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2014

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陈道明  巩俐  张慧雯  郭涛  刘佩琦  祖峰  闫妮  辛柏青  张嘉益  陈小艺  丁嘉丽  李纯  张庭菲  付璐璐  高莹  王志强  张金元  

导演:张艺谋

播放地址

 剧照

归来2014 剧照 NO.1归来2014 剧照 NO.2归来2014 剧照 NO.3归来2014 剧照 NO.4归来2014 剧照 NO.5归来2014 剧照 NO.6归来2014 剧照 NO.13归来2014 剧照 NO.14归来2014 剧照 NO.15归来2014 剧照 NO.16归来2014 剧照 NO.17归来2014 剧照 NO.18归来2014 剧照 NO.19归来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54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陈道明 饰)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张慧雯 饰)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瑜(巩俐 饰)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因为患病已经不认识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唐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本片是张艺谋导演加盟乐视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被编剧邹静之誉为苦心之作。

 长篇影评

 1 ) 永不归来

  永不归来
  
  抛开过高的期待与要求,《归来》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的,至少可以平静的讲述一个故事,不再靠浓烈色彩或是花哨特效,巩利的眼神中也重新泛出《秋菊打官司》的倔强来。
  
  不过相比原著,这几乎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时间跨度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讲述了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家庭半个世纪的变迁。
  
  没看过的原著的人以为像电影中的女儿出卖父亲,爱人相见不相识已经够惨了,看过原著才会明白电影真是太光明温暖了。
  
  原著中陆焉识和冯婉喻是包办婚姻,年轻的陆焉识觉得自己和冯之间完全没有爱情,所以结完婚就跑去美国风流,让冯守活寡,回来之后,对冯的感情也只有“可怜”而已,但冯却完全认命,觉得陆对她的一点点好都是恩赏,为了讨陆的一点欢心,变卖了祖传的珠宝给冯卖了块金表,但陆却一点也不喜欢。
  
  后来抗战爆发,冯一个人迁去重庆教书,在重庆又有了“爱情”,冯留在上海给他照看继母和子女,苦苦支撑一个家,饿的形销骨瘦,这简直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到这,你能把风流的陆公子和电影的深情好男人陈道明联系起来吗?
  
  陆焉识真正觉得自己“爱”冯婉喻,是在解放后被打成右派判处无期后,在残酷的流放青海的生涯里,越来越觉得思念冯婉喻,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爱冯婉喻的。
  
  可是读到这我却疑惑了,这是“发现真爱”,还是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冯几乎是生命中唯一还对他好的人,如果这是爱情,那么为何当初在一起时却毫无感觉呢。与其说是爱,倒更像是生命中只有剩下了这唯一的寄托,可以给他勇气活下去,甚至逃亡的力量。
  
  在陆漫长的流放时光中,一遍遍对过去的回忆中,那些当初对包办婚姻的厌恶,无爱婚姻带来的精神苦闷,与随时可能被饿死冻死的艰苦环境相比,真是无比甜蜜的回忆了。所以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被连狼都饿疯了的大草原真正的改造了,他认识到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病呻吟”“不知感恩”,当着教授,住着三层洋楼,拿着一月三十斤米的“高薪”和海外亲人汇款,却还认为自己没有精神上的自由,他要追求“独立的自我”,结果把“民主人士”和左派全得罪了,抗战时不按“教材”上课坐了国民党两年牢不知教训,抗战后又写文章讽刺“接收大员”们,左派人员来争取他了,他偏又自命清高的说“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到最后打成右派给判了三十年,还和法官辩论要求在判决书上写“永不加刑”,结果给改了死刑,被推上万人公审法场的时候,还要嘴硬说“我自己走。”
  
  这种“顽固不化”“死要面子”等到他在大草原大饥荒中熬了十几年后已经荡然无存,那时他为了去看有自己女儿一个影头的记录片拿冯婉喻当初给他买的金表去行贿,在雪地里和狼打滚,被冻的全身的皮都扯掉了,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能忍,“越是活下不去越想活”,在脑子中默写了几十万字的书稿和信件,一边是肉身的极度卑贱,一边是灵魂上痛苦刺激出的狂野才华,直到这时那个动不动觉得“没有自由”“精神苦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才真正成为洞悉了人性和世界的真相的天才,饥荒,狼群和子弹都消灭不了他,装疯卖傻二十年,上演史上最不可能的大逃亡,穿越无人区从青海跑回上海,顺便还在路上“拐骗”了一小女孩作掩护,就为回上海吃碗阳春面,躲在远处妻儿一眼然后就回去自首了。如果拍这一段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V》,《越狱》弱爆了!在经过广阔天地冰刀霜剑改造过的知识分子面前,007又算个鸟啊!
  
  原著中陆焉识是自首的而不是被女儿检举的,这也是原著中少有比电影更“相信人性”的地方。但电影中删去了儿女们如何把归来的父亲当老佣人使唤,想占他的房子,最后谁也不愿赡养他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只留下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相守却不相认的感人情节。
  
  但我仍然怀疑,原著小说中,陆焉识和冯婉喻真爱过吗?又或者他们所思念的对方,不过是他们幻想出来的那个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念象”。
  
  一深想更觉可怕,这或许就是最后冯婉瑜认不出陆焉识的真正原因,因为前半生她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陆焉识也从来没有给过她,他对她的只有前半生对一个“可怜女人”的怜悯,和后半生对一位“唯一亲人”的依赖。
  
  冯婉喻就这样作为一个悲剧女性这一生都为“陆焉识”这个名字而活着,等待他归来是她生命的意义,当他真的回来了,她却失去了这个“幻梦”,真正的陆焉识和那个停留在二十年前记忆,并通过二十年来的幻想不断美化的年轻才俊的他相距太远,她的潜意识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我想来,如果两人真的相爱,不论脑子坏成什么样,相见的那一刻记忆立刻就会回来,谁会忘却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世上最远的距离,并不是我爱你,却已经认不出你。而是我以为我爱你,其实我已经把你忘记。
  
