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加十

剧情片台湾2011

主演:舒淇,梅芳,张韶涵,戴立忍,桂纶镁,高捷,柯有伦,林辰唏

导演:王小棣,王童,朱延平,何蔚庭,吴念真,沈可尚,侯孝贤,侯季然,张艾嘉,张作骥,陈玉勋,陈国富,陈骏霖,杨雅喆,郑文

播放地址

 剧照

十加十 剧照 NO.1十加十 剧照 NO.2十加十 剧照 NO.3十加十 剧照 NO.4十加十 剧照 NO.5十加十 剧照 NO.6十加十 剧照 NO.13十加十 剧照 NO.14十加十 剧照 NO.15十加十 剧照 NO.16十加十 剧照 NO.17十加十 剧照 NO.18十加十 剧照 NO.19十加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43

详细剧情

       由金马影展发起之《10+10》电影联合创作计划,号召台湾电影人大团结,共汇聚二十位台湾电影导演,每人分别拍摄五分钟短片,以「台湾特有」为中心题旨,但不限形式与剧本内容,完全授权给每一位导演自由发币挥、想象与创作。《10+10》意谓这二十位导演将拍摄出片长一百分钟的电影, 影展也期待这聚合一气的影响力,激发出远超过影片本身的庞大能量!  这二十部“台湾特有”的短片,类型有温馨、有纯爱、有惊悚、有纪录、有荒谬、有黑色喜剧、有社会写实亦有魔幻想象,有旧日重现亦有当代现况,议题包涵了城乡差距、时代变迁、自我嘲讽、校园暴力、家族情感、青春情怀、媒体力量、历史回顾等等,全面观照了台湾社会过去这百年来的变迁,也从中掏洗出历史洪流里不可或忘的记忆与情感。金马影展期待《10+10》不仅只是一部电影,在值此百年之际,汇聚这些优秀导演们的创作能量,透过影展向国际发声,让台湾的文化与创意软实力更被全世界看见。

 长篇影评

 1 ) 被禁至今的优秀国产青春片,终于等来了资源

国产青春片这些年被以郭敬明为代表的各路莫名其妙导演轮奸了一次又一次,观众也早已在一次次小三、堕胎、出国留学中麻木,如今的国产青春片要么以当红明星做卖点,要么只剩廉价的情怀,就是不见真实的青春。 我们不是没有真正的青春片,只是被禁了。 《狗十三》,曹保平导演2013年的作品,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拿奖后,有一阵子几乎销声匿迹了,不说公映,网上连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这部电影我在豆瓣上标记了快两年,直到前几天有雷锋带来了资源,看过以后才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被禁。 这要从导演曹保平说起。 曹保平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副业才是拍拍电影。 很多人对曹保平的认识来自于口碑极佳的《烈日灼心》,8090后老人大概知道《李米的猜想》。 和他合作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在他的电影里完成自我突破,在他的调教下达到自己目前为止的最高水平。 周迅饰演李米拿了10个奖,达到了自己演艺事业的小巅峰,《烈日灼心》在上影节一举拿下三个影帝,《追凶者也》又让刘烨成了上影节影帝。 他一直坚持拍摄现实主义电影,而且自我要求很高,是中国目前现实批判主义电影的旗帜。 这就很容易理解他的电影为什么不容易过审。 就拿《狗十三》来说,揭露,质疑,挑战,批判……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恐怕都不受待见。 一:少女李玩的疼痛青春 影片讲了一个13岁少女的成长阵痛,陪伴她走向成人残酷世界的是两只叫“爱因斯坦”的狗。 这种成长的阵痛能够引发隔着屏幕的观众的共鸣,如果你也有过这样孤独无助的青春期。 影片女主李玩总是古怪而沉默,倔强且敏感,这样的残缺性格是爱的缺席导致的结果。 李玩爸爸妈妈离异,各自组建了新家庭,李玩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爷爷奶奶不是不心疼她,但李玩13岁了奶奶还不知道她不喝牛奶。隔代的亲人也许能提供生活的照顾,却很难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然而事实上是,即使健全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匮乏的,孩子吃饱穿暖学习好就一切万岁,有多少家长会站在孩子角度,倾听孩子的声音。 大人们都自顾不暇。 这样的大人在影片中就是李玩的爸爸。他工作很忙,忙于谋生,忙于周旋虚伪的人际关系,对李玩的关心很少,甚至会叫错李玩的老师。 当他无法理解李玩为何会执着于找一只狗而把家庭搞的鸡犬不宁时,他的教育方法只有暴力解决,狠狠打一顿,打到你听话为止。 在家庭教育当中,暴力是最低效、落后的方式,因为它的负面效果要远远超过它带来的正面效果。可这是多少国人家庭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多少代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成为父母不用考试,也没有人去评估他们的教育方式,而由此的带来的痛苦多数由孩子承担。 相较于挨打带来的生理疼痛,内心的冲突和不被理解、爱的缺乏、对残酷虚伪成人世界的不解才是真正的痛苦之源。 她不了解为何成人的世界充满虚伪,为何大人们永远听不懂她说的话,却还自以为是。 二、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 影片的片名英译为Einstein and Einstein,这很有意思。 丢掉的爱因斯坦 李玩的爸爸没有想过李玩为何会那么在意一条狗,那是因为在她的孤独宇宙里,只有狗会亲近她,陪伴她。李玩喜欢物理,就给狗起名爱因斯坦。 假爱因斯坦 继母为了哄李玩,找来了一条和爱因斯坦长得差不多的狗,说爱因斯坦找到了。全家人都说这就是爱因斯坦,只有李玩是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孩,她说,这不是爱因斯坦。 大人们说你就当它爱因斯坦好了,都是狗,有什么区别? 可是在李玩眼里,爱因斯坦是重要的陪伴,不只是一条狗。 假爱因斯坦成了真爱因斯坦 弟弟用晾衣架打狗,狗失去安全感咬了弟弟。家里人都认为狗疯了,爸爸用拖把打狗,狗叫得更惨烈,只有李玩看到了那一刻狗的无助。 她慢慢靠近,用手轻轻抚摸,狗慢慢安静下来,李玩泪流满面。那一瞬间,李玩看到缩在卫生间瑟瑟发抖的狗,就像看到了孤独成长的自己。这时候,李玩认为它变成了她的爱因斯坦。 真爱因斯坦不再是爱因斯坦 影片结尾时,李玩和表姐在路上遇到了丢失的爱因斯坦。 当表姐坚持说那就是爱因斯坦时,李玩轻声对狗的主人说,对不起,我们认错了。 转身后,她对表姐说,我好害怕爱因斯坦认出我,向我扑过来。 而后,一个人跑到无人之地哭到不能抑制。 这时候李玩已经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完成了对残酷的世界认知的洗礼。在她吃下狗肉的那一瞬间,她已经越过了成长的阵痛,向这个世界妥协。 她也要长成一个虚伪的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所以她放声大哭,只有身后围墙上残留一半的寻狗启事知道,她曾经用力对抗过这个世界。 三、没有一个人是坏人 尽管满是伤害,甚至有极致的暴力,但影片没有恶人,有的只是各种误会、不理解、及因此带来的冲突。 三世同堂,观念不同,但没有人有恶意。反倒是三代人各有各的成长困境。 爷爷奶奶关心李玩,给她做好饭,让表姐多陪陪她,却不懂李玩在想什么。同时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脱节者,年轻人和这个世界都离他们越来越远。 爸爸也不是一个彻底的暴君,他也只是城市里无数个活不明白的中年人之一,在社会的重压下苟且生存。他也想对孩子好,但找不到方法,他不知道孩子要什么。他也会高兴时亲吻孩子,在打过孩子之后他也会流下眼泪。 李玩也不是一个叛逆的坏孩子,她学习好,为爸爸着想,也想尽力拉近与同父异母弟弟的关系,也会在公众场合配合爸爸让爸爸开心。 继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错,她甚至也在努力讨李玩的欢心。 但当这些人被绑在一起时,总觉得有人是不快乐的。 四、比青春片更多的 虽然描写了少女的成长,但影片并不只是青春片。 有对教育的质疑。 有对极致父权的拷问。 有对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批判。 有对中年人生存困惑的同情。 这就是好电影的魅力,电影的故事情节看起来简单,但底下的东西有内省的复杂,故事里有张力。

