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的夏天

爱情片台湾2014

主演:徐若瑄 Vivian Hsu,郭采洁,贾静雯,戴立忍,周幼婷,黄远,柯素云,夏宇童,赖琳恩,傅小芸

导演:王维明

播放地址

 剧照

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2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3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4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5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6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3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4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5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6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7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8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9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2:14

详细剧情

  23岁的白白(郭采洁 饰)怀揣着纯洁而又热切的音乐梦想,只身一人远赴音乐学院深造,充满了自由和新鲜空气的大学校园让长久以来生活在压抑之中的白白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快乐。在学校里,白白遇见了英俊的学弟木宏(黄远 饰),两人意气相投,彼此之间距离越来越近。  白白的单纯和可爱勾起了李教授(戴立忍 饰)对于自己岁月往事的回忆,受到欲望和占有欲的控制,李教授利用职务之便和年龄上的优势,将白白诱惑进了一段背德的师生恋情之中。恋情曝光后,社会、网络舆论如同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涉世未深的白白该怎样负担这沉重的一切?

 长篇影评

 1 ) 不能说的秘密!让子弹飞一会儿!

  郭采洁从《小时代》里那个泼辣,市侩,拜金,冷漠的大小姐转变到《夏天》里面的胆小,腼腆,单纯甚至是弱智的白白,这次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
  
   故事很无趣。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的音乐叫兽强奸女学生的故事,女学生恐惧于叫兽的权利,不敢报案,甚至天真的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叫兽!”就连在法庭上作证,也萎缩的解释成自己与叫兽的性行为是“自愿的!”
  
   台下的观众无不骂娘,指责!怎么会有如此懦弱的女人?
  
   “当李教授死后,利亚与玲玲等一干受害人都站出来指证李教授对她们曾经做出的兽行。。。。。。”片尾字幕出现时,我瞬间理解了电影要诠释的意义。
  
   这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让子弹飞》吗?谁赢他们帮谁!在强权政治没有倒台前,老百姓是愚昧的,无知的,胆小的,心怀敬畏的!他们不敢起来反抗,不敢发出内心的声音!
  
   所以看似弱小的白白,实际上是勇敢的,她敢第一个站出来,尽管还是畏畏缩缩,语无伦次,但与那些缄默的人相比,已经强了很多不是?
  