  对冯婉瑜来说,她爱不爱陆焉识,这问题毫无意义。因为她都一样会去车站接他,一次又一次,那是她活着的意义。爱与不爱,不过是年轻人才会为之纠结烦恼的无聊问题。
  
  在那个离乱承合的大时代里,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而爱与自由,实在是太奢侈的东西了,以至只能欺骗自己说:其实我是爱过的,有一个人在远方等我,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她)的模样。
  
  在原著中,冯婉喻死去后,陆焉识再次回到了草原,那个他曾经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地方,成了他最后的心灵归宿,回到那里,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得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也宁愿相信,他们是有真爱的,这样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冷入骨髓的悲凉。因为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会太去思考爱与自由的命题。想的太多,就难免变成陆焉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痛苦着,挣扎着,一直到把自己折腾到脱皮断骨,毫无尊严。还有他的女儿丹珏,带着遗传的高傲与才情,最后却也不得不屈从于毫无浪漫的现实,仿佛就是一代代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二十年前的那个狂傲清高自以为可以笑谈世事的陆焉识,三十年前祖屋中咬着耳朵和她轻轻说话的陆焉识,五十年前初见时让少女冯婉瑜嗅到气息便脸红心跳的陆焉识,早已被大浪淘去,被风沙改造,被时光掩埋。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作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2 ) 有深度的电影

这是一部需要年纪来看的有深度的电影,简单的寒冷中又包含了淡淡的温暖,文革的背景让人难受,好似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灾难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片中没有过多的渲染,一切都那么自然,却最真切的描述了那个年代的痛苦与悲情,泪点从每一个细节里面渗透出来,不需要刻意描画,巩俐、陈道明演技没话说,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没有你侬我侬的情意绵绵,感情全在脸上,含在眼里,让人品味到那份浓烈的爱。

 3 ) 归来没有讲出的故事

前几天才看了《归来》,不算坏。是《幸福时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水平。
这个简单到一张纸就可以写完的故事,拍成电影,吸引人看下去,说明导演还是有功力的。

看完也许有人会问:结束劳改后的陆焉识真的可以那么一往情深的爱他已经有点儿精神病的冯宛瑜吗?问这个问题的同时,这部电影的B面就开始了---这就是导演的用心之处。

电影对于苦难,一点儿也没涉及,对幸福也一点没涉及,他拍的是日常。瓶瓶罐罐,洗菜做饭,喝茶聊天。
但草蛇灰线,时时处处又都在暗示你那没有拍出来的故事,像《红楼梦》,表面上是大家庭的生活,可是读完仔细想想,字面的背后,惊心动魄,比恐怖小说还要恐怖。

最集中的当属读信和看照片,弹钢琴也是。从这些照片,信件,钢琴,你可以勾勒出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他们曾经是多么幸福美满甜蜜。这些补白完成,你就能回答一个问题,为何他们二十年不见,仍然可以如此相濡以沫--这就是爱情,以毛泽东为首发起文革的这群土包子,是不懂这个的。一辈子也没尝过爱情的滋味。

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克制的抒情,举重若轻,将苦难和眼泪尽量朴素的讲出来,这种节制和压抑,令人心酸,当我看到陆焉识找到旧同学(陈小艺饰)借照片时,女同学告诉他,照片中的余大卫自杀了。陆焉识听了默然。黯然。没说什么。

他为什么自杀?这一句话的份量有多重,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不会明白,八零后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忘,忘记历史。等这批老人死掉了,这段历史可能就真的湮没。

余大卫,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想象,这是一个留洋回来建设祖国的留学生,和陆焉识一样,照片是他们一起的留影,像余大卫,陆焉识这样的人,是不会像郭沫若这种人一样做走狗留学拍马之辈的。他们肯定不服气,看不起毛的政权,看不起工农兵,面对荒唐的世界,充满嘲讽与抗议,然后被劳改了,而且是十年,可以想见『罪孽』之深重,钱钟书也不过三五年的干校。陆焉识是劳改,捉拿时当重犯一样--而他不过是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文弱书生而已。

在那个非常时期(从影片判断,应该是66-76的十年,他全赶上了,也许文革前的土改,镇反时他的厄运就已经开始)能活下来的人,靠的是信念,相信自己的年纪和身体,能撑到毛死,运动结束,一切回归正常。除了信念,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亲情,爱情。运动结束,自己的生活能重回正轨,才值得坚持下去,如果恋人朋友,妻子儿女和自己划清界限自保(是那种真正的决裂,大难来临各自飞那种),伤害太深,刚烈的人,也许会觉得活着无意义,在百般羞辱,群鬼当道时,稍微松懈,就自杀了。老舍就是这么选择的。

从读信中看出,陆焉识显然是个以柔克刚的性格,豁达乐观,坚持原则,和原则过不去,但不会和自己过不去。除了这些性格因素,还有就是火车站送别,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妻子还在等他,妻子相信他,理解他支持他。所以劳改时他心态积极,写东西鼓励自己活下去。他活下来了。

全戏拿捏最好的两幕,其一是:陆焉识第一次回家。陈道明演的也好,很真实,那种喜悦,热烈的思念,十年未见的离别苦,压抑的泪水,一下子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场景里。这一幕巩俐倒是不需要特别的表达,她已经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另一幕是陆焉识弹钢琴,这一幕里,压抑了二十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到此为止,就算冯宛瑜至死都认不出他,也不重要了。

不怕得罪人的说一句,这电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其中的沧桑,这里的细微末节,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人不满《归来》这部电影自我审查,删减或者根本没有拍比较敏感的部分,但是戴着脚镣跳舞未必是种束缚,条件作文反能更显才华。我不是鼓吹电影审查制度,而是说张艺谋找到的这种表达苦难与浩劫的方式,这种角度,这种叙事,的确是大师风范。说到审查,影片中举着语录本大唱语录歌的场景,在中国,真的已经是很大尺度了。

希望这部点影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希望那些希望回到毛时代的人,不要忘记过去。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毁掉了,打碎这美好而成的一出悲剧,又在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的爱情中开出花来。






