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情片大陆2003

主演: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陈道明,陈慧琳,黄秋生,曾志伟,杜汶泽,郑秀文,刘嘉玲,林家栋,陈冠希,余文乐,尹扬明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播放地址

 剧照

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2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4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5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6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4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5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6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7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8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9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2:06

详细剧情

  刘建明(刘德华)在陈永仁(梁朝伟)被杀10个月后接受警队内部调查,被架空职权,加上家庭的变故,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但他坚信局面很快就会扭转。年轻警司杨锦荣(黎明)在同事看来是怪人一个,他正凭着过人的业绩迈向警队最高层。为了搞清楚杨锦荣的真实身份,刘建明开始对其调查。  刘建明渐渐发现韩琛旧日的生意拍档沈澄(陈道明)与杨锦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置杨锦荣于死地,也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份曝光,渴望做个好人已久的刘建明开始千辛万苦地找寻一个又一个证据,可是他总在最接近真相时功亏一篑。

 长篇影评

 1 ) 别再说沈澄是大陆公安了

《终极无间》这电影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时至今日,只要看到或听到沈澄是大陆公安的说法,我头上就会出现几道黑线。 想当初这部电影上映,我还处在年少无知的中二时代。电影没看就被班上传阅的各路影视杂志轮番剧透。评论无一例外,都提到沈澄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公安。 真正看无间3是在大学礼堂,带着被剧透了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然而整个片子看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寒假里买碟在DVD上观摩,看到沈澄贩军火那段,被路过瞥了一眼电视的老妈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由得发出一句感慨: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而沈澄究竟是何方神圣,仔细看电影,自然会得出结论。 事实上,全片并无哪句台词说明沈澄是大陆公安。姑且让大家以为他是吧。但种种蛛丝马迹却显示出影子兄的背景并不简单: 1. 和刘健明关系不错的张SIR调查过陈俊,而陈参加了保龄球队,他的调查结果是“租房给陈俊的那间金菊投资有限公司,名下有三个上千尺的物业。公司由一个叫沈澄的内地人所持有。” 公司和物业,这都是实打实的东西。而沈澄这个名字却是假的。真人早就因为犯事儿被抓进去了。能够冒名顶替被官方抓进去的人,并且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之地坐拥好几家物业(这还是查出来的),兼且贩卖军火。这是普通大陆公安、普通卧底能做到的么?——而普通卧底什么样,请参考杜琪峰《毒战》中的刘队。 2. 沈澄的弟弟沈亮,这厮狐假虎威牛逼哄哄的嘴脸令人印象深刻。但他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爽而被打成猪头,想想他说的话: “我们在内地的关系是你无法拒绝的!” “我们在内地有几十家夜店,全都是各省有力人士关照的。有·力·人·士!到时候你们的货就会畅通无阻。我们谈的可是十一个城市的生意啊!” 有人认为沈亮装B,在我看来他既没有装,也没有演。这样的目中无人是他本来的嘴脸、惯常的样子。那么沈亮为何如此嚣张?所谓you are what you say,原因要从他的言论中找。正因为沈亮个性浅薄,他的话反而有极高的可信度:无法拒绝的关系,几十家夜店,各省有力人士……这要什么程度才能做到?有这种背景的人,岂止一个钉子没碰过,当然是被众人一路巴结追捧。连沈亮这个跟班都如此狐假虎威,那问题来了,沈澄是何方神圣? 3.杨锦荣,众所周知此人眼高于顶极度自信,用冰冷的微笑藐视一切,警局同事在他眼中犹如浮云。能让杨另眼相看的人只有两个,一是陈永仁,一是沈澄。前者他从警校那会儿就开始念念不忘。后者呢?仅仅一个大陆公安就入得了杨sir法眼?答案显然是No。杨会对影子兄刮目相看,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影子兄能力确实非比寻常,所谓英雄惜英雄。第二,沈澄的背景,就像黄sir所说:“不简单”。 我们都知道保安科的行动非常神秘,但片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保安科是搞政治的。杨锦荣曾经轻描淡写地吩咐属下:“上个月抓的两个台湾人,下星期出院。台湾当局一点表示都没有,上面会派公安来办引渡手续。那个公安老板跟我很熟。那些大人来到,免不了去吃海鲜,买lv,好好招呼他们吧。明天去澳门跟老大们讲,晚上一切活动由他们安排。” 这个情节我当初看的影院版里没有,显然是被删掉了。虽是蜻蜓点水,却透露了保安科“高大上”的任务。有人会怀疑那个公安老板是沈澄,我不认为是。理由很简单,公安boss,有头有脸的人物,没必要用假名,也没必要像沈澄一样贩军火,偶尔还得亲自出动干见不得光的事。但是,这个情节告诉大家,杨锦荣和内地一些大佬联系密切,结交不乏重量级人物,从侧面暗示了沈澄的背景。 如果注意到的话,杨锦荣在陈俊事件后休了个大假。按说休假不去马尔代夫也是欧洲,而杨竟然去北京。这个地点真够特别。难道是参观名胜古迹去了? 4.比起沈亮的狐假虎威,影子兄从头到脚散发一种不怒自威指点江山的气质。