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脸对脸

喜剧片大陆1994

主演:牛振华  雷恪生  李强  

导演:黄建新  杨亚洲  

播放地址

 剧照

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2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3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4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5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6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3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4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5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6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7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8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19背靠背,脸对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15:23

详细剧情

王双立是某地文化馆的代馆长,这个馆长一代就是好几年,想升也升不上去,却也没有其他变动。不料一天,来了新的文化馆长老马,这让王双立离正馆长的距离更远了。新馆长老马原是个副乡长,王双立认为他是个土包子,心里很是不以为然,利用自己对文化馆人际关系熟悉的优势,想方设法给老马出难题。经过几轮较量,老马终于被挤走,王双立又成了代馆长,再次受领导重用,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秘书小阎成了新一任馆长。王双立不甘心,再次和小阎斗法,想将对方挤走,这次王双立还能如愿与偿吗?

 长篇影评

 1 ) 简单说说电影里的几张脸

我觉得稍有点可惜的是,为了衬王双立的精,雷恪生老师把马馆长演的傻愣傻愣,有点话剧味了。我来自乡镇农村,对副乡长级干部的做派和特征,比较熟悉。绝对不是雷老师这种。

冷局长这个冷角(冷家父女名字起的蛮有用意,改编的时候下了些功夫)戈治均把握的比较好。他那张充满质感的黄土高坡油画脸,确实比较罕见,好多年以后才出了一个眼珠子带火龙果的李幼斌。他在《押解的故事》里演的那个老警察,也相当出彩。冷冰冰和王双立,从眼神上看,基本上到了有一腿的阶段,片中埋了一个没有展开的伏笔,如果好好处理一下,双立这人就要真实立体一些,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也要经典不少。

李强(小阎)出道后,好像没演过几个好人,坏又坏的笨手笨脚那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笑容里面,略微有点80年代刚穿起西装的那种猥琐。

 2 ) 单位的那些能人们,为什么后来都变得佛系了

有好友推荐我写《背靠背,脸对脸》的影评,这部拍摄于94年的国产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4分。二十多年前的电影,如今看来仍然不违和也不过时,群演们简值就是艺术家。

它不象《权力的游戏》一样宏大而又魔幻,也不象《纸牌屋》那样激荡人心,毕竟不是人人都想当总统。它就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一群小人物的进化与大时代的博弈。

黑色幽默与讽剌,日常工作中的你来我往,勾心斗角,使绊子、捅软刀子,死不了人,但却让人心神俱疲,苦不堪言。

影片地点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座北方小城,王双立是市文化馆的代馆长,“代理馆长“已经三年了,按理说全面主持工作三年了,成为一把手那就是明摆着的事儿。可谁知道,临到节骨眼上文化局却派来了一位马副乡长来担任馆长。将王双立搁置一边,王双立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开始了一系列针对马馆长的软钉子和下绊子,一通手法高明的操作下来,马馆长受不了,直呼你们文化人弯弯饶子太多了,我斗不过你们。

老马被调离了,王双立松了一口气,马上大施拳脚40天之内就完成了全市第一家舞厅的开业及装修,这可是老马几个月都没干成事儿,他40天就干成了,政绩多明显啊。可就在领导们参观完舞厅开业当天,徐副局长说:小王啊,这40天就干成了别人几个月没干成的事儿,辛苦你了。这样吧,为了减轻你的担子,组织上再委任一位同志过来帮你分担工作,不要有想法啊,好好干。”

原来是文化局冷局长身边的阎秘书调过来当馆长,这小阎可比王双立年轻多了。

可几个月前老马调过来的时候,领导们可说的是:“老马比你年长十几岁呢,你年轻,有的是机会。”

王双立想和阎馆长斗,也有心无力了。因为上一次老马调过来时,老马管人事,他管财务,手里至少还有个财权,而这一次人事、财务全归阎馆长管,他等于就是个虚职的副馆长。

那么王双立为什么总是转不了正呢?

是他没能力?看过电影的都不能认同。这家伙脑子太好使了,怎么长的啊!谁玩心眼玩得过他。

是他人品不行?群众基础不好?可他又办事圆滑老到,谁也不得罪,打一拳,揉三下,关心你的时候,简值是你肚里的蛔虫,你没为自己考虑周全的,他都替你想到了。你有再大的怨气,也得消得差不多了。

有能力、有脑子 ,又眼明心亮,群众基础又扎实的王双立,为什么就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呢?