 4 ) 避重就轻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聊聊《归来》的剧情和剧作


  几乎身边看过《陆犯焉识》原著小说的亲都说电影改的不好,但是在阅读不易的年代,大多数的朋友仍然对《归来》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我没看过原著小说,也没有通过百度了解原著讲了什么,因此尚无从做比较。但是我想,不论小说讲了什么,有多么优秀,作为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按照电影去衡量吧。
  
  妄断前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年龄和阅历是否足够对涉及文革和历史的《归来》品头论足,二是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张艺谋的电影是否应该高于对一般电影的要求?或者引申一步,究竟是用《三枪》《黄金甲》的标准还是《活着》的标准?本文可能写的稍显尖锐,我想对张导演还是应该严格要求,毕竟他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电影资源吧。
  
    整体而言么,我认为《归来》虽然呈现出了整体较高的制作水准和一些亮点,但仍是一个避重就轻夹杂平庸的电影,看似贴着历史和文学的华丽标签,却是春晚小品的故事档次。因缺乏必要的前情铺垫,主角的动机是如此单薄刻意,彼此的爱情付出毫不感人。而念白夹杂回述式交代信息,到片尾主角的个性化形象也没立起来。占据电影主体大部的“失忆”故事线曲折和推进不够,大段情节拖沓重复。本应穿插其中的女儿副线更是扭捏造作,如同花瓶。

  《归来》的剧本显然是下了心思的,但是这些心思最后能呈现出多少却成了问题,先不论电影前半部分显得过于刻意和巧合的出逃相逢段落是否合适,倒是占据电影主要内容的唤醒记忆显得毫无层次和进展。也许从剧本安排上来说,主创还是努力让这部分显得工整,可以看出唤醒记忆不同方法还是有着递进式层次的,从简单初级的找组织,到能够补充人物信息的弹琴,最终到能调解矛盾让女儿回家,并释放自身感情的念信手段,应该说剧本上还是带有工巧气息的。

  只可惜,由于《归来》整体的叙事节奏过于舒缓,导致全片段落之间缺乏节奏,让埋藏于故事深处的叙事递进没能很好呈现,在电影效果上,尽管又是弹琴,又是念信,又是找组织作证实验了一个接一个的新办法,但是对于渴望故事的观众来说,大多是无效而漫长的重复罢了。

  故事的主线是陆焉识耐心而细致的唤醒妻子记忆,但是电影却没能很好交代这两人的前情故事,一来是没能用有说服力的手段说明二人为何不离不弃,二来在人物形象上也缺乏具体的个性特质。爱情是鲜活的人和人的互动,被忽略成了有符号意义的右派和妻子,因为缺乏个人化色彩,虽然陈道明和巩俐演的还不错,但是却很难打动人。

  也正因为二人的情感和个性缺乏基本的交代,反而拖累了他们对历史和某一群体的代表性。没有了爱情的鲜活,这让开篇文革内一场逃亡与抉择的车站相会变得轻飘飘,更让陆焉识归来后一系列唤醒妻子记忆的举动显得过于能动。一根筋和符号化和历史感可能是张艺谋自己的人物观,但历史感是什么,是大时代中无数个个人命运的汇总,忽视了个人,历史也就跟着打了折扣。
  
  主线的单调实际上是可以依靠副线来弥补的,也就是《归来》中女儿丹丹的线索。可虽然打着最新一代谋女郎的噱头,但是丹丹的情节在电影中十有八九是多余的。除了跳舞的政治寓意和符号化段落外,女儿几乎没能对电影起到正面帮助,整个人物从定位到性格都是扭捏和别扭的。电影开场和几乎未曾谋面父亲第一次相遇,女儿是如此的大义凌然,跳跃到文革后的车站相遇,女儿又如此善解人意,人物显得割裂且不可信。要知道,伴随着十年浩劫和残缺家庭长大的女儿,仿佛没事人一样的长大自愈不显得太一厢情愿了么。按照开篇的人物关系和身份的设定,女儿应该是心有不甘,对父母的哀怨甚至大于关爱,尤其是和父亲的陌生与疏离,这种极具人性的矛盾和痛苦都被避重就轻的处理掉了。在《归来》的创作资源下,我想这绝对不是失误,而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态度使然吧。

  作为一部回叙文革的历史与人性大作,“避重就轻”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归来》最大的问题。对文革和人性的反思是否会导致审查未过电影流产我们暂且不谈。简单举一个本应在电影高潮段落的处理例子——当面对爆发的父亲,丹丹试图用一句“我还小,他用饭勺打我妈”来避重就轻尚能理解。可经历了生离死别流放二十载的陆焉识,对妻子唤醒记忆未果,家不家情不情,终于了解到了方师傅真相的时候。一个背负沉重人生的中年人意识到妻子所遭受的精神苦难,断然不会之身去找方师傅讨要说法,更不会拿着一把铝合金饭勺。

  即使我们忽略掉理性和隐忍以及诸多不合理,难道饭勺都攥在了手里就会因为对方也被抓了就算了吧而让积淀的矛盾烟消云散了吗,难道迟来的正义就不需要彰显,什么事情都一竿子甩给历史了吗?这是避重就轻,关于流放的苦难被用“看见了龙卷风”遮掩过去,还是避重就轻。通篇的避重就轻,恐怕也只能解释为张艺谋作为体制既得利益者自己的价值观吧。我相信无论是否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观众,只要有着切实的巨大悲伤和痛苦,一定不会这样去想。
  
  最后还是信口说几句《归来》的故事假设吧。做不到直面历史,至少应该直面人性,在电影开篇的逃亡段落前增加必要的铺垫,交代陆焉识是谁,他对妻子妻子对他的感情基础。也交代清楚陆焉识为什么值得观众和妻子去信任,同情和关爱。

