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文姬

恐怖片韩国2020

主演:罗文姬,李熙俊,崔元英,朴智英,金贵先,李珍珠,金宝静,东铉培,金艺恩,金秀京,金宣敬,金正英,金学善,车顺裴,李圭成,吴昌庆

导演:郑世教

播放地址

 剧照

哦!文姬 剧照 NO.1哦!文姬 剧照 NO.2哦!文姬 剧照 NO.3哦!文姬 剧照 NO.4哦!文姬 剧照 NO.5哦!文姬 剧照 NO.6哦!文姬 剧照 NO.13哦!文姬 剧照 NO.14哦!文姬 剧照 NO.15哦!文姬 剧照 NO.16哦!文姬 剧照 NO.17哦!文姬 剧照 NO.18哦!文姬 剧照 NO.19哦!文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4 00:27

详细剧情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文姬奶奶,目睹了孙女的车祸现场,为了找出肇事逃逸者,文姬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细节,和儿子一同踏上了逗趣又温情的追凶之路。

 长篇影评

 1 ) 不可遗忘的爱

看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本来故事明明鸡零狗碎,可不知为何,导演高超地创造出一种氛围,让你以喜剧的方式看人生的坏事。我看到最后都没想到撞车的人是江警察。导演确实惊讶到了我,作为一个资深悬疑剧爱好者,我居然没有一开始就猜出来警察是肇事者,但我猜到了他一开始给她递打火机的女人是。哎,悬疑剧的套路。回到正题,这部剧在追查疑犯的过程中一直闪回另一个记忆,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为了爱而切了儿子的六指,为了爱才尽力去找撞伤孙女的凶手,和江警察对峙。上次看完《仙后座》就让我一直在反思,阿尔兹海默症究竟是诅咒还是祝福,忘了一些事是好事还是坏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吗?虽然电影给了肯定的回答,可现实中的很多事却总让我怀疑,爱是没有条件的吗?anyway,感谢文姬奶奶如此出色地演出,让我觉得那么悲惨的人生也是可以有些温情的底色

 2 ) 六年来第一个引进的韩片,为什么是它?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

在《黑客帝国4》《密室逃生2》《蜘蛛侠:英雄无归》引进未知的情况下,一部小成本韩国电影的内地定档震惊了业内——《哦!文姬》。

它是继2015年《暗杀》上映六年以来,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韩国电影

影迷们纷纷奔走相告:“限韩令”要解除了?

六年了,引进韩片,为什么会是现在?为什么会是《哦!文姬》?Ifeng电影尝试为您解码。

01《暗杀》后再无韩影,蜜月期中止,韩综、韩剧同受影响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李政宰、河正宇,两大忠武路男神,曾经来过中国。

那是2015年9月,《暗杀》在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国首映礼,到场的还有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导演崔东勋。

该片由博纳购得版权,通过华夏引进,最终在内地市场取得了4686.8万的票房。

那时候中国影人、媒体都可以直接和韩国影人进行沟通、交流。

《暗杀》导演崔东勋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暗杀》男主角河正宇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暗杀》男主角李政宰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根据猫眼专业版可统计票房的资料库显示,2005-2015年之间,每年至少有一部韩国电影引进内地。

2011-2014年,堪称中韩电影交流的蜜月期13部韩片引进内地,10部中韩合拍片公映。

2000-2015内地公映的部分韩片和中韩合拍片

在《暗杀》上映前4个月,同年还有一部韩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在内地公映。

《扑通》女主角宋慧乔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今天的观众可能难以想象,奉俊昊的科幻惊悚片《汉江怪物》、以几个“鬼”为主角的《开心家族》都曾在内地公映过。

而《暗杀》是当时引进中国最快的一部韩国电影,与韩国上映时间仅隔不到两个月。

原本期待可以借此再次拉近韩国电影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可谁料想,随后的“萨德事件”似乎改变了一切。无论中国民间还是官方,都对韩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

2017年2月,网友发现内地几大网站上大量韩国综艺2017年的节目都无法播放,疑似落实“限韩令”。

电视剧方面,张翰主演的《仲夏夜之梦》《锦衣夜行》《华丽上班族》等多部中韩合拍剧,长期处于待播状态,另一部《传奇大亨》将韩国籍女主具惠善的部分重拍之后,才顺利播出。

无论“限韩令”是否存在,内地市场上,韩片、韩综、韩剧确实消失了多年。

02、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哦!文姬》?

