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2009

动漫香港2009

主演:弗莱迪·海默,克里斯汀·贝尔,尼古拉斯·凯奇,塞缪尔·杰克逊,查理兹·塞隆,比尔·奈伊,唐纳德·萨瑟兰

导演:大卫·博维斯

播放地址

 剧照

阿童木2009 剧照 NO.1阿童木2009 剧照 NO.2阿童木2009 剧照 NO.3阿童木2009 剧照 NO.4阿童木2009 剧照 NO.5阿童木2009 剧照 NO.6阿童木2009 剧照 NO.13阿童木2009 剧照 NO.14阿童木2009 剧照 NO.15阿童木2009 剧照 NO.16阿童木2009 剧照 NO.17阿童木2009 剧照 NO.18阿童木2009 剧照 NO.19阿童木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16:51

详细剧情

  在未来世界,由于痛失爱子,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配音)创造出了机械人阿童木(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配音),想以此来作为儿子的替身,寻找安慰。虽然,阿童木拥有博士儿子的情感和记忆,而且先进的程序还在不断完善其情绪,并让他富有同情心。可是,博士始终无法接受失子之痛,对阿童木也不能正确对待,并认为他不是人类而将其抛弃。阿童木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而且还备受军方的四处通缉,并最终被抓住。军方要求天马博士拿掉阿童木的能源,让它变成军方机器人的能源配备。在最后时刻,天马博士突然醒悟,并协助阿童木逃走。面对军方的围追堵截,阿童木奋起反抗,最终一场惊世大战一触即发。在不断的旅行过程中,阿童木也逐渐成长,他也接受了自己这机械与人类结合的设计,并肩负起全人类生死存亡的重任。

 长篇影评

 1 ) 俺就是去影院喝罐啤酒的

     还可以吧,没啥惊喜也没啥大缺点,反正就是3D动画。因为是阿童木所以才去看,美国做的总是人物表情过于丰富 = 。=
     最让俺感动的时刻是看到大萤幕上出现了手冢治虫的名字。
    阿童木嘛,还是2D的漂亮。
    另外看到剧中客串路人的手冢治虫以及他作品里常常出现的猪头(是猪没错吧)感觉还是挺亲切。
    比较介意的是阿童木的衣服,又在地上擦行竟然都没有破哎,就是沾了点灰,看来是未来的高科技布料。

 2 ) 童年没变,变的是我们

今天去看了阿童木。在豆瓣上,我给了五星。问我为什么给五星,因为它是阿童木啊。

即使是一个人,走了很远的路去看的这部电影,但我觉得很值得。

最近真的很忙,终于有一个下午的闲暇,就去看了。因为在几个月之前看到海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部电影我有必要去影院看的。

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感到很伤心。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那个儿时的记忆,“铁臂阿童木”去看的吧。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回来就狂骂这部片子。甚至怂恿所有人都不要去影院看。

童年在那儿,阿童木在眼前,变的只是我们。

其实去看之前我对它的期待并不高。因为阿童木的故事都已经知道,介绍片也看了各种版本。所以看过之后反而觉得很好。故事就是那个故事,小时候可以看得开开心心的,长大了就说这弱智了?

为什么不能单纯一些去看待这部作品呢。就像小时候看到哪吒闹海里哪吒死了就哭了一样。不妨把现实中的种种放一放,姑且跟着这部动画喜或忧。因为阿童木的能源被取走而伤心,因为阿童木战胜了红核怪物而开心。单纯一点不好么。

大多数觉得电影不好的人无非在3D制作上和剧情改编上。我想,如果你真的喜欢阿童木,就应该为这部作品能在大屏幕上得到延续感到高兴。

更何况一部影院放映的影片,多多少少都会与原作有些出入,就连当年的阿童木动画跟漫画也有改动啊。何必太过追究这个呢。难道照搬原样把2D的动画3D化了才算忠实原作?说剧情太过简单,好人坏人分的太明显,拜托,这部动画难道还要搞出什么阴谋论么。因为你的童心不在了。所以才会觉得这剧情不爽。其实一切都没有变啊。

对于场景设定和海报设计,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我就很喜欢那个阿童木的剪影飞向天际的海报,还有大都会的风光。不是说一种设定只属于某部作品。类型片还那么多呢,哪有什么谁抄谁的无聊问题。