 2 ) 《不能说的夏天》:让蝉声渐响

 李安导演说过:电影人是反映社会的工具,以勇气与真诚拍出对社会的思索。近几年韩国电影飞速发展,越发精致,出现一个新的类型片——真实案件改编电影,更有导演大胆将韩国历史上的悬案、惨案赤裸裸地搬上银幕,如《杀人回忆》、《青蛙少年失踪事件》和《那家伙的声音》等,上映后俊引发国民的思考。相反,中国电影近些年都没有一部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商业片。直到今年的九月,香港导演陈可辛的一部以打拐、寻子为题材的《亲爱的》的上映,才打破了中国电影这方面的空白。
无独有偶,今年十月,电影大师杨德昌之徒王维明首次执导的电影《不能说的夏天》亦尝试将真事案件搬上银幕,更是国内第一部关注校园性侵的商业电影。
《不能说的夏天》与不久前的厦大博导诱奸女生案相似。道貌岸然的教授为了一己私欲利用职权之便对女学生进行诱奸行为,从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细心留意《不能说的夏天》海报的朋友应该知道:左边写着的“不能说的夏天”下面配的是郭采洁(饰演被侵害的学生白白);右边配了4张图,“救赎”下面是徐若瑄(白白的代表律师方律师),“背叛”下面配的是戴立忍(侵害学生的学校音乐学院李教授),“伦理”下面代表的是贾静雯(李教授的妻子以及代表律师),“勇气”下的是演员黄远(喜欢白白的师弟)。
看过《不能说的夏天》后,才发现这个海报设置十分切题,容我下面细细分析:
【不能说的夏天】
这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身为主角的郭采洁配这个十分适合。
从小没有爸爸的女主角白白考上了音乐学院,怀着美好的幻想来到校园。期待地加入了乐团,教导她的老师是德高望重的音乐学院李教授。白白尊敬、欣赏自己的这一位导师,还去面试他的助理,可是噩梦就这样降临......
李教授竟然在办公室侵犯了她,她很害怕,不知所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断骚扰她,她情绪出了问题,竟然不自觉自残。甚至成为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一员,认为自己爱上了老师。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学校的辅导员王老师发现了这件事,找来了好朋友方律师,替白白告李教授。
在法庭上,白白发现那个自己所谓爱着的李教授,并不爱自己,甚至一直诬蔑自己。
最后,白白不堪压力再次服药自杀......
这样的剧情,这样的夏天,的确是不想说,不能说的!
《不能说的夏天》又名《寒蝉》,因而片头片尾都出现蝉声。
那用意是什么呢?
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
白白被侵犯后,同学们不但不帮助她,甚至辱骂他,连妈妈也不站在她那边。在法庭上,同是被侵犯的两位女孩都不肯站出来为白白讲出真相,甚至帮教授掩盖罪行。白白受了伤害,很害怕,也不敢说,像寒蝉。其他受侵害的女学生也噤若寒蝉。
所以,这里的用意更多是描述这个社会的寒蝉效应。
(寒蝉效应,是一个法律用语,指人民害怕因为言论遭到国家的刑罚,或是必须面对高额的赔偿,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不过现在由于广泛使用,现在只要是被上层权力阶级控制,造成下层阶级无法有效发表意见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用寒蝉效应一词。)
【救赎】
徐若瑄饰演的方律师,是台北赫赫有名的商业大律师,为了事业,她失去了好朋友,甚至放弃了丈夫和儿子,也忘记了从前心中的正义。
通过帮助白白争取权益的过程中,方律师亦重新找回了自己,所以她代表的“救赎”。
【背叛】
戴立忍饰演的音乐学院李教授,十分有才华,并且在学生心目中德高望重。可惜人面兽心,在外人面前温文尔雅,一关起门来马上兽性大发,侵犯了白白。
他代表的“背叛”,在电影中有二层意思:
第一,他背叛了曾经的理想。
他年轻的时候参加了学运,是一位满腔热血的读书人。但由于妻子的反对,他离开了搞学运的朋友,并从台北搬去了台东,从此行尸走肉。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这里不仅让我想起2012年上映的台湾电影《女朋友○男朋友》,片中凤小岳饰演的王心仁年轻时热血沸腾,不满没有民主与自由可言的学校,他写藏头诗,策划集体抗议舞会,还参加了风起云涌的学潮运动,但是多年的他向现实屈服,讽刺地成为了打击学运的政府官员。
这里的李教授,年轻时是一个有理想的有位青年,中年居然成为了虚伪的教授。
第二,他背叛了家庭。
这是很表面的一个点,他有个看似美好的家庭——温柔体贴并且深爱他的妻子,聪明可爱的儿子。但他却背着他们,不断诱奸自己的女学生。
【伦理】
 贾静雯饰演李教授的妻子,她戏里很有正义感,是法律教师,还参加了保护美丽湾运动,成为支持环保的律师。这在她看来,是她所钟爱的事业和理想。
可惜,正如张爱玲所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她深爱的丈夫,竟然侵犯女学生,她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
于是,平时一向追求公义的她竟然为了保护这个所谓的家庭的完整,成为他丈夫的辩护律师,并在庭上不择手段为丈夫脱罪。如果不是丈夫最后临近死亡,她还打算一直为了自己的家庭,无视自己一直相信的公义。
【勇气】
敢爱敢恨的小伙子木宏,爱上了白白,一直守护她。
同是他也守护自己的家,从小没了爸爸的他,保护自己的姐姐、母亲,也参加保护家乡美丽湾的行动。
在电影里,他是真善美、坚持的化身,代表了勇气。
可惜,最后他死于车祸,是否暗示,现实让勇气并不能走到最后。

《不能说的夏天》,虽然不是说制作十分精良,但是它做到了与社会对话,给予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深刻的感受,这是当今中国电影十分难得的。
电影最后一幕字,意思大概是仅献给那些为弱势群体努力发声的人。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并不应该仅仅献给弱势群体,记得读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你为别人做的事,为别人发的声,就是别人以后有可能为你做的事,为你发的声。因为这个社会中谁都有机会加入这个所谓的弱势群体。所以,片子应该献给所有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
韩国也有两部很有名的真实性侵事件改编成电影,分别是《熔炉》《素媛》。
《熔炉》取材于2005年韩国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真实性侵事件,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韩国国会对当时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 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所以,希望以后更多一点反映现实的中国电影出来,帮助我们前行。
最后用《熔炉》里的那句话与大家共勉: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3 ) 一个叫兽的政治创伤

为了抚慰我被那脑残的五分钟伤害的心灵,我做了更多的功课之后,决定去看这部名字同样偶像剧般可疑的“不能说的夏天”。就像五分钟里再不济还可以看看张孝全一样,这部电影里我关注的是戴立忍蜀黍,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不少的收获和心得。(当然也可能是期望值压得很低了)