第一次出现在警局,也就是沈亮被扁那次,沈澄似笑非笑地说:“你们香港警察效率可真低。”——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在我看来它并不是指眼下的小插曲,而是隐约嘲讽警局至今拿韩琛毫无办法一事。 当刘健明负隅顽抗垂死挣扎时,沈澄第二次出现在警局,并大喝一声:“铐起来!”霸气外露,完全是命令的口吻。警局的人却并不表示诧异。这说明了什么呢?答案或许要从下面的第5点来找。 5.贩军火的当天,重案组正在开会,先是保安科科长杨锦荣推门进来劈头一句“今晚行动取消”把黄警司的鼻子气歪。紧接着顶头boss梁sir进来重复杨锦荣的意思,说这次行动不是那么简单,并以重案组有纪律问题为由让他们留下来调查——可见这事背后别有隐情,牵涉甚大,大到连重案组都被蒙在鼓里,唯有搞政治的保安科和警局最高层梁sir知道内情。 回想第三部开头,梁sir也出现过。当时他和刚接受完调查的刘健明在一起,并对刘说:“都过去了。”看过第一部的都知道,正是梁sir指名刘去查内鬼——如果刘被证明是内鬼,可想而知梁sir会颜面扫地。这就是他亲自过问刘建明的原因。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局内部再发动一次清除卧底行动不是不可能,但要重新调查刘健明,可能性几乎是零。梁sir本人不会这么做,更没有哪个属下会去拂高层的面子。事实上,在最初的剧本里,梁SIR被设定为MARY(郑秀文)的父亲,也就是刘建明未来的老丈人,一手提拔刘的就是他。还记得第1部里他和刘打高尔夫球的情景吧?按编剧的讲法:“警队中的职位升迁,有时就在一个很随便的环境里闲谈过关。”后来之所以取消了起初的设定,是因为编剧觉得即使没有这层关系,这种事照样做的出。 但是,全剧结尾,杨挂掉后,梁sir又出现了,并且说办公室装了探头云云,说明他对这次的内鬼调查是知情的。而这次清除内鬼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是杨锦荣,为何杨的调查会继续?想想沈澄那句威风八面的“铐起来!”,可以大胆推测,警局高层必定承受了外部施加的压力,这压力正是来自推动这次调查的沈澄。否则,警局八成又和以前处理黄SIR雇凶杀人事件时一样,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措施。连梁sir都不能不买的帐,影子兄的背景绝不是简单的大陆公安。 说了这么多了,大概有人还会说以上纯属我脑补,为此我还留了一条重量级的证据,来自麦兆辉的访谈: 沈澄(陈道明饰)究竟是公安还是黑帮卧底? 答:不清楚。沈在片中是个神秘人物,但他的身份确实不太清楚,连编导麦兆辉都说:“到最后观众可能仍不知他到底是公安还是黑帮的卧底,因为我们也不想交代清楚,只给了一些暗示,因为如果说清了,政治上可能有点儿敏感,通不过审查。” 这就是影子兄的真实身份如此扑朔迷离的原因。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你还是对影子兄的身份摸不着头脑,那么,请回顾一下片头被抓的两个台湾人。这二位是台湾军火商。请注意,这个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不要忘记影子兄也在走私军火。而片中提到,真正的沈澄参过军。这个细节也是耐人寻味。请结合沈亮这句话来理解:“国家需要财富啊!” 再看看杨sir提到台湾人时说的:“台湾当局没有反应。” 杨扯到了“台湾当局”。对比沈亮之前说的“国家需要财富”。由此可知,贩卖军火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影子兄的生意,不光是做给自己的哟!背后水很深…… 和前两部不同,《无间3》是寰亚和天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当年可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布会开在人民大会堂不说,主创人员还到央视的《艺术人生》做了特别节目。只能说是编剧的瞒天过海技术比较成功吧。 之前有影评谈麦庄《窃听风云2》里锦哥的身份。个人认为那部片子在主要思路上是最接近终极无间的。限于篇幅就不讨论了。总体而言,无间3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彩蛋很多。暂时就不列举了。与前两部相比,第三部放进了很多技巧和暗示,但它的缺陷也在此:技巧有余,情感不足,最大的问题出在主干上,正是这些缺陷,让它缺乏前两部那样的情感震撼力。例如杨锦荣的死。还记得当时影院中发出一片诧异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编剧觉得杨触犯了七宗罪中的傲慢,不得不死,抑或这个情节是为了说明手段不能玩太过,否则会引火烧身。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强行发便当。尽管我认为陈永仁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法律为准绳的做法无疑是追求正义的根本途径,但杨锦荣紧跟形势身段灵活目的大于手段的行事风格,却更符合现实的逻辑。说实在他这种人当特首都有可能。简直死的莫名其妙。以前有个神人说杨之所以要死是编剧为了让他和陈永仁合葬——除了这个我真想不出更牛的理由了。特么俩人死期都一样。 在我看来,无间3最可挖掘的角色就是影子兄和杨锦荣。假如这一部像第二部那样重新分配戏份,重点刻画沈和杨,效果应该好得多。可惜导演并没有这样做。除了刚才提到的审查问题外,大概还受制于戏外的人际关系——平衡六大影帝。试想,在前两部已经获得诸多荣誉和口碑时,抛开主要“功臣”让他们给新角色当绿叶,除非导演想把影帝给得罪光了。甚至连维持角色一贯性都很难,还得给他们求变,也就是所谓的“突破”,结果便是:第三部除了韩琛和黄sir外,刘健明和陈永仁的人设双双崩塌(别提那精神分裂患者和那糟糕的吻戏)——不是每个人都有王家卫的本事,让2046和花样年华的周慕云截然不同却又一脉相承。不过我认为无间道的编剧不该为此负责,该负责的是演员。 基于各种原因,无间3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即便如此,它还是不乏亮点值得一看。倘若没有第三部,这个系列是称不上完整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如果没有3,第一部结尾(港版)那句“寿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就欠缺说服力。 阅尽沧桑的沈澄说,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可最后他也说,他们还是改变了一些事情。这时,国旗和区旗飘扬在浩园的坟墓上。有些事情没变,有些事情已然变了。 P.S. 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去豆瓣《窃听风云2》的页面查看那篇名叫《你的命,锦哥操盘》的影评。虽然结论我不甚同意,但大体推测无误,哈哈