  扔掉雨夜楼梯那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无论是以陆焉识的主观视角切入农场逃亡,或者更加生活化的讲述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都可以。当情节推进到文革后,最大的改动一定是来自于女儿丹丹的状态,丹丹对父亲的情感应该有个渐进式变化,而中间的重要节点最好能够和失忆的主要线索达到统一。陆焉识唤醒妻子记忆的方式和段落应该清晰简洁,尤其注意起伏节奏。在故事的后半部,应该努力区分出幕的蜕变——当陆焉识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仍不能唤回妻子记忆的时候,他在动机和方式上应该有着明显的蜕变。如果坚持用现在这种开放式悲情的结尾,在情节处理上应虚实结合,抓住时代感和周围人心态的变化,倘若这样,《归来》可能会更能打动人吧。
  
  
  

 5 ) 《归来》:一份存在主义的和解宣言


       2009年末,《三枪》上映。我和几个同学赶着便宜的早场,在中影电影院集体买票围观。看完之后出离愤怒,写就一篇克制的恶评。(《三枪:堕落的张艺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12280/ 欢迎拍砖!)自感酣畅淋漓,并隐约透出一丝文艺批评之风采。对张艺谋的成见,似乎是一些学院派不自觉的共同心理暗示。无论他拍什么,做什么,总有阴谋,总是不对。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员。
2014年母亲节,《归来》点映。我为爸妈买了票,陪在他们身边看完整场电影。我爸说,张艺谋真是老了。我妈说,这个电影真好看。我说,你们开心就好。5年时间,我了解到生活的更多含义,并试图与这个导演和解。
       至于电影本身,它既不意外,也无惊喜。张艺谋是时代造就的传奇,自《红高粱》的第五代神话以降,到《英雄》开启中国式大片模式,再到今天,一个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恰逢其时”的《归来》,每一步他都合上了拍,成为中国电影最耀眼的弄潮儿。而这背后的支撑,正是炉火纯青的“和解”之道。从提笔给黄镇部长写信的那一刻起 ,工人张诒谋就完成了大导“张艺谋”的华丽转身。
 前史不必赘述,让我们直接进入《归来》。这部作品,李安称之为一部“很好的存在主义电影”,这是一种聪明的理解:一切都理所应当,存在的即合理,而主人公西西弗斯般的命运,更是存在主义的有力注脚。
      《陆犯焉识》:必须要和解的原著
       窃以为,那些责怪张艺谋“无视历史”、过度“留白”的人,都属于隔岸观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如果换做是你,你有胆量拿文革说事儿么?从《活着》到现在,20年过去了,在审查制度上文学依然比电影宽松许多。毫无疑问的,张艺谋选择与原著和解,这构成了影片的基石。真要说张艺谋有撒娇嫌疑,那么问题其实在于,如果你只想拍一个纯粹唯美,能感动广大90后主流观众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要动《陆犯焉识》?
      从张艺谋的作品序列中我们不难感到,他是一个体验派,更擅长拍一些与自我成长经验相关的命题,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有些力不从心。《陆犯焉识》里,有他熟悉的文革背景、政治变迁、被压抑的欲望和多诡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清醒而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付诸影像的,哪些则不。于是,张艺谋极其刁钻地选择了原著自“青海来信”之后的内容进行改编,这有些意外,细想来又相当高明:以爱情这样稳妥的主题切入,而且是失忆之后的爱情。一切都结束了,但一切又都映射在当下,给生活造成影响。张艺谋在《南方周末》的访谈中这样说:“无需再去讨论,发生了什么,应该怪谁。……所谓新类型,就是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去沉淀那个苦难。”
       归来,正是要让人们知道,在经历了苦难之后应该如何继续生活。而在张艺谋看来,重构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命运和解,并顺势而为。女儿对父亲的背叛以一句“对不起”而和解,丈夫与失忆妻子的关系,也在经历了反复治疗无果之后,以“陪着你到天边”而和解。亲情、爱情、忍耐、和解,这是支撑一个普通百姓活着的信念。至于批判、反思、改造、重建,那仿佛是庙堂和公知该操心的事情。
       朴素美学:与色彩和解的张艺谋
       不得不说,《归来》的美学形式,是张艺谋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探索。克制、冷静、朴素,一切为了还原时代而努力,不再刻意为了色彩而色彩。他扔掉自己最最傍身的一门手艺,将浓烈化作平淡,试图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创造出本真的生活质感。“静”,大概是影片在前十几分钟的背景交代后,从银幕传递出的最强信号。只不过,全场整齐挥舞红宝书的一刻,那个曾经的张艺谋还是忍不住跳了出来。那是另一种力量,类似于“意志的胜利”。但这次张艺谋并没有像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样,赋予“法西斯美学”合法性。这也正是整部电影中批判性最强的一幕。
       无论是初出茅庐时的《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走进商业时代之后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直至上一部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向来被人所称道。在早年白睿文的访谈中,张艺谋直言,对大红大绿的颜色的偏爱,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可以说,在《归来》中,他对本能进行了理性的压制,尝试与曾经“佻挞飞扬”的色彩和解,抛弃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美学观念,回归到对现实和人性的尊重,并担当起恰到好处的历史责任。这在当今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当年贾樟柯叫板张艺谋:在黄金遍地的时代,谁还来尊重好人?今天,张艺谋大概可以用《归来》回应。最最重要的是,《归来》以年度文艺大片之姿获得全社会关注并向高票房冲刺,而贾樟柯的《天注定》,则归来无期。
       由此可见,和解的力量是多么重要。
       陆焉识:一出存在主义戏剧的男主角
      《归来》是一部只有现实,不诉来历的电影,它的目的不在于历史叙事,而在于描述一种纯洁美好的人性。但作为一个人而言,陆焉识却无法被历史切割。如何在被架空的情境之中还原完整的人性,是摆在每一个演员面前的最大难题。因此,《归来》对演员的要求之高,在张艺谋电影里前所未有。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陈道明。他的确代表了中国男演员的最高水准,把一个知识分子的坚持,一个男人的忠诚和一个父亲的宽容,刻画的淋漓尽致。
       原著小说中,陆焉识一生起伏跌宕,华丽苍凉。从会四国语言,留洋归来的倜傥富家子,到被天真性情所耽,流放至西北荒原的劳改犯,再到获得平反,回家之后却被势利子女排挤,最终只得离去的落寞老人,这样的人生,实在是“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而他对妻子冯婉瑜,从包办婚姻的无爱,直至历经变革之后才懂得什么是爱,这其中复杂、微妙而隐秘的心理状态,也着实令人唏嘘。
       然而在电影中,这一切都被简化了,只有蛛丝马迹依稀可循。观众们只是知道,陆焉识那么爱冯婉瑜,而冯婉瑜也一直爱着那个活在自己心里的陆焉识。
       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是多么存在主义的一出戏剧。陆焉识不就是那个永不停歇的西西弗斯吗?一次又一次,他想尽办法,变换身份:方师傅、修琴的、念信的……他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陆焉识不工作,不劳动,他归来之后的整个身心都致力于“唤醒婉瑜”这项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效果的事业。许多年过去了,他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周而复始,这是他与生活和解的方式,里面有爱,有愧疚,有无奈,更有希望。陆焉识是一个荒谬的英雄,也许在别人眼中,他徒劳无功的守候是可笑的,但于他而言却是幸福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是自己的神。
       那么婉瑜呢?在和陆焉识长期分离,相识却无法相认,相认却又不相识之后,她还知道去车站接的那个人是谁么?这么多年了,她最忠诚的伴侣,是自己的理想。陆焉识和冯婉瑜,都在等待着彼此的戈多。
        而坐在银幕前的我,看着许多年之后一个白雪皑皑的早晨,陆焉识手举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牌,陪伴婉瑜在车站广场等候。这一刻,我完成了与导演的和解。
       其实我们都是命运的人质。

