You will hear when you're ready to hear."
He said "You're a particularly tough nut".
And the weird thing is it happened 2 days ago.
I was traveling on my way here with a young girl from Brazil. She was a kid.
Beautiful little thing. Her name was Laura.
And there was a snow storm at Denver.
Flights were delayed and we arranged to have dinner and when I showed up she wasn't there.
But she left me this note. Can I… Hold on, let me…
And… she said "Ran into someone cute. Never done this kind of thing before. But you only live once. How many chances do we get?"
Out of the mouths of babies and sucklings thou hast perfected praise.
The guy was right whoever wrote that stuff.
And it's taken me all these years.
And I tell you, if my… if my daughter is alive, she knows where I am, where to find me.
And her silence means that she's probably made the choice not to be in touch.
But if she's dead… then she's dead.
And she's gone for ever.
And I have to move on and forget and let go.
Weird stuff.
Wow, I tell you, it's a mystery, all of it.
Anyway, I'll shut up now. Thanks for listening.

 3 ) Reading is for dreamers


这样的剧本必须要强有力的演员阵容,一是在演技上才撑得住场子,二是如果一不小心落了差评则至少还有吸引观众的卖点。

这片儿和王家卫可谓璧合啊。拍出过《上帝之城》的导演也有这样的文艺腔。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传染病/Contagion,不过后者更平淡无味。

 4 ) 人生的三岔路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受奥地利作家亚瑟·施尼茨勒的小说《轮舞》的启发,拍摄了这部温暖如春的电影《360度》(又译《圆舞360》)。他将原著中摩登又不停变化的螺旋性叙事整合成一个有机体,通过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将其巧妙的串联起来,沿着地球不同的轨迹,成一个360度的圆周,深情地讲述一个个在现实中既充满悬念又感人至深的传说。

影片起自维也纳,将斯洛伐克的伯拉第斯拉瓦、巴黎、伦敦、科罗拉多、丹佛、凤凰城、里约、莫斯科等城市一一串联,巧妙的编织出一幅简单、生动又令人感怀的画面。影片最后在《深情一吻》的动听歌声中结束,产生了曼妙的温馨触感,释怀中竟然不忍停止遐思。让人一下想起《通天塔》、《命运的十三个交叉路口》和《安塔芮丝》这类叙事结构的影片,看似不相关的人与事,其实皆与每个人相关。据说在这个星球上任意选择六个人就能找出与每个人相关的可能。

单纯的妹妹安娜,陪同漂亮的姐姐婵希,从斯洛伐克的伯拉第斯拉瓦来到维也纳,完成一次性感拍照。然后,所谓的经纪人会把婵希的亮丽性感照放在网上,供客人选择。婵希化名布兰卡,当然,肮脏的经纪人利用胁迫手段得先尝她鲜。这天,定好五五分成的经纪人,用电话通知布兰卡有生意了。说是在维也纳车展会上,一位名叫迈克尔·戴利的车展商老总,选中了她,并要她在史蒂根伯格酒店的酒吧等候。于是妹妹安娜陪同布兰卡来到维也纳。布兰卡单独来到酒吧守候,搜寻着各色男人,其中由裘德·洛出演的车展老总戴利进入了她的眼帘,只是这时柏林来的商人彼德抢先对戴利说:“看那边,那个女孩一定是妓女。”并迅即从手机上搜寻出她的照片和网名,让好人戴利颜面扫地。

其实这是彼德这类钻营商人设的局,好人偶尔也有寂寞时也有脆弱的时候。但戴利似乎不是这样就轻易兴起的男人,沮丧的他独自回到了酒店。他给爱妻电话,没人接听,只得留言,表示了对妻子的思念。这时,彼德打来电话:“刚与布兰卡玩的很爽,她本来是来要与一个叫戴利的人来赴约的。”戴利为了保全名声,只得委屈的将生意便宜的送给了彼德。正所谓无奸不商,这类栽赃之事在生意场上并不鲜见。就如很多官员栽倒在这类桃色新闻上一样。