 2 ) 【致敬无间道系列】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VS 我想做一个好人

听闻无间道系列已经十年多了,迟迟没有看,
究其原因,不是没时间或者了无兴致,
而是觉得静静地同时看完三部曲才是最好。

就如同教父三部曲一样,三篇史诗,
只看过一部可能会觉得是个好片子,
但是对整体剧情的把控和理解并不可能到位。

三部曲放到一起说,这是自使用豆瓣以来的首篇影评,
妥妥的致敬无间道系列,以下有剧透,慎看。
另,仅是本人理解,欢迎讨论不同看法。
未完待续,随时添改,请勿转载。
——————————————————————————————
我想说这是一部本质探讨佛学,外表用黑帮包装的哲学电影。

一. 背景篇:
首先从佛教背景着手,
无间道取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可有两种解读,看似对立实则相通:
1.即无间地狱:
音译“阿鼻地狱”,梵文“Avicinar Aka”,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之第八,也是八大地狱中最苦一个。
堕入无间地狱的,都是极恶的人,犯了极重的罪,就被打入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绝无其他感受,而且受苦无间,一身无间,时无间,行无间。
无间地狱极大,广漠无间,打入地狱的阴魂,无法脱出,因为没有轮回,所以将永永远远在地狱中受苦,作为生前穷凶极恶的报应。

2.即无间道:
道是指众生轮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种:加行、无间、解脱、胜进。
加行道指断除烦恼,是获功德之初级阶段;无间道则是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并由此进入解脱道;解脱道指已从应断除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胜进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后的境界。

知道了这两点背景,让我们来剖析下电影系列中出现的佛教台词:

1.《涅盘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
2.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3.阿者无言,鼻者无间,为无时间,为无空间,为无量受业报之界。
4.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业无间,犯忤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终极之无间。
5.《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

——这五句话,全部是针对无间地狱所进行的描述。

结合周易中的命理说,一旦走上无间之路,两人便踏上了无法回头的命运——因无间之道没有回头之路;两人苦苦寻求轮回而不得——因为无间之中无有轮回。

刘建明:结局坠入无间地狱,而又走在无间道上。
陈永仁:结局并非解脱,而是永远受尽无间之苦。
关于这两个人的结局分析,下文的人物剖析会详细写到。

—————————————分割线——————————————
自刘健明与陈永仁在警校的首次相遇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而无间道的故事也自此开始,过去构建现在,现在创造未来。

二. 人物篇:
无间道系列中,不只是刘建明和陈永仁,
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走在无法回头的无间之路上,
且听我慢慢分析:

1. 刘建明
无间道三部曲主角,由刘德华扮演,陈冠希扮演青年。
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想做个好人

无间道系列中不折不扣的悲剧性人物,
之前提到过,最后在无间之中饱受无轮回之苦。

第二部中,97香港回归之前回答Mary问题时提到家人移民国外,
结合对Mary的爱慕,也从侧面解释了刘建明为何会加入黑帮。
加入黑帮一两年后,接受黑社会大哥韩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队,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第一部中反水韩琛的合理性。
(本来做黑帮的时间就不长,做警察的时间都有了10年左右了,反水也正常)

加入警队之后与被赶出警校的陈永仁初遇,
“我想和他换”这句话,其实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即——“我想做一个好人”而非一个打入好人之中的卧底。
自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刘建明悲剧的命运,
最终这种我想做好人和其实我不是个好人的矛盾心理会导致精神上倾向于自我否认进而自我毁灭。

让我们按照时间线整理下刘建明的故事吧:
17/18岁,加入黑帮,接受Mary的唆使,而Mary是接受黄志诚警官的唆使,除掉倪坤。
——————————————————————————————
插播:倪坤死后,倪永孝子承父业,
也因此黄志诚才派同父异母的弟弟里陈永仁做卧底,
剧情自此开始展开。
也就是说,事情起源于黄志诚的出击(第二部),
而黄志诚最终也死于自己布的局之中(第一部)。
刘建明的故事始于Mary终于Mary。
陈永仁的故事始于卧底终于即将走出卧底。

可以看出,所有人都没有走出这一格局,是轮回也是无间。
—————————————插播结束—————————————

一两年后,也就是20岁左右,接受黑社会大哥韩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队
同年,陈永仁被开除出警校做卧底,
同年梁锦荣同在警校就读,宿命开始。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12年之后,一路升职,到达高级督查位置。
2002年,与陈永仁斗智斗勇,陈永仁亡
十个月接受审查后返回高级督察职位,
洗牌的同事被梁锦荣怀疑内部有人洗案底,
2003左右,33岁左右,双方对峙,自杀未遂。

纵观刘建明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无间道,
我想做一个好人,就是刘建明的悲剧开始。

由于电影已有相当长的年份,而且很多地方已经被分析的不错了,
因此,这里只挑几个地方重点说一下:

1>.关于刘建明反水韩琛
提供情报的时候,刘建明会叫韩琛爸爸,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为了避免其他警官,如黄志诚的误会,
也许吧,但我觉得自家人移民之后,韩琛和Mary是刘建明接触到的最初可信任的长者,
因此心理上有些亲切感的当做父亲也说不定。

也正是因为韩琛的情报,最初刘建明才会平步青云,
然而,自韩琛黄志诚针锋相对之时,
刘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个好人的台词便频频出现,
一方面难以放下顺风顺水的光明警察生涯,
加上Mary等各方面的权衡之后,他也是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决定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警察。

于是做出了选择,说他是良心发现也好,为了自保也好,
总之是在黄志诚死后同陈永仁合作除掉了韩琛。

之后便以为自己可以安心的做警察了,却不想,
无间之中无解脱之道,已入此路,便无法逃离。


2>.关于刘建明间接杀Mary
间接害死Mary是毋庸置疑的,
但有人分析过是青年刘建明得不到的就要毁灭,
我觉得并不是十分妥当。

应该说是借刀杀人,更为现实一点。
打电话通知倪家Mary的行踪,
然后给Mary打电话,
如果Mary接电话了那么也许就不会死,
如果不然,则必死无疑,
刘建明不是想毁灭,而是想赌Mary是否对他也有爱。
可惜赌输了,所以自己含着泪看着Mary在自己面前被撞身亡。

另外通过电话这个小细节,不禁要问,
刘建明是怎么知道倪家的联络方式的?
大胆推测一下,如果刘建明是倪家、韩琛的双重卧底呢?
我们知道韩琛在泰国遭遇情况之后,刘建明一度说过韩琛已死,
不然Mary去找他,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另外,韩琛死后,刘建明可能不给自己找新的老大么?
那时的刘建明还是个小兵,换言之,还是黑帮思维。
退一万步说,韩琛死后,倪家也有可能找到刘建明。

自此,大胆判断一下,刘建明是韩琛和倪家的卧底,
再加上警察身份,实在是三重卧底。
这也能呼应第一部中Mary对刘建明说的话,
即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性格。
不然的话,这些细节就可有可无不用表现了。


3>.关于我想做一个好人
自韩琛黄志诚针锋相对之时,
刘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个好人的台词便频频出现,
黄志诚死后同陈永仁的合作,表明他也是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警察。

但是这便有了悖论,以刘建明的视角来看:
一方面——我想做一个好人,
另一方面——可是我曾经是以黑帮卧底的身份加入警察的队伍中的
那么,我究竟是黑帮身份还是警察身份?