我们因为想找回童年的记忆而去看这部电影,那就简简单单地去看待它。小时候没人知道什么是场景设定,没人会挑三拣四剧情是不是弱智。

很高兴能在大银幕上再次看到阿童木自由地飞翔,很高兴阿童木还没有被忘记。这就足够了。至少,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吧,带着单纯的心。

 3 ) 《阿童木》:世界工厂制造的“美国英雄”



《阿童木之歌》 歌词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田地,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看完电影版《阿童木》之后,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忽然蹦出了这首歌的旋律。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从当年那个“爱科学的好少年”已经变成中年猥琐大叔,但我还是能够完整地把这首歌唱出来。(不过电影版里是没有这首主题歌的,估计可能是因为版权问题没有谈拢?)

我查了资料才知道,黑白版的《铁臂阿童木》是198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估计之后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做过重播,因为我印象里在电视上看到《铁臂阿童木》没那么早)。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海外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我的记忆中也一直是黑白的──因为那个时候普通人家里只有黑白电视,而且还不是人人家里都有,一到时间大家都得挤在某人家里一起看。这首主题歌最后的画面我一直记忆犹新──阿童木脚下喷着火焰降落在地面,因为这个画面结束之后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伴随着阿童木动画片一起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阿童木的“小人书”。这套阿童木“小人书”应该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全套应该有15本,只是小时候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都是借着看的。作为一个传统悲剧,等我有钱买这套书了,这套书也买不着了。

零零碎碎说这么多,主要还是借机感慨一下,能在电影院里再看到阿童木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虽然在影院里上映的《阿童木》2009电影版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动画片在故事上关系并不大,但它还是那个十万马力的阿童木。

闲话扯完说正事。



电影《阿童木》虽然完整继承了动画片《阿童木》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设定,如天马博士、茶水博士都在,但作为一部电影,它必然要在故事结构和具体人物设定上做出相应的改编,才能符合电影化叙事的需求。从目前的这部电影版《阿童木》来看,我觉得它成功地做到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让一个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动画形象在大萤幕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于那些迷恋过去动画版的观众来说,如果你只是为了怀旧,那么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电影版《阿童木》基本上重新结构了阿童木的故事,除了必要的关键人物外,几乎所有的电影人物都是重新创作出来的。我作为一个被电视动画版深深影响过的观众,其实是很理解目前电影版故事的这种改动,因为电影和电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故事载体,所以讲故事的方式和重点自然不会相同。用电影版里的一句台词稍加改动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不要迷恋过去,过去只是一个传说”。

电影版《阿童木》是一部定位非常明确的青少年电影,它讲述的其实是一个跨文化的故事主题:青春期的孤独和成长。尽管阿童木这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可抹杀的日本动漫文化基因,但在好莱坞创意流水线上被重新打磨过后,现在的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行世界各国主流文化的通俗故事,那就是一个天赋使命的少年,如何经历重重冒险,重新发现自我,接受与生俱来不可逃避的命运,并最终成长为一个英雄。

对于那些期待满足怀旧感的中年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太过于幼稚和简单;但对于那些青少年观众来说,这样的一个故事,却能够在银幕上反映出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向往和忧虑,在一个充满奇妙幻想的世界中,最后看到的却是内心在这个奇妙世界中的映照,并和自己身边的生活关联起来。

当机器人阿童木被作为天马博士儿子的替代品被制造出来后,天马博士痛苦地发现,这个机器人并不是他的儿子。阿童木发现了自己的机器人身后后,他开始面临一个青少年成长题材电影中的永恒母题,那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然,作为一部努力面对最大多数观众群体的家庭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是不会在这个深奥的终极哲学主题上过于纠缠的,它只是将这个无解的问题变成一个故事的推动力,并很快将这个复杂的人生命题悄然转换为一个青少年话题:一个内心纯净的孩子,该如何面对一个充满敌意和欺诈的成人世界?

