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2015

剧情片其它2015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山姆·尼尔,罗宾·麦克丽薇,布鲁斯·斯宾斯,苏西·斯蒂恩,安娜·丽丝·菲利普斯,马修·桑德兰,格雷格·泼普尔顿

导演:迈克尔·彼得罗尼

播放地址

 剧照

回溯2015 剧照 NO.1回溯2015 剧照 NO.2回溯2015 剧照 NO.3回溯2015 剧照 NO.4回溯2015 剧照 NO.5回溯2015 剧照 NO.6回溯2015 剧照 NO.13回溯2015 剧照 NO.14回溯2015 剧照 NO.15回溯2015 剧照 NO.16回溯2015 剧照 NO.17回溯2015 剧照 NO.18回溯2015 剧照 NO.19回溯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18:40

详细剧情

  影片围绕着心理学家皮特与他被“鬼混”侵扰的病人之间展开,随着病情研究的深入,隐藏在恐惧背后的可怕事件也将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中二中年的惊魂之旅

这部片子提醒着观众,一个演员的好坏的确影响着电影的表达。不错,艾玛沃森年轻漂亮,有气场,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只能说是楚楚可怜。在一旁的男主都能用一张死人脸演绎出中二中年的不甘和懊悔,她却一路凶横的表现着我是可怜人,全无腹黑的感觉。
演技,或者说气质,真的是天生的,女主你可以说她是可怜的女孩,反抗的女权主义者。当你看到那张可怜的脸说着狠话,反倒觉得其中一定另有隐情。总而言之,那完全不是一个BOSS该有的气场,在男主难以压制的气势下,她反倒一直像一个受害者。
对于一个看惯欧美侦探和犯罪片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的梗真的是玩的飞起。比如说全局的人都不看好男主,只有男主一个人接近疯狂的认真,别人都一副日常模样;再比如一个支持着男主主张的上司,一个和男主有分歧的流里流气的同事。连故事的脉络走向都很老套,精神科医生做了搭档,用当时最先进的疗法作为探案工具,等等等~
不过结局不但是打侦探迷的脸,简直就把所有观众的脸打了一遍。
我倒不是说这个结局有多震撼,结局也很老套,老套的从一开始就基本知道罪犯是哪个人了。
我震惊的在于证据和推理的手段被全盘推翻以及用影像呈现这种结果,而且合情合理。
其实很多细节都在表示这部电影的根基——真实,所以窝囊的警察虽然在邀请上司男主打保龄球被拒绝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警察局的人整天抱怨着没有资金,却还是吊儿郎当的工作;所以整个警察局是那么的日常,而男主却苦大仇深,最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犯了中二病。
真实不断扭曲,将一件件小事搞得好像要毁灭世界的样子。
偏见,这才是扭曲真实的原因。
导演花了许多笔墨呈现一个偏见的社会,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对于偏见的产生的思考,神父认为偏见来源于恶魔,医生认为偏见来源于无知,普通人认为偏见来自于执着~
在知道真相前,男主从一堆乱麻中探出了头:“我终于重新控制了自己的脑子。”
于是他的中二病好了,恢复了成年人的智商。

 2 ) 唯心与唯物主义的选择

在解读影片之前,允许我先说两个理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关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讨论,在百年之前还是处于纠缠胶着的状态,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在大量事物的发明与应用的基础上也得到显著的提升,正是物质的极大丰富,直接的促使了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战胜而归,这与农耕、冷兵器时代,唯心主义大行其道有了如同镜面般的反差。

而人们对于世界观认识的选择,由此可见并非是完全是站在真理的角度,仅是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社会水平以及社会对于某种观念的需要才来做出的判断。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需要以心来观世界,以塑造神明来度过面前的苦厄;待物质富足之时,则需站在唯物的立场,更有利于推进时代的大发展。

