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

剧情片台湾2015

主演:庄凯勋,安乙荞,潘慧如,周咏轩,张国栋,吴佳珊

导演:廖士涵

播放地址

 剧照

回家路上 剧照 NO.1回家路上 剧照 NO.2回家路上 剧照 NO.3回家路上 剧照 NO.4回家路上 剧照 NO.5回家路上 剧照 NO.6回家路上 剧照 NO.13回家路上 剧照 NO.14回家路上 剧照 NO.15回家路上 剧照 NO.16回家路上 剧照 NO.17回家路上 剧照 NO.18回家路上 剧照 NO.19回家路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3

详细剧情

  十六岁的小风(麦子饰演),拒绝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甚至不跟爸爸阿民(庄凯勋饰演)讲话,这一天,她突然失踪了!  与小风相依为命的阿民着急的到处找寻她,直至接到警察电话,才发现她竟然为了见网友,翘家到台北去了。  阿民气急败坏连夜从台南杀到台北找到小风,没想到她竟又趁他睡着跑走。  原来小风还是去见了网友,可是当小风看见每夜跟她谈心的网友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讶异的她不能接受,转身就跑,这时候阿民赶到,以为老人诈骗小风来台北,正想动手揍他时,他却突然昏厥倒下,送医急救,难以脱责的小风和阿民,只好找出老人的家人。

 长篇影评

 1 ) 我们也都曾年少无知

与电影本身无关,但勾起了很多的感想。电影本身或许不够五颗星,但如此真情感人,又何必吝惜多给一颗星呢,何况主演老奶奶是乡村里从未有过表演经验的素人,真情最感人啊。

假期结束再次离开家乡 离开父母 去到大城市工作,一早醒来收到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的长文信息,说只愿我健康快乐,工作不用太在意,调整心情多锻炼身体。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了我得了抑郁症,之前很少交流的,今年时不时的给我打电话发信息,还说的挺在理,不知道他怎么知道运动和旅行对我有帮助,或许是网上查的吧,他还不会打字呢。

这次回家,妈妈也再次说,不要做IT了,我不适合这个高压力的工作,还是去读博吧,家里对你没什么要求,只求你好好活着,健康和生命最重要,一个乡下出来的孩子混成这样可以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听心理医生的建议。她知道我得抑郁症了,或许她告诉老爸了吧,虽然他们平时极少交流。妈妈信佛,还在台风天雷阵雨里去南岳山顶为我祈福。

十年前独自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一直想干出一番事业,把爸妈接到城里,一度也很讨厌那个土俗的家乡,也曾对父母不满不耐烦。然而不管我是否达成我所谓的成功生活,他们都一如既往的爱我 鼓励我,当我成功的时候为我高兴 叮嘱我不要狂妄,当我失败的时候告诉我家人是你永远最可靠的港湾。不管是我得意对他们没耐心的时候,还是我失意被社会抛弃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怪怪过我,只有他们永远包容我的任性,保护我的脆弱,我笑 他们就陪我笑,我哭 他们就给我安慰。

其实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很对不起他们,这十多年来我也很想努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但是我没有想到,我还是要他们操心,我还是个不称职的子女,想到这些就会病发,就会情绪失控。

我们都曾做错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都曾错过至关重要的亲人,时光时光你为什么不能慢些流走,去等我们长大懂事,我知道伤害父母的不是时光呀,而是我们自己呀。

 2 ) 外婆家 心的家

昨天看了一部非常棒的电影《爱回家》, 水晶版剔透的情感,朴素简单的生活气息,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安宁。

这部电影充分展示了导演李廷香的非凡实力,主演金乙粉是一个非职业演员,而她自身所散发出的自然本色,堪称最慈祥的外祖母。

古灵精怪的小外孙相宇,又穷又哑的外婆,浓浓亲情。单身母亲的尚宇妈妈带着尚宇来到乡下,将尚宇暂时留在78岁的外婆身边。 喝着可乐长大的小外孙,年事已高的外婆,他们近在咫尺,但却仿佛相隔几个光年般遥远。

后来我了解到,随着影片的拍摄,金艺芬老人表演渐入佳境,并且还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经常指出穿帮镜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个小小的村落,仿佛与世界失去了联系。告别了肯得基、游戏机和电视机,突然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乡村,相宇感到完全无法适应。孤独而又无所适从的尚宇只得把所有的气愤发泄到外婆身上,他开始捉弄外婆和乡下的孩子。

