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

剧情片美国2011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维拉·法米加,米歇尔·莫纳汉,杰弗里·怀特,拉塞尔·皮特斯,詹姆斯·A·伍兹,迈克尔·阿登,乔·柯布登 ,卡斯·安瓦尔

导演:邓肯·琼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源代码 剧照 NO.1源代码 剧照 NO.2源代码 剧照 NO.3源代码 剧照 NO.4源代码 剧照 NO.5源代码 剧照 NO.6源代码 剧照 NO.13源代码 剧照 NO.14源代码 剧照 NO.15源代码 剧照 NO.16源代码 剧照 NO.17源代码 剧照 NO.18源代码 剧照 NO.19源代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0:19

详细剧情

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科特史蒂文斯上尉(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而他的身边坐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克里斯蒂安(米歇尔·莫娜汉 Michelle Monaghan 饰)正在与自己讲话。科尔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辆车上,而且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存在,正当他迷惑不解的时候,列车上忽然发生爆炸……  科特又一次惊醒,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闭的太空仓里,有一位女军官古德温(维拉·法米加 Vera Farmiga 饰)正在通过视频和自己对话,并要求自己报告列车上发生的事情。一头雾水的科特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他又一次被送上那辆列车。这次之后,科特终于明白自己在执行一件任务,负责调察芝加哥火车爆炸案找到恐怖份子并查出他的下一个目标。科特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辆高速列车,每次只有八分钟的时间调察,调察过程中,科特发现自己已在一周前去世,原来他正在参与是一项“脑波原代码”的秘密任务,这项任务通过已经死亡的科特尚未完全死亡的脑细胞影像来还原事件,调查事情的真相。最终,科特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却决定再一次返回列车,拯救列车上那些无辜的生命……

 长篇影评

 1 ) 珍惜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是一部科幻悬疑动作片,讲述一位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史蒂文斯,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处在一辆前往芝加哥的火车上并就此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

源代码的世界让未来充满可能。珍惜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就像电影中火车上最后一刻,旁边人们的笑脸才是最美的。时间永远是最强大也是最神奇的一类,参透并掌握了时间的人会成为最强大的人。

很喜欢平行世界的理论。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过去发生的事会带动着未来事情发展的走向,虽然各种科幻硬原理还是不能很明白,但很喜欢这种环环相扣的情节,过去发生的事总会透过一系列的事情,连接到未来,并改变着未来 。

 2 ) 影片情节再现,难点解释(全剧剧透,渗入!)

备注:因为看的是英文,所以情节可能在细节上有所出入。部分情节仅仅是笔者的个人理解,如有纰漏,敬请更正。

注意,此文是全剧剧透!而且听说有可能在中国上映,所以没有看的朋友渗入!



-------------------------------------------------------------------------------------


Colter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一趟驶向芝加哥的火车上,他的对面是一个陌生的黑色长发女子,身着一席蓝色的连衣裙,‘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

Colter觉得仿佛又坠入了另外一个梦境中,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只记得自己是美国空军的一名飞行员,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然后......飞机坠毁了。

从这名叫做Christina从女子的口中,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Sean,历史教师。他惊恐的来到列车中的卫生间,小心翼翼的向镜子望去,那分明是另外一张脸!

就在他和Christina为自己身份争执的时候,列车与一列油罐车错过,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列车爆炸了,引燃了旁边的油罐车,整个列车陷入了一片火海。

Colter脑中闪现出支离破碎的片段,然后,他发现自己被绑在一个冷冰冰的舱室中,他的眼前是一个显示屏,屏中是一个身着军装的金发女子。“我是Goodwin。收到请回复。”

"我现在在是哪里?"

“我们会稍后给你解释,你需要进入之前的片段,找到爆炸犯。”

又是一段支离破碎的闪回,过后,Colter发现自己再一次进入那个梦境,‘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Christina重复着同样的话,列车员,滑稽演员的乘客,背包的学生,一切情节都再次重演。

随着又一次爆炸,Colter脱离了这个片段,又一次回到了密闭的舱室里。

同样的情节,一次次的重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需要解释,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时,从屏幕中插入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络腮胡男子,虽然他未着军装,但显然是军方的技术专家。

“在人脑中有一段叫做源代码的记忆区间,可以保存大约8分钟的记忆片段。’

“今天早晨,在一列开往芝加哥的列车上,发生了一次爆炸,整个列车的人都遇难了。”

"于是我们提取了遇难者的脑碎片中的记忆,并用此重建了爆炸发生之间的情节”

“我们把这段情节注入你的记忆中,想让你找出肇事者”。

“那我是不是已经死了?!”Colter问到。

“你在执行一次在阿富汗的飞行任务中,飞机受袭坠毁了。现在你只有部分大脑存活着。”

“那这个舱室是?”

“那也是我们在你记忆中构建的场景。“

Colter彻底崩溃了。

“那既然爆炸已经发生了,你们找到他有什么用呢?”