不过世界的相对事物,往往是不会单独存在的,这有点类似中国的八卦阴阳调和理论,所谓有黑就有白,有恶就有善,从来都只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不会说有哪一方会完全的灭绝。来观这个时代,现在是唯物为主,唯心为辅的一个常态,人们坚信所能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不会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离奇事件,基于这个认知,有人是无神论者,有的则信仰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三大教派为主的宗教,其中大部分信仰者也能辩证的看待信仰存在的意义,不是如以前的时代的人们全盘接受,而是相信神明存心中,而非是真神一般的存在。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回到从前》,就是处在由于心理暗示疗法的带来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主辅关系变化导致的社会恐慌的时期。就以片中安吉尔一家为个列来看当时整个美国的恐慌现状,安吉尔虚构了有邪教祭祀仪式的存在,然后由于当时正处于心理暗示的疗法在破案中的广泛采用,所以导致了其安吉尔的父亲、哥哥在在接受心理暗示疗法的诱导记忆时,在一定程度上都自行添加了本不存在邪教祭祀仪式的场景,而作为办案的布鲁斯警官、以及安吉尔的奶奶即使未直接的接受心理暗示疗法,但也间接的受到了影响,并频繁做噩梦疑神疑鬼。据后来的调查显示,当时的美国并不存在所谓的邪教祭祀,可见心理暗示疗法所带来的极度唯心主义,偏离了物质实际的一个基础,带来的影响是可怕的。

那么以此观之,唯心主义就一定不比唯物主义要好吗?显然站在现今的时代,是可以这么认为的,但如果将生活的轨迹往前追溯,比如还是农耕时期,这时的物质极度缺乏,若平民还是以唯物主义为主,则社会的稳态极不容易维持,相反唯心主义却能带来相反的效果,而大多宗教也正是形成于物质最为匮乏的年代。当然至今能存活下来的,皆是教人行善的宗教,而与影片相似的邪教在历史上也肯定是存在过的,但终究不能长久,而不论善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其特定的价值,是不能狭隘的否定其存在的一部分意义。

因此合理的选择适当的主义为主要思潮,才是确保人类社会稳步向前的基础,而并无何对何错的定性,以功利性的角度来看,两种主义只是两种具有不同功用的工具,而选择的依据,则是由目前遇到的矛盾与困难来决定的。

 3 ) 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哪里觉察出不对劲了,从两人在教堂前亲吻前安吉拉说,你是我仅有的人了!

恶魔是存在的,只是他存在在人们的心里;回到从前,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或者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想到前两天的一个回到前世的音频,试了试,没有进去,即便进去了,看到了也是自己想看到的前世,关于爱情,关于金钱,关于生命,关于一切你想知道的话题!

这确实是一部恐怖片,安吉拉也确实是一个可怕的人,能把一个不存在的事实描述的太过真实,以至于太多人都相信,即将变成真实,这也是被社会,被科学,被警察,被媒体等等所催生的!所幸的是,还有少数人能分辨,所以在未来,真相终将显露!

