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国语版)

动作片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2012

主演:孙红雷,古天乐,黄奕,钟汉良,高晟晖,李光洁,叶璇,甘婷婷,王思雅,林雪,林家栋,肖聪,王紫逸,成泰燊,卢海鹏,张兆辉,吴廷烨,姜皓文,李菁,郭涛,谭凯,郝平

导演:杜琪峰

播放地址

 剧照

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2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3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4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5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6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3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4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5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6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7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8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19毒战(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8 01:05

详细剧情

刚刚结束一次危险任务的津海市缉毒大队队长张雷(孙红雷 饰),在医院意外见到因车祸入院治疗的香港人蔡添明(古天乐 饰),身经百战的张队迅速判定蔡与毒品勾当有关。通过对蔡的审讯得知,有一车来自粤江的冰毒当天抵达津海,即将和当地的贩毒分子哈哈哥交易,而蔡正是双方联络的中间人。为保住性命,蔡添明积极配合,协助张队伪装成粤江赫赫有名的大毒枭黎振标的侄子与哈哈碰头。随后缉毒大队一路南下,途经蔡在鄂州的毒品加工厂,并最终抵达粤江与黎振标交易。周旋在狡猾凶狠的犯罪分子中间,任是经验丰富的张队也必须步步为营,小心应对。

 长篇影评

 1 ) 毒战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传统港产片,又是何等讽刺呢?

 2 ) 《香港人》

《香港人》,这才是真正匹配《毒战》的片名。
太多人惊叹于此片直露的涉毒场面居然能够过审,然而真正弥足惊奇的,并非涉毒场面的尺度之大口味之重,而是潜藏片中的态度与审查当局乃至整个帝国的对立之尖锐程度。不难注意到,《毒战》中的香港黑社会七巨头,不再是港片传统里身手非凡冷酷拉风的黑超古惑仔路线,而是除了涉毒之外看起来与常人别无二致一弱二傻妇孺老幼的市民甚至“良民”面貌。津海港谈判一幕中,当谈判陷入危局,公安张队(孙红雷)假扮的大陆毒贩哈哈哥一脚蹬上桌,枪指本该凛然莫测的港方大佬标叔时,我不认为孙红雷展现的是公安的威风,毋宁说,那一刻居高临下把香港客踩在脚下的,可以是假哈哈哥,也可以是真哈哈哥,既可以是公安,也可以是大陆黑道,一句话,那就是“大陆”对“香港”的强势,不论是公安、黑道还是商人,“大陆”在“香港”面前,就是这么个强势。
如果《毒战》的心就这么大,那么它并没有在意识形态层面超出后九七港片普遍心结的“忌陆”层次。这次《毒战》或者说杜琪峰真正狠的地方,在于其对香港、香港人的狠,前所未有,无以复加。
这个“狠”字(严厉的批判性),集中在男主蔡添明(古天乐)这个角色上。作为香港人,杜琪峰聚力香港人的“国民性”问题上,颇有几分神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且不留情面。
蔡添明这个角色,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每一次面对强力(公安)碾压,面对求生机会,他都会毫不犹豫选择自保、不惜出卖,但又从未真正同心同德合作,也从不把手里有限的牌轻易出光,与此同时,他始终对亲情对兄弟对江湖对”香港“留有尽可能但也极其有限的余地,生死存亡去留分诀之际时,又一定会大难临头各自飞对不起拿兄弟当炮灰。他对北方势力的态度,与其说是投降,毋宁说是委蛇,与其说是抗争,毋宁说是挣扎。他聪明、入世、投机,敢于搏命,拥有适应世俗生存的一切心理素质和技巧,本能地不信任不认同权力,又总是陷入孤立自我的软弱境地。
如果可以用六个字来为蔡添明作谶,那就是:软骨头,爱自由。
以上虽一家之言,然抚翻二十年来往事,历历在目,各人自有体会。行文至此,想起多年前在杂志上看到成龙的几句,原话不记得,大意是:倘若世界上只剩下街对面一家店还有几块面包,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过街去拿的,一定会是香港人。

