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动作片美国2005

主演:艾瑞克·巴纳,丹尼尔·克雷格,塞伦·希德,马修·卡索维茨,汉斯·齐施勒,阿耶莱特·祖里尔,杰弗里·拉什,吉拉·阿尔玛戈,迈克尔·朗斯代尔,马修·阿马立克,莫里兹·布雷多,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梅雷特·贝克尔,玛丽-乔西·克罗兹,伊万·阿达勒,阿米·温伯格,林恩·科恩,阿莫斯·拉维,摩西·伊夫吉,拉菲·塔佛,阿隆·阿布布尔,马哈姆·胡里,艾格尔·纳尔,西娅姆·阿巴斯,穆斯塔法·德加德杰姆,阿西·科恩,丽莎·维林德,Djemel Barek,毕扬·丹斯曼,Yonatan Rosen,乔纳森·乌泽尔,盖伊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慕尼黑 剧照 NO.1慕尼黑 剧照 NO.2慕尼黑 剧照 NO.3慕尼黑 剧照 NO.4慕尼黑 剧照 NO.5慕尼黑 剧照 NO.6慕尼黑 剧照 NO.13慕尼黑 剧照 NO.14慕尼黑 剧照 NO.15慕尼黑 剧照 NO.16慕尼黑 剧照 NO.17慕尼黑 剧照 NO.18慕尼黑 剧照 NO.19慕尼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19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复仇的真实的电影。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  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他们直接冲进了恐怖组织的巢穴企图武装营救 人质,孰料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血腥的报复……

 长篇影评

 1 ) 《慕尼黑惨案》在没有和平的世界,生的沉重和死的神圣,之一



题记:
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cinemastrikesback.com/news/thumbs/munichposter.jpg[/img]