影片中有两条线,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明线是冷局长要把自己的女儿冷冰冰调到文化馆上班。暗线是冷局长与徐副局长之间的暗暗较量。

这一把手的女儿要来,谁不是忙着张罗。王双立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王双立很明显是个办事严谨惯了的人,做事喜欢既有面子,也得有里子。对于冷冰冰要来这件事,他提出的方案是:向社会上公开招聘,现场评委打分、亮分,现场计算得分,选拔贤能。从程序上既合法又公开透明。所有的考官都是文化馆自己人,怎么打分还是他说了算,他肯定能保证让冷局长的女儿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这样面子、里子都有了,既显示出了局长女儿的优秀,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凭本事自己考到文化馆的。日后别人就是想挑他王双立的剌儿,从招聘形式到流程,现场打分、照片等档案俱在,谁能说出个不是来?

王双立考虑得可谓周全了,可冷局长明显还是不放心,也并不满意。本来一件挺简单的事,让王双立搞得复杂了,经手的人一多,环节再一长,万一有个闪失,丢的可不是王双立的面子,而是他冷局长的。自己管辖内的单位,自己女儿进去还要大费周张,如果再有曲折和意外,可真是要被人当笑话传的。

所以,公开招聘前一天晚上,冷局长还是不放心,专门打电话到王双立家问准备的情况。就在王双立在电话中和冷局长拍胸脯表示万无一失的时候,王双立的老婆突然灵机一动开始给自己加戏,故意冲着电话喊:把东西都拿回去,拿回去,我们老王不是贪小便宜的人。

冷局长就是在电话里听到了这句话,非常不悦,当即告诉王双立:冷冰冰病了,明天的招聘考试就不参加了。

果然,在第二天公开招聘的时候,阎秘书就带着老马来参观了。下午局里就通知王双立,由老马接任馆长,并且要王双立当即拍板给老马解决住房问题。他们文化馆去年才盖了家属楼,这要求其实挺强人所难,家属楼刚盖好不久,肯定都是欢天喜地、论资排辈的分过一轮了,现在让谁腾出一套来,那不是得罪人的事儿吗?但你能当着领导面说不吗?

王双立果然是爽快人,马上说李会计刚在外面买了私房,就没有资格占着公房了,就让李会计马上搬。

这是个伏笔,因为只有李会计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才会和王副馆长站在一条战线上。王双立太了解李会计了,只要是得罪了李会计,煽风点火,看人下菜,暗处使坏,借着财务规定整人那是门清儿。可如果不关自己的事儿,李会计一定会隔岸观火,并且很快就会投靠一把手。

所以,那一瞬间,王双立片刻没犹豫,就把李会计拉下了水。

李会计也不是傻子,直接就问,老马刚来,怎么就知道我在外面买私房的事儿,谁说的?王双立说:阎秘书上午带着他来转了一圈了,看上你那套了。

合情合理,以李会计在文化馆里的地位,肯定挑的房子是除了王双立外最好的,老马看上也不稀奇。

接下来可就热闹了,把文化馆的老破房子拆掉盖舞厅,赶在交接前最后一个晚上火速签了合同,合同日期自然也改了,李会计还特意交待拆的时候一定要慢,不能快,快的话不给钱。王双立也特意交待建筑公司把李会计的新房给装修好。

第一次会议就这样介绍老马

果然拖拉几个月没拆好,马上创建卫生城市大检查,这么多建筑垃圾怎么办?刚好环卫这块就归老马管,不用说建筑公司石经理那里拖着,够老马受的。老马实在没招儿,挨冷局长一顿训,还是得把王双立叫来出主意。老王当然有妙招,拿塑料布一围起来不就成了吗?一块垃圾也不用搬。在冷局长面前显得老马特别的无能。

老马跟着冷局长去抗洪抢险第一线,文化馆回来就办了个抗洪救灾摄影展,老王专门把老马拍的一张角度没选好的照片给放到醒目位置。别人拍的都是战士们一身泥水,可老马拍的那张照片呢?冷局长一身笔挺风衣站在伞下,身上一滴泥水都没有。这下冷局长也在市长面前丢了脸,第二天老马就被调到农科所了。

