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

剧情片英国2018

主演:伊利·索兰、莱昂·休斯、WillOConnell、DavidRyan、TaraBreathnach、MorganC.Jones、布赖恩·福琼、KathyMonahan

导演:文森特·赖博

播放地址

 剧照

羁押 剧照 NO.1羁押 剧照 NO.2羁押 剧照 NO.3羁押 剧照 NO.4羁押 剧照 NO.5羁押 剧照 NO.6羁押 剧照 NO.13羁押 剧照 NO.14羁押 剧照 NO.15羁押 剧照 NO.16羁押 剧照 NO.17羁押 剧照 NO.18羁押 剧照 NO.19羁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15:19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活着的人才选择的机会,离开的人就离开了

看完这部剧,我立刻去搜索了很多关于真实案件的细节、以及网络上对于这个案件的讨论、看法。令我尝试去了解这么凶残又不可思议的一个案件最初的原因就仅仅是好奇,但当我真的把个人情绪带到真实事件中时,我也是愤怒、震惊的,尤其在看到真实的作案者在八年以后出狱了,一个选择了隐姓埋名过安定生活;另一个也有了自己家庭但仍旧作恶,屡次入狱。

我当时极度愤怒,我对朋友说:这个世界说到底最后还是弱肉强食的,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选择是否改过自新的机会,而离开的人就永远离开了,谈何选择。这不公平。

而恰恰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网友评论这部剧时带了一部剧的台词截图,台词是:如果在事情发生以后只知道一味地善后和防御,不去搞清楚事情的真相,那么世界上还是会有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这部剧叫《我们与恶的距离》。目前看到第五集,第五集里杀人犯李晓明加快执行死刑,为他辩护的律师整个人崩溃了,他说:李晓明确实该死,但我们要让整个民主法治和他一起陪葬吗?

我看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不理解的,就像我当初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媒体人或者心理学家要花那么多心思去研究罪犯背后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有无精神病史等等。我一直认为,无论个人自身遭受过多么巨大的伤害,都不能成为自己去伤害别人的理由,也不能成为罪犯被原谅的理由。

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中的杀人犯,两个小男孩经了解调查后知道两人的家庭背景极其不健康,他们所经历过的痛苦是一步步推动他们犯罪的手。

关于这部剧的我看到有句话的评论是:人性本恶。

我忽然就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花时间和精力去挖掘这些杀人犯背后的原因、去研究到底这些杀人犯是天生遗传犯罪基因还是畸形的家庭环境造就的畸形人格。

世界上青少年作案的事件很多,青少年轻生的事件也很多,还有许许多多的变态凶残案件。

如果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都只知道批判人性、同情被害者,甚至我们只知道指责和谩骂,只知道追根到底这些社会人渣最后到底有没有被判死刑。所以一命抵一命,这是人类文明进化千百年后依然不变的答案吗?

这个杀人犯该不该死,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可以定论的,如果这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何必需要法律?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我至今也理解不了的案子的判决,我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曾让我觉得恨不得让一个人消失毁灭。

韩剧《当你沉睡时》有句话是:法律在天边,拳头在眼前,近在咫尺。

因此,我们到底是要因为一件极度糟糕邪恶的事情而变得更加糟糕邪恶,还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更加努力维护世界的正义与美好。

法律在完善、社会体制也在改变、我们所接触的网络言论是多面复杂的,但人们有表达的自由,甚至那些无脑的喷子、满口脏话觉得自己说话不需要负责任的人也有权利大肆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后来又有了实名制以及举报功能。

有些人会一辈子记得那些离开的人,而我们很快就会忘了那些离开的人,也会忘了我们曾经怎样咒骂那些罪犯。但是,因为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变化了一点点的世界,会延续下来。

有人选择知道答案,然后在自己的领域究其本质做预防和善后。而有人会选择愤怒、谩骂、责怪社会、责怪人性。

我也是一个会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普通人,但接触到这些影视作品令我有所反思,这也算那些“有人”为这个世界作出的一点点改变。

 2 ) 反差

《羁押》与其他影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与以往其他犯罪电影所呈现的巨大反差。

电影的内涵在于反思和教育,并不是令人痛快的暴力美学。因而没有犯罪场景,也没有审判结果。仅仅将审问场景作为人物展示的舞台,再加上零碎记忆的拼接构成了整部影片的主体。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影片并没有刻意追求表现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观众只能在片段中窥探罪犯的内心。犯罪分子不是面貌凶恶的彪形大汉,也不是让人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普通小人物,而是两个年仅10岁,瞳孔清澈的孩童。