相宇为了买游戏机的电池,偷偷拿走了外婆的银簪去换钱;外婆的眼睛看不清楚,但是相宇为了自己方便,把针线穿的老长老长;邻居家的小孩总是拿来水果给他尝,但是他却戏弄这些乡下孩子,把外婆补了一个晚上的破鞋扔掉;不吃外婆夹到碗里的菜;醒来看到罐子里的水煮鸡大发雷霆,哭着说,这不是肯德基不是肯德基。

可是,外婆始终是温暖的,相宇半夜起夜害怕,要外婆守在寒风中等他上厕所;外婆自己舍不得吃,却把女儿带回的补品送给邻居;她背着小箩筐到镇上卖菜,让相宇坐公交车回家,自己却伛偻着背走过崎岖的小路;临走的时候,外婆不忘去看望镇上的老太太,临走时说道,我们下次还要见面,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

朝夕相处间,相宇渐渐喜欢上了外婆,喜欢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从电影一开始,根植内心的能量就频频苏醒,我闭上双眼,就能看到来自童年村落的星星,我多么想永远住在那个梦里。

可是,离别总会到来,临走的晚上,相宇在夜里仔细的穿好针线,并做了很多写好名字和地址的明信片,“我病了”,“我想念你”,相宇终于说出来自己对外婆的爱。看着相宇穿针的小手,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小时候我多么讨人厌啊,外婆给我做衣服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因为她总是要我穿针引线,而我却一次次的嫌麻烦,总是要喊我好几次我才不情愿的过来。

《爱回家》里精彩的生活片断,仿佛就是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再现,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外婆佝偻的身影,淡淡的表情,显得无比温暖。

看完电影,我想起了一首小诗,“故乡啊,那么小,小的只剩下两个字。”因为小时候我也跟奶奶住在乡下,四四方方的房屋,葱茏的大树,夜晚摇摇的月影,闭上眼睛,仿佛还能闻到小屋的青青草香。

一个人那么爱一片土地,有时反而是因为不在这片土地。人生苦短,我应该多回去看看。



 3 ) 爱·回家

整部电影从头到尾外婆都没有一句话,但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就像中国很多奶奶外婆妈妈一样,默默付出养育了一代人,默默看着我们长大,看着我们独立去闯世界,然后她们默默老去。其实我们能为她们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金艺芬的表演让人已经看不出任何表演成份,直让人怀疑那便是本色。祖孙之间的亲情,在时间的打磨之下,一点点显露出浓郁的色彩。影像是朴实无华的,传达的理念却是真挚的,自然会引起众多观者的情感共鸣。

 4 ) 《爱.回家》外婆无言的爱

  

    正如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的字,献给所有的外婆!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话,献给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

    有关冷暖温情的韩国生活片总能在我心底留下有形有状的印迹,看过要回味,回味时又会沉浸其中。我一直是电影画面里生活细节的忠实粉丝,不仅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连瓶瓶罐罐儿的小道具都能激起我心底无限遐想。尤其在无法张扬青春,设法要隐藏鱼尾纹的当下回首。

    像《爱.回家》这样的生活艺术片,在日韩电影界已作为颂扬民族文化的一股通俗叙事风存在于主流或非主流的映画环境中,其性格忽略票房的压力,无视电影语言的实验目的,也不在乎得奖与否,单纯为叙述清楚电影人的思想,映照观看者的记忆而作。也有着孜孜不倦探索并继承其风格的影视人,充满热情地不断呈现着一部部只为记录努力生活的人们的影视作品。

    韩国女导演李廷香应属这类影视人,从银幕长篇处女作《爱情倒后镜》到《爱.回家》,再到今年将要上映的《今天》,作品并不太多,但从她选材与拍摄角度都可明显感受到她迷恋生活寄情于普通人的执导风格。又稍区别于凛冽残酷的电影新浪潮,无论温暖,还是冰冷,力求客观贴近现实的原则决定了她的电影画面多了更多自然随和的韵味。

    可以说,电影《爱.回家》传达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亲情,其实也不够确切,就像总结一段生活,很难说它是成长中一堂教育课,还是记忆库里刻录下的甜蜜,总归包含着各色各异的酸甜苦辣。

    就像坐上火车,再换成公共汽车,最后盘绕一圈圈的山路,与妈妈一同走向外婆家的记忆。那回外婆家的路,被踩进去的是妈妈感受到安全的甜蜜,又一定是妈妈被生活折腰需疗伤的复杂心情。而在妈妈露头现尾的短少镜头中,不考虑外婆与外孙之间的故事,完全展现了韩国同样存在的社会问题,十七岁离家,成家又离婚,饱尝单身妈妈的艰难,又失业无力带孩子,甚至连给老母亲买双鞋子的能力都没有。看到这些,无法不长吁短叹。

