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安静的男人

犯罪片美国2007

主演:克里斯蒂安·史莱特,威廉姆·H·梅西,安津罗森,伊丽莎·库斯伯特

导演:弗兰克·凯佩罗

播放地址

 剧照

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2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3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4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5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6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3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4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5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6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7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8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19曾经安静的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3:24

详细剧情

鲍勃(克里斯汀·史莱特ChristianSlater饰)是一名常被忽视的公司小职员,独自生活领着微薄的工资,他讨厌公司里的每个人,但唯独对漂亮女同事维纳沙(伊丽莎·库斯伯特ElishaCuthbert饰)情有独钟。他每天幻想着怎样射杀这些冷漠的同事和上司,但突然有一天清晨另一名同事先于他一步做了这些事情,不幸的是维纳沙也被误伤,为了救她鲍勃挺身而出,但是她还是永远不能站立了。一夜之间鲍勃变身了拯救公司的英雄,地位得到提升,但他所想的只是拯救落寞的维纳沙,可事情总不像表面那样,鲍勃的生活变好了但他内心还有许多潜藏的不安,维纳沙表面清纯其实内心沧桑。最终,鲍勃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长篇影评

 1 ) 《曾经安静的男人》中的六颗子弹

“第一颗子弹给那个办公室小丑,第二颗给最具亲和力小姐,第三颗给‘笨鸟早入林’,第四颗给那个马屁精,第五颗给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最后,但不是最无足轻重的,第六颗…第六颗…一不做二不休。”鲍勃·麦康孬一边装子弹一边这样自语。

这类人应该不多但很常见,沉默寡言,内向,胆小,懦弱,不合群,看起来没什么爱好,和别人也没什么话题,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内心里有自己的坚持,如果有人主动亲近他或向他寻求帮助心地其实还不错,也许受一些人的欺负和压迫…………这类人被称作“沉默炸弹”,他也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他哪天离开了你也许都不注意很快也忘记了,除非你是那个点炸弹的人。How come?前面也说了,他们内心里有自己的坚持,你过多的触动那个坚持,长久沉默激发的不满情绪和负面感情一股脑的宣泄。鲍勃就是这类人,每天在办公室小方格子里对数据,中午独自进餐,喜欢在家里做些小工艺,和自己养的金鱼说话,总想着哪天一不做二不休开枪杀掉那些混蛋然后自杀。但是它的剧本被抢了,另一个跟他境遇差不多的同事爆发了,结果因为为了保护暗恋的瓦妮莎尔开枪击毙凶手的鲍勃一夜之间成了英雄。所有人都开始关注他重视他讨好他。一切开始变得美好:被升职为高层、开上了豪华轿车、美女投怀送抱、同事们都约他出去玩、受伤瘫痪的瓦妮莎依赖他…………鲍勃也变了,开朗了,恋爱了,能说会道了,幸福了。

但是幸福真那么简单么?当最后鲍勃打回原形拿着枪站在那儿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很难改变。不是说他以前胆小懦弱所以无论怎样也不会有勇气,而是,这个令他暂时变得有勇气的因素,太过于脆弱。就好比一个人内向懦弱没有朋友,忽然有个人主动亲近他和他做朋友,或许在这个人的带动下他会开始接触外界开始享受与人交往,但是除非是他自发的敞开怀抱,否则过一段时间,他内心的不安还是浮出水面,他不能忍受那个人还有别的朋友,不能忍受其他人只是因为那个人才接受他,不能忍受其他人对那个人的邀请……会不平衡,会不安,会愤怒,争吵,不欢而散。他还是一个人呆着。说到底鲍勃的不安和恐惧始终还在,因为这个英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因为这些如意都是因为英雄行为带来的,因为这段爱情是因为瓦妮莎瘫痪的依赖而得到的……太脆弱。比内心还脆弱。