 2 ) 还真是CTM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故事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狗十三》是一部直白的电影,一上来就是一组交叉镜头。女儿李玩畅谈梦想,父亲等待新生。但镜头一转,围绕着中国特色的考试教育,多数人读书时遭遇过的长短脚科目,父女就爆发起了冲突。

“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你好”,但女儿拒不让步,结果父亲粗暴干涉,矛盾就此结下。 所以到了结尾处,父亲在车内泪眼朦胧,称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之际,父女间又达成了和解。但在此时,李玩似乎突然长大,接受了棱角被磨平,安静、懂事,听大人的话。她不再希望甚至害怕找到爱因斯坦,也不再提什么平行宇宙时间简史,她终于落回了眼前的真实世界,镜头又注视着更弱小的弟弟。 不少人会事先猜测,这可能是一部讲述人狗情缘、大爱暖暖的正能量电影,不想事与愿违,《狗十三》是掉转直下,戳破了任何美好希望的可能,看着叫人不舒服,久久缓不过气。电影片名里的狗,两条爱因斯坦,它们成为了父女战争的易燃易爆物品。 这类青春成长题材,光是中国内地就有多部。它们往往一上来就告诉观众,这是个问题学生,逃课、叛逆、离家出走,人物形象上早早做好了引导。《狗十三》的李玩显得更真实一些,她并没有那么出格,一身校服,脸上还写着稚气。电影的冲突矛盾几乎全部来自家庭内部,尤其是在演讲比赛上,真正令她紧张、腻烦和悲伤的对象,也正是父亲。这是一个缺失了母爱的小女孩,她那微薄的家庭爱意来自爷爷奶奶,同时还要被新生的弟弟所瓜分和剥夺(尽管在大半时间里面她并不知情)。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无处可逃,毕竟那个人也是生她爱她的父亲——即便这种爱在很多时候是错误的。如此深入的教育理念灌输,以至在打出这行字时候,我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不想编导的诉求太过强烈,《狗十三》又变得过于直白。比如,在李玩尚未真正和小狗形影不离时(或许她真的是太过孤单),小狗便走丢了,她嚎啕大哭,瞬间爆发。又比如结尾处,为了为了引出父亲到李玩再到弟弟,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成长循环,电影又多出了喝牛奶滑旱冰,好似例行的总结拔高。倘若修剪一些枝节,在少女独自落泪那里收场,力量恐怕不会有任何削弱。眼下的局面则是,《狗十三》有不少斧凿的痕迹,人物动机和桥段设计都太过明显。时间跨度上,还是因为弟弟的存在,反而出现了不小问题,他的成长速度,远快于李玩的升学速度。 全片拍得最好的段落应该是突然的家庭暴力,这一段太过真实,以至于我在想,有朋友说它是这一年最震撼的电影,大概是来源于此处吧。明处的父权威严以外,后面卫生间打狗,李玩去安慰吠叫的狗,父亲拿着网袋,一直站在了她背后。置身于景深处的父亲虽然虚焦,却牢牢紧盯着猎物,他要捕捉的对象不再是狗,而是女儿。这是一名焦虑的父亲,他不是酗酒烂赌的绝对负面形象,却好像随时都会爆发。在自言自语里头,这名“永远在忙”的父亲也会有由衷的喜悦,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北京的金山上》,与女儿所听着的摇滚乐完全是两个世界。当然,影片中显得太满的配乐又是另一回事。 《狗十三》还有教室内被击落的蝙蝠,有楼上被120拖走的“鸟人”,动物不可能凶猛。救济站一段,李玩寻找着第二只爱因斯坦,镜头里是一片接一片的牢笼,许多狗狗在对视张望,寓意无需多言。凶猛到有些“不可教”的李玩,难逃被打击、驯化,最后主动接受了规劝,吃下红烧肉,戴上了成长的紧箍咒,步入了成人的世界。在大人描绘的孤独境界面前,她的孤独就好像就像墙上的青藤,只能悄无声息地蔓延。 如此切身的青春成长故事,没有美化和希望,只能情愿或不情愿的妥协和服从,恐怕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基本无抵抗力。之前一版电影,看到结尾字幕出现关爱动物和不吃狗肉,我就在想,这是哪跟哪。在死命虐观众的同时,《狗十三》想批评的是父权威严以及中国教育方式。

当然可以直接说了:电影的片名,就是一句粗口。毕竟很多时候,粗口比谎言腻语来得更为真实。 ■ 链接:《鱼缸》、《单车少年》、《星空》、《十三棵泡桐》

【刊载于 《北京青年报》】

 3 ) 咱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本来我是不打算写影评的,因为电影看了大约半小时的时候,我是打算走人的,而且我给朋友发了消息,大概意思就是这片子别看了,不好看。

但我并没有走,而是打开了手机豆瓣,我想看看豆瓣评分怎么样,豆瓣上的各路人马都是什么看法,是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恶评如潮

然后。。。我看到一水儿的。。。五星。。。

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

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本着豆瓣的品味绝壁不可能和我完全站在对立面的角度,我告诉自己,看下去。。

现在我看完了。。

此刻心情

下面我首先谈谈这片子让我一度崩溃到回旋加速的角色表现:

1那老头儿:

一开始,李玩她爷爷就是一个宠溺孙女的老人家,慈眉善目,嗯,这没啥。

后面把狗搞丢了追着出去和孙女一起发疯就为了披一件衣裳,嗯,我也能接受。

但是,怎么摔了一跤之后性情大便!?大变!?

是精神分裂?

你前面可以因为把狗丢了怕的那个逼样,后面还能怒不可遏,就因为孙女关个房门?

脚伤了,脑子也跟着坏了?好大的胆子!

2 李玩她姐:

全班英语第二,嗯。。。没啥

然后就开始接吻,嗯。。。没啥

和大人一起认新狗是旧狗。。嗯。。。没啥

然后因为男朋友变心了,意味深长地复述了那一句“hypocrisy”,嗯,伪善,啥意思?点明了全片的主旨?

ok ok 我们继续

后面李玩狗丢了,她哭了。。

男友变心了,她喝酒分手,然后。。。

李玩物理比赛拿奖,她开心的和爸比一起去接李玩放学并送去祝福。。。

后来邂逅了那狗,非常急迫地当街认狗。。。

这角色。。。存在的必要性是啥?

3 李玩她爸:

全篇槽点之王

先从那个将李玩的手砸在门上的镜头说起,让我想到了无间道里曾志伟砸碎梁朝伟石膏手的一幕

太像了。。。那个霸气。。那个决绝。。那份肃杀。。。

好。。。你是大哥。。你牛逼。。。

后面把女儿拖下楼梯扔进副驾驶,动作一气呵成。。。。可以。。

回来后开始家暴。。。巴掌来回甩。。牛逼。。。牛逼。。。

问题来了。。。

你这么牛逼家里人知道吗?

然后女儿刚洗完澡,立马又变回了“我才是那个最受伤的男人”,让女儿坐你腿上?

逗我?

后面你二婚老婆和你犟嘴你怎么不上去扇一巴掌?你不是牛逼吗?

后面女儿英语全年级第一,瞧把你高兴坏了

一边开车一边要亲亲女儿,霸道总裁啊。。。还亲了两次。。

你女儿问你和前妻怎么认识的,你竟然哭了?

哭的时候还无比浪漫的设计了一个遮住女儿眼睛的动作???这么浪漫的一个动作和你这素质匹配吗?

你都这么牛逼了,给女儿介绍二胎(就是那个带把儿的小沙雕)时,你怎么就尴尬了?怎么就难以面对了?你带着女儿去溜冰都不忘要恶心她一下是吗?你怎么这么恶心呢?怎么就这么分裂呢?怎么就这么变态呢?

这片子的两颗星都是给女主角的,小姑娘不容易。。。

以上

============================分割线==========================================

鉴于很多人不明白“角色设计的不合理”与“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决定和大家严肃地聊聊

1 李玩

我原文中并没有提及李玩,因为我觉得女主角演的不容易,现在我就来谈谈这个角色。

各位,你们不觉得这是一部“恶人全得”的电影吗?

