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海峡

犯罪片日本1965

主演:三国连太郎,左幸子,高仓健,加藤武

导演:内田吐梦

播放地址

 剧照

饥饿海峡 剧照 NO.1饥饿海峡 剧照 NO.2饥饿海峡 剧照 NO.3饥饿海峡 剧照 NO.4饥饿海峡 剧照 NO.5饥饿海峡 剧照 NO.6饥饿海峡 剧照 NO.13饥饿海峡 剧照 NO.14饥饿海峡 剧照 NO.15饥饿海峡 剧照 NO.16饥饿海峡 剧照 NO.17饥饿海峡 剧照 NO.18饥饿海峡 剧照 NO.19饥饿海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3:24

详细剧情

昭和二十二年,北海道岩内某当铺一家三口被人杀害,店铺遭到焚毁。不久台风来临,行驶于津轻海峡的曾云号沉没,500多人丧生。警方在核对海难死者身份时,发现两具不明身份且伤痕可疑的尸体。经调查,得知二人系网走监狱的刑满释放人员沼田(最上逸馬饰)和木岛(安藤三男饰),失踪前曾与一名叫犬饲多吉(三国连太郎饰)的人在一起。函馆警察弓坂(伴淳三郎饰)直觉此案与犬饲有关,但犬饲犹如人间蒸发一般,此案最终不了了之。\r十年后,妓女杉户八重(左幸子饰)和一名男青年的尸体从海中打捞上来,警察味村时雄(高倉健饰)判定二人并非自杀,男青年的主人——实业家樽見京一郎则拥有重大嫌疑。随着调查深入,那起沉疴十年的悬案也一同浮出水面……\r本片根据水上勉同名推理小说改编,此后曾三次搬上电视荧幕。影片荣获1966年蓝丝带最佳剧本奖、1966年电影旬报最佳男主角奖(三国连太郎)、1966年每日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左幸子)、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男配角(伴淳三郎)五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重新回忆一下

饥饿海峡

主线(犬饲):犬饲同两个假释人员同伙在洗温泉时得知了当铺老板的财产信息,并唆使二人谋财害命并放火烧屋企图毁灭证据。取得八十万日元巨款后,本打算乘火车逃离函馆,但台风造成火车停运以及渡轮曾云号失事,超过五百人遇难。三人趁着抢救失事船只的混乱假扮消防员偷船穿越海峡,犬饲在穿越途中杀死了两名同伙并抛尸海上。到达彼岸后烧船灭证,艰难穿越途中遇上了招魂的巫婆,吓得魂飞魄散。其后,搭上开往大凑的火车,并在火车上遇上了妓女八重。

到达大凑后,犬饲尾随八重来到其妓院并度过一晚,走时留下3.8万日元,以及八重为他剪掉的指甲。

十年后,犬饲已靠赃款摇身一变成为成功的商人并改名为樽见,因为慈善事迹见诸报端。一直思念着恩人的八重闻讯后登门拜访,诉说感激思念之情。犬饲在交谈中感到不安起来,并失手杀死了八重。这一幕恰巧被男佣人看到,于是犬饲也将其杀害。事后,购置卡车将两人尸体沉入海中,伪造成殉情自杀的假象。

两人尸体被打捞起来后,警察迅速确认了二人身份,并依据男仆身份和八重身上的樽见剪报寻找到了犬饲。犬饲自然拿出殉情的理论进行否认。后警方通过八重老父提供的线索找到了10年前办案刑警弓坂,最终确认了樽见的身份。樽见承认部分犯罪事实后,面对警方关于杀人细节的提问,提出回到大凑便将出全部事实。然而,在船经津轻海峡时跳海自尽。