有人说,这个结局耐人寻味。也许那些都是鲍勃做的梦,梦醒了他就站在原来的地方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也许这些发生过,最后他回到原地再次继续它本来想做的事情;也许他杀了那些混蛋;也许他只是自杀了……“你也许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你给了我什么选择了么?……只要一个人,抽出一些时间来,真正看到我的存在,可以帮助我找到出路。”把所有的想法和念头都藏在心里头了。你不说,我们就从来不知道。冷落你、欺负你、忽视你,只因为你什么都不说,我们也什么都没问。“在某些时候,需要牺牲那些患病和羸弱的羊只以拯救整群羊。”

“He seemed like a nice guy.”“He was a quiet man.”这个故事让我想起老友记里有一集菲比遇到一个被人忽视极度压抑打算自杀的人。以及布兰登·弗雷泽演的一部关于上帝恶魔打赌斗法的电影。“想要做点什么事,引起你的注意。”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结尾,虽然想不出更好的,但我觉得应该存在个更好的结局。

 2 ) 不能这么活!

一个双性人的悲哀。
完全没有人际交流的他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本到了无法忍受同事嘲弄的时候打算射杀所有人的时候,却成了英雄。所谓的英雄...

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他所遇到的或是面对的生活。那种状态可能我一辈子都不会有,也不会让自己有。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嘲弄其实他自己都可以避免。即使是双性人又怎么样?! 照样可以找喜欢的女孩倾诉,可以拥有女朋友,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美好起来不是么?!为什么偏偏要让自己忍气吞声不敢受到关注呢...
“英雄”到最后得到了喜欢女孩的心,但无法逃避内心已经畸形无法控制的想法...

这片子让我想起一句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怪只能怪他,鲍勃,太封闭自己,首先自己看低了自己。

 3 ) 原来我还没看懂,不过宁愿这样理解~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电影了,让人带着深刻的思考去欣赏,而且每看一遍就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发现。很惭愧的说,我花了3个小时看完这部1个半小时的电影,并不是我看了两遍,而是我再办公室看时,老是有电话或者其他因素干扰。
      这是一部看一遍不容易看懂的电影,我目前就是这个状况,没有完全看懂,但是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从海报说起,6颗子弹,前五颗上都写着想干掉的人名,最后一颗当然是留给自己,NO TRIAL么。下面两条可爱的小鱼中间夹着一句话:Sometime a handicap is all in the mind...这是本片的主旨,警戒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要学会自我释放,有时障碍就在我们自己的想法中,要find your way out。
       然后切入正体,讨论下男主角麦当孬。主角看起来很猥琐(确实如此,中文译名都这么衰),典型的受压迫形象,心理有问题,有点幻想精神综合征的症状。影片中你可以一次次看到他的幻想,从公司大楼爆炸开始,到与小鱼交谈,再到自己门前除草,自己坐轮椅与女主角跳舞……其实他和鱼交谈是和自己说话,那些鱼早已死了,喝大量的类似蜂蜜的饮料让他的幻觉真实。这样的人爱好以及行为很奇特,电视画面不停的上翻他也能继续看下去,在火柴头上画画,迷恋热舞女孩玩具……
      当同样有心理疾病的科尔曼再办公室里杀人后,麦当孬带着对凶手误伤女主角的仇恨而射杀了他。随后而来的事业青云直上不是幻觉,而是公司高层在辅助心理专家对他进行治疗,故意给他个职位,希望对他的心理有所帮助。因为当出现科尔曼事件出现后,公司已经请了警察来做调查,当发现麦当孬的家里一片狼藉就不难知道他的心理有多大问题了。再加上那张should I finish what coleman started?复印件,足以使全公司召开大会暂时给他个职位,给他足够的尊重和拥护,于是麦当孬成了英雄般的人物,随便提个建议想法,都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有人都成了戏中戏,在鲍勃.麦当孬面前表演着。
      表演者中有一位却表演的很真实——女主角,漂亮的能LIGHT UP A ROOM,这个人物是大家争议非常大的,一部分人说她也是自始至终在骗麦当孬,是在演戏,在把所有人当作垫脚石;还有一部分人说她是伟大的,她是导致麦当孬没有伤害任何人的根本原因。我更信服后一个,因为女主角瘫痪后,真的是不想活了,想在火车轨上结束自己的生命时,男主角却又拉住了她,这些都是真实的,此时产生的感情也是真实的,影片中我最喜欢的镜头出现在这里:一首超好听的音乐响起(歌词好像是“有些日子正在褪色”之类的话),男主角与女主角穿着礼服跳舞,与朋友打GOLF,在酒吧和平日欺负自己的人嬉戏,和女主角玩游戏,推着她在天台狂跑,一起看“飞向夕阳”的微型画……(经高人指点才发现,以上全是幻想,真的很伤心,竟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故事的结局不多做评论了,反正至少我对这个结局很满意,麦没有伤害任何他想要伤害的人,仅仅是FINISHED WHAT COLEMAN STARTED,羊群中总会牺牲一些羸弱的有病的来保全整个羊群的生存。
       其实整部影片让人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每个人都很值得评论一番,而且片中的那个维修部的亨利,破碎的热舞女孩,蜂鸟,火柴头,喝过的六杯啤酒等等都包涵了很多寓意,或是关于压力,亦或是关于感情……好了不再说了,留给大家思考吧,老板来了~