 3 ) 就是这风格

这片和西雅图一个分就是抬举了西雅图侮辱了杜琪峰,就如同你干的是脏活累活从未叫苦而另一个人端着茶杯喝着上等茶叶泡出来的一小杯茶告诉你「不好意思,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一样充满着喜剧感。

故事,happy ending壮哉我大帝国人民警察国威什么的最讨厌了,一如既往的都得死。比起同档期各种2小时的渣剧情片,108分钟包含了卧底,反水,嗑药,谍4,枪战,血雾等诸多元素还tm能干净利落的说完整一个故事引发各种肾上腺爆发,值不值?

风格,不拖泥带水的故事,多主角多线索,你只知道结局大概怎样却又猜不出下一个镜头怎样的感觉要人咬牙切齿又沉迷其中。明明是「禁止刑讯逼供」却刻意只拍摄刑讯逼供几字,五星红旗贩毒的「海军」,威武雄壮的人民警察汉子被哑巴的56和64爆出代谢产物,大国国道漫天尘土,毒贩烧着人民币警察凑着份子钱,谁又告诉你这不是黑色幽默?

角色,只觉得再给古天乐多一点时间就好,一个人挑起了整个剧情的转换和节奏,你完全摸不透这个叫添明仔的到底想干嘛,任何一个近景镜头和几句台词就可以颠覆你对下一步剧情的预估。孙红雷的哈哈痞气还是略少了一些,当然另一方面都tm让我觉得是本色出演了。至于其他的……唔,钟汉良你还是回街边撒尿去吧= =

城市,咦这片子有城市么?就像你去看夺命金,他不会告诉你我这在香港的哪哪哪,却可以在穿插中把城市拍出来。给个镜头给街道,小酒店,制毒工厂,渔港和买鱼的人们一下子就全活了,出门是渤海,六小时到东北,半天到韩国,一天到日本,中不中?

写实,追了一天的别克没有土和憋尿的警察那能叫追了一天么,子弹打过去该有的血雾就该飙出来,直肠运毒拉出来的肯定是沾满了shit,黑车国道运人收你450怎么了,毒贩还喝茅台酒呢,爆的就是钟汉良的头打黄奕就得多打几枪,就是这样赤果果血淋淋,受不了?出门左拐西雅图。

最后你添明仔说无论多少贩毒网络,你还是得死,而且是注射死刑,就如同张队横竖会死一样,黑和白只是杜琪峰的一个符号,永远不变的就是人性万变。

对,就是这种直男的风格。

-------------------------技术宅时间到----------------------------

1. 56式乃我大天朝山寨AK47,警用防弹衣就别想防了……不插钢板军用的100米之内也是个对穿。

2. 64式乃我大天朝苏式暴力加强版小手枪,防弹衣中了也是骨折的命。

3. 别克一定给了很多钱……

4. 网秦竟然还给打了广告……

5. 自从lenovo收购了thinkpad之后连警用电脑都小红点了……

 4 ) 印象问题

毒战好不好看,够不够银河,最大的分歧是印象问题。

《蓝宇》刚出的时候,不少人觉得怪怪的,外来的关锦鹏在拍观众最熟悉的地方。看着最熟悉的北京,演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些人怎么看怎么别扭。

距离产生美,但这是老杜这次选择的方式,粗粝、直接。视觉氛围上,我觉得本片更像《大事件》。

白天最明显,相比以前老杜拍日景,《放逐》也是白天开场,白天戏也多,但写意的风味在。《黑社会》虽然号称“文学化”,但摆拍很多,节奏舒适。《大事件》《夺命金》用的都是白描手法,《毒战》也是。取景在天津,一到白天,就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环境印象,但只能说是写实,没有什么丑化。加上太熟悉,看哪哪难受。一看到老杜镜头里的环境换成了大陆,内地观众顿时有廉价的感觉。