今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明年又将迎来中韩建交30周年,使得“限韩令”解禁似乎真正明朗起来。

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签署合作协议,最近权志龙、张娜拉等多位韩国艺人回归微博,都释放了文化交流的积极信号。

《哦!文姬》的主演罗文姬,其实早就活跃在中国网友的表情包中。她凭借在韩剧《搞笑一家人》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中韩两国人民的青睐。

这些年,虽然一直都有“限韩令”的猜测,但不少影视公司仍保持着和韩片的接触,之前网传有内地公司买下了《哭声》和《寄生虫》的国内版权,可惜无法公映。《寄生虫》原本作为第13届FIRST影展的闭幕片,有机会和内地观众见面,但最终被取消放映。

积压的韩片想必不少,为何《哦!文姬》可以脱颖而出呢?

Ifeng电影接触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信息。

首先,中国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国家号召,要“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化宣传领域的排头兵,自然需要冲在前面。

以“养老问题”为核心的剧集《熟年》《心居》正是在这一背景开发的。这两部剧分别由郝蕾、宋丹丹,海清、张颂文等实力派明星主演,属于S+级别的剧,可见对这类题材的重视与需求。

而《哦!文姬》正是一部关注老年群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文姬奶奶,她目睹了孙女的车祸现场,为了找出肇事逃逸者,文姬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细节,和儿子一同踏上了逗趣又温情的追凶之路。

从题材上看,非常符合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导向。

于是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未上映的国产电影——《春歌》,故事同样围绕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展开。

85岁母亲(吴彦姝 饰)和65岁女儿(奚美娟 饰)共同生活。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毅力照顾女儿。

《春歌》的出品方正是联瑞影业,同样也是《哦!文姬》的协助推广方。

据业内人士透露,出品方对这部老年电影的票房期待超过2亿。因此有人认为《哦!文姬》的引进,或许只是一个特例,是相关出品方为明年同题材电影的上映,进行某种市场测试

另外一方面,国内具备引进外片资格的公司只有2家,中影和华夏。近年来中影出品的不少电影,例如《峰爆》《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金刚川》等作品都会交由联瑞影业进行宣发,可以说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频合作

作为和中影有密切合作的联瑞影业,在手握《春歌》的情况下,去促进引进并协助推广《哦!文姬》,似乎就变得有些合理了。

03、“限韩令”下的中韩电影交流

虽然这6年来韩国电影始终无法登陆中国内地,但相比过去华语电影却获得了更多在韩上映的机会

《八佰》《少年的你》《刺杀小说家》等在国内反响不错的电影,都在韩国进行了公映。

另外,像《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天若有情》等不少华语老片也得以在韩国重映,尤其是《霸王别姬》,连续三周票房预售率保持第一。

同时,韩片也以“内地翻拍”的形式进入到中国观众视野。

《“大”人物》《小小的愿望》《阳光姐妹淘》《门锁》都是典型案例,虽然相比原版有一定程度的删改或波折,但很明显,韩国电影成为了最受内地影人喜爱的翻拍素材库

而对于韩国影视行业来说,仅是销售翻拍版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过去几年,韩国影视人大举进攻欧美地区,着力进行文化输出、资金引进。

一方面“拿别人的钱拍自己的作品”,像与Netflix合作,制作了《王国》《鱿鱼游戏》《地狱公使》等多部大热作品。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韩国电影在欧美地区的发行与公关,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寄生虫》。

除了接连斩获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外,《寄生虫》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认可,北美地区票房高达五千多万美金,全球票房则突破2.5亿美金,创造了韩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最好成绩。

同时,《寄生虫》在内地网站豆瓣上的标量突破百万,达到了118万的体量,实属难得。

而此次韩片引进能否再现“韩流”?