“因为他还对芝加哥市谋划着更大的爆炸,而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他。”

“你的努力,将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在一次一次的场景的往返中,Colter找到了那个爆炸犯,并告诉了军方所有的信息。

现实中,爆炸犯开着一辆载满炸弹的白色客车,在高速公路的关卡被拦截了下来。

“Colter,你拯救了千万人的性命!”在屏幕的那头,Goodwin喜不自禁的说到。与此同时,军方的人开始了庆功。

“但我已经死了不是吗?”

“Goodwin,我想以士兵的身份,向同为士兵的你请求一件事。” Colter说。

Goodwin支开了自己的同事。

“我想请你拔掉我身上的生命维持系统,让我永远的活在源代码的世界中。”

面对道德和军令之间的冲突,煎熬之中,Goodwin选择了道德。

她偷偷的潜入了放置Colter躯体的储藏室,打开了冰冷的贮藏柜。柜中,Colter赤裸着上身,紧密着双眼,安详的趟着。电线像蠕动的虫子般插进Colter的脑子里,他的嘴在抽搐着,他的下半身...已经被截肢了!

Goodwin摁下了关闭生命维持系统的按钮。

在另一个世界中。。。

Colter找到了爆炸犯,把他拷在了列车的扶手上,他用手机把消息发送给了Goodwin(在这个世界的Goodwin,不是之前那个),并通知了警方。爆炸被制止了。

“你好像和以前不同了。”Christina说。

“是吗。我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了!” Colter说。对,他不是Colter了,他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是,历史教师,Sean。

“我更喜欢现在的你。”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世界只剩下最后几分钟,你会做什么。” Colter问到。

Colter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如果这只是一个虚拟的程序世界,那么在8分钟之后,所有的情节将戛然而止。

Christina愕然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Colter,凑上去,轻轻的吻了她。时间定格在了这八分钟的最后一秒。

。。。。。。。

列车开始晃动,Colter发现时间并没有停止,而他的手表开始继续走动。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了。每一段源代码,都将衍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Goodwin收到了Colter,噢不,Sean的短信。她疑惑的看了看贮藏柜里的Colter。然后,匆忙的去报告警方,原来警方已经先她一步,逮到了爆炸犯。

“看来已经没有使用源代码计划的必要了。”这个世界的络腮胡技术总监说到。

这这个世界里,Sean延续着Colter的记忆,牵着女友Christina的手,走进了芝加哥明媚的阳光里。

------------------------------------------------------------------------------------


1。为什么主角找出爆炸犯,可以阻止爆炸,爆炸不是已经发生了吗?

是的,爆炸已经发生了,这是现实世界的事实。主角在源代码世界找出爆炸犯,是为了阻止他在现实世界谋划出更大的爆炸。

因为源代码世界和现实世界爆炸犯的身份是相同的。

2。为什么可以肯定每一段源代码都会延伸出一个平行世界?

两个原因:

1)主角每次进入源代码世界,都会遇到些许不同的情节。有一个乘客把咖啡滴到他鞋上,第一次Christina没有帮他擦,第二次却拿出一张纸巾。

这表示源代码世界并不是固定的代码而已,而是延伸出的一个平行世界。

2)每次主角从源代码中回到舱门中,都是死亡做为结局的。而不是八分钟后从源代码世界凭空消失。

有一段他和Christina从火车上下来,追踪一个嫌疑犯,结果不下心坠下月台,被呼啸而来的火车轧过,而回到了舱门中。如果他没有被火车轧死,他将会和Christina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不会回来了,除非死亡。

所以,有人说“要是在最后一吻打住,那就完美了。”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前面的暗示已经决定了剧情的走向。

3。最后结局的时候,主角在另一个世界给Goodwin发的短信,为什么现实中的Goodwin会收到?

那不是现实中的Goodwin,那只是在爆炸没有发生的平行源代码世界的Goodwin。


------------------------------------------------------------------------------------

如有纰漏,敬请更正。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留言提出、交流。

 3 ) 邓肯·琼斯的时间游戏

“你在等一列火车,火车会带你去很远的地方,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但不能确定火车将带你去向何方,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如同《武侠》会让人想起《剑雨》,《源代码》一出现,许多人就惊呼它跟《盗梦空间》有相似之处。除了点题的火车和苦命的爱情,两部电影都在跟时间赛跑。《盗梦空间》拆成了几层梦境,而《源代码》则让杰克不停挂掉。《盗梦空间》不允许失败,上一层失败了只能再往下一层,而《源代码》是屡败屡试,折磨人的神经跟意志。先不说紧迫感,为了让观众喜欢上这个痛苦故事,邓肯·琼斯特地加上了一个温情结局,争议便随之而来。

作为一部硬科幻(Hard SF,相对于软科幻,强调作品中科学细节和科学细节的合理性),《源代码》却很容易让观众看出硬伤。电影的源头是源代码技术的利用,也就是数据源模拟世界,不断重现那致命的八分钟。先不说上尉如何调动其他人的记忆,甚至于脱离了火车这一载体。越到后面,影片越来越偏向于制造一个完美的平行世界。而在此之前,有多个平行世界被强行中止——即上尉死去或者八分钟结束。