 6 ) 【转】一坛好酒的内劲

作者:胡性能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诗经》中伟大的爱情诗句,因为被世俗化的广泛运用,变得让人生疑。在最初看张艺谋的新片《归来》时,我找不到比这两句诗更好的概括,只是生活在记忆中的冯婉瑜与生活在现实中的陆焉识,他们就像是两条并行的铁轨,相伴前行,却终生不再相识。
终生,这是个漫长的时间概念,我们曾经讴歌过的完美爱情,有几桩经得住这个词汇的检验?
但是在看完《归来》之后,我发现这部以爱情为载体的电影,后面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反思,有着对个人苦难以及民族命运的深度思考。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作为个人的爱情,也许没有什么比这种错位更让人惋惜。陆焉识终究在冯婉瑜的守候中“归来”,但经历了人生的浩劫之后,包括你我,谁还能回到以往生活既定的轨道?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归来的人们将怎样面对不幸的往昔?曾经的苦难又怎样以个人记忆的方式进入寻常人的当下生活,并长久地影响他们的未来?《归来》试图提示我们,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故事的表层,与《诗经》中的那两句诗相比,我更喜欢拉金的诗句:“在所有的脸中,我只怀念你的脸”。这青橄榄一样的诗句,平实,朴素,却以排除法的方式,将一份铭心刻骨的怀念凸显出来。精神与肉体受到双重打击的冯婉瑜选择了向后眺望,她逆时而行,生活在过去,在人群中一次次引颈寻觅着她的陆犯焉识。在她充满期盼的目光背后,不难看到在时间的深处,在她的青春时光中,有着她最为珍视的一段感情。她不认识现实中的陆焉识,却能死死记住他年轻时的脸,那张脸是她留恋的过去,是她生活的勇气,是她的命和她的一切。
相对于冯氏婉瑜大脑的一片混沌,作为知识分子象征的陆焉识的清醒则意味着他得独自承受所有的苦难,这是清醒者的宿命。在旧时代, 鲁迅先生就曾说自己是黑屋里的先醒者,如果没有希望打破黑屋,还不如让他们在睡梦中死去。但是在《归来》中,陆焉识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面对漫漫长路,他像冯婉瑜一样,选择了等待,他不离不弃,以百般的呵护、关心,耐心地等待一个人能够从黑暗的记忆深入归来。
一个人在精神深处期待着陆焉识能够回到她的过去;另外一个人在现实里守候冯婉瑜能够回到他的当下和未来。彼此的坚持恰恰让两人无法在清醒的现实中重逢,这是两条铁轨相互守望的爱情,感人却又无望。然而正是向后的怀旧,以及前行中的期冀,这两种背行的力量让《归来》这部影片具有了极强的内在张力。我揪心期待了一百分钟,看到的只是男女主人公人生故事的冰山一角。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玫瑰花,也没有卿卿我我的境头,删繁就简的情感呈现是那样的含蓄内敛,中国式的爱情以及思想的中国式表达,让简约的剧情分泌出巨大的能量,直到演职人员的名字出现在黑色的银幕上,我依旧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
原来,这部影片不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看过之后,思想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相对于冯婉瑜与陆焉实无法回到他们彼此相识的过去,张艺谋到是借助这部影片完成了自己导演生涯的重要回归,重返他的巅峰状态。20多年前,他用《红高梁》告诉大家,电影可以那样讲述,中国电影从此有了全新的叙事选择;10年前,他又用《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并在今天成为让我们渐感厌倦的商业喧嚣;当我们都预感到大场景、大制作支撑的宏大叙事以及搞笑、无厘头营造的浅薄逗乐终将沉寂,为此期待中国电影艺术上的回归会在什么时候到来,由谁开始时,没想到还是他:张艺谋。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三万里河山演绎王朝的兴衰变更,与在方寸之间呈现一个民族的情感与苦难,究竟那一个更为困难?《归来》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颇具难度的叙事,张艺谋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借助极为有限的场景和人物,将故事讲述得如此让人难以割舍。与那些满场飞奔且背景不断变化的舞蹈相比,张艺谋就只站在一个情感的圆点,不挪动,就完成了一次出色的演出。他的表现让人联想起《天龙八部》里那个扫地的老僧,无招无式,却武功奇高内功精湛,也许是年岁的增长,也许是对电影多年的浸染,张艺谋在拍摄《归来》时采用的是最传统的中国叙事,简约、简洁、简练,让有限的空间,隐藏着无限的思想意味。包括扮演冯婉瑜的巩俐和扮演陆焉识的陈道明,他们的表演自然、克制,堪称完美地演绎了中国人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我以为,这是返朴归真后的必然选择。本份和老实的讲述态度,略带忧伤的旧色调,让《归来》成为了一次情感与思想的窖藏,不喧哗、不张扬,所有的深情与刻骨的伤痛都隐藏在平静的叙述里,导演的手法看上去毫不炫技,然而正是这种表达的节制与不动声色,将一坛好酒的芬芳与内劲,完全密封在一个感人的故事里。