立场决定了你的观感,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拍摄《慕尼黑》我理解,从政治层面上将任何属于对垒双方的描绘都代表着本阶级和种群的利益,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关塔那摩和人体炸弹一再出现在传媒的时候,我们忽然明白新闻和艺术都是一种不对等的取舍。
对于巴勒斯坦只要你去过他们的难民营,了解五次中东战争,你就会不再说话,我们只有自己的立场,而真相永远像月亮的背面,它是黑色的。
所有的事件无关个人,所以这样的事件只是政治,政治是可以忽视性命的。
倘若说恐怖主义,美国才是最大的恐怖主义的无赖国家
我相信甘地主义的东方智慧,当我们回忆美国历次输出的“正义”战争,韩战、越战的结局,以及而今伊拉克的战祸和下一个眼中钉伊朗。
武力对于弱者的反弹永远是以卵击石的悲壮,这是力量悬殊的注定,正如中国的老话:狗急跳墙。
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里,死亡非常直接,巴勒斯坦在这个年代的形象。
记者带着正义,带着视觉的需求站在了历史的门槛,我想到了卡帕,想到了每个个体不同的选择。
奥林匹克村,有了装甲车;飞机场,有了冲天的火光,世界为了某个抽象的概念而相互征战,人质和被劫持者同样死了,根据联邦德国的消息,人质是被劫持者杀害的。真相,永远被黑夜埋葬了。
德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同样的敏感在20世纪人类的屠戮历史里,死者不说一句话。
导演以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反映展现在银幕上,对于死亡他们的反应并不相同。
他们都已经死去,所以斯皮尔博格同样是一种推论,就像此后对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追杀只是电影,电影是一种有着立场的幻觉。
以暴制暴从来不会赢得和平,他们只是一种胜算的概率而留给世界的将是更多的血,以色列人手中的《圣经》沾满了人子的鲜血,而阿拉伯的《古兰经》上同样沾满着人子的鲜血。导演说固执是那个地区灾祸所在,然而,个体看到的却是自己兄弟姐妹的死去。
汽车炸弹,人体炸弹,定点清除,摩撒特的暗杀,无休止的循环里,血流成河。
特工,他在国家的授权下暗杀对手;恐怖分子,他因为国仇家恨而义无反顾,他们在一个时空相遇,不是私仇,而是在被灌输的世仇和新恨里进行死亡牌局的争斗。
在信仰和族群给我们的观念下某些细节被一再放大,在电视时代过多的死亡直击已经让我们变得麻木,所以面对斯皮尔博格“逼真描绘”恐怖分子的枪杀暴行,我想到的却是这样的影像只是满足了仇恨立场和窥视杀戮人们的需要。
死亡,只是在此岸被程序终结,不再呼吸。过多惨烈的画面只能引起被各种势力曲解的结果,政治是没有脸的。
于是,出于政治责任的合法“谋杀”开始了,阿夫纳被以色列官方指派成立五人特别行动小组队追杀慕尼黑行动的策划者,他们在国家的公共档案里没有合法授权,他们属于个人行为,这就是政治的龌龊,国家利益多么神圣的标签下并无私仇的人子在相互敌意和屠杀。
在罗马,铲除慕尼黑奥运村绑架案策划者的行动开始了,导演是一个很会煽动情绪的人,从第一个被谋杀的阿拉伯人的身份以及他归家路程上的私人购物,正是这一系列的寻常性衬托出政治意义的悲剧性,倘若没有国家仇恨作为个体的生活又将如何,这样一个“凶手”被铲除有着导演的考虑,这是让生活的私人场景和国家的需要做对比,从这一天开始背负着国家使命的阿夫纳注定走上了内心煎熬的旅程,对于个体而言一个和你过去毫不相干的生命消失在你的屠杀里,只要不是铁石心肠就心灵必然受到冲击,这个过程里灵魂会一次次询问你的作为对于自己的意义,人,可以因为国家而合法杀戮同类吗?!
牛奶带着人血洒落在大地,神圣的正义带着血腥和死亡赢回了国家的面子,一个价值35万美金的杀戮成本和巴勒斯坦难民营里挨饿的孩子怎么比,杀人是伸张正义的方法吗?作为犹太裔的导演对于两方立场的取舍还算公正,那慢慢溶进牛奶的死亡之血在你的瞳仁里是怎样的色彩,被引用的神话里我听到导演长长的叹息。
而神,罗马的神离这些“正义的”杀手如此的近,红酒的颜色里有多少人子的血光。
1972年的慕尼黑,它让我们对应和反思奥林匹克的意义,休战是对手之间的角力暂息,而对于不对等的双方暗杀和偷袭就是必然的结果,当我们一再指责恐怖主义,我们如何理解美国人一再输出资金进行他们意愿的民主推进,难道用这种手法去支持反政府武装去对付不同信仰和理念的政府就是合法的吗?
为了杀戮成功的舞蹈和汉莎航空的劫机事件,事件里只有政府和组织,个体永远肩负着死亡的沉重和潜在的危机,那些出卖阿拉伯人的人,他们和信仰没有多大的关系,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在五次中东战争里,鲜血浸润着每一寸的巴勒斯坦领土,在以色列的枪炮下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当年世界有多少时刻正视过巴勒斯坦人的呼声,在所有的中东战争后面我们看见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等靠出卖军火赢得的利润。
个人的生命轻如鸿毛。
在这部异常沉重的电影里,导演以许多场景来点化世人关于和平的意义,在五人小组之一的史蒂夫化装进入巴解组织驻巴黎办事处进行暗杀炸弹放置的准备,斯皮尔博格以他和该组织负责人女儿的一个对视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国家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在实施爆炸我们必须赞扬美国电影的编剧,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必将牵动所有观众的心,而这五人的选择可以说是影片里个人人性稀有的亮点,它的背面是巴勒斯坦难民营里孤儿的哭号,这样的电影当然会引起以色列现政府的反感,仇视教育是许多政府愚民的方式,它的背后不是正义而是金融寡头们开动的战争机器――以人血造就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我可以预测这部影片的命运,斯皮尔博格注定不会被受犹太经济影响的美国主流社会看好,然而他对人类运命进行的理性思考必将影响着此后的一代。他的奖杯早在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心里
(之一,未完待续)

【附录:影片资料】
《慕尼黑惨案(Munich)》美国2005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艾瑞克·巴纳(Eric Bana、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6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7(一部良知的电影)

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4时43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真实的历史,或许很难看到