略去了恐怖、血腥的犯罪场景,我们看不见罪犯的乖戾、冷漠和残酷,却看到他们心中的人情人性。父母告诉琼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它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我们都会爱你。”琼恩情绪崩溃,他终于承认自己杀了小詹姆斯。他害怕自己说出真相之后父母不爱他。他在意父母的想法,甚至无法确定父母爱他。在回忆中,罗伯特透露出厌恶自己的弟弟的情绪,其实是在暗示父母生了二胎之后对他的忽视。蒙蔽双眼的仇恨和令人发指的罪行并不是天生的,可能是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悄悄铸就而成。

父母无疑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既能把孩子变成最好的样子,也能把孩子变成最坏的样子。影片中父亲的镜头并不多,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而更说明了问题。至始至终罗伯特的父亲都未露面,在母亲不在时,父亲所表现出的冷漠令琼恩情绪决堤。以及恰到好处的一句台词:“你是不是认为就是我干的?我要妈妈。”这些细节都值得令人深思。

整部电影沉重而凝练,没有一句无用的空话,也没有一个白费的情节。两个十岁孩童的犯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个恶念只在一瞬,恶念的形成却早已处处铺垫。

 3 ) 未成年真的是保护扇吗?

未成年不应该成为保护伞,每一次发生未成年犯罪背后的问题都被忽视了!未成年人犯罪我是支持严惩的!每一次看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内心都是震撼弹!类似的影视剧有很多,比如韩国的:韩公主,熔炉,等!有时候你会发现照片比电影更让你绝望!每一次的事件发生我们都在做什么?很多的是谴责。很少静下心来去想想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最近台湾新出了一个电视剧,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也是类似的题材,讲的特别棒。推荐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如果找不着这个电视剧的话,可以私我。

 4 ) 分析影评?No

这部影片会有一些特殊。真实事件改编,一件令人齿寒的儿童犯罪事件。

.

它本身不需要构思,影片只是在保护未成年的前提下同时告诉你:

生活在同一屋檐的你,有一个不承认也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你对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懂。

顺便一提,犯罪背后的成因,永远是我们需要关心和着重认识去研究的地方。

.

现在很多家庭都在面对的同一个问题:

生理上我们和孩子是最亲密的家人,可是,生活的某一刻你突然就发现:原来我和我的孩子不熟。

.

就如影片,希望你和你的孩子,不仅仅只是普通的认识。

——

以上个人之谈,希望不会误导你。

 5 ) 小孩子就不会恶嘛?只会更恶

被12岁逼同学吃粪便、9岁性侵同学的未成年犯罪新闻震惊到,于是想看看天生坏种是什么样的,就找了本片来看。

或许是时长原因吧,感觉拍得没头没尾、很多事情都没交代清楚的样子。比如这两人是被审讯了多久才交代的罪行、两人互相推诿后又是如何分辨主谋的、调查取证的过程没有、受害人亲属直接隐身,看得挺不明所以的。

而且本片的其中一位角色表现出来的也不像是坏种的样子,个人感觉坏种干完坏事后不会哭、更不会反复强调“我没想伤害他的,所有故意把石头扔地上”。因为在坏种眼里伤害别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更别说这位哭着的角色还会去关注寻人启事上为啥只有自己的照片是黑白的,这更像是普通人会去关注的事,而不是坏种。就我对坏种的认知而言,照片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坏种不会感兴趣,因为这没有意义。

“把石头扔地上”在这里体现的是人性中虚伪的本质,都东窗事发了才想起来为自己找补。“因为我都扔地上了,所以我还是善良的”

在这位角色的一系列审问中,他所叙述出来的故事更像是恶意被循序渐进发酵的过程。刚开始只是在超市偷东西,后来不满足于偷东西带来的刺激,于是就绑架比自己还弱小的男孩。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可在湖边动手打了第一次后,就有了接下来的无数次,甚至越来越过分。我不禁想象如果山西大同事件在现阶段没有爆出来,那等以后爆出来的会不会也是一具年幼的尸体?