支线(警方:弓坂/味村):当铺失火在台风的助力下,造成了周边80%的房屋被焚毁。警方对当铺一家三口的调查发现,三人并非死于火灾,而是在火灾发生前遭受暴力袭击致死。不久后,失事的曾云号五百多名遇难者均确认了身份,唯独两名死者尸体无人认领。弓坂调查发现,死者头部有遭受打击的痕迹。警方经过调查、走访和对以往信息的梳理,确认了以下事实:1. 当铺案做案手法与两名刑满释放人员入狱所涉案件的作案手法非常相似;2. 案发前当铺老板曾去过朝日温泉洗浴,而两名刑满释放人员也在同一时间、与第三人一起来过这个温泉,第三人名叫犬饲多吉;3. 比对照片,证明未确认身份的两名海难遇难尸体就是两名假释人员,头部的击打伤痕非常相似;4. 偷船者一共三人,其中二人符合两名刑满释放人员的面貌特征,第三人符合犬饲面貌特征;5.海峡对岸有烧船的灰烬。至此,弓坂已经初步得出了犬饲和两名假释人员共同犯案,并在渡海途中杀害同伙独自潜逃的结论。

随后,弓坂寻着可能的逃跑路径追踪到了大凑,并在寻访中得知犬饲曾寄宿八重所在的花家妓院。当弓坂找到八重询问弓坂的下落时,八重出于感激并未讲出实情,只是告诉弓坂要去东京。尽管弓坂怀疑八重是去东京追随犬饲,但他的猜测并不正确,而且也再未找到八重,自此本案线索中断。

十年后,犬饲因为殉情案再次浮出水面。此时,办案警察是东京的味村。当警方顺藤摸瓜找到当年的办案警察弓坂后,他已经被解雇从事着微不足道的工作。听闻嫌疑人终于露面,他立即加入了侦查的工作中。警方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反复梳理,最终确认了犬饲等人的犯罪事实。当弓坂在犬饲面前出示了八重的遗物指甲、当年的证物灰烬等证据后,犬饲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

支线(八重):对八重的描写侧重于她的单纯和善良。自从遇见犬饲并受其恩惠后,八重一直在辛苦工作,守护着恩人的指甲和报恩的愿望,一直守候了十年之久。而就在终于见到犬饲的时候,她却被残忍的杀害了。也许就像影片里被利用一样,无知的八重只是因为剧情需要才出现的吧。

使影片与众不同的元素:

1. 自然灾害和历史事件:台风,海难,火灾。在这样的背景点缀下,故事中的人物自然带上了鲜明而持久的历史见证特征

2. 自然景观:津轻海峡作为关键事件的发生地点,既有其神秘深邃的特征,又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意象符号,给人轮回、宿命的历史感

3. 时间:十年跨度,一个女人的长久守候,两代警官的不懈追查:历史感。

4. 道具:指甲,灰烬,玩偶

5. 巫婆:神秘,宿命

 2 ) 未定名

三国招供闪回,以图片形式叙事。高潮段落、张力建设的浮雕冲印效果(所谓预告片中的东映106摄影方式)杀死八重和竹中已经可以定罪,只是先前的纵火和海峡行凶就成了无可考证的罗生门。老警察和三国隔笼对谈,笼内笼外是两个错位的阶级身份代表,两年后也有另一版本——黑泽大师的《天国与地狱》。

结尾三国投海实在精巧,即巧妙安置道德落点的骚动,又给予了人物弧光的最大可能。终镜青津海峡吞噬犬饲,波涛滚滚,困兽犹斗,投奔怒海,饥饿罪善,谁人评说。

评审团主席言此片犬饲形象或有参考基督山伯爵中当提斯,二者均身体天赋极好,并且穷困后发家致富,zuizhong欧洲文学对于日本维新后文学影响不言而喻,还有法国文学里的另一个人物——冉阿让。此片中犬饲与《砂之器》中钢琴家贺英良不同,在那一篇中贺之行动是完全的耻感意识的表达,而此片中

 3 ) 罪案只是一角,我们该下去看看冰山

日本每年农历的一月二十日,是“换莺节”。八重和她的艺妓姐妹们在神社买了木雕的黄莺,到了明年此时,再把留存一年的木莺拿来换成新的,寓意为:一年中,假的东西飞得不知去向,只有真实的留下来。可是,八重一直攒着旧木莺,从不舍得换新莺。不知不觉,她已经攒下了十只小木莺。

十年一梦,八重始终不敢确定她深爱着的男人是不是真的叫“犬饲”,如果是假名字呢?八重不敢让“谎言”飞走,她要留着,直到重逢。八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证实了那一夜犬饲跟她讲的不是谎言,然而她也成了犬饲新的谎言的祭品。