当上尉成功解除爆炸危机,八分钟一过,古德温关闭了生命系统。如果服从硬科幻的设定,此时,那个销魂的、被定格的吻一结束,火车里的上尉便会魂飞魄散。结果,《源代码》给出了不可思议的结局,上尉的人格思想依然植入在历史老师身上。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果千禧蛋前的场景是真实的,古德温收到短信也是真实的,那么在火车爆炸案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上尉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呢,答案就是一个平行世界已经被打开。显然在这里,《源代码》的设定发生了改变,它从一个严肃的、基于科学理论的科幻话题,突然跳跃到了一个what if的文艺片抉择。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如果有另一种结局可能……

关于抢搭火车的编剧路数,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在《机遇之歌》里就给出了三种答案。人们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部软得不能再软的科幻,近乎在探讨人的命运本身罢了。由于电影本质上就是造假魔术,无论借助文本还是剪辑,电影导演都可以肆意地进行时间游戏。后来,德国的汤姆·提克威致敬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拍出了更加通俗流行的《罗拉快跑》。被忽视的细节引发了蝴蝶效应,它们不断改变着人物的命运。一直到2009年比利时的《无名先生》,从信鸽迷乱到蝴蝶效应,从耗散理论到平行世界,从单向时间到多维空间,从宇宙的膨胀、塌缩和混沌到一个人的命运、家庭和爱情,文艺片导演总是千方百计去折磨剧中人物,最后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很难完美,以说明人之一生,何等艰难。

与欧洲人不同,在好莱坞,经典的《回到未来》系列,引发热议、多结局的《蝴蝶效应》,它们都会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人物千方百计想去改变或者扭转某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所有这些想要改变那起事件的条件,恰恰又会制造出难以控制的一些后果。最终结局便是,原先的东西无可避免会发生,再不然,不计后果的盲动会引发灾难性的报复。《源代码》的起止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早些年的《时间机器》和《时空线索》,它们同样是回到过去某一段时间,试图挽回已然发生的事实,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宣扬美式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后两部电影会牺牲一些东西,避免出现两个主人公,以免太过跳跃,产生平行世界,毕竟影片故事还是架构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而不是架空了事,听之任之。但《源代码》给出了一个大团圆,所有人都很好。

严格说来,《源代码》和导演前作《月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硬科幻。场景选择上多有一系列的封闭空间,节约制作成本。尽管喜好研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然而邓肯·琼斯并没有在科幻点上太过深入,他浅尝即止。表现在《源代码》里,所谓的数据源模拟世界也是一笔带过,没人知道上尉和历史老师怎么完成对接,然后杰克开始了疯狂的穿越,像愤怒的小鸟一样,一次次被发射弹出。作为创作者,邓肯·琼斯是聪明的,他用较少的钱完成了科幻题材,对科幻迷来说,邓肯·琼斯又是偷懒的,他拿了概念,却表现得缺乏技术含量,甚至还出现了剧情的大漏洞,世界观出了问题。

且不提《死亡幻觉》,《源代码》的结局问题在2009年的《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能找到答案,这部英国出产的小成本硬科幻拍得很精,而且剧中人物便是科幻迷,酷爱研究时间旅行,绝对的技术宅。与之相比,《源代码》的优势也特别明显,它是设定硬,但故事软。影片故事被浇注了男女的爱情、父子的亲情以及其他东西,包括闪现的幻觉记忆(Deja-vu),通俗易懂。

也难怪有人说,当许多小年轻为什么是真正的摇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却忽视了,由于时代的不同,摇滚永远不可能是同一样东西。至于什么是科幻片,当阿罗诺夫斯基的《珍爱泉源》都带着科幻色彩出现,这年头,披科幻外衣的科幻片实在太多了点。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它会同时兼有软与硬的特征,虽说这么做好像是降了格调,但无形中又让普通观众多了探讨问题的可能,走近了科幻本身。

邓肯·琼斯没有创造一个新天地,他只是小修小补,无意中还被看出了身手破绽。那么,热量过剩的情感和冰冷有余的科幻是否真有冲突?有评论人士大度地说,一部科幻片能带给观众精微冷静的思考,让观众被故事所震撼,而不是诧然失笑,那么无论是软还是硬,它都应该就是成功的,自有其价值所在。且先不说《源代码》将来能有何等位次,至少,它的制作模式让好莱坞看到了新的希望。【外滩画报】

(感谢马达、桃姐、罗棱……等朋友)

 4 ) 首先要放弃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

故事非常完整,基本没有显而易见的bug,但是首先需要给自己换换脑子,放弃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称呼:

1.没有所谓“现实世界”,每次Source Code系统的启动,都创造出一个平行宇宙;
2.平行宇宙之间,除了Colter的意识可以发生“穿越”而始终保持之外,无法发生任何形式的关联;
3.如果平行宇宙的概念不好理解的话,试图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角度去看待一个Word文件,平行宇宙的产生类似于Ctrl+V后,对新产生的Word的内容作了编辑,编辑的任何结果,对原文件不产生任何影响,而任何一个Ctrl+V后的文件,编辑的内容也都各不相干;
4.每一个平行宇宙都从Sean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分裂出来——爆炸尚未发生的那天早上的七点四十分,Goodwin此时还没上班;
5.故事里所有的平行宇宙,除了最后一个之外,都发生了爆炸案,只有最后一个,由于Colter的努力,炸弹没有被引爆。在这个世界里,Goodwin上班时收到的短信正是Colter制伏坏蛋后,在上层车厢发出的。并不存在跨越平行宇宙的短信;
6.Sean的物理死亡,才能导致Colter的意识“穿越”返回;
7.如果Colter不管别人的死活,从中途下车再也不返回,是否会导致Source Code系统无法回收其意识呢?故事没有明确,但从瘸子的话语中推测,有这个可能。当然,如果Sean不在集中精力追查坏蛋,带来的后果同样是——Source Code系统失去价值,瘸子的努力被浪费。所以,瘸子才会对Colter紧逼威胁加欺骗;
8.“Sean”其人,在故事中所描述的时间点后从未存在过,存在的只有他的肉身与Colter的灵魂结合的产物。
9.在最后一个平行宇宙里,Colter面对Cloud Gate时,映射出来的脸部并不清楚。从逻辑上来说,应该看到的是Sean的脸庞,但Colter并未表现出任何不适。可能的解释:a.Colter完成了新的自我认知,接受了这张新脸;b.倒影同时也是一种意识的映射。但显然,如果此刻你问他一句中学历史问题,Sean是肯定答不出的。为他在这个世界的谋生问题发愁啊!
10.每个平行宇宙在Colter意识被回收后就消失了么?当然不,它还会继续存在,但随着“Sean”的死,它对第一个世界已没有任何意义;
11.每次“穿越”发生时,Colter都能够看到Cloud Gate以及一些其他平行宇宙的场景,如何解释呢?——穿越发生的副作用!
12.Source的意思更偏重于“源头”,而不是“来源”,差别很小,但很微妙。尤其是对于程序员来说。我承认开始时我一直想的就是代码层面上的那个Source Code……
13.最后一个平行宇宙中,有两个Colter存在:一个是以Sean的躯壳存在的,一个是躺在生命维持装置中的半截身子。这个事实可能会造成什么后续故事吗?

看片过程中,没有一次想到David Bowie,这儿子导演当的是相当成功!

 5 ) 不仅仅是个8分钟直到型循环 | It's gonna be OK.

也许生活就是需要耳边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it's gonna be OK"。结尾的设置真不错,像是Prison Break里的"just have a lil faith",又或者Inception里的"take a leap of faith"。老美真是热爱制造若隐若现若有似无的那丝信念。

虽说此片感情戏的部分如此烂俗 - 1> 以自己朋友的身份给老爸打电话,道歉,表达爱意 - 老套,2> 8分钟里产生的爱情 - 其实他俩真没干些啥,就Colter觉得Christina挺美的,而且有个八分钟里她鞋子被人洒了咖啡也没骂人家所以人特nice么,额 = =。
但电影院效果再加上画面刻画,依然如此动人。特别是最后一吻的时候,导演特地扣你心弦。最后再用一句信念结尾,还真不错。 (p.s. 如此烂俗自己看最后部分还是看得眼眶湿,咬死导演还是咬死自己算了!)

p.s. 此片让人想到无线循环实体重叠的恐怖油轮 - 这里意识穿越实体不重叠,或者小改变大不同的蝴蝶效应 - Colter小钻一空子彻底穿越了。


——继续往下——
   |
   |
   |
   |
   |


----------------
Colter - 执行任务的军人 - 往下仅指Colter的意识 (or say Mind)
Shawn - 历史老师 - 往下仅指Shawn的身体 (Body)
----------------

  
>>> source code到底是什么呢?

英文水平有限,那位黑老大解释的时候没完全弄明白。
似乎source code是一个time reassigning program,在这个程序里有一个8分钟的直到型循环,这个直到型循环就像一个虚拟机,它可以模拟出一个已经过去的现实(source code reality)。在这个虚拟机里,source code可以将Colter的意识填入到Shawn的身体里,军人的意识+老师的身体(典型二元论阿),由此调查出安置炸弹的罪犯。Colter就像是程序中的一个function,准确的说,Colter的意识是程序中的一个function。当source code把他送入虚拟机时,Colter的意识依附在Shawn的身体中进行调查,当循环结束时,Colter的意识回到残废的身体里。但source code可以让Colter相信自己的实体就在那个小黑屋里,而非半截身体+隔离箱。小黑屋只在Colter的意识中而已,其他人是看不到的,小黑屋的那扇窗就是隔离箱的玻璃的映射吧。在循环结束后的程序里,Colter的意识所说的话会被source code转化成文字出现在总机的屏幕上,而总机则通过影像和声音跟Colter的意识进行互动和信息交换。总机(original reality)的人们一直相信这个source code只能reassign time,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现实,他们对了,但他们不知道,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source code其实可以启动一个新的平行世界,这个世界总是从爆炸前八分钟开始。