而另一位趴在桌上时抬头问“是不是有火车经过”,才是一名真正坏种的挑衅。已知小男孩是被火车压过分尸成两半,他还接着说“我对火车很了解”,以及前期特意询问“小男孩是不是已经被分尸成两半了”,都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在湖边闪回里,这位角色在绑架前期就说出“把他推下去”,说明他早已经动了杀心,他才是一位正宗的坏种。而坏种的家长你要说他们没教好吧,几个镜头里都有家长落泪、甚至男孩爸爸麻木地被男孩打、另一位男孩母亲直接说“我不想再听下去了”,说明这几位家长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啊,他们真的没有去教吗?或者说光靠教就够了嘛?没有绝对的震慑还是会再犯的。

 6 ) 虐杀童婴,残忍抛尸,这两个杀人魔才10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案情让人触目惊心,但处理结果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网友调侃《未成年人保护法》总会给人带来意料之中的失望

其实不止我们,在“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议题上,每个国家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今天葛红梅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故事。

1993年,葛红梅我出生的那年,在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

一名年仅2岁的孩童,被两个10岁的男孩虐杀致死。

羁押

Detainment

1993年2月12日,2岁的詹姆斯·布尔格跟着妈妈一起去购物,买单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小詹姆斯不见了。

后来在商场的监控中发现有两个小男孩带走了詹姆斯。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幕最终会演变成20世纪最骇人的儿童虐杀事件

这两个男孩一个名叫罗伯特·汤普森,另一个叫琼恩·维纳波尔斯

两个叛逆少年在购物中心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决定要做些“刺激”的事。

对他们来说,这天只是一个逍遥快活的逃学日。

刚开始,他们和十几岁的倒霉孩子差不多,去商店里拆玩具、偷电池、拿糖果、搞破坏,然后被店员保安赶走。

直到看见两岁的詹姆斯,两人隐藏的邪恶因子一下子就暴露了。

他们带着詹姆斯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不断地对惊慌哭闹的詹姆斯进行殴打恐吓。

之后将他带到铁道旁,先是向他身上投掷石头、往他脸上涂颜料,接着又脱掉他的裤子和鞋子,对他进行凌辱…

最后他们将凌虐致死的詹姆斯放在铁轨上,试图营造火车碾过的假象。

几天后,詹姆斯的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被轧成了两半……

1993年11月24日,罗伯特·汤普森和琼恩·维纳波尔斯判处绑架和谋杀詹姆斯·布尔格之罪名成立

他们成为20世纪最年轻的杀人犯,也是最难审讯的杀人犯

爱尔兰导演文森特·赖博根据当时的案件审问记录,整理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这部影片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中获得提名。

影片主要呈现和还原了两名杀人犯部分犯案和受审过程,冷静又克制地讲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影片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一边是两人在审讯室接受警方的盘问,另一边还原两人犯案的过程。

在审讯室,琼恩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到过案发现场,他惊慌失措地哭叫喊闹,希望博得母亲和警察的同情。

但警察将证据摆在琼恩面前时,琼恩又立马改口。

他继续声嘶力竭地替自己脱罪——他虽然见过詹姆斯,但是并没有抓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害怕大家会冤枉他。

琼恩的一句“我以为你会说是我杀了他”,当即让母亲缴械投降,不再追究他撒谎的事儿。

哭得那么真诚,吼得这样绝望,我在一旁看得汗毛竖起。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这个案件,真要被这个男孩精湛的演技给骗了!

而另一边,罗伯特在审讯时没有琼恩抓马,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但对自己所做的行径也是矢口否认。

警察告诉他在他和琼恩的衣服上发现詹姆斯的血迹时,他甚至还“狡黠”地反问警察——

罗伯特和琼恩心理素质过人,有种无知无畏的“勇气”,谎话更是张口就来。

在他俩挟持詹姆斯的途中,遇见过好几个对此感到诧异的路人,但他俩都淡然地粉饰太平。

挟持詹姆斯时,两人是“同仇敌忾的盟友”,但被警察审问时,两人又非常默契地抛弃对方。

一个说自己从没伤害过詹姆斯,都是对方做的,自己还在一旁阻止来着。

另一个说,对方一直朝詹姆斯身上扔石头,自己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捡起石头的,本来想砸在詹姆斯的身旁,谁知轻轻地砸到了他的胳膊。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互相推诿、扯皮,真的无法相信这两个杀人凶手只有10岁。