要想完全成为警察身份,就要去解除黑帮身份,那么如何解除?
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消灭掉证据,
为此即使消灭掉知道我黑帮身份的一切事物和人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洗底,迟早会被人知道我的黑帮身份,即使不被查出来,
我也改变不了自己黑帮身份的事实,无法逃脱内心的煎熬
——想做好人但是事实上我却是黑帮

可是消灭证据,就要杀人,
这样一来,即使成功洗白,也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即使作为警察身份,最后也会成为一个罪犯。

我究竟该怎么办?

就是这样不断地煎熬,导致了刘建明人格的分裂,
在他心中,为信仰殉职的陈永仁是好人的化身,
于是潜意识里把自己分裂成了好人的陈永仁,
并将陈永仁想要逮捕的刘建明当做自己的使命。

4> 第三部最后刘建明的崩溃
有些人觉得最后的结局设定的不太合理,
而这恰恰是我个人觉得最为合理的部分,
也是无间道系列设计的最终高潮部分。

上文分析过了,刘建明长期处于精神的煎熬之中,
这样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会导向自我否认,进而自我毁灭。

最后对峙梁锦荣的高潮,
刘建明左口袋是从心理医生李心儿手中拿来的陈永仁寄来的录音带,
右边口袋是自己从梁锦荣保险柜中拿来的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
紧张时刻,注意观察,刘建明拿出的是左边口袋中的录音带,
这次乌龙加上梁锦荣的双重刺激直接导致自己的彻底崩溃。

缘何?
一方面现在的刘建明把自己当做了陈永仁,
把梁锦荣当做了刘建明自己,
作为陈永仁的自己拿出了指证对方刘建明是内鬼的证据,
那么我要消灭内鬼刘建明,对面站着的不就是刘建明么?
我要彻底除掉他,只要这样做我就真正成为好人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
自己眼中刘建明的梁锦荣竟然说出了跟陈永仁一摸一样的台词
——“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如果他是好人的话,那么作为陈永仁的自己究竟是谁呢?
难道我是刘建明?可是我明明是个好人啊!
于是刘建明彻底失控,
——“我只是想要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你们不给我机会?!”
所有人都沉默,只有刘建明一个人在声嘶力竭的质疑反问。

5>.最后剖析一下,刘建明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
如果是真疯,不知道自己是刘建明了为何还质问别人不给他机会?
如果是假疯,为何饮弹后见到Mary还会打出摩斯电码“Mary我爱你”?

这样来看,真疯的话,行为不受控,最后无意识,无疑是悲剧。
假疯,想自首进而饮弹却不幸没有死成,
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也是毋庸置疑的悲剧。

我觉得纠结这个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们只需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最后刘建明不论是真疯假疯,
都无法逃离无间之道的悲剧命运就可以了,
做不到用死亡逃离,最终无法逃离命运和无间道,
这也是影片最后希望通过刘建明的悲剧告知的最后道理。

永堕无间,没有轮回。

2.陈永仁

其实陈永仁这个角色,分析起来没有刘建明复杂,
因为他单纯,单纯的将自己是个好人走到最后,
单纯的相信自己的信仰,单纯的将警察身份忠实贯彻到最后。
但是,这样的单纯,依旧摆脱不了被命运的玩弄。

1> 看一下陈永仁的时间线:
1966年单亲家庭出生,和母亲姓陈。
1986年,陈永仁得知自己是黑社会老大倪坤的私生子。
1990年,陈永仁母亲病危住院,并在医院遇见倪坤和倪永孝。
1991年,陈永仁加入警校,同年卧底生涯开始。
1992年至1997年,陈永仁在表哥倪永孝手下做事,
期间不断里应外合给警方提供情报,间接导致倪永孝及全家死亡
香港回归后,没有返回总部,继续卧底在韩琛手下

2002年,第一部和第三部剧情,抓内鬼,斗智斗勇,卒。
11月26日 黄志诚警官死亡,傻强死亡,合作刘建明,歼灭韩琛
11月27日 陈永仁返回警队,发现刘建明就是内鬼,离开
——过了明天就没事——第二天,天台对峙,身亡。

悲剧性英雄人物的一生,陨落。

2> 陈永仁摆脱了无间了吗?
很多人分析过陈永仁的死亡其实是一种解脱,
陈永仁用死亡最终摆脱了无间道,得到了轮回。
对于这一说法,我有不同的看法。

背景分析过,无间之道,无法摆脱。
既然已经踏上了无间这条路,就不会有轮回。

对于陈永仁之外的人,看到了陈永仁的死,会觉得他得到了解脱,
但是按照佛教的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
通过修炼,每个人都能成为佛。
这样来看,对于陈永仁自身来说,他还是在无间之中的。