作为一部能够全家一起观看的动画片,在这个经典话题上,《阿童木》也乖巧地给出了一个传统价值观意义上的答案,那就是要相信爱,相信家庭,勇敢地长大成人,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对比,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达也向杀手莱昂询问过这个问题。

马蒂尔达:生活一直都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在童年的时候?
莱昂:一直都是这样。

从这个问题的答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电影版《阿童木》故事的基本价值观。不过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几乎已经可以被算成是优点了:在国内的动画片甚至是电影中,有多少电影能够给出这种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判断呢?一个纠结的童年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作为一部中日美三国合拍的电影,《阿童木》这个电影中各方的分工很明确,日本出版权,美国出创意,香港出人工,内地出资金(好像和咱们“世界工厂”的定位挺契合)。现在的这个《阿童木》经过这么一番复杂的血统混合后,它已经很难定位是哪个国家的电影了。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个故事才会被改造成现在这个有点“和而不同”的模式:努力迎合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并从中寻找基本共同点。所以我们在里面能看到环境保护,人和机器的关系,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还用捎带手讽刺了一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幽默搞笑,伦理亲情,各种流行商业片元素都被有机地组合了起来,而且还能被统一在青春成长的主题之下,这种编故事的方式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

尽管阿童木有着日本动漫的文化基因,但在电影版中,阿童木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银幕英雄”形象。作为一个银幕上的美国式英雄,阿童木拥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孤独,勇气、领袖气质和邪恶的敌人,以及需要英雄去保护的的女性同胞。

在《阿童木》电影中,阿童木这个银幕英雄的勇气并非来自十万马力和七大神力,而是来自他内心的道德感和良心,从而指引他去完成天赋使命的命运,并以牺牲自我来拯救大都会和其中的人们。这一点更是美国式的银幕英雄所具有的共性。

而为了让英雄的形象更加完美,一个邪恶的、执着的、强大的敌人是不可缺少的。作为阿童木这个小英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垫脚石,电影中的大都会总督是一个此类商业类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大反派。这位智商不高而且邪恶到底的总督属于典型的反派形象,这个一根筋的坏人在片中贡献了份量很大的搞笑桥段,每次阿童木需要有坏人出来让他打怪刷分的时候,总督就不失时机地出现,实在是让人觉得不打丫一段就对不起他。(他的很多台词明显能看出有影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嫌疑。本片编剧也是美国人,估计拿小布什开涮已经成了好莱坞最流行的“打豆豆”游戏)。

不过作为一部家庭动画电影,《阿童木》里尽管有不少非常激烈的打斗场景,但这部电影里其实只死了一个人,那就是天马博士的儿子托比,而且还是因为剧情设定不得不让他死(不然就没阿童木什么事了)。片中出现的其他所有坏人,包括最后的终极大反派都没有死,可以说很照顾低龄观众。


作为一部在故事风格上完全继承好莱坞血统的电影,《阿童木》中出现了几个精彩的配角形象,都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叙事规则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形象。如“机器人三剑客”、“垃圾桶”、“擦窗二人组”等,虽然对故事主线的叙事推进并无直接联系,但它们的出现仍然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气氛。就我个人来说,“擦窗二人组”虽然只是客串了两场戏,但它们的精彩表现和《机器人总动员》里那个被关在飞船外面的那个倒霉蛋焊接机器人不相上下。



本片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只有配音版,作为一部动画片,此次的配音版绝对算是一个“亮点”。里面有很多台词已经在网上流传了,例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效果相当雷人。可能是因为在内地发行的需要,片中还出现了不少中国元素,特别是一部分配音台词,我都怀疑是为了内地市场需求而后期修改过的──女主角睁着蓝色的大眼睛说完“我是中国人”后,全场都笑了。



本片是一部传统的3D动画(真是今非昔比啊,3D动画都变成“传统”了),在3D动画片全面立体电影化的今天,《阿童木》没有成为一部立体电影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由于3D动画片的制作特点,只要能够增加20%-30%的投资,3D动画片就能完成立体电影化改造,在目前国内立体影院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一部3D立体动画片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值得重视的。

 4 ) 童年记忆的组装品,吃不吃,反正都是一块批萨饼。

10月19日下午4点多,深圳试片会结束后,我没有去贵宾厅参加媒体问答时间。一来我不是媒体,二来我怕听完创作团队的告白后我会不忍心写点什么。

出了放映厅朋友问我,按照我美食+电影的概念,“《阿童木》可以做成一道什么菜?”,我说机器人吃机油的吃什么菜啊。其实整个影片出现过一样食物,那就是批萨,中国小孩和外国小孩团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节目边吃的已经软掉的批萨饼。