面对步步紧逼的审问,不仅避重就轻、让自己的话看起来毫无破绽,还要趁机博取警方的同情。

说他们是久经“战场”的老油条也不过分。

然而他们看起来越无辜,越奋力狡辩,就越让我不寒而栗。

尸检报告中说詹姆斯身上有42处伤痕,但每一处都不致命。

也就是说,年仅2岁的生命是在他们的慢性折磨中一点一点消逝的

在法庭上,法官建议判处他们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出狱后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赛德郡,两人终生不得相互联系,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等。

宣判后,英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泰勒勋爵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至少增至10年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请愿加刑的签名,最后两人的刑期增至15年

然而之后两名男孩上诉欧洲人权法院,胜诉之后,刑期又被减至8年

2001年,两人刑满释放,还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终生匿名权,他们以新身份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跟国外所谓的人权有得一拼的,就是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2年,一名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为嫉妒同学长得漂亮就肢解同窗。最终,赔偿10.8万元,不追究凶手刑事责任。

2013年, 一名10岁女孩在电梯里虐待1岁男婴,随后将他抱至阳台栏杆,导致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因施暴女孩是未成年,警方不予立案。

2018年9月,一名初二男生强奸17岁女孩,经当地检察院调节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不追究男生刑事责任。

2018年,湖南12岁男孩弑母,被捕4天后即被释放,因没有学校接收,经政府调节被送往某收容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

电影《韩公主》

不管这些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准不准备改过自新,他们都可以在所谓的“人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佑下,“快乐的”生活。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是一把保护伞时,当他们没有受到不可承受的惩罚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018年底至2019年初,湖南接连发生3起未成年人涉嫌杀人事件,嫌疑人都只有十二三岁。

我们知道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教育等等…

每一个穷凶极恶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个悲哀的家庭、悲哀的社会。

但这不是为他们开脱的理由,做了错事,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年幼时犯了有违原则的小错,家长们耳提面命、再三教诲。

为什么捅了大篓子之后反倒开始顾忌年龄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句俗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只要他们的父母还在包庇他,只要法律还在纵容他,只要他们还没有受到足够震慑的惩罚…

小时候能随随便便霸凌别人、舞刀弄枪地杀人,长大之后就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为非作歹。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2001年,琼恩出狱之后,因为多次持有毒品及下载虐童图片、儿童色情图片被捕。

2019年,除了被曝出来的恶性事件,还有很多隐藏在阴暗里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些孩子拥有天使的脸庞,恶魔的心肠,就因为未满18岁,就可以减轻处罚,免于刑事责任?

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作恶不分年龄。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天真纯净,也不是所有孩子犯的错都可以被原谅!

我们是时候认真想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谁了!

后台回复“羁押”,有资源~

 7 ) 虐杀童婴,残忍抛尸,这两个杀人魔才10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案情让人触目惊心,但处理结果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网友调侃《未成年人保护法》总会给人带来意料之中的失望

其实不止我们,在“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议题上,每个国家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今天葛红梅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故事。

1993年,葛红梅我出生的那年,在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

一名年仅2岁的孩童,被两个10岁的男孩虐杀致死。

羁押

Detainment

1993年2月12日,2岁的詹姆斯·布尔格跟着妈妈一起去购物,买单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小詹姆斯不见了。

后来在商场的监控中发现有两个小男孩带走了詹姆斯。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幕最终会演变成20世纪最骇人的儿童虐杀事件

这两个男孩一个名叫罗伯特·汤普森,另一个叫琼恩·维纳波尔斯

两个叛逆少年在购物中心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决定要做些“刺激”的事。

对他们来说,这天只是一个逍遥快活的逃学日。

刚开始,他们和十几岁的倒霉孩子差不多,去商店里拆玩具、偷电池、拿糖果、搞破坏,然后被店员保安赶走。

直到看见两岁的詹姆斯,两人隐藏的邪恶因子一下子就暴露了。

他们带着詹姆斯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不断地对惊慌哭闹的詹姆斯进行殴打恐吓。

之后将他带到铁道旁,先是向他身上投掷石头、往他脸上涂颜料,接着又脱掉他的裤子和鞋子,对他进行凌辱…

最后他们将凌虐致死的詹姆斯放在铁轨上,试图营造火车碾过的假象。

几天后,詹姆斯的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被轧成了两半……

1993年11月24日,罗伯特·汤普森和琼恩·维纳波尔斯判处绑架和谋杀詹姆斯·布尔格之罪名成立

他们成为20世纪最年轻的杀人犯,也是最难审讯的杀人犯

爱尔兰导演文森特·赖博根据当时的案件审问记录,整理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这部影片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中获得提名。