王双立马上带着亲信跑省城,批下来了专项资金,很快把舞厅开起来了。

可是冷局长面子上好受吗?第一回冷冰冰的事,事后还是冷局长直接让老马办了,冷冰冰直接去上班。

老马一次次的挨训,连徐副局长都知道,王双立把文化馆的人耍得团团转。

而老马前脚刚走,王双立就本事大得不得了,自己跑省城把资金缺口解决了。

王双立想的是:领导不是不信任我吗?我只要把政绩干得亮眼一点,你们挑不出错,就该承认我了吧。

从最初的民意测验时,王双立在纸上写了自己名字,并且展开着交给组织部的时候,就表明了他身上其实有着文人的那种理想主义,他认为,我干得好,我有这个自信,我就该当这个馆长。事后徐副局长就说:你还是太不成熟了。

在冷局长眼中,你王双立借着公开招聘,四处收礼卖好,耍小聪明,我绕过你照样也能办成事儿。而后来的挤兑老马,却是事事上都让冷局长失了面子,尤其是摄影展上那张照片,在市长、市领导和一堆记者面前,冷局长真的是丢面子到家了。心里能不忌恨?老马一走,舞厅就盖好了,报道上说的全是你王双立的功劳,老马是斗不过你,那就派个狠角色。

所以,这次直接让跟随自己多年的小阎秘书来任馆长,并且人事、财务一把抓。不给王双立任何反水的机会。

杀人哪比得上诛心

文化馆地方不大,可是能人不少,池子太浅,鱼鳖众多。

事业编制,体面、活少、轻松,虽说钱不多,但胜在有编制、有体面。

在那个年代,小地方,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因为是事业单位,所以除了临时工,其他人你也不能开除,可是不能开除并不意味着日子就一定好过。想整人,有的是细碎的手段,让人日子过得比黄莲都苦。

比如老罗,据说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王双立处理过,所以对王双立一直怀恨在心。老马一来,老罗就马上倒向老马一边,王双立告诉李会计,以后任何场合下,绝对不允许老罗翘尾巴。

可怜的老罗,第一次会议就被李会计诬陷说他偷了四个杯子,要扣他八块钱。因为,他是最早一个拿钥匙打扫会议室的,现在少了四个,当然按规定要他赔。老马想替他说话,王双立轻描淡写一句:这是规定就让老马没办法再开口。

王双立故意让老罗去给老马买张新桌子,知道老罗刚被扣了八块钱,心里有气,一定会在买桌子的时候想办法把这钱给补回来,就等着他犯错误。

老罗也是不争气,真多开发票给自己买了一对藤椅回来。

开工资那天,可见识了李会计的手段,故意冷嘲热讽激怒了老罗,老罗一想到自己被李会计诬陷偷杯子还扣了钱,就火大了,和李会计吵了起来。可人家就等着他这出呢,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把老罗多开发票的事抖露出来,老罗顿时哑口无言。李会计把钱扔在地上,让他捡,工资本也扔在地上,让他签名。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老罗如同丧家之犬走了出去。

四十多岁的老罗,哭也哭得窝囊。

摧毁一个人,往往只需要十秒钟。

他的自尊再也找不回来了。

如果说老罗还是因为他有错在先,王双立这样对他虽然过份了,但也有理由。

但阎馆长对王双立使的诛心计,可是一样狠。

王双立的爹是个老鞋匠,干了一辈子闲不住,修鞋是爱好。年轻的阎馆长拿着破了一点皮儿的鞋去找老鞋匠修,老头一心想为儿子出气 ,就故意弄坏了鞋。年轻气盛的小阎就一定要他赔,两人差点打起来,弄得路人皆知。老鞋匠眼含热泪,要去医院卖血还阎馆长140块钱的鞋钱。

哇,堂堂一文化馆馆长,当街欺负一个老鞋匠,逼得老头卖血还钱。这上了报纸,舆论汹汹,惊动了市领导,阎馆长被停职。

可没过多久,风波过去,小阎又官复原职了。

到了领工资这天,财务室又是一堆人。王双立不敢相信,自己的工资只有四十块钱。问李会计怎么回事儿?李会计说:“扣的140块钱是鞋钱!你爹弄坏了阎馆长的鞋,馆长说父债子偿,就得从你工资里扣!”