而在伦敦,一个叫劳拉的巴西漂亮女孩子,给刚刚从外面回来的男友路易留下视频:“路易,你有我仍不满足,还要与别人幽会,这是那位女子与你幽会的照片。我走了,不用找我。当年为了你,我离开稳定的里约,我本来在那很快乐,可是我现在只能带着伤痛回到那里。”25岁的年轻摄影师路易后悔不迭,但未时已晚。其实,路易去幽会的情人,正是戴利的爱妻露丝。

由蕾切尔·薇茨出演的露丝主持一家画廊的工作,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热情的路易。路易的出现,填补了她寂寞的空间。戴利因为生意上的事,常年不在家,这让露丝无法忍受孤独。但这一次露丝决定与路易分手,她对他说我们没有未来。并切断了与路易在工作上的往来。路易所面临的正是人们常说的人财两空。而戴利给露丝的留言,正是促成她决定与路易分手的一个因子。她对回家的戴利说那个留言让她感动。他们和好如初。并一起去看小女儿在《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表演。

在飞机上,准备回巴西的劳拉认识了同去丹佛的由霍普金斯出演的老头约翰。开朗的约翰让本来极为抑郁的劳拉渐渐平复下来。原来约翰是准备去菲尼克斯去寻找自己多年前失踪的女儿朱莉亚。当年女儿因他的婚外情而顿生恨心,竟然离家出走,一去就杳无音信,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这让老头一直无法释怀,哪儿有点线索就去哪儿探询。他俩飞到了大雪纷飞的丹佛,只是各自要转的航班都无法起飞,只得在机场在耽留一晚。而他俩约定晚上在机场外的一家餐厅见面。

劳拉如期而至,约翰迟迟没来。而对面坐着的正是刚从科罗拉多州监狱出来的强奸犯泰勒。坐了六年牢的他,被一位奥尔森的女士感化,同意他去路易斯维尔市的教习所工作,看看他能否改邪归正。奥尔森女士鼓励他要有信心。只是泰勒对自己是否能控制对异性的性冲动行为而心怀恐惧,因为他实在不想再次蹲大牢了。

世事无常,偏偏对面坐着一个千娇百媚的靓妹劳拉,且她失爱之余,倒看中了有点害羞的泰勒,加之饮了点酒,就有点不能自控的极尽诱惑之能事,搞得拘束的泰勒神魂颠倒,竟迷魂汤似的跟着她进了酒店客房。而机场大喇叭正叫唤着他的名字,他已听不进了。约翰匆匆赶到餐厅,发现劳拉不在,可急坏了老头,怕她被坏人勾引出事。在酒店房间,面对秀色可餐的劳拉,泰勒在克制与欲望之间极力挣扎着,幸而理性战胜了魔鬼般的冲动,他没有听从劳拉的酒兴。他冲进了卫生间,用冷水冲洗着发热的脸。等他再次出来时,姑娘却睡着了。他想抚摸她,但刚一上手,就缩了回来,他还是悄悄的离开了。通过这一件事,至少说明泰勒正往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天,约翰在候机楼看到了准备前往迈阿密候机的劳拉,俩人开心极了,如父女般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老头笑着对她说:“要好好保护自己,老实点哪。”劳拉开心的点头。老头到了凤凰城,看到的不是女儿的尸体,女儿还可能活在这个世上。他在戒酒中心,向学员们讲自己当年戒酒的经历,希望他们能重生。这其中就有从巴黎来的俄罗斯女人瓦伦蒂娜。她说这让她有勇气回到巴黎,去做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巴黎,瓦伦蒂娜对老公瑟吉说:“我有了新欢,咱们离婚吧。”忙得一塌糊涂的瑟吉说等他办完事回来再说。戴着红帽的瓦伦蒂娜来到牙医诊所,本来满怀期待,可36岁的老板告诉她:“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原本相互倾慕的他们,只因信仰不同而让他忍痛割爱。之前他在心理咨询中,女心理咨询师告诉他:“决定要让你自己做,后果自负。”以前这位老板对她的爱,可以说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只得寻求心理咨询。新爱虽已无望,但瓦伦蒂娜并未就此停步,她还将继续她的新生活。