影片主要呈现和还原了两名杀人犯部分犯案和受审过程,冷静又克制地讲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影片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一边是两人在审讯室接受警方的盘问,另一边还原两人犯案的过程。

在审讯室,琼恩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到过案发现场,他惊慌失措地哭叫喊闹,希望博得母亲和警察的同情。

但警察将证据摆在琼恩面前时,琼恩又立马改口。

他继续声嘶力竭地替自己脱罪——他虽然见过詹姆斯,但是并没有抓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害怕大家会冤枉他。

琼恩的一句“我以为你会说是我杀了他”,当即让母亲缴械投降,不再追究他撒谎的事儿。

哭得那么真诚,吼得这样绝望,我在一旁看得汗毛竖起。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这个案件,真要被这个男孩精湛的演技给骗了!

而另一边,罗伯特在审讯时没有琼恩抓马,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但对自己所做的行径也是矢口否认。

警察告诉他在他和琼恩的衣服上发现詹姆斯的血迹时,他甚至还“狡黠”地反问警察——

罗伯特和琼恩心理素质过人,有种无知无畏的“勇气”,谎话更是张口就来。

在他俩挟持詹姆斯的途中,遇见过好几个对此感到诧异的路人,但他俩都淡然地粉饰太平。

挟持詹姆斯时,两人是“同仇敌忾的盟友”,但被警察审问时,两人又非常默契地抛弃对方。

一个说自己从没伤害过詹姆斯,都是对方做的,自己还在一旁阻止来着。

另一个说,对方一直朝詹姆斯身上扔石头,自己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捡起石头的,本来想砸在詹姆斯的身旁,谁知轻轻地砸到了他的胳膊。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互相推诿、扯皮,真的无法相信这两个杀人凶手只有10岁。

面对步步紧逼的审问,不仅避重就轻、让自己的话看起来毫无破绽,还要趁机博取警方的同情。

说他们是久经“战场”的老油条也不过分。

然而他们看起来越无辜,越奋力狡辩,就越让我不寒而栗。

尸检报告中说詹姆斯身上有42处伤痕,但每一处都不致命。

也就是说,年仅2岁的生命是在他们的慢性折磨中一点一点消逝的

在法庭上,法官建议判处他们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出狱后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赛德郡,两人终生不得相互联系,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等。

宣判后,英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泰勒勋爵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至少增至10年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请愿加刑的签名,最后两人的刑期增至15年

然而之后两名男孩上诉欧洲人权法院,胜诉之后,刑期又被减至8年

2001年,两人刑满释放,还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终生匿名权,他们以新身份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跟国外所谓的人权有得一拼的,就是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2年,一名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为嫉妒同学长得漂亮就肢解同窗。最终,赔偿10.8万元,不追究凶手刑事责任。

2013年, 一名10岁女孩在电梯里虐待1岁男婴,随后将他抱至阳台栏杆,导致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因施暴女孩是未成年,警方不予立案。

2018年9月,一名初二男生强奸17岁女孩,经当地检察院调节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不追究男生刑事责任。

2018年,湖南12岁男孩弑母,被捕4天后即被释放,因没有学校接收,经政府调节被送往某收容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

电影《韩公主》

不管这些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准不准备改过自新,他们都可以在所谓的“人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佑下,“快乐的”生活。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是一把保护伞时,当他们没有受到不可承受的惩罚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018年底至2019年初,湖南接连发生3起未成年人涉嫌杀人事件,嫌疑人都只有十二三岁。

我们知道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教育等等…

每一个穷凶极恶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个悲哀的家庭、悲哀的社会。

但这不是为他们开脱的理由,做了错事,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年幼时犯了有违原则的小错,家长们耳提面命、再三教诲。

为什么捅了大篓子之后反倒开始顾忌年龄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句俗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只要他们的父母还在包庇他,只要法律还在纵容他,只要他们还没有受到足够震慑的惩罚…

小时候能随随便便霸凌别人、舞刀弄枪地杀人,长大之后就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为非作歹。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2001年,琼恩出狱之后,因为多次持有毒品及下载虐童图片、儿童色情图片被捕。

2019年,除了被曝出来的恶性事件,还有很多隐藏在阴暗里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些孩子拥有天使的脸庞,恶魔的心肠,就因为未满18岁,就可以减轻处罚,免于刑事责任?