>>> 再说这个直到型循环的结束条件。

似乎总机相信这个循环的结束条件是8分钟的时间,但实际上应该是直到Shawn死去,循环才结束,Colter的意识才能从Shawn身上回到小黑屋。
如果Colter拉Christina下火车那次没被撞死/找到罪犯后没被杀死,他的意识或许也会一直依附着Shawn的身体一直活下去的吧,那两次Colter的意识一直延续到了火车爆炸之后。所以可以猜测只要他的意识不回到总机的现实中,就会一直留在虚拟机的现实中。只要Colter的意识不被召回到循环之外,他的意识必须有个去处,不能凭空消失。而总机并没有一个键是控制循环结束的,他们只是单方面的相信source code的能力只有八分钟,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在测试这个程序的时候Shawn总在第八分钟给炸死,才得出这么个结论。所以我猜每次总机启动循环的时候,跟Colter的交流屏都是空的,什么也没有,总机看不到Colter所看到的(那是另外一个现实),所以必须在循环结束之后等Colter的意识回到当前现实,才能跟Colter的意识进行互动。大概总机只能看到Colter意识被转换成的文字,记得Goodwin接受Colter请求的时候全都只是屏幕上的文字信息而已。所以就算Colter在虚拟机中救下了Christina,总机中的这个现实中Christina还是死了,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现实(记得黑老大还是Goodwin拼命告诉Colter不要浪费时间,"they are two realities",哈,这更像是导演在对观众提示说要按照两个现实来想才能想得通),总机现实中的Christina还是被炸死了,但虚拟机现实中Christina是被枪杀的。
当然如果程序出现bug/error了,循环也是会结束的,比如那次Colter在chirstina脸上看到虚像的时候也被直接扯回总机现实了。


>>> 再说结局。

总机现实中的Goodwin大概已经被判重罪被拘捕起来了,而虚拟机的现实中Goodwin收到了Colter的短信。
我没太听清楚最后虚拟机中的Goodwin在办公室听到的那段汇报讲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那段火车还是被炸了,我就困惑了,因为他那截火车明明没炸,而且犯人都被抓起来了。
如果是汇报了些别的事件,比如安全警报解除source code暂时派不上用场了,那还想得通。此时这个虚拟机的世界中Colter死去了,Colter的意识会继续参与source code计划,而Shawn的身体里的Colter是来自另一个宇宙的意识。Shawn原来的意识在这个虚拟机世界中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因为source code的世界在触发的时候已经抽走Shawn的意识了。
如果真的是汇报了那部火车的爆炸,那,我就在风中凌乱吧。。



Colter的请求很聪明,又或者说导演同学钻的这个空子真的很聪明。
如果完全数据化虚拟化的世界进入了一个无法返回的意识,会不会一直留在那个平行世界呢?Colter决定赌一把,他要Goodwin在第八分钟结束的时候swith off,也就是说,在他的意识还没有返回总机现实的时候他的真实实体死亡了,此时他的意识无法返回小黑屋了,并且没有跟随任何一个实体同时死亡,同时他的意识也和整个程序都切断联系了,但又不能凭空消失,所以他的意识应该会一直寄托在Shawn的身体上,彻底的停留在虚拟机/另一个现实中。
最后导演给出完美的定格再加后续,仿佛是在回答说“是的,这样就会进入另一个平行宇宙”,但那更像是愿景,或者说是老美们热爱制造的那丝信念。

虽然之前对平行宇宙的理论只是有所耳闻不怎么了解,但看source code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它。一旦Colter的意识被召回,循环之中的故事就全都是虚拟,都只是一些01的数据,冷冰的程序而已。但如果有一个真实意识留在了这个世界,就可以创造一个平行宇宙。
同时联想到的是钢之炼金术士。很多年前看的了,不太记得具体细节,大概是说如果用炼金术炼人,如果加了那个人生前的毛发/血液,任何带基因的元素,就算失败了也还是会创造出个东西(记得好象是怪物)。而炼金师们自己本来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无比怀念逝去的人而想要重新把他们炼回来,殊不知被练出来的怪物都很痛苦,最后还得炼金师们自己消灭跟自己至亲相似的怪物。
如果有朝一日source code有机会成为现实,发明的人还傻傻以为这只是一个程序而已,不停启动,并且总放真实意识进到平行宇宙中去的话(就像是炼金术里那个带基因的物体),大概也是要出同样等级的乱子的吧。 人类总是低估自己所发明出来的东西的力量,不是么。



Well, anyway, hopefully, everything's gonna be OK.