 7 ) 中国式纯爱一种

关于《归来》的评价,可以预见的是会出现两极化的口碑,而横在一冷一热间的那条分歧线,就是这部电影在张艺谋自身作品里的参考坐标。抨击《归来》的人(譬如《电影世界》),大多会带有这样的假设和猜想:一个拍摄商业大片多年的张艺谋 ,一个在体制内取得无上荣誉的张艺谋,终于决定回归本心,解甲归田从零开始,用一部饱含沉思与叹息的文艺片来宣告自己的“归来”,化解掉几年来所有的质疑与诟病。
没错,他们需要的是让张艺谋在二十年后再拍一部《活着》。
从这个角度来说,《归来》无疑是失败到彻头彻尾。即便不提那些怀里抱着严歌苓的大部头原著,逐字逐句挑刺吐槽的文学爱好者,但凡一个稍微懂得些中国当代历史,看过几部传说中国产禁片的观众,都能感到《归来》里对时代气息的刻意淡化。这种淡化并非是张艺谋在表面功夫上的敷衍了事,相反,影片在画面和声音里对于时代的重现,准确和精致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但是,对于时代本身,对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说白了也就是一些人口中所希望看到的反思与批判,电影却是一笔带过的。亲子相残的荒谬,骨肉分离的痛苦,乃至于加害者与被害者的身份互换,这些场面与情节都算不得陌生,也的确是值得深挖,但张艺谋却有意无意的将其忽略掉,成为电影里不痛不痒的枝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陆焉识对方师傅的复仇,成功摘帽的陆焉识拿着饭勺,找到当年让妻子失忆的罪魁祸首方师傅,却发现自己所面对的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残破衰败的家庭,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彼此注目,折射的正是一个时代的荒唐。然而,这样的点睛之笔,《归来》里的确是太少太少。似乎张艺谋在隐隐告诉观众,许多东西不是我不想说,只是原因——你懂的。
是的,就算一个对影视行业和娱乐圈所知甚少的普通人,都能对此发表一通看似颇为理性的见解:一个《白鹿原》要删,《天注定》要砍的国度,起码现在还没到可以自由谈论过往罪孽的时刻;一个刚刚换了新东家的知名打工仔,也不可能拿着老板的支票去尽情赌博冒险,就算他头上顶着“国师”的名号。
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内心的柔软会驱使着他用一种更为宽恕和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回忆。他毕竟不是一个风华正茂浑身带刺的中年斗士了。
所以,如果换个角度,把这部电影对比的坐标改为《我的父亲母亲》或者《山楂树之恋》,那么就可以得到与上面截然相反的结论。而事实上,这几部作品在血脉上的薪火相传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在讲述美好本身在丑陋时代里的奋力挣扎,正确的爱情诞生于错误的年代,被硬生生的扭曲成了不该有的模样。张艺谋偏爱这种故事,源于自身内心深处的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而这种东西,是第五代导演所共有的,即便经过多年的洗礼,被各种各样的故事或类型所遮蔽,只要等到一个机会,它们终究还要为人所洞见。
剥去时代这层厚重的外衣,甚至抛弃掉家庭这一可有可无的形式,《归来》的戏核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纯爱故事——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如何共同面对意外的打击,以另外一种身份共度余生。类似的故事模式,其实在日韩的爱情片里一再上演,然而比起邻国那些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张艺谋质朴平实的美学追求让电影多了几分真实的温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更为接近的缘故,比起几年前讲述年轻人爱情的《山楂树之恋》,《归来》中的情感流露显得更为自然也更为真诚,两位国宝级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让电影至少可以摆脱掉“装纯”这一尴尬的帽子。
依靠一个个桥段拼搭起来的剧本,对情感有意的节制,包括有意做小的格局,这些巨大的改变发生在张艺谋身上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要知道在此之前他还是在《金陵十三钗》里努力模仿好莱坞人讲故事。然而从西方到东方的巨大跨越,对他而言完成起来却并无太多违和之感。可能这就是张艺谋,无论身上背负着怎样的质疑之声,他终究还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值得期待导演之一。

 8 ) 《归来》: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归来》: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归来》点映,兴致冲冲而去,满心遗憾而归。

二张分手后,对于艺谋的首度出山之作《归来》,很是期待。因为我认为,张大师近年来始终没有特别像样的片子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大师身不由己,背后有个大大的操盘手,一旦张大师有了对于艺术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那个曾经拍出《菊豆》、《红高粱》《大红灯笼》、《有话好好说》的张艺谋很有可能就又回来了。
然而,事实往往并不是按照个人期待的意志为转移。

让我们先抛开意识形态的杂念,只从艺术本身来思量《归来》。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又是一个什么片子呢?
如果我们删除《归来》中的WG时代元素,去掉彰显张大师喜好的舞蹈演员们的大白腿,去掉陆焉识的罪名,去掉一帮演技派明星赞助性的客串,《归来》便可以简化为(注意了,剧透了)一个老头二十年未见老伴,老伴患病认不得人了,老头三番四次努力,老伴不见好转,结果终此一生的故事。
年代背景,完全可以虚化掉,就是一个当代戏,这片子的框架也是毫发无损。

在《归来》的故事中,这里没有两个人的相濡与沫,只有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一个人因为爱的疼痛而失忆,另一个人一生默默地守在她身边。
欧开,这故事完全可以缩进一条微信,或者《知音》上的一篇短文。干嘛非要不厌其烦地在电影中讲述两个小时??