见到了朋友多次提到的他尊敬的老总,老总笑着问怎么样?我避重就轻的说了一句,很精致。

餐桌前摆着标准化生产出的批萨和汽水,而不是机油不是电池更不是量子蓝核,所以品尝的人是阿童木还是阿拉蕾或许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吧。

其实早在放映前,看不看预告片都已经能想象得到这将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关于搜刮着80后残存的记忆碎片并用它们复刻出更庞大更完整的产品甚至是产品体系来重新对我们倾销,这种商业行为,我们也早已习惯、接受、并懒于反抗。被疲劳轰炸过的视听期待值基本可以小到不用考虑。

同时这或许多少也和阿童木原始版本的出现年代有关,1980年由日本富士电视台再版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引进到内地的彩色重绘本阿童木,对于83年的我来说远不及《花仙子》和《忍者神龟》甚至是六神合一的《雷霆王》来得记忆深刻,对于阿童木,我记得的只有“铁臂”和可以做火箭喷射状的“雨鞋”( ̄  ̄!),连主题曲都没哼过。

真正说来对阿童木有记忆的应该是70后吧?今天试片会的现场我看大部分人都不像奔四的人,那么关于记忆重合还是游离的部分,静待大叔们的评论……

但又不的不说,也是这一原因,让《阿童木》2009剧场版变得不那么被抗拒,更不会像《忍者神龟》那样让我的心七上八下之后接着七零八落。

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撑起场面的重要依托,细节就像桥梁的一块块砖土,扎实的铺陈才能将创作者的意念直直的传达至观众的内心,作为动画片,除了CG制作的细节需要雕琢以外,故事、情感线的细节也同样是重中之重,要让观众的感同身受理所当然的有迹可循。《阿童木》和很多还不够优秀的作品一样,正缺少这一点。天马博士丧子前和托比之间到底是疏离还是亲密的父子感情、丧子后的悲痛直接导致他决定要复制一个儿子的心理变化、甚至是父子间那怕一点点的过往回忆,都完全。。没有说明。据说当年阿童木之所以让孩子们欢欣鼓舞着追着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马博士和机器阿童木之间那种可以迎合那一时期父与子辈关于“代沟”问题的情感诉求。甚至新一代的影片主题还直白的指向了“寻找自我”甚至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又一重复。所以既缺少了引起共鸣的情感表达,又缺少了“重温”感动的经典重现,那他们和我们又为什么要看阿童木,而不是再看一遍钢铁侠?

如果这部电影的指定消费群是80后、70后,那么我想说,我们奔三奔四的人对于“主张和平,反对杀人机器”、“我在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命运”“天伦之乐”“父爱”这些个命题,真的不需要影片人物就这么直接的张口对着我们说出来,我想我们是有那个理解能力可以从人物、情节、场景中自己提取的。而如果面对的消费群是90后甚至是刚上学的娃娃兵,那么,当他们读到这些台词时心里会产生的感觉我都不敢直说。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看完,平平淡淡的离开。尽量不让自己想起《UP》和《WALL-E》,要是把PIXAR搬出来,那……显然是跟自己过不去,那是不对的,更加是没有必要的。听老总的话来理解,《阿童木》算是半个“国产片”,但说真的虽然除了几个主角以外的人物尤其是机器人龙套们的设计相对过于简单,但要是国内的CG制作技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或许都是可喜可贺甚至是举国欢庆的事。(BTW,就目前出现过的动画作品来说,作为观众我们赶紧别挑剔了多看看吧,等12月份《阿凡达》一出来,说不定CG世界就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变革时代。那时候不管是阿童木还是变形金刚,都…………………………只能是历史档案了。或许。)

关于剧情,我想连剧透的必要都没有,那些搞笑台词到底是词雷人还是人自雷当然也是各花入各眼了,至少我没有笑。

在影片里我看到了《特种部队》、《钢铁侠》、《变形金刚》、《星际迷航》、《天空之城》、《WALL-E》、《角斗士》、《大战外星人》甚至是《八月迷情》、《雾都孤儿》……就是没看出童年的铁臂阿童木。