如果按照上文的剧情,《饥饿海峡》将沦为一部情杀悲剧,这实在是对铃木尚之的亵渎。影片的故事并不是这么个讲法,它始于一场台风海难,一桩凶残的杀人纵火案……逃亡的嫌疑犯,深情的风尘女,时运不济的刑警,他们勾连了日本战后十年的黑血和黄金……这些诚然都是经典犯罪片的元素,但是仅凭这些,恐怕远不能解释为什么《饥饿海峡》能被《电影旬报》评选为20世纪百大经典电影第三位。

如果我们试着换一种讲法,跳出来重新梳理整个故事,就会感叹铃木尚之的剧作功力实在高山仰止,仅看一遍电影,难免不识庐山。

双重两难

接回文章开篇的言情剧叙述法,请铃木大师在天之灵原谅我的冒犯,在下实在是为了解剖呈现影片剧作的妙处!

杀人犯犬饲、如今的慈善家——樽见京一郎,他拙劣的掩盖手段很快暴露,甚至被翻出十年前的旧案,他成了双重嫌犯。京一郎的防线层层溃守,他被打回了1947年穷途末路的原形,但是他还有最后的防线。面对警方的盘问和推理,他拒绝承认十年前的任何杀人指控,他沉着地讲出了自己版本的故事。他祭出了最后的杀招,除非警方相信他的叙述,否则他不会认罪。战后重建的日本,是法制社会,警方被京一郎制住,他们没办法拿出直接证据,十年前也好,十年后也罢,他们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

被扒掉慈善家光鲜外衣的京一郎,似乎突然掌握了话语权。

《饥饿海峡》在第三幕的节点,抛出了两难命题:想要坐实嫌犯刚刚犯下的罪行,就必须相信他十年前的无罪故事。而这一两难命题,早在第二幕重逢之时就埋下了伏笔。八重不远千里来寻当年的犬饲,而犬饲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慈善家,他恐惧自己的假身份被揭穿,为了十年前他并没犯的罪,他的恐惧本能驱使他犯下了真正的杀人罪。他失手杀了八重,继而为了灭口杀了寄住在他家勤工俭学的竹中,并且伪造二人殉情。

京一郎在影片第二幕中突如其来的杀意,与他在第三幕中突然掌握的话语权,钩织成一张无形的巨网,把一干刑警和全体观众硬生生拖回到了十年前,那是罪恶的渊薮,是历史的黑洞。

日本战败后被美军接管,疯狂的侵略战争导致民生凋敝,饥饿笼罩全境,战时的权贵阶级在战后囤积物资形成黑市,被饥饿折磨的贫民铤而走险,每天都会发生因为饥饿导致的恶性犯罪。

那时的犬饲,只是个吃不上饭的苦力,他只是碰巧结识了刑满释放的两个犯人,那两个人利用当铺老板的好意而犯下了穷凶极恶的罪行,他们杀了当铺老板一家,抢走家中现金,纵火毁尸灭迹,恰好赶上台风,火势不可控制,烧毁了大半个市镇,死伤无数。两人逃亡的时候,利用犬饲买票,并且“随机”目睹了函馆港口的联运船遭遇海难,他们当即喝令犬饲去搞了艘渔船,趁着海难搜救的乱局,要借着渔船潜回内陆。两人贪图赃款,在渔船上起了杀机,自相残杀,波及犬饲。犬饲出于自卫,夺船逃走,两个恶徒就此葬身海上。犬饲想要自首,但他深知根本说不清楚,他不会被任何人相信。于是他毁船登陆,结识了当时的妓女八重,温存一夜,他留给八重一大笔钱,就此失踪。他并不知道,他的踪迹一直被一个资深刑警弓坂紧紧追寻。八重被犬饲的善意感动,替他掩盖了去向,并且一直感念着他。到东京谋生,乃至重操旧业,八重的心始终都属于犬饲,直到致命的重逢。

以上,是笔者有意打乱《饥饿海峡》的叙事时序,整理出的剧情梗概,意在显影剧作中一连串的“偶然”局面。而这一串的“偶然”,都是社会问题所催生出的,在剧作中被包进了“必然”的社会事件中,台风中的两起惨案:层云号沉船、岩内町大火,看似并无交集,却被一双老辣的眼睛盯住了。