人生相遇原本就是一场奇迹。身为保镖的瑟吉与安娜的相遇就证明了这一点。安娜在酒店外,等待化名布兰卡的姐姐,瑟吉也正在酒店外焦虑不安地等待他的黑社会老板萨沙。瑟吉同时要面对已提出分手的老婆和一个粗暴待他的老板萨沙,这让他无尽的烦恼,感觉一直抬不起头做人。此时的他,反复的在安娜眼前踱步,让她忍不住说了几句。接着的一场淋雨让瑟吉与安娜走到了一起,她躲进他的“奔驰”车。他们谈起阅读,这是他俩的共同爱好。直从安娜陪姐姐出外以来,她每每在等待中,都是手捧一本书静静的阅读着。

渐渐,瑟吉发现她是一个极为纯真的女孩。安娜提议让他开车绕巴黎转转。这拉近了他俩的距离。他说:“老板对我猪狗不如,他不喜欢读书,他说看书的人都是空想家,哈哈,我们都是可怜的空想家。”这样的对话,让他们开心。而巧的是,瑟吉的老板萨沙正在酒店房间与布兰卡从事色情交易。原定的一小时,萨沙竟对布兰卡耍起无赖,就为了这一小时,萨沙断送了性命,而布兰卡得以逃脱。这一切都得益于瑟吉铁了心的“不作为”,任凭布兰卡的黑心经纪去结果萨沙。现在的瑟吉,眼下想到的只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他要把幸福紧紧地攥在手心里。

如释重负的瑟吉终于得以解脱。他从酒店出来,招呼还在守候的安娜:“上来吧。”她笑着问:“去哪?”“不知道。”“几时回来?”“不知道,上来吧。”安娜满怀欢喜的上了车。充溢着甜蜜的安娜在心里对姐姐说:“亲爱的姐姐,我遇到了人生的三岔路,我做了选择,我做到了。姐姐,我为你祈祷,你也为我祝福吧。”

影片的画外音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也许有一天,我们选择的三岔路,还有其它的三岔路,都会让我们殊途同归。”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找到了他们想要的或正在路上寻找的生活,当然,也有新的“布兰卡”们将前赴后继,继续着她们的不雅又冒险的人生旅途。忘掉往事,学会释怀。绕地球一圈,命运让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好运和歹运,只是机会稍纵即逝。即或这样,面对一个个人生的三岔路口,只要怀抱美好和善良,人生就充满不竭的滋润和绵绵的希望。