你不服又怎样?不讲理就是不讲理了!扣了就是扣了!

代理馆长三年后,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王双立曾坚持的那个心劲儿,没了!

王双立扔下这四十块钱,木头般的出了门,身子一软就晕了过去。

他也被摧毁了,就象当初他摧毁老罗一样。

他晕到的那瞬间,身后正是在角落里的老罗,那次事件后,老罗领工资从来都是最后一个领,如同老鼠。

王双立晕到了,老罗就好象没看见一样,扶都不扶一把。

世事如棋局,你我如棋子

王双立病了,也想通了,争什么呢?争上了也不过就是个正科,也不能出人头地。

还是孝敬老爹,照顾好妻儿,家庭和美比什么都强。

从此琐事不问,落个轻闲。

一天,买菜时突然遇到了冷局长,王双立还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和客气,冷局长说他退休了,现在徐局长才是正局长。并且提到了小阎,说在他身边那么多年,竟然看不透这个人。王双立忙说这不关冷局长的事。

因为小阎工作失误而提前内退

一前一后两套说辞

而阎馆长也出事了, 因为和文化馆的肖乐乐男女作风问题败露,两人私奔。局里紧急通知王双立马上去开会。

王双立又惊又惧,他怎么以前一直没想到呢?

他这点手段,跟徐副局长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位置决定了眼光和格局,他以为他是爱布局,会布局的人,其实他才是在其中的一枚棋子。

我如果十年前看这部电影,我会说这真的是一部好的职场教科书,可如今的我看完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短暂,非要在那个巴掌大的地方,耗尽精力和心血吗?最好的年华用来内耗,而不是做最想做的事。那个时代里,做为一名文化界的从业者,王双立已经常常出差大城市 ,采购最新的电影设备、娱乐设施(只是后来成为闲职,就没这机会了。)他的眼光和眼界已经比同时代的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局限在小小的文化馆里,可惜了。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黄建新和杨亚洲,王双立的扮演者是牛振华,将王双立面对领导时的温和憨厚,委屈隐忍,可面对下属时那种当仁不让,灵活变通演得入木三分。而句号演的李会计太形象了。这部戏里还有当年非常年轻的张嘉译,不知你能不能看得出来。李强饰演的阎秘书,一笑总让我联想起他提着点心,喊一声王干娘的样子。

这是部表现力很强的电影,时长140分钟,可节奏飞快,一分钟一个包袱,丝毫不拖沓。尤其结尾的留白实在太妙了,可见导演功力。

只是看着太压抑,也许正是因为曾经太现实了。所幸,如今的时代,可选择的机会有很多,象我这种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不怎么合群的人,也能有机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受苦受累都不怕,怕的就是在逼仄的环境中,消磨心志,迷了眼睛,只为眼前那几分利斗得你死我活,眼光越来越短浅,戾气越来越重,越发被困在那里,荒芜半生。

 3 ) 中国处事哲学集锦

好犀利,好残酷的一部电影!那时候居然没有禁止该片的播放,还能拿到金鸡奖。九十年代真是开放的高峰。
          大部分角色都塑造得很有意思。小李的势利,老罗的懦弱,老冷的假正经,老爸的"深刻"等等。平淡的日常生活里蕴藏着无数的惊心动魄。如果说"一地鸡毛"里的大单位是琐碎和麻木的,那"背靠背,脸对脸"里的文化馆就是惊悚了。
          这样的一帮子人精凑到一块,除了花钱照顾上下级以及为本单位谋福利,互相勾心斗角以外,几乎一点正事也没干。以至于看着看着我都快忘了这是一个公家的事业单位。这就是官府和官府管理下的文化机构。
          看到最后也明白了,只有像王双立那样处事圆滑,对谁都留有余地,也没什么理想抱负,随遇而安的人才能在中国的很多场合立于不败之地,你不得不承认,他居然比其他人好,比其他人有能力。如果这就是中国人崇尚和赖以生存处事哲学的话,那中国真的永远脱离不了五千年的古代社会,也更无法进入现代社会了。中国的食品,空气和产品质量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得归咎于这种圆滑的,谁都不得罪,只为自己或者本系统考虑的处事哲学。敢于说实话,认真做事,不耍花枪的人在中国绝对算勇者。
           电影很真实的表现了熟人之间的交往和"方便"。在中国熟人或者人际关系太好用了,以至于形成了制度以外的完全独立甚至公开的体系。有了熟人,就有准生证,有了熟人,就能住特护病房。九十年代有熟人就够了,现在可能是熟人+金钱才管用。人情社会就是特权社会。总有人可以利用关系提前起跑,甚至不参加比赛就拿冠军。这样的环境下,何谈公平? 当王馆长拿着制度质问老罗时,就是强者拿规则来规范弱者的写照。强者却在很有“魄力”的玩弄规则。