原因如下,我们考虑下陈永仁的死亡场景,
是被一个内鬼挟持着,被另一个内鬼开枪打死的。
那么陈永仁的夙愿是什么呢?
夙愿只有一个,就是“我是一个警察”,
他唯一要做的是做回警察的身份,
但是直到死,也没能收回本应得到的警察身份。
所以第三部沈凌说过“人都TMD死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
表面上看是在抱怨,
实则是对陈永仁自身依旧无法摆脱无间之苦的同情。

当然了,这样说,也有不是十分严谨的地方,
其实如何解读都有自身的道理,
只是在这里,我想表示一点,
在除陈永仁之外的别人看来,他得到了轮回,
用死亡摆脱了无间之路。

但是在陈永仁自身的角度来看,
有着黑道家族背景的他,一心只想做一个好警察,
但是却无法如愿,重新被派回黑帮,
因为自己的情报,导致哥哥及全家身亡,
这些煎熬还不够,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就只能一直坚持下去,继续为警察卖命。

但是残酷的是至死都没能实现恢复警察身份的夙愿,
即使知道了内鬼也掌握了证据却到死都没能亲自揪出内鬼,
甚至讽刺的是就连自己也是被内鬼杀掉的,
这样来看的话,他还是在无间之中备受煎熬。

——————————————————————————————
关于刘建明与陈永仁:

一个是想做风光的警察却不得不卧底见不得光,
一个是警察做的风光又顺心,却在想做好人之时不能如愿……
两个无间道上的旅伴,我想他们是心意相通的,
但是立场却又是不能转变的,这就是造成悲剧的源头。

刘建明:“我想做个好人。”
陈永仁:“行啊,跟法官说去。”
刘建明:“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
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建明:“谁知道?”

两个悲剧人物的对峙,被奉为经典,残酷的经典。
——————————————插播结束————————————
3> 全家都死了之后,陈永仁为什么依旧帮助黄志诚?

这一点实在值得质疑,但第三部在跟心理医生交流的时候,
陈永仁自己说过,每天出卖身边人就是我的生活,
这块还是很难过的,第二部倪永孝死的时候,
陈永仁对黄志诚和韩琛的恨意是真实的。
而父亲死后2年,才跟黄志诚重新联系,
并说想要恢复警察身份,并再也不想见到黄志诚也是真实的,
那么陈永仁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前文已经分析过,陈永仁是为了信仰走到最后的,
不是为了黄志诚,而是为了“我是一个警察”这一信仰……
其实他很单纯,单纯到觉得只要完成了任务就可以不再做卧底,
重新回归警察的身份,重新回到光明的世界。

但事实上,黄志诚自始至终从没想过让他真正回归身份,
以至于“再干两年我就成了尖沙咀老大”
“三年又三年“不断从陈永仁的口中说出。

其实他是不满的,只是无从选择,
黄志诚是唯一知道他是好人是卧底的联系人,
既然他想做一个好人是一个警察,
只能坚持做下去,直到回复警察的身份为止。
而讽刺的是,最终为他恢复身份的是内鬼刘建明。

没有选择的选择,自己的命运无从选择。
———————————未完待续———————————————

两大主角就先分析到这里,未完待续,
有时间再把其他人物、篇章、演技等内容补上。
另由于此评论,侧重于对无间道的论述,有些地方就不写了。
如果有疑问,或者其他关于剧情的讨论,可以留言探讨=w=

2014.11.09

 3 ) 多余

《无间道1》的剧情,其实算是很完整的了,并没有什么伏笔漏洞 《无间道2》,其实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只是在故事的结尾很自然地跟《无间道1》衔接上 而《无间道3》呢,其实似乎是嫌《无间道1》不够“完整” 非得再给它添一个前传剧情和一个后传剧情 再给它添两个重要的新角色(杨锦荣和沈澄) 然后这两个剧情还平行推进、交替播出 于是乎观众(特别是第一次看的、在电影院看的)如同刘建明一般,都要闹精分了 自然不会去给太多好评 说白了 《无间道1》已经很完整了 再来个3,就有点多余

 4 ) 无间道

《无间道3:终极无间》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又精彩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上,编剧根据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情画,表现出一个消逝的、令人伤感的英雄世界。影片中导演刘伟强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大量闪回境头,以人物思绪的变化作为事件的衔接点,时空交错表现得自然、流畅,不显丝毫斧凿痕迹,很多场面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显示出刘伟强等导演过人的艺术功力。 该片摄影和音乐的出色运用构成了刘伟强的银幕世界,特别是影片用旋律表现幽怨的主题方面,导演刘伟强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功力。片中刘建明不断回忆起被陈永仁质问的场面,音乐烘托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刘建明失落的心境,令观者为之神伤 。

 5 ) 无间道3中,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的重要性!