这部电影会给即将成为家长的一代人造成这一种错觉:小孩儿的天分是可以随意改的。

怎么讲?一个英语是学渣的人通过努力成为了年级第一(这个第一的前提是物理竞赛照样拿奖)

当那些有语言天分同时也努力学习的孩子不存在?李玩她爹一套还我漂漂拳就打得小孩儿上进,那以后小孩儿的学习是不是靠打?打就完了嘛,呐,你看,第一名就这样打出来了。

2《无间道》

随便提一个场景,韩琛在泰国机场和泰国人搏命的那一段,看下面几张图

泰国人真的在思考

利诱

如果是一般的编剧,如果按照《狗十三》的水准来处理,韩琛说完这句台词,泰国人应该立马改变态度,激动地握住韩琛的手,泪流满面“给我个机会。。。。我。。。我想当老大”,然后二人拥抱,韩琛回国,泰国人回家等消息。。。。

但是!《无间道2》没有这么做

因为那样做不!合!理!

当时的形势是“你知道,你跑不掉的”,在这样一个形势下,韩琛说了第二句话

动之以情

一般到这里,电影也可以交代了,一般商业片就算过得去了。晓之以情嘛,泰国人被感动了嘛,然后二人拥抱,各自回家。

但是!《无间道2》没有这么做!

因为那样不够好!!!

当时的形势是“你知道,你跑不掉的”

所以不仅有台词,还有动作设计!

我把命交给你

这个把枪交给对方的动作,代表了诚意,和那句“我知道我跑不掉”相呼应

到这里,这已经是一部很爽很不错的商业电影了

但是!《无间道2》没有那么做!

因为这是无间道!!!

于是就有这一幕

泰国人交给天

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泰国人决定把韩琛的命交给上天

看到没有,没有一个角色有把握控制全局,这才叫合!——理!——

更不用说韩琛在交枪的时间里,泰国人的眼神,旁边傻强的眼神。。。太棒了。。。

说到这里,咱们回到《狗十三》最后,李玩他爹那个车内遮住李玩眼睛的设计

我就问问所有打五星的人,所有喊着“你的童年是幸福的!”的人,这样的设计有铺垫吗?如此浪漫的设计和李玩他爹在电影中的表现匹配吗???

你们现在明白什么叫好电影了吗????昂!!!?

ps1:我之所以厌恶最后李玩她爹“捂住李玩眼睛”的设计,因为这个设计有洗地的嫌疑,在“李玩的悲伤”尚未被讲清楚的前提下,尚未有足够留白的情况下就想搞一个“大和解”,实在令人厌恶。

PS2:别再说什么我看不懂之类的,要说也说点新鲜的。 ps3:为什么一个“少女如何从不吃狗肉到吃狗肉”的成长题材的电影,要放在一个“一家子都面目可憎处处为难且情绪复杂多变不稳定”的单亲重组有二胎的家庭环境中?能讲的清楚主题吗?两个小时的电影能讲清楚这么多复杂的糅杂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吗?

 4 ) 《狗十三》:一部青春的规训史

小学四年级前,我特别喜欢画画,某个亲戚以此骂我沉溺画画成绩变差,最后我被迫放弃。日后再画,全然找不到小时候那种一张纸一支笔能画上一整天的纯粹快乐了。还有很多事,如鬼魅,如幻影,战战兢兢,很晚才释怀和解。大人们觉得无足道的事,那时候是我的整个世界。

作为一个很早就被说懂事的男生,《狗十三》让我对这假惺惺的世界本能地感到厌恶,也觉得可怜。我向来最不忍看到敏感孤僻的小孩,因为大多有破碎之处在。童年与青春大抵是最偏离实用与功利的时期,可有的人提前从梦中被叫醒,过早被剥夺了幻想的权利。所谓的成长,向来是一件代价很高的事。

在福柯的论述里,那些看似更文明、更人道、更温和的惩罚方式,其实促成了某种「规训」。它给人带来的不是肉体的疼痛,而是更具侵犯性的心理控制。它要求人发生内在的转变,要求其内心皈依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成年人世界里,对孩童强制要求的「懂事」,其实也是一种规训。曹保平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

《狗十三》

这个社会有太多强忍的,牙齿掉了往肚里咽的苦楚。懂事实则是父权社会里隐晦的控制,它要求我们习惯在外人面前佯装坚强。我们在这个过程里有太多想说出口的东西,可是活着活着,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愿意说了,或者不敢说了。大家处心积虑地反复练习,克服自己的任性、软弱,直到不再喝醉和深夜痛哭。

人都是在一瞬间变得铁石心肠,把最后一丁点儿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泡沫丢弃,然后在这木然的世界里呼吸匀停。

这就是他们所要求的懂事。

《狗十三》是一部青春的规训史。

电影以一段李玩的自述开场:「你知道人总是这样的,你在夏天很难理解冬天有多冷,到了冬天又忘了夏天有多热,如果存在平行宇宙,这样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十三岁的她因为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父亲再婚后又添了儿子,一直选择等时机合适再告诉她。

《狗十三》

李玩的父亲是典型的父权观念下的家长,口头上说着为人父母,可在实际的成长中却是缺席的。李玩爱好物理,但为了提高她的成绩,他硬是把她在学校的物理小组换成了英语小组。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太过粗暴后,买了一只小狗送到爷爷奶奶家,作为弥补。

起初,李玩由于和父亲的芥蒂,并不喜欢这只小狗,但小狗在箱子里挣扎哀嚎,融化了她内心的固执,她把它取名叫「爱因斯坦」,并让它和她一起睡在床上。自从有了爱因斯坦后,李玩找到了情感寄托,她会给它做狗粮,和它吃一样的食物。

《狗十三》

李玩的姐姐李堂成绩很好,父亲叫她过来教李玩英语。有一天晚上,他们回家后发现爱因斯坦不见了,原来是爷爷在白天出门买菜时把它弄丢了。那一晚李玩跑到街道上,不知敲了多少户人家的门,一再询问它的下落。李堂带着爷爷找到她,劝她回家,她却任性地推开了爷爷,让爷爷崴了脚。她回到家后紧闭房门,眼泪扑簌,把音乐分贝开到最大,在窗户上写满爱因斯坦的名字。她身体里游荡着无处诉的孤独。

李玩的继母想了一个办法,买了一只与爱因斯坦接近的小狗以假乱真,但并没有瞒过李玩。她不理睬那只小狗,依然沉浸在失去爱因斯坦的悲伤中。她找高放一起喝酒到深夜,奶奶出门找她而迷了路。父亲知晓后,再也无法容忍,狠狠地训斥李玩,鲁莽地伤害了她。

《狗十三》

这个夜晚,她感受到父权的暴力与威慑,她不再拥有可以无理取闹的孩子的特权。她在害怕中学会沉默和妥协,开始变得乖顺,谨小慎微,收敛自己的脾气。

在英语课堂上,教室里误入了一只惊惶的蝙蝠。它是这个陌生世界的闯入者,在一片惊奇、憎恶和冷漠里,它始终找不到出口,最后死在了英语老师挥掷的书本下。没有人对英语老师这个举动感到意外,除了李玩。她直愣愣地站着,惊愕又恐惧,周遭一切褪变得陌生。她开始同情那只小狗,它弱小的境遇,和死去的蝙蝠,和自己并没有多大差别。回去后,她就接纳它,叫它「爱因斯坦」。

她也没有排斥那个叫昭昭的弟弟,但这是她不得已的卑微和顺从。孩子们的感受永远是被忽略的,父母在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在众人都在给他欢庆生日时,她落寞地退后,待在一旁。李堂把手放在她手上,被她推开了,她逐渐蜕变得坚硬,不需要怜悯和安慰。

《狗十三》

伤害在缺乏自省的家庭永远是恶性循环。不久,李玩再次失去了这一只「爱因斯坦」。它因为咬伤了昭昭,被继母勒令送到狗肉店。那一天,她跑遍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狗肉店。

回去后在楼道口,她看到了一个过度肥胖臃肿的男人被抬在担架上,朝她撅着嘴,发出鸟叫声。她发现了令她惊怖的事实:原来她每晚听到的鸟叫并不来自楼上人养的鸟,而是这个男人发出的。他像是导演刻意安排在电影中的隐喻:这个社会永远不乏孤独怪异,又不合时宜的失败抗争者,他们是没有长大的大人。沉溺在自我世界,练习鸟叫,也许是他唯一能彰显自我存在的事。