三个视角

资深刑警弓坂,对无人认领的两具尸体唱诵《心经》,字正腔圆,连职业法师都自叹弗如。慈悲和智慧是相互滋长的,弓坂发现了两具尸体的怪异外伤,也发现了第三名嫌犯的存在,但是他输给了时间。弓坂的智慧能让他无限接近真相,却不能帮他解决全家所处的饥荒困境。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儿子为了一块白薯大打出手,他却只能恪守公职人员不买黑市商品的原则,在全家面前抬不起头。

在经费紧张的年代,弓坂执意去东京追索八重的下落,无功而返,导致他被免职,成了全家的拖累。十年后,弓坂在监狱做狱警,可是他从未忘记犬饲和八重,他甚至一直保留着犬饲烧船的灰烬。十年后,这一包灰烬,混合着焦木尘埃和北海道泥土,触动了犬饲的乡愁,以不结案的方式了结整出时代悲剧。

弓坂的原型,是铃木先生的父亲,恪守本分而不去黑市。这里,借助弓坂的家庭晚餐,再次折射了那个永远缺粮食的时代。弓坂被免职的原因,居然是他出差调查不力,那是一个公共资源匮乏到不允许警察遵循理性追索案件真相的年代,弓坂的家庭悲剧提供了战后日本的一种社会观照视角。

八重用情至深,她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了犬饲的求生之火,“犬饲先生,你真是个好人哪!”她为了全家的生计去卖身,后又为了尊严去东京转行求生。然而,满目疮痍的东京,八重被“潘潘女郎”的人浪裹挟着,冲来荡去,汇集成一股脂粉的洪流,却又被街头警察再度冲散。潘潘们取悦着占领军,觉醒着自己的身体和见识,而八重这个保守念旧的姑娘又与她们泾渭分明,正如她来东京落脚多日却从不曾拜访她的同乡——时子,一位已经有固定住处和固定黑人大兵情人的潘潘女郎。弓坂的追索,以及对警察的不信任,让八重不得已重操旧业,隐身于职业艺妓的行列。

八重在东京的求生之路,揭开了战后日本的社会弊病。重逢时,八重绝望地哀鸣,她能用身体记住男人,她也用身体记载了废墟中的日本。八重的视角,又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日本战后的社会问题。

犬饲一出场,就是饥不择食的形象,隐匿了人之为人的特点,代之以惊慌失措的饥肠辘辘的野兽形象。他自卫是本能,卷钱离开也是本能,邂逅八重也是本能,随后在食品加工业发家崛起也是依然是本能,最后失手杀了八重,甚至也被描述为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杀意。可以说,犬饲是丛林法则的代表。但是他自问“没在北海道做过任何恶事”,只求警方能相信他。这是卑微的真相,却饱受质疑,只有弓坂愿意跟他谈。他触摸到了故土,提出要去北海道坦诚罪行。在看到八重的出生地之后,犬饲跳江,正如他嘶吼的“北海道知道我!”他的死成为一个完美的闭环,回归到影片开场的轻津海峡,一整片乌深的浪里。

犬饲的视点,并没直接展现社会问题,而是借着警方对他背景的调查,揭示出他十年前朝不保夕的苦力生涯,即便如此他也坚持着给老家的母亲寄钱,拿到赃款想要自首。阻止自首的理由,除了没人会相信他,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能让老妈不再挨饿。

两张报纸

《饥饿海峡》的社会属性,老树根一般的扎实,那种近乎贪婪的抓向土壤深处的力度,不逊于任何“社会派推理”的经典小说。铃木先生对新闻报纸的运用,就渗透在每一幕最关键的推进部之中。

罪案是和台风一起发生的,甚至台风也是从犯。次日的报纸头版,纵火案和联运船海难是并置的。台风放大了罪人的恶行,也显影了当时社会问题的致命之处。

男女主角的邂逅,呈现为距离上的渐进,从火车厢的两端,到妓院房间的矮桌两侧,最后到两人不分彼此地裹在棉被里。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欲,如何以电影手法烧起来?