在一部对的电影里,一切都是对了的。
演员表演方面,除了一贯欣赏的戴蜀黍,我第一次觉得郭采洁和贾静雯是很有演技的。特别是贾,徐若瑄相比之下也就是中规中矩普普通通了,因为贾静雯体现出来的完全是一个中年妇人的状态,无论是平平凡凡的生活场景,还是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一个年少成名的偶像的转型是很不容易的,女演员就更难,或许这意味着她已经不再适合去演小姑娘了,但是并不遗憾,她已经进入到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
这也是一部台东风光片,值得赞扬的是,风景并没有成为软广、浮夸的装饰或小清新,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到好处地滋养观众的眼睛,或是跟剧情配合,譬如郭采洁坐在防波堤的画面,构图精美,又是在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并且,越是唯美的风景,貌似静好的岁月,其下掩盖着的令人噤声的罪恶,不是更加恐怖吗?

在故事上,显然这是一部一不小心就紧扣了时事的电影。无论在伦理还是法律上,权力地位不平等的师生之间的任何“浪漫”关系都是不正当的,这没什么好说的。即使像电影这样故意做出很大让步、使人物情感更复杂的虚构——白白陷入迷惘、转为主动甚至去爱李教授——也不行,即使当教授的帅成戴立忍那样也不行,何况厦大、川大那些猪头,照照镜子吧,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然电影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同样是这个“苍天有眼”的结局——叫兽就这么被心脏病了结了?现实中这场官司赢的概率大概微乎其微,但电影替天行道的想象性和解未免就落入了主流商业片的俗套。而且我不理解的是,叫兽死掉就算了?女主为什么也要二次割腕啊?若要表现舌头根子底下压死人,可以放在前面官司进行中啊,这都要大获全胜了为什么要去死?更难以理解的是,木宏那么好的小伙子也要出车祸,然后三个人同一时刻进了同一家医院——尼玛这是雷雨式的大结局主角死光光的惊天动地大悲剧的节奏吗?另外,两名女律师的法庭戏也全部流于浮夸,令人遗憾。贾静雯在医院第一次会见白白、见学妹徐若瑄、甚至在家中面对丈夫,那种痛苦的隐忍表现得都十分深刻,偏偏到法庭上开始撒泼,这不科学。

政治,这一点也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元素。戴立忍饰演的李教授这个角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深度,而不简单是一脸饥渴状的大色狼。(色狼总是有成因的,这需要去理解,但并不构成为色狼开脱的理由)李教授曾是个热衷参与政治(可能是野百合?但是时间不太对得上)的青年,但政治上没混出什么名堂,又架不住一心追求岁月静好的老婆的软磨硬泡,转而在小地方当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于是他的挫败感、他的不甘心、他的失望委屈和压抑,全部转为在女学生中实现性的掠取和征服。
与李教授隐晦的前史相对位的,是被摆在明处的美丽湾运动和另一起抗议拆迁(大埔?)的事件,两位女律师亦都卷入其中。美丽湾事件最后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木宏妈妈说:即使把那些现代化的度假村拆掉又怎么样呢?美丽湾再也变不回杉原湾了。这或许是个有点令人失望的结局,但换个角度不也是个达到预期、令人满意的结果吗?木宏也参与了政治,但无论成功失败,他不会是另一个李教授,他只是表达他的诉求,争取他的利益,而已。我们还可以看到,徐若瑄是怎样替政府出谋划策,贾静雯又是怎样支持原住民但又基于策略性的考虑来劝说他们的——并且她还说不服那个从台北远道而来支援革命的小青年,可见抗议者内部仍然有各自矛盾的声音。在今天,政治运动无论表面如何激烈,都已然被纳入一个理性的游戏规则下,靠的是你进我退的实用性策略,讲究商谈和妥协;而不是高举理想,头破血流,再在多年以后玩味悲情。这是法治社会进步的结果。李教授那一代人的理想、青春和热血,所有的宏大叙事都已经过时了。搞政治不再有那么高的理想、那么多的危险、那么大的代价以及那么深刻的成就或失落。
但是政治,无论是作为重要的历史、重大的创伤还是平凡的日常,它与生活始终紧密相连。贾静雯不喜欢丈夫搞政治,认为: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家庭才是真实的,是自己的。真的是这样吗?他们远离了政治活动,但政治的伤疤不正是这个家庭中丈夫堕落、妻子痛苦的根源吗?贾静雯身为律师的日常工作,不也跟政治打交道吗?有人说这些政治背景是噱头或者增加一点现实感的装饰,我不这么认为。天朝的电影里是不能有政治的,以至于对于那些鬼鬼祟祟地打个擦边球的影片,你甚至得先仔细辨别下是噱头还是影片内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台湾电影这根本不是问题,噱头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你去台湾旅游随手拍个街景说不定都拍到竞选广告,在这种政治不是禁忌反而被嫌太多太浮夸太爆炸的地方,电影里出现一点还奇怪?政治就是日常,这很正常,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或地区。