P.S. 多年后再看一遍的时候,发现两处细节,王馆长的爸为了要孙子 要毒哑小孙女。后来耍赖弄坏新馆长的皮鞋,为儿子献苦肉计。真乃有其父必有其子。细想想,不寒而栗。

 4 ) 内中有大门道

王双利为什么在冷局长治下就是去不掉代馆长的代字,一开始还是局长秘书的小闫带着马乡长过来认人,王双利跟小闫曾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对话,小闫说过这么一句话“局长说您招太多”,就已经点明了冷局长的态度,王双利小聪明太多了,全系统都知道他精明、招多,对他而言,这就是他最大的缺陷。

影片最后,王双利把闫馆长和肖乐乐的艳照撕去,有三层意思:

一来肖乐乐的哥哥毕竟在财政厅当官(而且从拨款来看,还有实权),官场上崇尚花花轿子众人抬,不到万不得已,你好我好大家好,没必要得罪人,不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撇清,容易引火烧身,这是潜规则。

二来也是王双利知道闫馆长干不长了,随着冷局长和徐副局长的斗争结束,徐副局长成功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前局长心腹的闫馆长怎么还能干的下去,就凭小闫当秘书的时候,都没正眼瞧过徐副局长,改换门庭都没戏。

三来王双利同样知道, 睚眦必报的临时工,定然会把事情闹大,以报闫馆长的开除之仇,这是对人性的揣摩,为什么历任馆长都要开了他,而王双利却要保他,不是王想拉帮结派,而是另有深意。

 5 ) 元政治惊悚电影

碟影传媒这次发行的正版蓝光《背靠背,脸对脸》,不仅正片是全新修复148分钟完整版,花絮还有极为罕见的电视剧加长版(五集,约205分钟),长出一小时。且大量景别、动作甚至台词都和电影版有所不同……
花絮还收录了汤尼·雷恩访谈和若干周边:完成台本(52页)和纪念画册(70页)。当年港版海报(1张)、明信片(4张)、人物卡片(3张)等。碟封采用当年港版海报的设计,本地碟经黄建新导演官方认证。

《背靠背,脸对脸》蓝光修复版本正式出版,成为了重看此片的契机。本次修复的正片全长2:27:55。记得第一次看是b站,忘记有没有电影频道的水印了。如果有,那估计也是120+分钟的删减版。这次重看,几个情节给我震动很大,但我实在不记得它们是不是第一版本的删减桥段。

第一,暗中窥视的妻子。舞厅一夜,王双立得知再次空降了一个馆长,失落地逆着人流走回空空荡荡的舞池。但冷冰冰走了回来,二人有些暧昧地相视一笑。

随后,王双立要带冷出差广州。临行前夜,妻子仿兰为王双立收拾行李。

仿兰:你啊,少跟我说漂亮话。让冷冰冰疼你去吧。去了广州,正遂了你俩心愿。
王双立:我们这是出公差,有个女同志,办事方便。你别多心啊。
仿兰:你和她就真的没啥?
王双立:没啥。她是我们顶头上司的千金,我就有那贼心也没贼胆啊。
仿兰:那,为什么舞厅试营业那天,她最后才走?
王双立:哪天啊?
仿兰:就宣布小阎当馆长那天。你承认不承认?
王双立:我……
仿兰:我一直在外头看着你呢。
王双立:(语塞)
仿兰:(笑)你呀。我知道你俩没啥。起码你没有。那天吧,我原本想进去劝劝你,可是又想,你大概想一个人待着。我怕你一时想不开,做点什么傻事儿,就一直不敢走。
王双立:别难过。一切都过去了嘛。现在不挺好的嘛。