在经历了多年“限韩令”的影响,如今中国本土的娱乐产业早已今非昔比,“韩流”统治中国市场的情景大概率无法再重演了,中国不再只是韩流单向输出的一个消费市场。

至于《哦!文姬》能取得什么样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的引进是否标志着未来内地市场重新开放给韩国电影、韩综、韩剧,让我们拭目以待。

 3 ) 妈妈的力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里慢慢回放出在大学学韩语的时候看的那些温情搞笑的小成本韩国电影,极速绯闻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巅峰,再到后来的七号房礼物,再到后来我回国后在影院里看的鸣梁海战(虽然不是一个类型)再后来就是限韩令了……这部电影于我而言真的是很合适的一把钥匙呢~

又哭又笑的经典韩式场景就毋需再多言了,但是最后文姬女士开着挖掘机救自己儿子的时候,我感觉我当时应该是和儿子有了同样的感受:从天而降救我于危难的天神(妈妈)虽然是情节需要,但是那一刻真的很感动,瞬间泪目。即使我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感情,也不会付出这样的感情,但并不妨碍我感受这样伟大的感情,就酱!

 4 ) 哦!文姬

有哭有笑的电影,追查女儿被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重新温习母子深情,对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母亲,哪种情感最深厚呢?李熙俊会告诉观者答案。故事结构超级喜欢,层层递进,又慢慢放开,除了反转,细节做的很到位。罗文姬女士演啥像啥。李熙俊的表演非常放的开,令人刮目相看。韩国和日本的演员有种能力就是把这种很假的很滥煽的东西演得很真挚,仅从表演来说没什么可挑的。原本有些滥情的感情戏,都处理得挺有分寸感;原本挺鸡汤的东西,都弄得可以顺利下咽。特别适合普通观众观看的片子,温馨搞笑、有悬念、有感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终于不是缅怀青春或者默默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了点切实的“用途”,心酸又感人。很多俗套都给铺垫足,然后适时地用上,这些方面做得太娴熟了,让人放心。虽然知道最后有翻转,但是怎么都觉得太巧合太牵强了,还以为是即将竞选的政客,破案过程也有些太过巧合成分,经不起反刍,反正这些都只是这种影片的调料,温情搞笑才是主菜。

 5 ) 一点点未完待续的小笔记

哦!文姬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吴文姬奶奶和狗禁止进入!”是弱者,也是被排挤的人。类比当年的犹太人和狗不许进入,虽然背景不一致,但是他们的结局应该是何去何从?当年的绝杀是荒唐和疯狂,那如今的不包容又是因为什么?

2、樱子也是目击证人。

3、“做个胜利的苦逼。”

4、选举的牌子挡住通缉肇事者的条幅,三块广告牌。公权力

5、“你倒是想想啊,老婆子,想一想。想起点什么都好。“

6、吴文姬女士怕自己记不得了,就把保险杠碎片和巧克力派一起绑好埋在土里。

7、剧情的确有点套路,是搞笑的,但是又很严谨,最后打斗戏里剧情的反转。伏笔 手表,拖拉机

8、“预约明年秋天,那我妈妈可能都不在了吧…”老年患病多,情况的不乐观,另一方面是家属心态。

9、理智,从乌山连夜赶回。观众揪心。

10、社会边缘人物(韩在淑,哲植,女修车工,男主)如果男主不是这种设定,没有这些社会关系,是不是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抓到肇事者。

11、吴文姬女士跑向案发地点的回忆转场,以及快速平移180度,很经典的一种(破案)拍摄镜头,顺遂了主人公和观众一致的视角,电影小白需要mark一下。

12、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13、痴呆的吴文姬女士一直都是傻笑的,清醒的时候不多,却大都一直在自责。

14、节奏把控 配乐 尤其是破案和最后打斗时都是很欢快的音乐,毕竟还是披着喜剧外衣的哈哈哈。

15、“就算您全部忘掉,我会记住我妈的,吴文姬的一切的。”