在犯罪片中,要另辟蹊径。这里,靠的是一张报纸。前一天的罪,通过报纸头条新闻,直接刺激了犬饲,他的惊恐在这里是暗场处理的,只呈现为神经质的幻觉,但是这个情绪使得接下来的情欲戏真实可信,甚至有自然主义的神韵。情欲戏不是顺理成章的,更不是按部就班的,尤其是女主角是风尘中人,在她俩之间不存在那层窗户纸,这样的处境写情欲,反而难度陡增。事后,犬饲同情八重的出身,顺手用报纸包着钱,留给了八重。

十年后,又是报纸,带着八重找到了京一郎。这次的新闻则刚好相反,它成了京一郎的遮羞布,盖住了十年前的不堪。在《饥饿海峡》中,报纸有报纸的变调,八重是女孩子心思,她把剪下来的报纸揣在怀里,成了被杀后的指控遗言。这一动作,与本文开篇概述的八重“换莺节”留莺不换的动作,统一呼应,角色是活生生的,这个可爱的风尘姑娘令人怜惜。而八重珍藏的十年前用来包钱的报纸,等于直接告知警方,她十年前就认识京一郎。进而,报纸招魂幡一般,把十年前的犬饲引了来,完善了警方的逻辑推论。

十年间,两张报纸,两则新闻,记载的都是事实,从饥不择食到乐善好施,犬饲和京一郎,刚好对照出日本战后十年从废墟到重生的两张面孔。如果真要深究罪孽,犬饲十年前并没有罪,他只是饥饿。那两个刑满的犯人是真凶,但他们只被呈现为行尸走肉的人物,他们只是闻着肉香去行凶,那肉香从何而来?因为十年前,1947年,日本经济一片狼藉,银行经常失信。当铺老板被银行坑过,决意不再存钱,现金都藏家里,这才惹祸上身。老板并不是自取灭亡的蠢货,只是社会问题假手凶徒杀了他。

指甲与灰烬

八重留下犬饲的指甲珍藏了十年,是铃木先生的原创设计,替换了原著小说里的剃须刀,为此,水上勉先生特地致信铃木先生表示感谢,盛赞这一改动弥补了原著的缺憾。

指甲,是犬饲身体的一部分,后来寄托了八重的思念和情欲,成了图腾一样的存在,让八重能够在日本最黑暗的时代活下去。八重的一切都跟身体直接相关,她的职业,她的爱情,她活下去的信念,甚至她被杀后留下的能够直接指证凶手的证物。在那样的时代,人们贫乏得只剩下身体。

十年前,弓坂在轻津海峡的一块岩石上找到了疑犯烧船的灰烬,他受限于贫瘠的时代和官僚传统,被剥夺了追索真凶的权力,他把灰烬留了十年。他用时代的灰烬击溃了京一郎的傲慢防线,但也同时捍卫了犬饲的尊严,攥着来自北海道的灰烬,犬饲大喊着:没在北海道做过恶!这卑微的呼喊充满了底气,所以警察没资格审判犬饲,他有选择自己死在哪儿的权力。

正如内田吐梦导演要求的:我要那些用脚底去爱自己故土的人物!

被剥夺的话语和被延宕的真相

《饥饿海峡》中,每一场重头戏,角色之间的角力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八重和犬饲之间的情欲交流,两人的力量此消彼长。第二幕八重拜访京一郎,这位娇小的女性与高大雍容的京一郎对峙,尽管是去道谢的,但两人之间的张力早就把这次重逢变了味道。京一郎占据绝对的话语权——只要他抵死不认,八重就是白来一趟。可是,八重的以退为进,几乎是一只脚被逼到断崖外,发出一声最卑微的呐喊:我虽然做着低贱的营生,可是这营生告诉我怎样用身体记住一个男人!仅此一句,八重以令人心酸的方式夺回了话语权,那来自身体的真相。她是底层人,只能用身体去证明所言为真。

尽管,八重夺回的话语权就只有一个拥抱的时间。

同样,京一郎被警方突击审讯,味村咄咄逼人的推理密不透风,一切都似乎昭然若揭,然而京一郎也给了所有人迎头一击。他讲了个十年前的故事,一个饥饿的人慌不择路的故事,在故事里他是无罪的罪人。在法制国家的刑侦体系里,如果证据不足,检方就得眼巴巴瞅着嫌犯脱罪。二战后,美军六年多时间的占领,留下了“官僚制民主”的畸形产物,但这也给了京一郎足够的底气,他一瞬间就夺回了话语权——只要他不认罪,警方就没办法把十年来的所有血案彻底清算。