几次出差、舞池、职场的眼神交换,导演都在营造 「王双立+冷冰冰」「小阎+肖乐乐」两对职场男女。而后者更是在结局处被拍到实锤床照并且私奔。相形之下,王双立作为男主角,导演乐于描绘此人 「善于钻营」但也「基本善良」,对于职场里发生不道德的性关系,还是不会走到那一步。

刚开始,妻子以虚为实,明知王双立的清白,仍用「你俩肯定有一腿」的口吻敲打王。王的辩护中,也需要不仅从感情上宣誓忠贞,还要用「∵领导千金,∴有贼心没贼胆」的逻辑,在政治层面背书这个猜疑的不合理性。妻子明知丈夫无辜,却对于女下属折返安慰的暧昧举动愤愤不平,根源在于丈夫隐瞒了自己。而「隐瞒」这个动作,则成为这次对话中,妻子获得的政治筹码。

恐不恐怖?太恐怖了。

恐怖在于,在对职场性关系的焦虑性想象中,原本与政治无关的妻子角色,也会卷入这个惊悚网络中。妻子既是官场博弈中绝对的盟友,又是职场性关系中的警察与法官。若王双立对冷冰冰,或任何女同事有非分之举动,那双玻璃后的眼睛一直存在。

作为带入男主人公的观影者,在此我是一身冷汗的。王双立在职场中,屡次利用李会计、猴子等人提供的信息,掌握与监视着文化馆所有人的动态。这段情节则显示,监视者一样会被监视。而这个监视来自于妻子。政治人的性道德与职场关系同样不能出现污点,而自己的所有家人都会被同步卷入政治。王双立不论有无所谓「贼心」,但发现身边又一重温情脉脉的「监视」,心中一定是不舒服的。

不要忘了,全片最惨的那位老罗,活得像狗一样的人。他的「罪名」,就是「乱搞男女关系」。

第二,王父卖血大戏之后,与王双立在城墙根下的交谈。王父弄坏了阎馆长140元的皮鞋,被王双立发现在医院卖血。事后,王父却说,自己那些卖血行为半真半假,目的是为了「群众影响」,让人知道年轻的阎馆长,利用老鞋匠父亲对自己压制的王双立「敲山震虎」。

这段倒是并不复杂。老鞋匠是经历过五六七十年代的人,对于制造舆论,群众运动,批倒批臭那一套,颇有心得也是自然。虽然没有前面一段的惊悚与字字机锋,但细品却会觉得,这样一个表面看起来简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内心却随时可以拿出一套身体力行的厚黑学。

加上前面喂给孙女烟油的恐怖行为,我会不寒而栗,觉得王父的阴影,时刻闪烁在很多我们家庭中祖父辈的老人身上。那是一种极致的cynical 和利己主义,却会被包装成「都是为了你好」的马虎眼。一切的行为目的在于基因和姓氏的延续。为了抱孙子,淳朴的劳动人民会修鞋补袜,勤俭持家;也会密室下药,演绎一出针对女童的残虐戏码。

最恐怖的是,原谅在影片中,都是自然而然的。

第三,医院院长。挥笔写下不存在的诊断,轻轻收下回扣款。一张准生证,落在了政治失意的王双立手中。院长的承诺是,让计生工作的领导「给你办」。若他「不给你办」,那么「下次他再来看他那个肾病的时候,我把他弄成太监。」这一切的前提很简单,「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计^生导致的恐怖故事情节很多。而这一段虽然隐匿在主线剧情(官斗)之外,却更给人巨大的无力感——离开政治漩涡之外,你的家庭生活一样面临诸多的类似博弈。为了生儿子,爷爷会用土法,试图将孙女变成哑巴;妻子发现并阻拦之后,王双立的巴掌却打在了妻子脸上。

置于今日,王双立与王父,一定是千夫所指的男权狗和罪犯。但我记忆中,90年代的现实环境,离婚是个几乎不存在的选项。而在大量因为针对女性暴力事件之后,双方分居的家庭,男方做的最大让步也就是「去娘家道个歉,把人接回来」。