----


看了些评论,本人不觉得片中有很多平行宇宙/平行世界。如果真的每次启动source code都创造除了一个平行世界,那么每次循环结束Colter回到主程序中之后,那个世界中的Shawn会怎么样呢?本身Shawn自己的意识在source code启动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Colter的意识又离开了。这个世界里全都是已死之人的数据而已,没有任何活体的连接,应该就完全只是一个虚拟循环而已,是不会有平行世界的产生的。
还是觉得必须有一个真实活着的意识在source code reality持续存在,source code reality才能得以继续。所以片中只有两个平行世界。想想如果任何时候Colter在最后的这个source code reality中死去,这个reality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简单的说,虽然Colter穿越了,但是source code reality还是Colter一个人的世界(好唯心阿 = =),其他人的功能都还是像虚拟机一样像真实世界一样运行良好。




----

 6 ) 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首先说《源代码》系统的原理: 1、人的大脑可以完整记录死亡前8分钟的场景; 2、灯关闭后有余晖,人死亡后大脑也能保持8分钟的回路,这个回路类似于容器,可装入其他记忆、可编程,这就是源代码区。

如将该区比喻为一台个人电脑,则可仅保存某些指定信息,其他信息则会在重启时清空,对应本片就是肖恩能记住所有发生过的事,而其他人则没有持续的记忆。当然如果格式化源代码区,则所有信息将全部清空,肖恩也不复存在,也就是影片结尾处博士要求古德温所做的; 3、将肖恩死前大脑中的8分钟场景装入科特上尉的源代码区,并不断重启,直到找到疑犯。 本片最大一个漏洞在于第3点,装入容器的只有肖恩的记忆,片中特意提到了科特与肖恩两人的神经突、体征都相近,是还原列车场景的最佳人选。这也意味着,要让场景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并具备自我意识,不能仅仅复制前8分钟的静态数据,而是需要数据能与容器的生理结构匹配,才能动态的随场景变化而变化。 但是,仅仅复制肖恩的数据,其他对象,车上的每一个乘客,克里斯蒂娜,疑犯……,他们的数据是缺失的,仅仅通过肖恩的视角看到的人物数据也是远远不够的。现有信息无法动态重建列车上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行为特征,也就意味着在源代码世界里,除了肖恩以外,其他人无法根据现状的变化而做出应有的反应,那么追踪疑犯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将列车上所有人的8分钟数据全部装入源代码区总可以了吧。很遗憾还是无解,因为即便车上所有遇难乘客的大脑都未损伤,疑犯的数据还是拿不到啊!

 7 ) 小成本软科幻人性伦理片——依然是邓肯琼斯的风格

       其实我是看到导演才有兴趣滚进电影院的。邓肯琼斯的第一部作品《Moon》是我某学期电影课的考试影片,当年那片主打人性的论文给我混了个不错的成绩,也让我记住了这位主打小成本软科幻的导演。影院外贴的宣传海报上赫然的“硬科幻”让我很不舒服,其实内心预想的这部应该还是以人性为主线的软科幻,当然九十分钟的影片印证了我的想法。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不由得与《Moon》作着对比,其实两个片子的整体感觉基本上是相似的:一个不明真相的男主角,一个很Care的Assistant,一个封闭的环境和几个有限的场景。这些特点保证了它的小成本,但一样不妨碍导演在其中把剧情铺开和把内涵深入下去。影片的基本主线是一个前美军飞行员上尉(此处后详),参加了一个叫做Source Code的项目,进入历史老师肖恩的生命最后8分钟,在一起火车爆炸案发生前要为警方查出案犯以防止其作进一步的破坏。飞行员“穿越”了很多次,最后查出了案犯,但也知道了Source Code计划的真相(此处存疑),最后在Mission Accomplished的时候要求不穿越回来,享受生命最后8分钟。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是没穿越回来,但生命不是8分钟。。。大概情节就是这样,但影片的内涵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是一些我个人认为的亮点