但是又有一些不同。

一是到晚上,一离开自然光,画面立刻就鲜活起来,不光是银河熟练操作室内景和逼仄空间。而是一到晚上,老杜也许就有“看到该看到的,看不到不该看到的”意识(见《柔道龙虎榜》花絮),真是本性难移。

所以这片香港人看起来可能比内地观众看起来要新鲜些,这是一定的。

二是动作节奏上,《毒战》几场动作戏,强调的是“乱”,这在近几年的银河戏还是少见的。《放逐》《真心英雄》的特色是全方位,场面再乱,各个角度一览无余。《黑社会》是舒适的摆拍,《枪火》是形式化的摆拍。《毒战》的这种“乱”,基本上是为了剧情爆发服务。和《非常突然》那种冷酷摆拍下的无力感不同,镜头离得很近,在车里、在人旁边、主观视角多、开枪了会震,铺的是一种“身在其中”的危险性、代入感,更刺激。


剧情方面,反转身份的梗在纪实公安文学里是见过的,甚至在苏联间谍小说也有。说起来更应该是《毒战》和《碟中谍4》都取材于现实才对。(韦生总是中枪……)

孙红雷吸毒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在萨苏的纪实文学里有个京城的帅哥卧底“小哥”,在云南跟毒贩对HIGH,吸了N口差点没挂掉。《京城十案》这本书有。

人物方面,很多人说老派东西太多,我反倒觉得很新,新在简单的格局,减法做得好,有意识的改变也不少。

例如孙红雷跟黄奕,戏做的就是俩人平常的默契,不在这上做文章。

再有古天乐喝茅台祭天那段,这人是真怕了死,惊惶一整天,才想起家里人来,但是想起来了,就挺痛苦,当着大伙面也要宣泄一下。(也有人说这是演戏,捎带博同情)

警匪两方面都算的上惜墨如金,戏少了,人反而立体起来。孙红雷的工作细节,对待同事的部分都很精。

再有几个老港上来淘金的杯具命运,简直就是在给所有港人敲警钟吧。就是戏有点多。

当然,最劲的还是高潮和结尾,否则就不是银河了。

这戏前面冒了不少险,拍了许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为的就是要写贩毒险、缉毒险,最后一个与众不同的高潮,就比俗套纪实高出一大块了。缉毒类的“纪实文学”,高潮一般就三种形态:卧底身份暴露,或同归于尽或全身而退;警察做局成功,大围捕中警匪主角决战;匪自食其果(自杀尤其是吞毒而死)。但毒战全不是。

《毒战》前面做这么多,到了高潮就服务一件事:“毒贩最怕死,缉毒警最执着。”韦生也讲,想拍出死刑环境下,犯罪心态的不同。所以尽管用的全是老梗,还夹带了不少私货给老港们长脸。但最后就一定要用最凌厉的手段干这个。《门徒》那样算是通透的,道友够惨,卧底够胆,土豪毒贩家破人亡,每个层面的恐惧都覆盖到了。但毒战更犀利见血,到最后这场戏,把警匪身上其他的符号全扒光了,就讲追逃、生死。老杜说,要守规矩,内地警匪必须要黑白分明,他就给拍成一套极致的东西。

如此一来,这样的结局就是最适合的。人死了就是死了,死了就是终结,就值得被害怕。

“但是,死了又怎么样?”

正点,前面那么多高端黑,其实都不如这结尾。人犯正法,是一直以来内地要求他给出的结尾形式。这次他没有反规则,反而用这个符合规则,却戛然而止的结尾来问问题。

“死刑能解决什么问题?”
“死的未免太轻松了吧?”