    幸好这些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可是在罗列外婆无私亲情的点滴故事中,时刻刺激眼球的依然是“贫穷”与“老无所依的悲戚”。当然,我是放大了故事的灰色色彩。若放松心情体会祖孙两代人的温情,这部电影又调转车头,驶向了充满幽默与平凡的快乐生活。

    有些细节简直像住在我童年回忆中的秘密,长了翅膀,飞进了编导李廷香敏感的耳朵里,又从她的笔下生花,成形。我倒没有相宇那么调皮任性,相反还很会察言观色对大人拍马屁。但一样视奶奶、外婆为敌人,若爱唠叨,就多加一分讨厌;视爷爷、外公为银行,不给钱买冰棒,就往酒瓶子里灌水。总总矛盾与斗争,却从未做过输家,欺负他们的招数也在不断成熟。而在入学,或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时候,心存无限依恋。像相宇留给外婆的那两张贺卡所诉说的稚嫩亲情,外婆要捎信来,记住“我生病了!”“我想你!”这几个字。因为要离别,把生命中最脆弱的两份情“爱”与“死亡”,放进了刚刚滋生的牵挂中,生动地演绎了出来。

    其他的细节,如小相宇帮外婆认针穿线;相宇上厕所,外婆在旁等他免害怕;外婆帮他剪发,到底惹他不痛快(小时剪发,很少能让孩子满意高兴的);偷外婆的发簪,想换钱买电池;外婆炖整鸡,蘸盐吃法等等,太多让人一眼便能认出回忆之路的画面。虽然平淡,不说出来,却有一种未完全分享快乐的遗憾。

    而在电影开头至结尾的平凡生活中,相宇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非但没有削弱角色的魅力,反而突破了一些做作粉饰的“和谐”刻画方式。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论调同样影响着韩国的家庭。相宇的妈妈为生活奔波,没有精力教育孩子,但她却要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电子游戏机、旱冰鞋、匹萨汉堡等等对照着孩子粗鲁自私的行为,最为深刻的表现在相宇常挂嘴上的脏脏的口头禅,从不对外婆与妈妈用敬语的无教养状,整个拍摄风格传递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毫无疑问,外婆的形象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在本片拍摄地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婆婆金艺芬,在自家院子里被导演发现时,她不过是位正安享晚年的普通老人,据说老人一辈子只看过一部电影,便是自己演绎的《爱.回家》。对于她真实生动的演绎只能归功于岁月留在老婆婆人生路上的痕迹。而剧中,外婆聋哑却肩负大爱无言的文化精魂,恰也是岁月流逝的背影中,留在韩国人心中越来越珍视的瑰宝。

    2002年,“韩国国民弟弟”俞承浩在拍摄《爱.回家》时八九岁,岁月如梭,一晃已成美少年,且在2010年被韩国影迷推举为最有潜力的明星。话说凭借《爱.回家》闯荡出平坦星路,亦无异议。当年电影无意一鸣惊人,结果票房口碑皆大欢喜。除了剧本感动观众,导演拍摄风格得到认同,老婆婆与小俞承浩的精彩表演绝对是大功臣。或许记不清太多的故事剧情,却很难忘记聋哑的外婆与调皮捣蛋的小相宇。


 5 ) 外婆佝偻的身影看得人好想哭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依然感动地泪流满面。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年纪大了不能说话的外婆,一个暑假寄养在乡村外婆家的城市小男孩,各种温馨的,催泪的调皮捣蛋的场景,让我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

电影中有一段是小孩子要吃零食,要吃肯德基,可是乡下根本没有肯德基,外婆不知道小孩子笔划的肯德基是不是自己印象中的土鸡,就下山到城镇上为外孙子买鸡,回来的时候大雨倾盆,外婆连雨具都没有,佝偻着腰一手提着鸡,一手扶着石头上山。外孙看到外婆做出来的根本不是市场上卖的肯德基的炸鸡,而是水煮的土鸡就开始闹起来了:“我说的是肯德基,不是这个鸡,我要吃肯德基,肯德基!”说着还把碗扔到了地上,背过身去和外婆怄气。外婆口不能言,想比划些什么又忍住了,目光看着外孙的后脑勺,眼神里藏了些困窘,愧疚,无奈以及不知所措。