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作恶不分年龄。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天真纯净,也不是所有孩子犯的错都可以被原谅!

我们是时候认真想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谁了!

后台回复“羁押”,有资源~

 短评

孩童的恶是纯粹的恶,成人的善是复杂的善不管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不管好人还是坏人,疼痛都是一样的

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人性恶

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小演员很棒,真实的故事让人毛骨悚然,但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恶念!!!!!!!不管他们看起来多天真无邪!!!!!!!!

17分钟前
  • 小弟震
  • 力荐

我不相信人性本善的。

21分钟前
  • 孟克柔🌈
  • 还行

本案以英国史上凶手年纪最小的凶杀案闻名于世,而且手段残忍,受审时还撒泼狡辩。其实这个事件有个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调查认为死者肛门曾塞入电池,包皮被翻弄,存在性侵的可能(所以片中問到脫衣褲的問題)。雖然這一假設被推翻了,但後來可以隱約看出點什麼:乔恩(Jon Venables)於2010年和2018兩度因为下載和傳播儿童色情資料而入狱;羅伯特2006年時和男友定居於英格蘭。本片是基于当年的审讯录音翻拍的,服裝場景还原了当时的状况,画面使用大量慢镜头,最後還有突出孩子氣的情節。受害者巴杰尔的父母亲非常不满,说本片拍摄前未让他们知悉和允许,还说本片美化了兇手

23分钟前
  • 琉璃氏约尔凡格
  • 推荐

除了表演以外……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短片啊?就照着审问演一遍……也不知道拍这个的用意是什么?能获得提名很谜,靠着真实事件的骇人听闻而引人注目吧…

25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太心痛了,全程提心吊胆汗毛都竖起来了,奥斯卡最佳剧情短片应该给这个。想看它被拍成长片或者相关纪录片,but no more beautifying!恶魔就是恶魔,不管什么年纪什么种族,哪怕披着一张人畜无害的外表依旧难掩内心的邪佞丑恶。

2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国内院线应该全部上架。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少儿团伙犯罪校园霸凌凶杀不判刑的窘境好歹起个警示作用~

33分钟前
  • temur
  • 推荐

(小孩本来就可爱,而且还故意挑了长得更加可爱的小演员)就是跟你们说啊,不要被孩子的表象欺骗,不要以为是孩子就可以什么都原谅,不要老是说那句自欺欺人的话:他们还小。

35分钟前
  • 没有
  • 推荐

案件本身说什么好呢……后续的各种报道读得人无语,但好歹也关了几年,同样的案件换个地方也许本着保护未成年(罪犯)的原则直接放了。但是作为短片……不知道点在哪= =

40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短片角度还算有意思但避重就轻艺术化得有点过分。受害者家属对此片不知情并且抗议展现了凶手的“人性”,认为是在博取大众同情。导演则认为否认犯罪者是人,则永远无法走近真相。两人后来提前出狱了,琼恩因为藏有儿童色情制品再次入狱(原案件中受害者肛门疑似被插入电池)。——恶魔是不会改正的。

42分钟前
  • AsuraHu
  • 还行

小演员太出彩了!

4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演得真的太逼真了……小演员们真的理解自己的角色吗?不会阴影么……

49分钟前
  • 憨兔兔
  • 还行

今年的小演员都神了。

54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推荐

真实永远来得更可怕和残酷,即便他们只有10岁。PS.事件背后有更多故事,拍成纪录片不知道得多震撼。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27749/discussion/616004214/

57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小孩只看利弊,大人才分对错。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小孩才撒那么多谎。虐杀小动物几乎是连环变态杀手的童年标配,只能从虐杀当中得到他们所能体验到的快感,为了活得有滋有味,他们选择继续虐杀。我看地狱不是空荡荡,而是鬼满为患,纷纷出逃祸害人间。

59分钟前
  • 推荐

三星半。真实得不寒而栗,而短片只拍出现实中三分之一的残忍……

1小时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现在孩子们的演技都没边了

1小时前
  • 赵埋没
  • 推荐

虽然这个残忍和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案件,以酷炫的剪辑、惊讶的表演和摈除确实罪行的克制力,完整拍了出来。但对于遇难者和长大后的魔鬼儿童家庭,确实都存在艺术(商业)侵犯嫌疑。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