估计《以和为贵》试拍死刑的时候,老杜就想问这个问题了。

 5 ) 银河映像宿命指北(解读片中北上隐喻)



    这部电影给人的惊喜远远要超出电影本身,《毒战》,一部足以改变内地警匪片格局的电影,来自银河映像,杜琪峰与韦家辉的双核配置。香港导演喊了多少年的“北上”口号,直到如今成为了现实,不仅仅是“北上”,更像是“北伐”。



   杜琪峰是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大佬,他是银河映像的“红棍”;韦家辉则是个军师,是银河映像的“白纸扇”。银河映像自96年成立以来,宿命论的基调、浓郁的实验色彩、冰冷刺骨的影像、峰回路转的情节,成为银河映像的风格代表。立足于本土,聚焦边缘,黑色气息,充满宿命的味道同时又有希望的前程,也就是以杜、韦二人为代表银河团队的根本。在香港电影北上内地的10年大潮里,杜琪峰都在苦苦固守香港。此次《毒战》在内地公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银河警匪片第一次涉足内地题材。对于杜琪峰而言,他不仅仅北上的淘金大军的一员,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北伐战役”——就像17年前,银河映像成立伊始,他们要在一个全新、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如何将这类商业题材和个性风格化完美统一。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而《毒战》终究与银河映像有共通之处,针对相对的双雄对峙,双方不同人物的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典型的银河风格。举个例子,钟汉良与李光洁饰演的两名警察,他们的职责就是驱车跟踪,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下车,停车之后立刻街边小便,这就是典型的银河风格,群戏中的人物无论主配角都特点鲜明,可以参见《暗战》中许绍雄和《PTU》中的黄浩然。结尾多条线索交汇一处,引出了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如《非常突然》那般,又是典型银河宿命论。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传统港产片,又是何等讽刺呢?



   《毒战》的格局,让人想起了上一部作品《夺命金》,香港黑帮们各个灰头土脸,连小弟的保释金都承担不起,时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所以过往的原则统统作废。《毒战》最具义气的代表是谁?大聋小聋,号称“喋血双聋”,集胆魄于智慧一身,更有重型火力在手,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像极了以往香港电影中的义气英雄、小马哥、李修贤,可他们却是聋子,一个更大的讽刺。


     古天乐的角色,可以说是所有港片中从未出现的,他从头到尾不停的在出卖别人,只求自保,杜琪峰、韦家辉在访谈中就说过:电影来就像探讨一下人心到底有多坏。古天乐放弃了自己原则,只为生存,就像港产片放弃了自己的特质而转投内地一样。而以孙红雷为代表的警察,他们不再高大全,不再脸谱化,也会死亡,也会困倦,也会失败,表面上塑造了警察“有血有肉”的形象,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的“原则”。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在开场不久后孙红雷审讯古天乐的情节,摄像机特别给出了桌上“刑讯逼供”的字样,要知道这些警察修理嫌犯的情节在港产片中很常见。可等到镜头移位时才发现,原来是“禁止刑讯逼供”,意图明显,你香港电影玩的那套,在换了地方之后也就玩不转了。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坚持过往的原则,换来的就是固守陈规的失败,戏里戏外的宿命论,这是《毒战》中的反传统意义,也是杜、韦二人电影作品中反英雄和英雄主义并存的类型化体现,也暗喻了香港电影“北上”所面临的态势。


  而杜琪峰韦家辉再度联手的《毒战》也证明了,“北上”并不意味着港片对内地的妥协,也不代表港片已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突破,也为未来警匪题材电影找准了新的航线。

 6 ) 《今日说法》特别节目:缉毒无间道

    本期导视:闹市之中,一辆失控的汽车高速冲进一家饭店,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司机当场昏迷,他又是什么人?市缉毒队队长无意间卷入一宗毒品大案,身处险境,他能顺利脱困吗?毒贩反水,卧底办案,最终谁胜谁负?大毒枭黎振标首次内地露面,津海、鄂州、粤江三地警察联手办案,毒枭能否顺利被捕?他的背后站着的又是谁?

    欢迎收看本期《今日说法》特别节目:缉—毒—无—间—道!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观影收看本期《今日说法》,我是主持人小撒,前段时间我跟小章去美国度了趟假,有段时间没和观众朋友们见面了。对了,小章过段时间有部电影要上了,大家要多支持支持……

    (导播:卡!卡!你丫还想干不,我们是央视,我们有品位,我们没有植入广告,重录!!)