《狗十三》

父亲一直答应着要带李玩去看天文展览,但展览最后一天,父亲要和张哥吃饭,让李玩一起陪同。席间,张哥问李玩平时看什么书。李玩说,《时间简史》。张哥摇摇头说,那都是小孩子看的书。成年人的世界充满误解与轻蔑。他们的思维是武断的,有一套自己不可撼动的强大价值观,任何观点,要是与这套价值观相左,他们嗤之以鼻,要是佐证了观点,反而更印证了他的偏见。他们的姿态是那么言之凿凿,不可违逆。

李玩发现对规训的反抗会处处受限,她放弃了,放弃了青春里的简单,幼稚与单纯。对抗都是有代价的,她开始学会计较成本。她就这样成为了父辈们眼中懂事的孩子。当她因为物理竞赛得了全省一等奖,爸爸宴请宾客,期间有人给了她一盘狗肉,在李堂和继母诧异的目光下,她拿筷子夹起,一口吞下。此时的她,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社会运转的逻辑。

《狗十三》

她开始学会了做一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不再回头,不再偷偷想念。她和李堂在路上遇到第一只走失的「爱因斯坦」,她冷静地转身离去,对李堂说:「我生怕它认出了我,向我扑过来。」在滑冰场,那个貌似生活在蜜罐里昭昭,一而再再而三地摔倒。她凝视着这一幕,却并不关切,她也许想起自己对高放说的那句话:「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她突然像谅解了一切般释然:所有人都一样,难以从规训中逃离。

她就这样,在内心与世界的粗暴碰撞里,小心翼翼地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礼」。

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完满的原生家庭。

李玩的父亲接到前妻的电话后,把电话交给了李玩。李玩说罢,问父亲:「你当时是怎么喜欢上妈妈的?」父亲再也强抑不住,泣不成声。他啜泣着对李玩说:「我不是一个好父亲。」

《狗十三》

《奇葩说》上有一期,辩手们自曝原生家庭的经历,大多哽咽着把辩论说完。凌厉如傅首尔,软肋也是这个。她的话说得很通透:「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欺骗,最后赢的都是影后。过得不好要拍拍肩膀说,其实还可以啦;痛彻心扉要握一握拳头说,一定都会好起来。」

即便在外人面前从不正经的北野武,身上深沉又拙于言辞的另一面,也是源自原生家庭,他认为:「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我爸挂在嘴上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小鬼。」

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北野武的豁达和坦然。人与人的悲喜无法共通,让我们势必做不到对他人遭遇感同。那些在你看来微小如尘埃的烦恼,对他人而言也许是山崩。「狗十三」就像一句脏话,释放了我们内心所有潜藏的压力,焦虑与愤怒。

每一场成长都是一桩谋杀案。如何和生命和解,以细细小小的温暖去抵御透彻心骨的冷酷,大概始终是我们的必修课。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一点儿乌干菜(微信号:NarratorZhang)。一个野生建筑师的书写,记忆,想象,建造。作者:章程,野生建筑师,青年写作者,简洁有趣,知行合一。盖过几栋房子,写过几篇文章,得过数次国际建筑设计大奖

约稿及合作请联系我个人微信号:Odysseyrush。豆瓣号:夜第七章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和豆瓣:)

 5 ) 从消极入世到积极避世:中国人的精神变形

原标题《长大就是放弃星辰大海》。尼采的精神变形三阶段:骆驼,狮子,孩子。而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一般都是:孩子,大人,老人。孩子尚未入世,充满渴望和各种向往;大人被迫入世,充满各种妥协;老人终于出世,躲进小楼成一统。

原标题是:《长大就是放弃星辰大海》。本文内容包括: 1.写在前面的话; 2.孩子的世界:单纯,柔软,充满幻想,向往星辰大海; 3.传统中国大人的世界:人情练达,世故圆滑,不敢为天下先; 4.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 5.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三段论,有没有可能打破?


《狗十三》观后 张文武/文 2018年11月28日初稿


写在前面的话

他叫爱因斯坦

《狗十三》这部片子,今年5月23日就在家看过一次。11月27日有幸参与了豆瓣观影团的活动,在深圳的海岸城电影院又看了一次。

之所以会写这篇影评,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两天刚看完《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先生的演讲,再看这部片子,有了全新的视角。有些话不得不说一说。

演讲的主题是《对人性和自然保持温暖的向往,我在豆瓣发过一篇日记,记录了大概的内容。

阿来用的是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西方文学的参照,指出中国人的叙事文学只关注人与人的关系,缺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人对人情世故的重视,多过于对自然科学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在《狗十三》的电影中也有体现。


阿来的话语中,有两个体系:西方人的叙事体系,与中国人的叙事体系。

《狗十三》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纯真,柔软,充满幻想;一个是成人的世界,妥协,伪善,异常现实。

阿来的两个体系,和《狗十三》的两个世界,也是一一对应的。


孩子的世界:单纯,柔软,充满幻想,向往星辰大海

阿来口中的西方叙事体系,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对自然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

《狗十三》主角李玩的世界,跟西方叙事体系像极了。

电影的英文名叫“Einstein and Einstein”,也就是“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一个爱因斯坦是李玩的偶像,另一个是李玩的宠物狗。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一个爱因斯坦是李玩对星辰大海的爱;另一个是单她单纯的情感寄托。凭借这两个爱因斯坦,她才能逃离这个让她不开心的现实世界。

电影没有卖关子,短短几个场景就说清了李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离异,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略孤僻,对人的世界充满失望;她喜欢音乐,喜欢宠物,喜欢物理和天文,喜欢星辰和大海。

只可惜,李玩的世界没法像西方那种叙事体系一样自由发展,从影片一开始,她所代表的孩子的世界,就被她爸代表的大人的世界压制着。

兴趣班她想报物理或者天文,可她的老师和爸爸偏要她报英语。

因为在爸爸和老师的眼里,不能只凭兴趣报兴趣班,只有“有用”的兴趣,才是值得肯定的。所以,不难理解最后李玩的物理考了全省第一,她爸会兴奋成那样。

她的宠物狗咬了弟弟,后妈要她爸把狗丢给卖狗肉的,于是她爸开着车把狗带走了,不管李玩怎么哀求都没用。

李玩要去看天文展览,她爸非要她在那里陪客户吃饭。

用她爸的话来说,他逼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她早点儿“长大”,早点儿“懂事”,早点儿进入大人的世界。


传统中国大人的世界:人情练达,世故圆滑,不敢为天下先

大人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阿来所说的中国叙事体系,基本上只关注对人与人之关系的书写,极少反思人与自然。

过于关注对人的书写,就容易着迷于对人性黑暗面的挖掘,充满尔虞我诈,充满厚与黑。

所以,阿来说,中国人写的小说,让人越看越沮丧,越看越失望。

《狗十三》电影里的成人世界,完全就是阿来所说的这种样子。后妈圆滑伪善,爸爸懦弱谨慎。几个饭局便折射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

饭局上的那些叔叔伯伯,推杯换盏,摇头晃脑,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瞧不起西方科学。

“张伯伯”听说李玩在看《时间简史》,便称看那些书没用,你看孔子,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把时间的问题讲清了。

“张伯伯”们还提到老子的“三宝”:

一曰慈,即人与人的友爱、慈悲;二曰简,即简朴;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前两宝,饭局里的人一笔带过,而对于“第三宝”,李玩的爸爸也加入进来,一群中年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认同。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阿来在演讲中论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时,也提到了老子三宝。

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前两宝都是好东西,但国人没能好好继承,反而是非常消极的第三宝,被国人发挥到了极致。

说到“慈”,电影里的大人们没有这个品质,从他们对狗的态度可见一斑。

说到“简”,电影里的大人们也没有这个品质,孩子过个生日还要大操大办,请七大姑八大姨来“祝寿”。

倒是这第三点,被他们继承得很好。

影片里大人们反复说的“懂事”,实际上就是要孩子早一点落入现实世界的窠臼,放弃自我。说到底,也是因为骨子里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在作祟吧。