2012、12、12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

 5 ) 总是这样简单的电影最能打动我

       很流畅地看完整部电影,首先是因为夜深人静的时候网速会更优,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这样的视角去观看故事的进展。
       故事有遗憾也有拍手庆贺的结局,约束于宗教和道德的牙医最终选择辞掉了他的助手,他知道他无法不去爱她,只是这样不道德的爱自己虽然不能隐藏却终究不能接受,他听到心理医生给的反馈说她也一定深爱着他,他眼前一亮,在路上遇到分岔路口,选择一个就好,他选择了避开这段不容于世俗道德的感情,当然,我还是希望助手的老公和blanka妹妹的邂逅能够成为一段佳话,那么这也能极力的促进牙医和他助手回到分岔口,携手并进。
       刚刚出狱的犯人那段最令人印象深刻,多少次我都觉得那个女孩子后果不堪,遇人不淑,最终我和那位为他安排到其他地方工作的阿姨一样,错了。阿姨对机场保安人员给了肯定的答案,他是潜在的攻击源。刚刚开始他有意无意的制造出和异性接触的机会,哪怕是擦肩而过,也必须要做到擦肩,对于一个主动示好认为他很可爱的这样一个年轻漂亮的异性,我那刻只是叹息,女孩,你还是太年轻了,错信了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流水并不是无情,是不能。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blanka妹妹和那牙医助手的老公之间的邂逅,只是简简单单的开车逛了一圈,也许只有短短半个小时,他们欢声笑语的交谈,有时会是长时间的沉默尴尬,因为彼此第一次交谈,不知道哪些话题可聊,哪些是禁区。可是这些尴尬里面,我能够很好的体验到那悄然发生的情愫,在第二次上车的时候就很好的体现了,无需要太多的镜头,第二次上车关上车门那一刻,惟有祝福和感动,就是这样的小故事,不需要太多神奇,无需要太多渲染,纵然整体观察会过于巧合化,可是坐于生活细节的背后,就像打牌一样,观察四个人的每个决策,比当事人更能够体会到那种惊人的擦肩而过未曾相识的巧合。总的说来,这样的电影没有做到两杆老烟枪那样精妙的环环相扣,却是如此动人。
       导演在每个故事的背后还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于喜欢琢磨的观众只要铺好了路,剩下的空间就让观众身临其境去做一个场外编剧吧!回味之后,还是五星推荐好电影!

 6 ) 记录看过的电影

大概是从上了大二开始,喜欢上看慢节奏的电影,或者说是文艺电影。这类电影就适合一个人看,手边有茶的喝茶,有水的喝水。更适合旅行的时候,每次出发前下载下来,在高铁上看,也可以消磨网络诈尸的旅途。

今晚的回家路看完了《圆舞360》,它很真实的描述了现实的爱情,也展示了不同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图画。商人、牙医、犯人、心理医生、拉皮条的、黑道的、妓女、被男朋友背叛的女孩、女儿失踪的父亲。

每个人物都用平淡的方式,讲述它并不平淡又在情理之中的生活。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的有接触,让你在感叹世界真小的同时,更感叹同人不同命,命运的参差不齐。