    小撒: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内心戏:shit!怪不得度几天假好几个哥们辞职了,妈的我也得琢磨琢磨,工资太TM低了,又不让接广告,小章该有意见了!)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观影收看本期《今日说法》,我是主持人小萨,前一段时间啊,在津海市发生了这么一件怪事儿,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就那么轰的一声,撞进了街头一家饭店内,现场一片狼藉,所幸当时并不是吃饭高峰,没有人员伤亡,司机本人呢,当场昏迷,被迅速送往市人民医院。

    (画面)
    记者:当时伤者送过来情况如何?
    医生: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们初步判断是撞击伤,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爆炸后的冲击波所致。

    画外音:车祸现场并未发生爆炸,怎么会是爆炸伤呢?

    记者:后来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医生:刚好市公安局有一个案子在我们医院处理案情,缉毒队的张队看到伤者的双手,迅速判断出伤者是一个制毒分子。我们就把伤者交给警方处理了。

    画外音:张雷,市公安局缉毒大队队长,成功查获了多起毒品大案,公安部曾记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正在医院办案的他凭着职业本能发现这名伤者是一名制毒师,此时,另外一条线索传来,一辆被怀疑运送制毒原料的货车在市内游荡了很久,这两者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张雷立刻叮嘱手下盯住伤者,他则出门打探消息。

    经过一番打探,张队长得知,原来货车的接头人真的是车祸的肇事司机,他叫蔡添明,香港人,曾获得制毒高级职称,在昨日在一次生产事故中,妻子和两个妻兄兼工人身亡,重伤出逃的他开车冲进了饭店。就在此时,张雷突然得到消息,蔡添明,跑了。

    (演播室)
    主持人:原来,蔡添明趁看守的警察不注意,偷偷躲进太平间,还好张雷即使回到医院,经过一轮紧张的追逐,从停尸箱把蔡添明抓了回来。各位观众,您看这蔡添明啊,居然连放尸体的冰箱也敢躺,真是个亡命徒。我们接着往下看。

    (画面 询问室)
    张雷: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自己交代吧。我们的政策你是知道的,坦白从严,抗拒打残。
    蔡添明: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张雷:佘·祥林知道吧,赵·作海知道吧,最近的杭州强.奸案子叔侄知道吧,进了这儿就不用谈什么不知道了。咱们这儿50克就是个死,想戴罪立功,帮我们抓黎耀祖。
    蔡添明:(汗如雨下)行。行。。

    画外音:蔡添明终于答应担任警方的卧底,并交代了不久之后,他将作为中间人介绍黎振标和哈哈哥的毒品交易。经过警方的缜密思考,决定指派张雷充当卧底,分别与黎耀祖和哈哈哥接头,争取一网打尽。蔡添明根据警方的安排,指引货车将原料送到他在鄂州的另一个制毒工厂,那里有他两个徒弟,中级制毒师天聋地哑控制工厂。

    (演播室)
    主持人:由于接头过程十分危险,我们的记者没有跟随警方一起对这一事件进行偷拍暗访,但据警方介绍,张雷在与黎振标的侄子接头时为了取得对方信任曾被迫吸入过量毒品,十分危险,在蔡添明的指导下,才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蔡添明真的是这么心甘情愿帮助警方破案吗?这背后会不会又有什么阴谋?

    (画面)
    画外音:张雷分别取得了黎振标和哈哈哥的信任,在成功抓获哈哈哥后,一个悲剧传来。鄂州制毒工厂行动失败,警方伤亡惨重,天聋地哑从地道逃跑。刚刚想信任蔡添明的张雷不由得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此时,蔡添明立即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天聋地哑在工厂挖过地道,希望再给一次机会。为了得到张雷的信任,蔡添明再度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原来,黎振标并非是真正的幕后主脑,他的背后还站着七个香港人,都和蔡添明关系密切,如果蔡添明此刻失踪,七个香港人,真正的大毒枭也将无法擒获。张雷大胆冒险决定:再信任蔡添明一次。引蛇出洞,抓捕毒枭。

    (演播室)
    主持人:那么,蔡添明这一次是真的幡然醒悟了吗?张雷他们的行动成功了吗?天聋地哑又逃到哪里去了呢?