    很多时候,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或许都是片面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我在看完二小时四十分的《慕尼黑惨案》之后,加深了对它的理解。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两种历史,一种是真实的历史,一种是权利方、利益方为了某种目的表述的历史。后一种历史,又因涉及的方面不同,可能衍生出不同版本的事实,甚至会出现几种事实完全相悖的状况。
    因此,面对任何一个事实的阐述,我们都要分析,这个事实是谁告诉你的,他告诉你的目的是什么,在告知你这个事实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寄托??这个事实是否涉及另一方?如果涉及,那么我们能否听到他们的声音?或许,他们会告诉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比如,如果让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阐述1972年发生在慕尼黑的劫持运动员事件,我们所了解的事实肯定会和犹太人阐述的事实有较大出入。那么,究竟谁说的是真的?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电影《慕尼黑惨案》没能告诉我这个答案。
    作为犹太人,导演斯皮尔博格无法做到完全的公正,这是很正常的,尽管在电影中,观众能看出来导演已经尽量做到客观描述了。但是,在面对以色列采用“上帝之怒”行动,即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定点清除慕尼黑惨案肇事者的时候,斯皮尔博格还是有倾向性的,他多少掩盖了以色列方面残暴的一面——除了11名慕尼黑惨案肇事者,摩萨德究竟夺去了多少无辜人的性命?同时他放大了以色列方面保护弱者、善良的一面——影片中,暗杀小组多次悲天悯人:为了小孩,差点放弃电话引爆清除肇事人;为了孩子,小组成员挡住了突击队员的枪口;爆炸后抢救无辜伤者……这些都展现出暗杀小组的成员并非冷冰冰的杀人机器,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人性善良的一面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除非我们听到巴勒斯坦方面对慕尼黑事件的表述,听到了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对事件的描述,我们才能知道,谁说的是真的。《慕尼黑惨案》没有做到完全真实,至少,影片中德国和以色列方面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行动都与事实有出入。
    慕尼黑惨案的肇事者肯定是错的,这毋庸置疑。可从某种角度来看,巴勒斯坦为了建国采取的各种做法,是一个简单的对与错就能判定了的吗?暗杀、绑架、劫持、武装抵抗,甚至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现今的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想,它们未必都能用简单的对错进行判断。
    巴勒斯坦劫持人质是错的,可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巴勒斯坦国吗?这,有错吗?
    以色列进军黎巴嫩、约旦河西岸是错的,可犹太人不就是想要回属于自己的土地,想不让自己的家园受人侵犯吗?这,有错吗?
    爱尔兰共和军搞暗杀是错的,可他们不是为了拥有完整的爱尔兰,而不是让北爱永久属于英国吗?这,有错吗?
    他们的方法或许激进,或许暴力,可是,谁能告诉我,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别忘了,这些地区的问题联合国都解决不了!!
    西班牙“艾塔”为了将巴斯克地区从西班牙分离出去,采用了无数暴力手段,他们对吗?可对巴斯克地区的人民来说,不愿意受西班牙政府管束,有别的办法吗?
    前南盟时期,塞尔维亚地区民族混杂,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阿尔巴尼亚人混居在一起,各种宗教混杂,穆斯林、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融在一起,塞族对其他民族的打压,对吗?可其他民族就没有对塞族实施暴力的情况吗?谁正确呢?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迷惑,我们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对与错去进行判断,就像《慕尼黑惨案》中,当以色列暗杀小组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巧遇在欧洲,双方成员在互不知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番对话那样,黑白如何定义,要看下定义的人是谁。
    以色列人说:“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在那个荒草不生的地方建国?”
    巴勒斯坦人回答:“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家园。你不能理解,没有家园的痛苦。”
    以色列人说:“我觉得你们建立不了国家,你们的道路太漫长了。”
    巴勒斯坦人说:“多长时间都没有关系,你想想,犹太人用了多久回到自己的家园?”
    具体台词记不太清楚,仅从以上尚不准确的台词中就能发现,斯皮尔博格所站的角度还是高于单纯的犹太人身份的,他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中东地区特别是巴勒斯坦地区过于错综复杂,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远远不是人为划出几条边界线就可以解决的,更何况,现在连边界线都尚未有公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或许是对很多国际局势最土鳖却贴切的表述。
    对于导演斯皮尔博格的作品,我一直不大感兴趣。除了《辛德勒的名单》,记忆中没看过他别的影片。幸好,看过的这两部作品,都属于经典。作为犹太人,导演在这两部作品中可谓煞费苦心,既不能让影片过于刺激阿拉伯民族,又要让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民深深被犹太民族所感动,感动于他们的苦难,感动于他们的不屈不挠,感动于他们的精神,这也不亚于一种“戴着手铐的舞蹈”。

 3 ) 无法遗忘的慕尼黑

前些天凤凰卫视播出了当年慕尼黑惨案,以及后来摩萨德追杀恐怖分子的节目,所以一直想看看斯皮尔伯格如何演绎这段历史。看过《慕尼黑》之后有点失望,编剧导演似乎想在各方面搞平衡,但是我觉得不太成功,反而把一切搞混淆了。
 