       我个人分析,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李心儿在无间道3中至关重要,她其实是将刘建明推向深渊的人。
陈永仁在最后一次见李心儿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将刘建明是黑社会卧底的消息告诉了李心儿,以备不测,陈永仁死后,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李心儿没有举报刘建明,而是与杨锦荣、沈澄合作,策划了针对刘建明的抓捕行动。
       杨锦荣和沈澄想要直接和刘建明接触是不容易的,因为身为黑社会卧底的刘建明,警惕性会很高,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李心儿是个女人,而且不是警察,更容易被刘建明接受,而且作为陈永仁的心理医生,刘建明会主动去接触,因为刘建明怕自己有把柄留在李心儿那里,但是正因为李心儿是心理医生,她最大的武器就是心理学。
       那么李心儿采取了哪些行动呢?主要的几点:
1、李心儿主动和刘建明碰面,故意让刘建明送她回家。
2、主动告诉刘建明,陈永仁跟自己说过很多事,都记录在笔记本里,引刘建明去偷。
3、主动告诉刘建明,笔记本密码就是照片上的车牌号,让刘建明去看陈永仁的心理报告,引刘建明进入陈永仁的心理世界。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刘建明逐渐进入了陈永仁的内心世界,逐渐开始精神恍惚,这个时候李心儿近一步采取行动。
4、刘建明接到电话,第一个是听到了陈永仁的电话录音,这个录音不是幻觉,是李心儿播放给他听的,紧接着第二个电话,李心儿说刚才你怎么不说话?目的是催眠刘建明,是刘建明以为刚才出现了幻觉。然后告诉刘建明收到了录音带,逼刘建明撞车。
5、在医院,刘建明已经人格分裂了,幻想自己是陈永仁,在刘建明和陈永仁的角色中互换,这个时候,李心儿在旁边看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刘建明的恨。
6、李心儿多次对刘建明进行催眠,表面上看是帮助刘建明放松心情,实际上是引导刘建明的人格分裂。
       在这个过程中,杨锦荣和沈澄不断地对刘建明进行骚扰,是刘建明疲于应付,身心疲惫,心理防线逐步被打开,最终掉入陷阱。

 6 ) 正魔之分

所谓的正不一定是正,表面的邪也未必是邪。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害你。 警察也有卧底,每天跟着正义人士,破案研究,传播信息,真真假假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魔,一旦混进去,正义的一面收敛了,内心的邪恶出来了,跟着黑帮,吃吃喝喝,数数钱,是不是很过瘾?最终两者都不知自己的目的……正会压邪吗,而邪会改变正吗,这永远留给后人得疑问……

 7 ) 韩琛也曾是傻强

看到的影评有说刘建明,陈永仁,傻强,刘医生的,还没看到说韩琛的。

韩琛也曾是傻强一样的性格,愿意去相信别人,好像谁都可以当朋友,在黑社会混,对警察态度也很友好。在黄sir跟他聊完天说要不我带你走后门吧,韩琛说不用了,走前门习惯了,谁说不可以跟警察交朋友的。倪永孝的父亲死了时,警察差点和倪永孝打起来,他也立马过来劝阻:“倪家已经少了一个人啦”。说话总是和和气气不轻易得罪人,也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去计较太多,把老大的位置也给了倪家。老婆打电话来说了好几遍倪永孝要杀他也不愿意相信,他觉得倪永孝不会伤害他,毕竟他并没有对不起过倪永孝。直到自己老婆死后,他才开始学了黑社会的招式,叫人去恐吓倪永孝的家人,泰国佬说要解决(杀光)倪永孝家人时,他第一反应也拒绝:“做人不要那么绝吧。”

他不争不抢,乐观快活的样子,大部分原因是来自老婆,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可失去老婆后,他没有了快乐源泉,他知道不再会有谁能跟老婆一样完全不顾其它就对自己好,说着那句:“我很简单的,只要我男人好。”

韩琛失去老婆后,傻强是最讨喜的角色了,因为傻强是韩琛最亲密的手下,待了太多年了,学到的样子都是他原来的。

与其说韩琛也曾是傻强,不如说傻强是原来的韩琛。

傻强就是干什么事都觉得好玩为主,在牢里被陈永仁揍了一顿还一直笑,就连哭着说我爸死了都那么滑稽,那个揍了他一顿的陈永仁只说了一句你别哭了,他就整个身子都靠过去了。百分之百地去信任陈永仁,为他头砸啤酒罐,为他隐瞒那十分钟的去向,受着伤也要开车带他离开,即使他说因为陈永仁是他唯一的手下,但在他心里其实远远不止,就如同韩琛把枪给泰国佬,说因为我把你当朋友时一样坚定。