    (画面)
    警方沉下心来,通过了香港七人组的多次试探,终于要在交货现场开始收网了。
    (张雷车内)
    张雷:都准备好了吧。你们盯紧一点蔡添明。
    警员A:张队,没问题,都盯紧了。就等到散货地点了。
    警员B:张队,地点出来了。——啊,怎么回事,不就是咱们兜了几圈的地方吗。
    警员C:张队,不好,蔡添明毁坏监听设备。失去控制。

    画外音:变故突如其来,张雷队长决定立刻行动,开始收网,并紧急求助特警支援,这时,蔡添明和香港七人组也纷纷拿起了手枪,开始围攻人员不多的津门市公安局缉毒队队员们,一片混乱的枪声音响起了。

    警方处于不利地位,但巧合的是,逃跑过程中,蔡添明的车居然撞上了同样在逃跑的天聋地哑兄弟俩,认为蔡添明出卖了自己的哑巴们和他展开了激战,恰好此时张雷也赶到了现场,经过一番激烈紧张的搏斗,渔翁得利、只剩一个人活着蔡添明慢慢向车辆靠近,准备逃跑。就在这关键的危急时刻,奄奄一息的张雷用手铐把自己铐在了蔡添明的脚上。蔡添明艰难逃跑,特警跟每一次一样,在事儿都完了的时候,终于登场。

    (演播室)
    主持人:最后,蔡添明抓捕归案,张雷队长以身殉职。结局是悲剧的,但好在蔡添明终究没有逃跑成功。XXXX年X月X日,经津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蔡添明死刑立即执行,他终于走完了他罪恶的一生,收受到了正义的制裁。下面,请我们的嘉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叫兽,博士生导师XXX给我们点评一下。
    XXX:咳咳。。这个啊。。这个啊。。。那个啊。。那个啊。。。根据我们犯罪学这个啊那个的说法。。啊。。这个啊。。犯罪行为啊。。。我觉得啊。。。咱们这么说吧。。不是犯罪人啊。。。警方啊。。。。那个啊。。。

    导播:(卡!卡!卡!妈的,这什么嘉宾啊。。下次找个靠谱的!小萨,赶紧的,结束。)

    主持人:嗯,教授的说很有道理。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让我们向祖国的卫士致敬。“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好,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明天再见!

 短评

足有五六场以上的戏让鄙人惊叫:好鬼搞嘢~

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好想甩出一麻袋星!

9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雖然只是國產山寨版的「槍火」+「神探」,停車場內一幫大佬走出來,還是非常銀河味;雖然只是惡趣味的小幽默,還是沒把觀眾當傻子;雖然不是古裝武俠,還是甩出了一批北上的香港導演幾條街。

14分钟前
  • 左手斷掌@HK
  • 还行

大部分时间都在汗毛倒竖、脊背发凉,最后从枪弹横飞的影院出来,灰土飞扬的晚风吹起黑色的围巾、黑色的头发、没系扣子的大衣,顿时觉得自己也杀气十足~(←_←)

15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推荐

杜琪峰矢志不移地保留着香港人的骄傲,在他的镜头下,内地始终是个落后的村寨。这部电影不是不好,而是不释放,各种憋屈。看完之后,让人无比怀念《夺命金》的从容,说到底是情绪的问题。《夺命金》除了结尾都压抑,但结尾让整部影片情绪高昂,观众得到了释放。《毒战》则憋了半天到最后还差一口气~