「下毒」「家暴」「抱孙子」等关键词,放在今天,应该是整部电影中最直接、最烈性的伤害行为。但在1994年的价值观里,它仅是家庭内部的小爆发,并且随后妻子和女儿也「理解」并毫无责怪地回归了家庭。这种恐怖在1990年代是常态,今天在很多地方仍然是。

领导办公室里,正副局长的常态是看报,喝茶,打太极拳。这让我想起了不太搭调的一部电影,科恩兄弟《阅后即焚》。影片结尾,两个CIA 高层如同《背脸》里的两个领导,试图用政治的语汇拼合出事情全貌,之后做出政治的决定。

左小祖咒的《冤枉》如此唱: 自在是自由,自由是人权,可人权是政治。同志,你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政治的舞台。

官场,职场,生意场;夫妻,父子,祖孙。一切关系中都被政治侵染,一切生活决定与言行都成为了博弈过程的环节。之所以将《背脸》称为政治惊悚电影,全然在于它饱满的情绪与巨量微末生活细节刻画之中,极难看到人性存在的蛛丝马迹。

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所立足的,并非改革开放春风下广袤的神州大地;而是政治关系交错的高压电网中,一个游移的、极不确定的纳什均衡点。

 6 ) 上层路线

不知道大家看的时候注意到领导检查歌舞厅工地的时候,徐副局长说了句-我跟市长再去一下,同时镜头交代到陪市长上车,声音切到冷局教育老马,试问那个单位来了市长是副手陪同,徐副局长也走的上层路线啊,冷局长两次让徐副局长与老王谈话传达任命消息,想必就是让徐当恶人,让徐的群众路线走不好,殊不知冷局长也是看不透啊

 短评

真没有想到1994年大陆有这么一部佳作,拍出了中国基层微妙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细节生动,入木三分。牛振华演得极好,群戏也相得益彰。个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批判性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了中国式的人情风俗和精神世界。

5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王双利的这点儿手段,都不够给徐副局长提鞋的.

6分钟前
  • conge
  • 力荐

时隔一年终于看了一部牛逼电影,向第五代现实主义悍将黄建新致敬。这根本是一部惊悚电影,化骨绵掌般的人事斗争,迷孙子发疯的老鞋匠给孙女喝烟水,新领导杀人诛心的劲道……了不起

1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精彩绝伦,十颗星。感慨啊,20年前大陆片还有如此佳作,鞭辟入里,讽刺辛辣,中国的官场百态、人情世故、封建价值观一一绝妙呈现,台词亮点非常多。建议所有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提前认真观看学习。

16分钟前
  • +Rae
  • 力荐

王馆长对局长说李会计应该把房子腾出来,又对李会计说这是马馆长的主意,还叫石经理把送礼的钱拿一部分出来给李会计装修新房,既没出自己的钱,还让李会计不敢举报他贿赂。阎馆长叫李会计从王馆长工资里扣140,又对王馆长说李会计是假传圣旨。王馆长叫医生伪造确诊证明,让他可以合法生二胎;王馆长的父亲故意弄破阎馆长的皮鞋,还声称要卖血还债,一招苦肉计扭转改变风向;王馆长的妻子说跟着他一点光都沾不上,从而激将公公把私房钱拿出来;李会计和猴子同样受到王馆长恩惠,李会计却见风使舵,很快就为阎馆长卖命;而猴子假装帮阎馆长进口影碟,转身就把他举报了。当然,最厉害的还是局长和副局长,把下面的人玩得团团转。个个八面玲珑,圆滑处世,心有城府,堪称华语片最佳群戏。

2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年前中国电影人深入生活的能力比现在高了不是一点半点,不论剧本叙事的层叠结构还是演员的所谓微表情和内心戏,都体现了这一点。

25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啥也不说了,懂的都懂的,现实主义 黑色讽刺电影,Realistic (noir) film,这类型片,。中国人要好好拍,认真拍,世界第一……

30分钟前
  • tata
  • 力荐

这片儿放到今天果断审不过吧……话说哪个宫斗戏能写到这个程度啊?确实精彩。稍稍有些像电视剧,稍稍有些长,有些细节处理得稍稍有些直白(比如文化馆这个空间),不过讽刺得真是入木三分。另外老爷子对孙女下手这种事,孩子妈竟然不撕逼不离婚,这得多能忍?所以小阎欺负到头上这事儿也忍了……呵呵