虽然导演自己说不带任何倾向性,但是他的犹太人身份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表白。关于复仇暗杀的描写应该算是客观,但是片中不断出现的当年慕尼黑惨案的血腥场面,始终都在为之后的暗杀行动赋予正义的表彰。
 
其实不带任何倾向性是不可能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在唏嘘之后说一声让一切都结束吧,重要的是让悲剧不再发生。但是,如果我是那些被杀害的运动员的家属,我会在每次接到特工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又一个”的时候,长吁一口气,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如果我是摩萨德的特工,我会欣然从命,即使会牺牲生命,即使那以后的余生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也在所不惜。别告诉我冤冤相报何时了,别告诉我仇恨会吞噬人的心灵,如果那事关我的家人,我的同胞,我就会这么狭隘,绝对不会忘记,永远也不原谅。
 
也是在凤凰卫视,曾经看到李敖为恐怖主义辩解,他以大卫对歌利亚为例,说弱小的一方有权选择不同的武器,这种观点有相当的市场。我认为擅长诡辩的李敖大师有意偷换了概念。是的,弱小的一方有权选择武器,但大卫虽然选择了投石而不是肉搏,他的对象仍然是歌利亚,不是歌利亚的妻子儿女。任何人都无权以任何理由滥杀无辜,无权胁持更加弱小的生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无关种族,无关肤色,无关文化。或许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的确更值得同情,但在慕尼黑这件事上,我赞成以色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4 ) 真实比电影更残酷

摩萨德的那次复仇行动是现代间谍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其跨时之长,地域之广,计划之复杂而周密,其间历经种种政治事件如战争、外交纠纷而仍决心不辍,都是前无古人的。光是其中任何一次暗杀都可以拍成精彩的电影。但是斯皮尔伯格自从拍完《拯救大兵雷恩》以后,就对戏剧性的夺宝、残酷的杀戮不太感兴趣,转而思考隐藏其中的人性以及折射出来的平民和政府、体制之间的关系,如《抓住你》,《幸福终点站》,甚至去年的《世界大战》等。所以《慕尼黑》并没有我们初以为的充满扣人心弦的杀机和阴谋,相反有些沉闷,虽然有些评论还是认为电影过于血腥。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真实的事件比电影更残忍、冷酷。重新梳理一下发生在20年前的种种杀戮,再对照一下电影,可以找到很多微妙的对比,以及导演对观众欲语还休的犹豫和无奈(尤其考虑到观众中肯定包括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我坚持认为,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片子里并没有和盘托出他的思想。


电影中为了有中心人物,设计了主人公以及围绕他的一系列配角,组成了一个暗杀小组。事实上,当年的暗杀小组有多个,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暗杀对象有11个人,分布在多个国家,多个小组效率更高。为什么要暗杀11个人?因为要为11名以色列人抵命,所以无论如何要凑满11个。

第二个被暗杀者,这个人名叫哈姆沙里,博士,住在巴黎高尚住宅区,娶了个法国妻子,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他颇有教养,一边和妻子说着法语,一边用英语和记者激烈地讨论时事。电影中暗杀小组是乘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在电话机里安置了一个炸弹,然后乘他回家接电话时,通过遥控引爆。事实上,哈姆沙里有严密的警卫,根本容不得暗杀小组如此进去。但当时摩萨德用了个很巧妙的方法,简直比现在的电影还精彩。他们先是装成一个管道工破坏连接哈姆沙里家的电话线缆,哈姆沙里的电话就开始老出毛病,他怒气冲冲地让电话局来检修,但这个报修电话不出意料地打进了停在公寓外面的摩萨德的工具车里。之前车里的特工一直在操纵着线路,一会儿通,一会儿不通,一直到哈姆沙里怒不可竭地报修为止。于是“电话局”告诉哈姆沙里马上有技师过来。一会儿,果然有技师上门了,可他上门的服务却是在电话机里安装了一枚炸弹!记得3年前的烂片《意大利工作室》里也有很类似的情节,其实编剧是20年前的摩萨德。这反映了绝大部分所谓的“艺术”并不见得高于生活,但一定是源于生活。