 4 )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

挺喜欢其中的警探和小姑娘的搭配,写一段文字来纪念。

这是一个悲伤的关于拯救和伤害的故事。

让人绝望的家庭。

酗酒的父亲,离家出走的兄弟,逝去的母亲,面目可憎的祖母。

破碎的家,没有温暖,没有关爱,徒有四壁的空间。

多少年,就这样默默的失落着,惆怅着。

以为自己的人生会有如何的不同,被情人抛弃的时候,看透了生活的真相。

如果不去改变,那么自己的一生也就是在这暗淡的地方潦倒的过完。

淡淡的失落惆怅就变成了浓烈的恨。

恨失去的,恨错过的,恨这个世界所有辜负了她的。

这个生如夏花的女子,她想要摆脱这样的命运。

于是,她策划了这样一场阴谋,让所有辜负她的都消失不见。

她报案,说被自己的生父侵犯。

上帝将他带到她面前。

看她自说自话的演着这出戏。

他是凌冽的警探,有着鹰一般洞察人心的眼睛。

敏锐而无情,时刻夹带着萧瑟,却又透着执着的温暖。

他不是看不破这迷局,只是在看到她的时候,失了心神。

她是那样的美丽,纯洁,弱不禁风,却遭受了如此的苦楚。

清澈迷惘的眼神中,带着伤痛和苦楚。

莫名的,他就是想要保护她,为她遮风挡雨。

为了她,他生出了许多执着的探究真相的勇气和决心。

案情渐渐的扑朔迷离,越查就越是让人心生恐惧。

邪恶是这样的无处不在,静静潜伏,观察,等待。

她只是一个羸弱少女,没有人守护,独立面对所有伤痛。

医院里,她惊慌的想要躲起来,却愿意,为他打开门。

她愿意,把最伤痛的伤疤,展示给他看。

当她察觉到危险潜伏,她想到的是,来找他。

因着他的探究,她要在教堂里,与亲人仇人一般会面。

她就坐在那里,面对歇斯底里的祖母,泪落如雨。

终于,忍不住,握住她的手,分担她的苦。

第一次看到17岁的她,盛放的美丽,带着一丝淡淡的落寞凄楚。

他尚且没有意识到,她已经悄然住进他心里。

尝试着去握住她颤抖的手指,却一下子被她躲开。

涩涩的感觉无法言语。

Angela ,多么美丽的名字。

见到她才知道,原来人比名字更美。

读着她亲手写下的字迹,他的心沉到谷底,没由来的怒气。

为什么,要让她独自承受和面对这些?

医院里,面对惊慌失措的她,他忍不住的温柔劝慰,鼓励。

看着她,坚强勇敢的站起来,把伤疤展示在自己眼前。

那份全然的信赖,越发的感受到肩头的重任。

这或许是个大案子,最重要的是,受伤的人,是你。

她就那样出现在警察局里,小鹿一样的谨慎惊恐。

送她回到教堂,她送的圣经,别样的温暖。

看着她面对家人的责问哭的梨花带雨,忍不住,轻轻触碰。

这一次,她终于没有躲开。

在她祖母出事后,看到她深深自责的愁容,忍不下保护她的冲动。

在她母亲的墓碑前,她落寞的愁容,深深刻入他的心脏深处。

握住她的手,告诉她,我相信你。

她泫然欲泣,靠上他坚实的肩膀,低声倾诉,现在我只有你了。

他的心,轰然坠落。

再忍耐不住,吻上她光洁美丽的额头。

是怜爱,是抚慰,是关怀,是迟到的温暖。

谁想到,她抬起脸,吻上他的唇。

那一刻,世界格外的甘甜美好,时光停驻。

他失控的吻下去,无法控制的想要更多,更多甜美,更多给予。

被这冷漠世间深深伤害的身心,在她轻轻一吻中,骤然曼妙绮丽。

在这场对局中,他一开始就是失败者。

动心的人必定失去自我。

其实,如果能够,就这样为她沉沦在撒旦的世界,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吧。

牧师说,恶魔无处不在,总是会引诱,总是会等待合适的机会。

没错,每个人心里都有黑暗的一面,都有另一个渴望得到伸张的自我。

她只不过是释放了另一个自我。

他呢,谁又能说,他不是撒旦的追随者。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是不是就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不再有最后的伤痛对峙,不再有苦涩的诀别?

或许,她和他,可以有另外一种结局。

现在,她和他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只是,世界是个圆。

总有一天能够重逢。

 5 ) 全剧透

女主的父亲、奶奶酗酒严重,母亲出意外去世、弟弟是同性恋,不被女主和家人信奉的宗教接受,女主想逃离这个家庭啊……编造谎言说父亲性侵了自己,警察和媒体从自己主观的判断来断定事实就是女主编造的故事、可后来真相被发现,但是女主不肯承认、继续编造谎言,整个媒体和小镇的居民都被集体性臆症蒙蔽了双眼,父亲和奶奶弟弟都明白了,警察也明白了,但是父亲为自己酗酒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自责,自愿承担强奸女儿的罪名,希望日后女儿能明白父亲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坐牢........