在看这部电影时,在理解李教授的青年时代时,我还忍不住想起《女朋友,男朋友》,不知道是不是野百合一代老得足以谈谈过去了,电影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按照我天朝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在大的历史潮流上,民主运动是成功了的,胜利了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幻灭、失落和不甘?民主不过是另一套虚伪的游戏而世界也没有变得更好?(当然中国考虑这种问题属于太监操心别人性生活)李教授这种没爬上去的把魔爪伸向了女学生,王心仁这种爬上去的变成了自己年轻时讨厌的那种人,陈忠良和林美宝则发现“自由”二字是多么的暧昧不明,无论在政治、在个体还是在感情。由此我倒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政治在台湾电影中的表述,尤其是政治是如何与日常生活或简单粗暴或拐弯抹角地联结起来的。

PS:美丽湾抗议的一段戏非常有现实意义:很显然,一个有文化、有民主思想、有斗争策略的大学生,一个来自台北市的县外势力,在煽动善良淳朴、不明真相的原住民跟政府作对!而且,他们在抗议现场居然吃!烧!烤!还留下了满地垃圾。这就是低素质,这就是违法,这就是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这就是闹分裂,赶紧把他们抓起来。

 4 ) 装睡的人


    屈原的诗歌借男女情事隐喻正值意见,实在是再妙不过的手段,这二者同样的敏感、微妙、只可意会。感谢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光荣传统。接下来的话,是我脑洞大开,失去理智下的呓语。

    李教授曾经是一个像白白一样的反抗者,中正纪念广场上的热血青年和在美丽湾抗议的木宏都是一样的真心实意。可当他在掌握权力后,很快的堕落成了自己曾倾尽全力反抗的对象。他是独裁者的化身,拥有无法抵抗的力量,决定着你的命运,对你为所欲为,调教洗脑,而你对此几乎无能为力。

     白白是第一只在雨天嘶鸣的蝉,她首先是一个被害人,然后是一个被裹挟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最后在王老师方律师木宏的帮助下,清醒的成为一个坚定地反抗者,我们姑且称这一过程为转化。 转化是艰难而痛苦的 。白白的经历预示了所有先行者的命运:几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满满的恶意,少人认同,众叛亲离,太多人愿意以被害者有罪的逻辑来捅上一刀又一刀。他们的命运大多数是悲剧的,只有足够强大并幸运的人才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告诉自己:世界是错的,我是对的。他们是改变世界的火种,没有那第一声在雨天的蝉声,雨就不会停。


 林律师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她与李教授是极为亲密的利益相关体,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催眠自己相信独裁者的谎言,并愿为维护他付出伤己伤人的代价。同时希望反抗者们与独裁者停战和解,好好过日子(注意她在美丽湾事件中的意见)。

     方大状是非常了解游戏规则的人,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与意志力,更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可以随时转换身份,今天是既得利益者的代理人,明天是反抗者的代理人。社会需要这种人,他们可以如此轻易的开始或结束一场战斗,并能给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条件,他们是润滑剂,是稳定剂。可惜的是,表面风光的他们,对自己后院的那一把火无能为力,只好视而不见。

     王木宏是未成熟而坚定的反抗者们的代表。他单纯幼稚,又不了解规则,在这个游戏里是战斗力只有五的废物。可他代表着某种希望,是一颗能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如果他能够经历那么大的磨难后存活下来,他就会成为王老师。
 
    王老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级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她是木宏与方大状的混合体。了解游戏规则,意志坚强,手段高超。幼稚的反抗者们经历了自我阉割之后就会成长为这种强大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大侠般的人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愿意与可争取的力量结成联盟,而又决不妥协。如果没有王女侠,李教授的统治将会永远继续下去。

    白白妈、小玲、利亚是被裹挟者的代表,是转化成功之前的白白。小玲和利亚更是成为依附李教授而生存的人,她们通过身体交换得到音乐深造的机会,习惯这种生存方式,无法改变。他们深陷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中无法自拔。自觉或不自觉的维护独裁者,甚至成为帮凶。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曾经的伤痛,没有反抗的勇气,外部的世界太可怕,只有装作沉睡,试图再做一个美梦。可他们是真正决定一切的关键,真正强大的力量,一旦他们醒过来,世界将会改变。