 4 ) fears do seduce—另一种角度

总觉得SEDUCE是个dirty world,看到它就会想起女人蛇行的身材,微合的双眼,让你不加思索做一些好事或者坏事来。而Fear是一个超级有阻力的词汇,看到它你就会停止做一些好事或者坏事。比如你怕火或者怕某个人,那你就绝对不去招惹火或者这个人了。两个词放在一起,你会觉得我不懂英语或者认知障碍。
电影里这个脱发的男主角,有基本的善意,内向不喜欢沟通,也没什么特殊的才能,给人的感觉有些懦弱且平凡。整个电影主体,是他自杀前的幻想。他的幻想是美好的(有爱情,有提拔),正义的(英雄救美和上司顶撞),自醒的(他说公司最大的问题是部门间没有沟通,所以增加小型饮水器...)等等等,多彩而现实的人生,但是不包含反抗或释然。

他终究什么也没有做,他生活在自己越来越小的世界里,外部世界就是无形的恐惧,就像硫酸从打碎的试管流出来,漫漫的渗到桌边,而你刚好做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书上实验的下个步骤一样。

最终你会保护自己,要么把威胁自己的全干掉,要么干掉自己。当然主人公在前者的指导下却执行了后者。

究其根本,我想就是人自身的恐惧,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臆想揣测的。人们总认为,恐惧就是看到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撩开头发瞬间,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因为逐渐的放弃,回避而变的脆弱和压抑。

所以,我们要小心提放的“恐惧”,是那种一点一点蚕食真正的自己,让我们逐渐尾随到它的世界里,还欲罢不能的心态。当我们简单到只剩下恐惧的时候,我们不用外力(地震车祸什么的),不用阴谋(丑闻政治什么的),不用组织(群殴什么的),自己就可以毁灭自己(无论流不流血)。原子弹有一种原理是核聚变。

所以,当我们身处“恐惧”的时候,要么拿家里煎蛋的平底锅坚定的把她打回电视机里,要么态度诚恳面带微笑的对她说:“挖塞,小姐好白,用的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呢?”

怕什么,不过是诱惑嘛。

 5 ) 对《安静的男人》心理学的解读

翻出一篇老文,发一下。

电影《曾经安静的男人》评论
剧情介绍:
麦肯孬是一个办公室的职员,工作是统计数据,他每天带着枪上班,上班的时候常偷偷地将子弹装进装出,但一旦主管叱责他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害怕恐惧。他的办公桌上有一个俗气性感的热舞女孩玩偶,每当他望向这个玩偶,便会流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每天晚上回去他都会和实际上已经死去的金鱼聊天,金鱼总嘲笑他又未能完成计划:杀死所有人然后自杀。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麦肯孬的幻想。

   在幻想中,科尔曼开枪对所有人扫射,而他没有阻止,直到他打伤了Venessa,他开枪打死了科尔曼,救了大老板的秘书和情人Venessa(这实际上上是他在幻想中根据Elisa杜撰的人物),Venessa虽被救活,但是全身瘫痪,只有一个小指头能活动,他和Venessa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在公司也受到了重用,并且有了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地打高尔夫,但很快,他在公司的地位受到威胁,他怀疑周围人知道他其实也是杀人狂。他怀疑Venessa又和大老板勾搭,他还发现Venessa以前送给大老板的照片背面写着“我爱你”。