当时在想这小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外婆这么大年纪了,下山一趟都很不容易,更何况为了外孙想吃一顿鸡,不知花掉了她多少积蓄。可是,我们小时候又何尝没干过这些伤害老人的事情,嫌弃老人做饭不好吃,做事慢吞吞,同她说话总是讲不清楚,我们也曾埋怨过。这一幕,特别的有共鸣,小孩子无意间说出的话是最伤人的。

外孙在外婆那里只度过了一个暑假,后来小孩子懂得了老人的心意,慢慢迁就,慢慢适应,有个场景非常感动,老人眼神不好,不能很快穿针引线,外孙就在旁边默默给外婆递穿好线的针,这个场景非常和睦。

分别的时候,外孙教会外婆几行字,说:“外婆你不会打电话,要是你想我,就给我写信。我看到信就会过来看你。”外婆点点头一个人缓缓地,沉默地走向一个人的回家之路,背影十分令人想哭。

这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外婆的扮演者全程一句话都没有,可是眼神表达了太多内容,非常有戏。我看到了天底下的外婆对于外孙的关心,疼爱与包容。

我也想起我的外婆了。

 6 ) 童年的回忆

今天终于看了那部韩国电影《外婆的家》
外婆~
什么都不懂
不识字
不会讲话
只会点头
孙子急了她也只会在胸口画圈圈表示对不起
好怜悯她
可是她的世界格外单纯
我又极度羡慕她
大家总是夸赞她的菜种的最好
邻居家的小孩总是拿来水果给他尝
她会将女儿拿给她的补品拿给生病的邻居
她背伛偻着
拄着拐杖
艰难的走过崎岖的小路
去镇上卖掉蔬菜
换来孙子想吃的鸡
让孙子坐车
自己拐杖回家
镇上的老太见到她时说
我们要经常互相看看
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
七岁的外孙
淘气
顽皮
把外婆补了一个晚上的破鞋扔掉
把外婆的银簪偷来去换游戏机的电池
因为害怕半夜要外婆守在寒风中等他上厕所
责怪外婆因为外婆大早去集市换来的鸡只做了普通的水煮鸡给他
而不是自己爱吃的肯德基
生气外婆给自己剪了个锅盖头
无理地舀掉外婆夹给她的菜
戏弄乡下的孩子
并没有被责怪
反而在关键时刻被那孩子救了
童年
总是有好多的回忆
小孩的童趣
全是本性的流露
真实
让你对他做的错事没法愤怒
 
在即将离开外婆家的前一个晚上
孙子一遍又一遍得教外婆写字
“我想念你”
“我生病了”
外婆年老眼花
怎么都写不出来
孙子急得边哭边说
你不能说话
又不能打电话
所以你要给我写信阿
外婆
你要是生病了
就寄一张白纸来
我知道是你
会马上来看你的
外婆哭
孙子也哭
那个晚上
孙子认真地把所有的针都穿好
睡觉了又打开灯
为外婆准备了写好了地址和收件人的明信片
第二天
孙子要回汉城了
路上没有和外婆说一句话
上了车又下来
递给外婆自己最钟爱的明信片
背面用蜡笔画了各种生病和思念的小人
每张上面都公正地写好“相宇收”......
 
总是能在戏里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仿佛看到
外婆在身边轻轻地扇着蒲扇
替我赶着蚊虫
站在屋檐下
唤我回家吃饭
从菜地里摘来新鲜的瓜果
塞进我手里

 7 ) 其实这个故事很可悲,男孩的母亲并没有担起照顾年迈母亲的责任!

不解电影海报上小男孩和外婆相依偎的镜头是在电影的哪个地方出现,我想应该是没有的,从头到尾,小男孩从没有和外婆有过如此亲密的身体接触。

很多人看了这个电影会说很感人,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外公或者爷爷奶奶,但是我却有更深一层的疑虑与不满。

归根结底,小男孩的妈妈,那个婚姻不幸、事业无成的中年妇女,成天显得闷闷不乐,火冒三丈,对孩子很不耐烦,当见到把她拉扯大的哑巴母亲时仍然没有半点的关心与牵挂,送给母亲的礼物仅仅是一盒内衣,还有不明不白的一盒营养品。对年迈的母亲没有关切的话语,只想把儿子丢下便一走了之,母亲急切的用手势示意她过一夜再走,而她却连陪母亲说说话、一起在乡下的老屋里睡觉都不愿意。