京一郎的狡猾并不下作,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脱罪,而是要求警方给他最起码的“相信”。他用最卑微的方式捍卫他的清白底色,他不否认杀害八重和竹中,但是他坚持要警方相信他十年前的无辜。仅一句“相信”,他就会认罪。警方被激怒了,很多人要动私刑,而味村捍卫了法制的底线,“万一京一郎所言为真呢?那样我们就成了什么人?”

高仓健扮演的味村,刚正不阿的脸孔,代表了日本黄金时代的开端,也同样目睹了前代刑警弓坂被自家人鄙视的残酷现实。角力已经到了无解的地步,讲话的权力不断被抢来夺去,真相一再被延宕。弓坂带来的一包灰烬,化解了无休止的缠斗。尽管弓坂表达了对犬饲的憎恨,可还是给了犬饲一次重新做回到人的忏悔机会。在轻津海峡,犬饲面对八重的老家,纵身一跃。他犯下的罪他要自己去忏悔,因为导致他犯罪的根源是十年前的日本,他拒绝任何人的审判。

京一郎的自杀,彻底抹杀了罪案片结案的可能,成就了最经典的罪案片结局。毋庸置疑,这是整部电影最玄妙的笔触,因为下一个镜头是弓坂苍老的脸孔,那张典型的日本老警察的脸并没表现出惊诧,你读不出任何答案,却又能品味出一切暗示。

弓坂递给京一郎一捧白菊花,在他亲口唱诵的《心经》的洗礼下,京一郎以自己的方式终结了社会的黑暗。他能够自己选择死法,或许就是弓坂所布施的慈悲之路。

欢迎搜索并订阅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

 4 ) 谈《饥饿海峡》的男女主人公


  自始至终,我都在揣测着男主人公犬饲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像八重所说的本性善良却误入命运歧途的人;还是狡猾的善于伪装的穷凶恶极之徒,偶尔也有仁慈的一面。
  我心里的天平一直是前倾的,从他看招亡灵惶惶不安的眼神,从听他评价八重“真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啊”,从他想也没想就包了一笔巨款给八重还债,都让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他的善良的本性。也让我对他十年后在警察局里作的那些供词深信不疑。
  影片里,男主人公以犬饲和樽见的身份分别和八重有一次见面,当中时隔十年。每一次都让我透不过气来,总觉得他会掐死八重的,第一次好不容易化危险为激情,第二次他终于“杀死”了前来感恩的八重。为了自己不易取得的当今的显赫的地位,他不愿意承认当年往事,恐慌中杀了八重,这个男人的本性上的冲动暴力血腥的一面暴露无遗,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杀死了身边的助手。
  警察局里的樽见一晃身变得相当的镇静和狡猾,手段高明地让一队警察败下阵来,即使在真相败露后,他还以冷静的方式处理,想立自己于不败之地。最后老警察的那一堆灰,触动了他心灵深处,回想起年轻时的“饥饿困顿”,回想起那个暴风雨的夜晚亡死的那两个同伴,回想起有恩于己又特地赶来谢恩而被杀害的八重,他逃不过内心的责难,崩溃在自己的道德底线。
  最后往海里一跳,把自己欠那海峡的债全都归零了......虽然是黑白片,但最后的海景,还是让我震撼。

  再说说八重吧!刚开始的时候还没看出她是个妓女,总觉得她怎么对一个不明来历的男子可以那么热情呢!后来知道她是干那一行的,有诧异于一个出卖了身体的妓女原来也可以保持心灵上如此的纯真,让我越来越喜欢了。可这个人物的命运是在悲惨,先是为了家庭的重担不得不出卖肉体,后来因为社会的环境无法做正常的工作继续出卖肉体,无论什么时候她都保持乐观的心态,随遇而安。很多年来支撑她的是男主人公犬饲给她的那一次恩赐,她保留着他的指甲,在心里守护着真爱。
  当看到那条新闻的时候,我还真没认出来那个樽见就是犬饲,我是在发现樽见无法正眼看八重的时候才确定他们是同一个人的,可是八重一见到那张照片就确信那是她的犬饲君,十年的光阴,况且只有一面之缘,犬饲竟然在八重心里建立了如此牢固的地位。为了感恩前往,结果却遭到拒绝,对于八重是多么大的打击啊!生命的意义仿佛刹那间都没有必要了,她最后能够听到樽见承认自己是犬饲,含笑而逝,也算是一个梦圆,一个解脱吧!