    结尾回到现实,麦肯孬在办公室自杀,旁白是:其实我只是要你永远记住我。
    
在其幻想中,麦肯孬大量地投射性认同,他将自身的攻击性投射给科尔曼,让科尔曼代替他完成杀人的使命,这使得科尔曼杀人的排名顺序都和其自己相同,于是他可以摆脱他的攻击性,而成为拯救Venessa的英雄,然而内在的攻击性不断侵扰到他,于是出现了同事要揭露他其实是杀人狂的恐惧,他无力而绝望争辩不是他,是一个恐怖分子,这又是他的幻想和投射,这个恐怖分子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热舞女孩玩偶。Venessa是他根据Elisa杜撰的人物,因他不能整合客体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Venessa温柔,善良且爱他,而Elisa则轻浮,恶毒,总是嘲笑羞辱他。麦肯孬主要的自体表象是一个卑微懦弱的形象,因此他不会相信健全的Venessa会爱他这样的一个人,于是他在幻想中制造了全身瘫痪的Venessa,于是他成为了Venessa的英雄,而Venessa完全依赖他,他也得以拥有Venessa,然而这意味着他只是Venessa的工具,这也是他无法接受的,所以无论他如何努力,但内心的客体关系:极度卑微的自体,迫害他或利用他的客体最终还是驱使他走向自杀。Venessa其实是其母亲的化身,当在幻想中和Venessa在一起,他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中,象是一种融合经验,但其实也正是他让Venessa瘫痪,对此投射他无法完全隔离,仍然保持某种程度的连接,于是当Venessa要回到当时枪杀的现场时,他非常害怕,而Venessa从这里开始,似乎Venessa虽然身体仍然瘫痪,但在某种程度上自我再逐渐回复,而正是从这时,麦肯孬则开始走向崩溃。

    从其心理发展状态来看,他处于偏执类分裂位置,他的上司,老板,Elisa都代表了会迫害他的客体,他被强烈的迫害焦虑控制着,这是他卑微懦弱个性的源泉,为了防御迫害焦虑,麦肯孬使用分裂的机制,在无意识幻想中他想象自己是英雄,与卑微的自我表象隔离,并将客体进行分裂,将Venessa和Elisa分裂开来。

    在麦肯孬身上,自尊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为了防御卑微的感受,在幻想中他摇身一变成为英雄,拥有一群朋友,而他自己则是这些朋友的红人,他是Venessa的英雄,并赋予全身瘫痪的Venessa全部的意义,这是夸大自体的移情,然而,当防御失败的时候,他便发现自己只是朋友中的笑柄,他的老板只当他是一个可怜虫,而Venessa是不会爱他的。
   
    同时,他还对Venessa发展出理想化的移情,当Venessa接纳他,能和Venessa在一起,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意义,只要Venessa爱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最终自恋和理想化相伴破碎,开枪的那一霎那,他只是想:其实我只是要你永远记住我。
    
    

 6 ) 需求层次理论的戏谑表述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管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片中可怜的鲍勃就处在需求的最低层次,每天在公司忍气吞声地待自己的小格子里,随时都有被革职的危险;下班后独自一人回到家里,孤独到跟金鱼说话,更别提有一位异性朋友。

曾经安静的男人除了跟金鱼诉苦、午餐时幻想着公司的高楼被瞬间炸为灰烬,平日还无数次地鼓励自己拔枪干掉公司里那些讨厌的同事。终于有一日,鲍勃总算哆哆嗦嗦地装好了子弹,可是公司的另一位同事突然冒出来抢先一步做了他想做的事...这对一个绝望者来说是何等的郁闷,再加上那位同事误伤了鲍勃暗恋着的瓦妮莎,鲍勃一怒之下打死了凶手,盲打误撞地成为了英雄。