暗杀了3名目标对象后,摩萨德想出了个突袭贝鲁特巴解总部的点子,因为那里有死亡名单上的另外3个人物。影片中暗杀小组扮成女人,靠近大楼,然后啪啪啪啪杀死几个目标,其间还放过一个小孩,最后安全突围。其实那次战斗惨烈无比,哪怕吴宇森的电影也为之黯然失色!
先是30名以色列突袭队员抢上巴解大楼,对卧房里的目标之一,“黑九月”首领之一,纳杰尔一阵扫射。他的妻子想保护丈夫,也被射死。在电影的情节中有一个小孩迷迷糊糊的过来,一名以色列突袭队员刚想开枪,迅被旁边队员拦住,放他过去。这个小孩应该是纳杰尔15岁的儿子,事实上他那次也被乱枪打死。这是电影给以色列特工人员的第一块遮羞布。
同时那此行动中隔壁一个妇女惊声尖叫夺门而出,也被当场击毙。但事后查明,她是一个无辜的局外人。电影无此情节,第二块遮羞布。
电影中特工人员完成任务后就在枪林弹雨中夺路而逃。但当时摩萨德击毙3名目标以后,开始整理被打死的领导人员的办公桌抽屉和保险柜里的文件,还足足干了半个小时。而这时,战斗刚刚开始。大街上的巴解战士开始了还击,以色列突袭队员在门口坚守阵地。同时,8楼还有巴解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用升降机将人吊到街上。而当吊斗接近路面时,突袭队员就冷酷地将吊斗里的人全部打死,然后把尸体拉出来,再把吊斗送上去,在黑暗中等待下一批。这一情节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让阿拉伯世界无法承受。最后临走前,以色列突袭队员将整栋大楼夷为平地,里面许多巴勒斯坦人都遇难。此役共打死100多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3名暗杀对象。
电影中还省去了一个情节,其实很能反映摩萨德计划的严密、简洁甚至幽默。开战时,摩萨德特工从贝鲁特各处的公共电话亭向黎巴嫩当局报告:巴勒斯坦对立派在发生火并。当时黎巴嫩当局对遍布城中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很为头痛,听说他们在自相残杀,警方就都避开不管了。而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以后,以色列人开始呼叫停在海边的直升机接运伤员,但此时,贝鲁特警察局和贝鲁特海岸警备司令部又都接到了很像是对方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让几驾直升机起飞,一时无法确定闹事位置,这样竟然造成不可思议的混乱,谁也没想到去核实。结果让以色列突袭队员轻松地离开了黎巴嫩。

电影中描述特工用燃烧弹暗杀“黑九月”联络官希尔的情节也远远比不上现实情节那么有戏剧性。
影片中以色列特工曾经和“黑九月”狭路相逢,但谎称自己为西班牙“埃塔”组织,避免了交火。这里有一段电影中最重要的对白。巴勒斯坦人认为欧洲的组织如“埃塔”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干完事以后还可以“go home”,而他们无家可回,这就是他们坚信会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Nation is everything”,巴勒斯坦人说。当以色列人置疑巴勒斯坦人多久才能成功时,巴勒斯坦人有个漂亮的反问,犹太人花去了多少时间去建国?

影片中巴勒斯坦人还提到了以色列建国是欧洲人因为用毒气屠杀过犹太人的歉疚回馈,而他的父亲并没有毒死过犹太人。言下之意阿拉伯人不必,也不应该为欧洲人的罪恶救赎。这是否让人想起伊朗总统内贾德前段时间的话?不知他看了剧本还是剧本抄他的。
其实我一直很能理解内贾德的行事所为。内贾德对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否认确实被人抓住把柄,但他认为不应该由阿拉伯人为欧洲人还债的说法,欧洲人、美国人都心知肚明,但都避而不谈。但奇怪的是,讲出这个理,并能让所有地球人都听到的(我是说能引发当下这般效应的),竟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这个波斯人内贾德和一个美国犹太人斯皮尔伯格。

这场对话是整部影片出彩的地方之一,并且影片在杀死希尔之后,还安排了那个特工和那个巴勒斯坦人在暗杀现场的一场枪战对峙戏。也很不错。但这是虚构的情节。现实情况是比较搞笑。当时3名特工在饭店里完成暗杀任务后,碰到一起,然后有意不从正门出去,而走饭店工作人员的出入口。这样做很酷,而且符合“绝对不要从进去的地方出来”这条特工原则。但结果是,刚走到出入口把门打开,却看见之前看到那辆克格勃的黑色车子也正好停在他们面前!原来外面的克格勃听到爆炸声,作为富有经验的特工人员,他也想到了从边门进去看个究竟。以色列特工做梦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情,而他们本来可以轻易地从进来的大门出去的!然后又是一阵枪战,结果双方都不敢恋战,仓惶而逃。
正所谓正确的方法不一定永远适用的。