“不敢为天下先”里头还包含一种“无为”思想。不说别的,昭昭出生这件事,他们就采取了“无为”的处理方式,一直拖到孩子都两周岁了,才敢让李玩知道。


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

传统中国人的心灵成长之路,充满了悖论。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极度入世的大人,都有个“出世”的小渴望。

从孩童到成年,“懂事”是衡量一个人的最常用标签。大人们一边把你当孩子哄着,一边又希望你早日了解大人的世界。

打完之后再哄

懂事了,就意味着“入世”了,早早接受了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李玩在饭桌上吃了“刘叔叔”特意点的红烧狗肉,那一刻意味着她已经长大了,学会接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学会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刘叔叔特意点的“红烧狗肉”

这种“懂事”大多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这种不情愿继而又埋下“出世”或者说“避世”的种子。

你看,即便谨小慎微如李玩爸爸,也会跟很多古人一样,在酒局上吟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种感叹一半是作秀,一半是真实感受。因为典型的中国人,往往都是抱着“先入世后出世”的心态来做人——下一代长大成人之后,年老了不需要入世,便躲进小楼成一统。

多年不出门的李玩奶奶,算是这种“后出世”的代表。

电影前半段,李玩回家吃饭打开凤凰台,李玩奶奶说,这凤凰台天天说的个啥啊,跟狗吵架似的。

还有一场戏,李玩奶奶说,她不爱出门,因为外面的世界乱七八糟的。

但尽管对这个现实世界厌恶至极,她还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孙女能够早点懂事,早点融入这个大人世界。

中国人矛盾的地方就这这里,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硬要推给自己的孩子。

电影借李玩和李堂之口,说出了“伪善”(hypocritical)这个词。替青春期的孩子,向他们即将面临的大人世界,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控诉。

李玩问:hypocritical这个单词怎么念?


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三段论,有没有可能打破?

那么,这种“懂事”是不是真的必须?

长大就意味着一定要向这个世界投降,放弃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放弃自己对星辰大海的幻想,被大人的游戏规则驯服?

如果站在传统中国人的角度来回答,也许答案是肯定的。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中国人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很多描写中国现实的文艺作品,都充满了压抑、沉重、悲凉、无奈,看不到希望。难怪张爱玲会说,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

难怪阿来会说,中国人写的小说,越看越沮丧,越看越失望。

但导演给我们指出了另一种可能。

影片放完之后,曹保平导演在VCR中对观众说:

别忘了你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别忘了你曾经想长成什么样的大人。

小时候的你,真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人情练达、世故圆滑的大人,真的愿意放弃小时候的单纯、柔软与幻想?放弃星辰与大海?

小时候的你,真的甘愿走大人和古人的老路,被驯服,然后再驯服自己的下一代,同时又为自己这种悲壮所感动——就像李玩爸爸那样,在影片的最后放声大哭?

李玩要给爸爸点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精神大概会经历三种变形:孩子,大人,老人。

孩子尚未入世,充满渴望和各种向往;大人被迫入世,充满各种妥协;老人终于出世,躲进小楼成一统。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大人的劣质版或者低级版。

尼采所说的三种变形,似乎更加振奋人心:骆驼,狮子,孩子。

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接受沉重的现实和真理。

但这种接受会带来痛苦,因为这些不是你原本想要的,为了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就得具备创造力,在“我应该”之上,创造“我想要”的。

为了那创造,人们首先需要狮子,固然狮子尚无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可是,为着新创造,必须为自己创造自由”,必须“对义务说个神圣的‘不’字”,必须“获得创造新价值的权利”——

“对于具有雄狮般意志的人来说求知便是快乐!”

但是雄狮般的“意志”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便是“厌恶”。为了对抗这种“厌恶”,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学会自嘲,学会朗笑,学会希望和超越。要像做到这一点,就得像孩子一般“清白无辜”和“健忘”,像孩子一般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所以,为人父母,不要老想着“教”孩子做什么,尝试换个姿态,多向孩子“学学”吧。


以上,便是我二刷这部电影所想到的。

(转载请联系授权,文章还会修改)

 6 ) 不要忘记被粗暴对待的青春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我们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被更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电影,尘封五年后,终于将于2018年12月7日在院线公映。

在他一堆涉及犯罪、凶杀的作品中,描绘青春期的《狗十三》似乎显得有些“小清新”,但它其实从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劲。《狗十三》,狗13,狗B,狗逼。这个初看让人一头雾水的片名,实则体现了创作者斩钉截铁的态度。当青春遭到践踏,剩下的就只有一句脏话。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贾樟柯点评《风柜来的人》的一句话:“电影拍的是一群台湾青年,但总觉得是在讲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他谈的是个体生命经验的共通性,一部远方的电影竟能召唤起记忆中的生活细节。我想每代人都有他专属的青春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可不谓耀眼,但《狗十三》才是我的《风柜来的人》。

《狗十三》从第一个镜头起就击中了我,素颜的张雪迎顶着满额头的粉刺注视着摄影机。这是青春的证明,也预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像粉刺一样要浮出水面了。这扎眼的粉刺提醒观众这部电影的立场:不回避、不矫饰。

《狗十三》首先让我熟悉的是片中的成长环境。我所处的小镇的旱冰场和小酒吧和电影里的一样,似乎还维持着上世纪的装潢。尽管不是单亲家庭,但我也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参加演讲比赛紧张到说不出话,跟家长兴奋地汇报月考的优异成绩,凡此种种我都有过切肤体会。甚至是楼上住户的奇怪鸟叫声,也让我想起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怪事。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饥荒和文革,但我们失去了儿时田间地头的快乐。我们成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我们的天空经常是灰色的。家庭的物质生活日渐优渥,提供的精神关怀却严重缺失。

“《时间简史》,那是娃们家看的书”: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电影的英文名则是《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对应着片中两只狗的名字。电影的主线剧情也正是几次丢狗、寻狗的过程,从中反映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李玩心态的变化。

围绕着两只真假“爱因斯坦”的去留,电影带出了一批大人的群像。除了家庭里的亲人,有两个角色给我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角色是由本片的摄影师罗攀(代表作《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客串的英语老师,这个形象浓缩了中国广大男性教师的特质。最有代表性的一幕,莫过于教室里打蝙蝠。在学生的起哄声中,老师大吼:“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定力!我们现在来看看谁,是出了一点状况就控制不了自己的人!”这话简直跟我记忆中一模一样。

《芳华》里有句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此时此刻,看见被老师打死的蝙蝠,李玩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怜悯。这也就有了放学后她从柱子上抱回狗,和后来在厕所抚慰狗的情节——她在心里正式接受了假“爱因斯坦”。被粗暴对待的动物成为影片中的另一条线索,李玩在动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二个角色就是在饭桌上满口大道理的张伯,他贡献了全片中观众唯一会发笑的段落。他是这部现实主义电影中最具漫画感的一个人物,创作者借此讽刺了社会上追捧国学、附庸风雅的企业家。

从片头强行把李玩的兴趣小组改成英语,到找奶奶时弄伤她的手、抽她的耳光,再到强行让没写完作文的她去陪弟弟逛公园,父亲在电影中扮演了第一施暴者的角色。与父权的对抗是贯穿全片的主题,而酒宴失信是让我最为感同身受的一个段落。父亲把子女带去酒宴,却不遵守承诺,只知与领导把酒言欢,伤透了后辈的心。

第二遍看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昭昭刚好把《三字经》背到“养不教,父之过”的时候,镜头切到李玩奔向了博物馆。李玩没有追上时间,博物馆的灯随着她的奔跑而熄灭。“速度快一些,时间就会缩短。时间缩短,人就能长大得快一点。”她从《时间简史》里领悟的道理,是否会让她变成自己厌恶的大人?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早熟的爱情与失败的婚姻

高放和李堂这对早恋情侣在片中的第一次亮相,是高放把“堂”纹到自己身上,一旁的李堂既心疼又幸福。而高放在全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定格在他后颈的“玩”字上。纹身是一种故作深情的姿态,是少年表达爱的激进方式。但是对于爱,他们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李堂说,爱是一个老气的词,我喜欢他的优秀和帅气,我们班的女生都喜欢他,我总得喜欢谁吧。但是看到高放包里的那个画上世界地图的橘子,当她意识到爱情的失去,爱情的内涵似乎才凸显出来。她对他说出了“我爱你”,但是得到的回应只是“我知道”。