由此鲍勃更高层次的需求开始渐渐地得到了满足,冷漠的男同事开始相约打球、浪荡的女同事开始投怀送抱、刻薄的老板也显得貌似和蔼可亲起来...这些转变并没能使鲍勃笑逐颜开,因为当时被他救下的瓦妮莎瘫痪了,生不如死。或者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他低层次的需求其实并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反而因为瓦妮莎似有若无的“爱情”而变得更加强烈了起来,所以他自身潜藏的高层次需求并没有充分出现,因此那些转变也就不能称之为满足。

其实快到最后我很希望能看到幸福收场,虽然我很清醒地知道作为一部黑色喜剧又是这样一抨击现实的题材,那种奢望只会让观者的情绪在最后一刻显得更加悲哀无奈。我会清醒着去幻想不可能的结局,也只能说明这个故事讲述得已算成功吧。结尾依然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最低层次的需求突然变得强烈却未能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轰然倒塌,一切回到起点并更加糟糕。

http://ilm.blogcn.com/diary,13780742.shtml

 7 ) 男人不再沉默



       在提笔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在人生的哪个时间段才肯真正面对自己的心?影片的结尾鲍勃拿着左轮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的那一刻想的是什么?一切都结束了?还是妄想自己小小的牺牲可以换得人们的某种善意的震颤和改变。看看鲍勃死后,他的邻居们是怎样回答记者的提问的:鲍勃!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真的很讽刺!看到这里我颇有些鲍勃感同身受的自我解嘲。这部片子从一开始就吸引着我,我说不出来的一种味道,大段的黑白画面,似有若无悲凉的背景音乐,大颗的躁点把片子烘得很写实,我就是这样带着一种观看记录片的心情去体会鲍勃的孤独与无助。我们曾经都是沉默寡言的人,面对工作和爱情总以为抱有一百分的诚挚和敬意就会收获属于自己应得的那一小块。但是有时候事实常常相反!拥有财富的权贵只需要花百分之一就能随意践踏你的感情和心血。我相信鲍勃的悲情故事,在全世界的各个城市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分秒必争的变幻着主角名字上演着。那些曾经沉默的男人,在各自的领域与工作、与爱情都是一个卑微的小角色,不闻一名。每天按时打着考勤卡,坐在自己狭小的小格子间里认真工作,吃冰冷的三明治,暗恋从身边经过的办公室甜姐,回到家和自己的金鱼缸聊天。也许这些办公室元素对于我们某些人还是陌生的,比起鲍勃我们总还是强一点。也许我们比鲍勃要好看一些,头顶没有掉头发的危机,没有呆呆傻傻的眼镜,在公司不是什么大人物但还不至于让人忽视到连名字都记不得。而鲍勃就是这么惨!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个老宅男内心最沉痛的苦寂吧。

 

    “早年的生活比较容易。人们懂得如何做一名男子汉。面对错误的事情,你可以挺身而出,你也有这样做的权利,你也有这样做的义务。你的生活方式,你所受的教育使你在挺身而出时有备无患。那怕被打得满地找牙,甚至一命呜呼。后来,发生了某些事情。我们通过了体面的法律,律师成了我们的呵护者。过去快刀斩乱麻搞定的事情,现在淹没在官僚机构的文件堆中。这就是我们说的文明。男子汉再也不能对身边的坏事挺身而出。他不得不通过法律和律师在漫长的官样文章中跋涉。女人们要求平等,就获得了平等。不是因为她们拥有了男人的一切,而是因为男人在秩序的外衣下统统被阉割。我不管你怎么说,这不是进步,这也不是进化,这是一种疾病。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他不怕牺牲,他敢于挺身而出,象个真正的男子汉敢和不公正的世道进行斗争。”


    “你也许要问我为什么这样做,但是你给了我什么选择吗?我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引起你的注意呢?我想要的一切就是生活在你的世界里。只要一个人,可以抽出时间来真正看到我的存在,可以帮助我,找到……出路。”


    “在某些时候,必须牺牲掉那些病患和羸弱的羊只以拯救整群羊。”

 

    Ps:在这里鲍勃仅仅是一个符号,我也没有兴趣去深究一部片子背后的创作动机,电影是否有现实故事作为依据。我觉得读懂导演心意的观众更应该去审视一下自己,去看看自己周围四下的人,或同事,或同学,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毫不起眼的弱势群体,那些被人在背后议论为怪物的人。如果你肯花十分钟时间,放下自己的架子,心平气和的和人谈心。我敢保证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可爱的人。