我喜欢这种看完后可以回味很久的电影,喜欢它里面的冲突,喜欢它悲剧但又现实的故事。

人间砧板,说的就是我吧。

 7 ) 360°

360°——关于寻找,关于失去,关于选择,关于圆 电影360°就像毕加索的画。乍一看,支离破碎。可是,如果你把那一块块拼凑起来,你就会发现一份完美的拼图。正如影名360°--一个完美无缺的圆。这部电影的妙处就在于此。 故事开始于一对姐妹,又以一对姐妹结束。电影看似由一组组看似无关的镜头拼凑而成,可是仔细品味这些画面,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 关于“寻找与失去” 故事以一对姐妹开始,又以这对姐妹结束。姐姐为了实现模特的梦想,不得不委屈自己,冒险干不想做的事。妹妹却总是谨慎行事。最后姐姐梦想成真,妹妹也决定放手一搏,追随所爱。而故事中间出现的那些人也在失去与寻找之间徘徊。迈克和罗斯因一个留言寻找到失去已久的对方。瑞为了利益背板了女友劳拉,最终情人也离他而去。劳拉离开了瑞,却偶遇泰勒,与他一见倾心,却又失之交臂。最后的画面劳拉穿一件黄色纱裙走在里约热内卢的沙滩上,相信她最终会寻找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东西。在与劳拉的接触中,泰勒克制住自己犯罪的念头,寻找到自己善良的本性。劳拉留给老人的纸条,也让老人获得最终的解脱。在听完老人讲述的故事后,护士瓦伦蒂娜决定同丈夫离婚,向医生示爱,可是医生却在她未开口之际辞退了她,两人不知能否再次相遇,也许就这样错过一生。为坏人做事的谢盖尔也在最后挣脱了束缚,虽然他失去了妻子瓦伦蒂娜,却与安妮相遇,两人爱好相似,兴味相投,交谈甚欢,相见恨晚。 如果问我最欣赏的是电影中哪位人物,我想是泰勒。泰勒曾经迷失自己,可是最终却又发现了自己。也难怪劳拉会一眼迷上他。 最令我感动的台词居然是牧师对因失去女儿而酗酒的老人说的一句话—fuck it 去他的。是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论是不是你的错。放下,“世界的重量就从肩上消失了”。 电影里有失去,也有寻找。我想我们大家都在不停失去,也在不停寻找吧!看亦舒的书,里面有句南美作家的话“生活是一个失去的过程”,可也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吧...... 关于“选择” 电影开头,妹妹安妮问:如果一个人选择了另一条路,情况会不会大相径庭呢?电影结尾,安妮给姐姐的留言:一位智者说过,如果走到了岔路口,选择一个。今天我走在岔路口上遇到了他,并选择了他。我不知道路会走在哪里,你告诉我要冒一个险。也许有一天,我们选择的岔路和那些先行选择的人们会领我们再次重逢。这让我想起罗彻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总得选择一条,对不对?选择了这条,就得放弃那条。做什么都得付出代价,要这个,就得以失去那个为代价。你不会全部占有,否则两者都抓不住。 关于“圆” 我们每个人都以某种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影响着他人。就像这部电影,你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人物关系像一条链。好像有某种因素,像安徒生童话里那只黏人的鹅一样,把所有人黏到了一块。姐姐布兰卡间接影响了迈克,迈克影响了妻子罗斯,罗斯影响了瑞,瑞影响了女友劳拉,劳拉影响了泰勒,也影响了老人,老人影响了瓦伦蒂娜,瓦伦蒂娜影响了丈夫谢盖尔,谢盖尔影响了安妮…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圆的的。那些在你生命中本不该是过客的人终究会在某天,某处,以某种方式和你相遇。而你需要做的只是耐心、安静地等待,等待你们的再次重逢。希望那时的你是美丽、自信而大方地站在ta面前。 关于 感动的台词: Could it all have been different if just one person on the way here had taken a different fork? 电影开场白 Maybe one day, the forks we have taken and those others have taken before us will lead us back together again.电影结束语 If there is a fork in the road, take it. Today I reached my fork and I took it. Where our paths will take us? Don’t angry with my leaving, you always told me I should take more risks, live a little. Well, I am. Cross you fingers for me, wish me good luck. ---妹妹安妮留给姐姐的纸条 Ran into someone cute, Never done this kind of thing before, But you only have once. How many chances do we get? ----劳拉留给老人的纸条 Out of the mouths of babies and suckling, Thou hast perfected praise. 