    一些同学和大众是不明真相者的代表,他们没有意识到独裁者的真实面目。仍然喜爱他,乃至崇拜他。

    人到齐了,他们开始碰撞。

    李的出场已经是独裁者的形象,上课时“你们不是不可替代”的下马威更强调了他绝对权力掌握者的身份。
    “听说李教授喜欢演奏不好的女生”(独裁者喜欢欺凌弱小)。

    白白没有父亲,从小缺乏男性偶像与保护者。本身又是一个文艺女青年,道貌岸然而又具有音乐家气质的李很有吸引力。

    李教授是高明的职业强奸犯,注意他在以兽性情欲的后入式犯案的时候说的洗脑词:“你其实很漂亮”“我会帮助你,让你留在乐团”“我会让你的音乐充满想象力”“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它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会保护你”。这几句话水平极高,其中既有威逼利诱,又有交换条件,更给了受害人以虚幻的安全感,为她留足了一线希望。李是一个好猎人,白白是一个好猎物。陷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她很快开始装睡。

     圣诞节木宏的表白是唤醒她的第一声,无意识自残代表着白白反抗意识的觉醒。一个人伤害自己的原因,要么是想惩罚自己,要么是想要唤起他人注意。白白二者皆有,一方面,惩罚自己自欺欺人,无法追求真正的幸福;另一方面,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吸引外部力量的拯救。她成功了,王老师第一时间以一个拯救者的身份出现了。

      木宏打李教授的这一场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反抗者的幼稚与无力,也看到了不明真相者对独裁者的维护。
  
  方大状以一则小小的新闻成功的勾起了白白身为女人嫉妒和不甘的微妙心理。这是唤醒她的第二声。她开始怀疑自己那被自我催眠出的爱情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李教授拒绝了自荐枕席的白白,这是唤醒她的第三声。独裁者的虚弱与恐惧让白白看到了反抗成功的希望。
 
  方大状和林律师之间的交流极有默契。在战斗开始之前,她们已经在为了彼此代理人的利益进行和谈。这两个人不会要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林律师对白白的攻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独裁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白白取代自己的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付出一部分利益,让她自动退出。

    李教授和林律师在床上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独裁者离开既得利益者的支持后会有多么虚弱惶恐。独裁者与既得利益者需要彼此支持,一家三口才是真的,不是么?

     庭审的过程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各种势力粉墨登场。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的表现。这一过程极具戏剧化而又清晰。我就不多说了。

  电影的结尾理所当然的残忍而团圆,独裁者被报应收走,垂死挣扎的既得利益者无能为力,方大状坚持到底义正言辞,正义得到了伸张。被裹挟的人质开始反抗。结果是光明的,雨停了,蝉在鸣。
 
     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如果李没有死,白白仍然会败诉,小玲和利亚不会站出来,在林律师的帮助下,李的独裁统治将会继续下去,方大状所能做的只是为白白争取到她的一部分权益。短暂的退隐后,独裁者会继续抬头。白白的自杀未遂和木宏的车祸,象征着反抗者将会面临的考验与严峻的现实。而满是垃圾的美丽湾和那件被收进箱子里的毛衣,更让人感觉希望中的绝望。

      除了命运和时间,没人能真的打败独裁者。独裁者不下台,装睡的人还会继续装睡,清醒的人也只是白白清醒。孤军奋斗的反抗者的命运从战斗开始就注定了失败。除非,他们能叫醒更多装睡的人。

    这电影的三个名字和某些角色都挺耐人寻味。

    王老师和王木宏是像是导演王维鸣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自况。无论是青春热血还是老奸巨猾,永远是意志坚定的反抗者。

    白慧华的名字似乎颇有深意:纯洁聪慧的中华人民。白白被白白干了一次又一次,还做着热恋的美梦。

    电影在台湾名为“寒蝉效应”,是什么让人噤若寒蝉呢?