 短评

可能吧,直男的心中都有一位自带光环的女神。宅男的心中都有一个需要拯救的世界。他们浸淫在自己的世界幻想着自己的荣光,然后在现实中透支自己的勇气,最后落得一个为了羊群而伤逝的无人问津的小白羊。但说不定平行宇宙中他们才是真实的呢~

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故事很离奇 导演也用了些哗众取宠的后现代手法 但可取之处不多 只有Elisha Cuthbert吸引眼球

10分钟前
  • hiphop
  • 还行

精彩不容错过,这是一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冲突的片子,现实性的成分很重,可以说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你绝对乐不起来。

14分钟前
  • ROGERLAND
  • 力荐

绝望的人最后抓住幻想的稻草,可是那个女人(或者说这个世界)如此冷酷。 “你也许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你给了我什么选择了么?只要一个人,抽出一些时间来,真正看到我的存在,可以帮助我找到出路。在某些时候,需要牺牲那些患病和羸弱的羊只以拯救整群羊。”

1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He.Was.A.Quiet.Man.2007.DVDRip.XviD-VoMiT

21分钟前
  • 金英俊
  • 力荐

小人物的谵妄与失败

22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女人要求平等,于是她们就得到了平等。不是因为她们拥有了男人的一切,而是因为男人在秩序面前,通通被阉割了。”居然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工人版……

26分钟前
  • 推荐

关于“Looser”的经典刻画。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看似喜剧,实则悲剧。我们也许没有主人公那么极端,可现代人又有几个没有那种办公室里的压抑?

27分钟前
  • 容懂
  • 推荐

you may ask why i did what i did. but what choice did you give me? How else could i get your attention? all i wanna was to exit in your world. just one person take time to actually see me, to help me find a way out.

29分钟前
  • anemone
  • 推荐

从绝望到希望再坠入绝望,小人物的反抗悲剧。

34分钟前
  • bubu
  • 推荐

但他所想的只是拯救落寞的维纳沙,可事情总不像表面那样,鲍勃的生活变好了但他内心还有许多潜藏的不安,维纳沙表面清纯其实内心沧桑。最终,鲍勃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37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其实,陪她到她能独立离开自己,也不错。恩,还是没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41分钟前
  • lmp
  • 力荐

确实是部比较难理解的片子,到底全部都是幻觉?还是部分真实?

4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孤独是一个没上发条的钟,孤独是面对心爱人欲诉不能的情结,孤独是希望渺茫的等待,孤独是内心无奈时的一声轻叹。

45分钟前
  • 还行

没看懂。没想到 Christian Slater 还能演这么个角色……

48分钟前
  • lashtrife
  • 还行

机遇总是在一瞬间,而大多数人也都是在故事的开始就了解到思维的缘由,婊子说谎,事业无成,洗

53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力荐

片头的一段话很有说服力~~面相极衰的中年大叔~~其实我倒不想把最后想成死前的幻想~尽管这是导演的意图~~我愿意认为是大叔发现自己尽管偶然成为英雄其实依然被同事瞧不起依然得不到喜爱的人的爱~~看似已没有问题的自己其实问题依然存在~~心生绝望巴不得自己还是如计划一死了之就好~~

56分钟前
  • 积木
  • 推荐

镜头和化妆都好戏剧化。四星半心理剧。

58分钟前
  • 嘴客
  • 推荐

忘了要说的,或许只是这样一个片子放在这里也可以了,在这样一个忽然刮起风下起雨,没有讯息的夜晚。原来这城市夜色很美,只是无人在身边一同分享

1小时前
  • 人形影
  • 力荐

名利、爱情、别人的认同都不过只是主人公可怜的幻想,而即使幻想里的自己都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生活真的属于他。他真的太自卑了。看到片名,这个结局就不意外了,对于别人他只是这句轻描淡写的评价而已,他一切的痛苦和挣扎都只能葬在他的安静里。

1小时前
  • mazzy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