16、野猪

17、屁股大

18、六峰

19、菩萨

 6 ) 好的流水线作品

可以算是韩国典型的工业化流水线作品了。套路满满,每一个细节都基本能猜到下一步。甚至不小心在观影前被恶意剧透了,更是早就知晓了结局。可是啊,还是去了电影院贡献了门票,想为这一部带有一丝特殊意义的电影走进电影院,尤其还是为了罗文姬女士。

案件并不重要,甚至最后的嫌疑人也没这么重要。重要的是奶奶,儿子,孙女,侄女这暖暖当当的一家人。儿子不是什么孝子的形象,可正是这样的形象才让人觉得真实。

这真的是个可怕的病啊,让人忘却记忆,失去自我。她是病人,她明明没有任何过错,可总是被千夫所指。家人明明是知道的,明明想要去谅解的,可太多让人不堪重负的后果忍不住要发了脾气,要崩溃。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病症而已。

想到年初看的另一部讲述阿尔茨海默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依旧记忆犹新。他们失去了空间感,时间感,不再记得亲人的面容,可还是能够回忆起儿子最爱的樱桃,记得她家宝贝的六峰。

不能苛求病人一夜康复,不能苛求家属体谅体谅再体谅了,只能祝愿医学愈发发达,社会愈发包容吧。

 短评

唉,受不了这种,哭空了半盒纸巾。虽然破案的过程不值一提,而且坏人真是有点傻,不过片子重点也不在这里。片子本身,感觉成本也很小,而且创作者也没有太大的很艺术的抱负。好就好在把感情戏和男女主角色设计非常好,互动也非常好。感情充沛,外放,不含蓄,让人不纠结,而且挺感动。删除一个打2星的友邻后,好友评分上升到了7分,满意!

9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时隔五年后在内地除影展外的商业院线看到韩片公映,实在感慨。把阿兹海默症状和破案追凶结合已有《杀人者的记忆法》珠玉在前,而这部是走喜剧温情路线。虽然是商业喜剧,我竟看得多次泪目。不得不说,韩影的煽情催泪功力确实强大。看完擦干眼泪细细回味,能发现角色情绪始终居高不下、破案的过程拍脑门获取线索太过简单、编剧强行一步步牵引剧情推进过于明显等缺点。但罗文姬奶奶出色表演塑造的母亲、奶奶形象仍然是立体可信且感人的。三星半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意义很重要,片子基本就是韩国的套路片,温情喜剧。但也是有借鉴的地方的。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哦!上一部已经是恍如隔世的暗(ran)杀(shao),世界真是活(lun)久(hui)变的…你知道为什么加一星庆祝

20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韩国和日本的演员有种能力就是把这种很假的很滥煽的东西演得很真挚,仅从表演来说没什么可挑的。原本有些滥情的感情戏,都处理得挺有分寸感;原本挺鸡汤的东西,都弄得可以顺利下咽。特别适合普通观众观看的片子,温馨搞笑、有悬念、有感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终于不是缅怀青春或者默默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了点切实的“用途”,心酸又感人。很多俗套都给铺垫足,然后适时地用上,这些方面做得太娴熟了,让人放心。虽然知道最后有翻转,但是怎么都觉得太巧合太牵强了,还以为是即将竞选的政客,破案过程也有些太过巧合成分,经不起反刍,反正这些都只是这种影片的调料,温情搞笑才是主菜。

22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7.2/10非常标准的韩国工业化作品,故事很流畅,但是没有亮点,就是简简单单中规中矩的去讲了一个故事。当然,我有私心,我喜欢罗文姬,所以我看到罗女士我就很想看,况且罗女士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既可爱又让人心疼,不管怎么说罗女士在这部电影里还算是开心的,那就好了,一定要保重啊罗女士。

23分钟前
  • 小然Raner
  • 推荐

有哭有笑的电影,追查女儿被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重新温习母子深情,对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母亲,哪种情感最深厚呢?李熙俊会告诉观者答案。故事结构超级喜欢,层层递进,又慢慢放开,除了反转,细节做的很到位。罗文姬女士演啥像啥。李熙俊的表演非常放的开,令人刮目相看。