    电影在内地名为:“不能说的夏天”,故事主线发生在十月十五之后,和夏天有什么关系。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只有那一个夏天是不能说的。

    电影的英文名为“(sex)April”,让我们想起那家名为april的餐厅。“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拨着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风里”——艾略特《荒原》 所有的故事,都在这段诗句里。

    鲁迅先生的铁屋子里,有熟睡的人,有清醒的人,原来还有一部分装睡的人。感谢所有的主创人员,让我看到了 A Chinese Film。也要谢谢木宏打开了窗户,让风自由的吹,蝉自由的鸣。

 5 ) 此蝉声甚悦

昨天是这个电影的首映,加上有演员见面会,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么多人了。郭采洁的湾湾口音听起来特别软,贾静雯比我想象起来更年轻。看完之后感觉片子里最美的还是徐若瑄,不过她没来首映式。至于戴立忍,不好意思,你知道直男是从来不注意男演员的。

最开始知道这部影片是在影院里播预告片的时候,片中的郭采洁双手抱膝在角落抽泣,一路疯狂的跑过走廊。银幕上打出两个英文字符——Sex Appeal,看完之后诱发了人无限的观影欲望;然后又打出了中文名——不能说的夏天,让人兴趣大减。不过看完之后必须得庆幸,幸好导演没有用英文名的直译来做中文名,不然一定会收到清一水的评论:我裤子都脱了,你TM就给我看这个?!

据说这部电影导演花费了3年的时候时间,里面糅合了很多当下流行的元素,故事的主体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但是不能发现,这一点也不像一部改编自事实的电影,里面的戏剧冲突太多太杂,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在是没有现实代入感。如果说女主角的矛盾心理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让人倾向于相信这个故事原型的复杂性的话,最后的结局也毁掉了一切。导师心脏病发,女主二次割腕,纯情少男在充满憧憬的路上遭遇车祸,这些巧合的炮火来的未免太猛烈了一些。当音响里传来公路上的急刹车的时候,我身边的两个女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毕竟,这样的构造有一种导演编不下去了准备鸣金收场的感觉。

不能说的夏天,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要我说这是一个隐藏的秘密:家庭不幸福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女主角家庭不幸,然后被强暴了还自残了好几回,在主角光环的支撑下才没有死翘翘;贾静雯饰演的律师家庭不幸,最后不仅输了官司老公也去了;难得有一个纯情的少男,肩负着对母亲和妹妹的责任,最后也成了公路游魂。所以啊,导演的意思是珍爱生命,远离家庭不幸的人吗?

不过不得不说,郭采洁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还是很赞的,无论是倔强还是崩溃都表演的很传神。尤其是最后给男主打电话的时候,纠结的姿态,诡异的语调,将一个准备告别世界有有一丝不舍的无助少女刻画的活灵活现。同样的题材,虽然没有《暴劫梨花》中朱迪福斯特的强硬粗犷,但是不夸张的说,这个表演是可以和朱迪媲美的。

影片的噱头有不少,但是亮点并不算多。开头和结尾的蝉声算是一个亮点。女主在一开始交代了台东的蝉声比台北大,最后的镜头里母女俩在巨大的蝉声中相拥而眠,巧妙的交代了母亲回到了女儿的身边,暗示了俩人关系的缓和。影片的另一个名字叫“寒蝉效应”,个人认为这个片名是更棒的,一方面跟片中的蝉声完美的串成了一条线;另一方面,寒蝉效应也契合了女主周围女生的态度:因为畏惧导师的权势,收到了侵害也不敢吱声,在女主抗争之后又纷纷站出来,这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沉默的螺旋”。即使观众没有get到这个点,在片尾不放陶吉吉的大作,先来这么一长段蝉声也是蛮炫酷的。

古时候在评判舞蹈时,有一个评价叫“此曲甚悦”,意思是舞蹈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评判下这个背景音乐还是不错的。对于这部影片,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此蝉声甚悦。别笑,我是认真的!

 6 ) 细腻中带着煎熬

片尾有一段长长的后续事件的交代,冷冰冰的文字打在屏幕上,并没有让我感到欢欣鼓舞,那种坏人终受惩罚的痛快,反而很悲伤……亦或是一种悲哀。

沉默不是借口,是不够勇敢的挡风板。影片聚焦校园潜规则引发的性侵事件,直面当今社会话题复杂的人性。

故事来源于真实,现实里大多数人也和影片里的涉世主人公们一样都在逃避吧!差别只是自己知道不知道!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困境而是大部分人的,而结果确实没有人敢直面内心……莫大于哀!

我想没有人敢说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做的好,因为这反复阐述的是人们的通病,隐藏自己总觉得就不会被发现,是人性的懦弱纵容了坏人呀!