影片中虽然对以色列特工执行国家任务时内心的冲突着墨很多,但大的基本色调还是摩萨德无往不胜。事实上,好运不会一直跟到底的。在连续得手这么多人以后,摩萨德的运气已经到底了。

摩萨德一心要干掉头号目标萨利迈,但却在挪威认错了人,杀掉了一个无辜者!这就好比医生要摘除左肾,却拿掉了右肾一样,对特工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丑闻!而更糟糕的是,其中两名特工还被挪威警方抓住了。仿佛这还不算背运到极点,其中一名特工竟然患有“幽闭恐惧症”,一被关进狭小的囚室,他就全招了,所有暗杀小组全军覆没。摩萨德吹得天花乱坠的心理筛选也被贻笑大方。

电影当然没提这些,基本也就到此结束了。事实上,20年前的暗杀行动确实暂告段落,因为1973年10月6日,这一天是赎罪日,埃及军队的钢铁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苏伊士运河上的巴列维防线,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同时向以色列宣战!战争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体现。所有设计精巧的机关、诡秘的暗杀阴谋都将让位于国家机器之间的隆隆开战。

死亡名单上还剩几个人,其中一个死于癌症,萨利迈本人终于在5年后被摩萨德炸死,还波及了4个过路人。最后一个目标是达乌德,他因企图绑架约旦国王侯赛因而被判刑,在“赎罪日战争”前夕被赦免释放,以后摩萨德一直没找到他。

直到1981年,达乌德在波兰的一家旅馆大厅里突然遭到枪击。开枪的还是一名摩萨德特工,不过他在波兰另有任务,只是突然在旅馆里认出这位大名鼎鼎的达乌德,一阵冲动举枪就射,然后在一阵混乱之中逃之夭夭!

整个复仇行动历时9年。

回顾完20年前的事件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白斯皮尔伯格的苦衷。他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因为历史比我们看到的更残忍;他也不可能重现摩萨德行动中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虽然那些素材对任何一位编剧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现成剧本,因为这样做影片的意义就变成了美化以色列人特工,并将会无可救药地变成一部庸俗的惊险枪战片,其真正的人性拷问意义就将彻底弱化;同时我个人更相信斯皮尔伯格原本在影片中并不止于想探求人性以及人与政府的冲突对立。事实上,这种题材的电影主题仅有一个:两个民族的爱与恨。放在历史的大格局之中,人与良心的拷问我觉得还是在其次的。正像那个巴勒斯坦人说的,先有国家再说别的。但作为犹太人,又生活在美国,斯皮尔伯格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主题,因为以他这样的人应该知道,电影除了给出问题以外,还应该给出答案和希望,或至少应该看出导演探求的思索轨迹。

但电影没有。

这不是他的错。目前为止,这个世界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5 ) 一寸寸碾碎

斯皮尔博格的绝望并不新鲜,新鲜的是他能找到慕尼黑事件这样贴切的事件表达。

飞离“ET”和“侏罗纪世界”渐行渐远,忘掉“辛德勒的名单”,穿越“世界大战”,直至“慕尼黑”。也许充满想像力和人情味的世界只是灵魂暂栖之所,他用尽气力逃开的目的地,无法回避。

有条不紊的杀戮,坚定不移的民族仇恨,严密无缝的逻辑。斯皮尔博格站在坦克履带下重演被一寸寸碾碎的瞬间,将绝望展示给世人。这比“世界大战”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扑杀更让人猝不及防。

在短短时间内推出“世界大战”和“慕尼黑”,至少说明斯皮尔博格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既如此,他会继续寻找另一宗“慕尼黑”事件来表达观点,探究答案,观众有福了。

虽然也许答案并不存在。

 6 ) 一切有关人性的道德理论都是风凉话

  按正常思维理解,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客观的理论是最冷静,最正确的判断。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种思维在断家务事时还能有效,政治上拉倒吧。

  巴勒斯坦男子说“我们可以永远等下去。”置身于水深火热之外的人,是无法超脱个人私欲说出这种话的。它显示了民族的生命力,归属感。国家是否有权利驾凌于个人权利之上?当然有,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我们之所以否认,是我们的民族没有到存亡攸关的时刻,或者我们根本就不是具有强烈民族耻辱感的一群人。我们没有见过巴勒斯坦半大小子凛然将炸药绑在腰间,也不曾体验过在你公司门口150米外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血案的生活。在加沙地带,没有强烈的民族性就会灭亡是一个事实,谁先放下屠刀谁先死。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巴以冲突的正与邪。一切说辞在那血雨腥风的史实中都如同历史课本上轻描淡写的答案。