  影片的开头似乎是侦探片,悬疑片,抢劫案、杀人纵火案、登云号沉船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真相似乎一开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却又蒙着层纱。嫌犯和警探两条线一起交待,到了八重这里,两条线突然都断了,故事转到八重身上,一下子就是10年,接着再相见引出男主人公的第二次作案,两条线又接上了。导演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似乎更关心人物的内心,景色和音乐也配合得恰到好处。让观众吃了一顿有营养的大餐。我着实喜欢这部片子,远胜过前些日子看的<罗生门>。

  演员里有个熟悉的名字高仓健,饰演一个年轻警官,不过年轻时的高仓健实在不怎么的,不过年轻气盛稚嫩冲动,这样说来演得还是到位的呢!

 5 ) 战后日本社会反思

战后日本在经济,文化,民生方面被美国全面接管,人民生活贫苦,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背景下,妓女八重与农民犬饲在意外得到大量财富的遭遇也形成强烈对比,因为不信任自己可以无罪辩护,犬饲在海难后逃走,让两个人相遇,八重在犬饲的帮助下帮家里还债而且还治好了父亲的病,并且为了感恩对警察撒谎,当八重带着辛苦卖身赚来的钱去感恩犬饲时,悲剧发生,不信任蒙蔽了犬饲的双眼,认为行踪暴露,让他对八重下了杀手,当被抓到证剧时,犬饲再次将这个内心中疑惑的问题抛给了警察,“在没有证剧的情况下,你们会相信我坦白的案情吗”,当罪犯想给自己的罪行找到合理辩护时,当年办案的警察道出了实情,正是由于八重对他的帮助,才让他当年逃过追捕,八重一直都是信任他的,他也应该相信八重,犬饲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破。

本片由悬疑推理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再直指人性内心的黑暗,不愧为当年日本十佳电影第五名

 6 ) 经典

      三个多小时看到半夜的电影,印象中上一次干这事是小时候跟着爸妈看乱世佳人,大光明,四个小时看到半夜,我睡着了,然后南京路上木有人~~~~干这事也是有家族传统的~~~~~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事也是拜电影所赐,我总恍惚有种回到过去某一刻的感觉,我琢磨了很久,想起来小时候某一刻的感觉是因为《砂之器》,上译的《砂之器》也是经典之一了,所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中日本警察办案的调调也是我童年记忆里的一个标签了。原来饥饿海峡还要早于砂之器哇,原来作为悬疑电影的《饥饿海峡》的知名度并不亚于《砂之器》,几场对持戏就算在半个世纪后看依然精彩,演员细微的表情都让人感到戏剧神奇的力量,可能这也有怀念的成分在,可是那么简简单单的悬疑推理怎么就那么带劲呢,为什么现在很多悬疑配上各种高科技手段还是让人扶额呢。
       饥饿海峡能成为经典应该不止是悬疑本身,对日本战后社会状态的表达也相当给力,太过一本正经的话我就不说了,我是对男主三国连太郎演的这个犬饲有感,他到底说真话了吗,没人知道,就电影里出现的“事实”来讲,他并不算大恶人,他会留给一个陌生妓女大量的金钱,他会在发财后接济穷人,也许是赎罪,也许他真的只是侵占财产呢,不想当穷人在道义上并不算罪过啊,讽刺的是他失手杀死了那个永远不会背叛他的人,最终还是没躲过一个普通人那个最初的恐惧,呜呼哀哉呀。
      最后我最爱的镜头是那两夜~~~~~八重和犬饲的那场“性”的戏码,极具日本特色的魔性,这是杀戮还是性爱,傻傻分不清楚啊,巫婆招魂的靡靡之音,窗外的大雷雨,黑白影像中胶片曝光式的效果,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有了,太赞了哇。