就像吃过的批萨是海鲜味还是海盗船,四季鲜蔬还是田园风情,吃过再多遍我也记不得,反正,就是一块批萨饼。

快到21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了,针对80后的的倾销重点是不是也该转变转变突破突破了?北京南锣鼓巷、798里的搪瓷杯也好,黄书包也好,卷笔刀也好,丽江和阳朔街边小铺里的牛皮纸笔记本也好,印着时代口号的T恤也好,一再重复供应就将终成廉价、滞销。像1980年版阿童木动画的配音演员李真惠阿姨所说的,“隔壁小孩知道我是阿童木的配音以后,走过来戳着我的胳膊问,这是铁的吗?”这种事情,不会再在任何人的童年发生了。

记忆只是记忆,碎片只是碎片,再拼凑再组装也复刻不出我们的童年。


最后,善待《花仙子》,别让记忆里好吃的批萨饼变凉变软掉,好吗?

 5 ) 在新时代补上童年

可是童年去了哪里。
这是我一直以来对动画片的疑问。原以为是给小孩子的礼物,结果还是大孩子的游戏。所以,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接受大人的游戏规则和玩笑方式对吗?
我们一直是这样被迫成长的。

动画片的好处就是,他牛逼的时候,你可以说他是做给所有观众的,他傻逼的时候,你可以说,他是仅供儿童观众的。

所以我的四星是打给:以国内电影公司为首、以国际化故事结构编制的、带有中国元素的、在中国目前还尚难出现的、大人认为可以教育到小孩子的、标准的励志电影。

所以中国观众是多么纠结的一群啊,以一颗老年人的头脑,看着自己年幼的躯体慢慢成长,边长边喊加油。

 6 ) 情感浓烈、对比鲜明的动画大片

韩浩月

 

检验一部动画片好看与否,一个孩子会比十个影评人更有发言权,在看《阿童木》时,我身边的小朋友在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里,小声地抽泣着,我不敢看他,担心一个大人戏谑的表情伤害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也不愿影响他去感受这个世界挚真情感的心情,要知道,现代生活里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给孩子上一堂关于感动的人生教育课,因此,要谢谢《阿童木》这部电影。

 

感谢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的父亲身份,有时我困惑于如何向孩子解读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帮孩子了解栓系于这份血缘关系之上的爱与责任、奉献与牺牲。《阿童木》在这一点上有浅显但却准确的解释:天马博士因一次实验室意外致使儿子杜比身亡,他用从儿子头发中提取的DNA制造了机器人阿童木,阿童木不仅外形和杜比完全相似,也拥有杜比的全部记忆,但天马博士还是慢慢觉得阿童木并不能代替儿子,当邪恶的天空之城“大都会”的总督史东胁迫天马博士取出阿童木体内的蓝核能量时,天马博士充满矛盾地将阿童木带进了实验室。

 

影片最催人泪下的一幕便出现于此,阿童木放弃反抗将生命重新交给自己的“父亲”时,脸庞上的那种顺从和坦然神情令人动容,这个时候的阿童木已经拥有了足够将整座城市摧毁的力量,但仍然心甘情愿死在自己“父亲”手里——不知他是出于被“父亲”逐出家门的失望,还是觉得这就是他的宿命。但在最后时刻,天马博士幡然悔悟,不惜以命换取阿童木继续活下去——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从这一刻才算正式开始。这是一次凡人情感的胜利,也是正义的一次胜利,极易引起观众共鸣,如果你有一个孩子的话,不妨与他(她)共同去体会这段情节给两代人带来的共同震撼。

 

当然,除了这段悲情戏之外,整部《阿童木》90%的时间,都是处在欢快的节奏中的,影片创作人员制造了足够多的角色,用来承担观众的不同情感需求:权力欲旺盛的史东总督和表面和善、内心阴险的哈马,可以满足观众发泄对坏蛋们的愤怒情绪;从天马博士和茶水博士身上可以发现好男人的传统;装了红核的邪恶机器人,变形金刚般庞大的身躯装满了整个银幕,与身体小巧玲珑的阿童木之间的对战既有大场面又富有趣味性;家居机器人奥伦和四个垃圾机器人肩负起了搞笑的任务;那个富有人性的铁皮垃圾筒,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的作用,可以和《怪物史莱克》中的驴子媲美。

 