  说人性道德是至上理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就在逆向而行,他们不明白么?国家恐怖主义也好,复仇主义也好,他们巨大的车轮碾过看似最正确的共识,不是尾大不掉,而是这种客观卑微得让他们无法接受。也许责任真的在欧洲人,so what?这也是生活,这就是历史,“反正还要长出来,为什么人们还要剪指甲?”在这无尽的此消彼长中,也许未来会有一些人解开这个疙瘩,但绝不会是在谈判桌上。这些人也将是这个星球上一直所敬仰的那种人,所谓leader。

 7 ) 《慕尼黑》的一些背景说明

一、摘要

《慕尼黑》是2006年的电影,说的是差不多40年前的事:1972年黑九月恐怖分子在西德奥运会杀死以色列运动员,然后以色列特工展开报复的事情。斯皮尔伯格拍的电影,节奏自然会慢一些,还是不错的。


二、背景

把豆瓣上关于该片的前50的影评都看了,只有极个别作者说得比较到位。一些大V的影评词藻很华丽,术语很多,味如嚼蜡,根本就不知道在说什么。

以色列对于复仇这件事,要的是威吓作用,杀鸡儆猴。做完之后,官方死不承认,但是又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出去,让对手闻风丧胆。首先是找了一位加拿大的犹太人记者George Jonas,写了一本纪实文学:《复仇:以色列反恐部队的真实故事》("Vengeance: The True Story of an Israeli Counter-Terrorist Team")。然后以色列又找了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来根据小说拍电影。。。为的是什么,就是以色列对于复仇这件事,要的是威吓作用,无论代价多大都是要做的。无论是10万美元一个人还是100万美元一个人,以色列也会去做。就像我们以前非常重视两弹一星、非常重视奥运能拿块金牌,一样的。

在80年代,中国和以色列其实是非常非常密切的伙伴关系。美国人愿意开放的军事技术,以色列大量输出给中国,美国人不愿意开放的军事技术,以色列偷偷地给中国,包括相控阵雷达,包括预警机,包括……四个字:好得不行!所以,当书在70年代出版后,中国也抓住机会翻译了,80年代在国内出了中文版,现在这个80年代译版已经绝版了。后来的什么《间谍首脑备忘录》,是根据这些材料编的。

三、复仇的执行

行动小组总共有6人,有多个行动小组,每个行动小组独立进行任务。

不少评论不理解行动小组常常在行动完成后还要走进现场,以为就是救人。这里固然有导演和编剧的美化作用。但这样的误解是不了解以色列特工的团体合作的模式。

这个6人小组里(电影里精简为5人),一般负责动手的、开枪的,就2个人,1个负责开车,1个负责爆破,1个负责伪造证件,加起来5个人了。还有一个人,就是剧中负责“担心”的那位,他负责在行动结束后走进现场,确认死者是否死亡!所以,小结一下:①实际开枪的人员在整个小组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很低的。②在现场会有4个人,动手和开车的在行动后就立刻撤离,最危险的是“担心”,他要留下来,确认死亡,捡子弹壳,抹除同伴的痕迹,因此他需要扮作帮忙救助的路人,他留在现场的时间最长,危险也最大,甚至会被当为目击者而前往警察局,那就很麻烦了。

从上面的小组组成,可以看到缺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情报收集和分析。情报来源是特工工作的重点。书里是用了“路易”这个角色来提供情报来源。那么,真实的情况可能就是:1. 路易这种情报批发商是存在的。2. 有多个来源,路易是一个符号。3. 以色列摩萨德通过路易来提供情报给行动小组,从而撇清自己的关系。

小结:还有很多类似的具体的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希望多些了解的,可以找相关的书和资料,例如摩萨德抓捕艾希曼的资料,摩萨德的著名行动纪实等等。