分手前她对他说了四句话:“你觉得李玩怎么样?”“你喜欢她吗?”“那你爱不爱我?”“咱们分开吧。”没有撕破脸皮,她用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为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我欣赏她的处理方式。

高放为什么会喜欢上李玩?我想是因为神秘。在高放眼里,这个嘴里念着“平行宇宙”的女孩,这个找他寻求安慰的女孩,对他可能更有吸引力。

而后来面对高放的表白,李玩只微微一笑。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我突然想到《蓝色大门》的台词:“如果你17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句切中要害的评语:“青春的阵痛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男生成熟。”用这句话来回望自己的和电影里的青春,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

而对父母离婚的原因,电影未作解释。只在最后,让父亲在女儿的追问下,在《再回首》的旋律里泪如雨下。这一幕突然让我想起《春光乍泄》的梁朝伟,拿着录音机失声痛哭的情景。此处叙事留白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这一个镜头的情感力量抵得上万语千言。

“Hypocritical, 伪善”:被戕害(忽略)的李堂

在这个陕西家庭里,起初李玩是绝对的中心。因为父母离异,父亲再娶,李玩便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不完整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早熟,全家上下也都非常在意她的感受。

所以在第一遍看片时,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李玩身上,忽视了影片中另一个关键人物:堂姐李堂。

李堂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外表上比李玩成熟不少,但她其实只比李玩大了一两岁(她俩同校,都是初中生)。在小叔家,李堂一直是一个边缘人物,是围绕着家庭中心“易爆物”李玩的一员。与叛逆的李玩相比,她懂事得不像话(除了早恋)。她是李玩的安慰者,但有时也不得不充当同谋者的角色。

昭昭生日宴会的一场戏最能体现这种身份位置的尴尬。

起初是李堂的特写,她茫然地望向四周——酒店包厢里,宾客们正忐忑不安地等待李玩、其父和昭昭的到来。接过婶儿送的礼物,她第一反应是高兴,然后又礼貌性地回绝,还主动提出换生日蛋糕的蜡烛(实际上为了缓解尴尬)。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十几岁的少女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包围。待众人帮昭昭庆生唱歌时,看见李玩落寞地坐在人群后面,她又主动地上前安慰。

这实际是两人身份平等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这以后,李玩也不再是家庭的中心,渐渐变成了一个局外人。年幼的弟弟对她说:“姐姐你真棒!你到我家来,我家有好多玩具,我让我爸也给你买好多玩具。”在孩子的眼里,爸爸是我的,不是你的,姐姐是他家的客人。

在寻狗事件中,李堂立场的不坚定使两姊妹第一次心生芥蒂。而随后高放的变心,对女生间的友谊本应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们发现,没有,她依然出现在庆祝李玩直升高中的宴会上。在影片接近结尾指认“爱因斯坦”的戏,她更是作为初心的保有者,成为李玩的反衬,同时也被李玩的转变所震惊。

或许这是个洒脱的女孩,但她的遭遇是对影片主题的拓展:情感暴力的传递性。李玩是被伤害的少女,但她同样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无论自知与否。

“我刚才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没有”:结尾的选取

按照好莱坞剧作法,电影结尾处应该有一个足以震撼观众心灵的情节点III。我以为,李玩认出“爱因斯坦”而冷淡地离开,而后看见寻狗启事掩面而泣的情节已经满足这个要求。

但导演没有止步于此,他紧接着拍摄了昭昭学习滑冰的场景。观众看到昭昭也不爱喝牛奶,看到他在冰上不断跌倒却被要求独立站起。我明白这个情节没有任何的指向与批判,但我愿意把它解读成一种被伤害的隐喻,一种悲剧的循环。

我想起鲁迅的《风筝》,被伤害的弟弟全然遗忘自己曾被伤害的事实。又想起《小王子》说,长大的本质是遗忘。那么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曾被粗暴对待的青春,不要让那种憎恨和疼痛继续流传下去。虽然没被世界温柔以待,但也请不要把粗暴习以为常。

 7 ) 一条专访《狗十三》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电影《狗十三》,被誉为十年来国产电影里最好的青春片,先后斩获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尘封5年后,今年12月终于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

电影讲述了一个13岁女孩的成长故事,她得狗、丢狗、找狗并且又获得了一条狗,整个过程她都处于无力的被动地位,大人们掌控、规划了她的生活,想要顺利长大,唯有安静服从。观影后许多人都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在片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真实的影子。一条请来了导演曹保平和编剧焦华静,听他们讲《狗十三》创作背后的故事。

自述 焦华静 编辑 石鸣 徐聪

电影《狗十三》,2013年拍摄完毕,之后音讯全无。直到今年12月7日,121分钟无删减版终于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5年来,影片关注度一直不减,上映前豆瓣已有6000多条评论,评分8.4分。片名为《狗十三》,讲述的是一条狗和一个13岁女孩的故事。

女主角李玩(张雪迎饰)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离婚,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果靖霖饰)和后妈又生了一个儿子,不知道怎么告诉女儿这个消息,决定先隐瞒。为了安抚李玩的情绪,爸爸给李玩买了一条狗。

李玩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这条狗。可是当她发现小狗和她一样可怜、“没人要”的时候,她接受了小狗,并且和小狗建立起了感情。

就在这时,小狗不小心被爷爷给弄丢了。大人觉得是平常事,哄哄就过去了,李玩却伤心欲绝。家人觉得不能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就又买了一条狗,并且集体哄骗李玩说,这条新狗就是她丢了的那条。

李玩拒不接受,与家人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招致爸爸的一顿暴打。暴力之后,李玩终于屈从于成人世界的秩序,开始扭曲自己的个性,学着去接受成人社会的谎言和规则,变成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英文片名叫做《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片中李玩给小狗取的名字,因为她爱好天文和物理学。这个片名可以说更直接地揭示了李玩和她的小狗的命运相似性。

影片没有以往青春题材电影中惯用的堕胎、叛逆、离家出走的狗血剧情,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却极其真实地拍出了一个13岁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如何被强迫、被规训的惨痛过程。

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打女儿的那一场戏。这场戏血淋淋地展示了家庭暴力,在拍摄中曾经差点被拿掉。

许多人在看过电影后,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狗十三》被称为国产电影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有人说,这是中国版《成长教育》,是中国人自己的“青春残酷物语”。

曹保平导演

导演曹保平,华语犯罪类型电影的领军人物,以风格冷硬著称,代表作有《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等。

2010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答辩上看到了《狗十三》的剧本,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决定把它拍出来。

他把《狗十三》定位为“另类青春片”,“其实我拍摄时并没有拿它和其它青春片对标。它不是在讲青春的那点儿事,它是讲通过青春折射出来背后,这样的社会或是一个文化传统下面,我们经常会忽略的那些东西。”

《狗十三》放映会

提及为何五年之后才上映,曹保平回答说:“我在等这一批80、90后的观众成长,成长成一批能够看懂这个电影,或者喜欢这个电影的观众的时候,我再把它拿出来,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在很多放映会上,他问年轻人,会不会带自己的父母来看这部电影?他们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许多观众的回答是:“不喜欢,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嘴脸”。

“在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里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和父母之间曾经的阴影会慢慢弥合、遗忘,甚至会慢慢地原谅。但我们不是通过沟通的方式,我们是通过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把它咽下去。这种和解,导致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你可能只是因为你自己也为人父母,于是可以体谅一部分东西,但是曾经留下的伤痕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实它还在。”

在视频采访曹保平导演之外,我们还请来了《狗十三》的年轻编剧焦华静。她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了这部自传性质的剧本。以下是她的自述:

《狗十三》编剧焦华静

解剖一颗情感的肿瘤

《狗十三》是我的本科毕业作品。可以说,我用这个剧本分享了我成长中印象最深的故事。

所有故事的生发都来自我自己小时候养的一条狗。它无征兆地来,无征兆地丢,无征兆地又出现一只长得不一样的狗,大人们非让我说就是它,找到了……我不承认就是让大家下不来台。

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年人有各自的推波助澜,背后都藏着自己的立场,但没有一次有人问过我的态度,更不要说感受。