       首先是一次次的“穿越”,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游戏读档,相信游戏(特别是开放式RPG比如辐射比如杀出重围)玩得比较多的人应该有同感。影片的带入感很好,坐在电影院里就像坐在大型游戏模拟舱(吐槽一句万达的冷气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是密封舱里的飞行员),每次任务失败就读档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完成任务,顺便解决一下支线的亲情爱情任务= =这也是个人认为本片在叙事模式上超越《Moon》的地方,如果说《Moon》是在月球上轻轻跳一跳不小心发现地下有玄机的话,那么本片就是一个游戏玩家打游戏却发现这货真的是游戏吗。
       虽然说紧凑而有带入感的剧情适合科幻片,但以这种方式不一定能拍出好科幻片,也不一定能拍出好的软科幻片,更不一定能拍出令人深思的好的软科幻片。其实关键不是剧情不是画面不是明星不是尺度,关键是有没有人情味,装13点说还是一个人性的问题。《Moon》里面整个地球都Ignore月球上克隆人的生命,但是还好有个永远不愿看到主角受伤害的机器人。本来最冰冷的机器却成了影片中最温暖的角色,后工业时代把机器变成了人的同时把人变成了机器,荒谬的反差。本片中依然不能缺少人性的色彩,古德温上尉就是那个care的角色。当所有人都把飞行员当作是计划的工具在使用的时候,飞行员在古德温MM的眼中却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暂且这么定义吧),他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世界。但是除了古德温,谁会重视这个呢?博士,还有计划的其他参与者最多会认为他们能让飞行员从死亡的命运里摆脱然后用半截身子四分之三个大脑继续报效祖国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了,至于其他的,就是一切按照他们的安排来了。但不好意思,人不是实验用的小白鼠,就算躯体剩的不多但精神依然是完整的,这一点也决定了各种关于记忆移植或者改变肉体的科幻片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点——大脑的完整性。古德温的职责本来是跟飞行员演戏和布置任务的,但她的良心,或者就是说人性吧让她尊重了飞行员的意见,最后她按下停止按钮的瞬间也是最感动我的时候。如同《Moon》的男主一样(最开始出现的男主),飞行员本身也是人性的一大载体,他的人性除了亲情爱情,更多的还有一种对他人负责人的态度。他找到了案犯,但没有解除炸弹,虽然Source Code计划的目的已然达到,但就算自己知道这是过去的记忆现实也许不能再改变了,他也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要让火车上的人和芝加哥的市民得救(正如同一个真正的玩家不止需要一个Good End,他们需要Perfect)。对那些素不相识人生交集只有数个8分钟的人负责的态度,也正反映出现实里的某些功利主义者的嘴脸:口口声声说自己care自己博爱,但实际上要么是为了所谓集体而牺牲掉一部分人,要么就是借着所谓救世主的外衣为自己谋取利益(博士在找到案犯之后向国防部要更多经费的样子,呵呵)。本片的人性色彩依然是通过反差得到了体现。
      说到人性就不能不说到伦理,《Moon》中主要讨论了克隆人的人权问题,而本片可以理解为植物人的人权问题。浅挖一下的话导演还是在
提问:当一个正常人失去了正常的肉体以后,他是否还是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尊重人权,尊重的是什么“人”的权利?本片中的飞行员身负重伤,只有大脑还剩部分功能,但依然可以产生完整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机器维持生命体征,以便为了利用其机体特殊性参与Source Code计划,这是在把飞行员当作一个什么来审视?小白鼠,还是精神植入机器?我个人更倾向于把飞行员当作了一个人肉电脑,然后让他在这台电脑里完成游戏目标,虽然这个游戏非常的……Realistic。案犯找到之后博士让手下把飞行员的记忆格式化,准备日后的其他任务,这与把一个游戏玩通关了删了换下一个有什么区别呢?(作为Source Code计划的第一个参与者,飞行员是由于战争导致了植物人态,但是谁能保证这个计划以后的参与者本身的记忆不会被重写呢?也许这个飞行员在做以后的任务的时候自己就被设定了一个更有利于做任务而不是调查自己身世的身份。如果想到这一点的话也不难联想起黑客帝国里的设定。)不错,最大的区别就是,玩家飞行员就是主机,而怎么玩,玩什么是由对他来说类似于上帝一样的人决定的,而且在决定的时候丝毫不会考虑玩家的感受。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思想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西方的人权体系里公民的思想自由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问题就在这里,当一个人的肉体unavailable了以后,他的精神自由还应不应该得到尊重。现在的科技也许做不到跳过肉体直接支配精神的程度,但以后呢?导演在片中渗透了他的精神思想自由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得到尊重的伦理观,对此我深表赞同。
       最后说到软科幻的科幻这块,很多人说最后停在那一吻上就够了,但个人认为本片的结局的这种设定却大大增加了本片的思考空间。如果那一吻过后,一切结束,那么我的理解是这部片子可以被看作是科学片:飞行员的躯体和火车爆炸遇难者肖恩的遗体放在一起,两人的大脑用设备相连,用飞行员去操纵肖恩最后8分钟的生命。最后任务完成了,仪器关掉了,大家吃吃喝喝洗洗睡了。这样绝对不会牵涉到什么平行世界的问题。但结局的设定决定了本片是科幻片而不是科学片,如果用平行世界理论来解释的话飞行员每一次”穿越“都构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如果不用平行世界理论的话飞行员最后一次”穿越“时Source Code计划不小心成了时光机+精神植入机,飞行员作为肖恩回到了过去并且改变了一切,但这样暴力修改历史必然会有”祖母悖论“的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的话,还是平行世界理论更加靠谱。但是导演并没有交待本片是什么理论,只是抛出了一个结尾让观众自己猜想,而且直到结尾才让观众如梦方醒:凹,这个还是平行世界一刚= =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嚼头。片中博士对飞行员说过:We are not changing the past, we are making the future.如果在那一吻结束,博士的这句话就是对的。但结局证明了,男主通过改变过去拯救了未来,也证明了博士这句话的错误。是博士真的不知道Source Code计划会导致平行世界,还是他有意欺骗飞行员以便让他专心工作不拉着MM私奔在平行世界里没羞没臊地生活下去,此处不得而知。但最后飞行员的确做到了,在那个世界里古德温也没有因为犯纪而受罚,一切有人性的角色都得到了Happy Ending,积极健康向上的结局有利于社会和谐= =


       说来惭愧,第一次知道这片还是在暑假看到影院的预告片,当时有预感是神作,看完表示的确是这样。《源代码》可以说是大陆院线引进的少有的剧情深度内涵兼具的佳片,虽然说比北美晚了5个月,但好歹还是表明了广电总局的同志们还是偶尔有些水平的。。。

       本人在豆瓣的第二篇影评,就这样了。
       

 8 ) 用四句话讲明白狗血剧情,小心被雷到

男主角:Colter,网瘾严重的残疾军人,在网游中的ID叫Sean
女一号:Christina,网游中的一名NPC
女二号:Goodwin,网游客服
反派一:Rutledge,网吧老板
反派二:Derek,网游中的BOSS
地点:一个叫“COAC-N”的网吧