四、电影

所以电影不是凭空而来,当对比历史、书、电影,我们就可以发现导演斯皮尔伯格到底让电影加了什么减了什么,到底怎么想电影的。

1. 巴以小组在safehouse谈话。这段是电影添加的。这也是构成了argue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这部分,也就缺少了另一方的观点,是现在这个年代,难以服众。同样,很显然,加了这部分,对电影帮助观众树立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2. 人性。电影表面上是比较取巧的做法就是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做法:人性第一,人性大过天,说人性不得罪人,做什么都是个人的人性第一,要自由,要家庭,要有爱。这样取巧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例如毕格罗的美军战争电影,就不多说了。实质上呢,电影当然是支持以色列的,影片中多次穿插奥运村的惨况,包括男主角做爱时也要闪回,包括男主角回国后,素不相识的人和他妈妈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3. 省略了小组被捕。历史上,行动小组是在完成了6、7个任务后,在挪威的任务中失败,被挪威警察全体抓获。当然,书里和电影都当作没发生过。

4. 艾夫纳要求证据是新加的。在美国为入侵伊拉克而伪造假证据后,这个要求证据的疑问是政治正确的体现。艾夫纳邀请上司来家里吃饭应该也是新加的。这里也可以说明艾夫纳上司拒绝了建立人的联系,而更情愿下属作为机器、作为工具。

5. 以色列的复仇导致敌方对平民的复仇。这是新加的。敌方对小组成员的复仇在书中也是有的。对以色列平民的复仇显然是丧失人心的。而且这里体现出荒谬性的是新的黑九月头目比旧的更残暴。

小结:在众多以色列军事文学作品中,有一本书,叫《每个人都是一头猛虎》,说的是每个以色列人,都可以是保家卫国的一头猛虎。只有英文版,没有中文版。所以保家卫国这是一个底线。在这个底线,能去到多远,能用多极端的手段,从上面几点就可以看出,各人有各人的标准。

五、探讨的问题

1. 复仇。
2. 国家vs个人
3. 代价。
4. 家

具体就不展开了。

 短评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长达一个世纪的血腥报复

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令人惊艳但又压抑的电影 很精彩的电影

8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一手在制造玩具,一手在制造炸弹。一边在葬送生命,一边在迎接新生。炸弹是用来复仇的玩具,生命是兑换自由的筹码。只要压一下帽檐,关一盏台灯就能处决生命,却得划开床垫,拆卸电话确认不被暗杀。比对着照片猎杀凶手,自己也被印在了通缉照片上。本是报复恐怖分子的屠戮,自己也成了恐怖行为的帮凶。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还不错,可以看看

12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影片很压抑,可是终究抵不过真相的万分之一

14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我喜欢里面的几场戏,以及表现主义的光。但作为政治电影,实在有些避重就轻了,用心太刻意,明显缺乏现实主义精神,中间甚至就开始mission impossible了,后面挣扎一下也不够有诚意。按我的意思,这题材就只能往黑色,往荒谬,往现实里拍啊。

17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看到影评说为了复仇而复仇,诚然,这个片子整个感觉看下来就是沉重,到了结尾也是压抑,这个反应了社会的现实

18分钟前
  • cola
  • 推荐

为复仇而复仇

22分钟前
  • 瑶一瑶
  • 还行

斯皮尔伯格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把本来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题材拍得让我看着有感觉!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现实往往更加恐怖

30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一般般吧,不是很好看

33分钟前
  • 黑基兔
  • 还行

警察草率对待!导致人质全部死亡真的很棒棒哦

34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现实的片子,很压抑

36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这片子绝望、悲愤,从头到尾充满了没有爆发的感情,堪称一部恐怖片。但是看完之后查询相关史实,你会发现事实远比电影血腥且精彩。

40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政治,复仇。。。电影色调很压抑,类型也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有点拖沓

44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片子太现实,看完后总是很压抑

46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如果总把情感落到人道主义上,除了培养出一堆愚民观众,多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家伙之外,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48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冷静到近乎压抑的情感贯穿始终,斯皮尔伯格把每个段落每次暗杀都刻画地十分精细,全片阴冷的色调中所显示的模糊正是主角在道德上的模棱两可,将惨案的重现和虚构的剧情进行全局上的蒙太奇这一手法很棒;这片子讲的不是政治而只是人性的复杂,只是类似的问题早已被反复探讨,斯式做得虽好,却无新意。

5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这部影片话题很沉重,但是导演并没有把它拍的沉闷呆板,相反,他把《慕尼黑》拍成了一部充满悬疑的政治惊险片

56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坏人杀戮心安理得,好人复仇犹豫痛苦?!不反思不难受会死啊?只要杀人不论对错就有罪?!以杀止杀就是错误的,被恐袭了擦干眼泪与血迹,嘟囔两句继续生活就ok的鸵鸟心态最正确啦!典型的政治正确左派电影作品。

60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