———————————————————————

而陈永仁的拼命,身为警察的付出,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却为了所谓的正义一次次出卖身边人,其实他和刘建明,都一样在身不由己,不论是当好人还是坏人,其实并不重要了,而是他们都背叛了最信任他们的人,他们都是悲剧。

人嘛,要么如同韩琛,从傻和单纯变得精明甚至心狠手辣,要么如同陈永仁一样强调我是个好人为了正义和以后的成功而看不到身边的幸福,要么如同刘建明一样,当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这世上,谁都在受苦。当一辈子傻强,就是幸运。

 短评

第一部是写陈永仁,第二部写韩琛,第三部写的是刘建明,递进还是不错的,其实第三部只是对整个故事的查漏补缺而已,圆满的句号。

8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其实俺看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额。。。。。

9分钟前
  • 桂唯宁
  • 力荐

时无间,空无间,时空在这一部是自由穿梭的,反倒使故事叙述更加规整。善恶冲突在刘建明身上极为明显,不断否定自我身份幻想成好警察陈永仁,疗养院里敲击摩斯密码心酸地表现他真的想做个好人。杨锦荣身份成谜也是一看点。结局真好,三个年轻人交错12年的命运,陈与刘并肩享受着怀旧的歌声……

14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梁朝伟好帅

16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看到评论有人说,刘德华确实想做好人,黎明为什么这么冷血。我只想说,如果刘真的想做好人,就应该忏悔,而不是为了掩盖而继续作恶。或许黎逼他逼得太紧,但即便没有黎,但凡将来有谁对刘有一点点怀疑,相信刘都会这么做。黎想要的不过是还原真相!

17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我是三部连着一起看才勉强把3看明白了,不然我想根本看不懂,又是时间线交错,又是人格分裂,出场人物又多,好混乱。但是3确实很经典,我就喜欢这种混乱的片子

19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人物太多,关系太繁杂,很一般。

2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刘德华人格分裂的设计本来应该再挖掘一下,可惜是一部赶工之作

28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韩琛像个神啊!什么都被他想到了。黎明死的太不值得了。

31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无间道的终结篇,其实就是原版无间道的续作,第二部是前作,第三部是续作,这也是一种模式。但这部续作其实才完美地诠释了所谓“无间地狱”的意义,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惩罚,永远徘徊在心魔之中,不得自拔。剧情也是三部中最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一部,让人不得不开动脑筋判断着每一个细节的暗示和逻辑,全篇用插叙和人格分裂的幻象的手法很好地达到了导演的目的,剪辑编排十分合理,味道十足。无间道,这三部作品堪称香港黑帮电影的丰碑之作。

35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几年前看不下去 这三天看完三部之后很难过地掉眼泪了 不知道为什么

36分钟前
  • 苹果开学啦!
  • 力荐

不觉得吃老本,梁朝伟、黎明、陈道明在黑夜中终于相认的时候,我就想,终于,陈永仁不再是孤独一个人。

39分钟前
  • BreadLife
  • 力荐

第三部简直就是大败笔,这个硬生生插入的黎明和陈道明啊。还有到最后也没有交代elva是干嘛的。

42分钟前
  • A-sun*
  • 还行

其实黎明可以演坏蛋的

44分钟前
  • missfaye
  • 推荐

何为无间,《无间道3》终篇做了最后的注解:行走于炼狱,没有归途。陈永仁至死没有在警署得到那间面朝大海的办公室;刘建明杀了假想的自己却也未得到救赎。这不仅是有关卧底的故事,而是每一个找不到身份、定位、未来的人的启示录。人生漫漫,常被左右,凄哉。

46分钟前
  • 深海石
  • 力荐

新加的黎明自带阴冷惊悚气质,刘德华假想自己是梁朝伟的上身还魂也传神。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刘建明就是不能死,才能永远在无间地狱轮回煎熬。

49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私心反倒最喜欢这部,有人觉得剪辑混乱,我却觉得乱中有序,解释了很多事,越看到后面越唏嘘。整个故事其实是带有很多轮回和宿命论的,还需要慢慢体会。黎明在这一部里太出彩太出彩了。

51分钟前
  • Enjoy🌈Rachel
  • 力荐

鬼知道陈道明出来干嘛来了

54分钟前
  • 沈昆莫
  • 还行

陈道明,黎明和梁朝伟三人在码头那段真是感人,同是警察,彼此之间建立友谊和信赖不需要任何理由

55分钟前
  • 勃立二象性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