Colter是一名职业代练,正在“COAC-N”网吧玩一个叫“源代码”的网游。网吧老板为他开了一个内测小号,游戏中的ID是Sean,并承诺永不删档。Colter经常太投入以致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爱上了游戏中的一名NPC——Christina。“源代码”是个单任务多结局的网游,采用了最先进的3D虚拟实景引擎,并安装有防沉迷系统——每局不能超过8分钟。

刚开始由于不熟练,Colter一直被PK或超时,被踢回叫做“机舱”的游戏大厅,只能求客服小姐Goodwin透露一些攻略,并因此从隐藏地图中获得了关键道具:一支手枪。

Colter以Sean的角色,终于在游戏中终结了大BOSS——Derek,挽救了Christina等芝加哥次大陆上的众多NPC,也为网吧老板Rutledge带来了巨大收入。但Colter从此想戒网不玩了,Rutledge就不乐意了,企图删档,让Colter继续代练下一个游戏。

Colter其实已经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AI比较高的外挂练级程序,并不是真人玩家。于是通过站内悄悄话求助网游客服Goodwin,让她在他最后一次登录网游以后关掉防沉迷系统,使自己以Sean的身份永远留在了服务器里,从此和Christina在次大陆空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短评

结尾又狗血了。

5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如果画面停在最后一吻上,就完美了.

8分钟前
  • tower
  • 力荐

平行世界理论一定是真的,我坚定不移的相信着

10分钟前
  • seren
  • 推荐

太憋屈了,不是太空舱就是火车厢,幸好他最后出去了,要不得憋死我

12分钟前
  • 砒霜拌飯
  • 推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想出一套没有硬伤的“科幻”元素,而是讲一个好故事。

16分钟前
  • denovo
  • 力荐

每当我想起,在另一个时间与空间里,我与你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时,我便释然此时此刻你与我的狭路相逢。

17分钟前
  • MOJO
  • 还行

依靠精巧的剧本和绝对牛的创意,将这个本来恶俗的美国主旋律故事硬生生打造成了科幻悬疑绝佳作,全片86分钟不间断的精彩,几个足够动人的泪点以及俺家帅气的Jake,真是太棒了!碍于故事限制,剧本对男主角心理和行为动因刻画仍显不足,结局设置极其出色但讲述方式拖泥带水,不过绝对的瑕不掩瑜啊

21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居然有那么多人认为《源代码》最完美的结局应该是定格在最后那一吻上,由此可见,真要这样结尾够有多么的恶俗不堪啊。

25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如果结局停在那一吻我就给四星半了。

29分钟前
  • ParasItE
  • 推荐

竟然看到短评里有人言“结局累赘”、“如果一切停在这个吻就完美了”。卧槽,两位琼瑶剧迷请勿玷污科幻电影的SF之神好么!!!!可以说,影片3/4之前的剧情是立意新颖但仍中规中矩的悬疑惊悚片,但是结尾处的1/4剧情简直达到了科幻电影的肾上腺素暴表线。这个结局甚至比《月球》更加悬幻陡峭.

33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最后3分钟有点画蛇添足。

36分钟前
  • vin
  • 推荐

谈一场恋爱只需要8分钟。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继《月球》后,导演邓肯·琼斯再次带来的精彩之作。情节紧凑,逻辑合理,想象力毋庸置疑。作为科幻电影,虽然动作场面少,特效场面少但却始终引人入胜,牢牢抓住观众。唯一有待商榷的就是结局,如若停留在那一吻,或许会更棒。★★★★☆

42分钟前
  • Q。
  • 推荐

不赖,但是看着没什么心潮澎湃的感觉,激动不起来

47分钟前
  • makzhou
  • 推荐

後面有延續的結局才是perfect!!!而不是傻逼的在那個kiss的時候結束!

52分钟前
  • daparo
  • 力荐

很久没有看这种结构的电影了,所有一切都很赞,而立之年的Jake更多了一份稳重内敛,碧蓝的双眼温暖至极。最后看哭了。i'm asking you,just send me back in, then switch me off. 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

54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Inception+Groundhog Day,现实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能生存的有意义管它是哪里,何况这本身就是一个平行宇宙。结尾定格在静止画面时才是真正完美的结局,之后几分钟剧情完全可以忽视。

5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还好结局不是停在最后那一吻上,否则我给不了五颗星。希望在美好时停住,其实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从美好开始,延续下去,才饱含未来充满的坚强和希望的力量。谁的人生没有遗憾?但你要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那些遗憾会被弥补。

59分钟前
  • 画下天籁
  • 力荐

牛B的本子,邓肯·琼斯没有淹没在好莱坞的体制中,继处女作《月球》之后再度奉献出一部精彩绝伦的科幻作品,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技术层面给出的解释不够充实,结尾稍显多余。

1小时前
  • 等一个人
  • 力荐

这才是货真价值的穿越大作!

1小时前
  • 路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