两位主演,用他们惊心动魄的演技掩盖了一个平淡如水的故事。
这里面的问题是,如果就要讲一个淡雅如茶的中老年题材文艺片,那么片子前20分钟的“抓逃”冲突,会不会与此后一个多小时波澜不惊的电影形成割裂?这好比,一篇文章,前三分之一是戏剧,后三分之二改成了回忆性散文,这叫什么玩意儿?
两位主演用他们细致入微,步步为赢的精湛演技撑起了这部电影,他们的魅力在于你只要在大银幕上专注于他们的表演,你就会被他们所深深的打动,他们的表演就像是利箭,轻而易举地便可射穿你那颗生有同情经络的小心脏,进而你会由衷地感慨,这电影,真感人。

这事儿,比《唐山大地震》里当着观众面放声大嚎的表演,至少高108个档次。但是,这是演员的事,把戏演好,天经地义。《归来》中的戏,确实感人,但确是空心箭。

首先,通常戏剧中,角色要想让人感动,首先是先得让观众熟悉、认可并喜欢这个角色,然后当这个角色落难或者痛苦甚至挂掉时,才有催人心碎的力量,鲁迅所说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毁灭前得先得有“美好”,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无间道》里的人物,每个人物都立住了,让你记住并喜欢了,然后他们一个个挂掉,无论是杜汶泽还是黄秋生,或者曾志伟和梁朝伟,每个人物挂掉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心里有疼,才有悲怆感,上来就死人,没人会感动。所以,想玩悲剧必须得遵循这个艺术规律,即要先“立人物”。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作品上来就是展现人物痛苦,那么只是在博取观众的同情心,那就好比在看灾区里受难的人们,你与他素不相识,看到他的“惨“,你也会伤心落泪,但这可不是戏剧,更不是艺术。

《归来》上来就是陆逃出来,陆是什么性格?为什么逃出来?他为什么做了“反常”的事?戏剧的冲击力统统没有,上来就是一个逃犯要回家找女人私奔,观众如何建立认同感?起初看预告片,还以为是《兄弟》里宋凡平的故事,结果一看,只是一个越狱要回家的人,其他的一概没有,服了!

其次,所谓看戏,观众看的是戏,啥是戏?说白了就是有事件,有冲突。举一个张大师老同学的陈大师的作品《霸王别姬》,就是大事件中有小事件,人物始终处在戏剧冲突之中,戏只有引人入胜,人才能扣人心弦。二者密不可分,否则《归来》陈和巩用高超的演技令人动容,却始终没有在戏剧冲突之中,用两个空置人物的内心疼痛与哀伤来蹂躏观众的心灵,这是演员的胜利,而不是导演的胜利。导演应该发掘并创造剧本中跌宕起伏的冲突,进而把人物丢进冲突中去展现,除非导演想创作的是一部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故事,来表达这就是作者所理解的生活常态或本质。

然而,《归来》事实上只有一个“冲突点”,那就是老太太失忆了,老头想各种办法,一个多小时就在讲这么一件事,即使我们一脚踢开可看性的元素,《归来》也似乎并不是想做一部淡雅如茶的电影,因为在片子的后面居然又翻出了一个新的冲突“方师傅”的事件,方师傅到底因为什么又对冯婉瑜做了什么?这样强烈的冲突点,为何要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片子末尾被提起?而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部提,只留下一个没有打出的勺子和家庭妇女响彻胡同的咆哮,这个单独的小事件,在全片中存在的结构和思想作用到底是什么???
好吧,说回正题吧。这问题显然出在对于电影具有话语权的张大师身上。

或许张大师的摄影出身,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摄影,在电影创作中,非常重要,不仅涉及美学,涉及技术,还涉及镜头和调度,涉及表现人物内心和情绪,所以真正的好摄影几乎控制着每个镜头的质量。
但是,摄影眼中的镜头都是单一的,而导演比摄影“高”的地方,在于对于整场戏和整部电影情节和主旨的掌控与理解,说白了,导演在戏剧和文学的根基,才是调控整部影片故事与情感的决定性的力量。

所以,当张大师依托于中国当代文学一流名家作品而不伤筋动骨改编事,故事的核心是硬的,是立得住且深刻的,比如《红高粱》《大红灯笼》《菊豆》,也比如直接翻拍的《雷雨》的《黄金甲》,而当张大师十分自信地大刀阔斧改造文学骨架而建立剧本时,戏剧和文学的薄弱变暴露得一览无余,比如今天丝毫没有冲突力量的《归来》,也比如他或许未曾深入考虑过主旨的《英雄》,所以他拍出《十面埋伏》和《山楂树》也不足为奇。

张大师其实是电影美学大师,《英雄》《黄金甲》《有话好好说》从画面和镜头上,我觉得真的是牛逼闪闪,不好好学学都对不起人家的才气。但在电影叙事上,故事的张力与场面调度的创意,其实是张大师的短板,其实这才是导演最核心的技术基础。比如结尾“很多年后……”的字幕出现,如果用画面中一个桌子上的东西变化也能交代出来,也比直接上字幕还“巧”一些,或者用地面上同样是两个人的影子起,镜头摇起,两人已经老态龙钟之类,怎么也是好过直接上字幕的吧?所以,而懂画面却不懂戏剧的张大师,放下场面和色彩这两把板斧后,就如同双枪老太婆自断两臂,相当于武功尽废。

不厌其烦地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从戏剧的角度,《归来》存在怎样的问题,其实还没有说到《归来》的本质。

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来看故事背后的指向性。
陆焉识饱受肉体和心灵的重创,且不说“改造”中的苦与危险,单就“家庭伦理剧”本身而言,他遭遇的多年与家人分离,爱妻失忆,女儿举报……这些让人心碎的痛苦,在电影《归来》中,悄然都被他对老婆矢志不渝、痴痴不忘的爱所掩盖,所有的疼痛与伤害都已经成为昨天进而被顺理成章地稀释,他与那个疯狂透顶、血雨腥风的世界,他与那些曾经残酷无情、凶神恶煞地伤害他与家人的肉体与心灵的人形魔鬼,在一天天的平凡日子里,在两位老人对面不相识的纵横老泪里,悄无声息、水到渠成、天经地义般地达成和解……