 7 ) 嗨,姑娘

不能说的夏天

提到夏天,不知道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燥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沙滩,冰激凌,西瓜,还有白晃晃的大腿。
总的说来,每一个属于青春的夏天,都会留下五彩斑斓,不一样的色彩,每一段属于青春的记忆,都和夏天有关。
总觉得台湾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夏天的的感觉。

《不能说的夏天》,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我以为是像《不能说的秘密》《盛夏光年》一样的典型台湾小清新风格,会有说着一口柔软台湾国语的男生女生,在夏日明媚的景色里,上演一段点到为止的唯美爱情故事。
可是这个夏天,对白白(白慧华,郭采洁饰)来说,却是阴冷灰暗充满黑色。
影片开始出现一行字幕: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看了这么多电影,我越来越觉得,如果本片纯属虚构,那还有可能是皆大欢喜的喜剧。
可如果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悲剧的结尾了。

欢乐都是虚构的,悲剧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

影片开始,美得像油画一般,每一帧的镜头都可以截屏下来,当电脑壁纸用。伴着陶喆奉献的插曲,节奏缓慢的就像一列老旧的绿皮火车。
不过电影开始十分钟,郭采洁被强暴的镜头瞬间让整个电影院的人为之一振,我明显发觉到旁边快要睡着的哥们儿抖擞精神坐直了起来。那位带小朋友进来的妈妈估计有些后悔,因为他儿子一直”妈妈、妈妈“的喊个不停。
哎,被这个小清新的片名误导了,没看剧情简介就带孩子进来实在是太不应该了。那位妈妈肯定在这么想。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叫《寒蝉》,噤若寒蝉。
影片讲述了(剧透时间到,不喜欢剧透的同学自动略过下面文字)
白白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身来到台东学习音乐,在学校她遇到了单纯率真的木宏,两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可是学校音乐学院的李教授,却利用自己的职务和权势对白白进行了性侵,受此打击的白白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数次伤害自己却不自知。白白的辅导老师王老师为了帮助她走出人生的巨大考验,找来了自己老朋友方律师(徐若瑄饰)将李教授诉至公堂,李教授的结发妻子林律师(贾静雯饰)作为自己丈夫的辩护律师,虽然承受着来自情感和理智的双重压力,却只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而和白白对簿公堂。

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影片里的每个人都存在自身的阴暗面,就像《心花路放》里说的,你在阴影里,如果走不出来的话,就将被阴暗吞噬。
正像这部电影本来的名字《寒蝉》,发生性侵事件之后,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噤若寒蝉,面对掌握他们学业生杀大权的李教授,他们能说的只有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他们不能说,不敢说,不想说。只有深爱着白白的木宏,重进李教授的教室,一拳把他打倒在地。
李教授虽然可恨,但是影片也没有刻意的把矛头指向他,他曾经意气风发的领导台湾学生运动,却因为估计妻子的意见,来到学校成了一名穷酸教书匠。
贾静雯饰演的林律师,也就是李教授的妻子,明知自己的丈夫做了令人发指的勾当,却硬撑着在法庭为他辩护。
而徐若瑄扮演的方律师,工作中是个干练的女强人,但是在家庭中也是个失败的妻子和母亲。
而白白,即使赢下了官司又如何,事情一开始,就注定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部电影看完让人感觉有些许压抑,却也给人以直面阴暗的力量。

影片的最后打出字幕:
献给所有为女性权益斗争的人。
联想到国内发生的更多的类似的案件,不仅让人唏嘘感慨。
你要更勇敢,你要更坚强,你要在有人需要你帮助时,发出声响。

影片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白白每次进到李教授办公室,李教授都要求她关上门,而白白和木宏一起在宿舍时,白白要关门开空调,木宏却主动打开门,打开窗,让舒爽的风,穿堂而过。


你选择关上门,
而我选择打开窗,
让夏日的微风穿过操场,
让声声的蝉鸣拂过耳旁,
闭上眼睛虽然一片黑暗,
却也微微透着光,
嗨,姑娘,
让我牵起你的手,
不慌张。

 短评

献给斗士,不管是台北学运、美丽湾事件,还是不断上演的高校性侵案,敢在银幕上直面已是可贵。为人之难在于遭受戕害后如何直面并反击,那些在噤若寒蝉时打破沉默的人,乃真勇者。片中几个非典型人物心理可惜未能深挖。看到戴立忍 和《圣诞玫瑰》的桂纶镁隔空对戏,感觉有情人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4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因为女神@贾静雯 参演才去看到,女神40啦,的确也显老啦。叫兽性侵女学生这事儿现在已是见怪不怪了,但当真让人糟心。全片让我心里猛一爽的就是男生暴打叫兽那一段,解气!PS:郭采洁是飞机场呀!