那时候很多疑问和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囫囵吞枣咽下去了。等到了大学时代,生活平静下来,这些东西开始反刍。

剧本的准备期比较长,在大三上课时候想到什么会在笔记本背面写下来,或者写别的剧本过程中也会突然想到什么。

但正式的大纲只写了一晚上,写完整个剧本也就十来天。那是我体力最好的时候,专注时间非常长,激情写作效果显著。

创作时萦绕我的,就是当时复杂的疑问和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氛围。没有理性地想要取材或什么的,只是想把当时那种强烈的感受复刻下来,做成标本。

因为我觉得这个感受背后的很多成人角力是有问题的,在我当时就知道。就像很多肿瘤会被作为医学标本留下来供人学习,情感的肿瘤也是一样吧。

《狗十三》的诞生

我和曹保平导演的合作,其实先是《狗十三》,然后才是《烈日灼心》。

剧本原名叫《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是两条狗的名字。后来这个名字不被允许通过,导演取了《狗十三》。我个人对这个片名没有感觉,觉得导演高兴就好。

拍摄时,整个剧本没有被修改,只有少部分的删减。一些是因为长度,原剧本的确过长;一些是表演没有达到导演的要求,被剪掉了。

还有一场戏是李玩李堂游泳,李堂抑制不住荷尔蒙,脱了泳衣裸泳,演李堂的小演员不愿意拍,就也没有了。

遗失的部分都是一些针脚细密的细节,在叙事层面不伤及骨干。

片中那场家庭暴力的戏,当时果靖霖老师很抵触,他说他不打女人,更别说是小女孩。我觉得道理很简单,你不打,有别人打。你在演一个打女人且打小女人的人,就该打。

其实重要性很明确,一打一道歉,一动一静两下压住李玩,让她彻底认输,接受第二只狗就是爱因斯坦。

电影里有很多我的东西和导演的东西在拉扯,例如方言的问题。剧本里写的是,父亲和女儿说话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父亲和女儿之间一条私人的桥梁,一切伤害和爱只有站在这座桥上才能到达彼此两端。

但是探班现场我看到父亲对女儿说陕西话。后面我提出能否重新配台词,被否决了,这是一个遗憾。

但是总体而言,《狗十三》是一个对剧本一字未动,但看到成片,仿佛看到另一个好故事的好例子。

就好像一个女孩子被剪了头发、穿上男装。

这故事里都是小孩,没有大人

我很同情影片中的大人。原剧本里其实还有更多的同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枝杈里被别人错误地爱着。错位一定是相互的,不会只有一方。

因为各种原因,也有导演的意志,故事最后聚焦在李玩一个人身上。但我同情里面的每个人。每个被错位对待的人都是一个结果,顺着结果可以想得到原因。这故事里都是小孩,没有大人。

右一:李堂

人和人之间,没有比较级

堂姐李堂比李玩更迅速地识破并接受了大人的谎言,她们俩的区别其实不是成不成熟,而是较不较真。

人和人侧重点非常不一样,一群朋友聊天之中也会有人就是喜欢辩论,有人要拼命圆场,这里面没有比较级。

片中隐约也透露了重男轻女的社会现实。传统社会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重要、更有价值。我经历过一些重男轻女的对待,很困扰。

然而,一胎政策让我同代的每个家庭之间相互隔离。一些受到良好对待的女性朋友,完全无法想象其他家庭会因为性别问题区别对待孩子,我觉得这才是有趣之处。

为人父母,说到底是个能力问题

早几年我对父母比较严格,认为为人父母,你就要负责。

现在比较松弛了,觉得家长怎么面对小孩,说到底是个能力问题。和做饭不好吃一样,有人就是做不好家长,也懒得学,后面肯定要偷懒。

我现在如果重做小孩,会对这样的大人忍让一点。毕竟每个年龄段都有差生,人的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你的父母不怎么会当父母,做小孩的就多担待一点。父母自己知恩图报就好了,反之亦然。

现实例子里最强烈的感受,是在受到父母尊重的环境里长大的人,成年后情绪最稳定,普遍对人对事更柔和,工作更有责任心,对伴侣更专一。

他们在长久找不到另一半时,常常保持单身,甚至到三十岁还是母胎单身,我猜原因主要出在儿时关爱饱和,成年后对情感没有太多渴求。

成长就是你停止发问的那一刻

我从很小就是不提问的人。

我很理性地打理了我的青春期,过得很丰富,交到了这辈子最好的几个朋友,找到了后面喜欢的工作,干了些很疯狂又很傻的事,且没耽误学习。基本上没落下什么,感谢我自己。

我想“成长”就是你停止发问的那一刻。原来你以为成年人都知道答案,但不告诉你。

有一天你发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答案,甚至听不懂问题。突然会很心疼他们,然后自己去想办法获得。

 8 ) 每个人都这样长大,但这并不值得开心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是印在《狗十三》海报上的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2015年的国产片《黑处有什么》,与《狗十三》一样,它也讲述了一个女孩痛苦的成长故事。

有趣的是,《黑处有什么》把女孩的成长故事和一起连环杀人案并置,以谋杀的残忍来映衬成长的残酷。

这种并置很有意思,使得肉与灵的消灭互为镜像。

到了《狗十三》中,导演曹保平选择了另一种对位镜像的方式,即“人与狗”。

这种对位方式,肯·洛奇在其名片《小孩与鹰》里早有示范。

片中的小孩与鹰看似是豢养关系,实际上小孩就是待飞的鹰,而鹰就是未老先衰的小孩。

只不过肯·洛奇将焦点对准社会结构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以温情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狗十三》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与狗》。

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个分身。

在面对狗所象征的“自我”的丢失时,这个女孩做了最后一番徒劳的挣扎。最终,她彻底失败了。而对大人们来说,她只是顺利长大了。

影片中的女孩名叫李玩,与堂堂和高放相比,她有着远超过同龄人的成熟。

她爱看《锵锵三人行》,爱听摇滚乐,爱读霍金的《时间简史》……

在堂堂和高放一个用买醉来告别、一个用纹身来铭刻他们的幼稚爱情时,李玩看似搅在其中,其实始终是个局外人。

导演曹保平也运用了大量的浅焦镜头,来营造李玩与周围空间的疏离感。

这个独立的女孩不可能像堂堂那样,早早便熟稔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并自愿成为默契的“帮凶”。相反,她必然要经历反抗,并最终以更惨烈的代价接受“长大”,以成就其天真的悲剧性。

影片中的李玩痴迷于物理学,却在父亲胁迫下改报了英语小组。为此,父女俩闹得很不愉快,于是父亲送给他一条狗作为补偿。

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对物理的热爱。

由此开始,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替代性补偿”在影片中接连发生。

先是爱因斯坦不慎走丢,大人们没有去找,而是试图用一双轮滑鞋来补偿。

发现无效后,他们又买来一只相似的狗,并谎称是爱因斯坦。

最终,劝说无用,父亲终于大打出手,用暴力终结了李玩的“任性”,之后又承诺带她去看天文展览以示和解。

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缺失一再被大人们漠视。这条漫长的“补偿链”被一次次偷换概念,渐渐成了一笔还不清的坏账。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大人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就像小猫小狗一样,受委屈了哄哄就好。

但实际上,孩子的成熟度远高于大人的想象。他们什么都懂,只是大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影片中,李玩在经历了找狗的绝望后,渐渐想通了,并用书中看来的道理劝慰自己:“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 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影片紧接着的一场戏,就是父亲对李玩的毒打。

明明一个孩子刚从深渊爬出,看见了一点光亮,大人却在毫不知情也无心过问的情况下,亲手将一切毁灭。

这才是亲子鸿沟酿造的最最残忍的事情。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对影片中的大人感到愤怒。

但其实我觉得《狗十三》这部电影把握得很好的一个平衡,就是并没有把“大人”当做邪恶的对立面来看待。

相反,影片给了他们足够的理解。

父母离异后,爷爷奶奶是李玩实际的看护者。并且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对李玩格外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并且和情人有了新的生活,对李玩疏于照顾。但他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影片用短短两场戏为我们阐明了背负在父亲身上的隐形压力。

第一场戏是女儿终于恢复如常,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开车路上,喜不自胜的父亲对女儿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这场戏其实挺狠的,它让盘旋在父权之上的那团专制阴霾无处遁形。而接下来父亲说,“不知怎么突然间想起这首歌来了。”

轻描淡写,惊心动魄。那一刻你会明白,对于成长在动乱时期的父亲,无形的暴力已成为他潜意识里的恶魔。

第二场戏是那场商务宴会,一桌子人说着奉承话,讨张哥开心。父亲一脸赔笑,说,“没有你张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话是句马屁,但也多半不错。要知道在中国想做成点事,不搞定关键位置上的人,是很难的。

这两场戏共同构成了来自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压力,通通施加在父亲的身上,使他无力也无暇给予女儿健康的教育。

也正因如此,爷爷奶奶的过渡疼爱也好,父亲的无能为力也好,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李玩提出同一个要求:你要听话!迅速地听话!不假思索地听话!