 6 ) 全片就是一部科普片

高开低走的一部电影,基本上是一部科普电影,电影最后一句“Today regression therapies have been.discredited for cenerating false memories.”揭示了全片主旨,催眠不可靠,邪教更是no proof was found.全片就是一个叛逆小女孩,一个自大的侦探和一个使用不可靠的催眠疗法的心理学家所制造出来的闹剧。
结局bug挺多,没有办法解释小女孩究竟有没有被性侵,为什么父亲会指认他们家的好朋友,另一个警察参与性侵?并且还拍了照片?
所以,只能打两星,不能再多了。

 短评

讨厌电影宣传邪教。

9分钟前
  • asalways
  • 还行

这是一个警官调查被吓尿的一家人,自己也被小女孩吓尿的故事。两人吻上的那一刻,电影院里一片被震撼到的呼声

12分钟前
  • 今朝醉水
  • 推荐

艾玛沃森真的应该好好磨练演技了!

1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并没有失望,如果说场景过度夸大和渲染,我倒是理解为,人们内心的恐惧对个人的震撼,也只有这样强烈幻想的冲击,才可以扭曲和编造一个另所有人都信服的“事实”。我喜欢之前一个评论里的一句话,“如果有撒旦 就是人心中隐藏的恶”。

20分钟前
  • q1984
  • 推荐

很平庸的探案故事,一集真探就能轻秒,音效太过头了。屈臣氏小姐满脸一个假字具有当场剧透的功效,真为还在苦心经营悬念的阿曼巴捉急。

2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较差

有些关于暗示的地方还是有一丢丢可取之处的。女主角太辣鸡了,国产偶像剧水平。哈利波特能不能拍大型长篇连续剧,希望她能有个归宿。

23分钟前
  • 小周每天都很困
  • 较差

催眠戏拍得倒是很自然,其余的只怪本事情节就太扭捏吧。艾玛沃森,求你别演戏了好吗。

25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太烂了

29分钟前
  • 阿良
  • 很差

看片之前,在选择相信豆瓣友邻和导演之间我选择相信导演,觉得这导演应该不至于让我太失望,结果让我领悟到豆瓣友邻的眼光还是雪亮的...剧本和人物表演都是不及格。

3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午夜场,百人厅只自己一人杵在那里。整部电影是伊桑霍克的独角戏,艾玛沃森出场不多表现也无太深刻印象,但如此安排也可以说是为全片主题服务的,所有的猜测判断与经历,原来都只是出自臆想,而这臆想连同Regression Therapy一起,都源于被利用了的爱。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5分钟前
  • 上上
  • 推荐

我们相信警察

40分钟前
  • 大羽婆婆
  • 还行

好像美剧,当然是挺不错的美剧。但冲着两位主演,周三上午影院就坐满人,也是不容易。

44分钟前
  • 阿伦和饭师傅
  • 还行

西班牙观众真的给足了导演面子。其实从这部和《狩猎》得到的结论是很多所谓的性侵都只不过是部分少女的性幻想。小绿茶婊太可怕。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臆想我们自以为是的东西。邪教传说又像是达芬奇密码,但更吓人。一味的加强视觉效果其实只会让整体看起来更敷衍。其实会感慨导演大概再也没法回到从前了

45分钟前
  • L'éphémère
  • 还行

结局不同于一般的惊悚片,反倒让人觉得异常欣喜

48分钟前
  • BabaraGordon
  • 力荐

垃圾,真难以想象这是阿曼巴的作品,他可以来中国拍拍FL功的往事了。

51分钟前
  • 米兎愛唱片
  • 很差

在阴冷的下雨天看 还真应景

53分钟前
  • 沛沛葭
  • 还行

只要观影经验稍微丰富1些的人应该都很容易猜出结局 这成了这片子的最大败笔 尽管导演花了很大功夫去营造气氛 但在可预测结局的前提下就显得故弄玄虚了 所以整体感觉差强人意 好吧 我承认我是为了爱玛沃森才去看的 另外对于群体无意识现象的描写 我觉得这片子还是讲得夸张了点儿

57分钟前
  • faɕjɑŋ
  • 较差

没有字幕,对白可能只听懂了50%,纯粹凭借多年的电影经验看懂了95%,我觉得我真不容易。。。故事本身没太多可撰述的,但一想到是根据真实事件inspried的,总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58分钟前
  • Jeanine
  • 还行

没有怎么看懂,但被吓的不轻

59分钟前
  • 一朵可云
  • 还行

emma太美了。不过结局只是因为一个女孩的故弄玄虚有点牵强

1小时前
  • ushuaibythese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