实际上小男孩在整部片子里面的行径都是很令人厌恶的,最后忽然对外婆的留恋其实有些突兀。为什么7岁的孩子会这样子对外婆呢?我想肯定是因为他的妈妈从来教育他要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不能说话的外婆,他的妈妈从来没有和他讲过外婆的一生,外婆如何把她抚养成人,因为她自己对外婆没有丝毫的感恩和爱,所以7岁的孩子当然并不会了解到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么一个陌生的乡下哑巴老太婆。

孩子是单纯的,他们需要家长的教导、为人处世的原则、孝敬长辈的责任,然而剧中的母亲并没有做到一个母亲该完成的职责。她婚姻的不幸,事业的坎坷,我想或多或少与她没有感恩之心有关吧。试想连自己亲身母亲都可以撇下不闻不问的人,如何让身边其他的人来信任她呢??她并不值得被爱!

电影的最后,小男孩被妈妈接走了,留下苍老不堪的外婆继续一个人的孤单生活。她没有钱,甚至不会说话,我真不敢想如果她生病了谁会来照顾她?为什么不把她一起接去城里生活呢?她并不需要怎样高档的房子,丰盛的食物,但是她需要有人照料啊,77岁了,怎么能忍心把一个人留在乡下让她自身自灭呢??

忽然对韩国这个民族非常厌恶,这个电影拍出来只是为了赚观众的眼泪,却没有把“百善孝为先”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传达给观众。小男孩能做的只是定期给外婆寄卡片,而真正该背负这个责任的应该是成年的妈妈,但是电影就这么结束了,我只能叹息一声...

 8 ) 我自己亲手写的影评

按语:很久没有被感动了,有一部电影,我看过后真的被感动了,一部很朴实的电影,但又很容易让人动容的电影,也是一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和儿童该看的电影。这就是《爱*回家》。

         我想念你

(……)
你好!今天我参加了本学期的第一门课的考试——影视艺术欣赏。考试内容就是看完电影《爱*回家》,后写影评。我哭着看完了电影。
下课了,同学打开了灯,刺痛了眼睛,其实是哭痛了眼睛,我掩住眼睛,走出教室,到角落里大哭一场。返回教室,开始给你写信。
之所以不写收信人,因为我也不知道把信写给谁,究竟是写给你,还是写给外婆。外婆不识字,突然把这样的一封信寄给她老人家,由小姨念出来,肯定会变味的。
老师太不该放映这样煽情的作品来做为考试内容,我不去“百度”和“GOOGLE”别人的影评。而这学期讲述的色彩,节奏,亮度,声响,音乐,对白等专业内容都统统让开,全不在我的影评范围,因为。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我完全忘记了课程和考试。我只知道我在哭,在不停的哭。
第一感觉就是,今年我要回外婆家过年,不和父母一起过年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她在乎的不是等到我功成名就后去孝敬她,普天下的父辈,祖辈,需要的是我们的爱*回家。
影片中的哑,聋,驼背的的外婆和外孙相差70岁,我和外婆相差近60岁,。当然我没有小男孩儿那样调皮和霸王,因为,当我送过去的时候还不到两岁,现在设想,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照顾一个不足两岁的孩子和一个一直生病的外公是什么概念。
小男孩儿成佑其实和我很相像,我家在县城,当然有电视和电灯用,外婆家在乡下,用的还是自制的煤油灯。当然,由于家教甚严,我不可能放肆的跟成佑一样做个霸王,感受生活境况的落差,都化为抠枕边墙纸的动力,或是用指头一次次“不小心”戳得到处是洞洞。
里面有几段是让人心颤的,另我咬住手背才没有哭出声音的几段。
(一)穿针
成佑由不耐烦至最后深夜将线团上所有的针穿满线,长长的线穿不尽期间的爱。外婆的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不清的,虽然换了N个眼镜,但还是无济于事,我也曾和成佑一样,不耐烦的去帮外婆穿针,因着自己的眼睛好,体味不到穿针的困难,也因着嫌麻烦,同样把针线穿的长长的,,以至于超过了我的身高,虽然我也知道这样使用级易打结。
(二)新鞋和旧鞋
乡下商店里的鞋子自然没有汉城里的漂亮。但汉城准备的鞋子赶不上孩子日渐增大的脚掌。不合脚的鞋和路是永远都有的。于我,从每年的夏天到冬天都住在外婆家,我就年复一年的穿着外婆亲手做的鞋子,至今在我大学寝室里的床下还有外婆亲手做的棉拖鞋,能够有一双81岁的外婆亲手做的鞋子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三)思念
成佑终于体味到婆婆的爱了。当意识到自己要返回汉城时,他教会了不会说话的的婆婆识字和写字。“我病了”,“我想念你”《爱*回家》在此处升华,成佑用涂鸦的图片表述他的爱和思念。尽管婆婆最后还是孤独的生活在乡下,她收到了孙孙的信:我想念你。
   大脑一片空白,我很想现在回家,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许世界就是这样,我们长大了,我们得到了青春,但我们同时也在失去着他们,令人痛心的规律。
还是头痛,我只清晰的感觉到,我想念你。