卑贱者最聪明,天真无知者每能道破真理。 ----莎士比亚 You will see when you’re ready to see; You will hear when you’re ready to hear.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画面一:Vienna, 妹妹安妮陪姐姐布兰卡拍照,所谓拍照,其实就是拍半裸照,然后由摄影师帕克发到网上,成为隐秘的网上应召女郎,帕克在中间做皮条客。 画面二:Bratislara, 捷克斯洛伐克家中,姐姐接到帕克电话,要其去wien城的一个酒店。从电话中我们得知客人是一位地位较高、谨慎行事的总经理,名叫迈克,来wien出差。布兰卡出发到酒店与迈克会面。可是,正准备走向她的迈克却碰到了商业伙伴。在闲谈中,商业伙伴发现了布兰卡,在网上搜出来她的照片,并认出了她的身份。就扬言要在酒店等待应召她的人。迈克怕东窗事发,匆匆离开酒店,回到旅馆,却接到商业伙伴的电话,威胁他已经知道他的秘密,逼迫其于自己合作。在郁闷中迈克留言给妻子--希望妻子在此。 画面三:Russia,一个男人跟踪一位头戴红色贝雷帽的女人至机场,并暗中找人帮其提行李,却始终没露面。画面闪到他与一位心理医生的对话,原来他是一名医生,信奉伊斯兰教。原来,他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自己的护士,也就是那位带红色贝雷帽的女人。可是他去清真寺,却被阿訇告诫“不要爱上有夫之妇,人生的目标是做一个好人,这是最高的呼唤” 画面四:London, 女艺术家罗斯正在与情人摄影师瑞相会,本来想和他谈论分手的罗斯还是忍住没说,瑞提出希望罗斯帮助他成名。 画面五:瑞回到家中,发现女友劳拉已经离开,在女友留下的VCR中,女友告诉他自己早已知道他的背叛,并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决定离开他,回老家里约热内卢。 画面六:迈克回家,原来他的妻子正是罗斯。两人一起去参加女儿在学校的话剧演出。从两人在车上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彼此已经疏远已久了。不过在两人一起看女儿演出时,默契又回来了。罗斯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那一次留言的感受—很感激他。 画面七:泰勒,一位性侵犯人,准备一个人坐飞机去教习所。从他与心理医生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很恐慌,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控制得了自己不去犯罪。毕竟飞机场人太多,而他又是在住了那么多年监狱后第一次回到这个充满诱惑的纷繁世界里。 画面八:离开男友瑞的劳拉一人躲在飞机的卫生间里哭,当她回到座位时与邻座的老人攀谈了起来。老人告诉劳拉自己的故事—女儿发现自己的外遇后,愤然离家出走,从此他不知女儿的生死。而此次坐飞机就是去某医院认领女儿的尸体。天下暴雨,飞机停飞,乘客困于机场,老人提议去机场餐馆吃饭。 画面九:犯人泰勒正在打电话给心理医生,诉说自己此时的感受,他还是害怕自己会再次犯罪。他打完电话准备回到自己在机场餐馆占的座位时,却发现一个女人坐在那儿,这个女人正是劳拉。劳拉对泰勒一见钟情,与泰勒攀谈了起来,并带他去酒店房间。最终,泰勒忍住犯罪的念头,默默离开。 画面十:phoenix,老人在心理所与一群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曾经的愧疚、堕落、迷失,以及现在的解脱。护士瓦伦蒂娜深受启发,她决定离开忙于事业疏远自己的丈夫谢盖尔,向医生告白。 画面十一:瓦伦蒂娜家中,瓦伦蒂娜向丈夫谢盖尔提出离婚。谢盖尔刚接到老板电话,急着去替老板做事,忙于整理自己的行李,行李箱中有几本书,匆忙中他没有听妻子的话。从谢盖尔与老板的接触中看出他是一名保镖,老板只是把他像狗一样差遣。其实他并不想要过现在的生活。 画面十二:护士瓦伦蒂娜上班,她决定今天向医生告白。可是还没等她开口,医生就告诉他自己决定辞退她。原来经过了一番挣扎,医生在宗教戒律与内心所爱之间选择了前者。瓦伦蒂娜以为是自己干得不好,伤心离去。他们在挣扎中早已错失良机。 画面十三:谢盖尔带老板来到酒店,原来老板正是在酒店与布兰卡相会。在酒店中,老板被仇人杀害。布兰卡带着老板的钱匆匆离开酒店。 画面十四:妹妹安妮拿本书看,坐在酒店外的长椅上等姐姐布兰卡,谢盖尔坐在车里等老板。此时天下突然下暴雨,谢盖尔邀请安妮坐进车里,并带她绕城兜风,妹妹发现谢盖尔带的书,并开始读这些书,两人交谈甚欢。返回到酒店中准备接老板的谢盖尔发现老板已被暗杀,他冲出酒店,带安妮离开。 画面十五:每个人的生活。姐姐布兰卡成为模特;迈克与妻子重归于好;劳拉穿黄色纱裙走在海滩上…...