26分钟前
  • Hangain
  • 推荐

时隔六年,韩国电影又重新在中国大陆上映,震惊之余带着欣喜。而且还是罗女士的文姬。希望我国的院线越来越多元化。

27分钟前
  • 逆風和弦
  • 力荐

有几个转折还挺意外男主的六指最后竟然是妈妈斩掉的而男主原来一直知道在医院拔掉宝美仪器的不是痴呆的奶奶是江警察电影有感动也有欢乐祝罗文姬奶奶身体健康 拍更多电影PS.鬼班长怎么演了这么一个讨厌的角色 撞了人还故意撞狗🙃

30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还行

5.5/10 极其流水线式的作品,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基本随便看上几分钟就可以猜个大半。不管是泪点还是笑点都不够有力,反转也基本是不出所料毫无惊喜。野猪一段CG似是上世纪60年代穿越而来般粗糙,既让人出戏也很没存在必要。几位主演都是老戏骨,演技撑场至少不至于让影片垮台,但是这样一出老戏在没任何创新的情况下真没必要换张皮花这么多力气又拍一遍。

35分钟前
  • Seok97
  • 还行

一种和解 另一种的平原上的夏洛克

3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意义大于质量

40分钟前
  • Xaviera
  • 还行

罗文姬女士的表演真是甚得我心,不过整体的结构和套路都相对寻常了些,虽然每个点的情绪也都渲染的不错。噢以及那个野猪特效也是,连看完之后两天突然想到都是要再回来补充着骂一句的程度。

42分钟前
  • 张凸凸
  • 还行

治愈疼痛的不是石榴、只是一路颠簸的脊背,神之一手不是份好运、而是吞咽半生的眼泪。手表里没有住着妖怪,坏掉的神经藏不住深爱;红柿上没有施加魔法,遗忘的绝症不敌俗世牵挂。孩童早已原谅了还未经历的悲伤,成人在酒醉后也无法放下明知故犯的执着。诞下的分明不是恶魔,却被钉上了偏见的耻辱柱;传闻母亲幻化自天使,不过是敢于成为违逆天命的真勇者。怀抱着苦难蹒跚行路的是假菩萨,遍布着伤痕也依然相拥的便是真永恒。

46分钟前
  • 小瓣生☕️
  • 推荐

1.海报于我的喜感胜过正片,如此关于老年痴呆与肇事逃逸的故事个人感觉比起喜剧更像是悲剧;2.看过《妖怪手表》动画剧场版,因而在片中看到“妖怪手表”小惊喜一下,另外那个小企鹅动画是《小企鹅Pororo》;3.六峰的“六指”情节联想到《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老戏骨罗文姬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只是这部片子杂糅的类型太多了,从剧情到喜剧再到犯罪反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类型都没讲好,反而显得不伦不类了。

52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冒昧的说短评里都是小年轻,根本不懂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罗文姬女士的演技超一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是把他她它你一个一个从脑海里擦掉再也记不起来了。这个电影是披着喜剧外皮下的关爱老年痴呆症的电影,请爱护你不幸得病的长辈,就想电影里的菩萨一样,就算忘了全世界,也不会忘记他家六峰爱吃樱桃,也不会忘记剁掉六峰的六指一辈子的悔恨!

54分钟前
  • BigJerry
  • 力荐

罗文姬奶奶是个宝。

56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

韩国电影的一大问题是演员数量的限制,比如崔元英一出场,常看韩剧的观众就知道他演的角色有鬼。谁叫他演过那么多反派?如果哪个韩国导演来执导一部剧,让那些常常被角色定型的演员来推翻种种刻板印象,会挺有意思吧。

59分钟前
  • 无机客
  • 推荐

每日确诊终于降了,半个月来第一次出门,罗文姬老师上新片必须支持。笑点和哭点都能预料到的片子,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到治愈,希望文姬老师永远健康高产!医学界赶快找到阿兹海默有效疗法🙏

60分钟前
  • e|理智型神经病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