 短评

献给每位做外婆的人。 :)

3分钟前
  • Sweetkiller
  • 推荐

外婆家,下雨时候的天井,墙头上的宝石花,埋在粥里的面团,傍晚时呱呱叫着回家的鸭子,干涸的水渠,只收得到一个频道的电视机,夜晚慢慢摇着的蒲扇……外婆越来越弯的腰,外公越来越严重的耳背,癌症去世的小外公,远走高飞,远走高飞,一年只能见上这么一次半次的,外婆家。

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她手忙脚乱地满足你所有不懂事的要求,心甘情愿把她所拥有最宝贵的东西给你,而等你开始学会拥抱他人的时候,她却只能佝偻地站在时间的路口,目送长大的你远去。有些人给你的,你知道你用一辈子都偿还不起了。

8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炖鸡那我真想把那崽子炖了

10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扮演外婆的演員金亦芬,1926年出生在慶尚北道,10年前老伴去世。她靠院子裡的100多棵胡桃撫育了1男2女。她在只有8戶人家的山溝(電影拍攝地)裡生活了一輩子,在自家院子偶然被導演發現。開始她拒絕出演這部影片,原因是劇中人物穿的衣服太髒,怕給兒子丟臉。她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生平第一次看的電影是

14分钟前
  • 佛小FoChaos
  • 力荐

看到他们带孩子回家过年,孩子们就一直在玩手机玩平板,对爷爷奶奶大声呵斥、爱理不理、嫌这嫌那,更别说叫声爷爷奶奶了。这片子特应景。7.6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高难度拍摄。

19分钟前
  • 飞年
  • 推荐

希望中国尽早拍出此类片子,并在末尾打上:献给天下所有婆婆

24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沉默而穷苦。然而这穷苦之中,仍有沉默而涓涓的爱。许多,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人生的幼年,都得到过这样一位年长女性不计回报的照顾与关爱,而我们最终也都无一例外必然的辜负了她们。看看这片子高到有些“畸形”的分数,就是一份份的愧疚堆积使然。

2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献给所有的外婆”

31分钟前
  • 力荐

最喜欢的韩国片。有事才想起,这是很多为人子女者的通病,但父母却一直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大爱无言,大音息声。回家的路怎么都不会太远。珍惜~

3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外婆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泪点…好久没看这么感人的电影,5星几乎都是感情分!

3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外婆,如果你病了就发个空信,我就会知道是你,我会尽快来,好吗。

38分钟前
  • 半截龙女
  • 力荐

上车 送相宇上车的时候 我哭了……

40分钟前
  • 焉师傅
  • 力荐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整部影片像涓涓细流一样,影片中,小细节体现着小男孩在慢慢成长。外婆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婆婆说的那句话真是让人难受,年事已高的他们感觉对死看得很淡。最后,外婆佝偻的背影真是孤独,小男孩说要记得写信给他,可是外婆又有多少时日能够写信了呢?很多时候一转身便已物是人非

45分钟前
  • 顾俏乜
  • 推荐

知道那种自己都很痛的感觉吗?比身体上的疼痛更加彻骨的感觉……

46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力荐

看到镇子上的婆婆跟外婆说“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这个时候哭了,语气那么平和

49分钟前
  • xzzzzzx
  • 还行

外婆好可爱哦~

52分钟前
  • 可可肚子
  • 推荐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和我所经历的很相像,所以,看着电影就觉得是往事在重放。有很多小孩不懂事的情节,看得实在是揪心,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愧疚之心,可能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曾做过会令自己懊悔终生的事情吧...

55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大概是因为用了非专业演员,竟然拍出了伊朗电影般的质朴感,南朝电影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不过很多伊朗电影要自然多了,这部的导演意图这么明显、目的性这么强,大部分人还能入戏我才惊讶呢,豆瓣评分虚高太多,IMDb的7.8分靠谱多了。

56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