电影《归来》,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只是一次几乎零剧情的苍白故事中的表演艺术家感人至深的双人秀。
电影《归来》,如果从大众传播和接受的角度,这作品其实就是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在滚烫的泪水背后,电影与伤疤相安无事,铭记与遗忘混为一谈,安抚与慰藉歃血为盟,谅解与杀戮狼狈为奸,巨大的烟雾到底掩盖了什么?
电影院里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将永远不会知道。




                                           有肉吃跟着你
                                            2014-5-12

 短评

陪伴是最好的爱。

8分钟前
  • 一只毛阿毛
  • 力荐

这片子不是差,是俗!既然是要拍老年版【初恋50次】,何必改编这本小说呢。这回片子拍的倒是很严谨,问题出在平庸的主题、叙事切入点和价值观,结局的处理其实想法不错,可惜从第二幕开始剧本除了冗长毫无技巧性可言,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叙事的层次感、伏笔反转和角色塑造都做得很差。★★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点映归来:看后给人一种平静,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一样。没有去深入剖析大时代变迁人处境变化的反思,而是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亲情和爱情的故事。场景搭建年代回忆感强,钢琴伴奏虽然出现不多,每次响起都很好的为剧情服务

10分钟前
  • 阑珊寻影
  • 推荐

1,老年爱情小清新,廉价,催泪。2,跪着把钱挣了的同时就不要再想把名捞回来了。3,说需要生活积累的,更多是因为本身拍得太表面。4,别说什么平静,片中唯一平静的只有陈道明的表演。5,如果说这是营销账号的煽情贴改编,我也信。6,这么多年,我们还在谈论张艺谋,本身就挺泄气的。

15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刚看完。。演员的表演已经尽力了,可惜的是,活着的张艺谋没有归来。

17分钟前
  • libido
  • 还行

两颗星给演员,不包含新的谋女郎。一颗星给一个桥段,巩俐要求陈道明给她念信,按普通编剧写肯定就是很兴奋,接过信说好啊!这时陈道明说:方便吗?三个字一问,一个知识分子的分寸感就出来了。好与坏,高低立判。

19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把我妈看哭了,暂时转移了她对我找不到对象的担忧。四星好评!

24分钟前
  • Dr希鲁鲁克
  • 推荐

巩俐奉献了从影至今最感人的一场表演,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中间找到了最平衡的一点。拿这片跟活着比的可以洗洗睡了,这片对应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我的父亲母亲讲的是漫长的追逐,归来讲的是漫长的守候。很感人,润物无声的那种。

26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她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了我的不好” 中年文革版《初恋50次》+《忠犬八公的故事》+《朗读者》+《再见列宁》+《恋恋笔记本》…没有《活着》式大气,却有《我的父亲母亲》式细腻深情。那样纯粹而伟大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个年代,正因为我们缺失,才会如此动人。

2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喜欢车站约见一场戏,乱世频仍,王佳芝一声“快走”犹未绝于耳,冯婉瑜“快跑”又频频响起,哀艳不及,而沉痛过之。除了最后一幕,时代还原度甚高。民族失忆题材能过审,实在意外。

30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我觉得挺好啊,比山楂树正常多了,起码这俩主演能撑起来,煽情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年代感不必说,光那些个变焦镜头就够伤痕了...小说大部分前情都已砍掉,只留下形式简洁的尾部,文革版初恋50次。两句渔光曲好过所有抻嗓子的“啊啊啊”。戛纳重看,采了十几个老外,无一差评,还有个法国佬当场泪崩!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婉榆,婉榆……展博,展博……

38分钟前
  • 独唱团
  • 力荐

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没骗人,整个被勒着脖子看完,出来人跟脱水了一样。大概是审批尺度的极好呈现了。不疾不徐的中式爱情,被时代裹挟,呈现出两面。冯陆之情,是面对观众的一面,奋不顾身不离不弃都十分直观。方师傅家女人那句“孤儿寡母”,却只投下了些许阴影,让人看得见。好人恶人,没有多明

39分钟前
  • 蘑菇在移动
  • 推荐

似曾相识焉归来

42分钟前
  • 吴松张
  • 推荐

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

44分钟前
  • Andy
  • 力荐

她生活就只有4号和5号两天;他自己弹自己的钢琴,拆自己的信箱,读自己未寄出的信。111分钟又短又长。推镜头的代入感。陈道明的克制隐忍、巩俐的巅峰表演。历史的厚重,时代的悲歌。

48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如果能将陆焉识在戈壁上逃跑的惊心动魄拍出来,能将劳改营里的人间惨状拍出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超越《活着》了。而现在这个家-传达室-火车站三点一线的版本,则简直就是一出陈道明版《朗读者》加《初恋50次》。

50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原著粉表示: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很赞。巩俐演技很好,但她不是原著中的婉喻。张慧雯也很好,她也不是原著里的丹钰,甚至名字和年龄设定都不一样了。所以把《陆犯焉识》改名为《归来》是很对的。电影更像是张艺谋巧妙的套着陆焉识讲了一个他的故事。看小说我曾泪流满面,但电影不能。

55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门一直留着,锁住的是记忆。与其说是选择性失忆,不如说是文革创伤后遗症,用小人物的隐忍去反思大时代。坚守等候、保有归心的爱是大爱,结尾铁栅栏隔断的定格意味深长。尽管是一套再平淡不过的电视剧拍法,流露的却是老谋子老来平和的心境。这种片该用胶片拍,追求高清反是背道而驰—因为更像电视剧了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唉,张艺谋拼了命做减法,倒头来还是一股浓浓的做戏感。基本上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脑补尔豪帮可云找回忆的桥段。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