3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太有戏了。这才真是经典,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一波,任何一个小故事拿出来都算精彩的,它却有这么大容量。牛振华太能演,真演出了这种都市人的”嘴脸“。没有人是坏人也没有人是好人,大家只是这个城市的一颗像素,最终组成如此精彩的都市风情画。秘书简直就是个土点儿的彭于晏嘛。

36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如果仅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未免太浅,影片很多空镜和上摇镜头运用极佳,到后半段老王“老庄”之后,镜头里所包含的绵长的延续情感以及观者对于老王转变所产生的立场的变化会显得更为自然。很难想象这种题材在中国也能拍得如此入木三分。黄建新不愧为反映“中国特色”问题最佳导演。

38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黄建新早期作品,1994年公映,相当精彩。想想真奇妙,第五代导演不约而同地在1994年前后达到巅峰,张艺谋拍出《活着》,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田壮壮拍出《蓝风筝》,黄建新拍出《背靠背脸对脸》。事实上,那也是中国电影一闪而逝的巅峰。

43分钟前
  • 林三郎
  • 力荐

2019-8-4重看;20年前的事业单位百态至今未改丝毫啊!各种勾心斗角、玲珑剔透的人情世故,各种绵延不绝官场丑态尽在小小文化馆中释放。鞠躬尽瘁用尽心思费尽心机,不过为一个正科级头破血流,抵不过背景雄厚的空降兵或上层路线(唯有触碰到道德问题等原则问题才有被扳倒可能),阶层固化使得底层向上流动几乎成为不可能---这点可能是本片最振聋发聩之处;醍醐灌顶之后的老庄哲学留下开放结尾,厚黑学永无尽头。配角们大有深意,人人都有一把小算盘,唯有浸淫于官场语境方能参破其中奥妙。剧本大赞,演员极好(牛振华演技绝了),剪辑棒,好看极了!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教学片,绝对可以当教材!中国两千年官场之道的高度浓缩,官场、体制、人情社会、世态,每处透着算计利弊的精明,机关算尽,最后融儒于道,只好知足常乐。回味无穷啊!建国大业之前黄导,差别这么就怎么大呢?8.5

4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中国官场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或是模型而已,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这片基本把这事说透了,好多妙笔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电影基本照搬照拍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并沿用小说的白描手法——中国世情小说之白描手法,俱是一等一上乘化骨绵掌手段~电影的画龙点睛之处是——导演黄建新把故事里的“单位”安排在了一座如千年衙门的中国古建筑里上演~黄建新后来去拍了《建国大业》什么的也不算招安错位,只不过是现实中的王副馆长终于扶正升官了,希望黄馆长早日当上广电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56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人啊,政冶上觉得不行了,在生活上总得找点精神安慰

59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有道是,文化人进文化馆,文化馆上文化局,文化局上文化厅,文化厅上文化部,文化部上文化国,文化国育文化人。作者围绕小小文化馆的人情世故权力斗争展开叙事,隐喻的却是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学而优则仕,仕不达则生儿子,这就是死循环的中国。扭曲的众生,颓败的古建,清冷的色调,阴郁的配乐。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智慧都用在这个“斗”上了。细思极恐的90年代社会写生。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个人去拍什么建国大业了……

1小时前
  • 云中
  • 力荐

个人并不觉得王双立最后是真的想透了,只是官场失意的自我安慰罢了。在猴子提供重要情报后的说辞,本就是王双立擅长的说好话、“为别人着想”,末了不忘补一句,听不听劝在你,只是别扯上我,意思已是明明白白,猴子已不是他能决定去留,不能输送利益就无法得以掌控。王双立的不与人争,一是看不到斗走阎的希望,二是明白了阎走了还会有“上层路线”的新人来,自己在领导眼里已打上不被重用的标签,继续斗争只是在折腾和消耗自己,只好在“生活上找找安慰”。官场上估计多是有劲儿且有希望的人才上蹿下跳的吧,感觉结尾的时候王双立的眼神像是又看到了希望,嘬一口烟赶紧琢磨利害关系。若真是看透放下,闲庭信步也能体现心境,这几步快走和嘬这几口烟的镜头都大可不必了。

1小时前
  • 格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