 短评

好几门外语啊~~~~听得我都晕了。。。。。每个故事单拿出来都不错的。演员也有趣,但是讲故事不能太贪,一个讲好就不容易了,别求每个都好还要故事之间有内在逻辑。。。

4分钟前
  • yolanta
  • 还行

头重脚轻。

8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还行

在欧洲生活的外国人必看。摄影风格无需多言,看预告就知道是我的大菜。此类小故事人物关系串联被此片玩到极致了,好累,感觉我不会再拍了。结局出人意料得圆满,看惯了现实残酷的觉得偶尔看个小团圆也好,能把这么俗的结尾拍出feel来算丫本事。

11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吾之毒药,彼之蜜糖。

15分钟前
  • 萬和生
  • 力荐

演员和剧情都不错,很多熟脸,剧情也有张力。电影结束有一种值得回味的感觉。

17分钟前
  • 水色
  • 推荐

冈萨雷斯把这种多人的叙事方法又带火之后,这种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但把这种故事说好是很看导演功力的。电影很取巧,但不足够好看。缺点很明显,想当然的情节也很多。人为的推动过于明显。

22分钟前
  • Miss桃樂絲
  • 还行

既然叫《360》,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圆嘛,也完全没有轮舞那种螺旋交织的乐趣。作为多线故事,这部影片还是有点太散了,缺少那种环环相扣的乐趣。还不如重看一遍马克斯·奥菲尔斯那版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神马啊,根本没怎么转圈圈,故事也太零碎,没交集,白开水

28分钟前
  • 彌張
  • 较差

圆形叙事、全球背景、哲学意义的片名,都没能焕发出该有的神采;叙事散乱、线索不清晰、故事浅尝辄止,本该引发的思考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状态。也许,这都是导演追求的效果,意在给观者更大的空间,但本人以为,这部片子要比《巴别塔》弱了很多。

31分钟前
  • 麦兜
  • 还行

恰到好处的因果圆舞,风光甚美~

36分钟前
  • 阿撇
  • 推荐

关于爱情与选择的故事

40分钟前
  • layna
  • 推荐

看的伦敦电影节开幕场,有点太长太平淡了。Idea是很好,可惜没高潮没让人激动的地方。

44分钟前
  • Silverbullet
  • 还行

多线叙事,环形结构,大牌明星群戏,≪上帝之城≫导演,但是太无聊了,大卡斯带来的大垃圾。

4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较差

如果遇到岔路口。那就选一条路。

49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环形结构下包裹的剧情如同一潭死水,剧本的薄弱令这个多线性故事显得那样不堪一击,好像环与环之间的连接随时都会散掉一样。影片以“选择”为主题,最后不过是出轨夫妇回归家庭,作奸犯科者重新做人这样的陈词滥调,角色间的碰撞也是点到即止,浪费了像安东尼·霍普金斯这样的好演员。

51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华丽丽滴演出阵容

55分钟前
  • 蓼蓝
  • 还行

剧作受奥地利作家亚瑟·施尼茨勒的《轮舞》启发,以全球化的地域和人物来探讨现代人的爱情,剧本显得笨拙臃肿,缺少新意,高潮平淡。多线叙事,关系交织的人物都是应景般的蜻蜓点水。几位明星配上一对陌生的面孔,戏剧性薄弱,故事欠缺力度,白白浪费了一堆好演员,电影似乎走马观花啥都没说。★★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这是要把世界各个国家都拉进来么?结果就是各国的操各种语言的演员的走马观花的大罗列,多线叙事的安排拙劣无力,毫无自然的衔接,每个故事的发展又极尽不合逻辑,除了配乐其余相当失败

1小时前
  • Henrique Asano
  • 较差

OST当收,卡司大亮。但个人不喜欢把这些故事故意串起起来。原本random的设定昭揭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概率一种人类社会的必然。找根线头栓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机缘巧合的关联一种命中注定的难逃。就算墨镜王也不会做这么刻意的附会。

1小时前
  • 小斑
  • 还行

每一段独立的都很舒服,拼凑起来有有点弱。。。演员都很好,anna妹妹实在太赞了

1小时前
  • 江边一只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