这样,爷爷奶奶才没有白疼你;这样,你才学会了不让爸爸操心。

听话,懂事,长大。

这三个词在大人们心里构成了一条严格的因果链。

一个孩子如果听话了,说明他懂事了,而懂事了,证明他长大了。

听话、懂事,都是好词。但只要拨开它们温情脉脉的外衣后,就会发现它们的本意实在触目惊心。

听话是什么?听话是:你可以闭嘴了。

懂事是什么?懂事是:你得学会察言观色,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而这两个词加起来又是什么?

就是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个词:伪善。

是的,这是大人们绝想不到、也绝不愿意看到的教育成果。可惜,他们的所有做法,却在逼着孩子往这唯一一条通向成人世界的路上走。

而这所有的教育成果就体现在,当父亲唱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后,女儿还要微笑着说“我觉得挺好听的呀!”

它就体现在父亲和情人生了昭昭却瞒着李玩,等到孩子生日酒席上,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然其来的真相,并隐隐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日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李玩得了物理奖被保送重点高中,庆功宴上并不知情的叔叔端上一盘狗肉。熏得黑黑的,毫无生气的狗肉。李玩犹豫片刻,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

至此,一场成人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成人礼”。这场成人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成人世界的门票。

从此在大人们眼里,你才真的长大了。

你终于可以体谅那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的分量,你终于可以在遭受委屈后迅速收拾好情绪向前看,你终于可以对一切内心无比厌恶的人和事,也报以难辨真假的微笑。

这一切正如你曾经可以因为好恶而拒绝一杯牛奶,而此后你将不再有同样的勇气去拒绝饭桌上递来的一杯酒。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长大?”

而大人们会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你看,冰场上的昭昭不是也在教练的冷眼之下,苦苦哀求却得不到拥抱吗?

是的,他也会这样长大。

所以不用抱有幻想了,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你听了这话或许不会变得开心,但是否因此获得了一点安慰呢?

如果是的话,那就无奈的接受吧。

《狗十三》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勇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片,但它又并没有一味沉迷于说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表达了某种无奈。

影片最后,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它已经在新的主人那里拥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贝贝”。李玩并没有上前讨要,反而说起,“还好它没有认出我。”

她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对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过上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之后,她独自走到街角,用力哭了一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镜头里。

画面一转,停在了一面墙上。那墙上贴着一张寻狗启事,已经被风沙啃咬殆尽。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仔细听,不是楼上的疯子学出的鸟叫声,也不是摇滚乐愤怒的嘶吼,而是一个成年人拍着你的肩说的一句话。

那句话是:“往后啊,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短评

我也家庭破碎,我也痛失爱犬。影片的结尾,李玩向成人世界妥协,向过去告别,最终进入了充满欺骗、虚伪、谎言的成人世界。而我,因为对人性的巨大失望,永远不会向成人世界妥协。我只是避开。人纵有一死,没有必要争什么。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完全属于你,没有一样感情不千疮百孔。

3分钟前
  • 上官婉卿
  • 推荐

个人觉得评分虚高,虽然导演想轻描淡写的表现出青春的伤痕,可是个人觉得女主没有那么惨啊,奶奶全家和爸爸为了怕她伤心吗还是很全里维护的,爸爸确实做的不对,可是不是那种恶意的,是爸爸的性格导致的,确实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可这并不是真正的青春成长伤痕。

5分钟前
  • 福福
  • 较差

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而拿狗出气,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新狗代替老狗去死,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11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岁,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快乐的十三岁,是像狗一样被驯化的十三岁,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变得世俗起来的十三岁。孔雀从此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游鱼从此被封闭在水箱中给人参观,狗从此被牵在漂亮的皮绳里乖顺地躺下来,少年从此长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丧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涌动的年轻人长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后,最终也会转过身去驯化下一代。

1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16分钟前
  • Mumu
  • 力荐

片名既是少女被驯化的成长悲剧,也是一句粗口:骂的是中国父性权威和教育体制。少女从养狗丢狗寻狗,到最后平静地吃狗肉还说谢谢,《狗13》以此记录了后革命时代叛逆主体消失的全过程。老师打死蝙蝠段落尤其妙。

20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力荐

女孩拒絕狗,女孩接受狗;女孩失去狗,女孩同情狗;女孩背叛狗,女孩不再要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

21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2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爸爸的一顿痛打之后,她成熟了…所有的叛逆神经在那一刻断了弦,成人世界的冷暖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什么时候咽得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李米的猜想》就很喜欢,这一部更有力,前面觉得多大点事的小格局到结尾又是醍醐灌顶的开朗,导演功力了得。“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3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负能量巨大不想再看,要对这个社会骂句片名狗B的。中国式教育是根源,从不断暴露问题的极品家庭到学校和当下的环境风气历史从小看大,可怕的是还在继续制造循环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剧本的刻意是缺点但讽刺甚至荒诞的变成了特点,像镜子审视每个人,由于经历不同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成长确实就是这样慢慢失去很多东西磨平来长成别人演里的大人而且这样的事没完没了还多着呢。80后女编剧的小心思表达的有时幼稚但立意细节呼应和导演的完成度流畅性都很好还有表演。从小不要哄骗像逗傻子一样的管教小孩子,教导也要循序渐进有个尺度,不能忽冷忽热。盲探结尾还说过女孩不要太执着,那样我觉得也还是不会太好。资料馆百子湾。

36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No Country for The Youths.

39分钟前
  • GothamPunk
  • 推荐

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44分钟前
  • 良卓月
  • 推荐

9分。太真实、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识。本片与常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是让角色去接受:好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一直在放弃,一直在退让,这就是长大,就是懂事了。这样反而更让人想哭。因为,这太像我们一路成长经历过的那些。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难过,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之后,因无奈而难过。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家长的教育观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被磨平棱角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懂事的大人,然后,帮着下一代懂事。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中国的小朋友啊过得像条狗。演员和摄影都很不错,但前半部分表现得直白过头,有点假得不舒服,被过度消费的相对论啊平行宇宙啊还有涅盘啊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妹子大哭完之后,开始残酷青春了,故事内敛起来,情绪表达就很到位了

53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当李玩发现那只快乐的小鸟只不过是一个正在被送往救护车里的精神病人时,她一定是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由只存在于疯子的臆想世界里。一只狗和一个13岁的孩子最后也注定在这个伪善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狗B。

58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千言万语、含蓄用力、直白或有寓意,其实就一句粗口:XX。有些地方挺狠的,女性观众很容易会看哭吧。当动物不再凶猛,温良而顺从,这个国度那套深入到骨髓的,父权威严不可抗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吸收消化了。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真的会去看这本电影的观众,其实都没有去看的必要,所有的剧情他们都知道,所有的后来他们都正在写下,他们是观众是演员是这本电影和生活的预言家。但是需要看这本电影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本电影。

1小时前
  • 姨妈的鸭
  • 推荐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继母随便找只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狗只是畜生,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她会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她会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但我还是想念最真实的她,希望她能做回自己。我们人人都是李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我们“提高了”情商,“学会了”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不遵循自己的内心。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却不是人。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维系重组家庭的关系,想要儿子还要考虑女儿的感受,打了女儿会主动认真道歉,把咬人的狗送去收留所而不是狗肉馆,酒局上的奉承巴结,接到前妻电话时的情难自禁,你们只看到女主的成长太残酷,却忘了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原本就比做一个合格的孩子要辛苦得多。

1小时前
  • 瓦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