9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还行

三星半。“寒蝉效应”是一个新兴名词,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它隐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入秋之后,夏天不能说的事情可以说了。也许是偶然,该片确实应了近期发生的大学性侵事件的景。强烈建议女生们去看这个电影,当然,教授们也应该去看。

11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值得肯定的题材,导演野心不小,性侵案件下多人物的描写,对学运的侧面刻画。拍法老派了些,剪辑也略随意,有些不合时宜的嗲气。贾静雯真是很久没见了。

1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郭采洁可塑性很强,一次几乎没有爆发机会的演出,演的依然十分可信(母女关系的辅线对理解人物很有帮助)。徐若瑄身上有我认识的某个女性的影子,如果她不总是眼泪汪汪,会更好。台普相当做作、矫情,个别情节、台词也是,但这些都不妨碍你理解《不能说的夏天》要说的核心:敢面对自己,你才真的存在。

15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女主真的不是从小受母亲虐待得斯德哥尔摩了吗……

19分钟前
  • Mumu
  • 还行

如何快速搞上心理失爱且结构失范的女人,告诉她“诚实的面对自己,不存在则活着没有意义”——《不能说的夏天》tips。话说,这种类型呢,长大了也就是贾静雯了。。

23分钟前
  • 屋里厢
  • 力荐

题材是很好的题材,让人想到熔炉想到素媛甚至想到亲爱的。不过有些杂,复线太多,最后圆不回来了。导演监制和主演的态度太诚恳,第一次经历这么详尽有深度的主创见面会。贾静雯一定是在说那个自己。她好美。郭采洁这次躲过烂片女王了。她好瘦好小,人好赞。

24分钟前
  • LL
  • 还行

野心大,能力有限

28分钟前
  • Thepasserby5
  • 还行

和等一个人的咖啡相比,它简直太棒了

32分钟前
  • 虎嗅蔷薇微微笑
  • 推荐

真实案件肯定比影片更精彩和残酷,此等内容的影片能够上映果然就只有此等深度,浅尝而止,双方律师的交战太过温柔,实在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很是遗憾。郭采洁果然停留在了顾里的影子里。木宏结局怎样?倒是给个交代。事件如何能够跟美 丽 湾 事件更好的结合就更好了,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时代背景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7分。王维明处女作能量不小,在大量的性侵事件中,选择这样的案例来切入,具有辩证意味,避免了向某方过于倾斜。对牵扯的各方都有较均衡的交代,但手法风格可以更好。涉及的政治事件,也是它的目的之一,不单纯是背景。片子多少洗掉了点郭采洁身上那种顾里样。徐若瑄、贾静雯都见年月。

35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极其糟糕的观影体验

3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寒蝉效应:从《牯岭街》《独立时代》走出来的王维明延续了此前台湾电影新浪潮的能量。学运台北、美丽湾事件间隙的高校性侵案,案件外围当代中产困惑的笔触也挺难得。鲜有的直面当代台湾社会问题的维权控诉电影。反观对岸厦大对吴春明性侵事件的处理,真的是太打脸了。

39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你们台北人都是这样讲话的吗?作为电影台词,“炮友”第一次出现在内地大银幕?大学性侵事件以外,穿插了学运失败者和美丽湾运动,试图辐射到整个台湾社会。不断跳跃的剪切,令电影显得波澜不惊。戴立忍演老流氓演得很老练,如果女演员的台词功底更强点就好了。联系厦大的青春大篷车,加一星

4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郭采洁不能和戴立忍在一起是因为贾静雯也很漂亮~

42分钟前
  • 吃瓜公主
  • 力荐

第一次感受到徐若瑄的精湛演技。郭采洁没了女王气质,只是一个弱小的女生。戴立忍演技老辣,长得也像坏人。

43分钟前
  • 西柚
  • 还行

遇上这种内心是个无边黑洞,只能靠操控女性来填充自身挫败感的男人,是女性的劫难,但亦是女性真正蜕变与独立的契机。只看你,够不够智慧,够不够坚强。熬过去 ,他就只是桩往事。「每個人都在逃,差別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您的判決將喚醒那些裝睡的人」「只有誠實的面對自己,存在才有意義。」

47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这是一个好题材,尤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在内地同样有相应对应。可惜讲故事的方法太平庸了,让这个事件散乱在他的野心当中(包括学运与美丽湾事件的提及),怎一个乱字,让片子失去了应有的力量。文艺腔与滔滔不绝的庭审也太违和了。出于题材,勉强3星吧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原本以为是小清新爱情片,结果是性侵+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无意识自残+法庭激辩+三个女人的救赎与被救赎,导演的处女作好有野心,只是人物太多格局太大背景太乱让片子看着重心总在换感觉散乱,但好在故事和画面都在期待之上。

53分钟前
  • 暖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