情节简单、情感浓烈、对比鲜明、价值观指向清晰……《阿童木》是部不折不扣好莱坞化的作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精彩逼真的打斗场面,对亲情、友情的细腻刻画,多处类似“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这样的爆笑台词,圆满的大结局,以及最后为拍续集留下的一个小尾巴,只能说,“一部好莱坞动画大片该有的全有了”。这部电影是由国内两家娱乐机构主导投资制作的,多少会令人对其质量产生些担心,但看完之后可以用出乎意料来形容。电影的中外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这么些年来,《阿童木》堪称合作最成功的一部,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它的创作和制作班底绝大多数来自好莱坞和香港。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了漫画《铁臂阿童木》,1980年代同名动画片由中央电视台引进后,在国内掀起一场持续十数年的阿童木热。阿童木对当时的孩子来说,就好比现在颇受欢迎的喜羊羊。现在知道阿童木的孩子已经不算多了,伴随阿童木一起在中国风光不再的,还有米老鼠与唐老鸭等经典卡通形象。每个年代的孩子都会有他们的选择,所以,电影《阿童木》更能唤醒1970年代人的记忆。电影版的“阿童木”应该是漫画版“阿童木”的变身,只是,隔着几十年时空的阿童木战斗能力更强、也更时尚好玩,具备了老少通吃的魅力。但愿电影《阿童木》的上映,能令这个经典卡通形象再次焕发活力。

 短评

没忍者神龟糟劲得厉害啊

3分钟前
  • 子非鱼
  • 还行

"Look up in the sky! It's a bird! It's a plane! It's Astro Boy!"

8分钟前
  • Leann
  • 还行

很经典的~~~

11分钟前
  • Lucky小智
  • 力荐

没有半分感动

16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儿童版身份的焦虑。让我想起哪吒。

19分钟前
  • 卡卡
  • 还行

混血式的幽默+可爱的小正太+感人的老套剧情+爱

24分钟前
  • 瑞文Raven
  • 力荐

给这片儿打分多不容易 打高分的源自童年回忆 打低分的也源自童年回忆.....

28分钟前
  • 小儿勾
  • 还行

美式英雄电影路线。我们不去谈原著和动画的故事以及设定上的落差感,动画的场面笑料桥段设计的其实都还好,我觉得比《怪兽大战外星人》都要好,唯有不足的就是画面层次感太差,没景深的动画,空间感差到不行,动作设计也差强人意,说到底还是导演的能力所限,无法胸有成竹该做到何种程度。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裸上身易昏迷小正太好有爱!我很好奇为什么超人和阿童木都喜欢穿着内裤拯救世界呢?阿拉蕾一定是鸟山明向阿童木致敬的无厘头女版~海尔兄弟是国产twins致敬版。。

32分钟前
  • 邵小毛
  • 推荐

这小子超萌~我也想有这样的儿子

37分钟前
  • 敏感的小宇宙
  • 推荐

此类怀旧进入平淡期。。。

42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135公分高,30公斤重,永远睁着大眼睛,永远是不老的纯洁少年。天马博士创造了他,紧接着又抛弃他。他很用功,学校里的优等生,还要用小小的身体承受拯救世界的重任。可是我被他打败了,阿童木。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人孤零零成长,却又永葆坚强和善良。秘诀是那个单臂向上,一飞冲天的姿势吗

46分钟前
  • 充满Vc的柳丁
  • 推荐

依然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国电影,柯娜这个角色很鸡肋,机器人三剑客有点脱线,显然没有马达加斯加里的企鹅有喜感。我在影院看电影时,边上一位零零后小朋友看的鸡冻极了,不时惊呼牛逼,作为一个八零后,我看这部电影已经没激情了,三星半。

47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还行

最后,阿童木找到了传说中的自我定位:强力发胶、铁臂无敌还有裸上身形象……

4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又是Monsters vs Aliens式的逗趣大杂烩。

5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中规中矩,看了有点失望

55分钟前
  • 夜夜读毛选
  • 还行

搞不懂,这部片子还可以啊,票房为什么那么差,让一个几百人的公司为此就地解散?

59分钟前
  • 乌云上的银边
  • 推荐

作为一部动画片 真看不出有多出彩 原谅我是个对阿童木不感冒的人

1小时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调字幕的同时顺带看了一遍,眼睛哟

1小时前
  • Nobervem
  • 推荐

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

1小时前
  • 大力麦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