17分钟前
  • 式微
  • 还行

拍成这样还能上映已属不易,银河团队将香港的那一套成功移植到内地。情节紧凑,写实够劲。如果是纯港片,相信能完美。古天乐演的真好,起码值得一个金像奖的提名。

22分钟前
  • 麦提爽
  • 推荐

三星半吧。看之前看到此片被豆瓣一些影评人吹得天花乱坠,但看了之后挺失望的。缺乏味道、情怀和批判性。不过李菁和郭涛演的喋血双聋倒是有点意思。古天乐布了这么大一局拼命求生的动机原来只是单纯为了求生而已,感觉这样的情节设置有点虎头蛇尾……

23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杜琪峰让说相声的李菁去演哑巴对后者可谓是沉重一击

25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较差

片尾一堆男人打手枪,后来,他们全死了。

28分钟前
  • K
  • 推荐

港导北传的翘楚,也算内地警匪片的标杆了。对公安办案的深入描绘有如当年《九一八大案》的纪实性,各色桥段软硬兼施直挑电检底线,也消费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敌明我暗的「引蛇出洞」残酷写实,黑白两道的「群戏乱战」简单粗暴,文戏比武戏更适用内地。哈哈哥该找赵燕国彰来演。

2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真的太惊世骇俗了!真没想到合拍片能拍成这样!杜琪峰仍然是我心中的NO.1!!!除了钟汉良李光洁那两个角色有点多余,整个从前到后简直太赞了好吗!!!!!虽然我还妄想着孙红雷的角色能更复杂一点。严重推荐一定要注意结尾,不剧透。

31分钟前
  • 韩梦想
  • 力荐

北上的杜琪峰,终于为他的苍凉感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3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画面好大陆连续剧呀,我都在感慨这真的是杜琪峰的电影么。在大陆放映的影片来说也算尺度比较大的了,配角们也是金灿灿。话说,这结局…既无逃出生天的畅快,也无死刑伸张正义的快感,味如嚼蜡。我内心一直在猜测是不是如《夺命金》为了应付和谐大神创作了两个结局?★★★☆

38分钟前
  • Q。
  • 还行

喜欢这种专心讲故事的电影,老杜在《夺命金》基础上更进一步,摒弃了各种形式上的炫技,专注于人物命运。细节中隐藏的人物情感耐人寻味,处处埋伏的隐喻使这次北上充满各种解读的可能。残酷的结局让人不禁想起“无仁义”系列。港陆“毒战”,到底是谁在荼毒谁?

39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哈哈哈期盼了半年的片子居然这么脱线真是没想到啊!黄奕的演技真是充满了槽点,一个黑帮老大的女人熟练的使用“搓一顿”这种我家楼下批发冰糕的大妈都不会使用了的词儿真是充满了复古的气质呢。劣质皮草+闪亮亮的50块夜店裙真是一个合格的vintage范儿的黑帮大嫂呢!最后古天乐也太不巧了被铐住了吧……

42分钟前
  • 颜小兽
  • 还行

钟汉良死的时候,电影院的女生一片叹息声,喂,你们够了没!

46分钟前
  • 马达
  • 推荐

无仁义、无道义。影片本身有很多解读的空间,包括很多有意识的暗示。不过仅从这个结局,就已经值回这个分数了。不仅是反转,还深化了主题和人物,让你忍不住去回味之前的一些情节。杜琪峰电影的宿命感被植入到了内地警匪片的情境当中。难得看到这么惨烈的公安警匪大战。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不!懂!杜!琪!峰!的!人!我!真!替!你!们!捉!急!啊!

50分钟前
  • Kikiko
  • 力荐

公平地讲,海润的公关能力很强,杜琪峰需要这种互补,影片在极猛攻坚的扶助下呈现出强悍的姿态,受益的还是观众,个人比较满意,尺度有些意外

51分钟前
  • 苏乏
  • 推荐

尺度前所未有之大,希望以后能够开创国产警匪片新标准。结尾略奇怪,估计不是导演本意——按照全片的黑暗系风格,必须是坏人逃走啊~~(另,如将7个香港人看成7长老的话,那古天乐就是护士长了,嚯嚯嚯~~)

5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