 7 ) 生之救赎:《饥饿海峡》里的树

在内田吐梦作品《饥饿海峡》的后半段里,伴淳三郎饰演的前函館署警部補弓坂吉太郎与三国連太郎饰演的樽見京一郎有一场对手戏。在这场戏里面,他指责樽見京一郎不该杀了杉户八重(左幸子饰演),说她是他唯一的盟友。其时他对樽見京一郎的种种已经了然于胸,内心处于矛盾的又怜又恨之中。怜的是饥饿时代之下命运的阴差阳错与身不由己,恨的是他一错再错,在救赎的当下却又鬼迷心窍。他起初很平静,就像与多年未见的朋友倾心,但语气却越来越愤怒,在他指责了樽見京一郎后,紧接着又冲口而出:“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树木从来没有成长过!”说完这句后,他又平静下来。

显而易见的是,这句台词促成了这场戏中情绪的转折,代表着冲突的最高潮时刻。撇开情境,单从台词的角度来看,这一句台词无疑带些抒情的意味,文艺化的腔调在整段情绪化的对白中有些突兀。从人物的角度来评论,警察身份的弓坂吉太郎说出这句话,多少有些表里不符的味道。但内田吐梦这种级数的导演,为何会给予人物这样的一句台词呢?最简单的原因之一,水下勉的原作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它与主题有极大的关联。回到内容之中,《饥饿海峡》的情节其实并不难解,无论在具体还是抽象的层面,都指向人性的救赎这一点。也就是说,“树木从来没有成长过”这一句,内里是讲救赎的,树的形象其实包含着救赎的意象。由此来理解,存在就变得合理而且是重要的。

    当我在网上搜索《饥饿海峡》的相关资料时,却意外地在某地见到这一句被译为:你這條路踩過多少草多少樹?这个翻译太过直白,虽然能够牵强的与情节相联系,但一旦丢失其中重要的含义,其存在显然就变得多余,人物在高潮时刻没有任何必要讲这样一句无厘头的台词。于是找出原碟,但碟中只有原版法文字幕,没有与日语对白对应的日文字幕。法文字幕是“Sur le chemin de votre vie,les arbres n'ont jamais pousse.”为了能够确证这句台词的内在含义,在友人老六的帮助下,得到法语达人确认:即使不牵涉到具体的语境,这一句台词译为“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树木从来没有成长过”也更为恰当。”某种意义上,他也侧面证实了这句台词所包含的引申。

树的成长与救赎之间的隐喻,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很难找到关联,至少在我个人有限的认知里是。在日本影响深远的神道教和佛教文化里,树有作为圣物的功能,但与救赎并无直接联系。只有在基督教文化中,才能找到两者之间的交集,这也正是当初我见到另外一种翻译后产生疑惑的原因所在。在B•米哈尔科维奇分析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论文《形象的能量》里,他详尽的阐释了树的形象在塔可夫斯基电影里的运用,其中就提到了作为救赎象征的树的意象。文章里说在基督教经典及其影响下的民间故事里,有一个犯了弑父和乱伦大罪的人(关于这一人物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犹大•伊斯卡里奥特,即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他偶然中打死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在知道自己的罪孽后,他皈依了耶稣)。而在民间的说法,犹大的救赎是在梦中得到了指示,“你如想得到宽恕,就拿一根干木棍到最高的山顶上种下它;用你的嘴含着水去浇灌它,直到它生长。”于是犹大就依言而为,历时33年,人如枯槁。一天他看见木棍上长出了绿叶,于是知道“上帝终于宽恕了他的罪孽”。

由这个故事联系到《饥饿海峡》,那句台词的存在就变得厚重起来。曾化名犬饲多吉的樽见京一郎,在神智蒙蔽之下犯下罪行,人生却因此摆脱困窘的局面,摇身一变为企业家。这本身就充满了嘲讽的意味,正直的贫困的人只能战战兢兢的生存,恶人却可以飞黄腾达。在分别与重逢之间的这段时间里,警察以为他逍遥自在的生活着,且以捐资帮助囚犯重生这种举动来嘲讽警方,事实却是他无法摆脱罪恶的过去,唯有以主动的善举(不自然)来求得心灵的平静。在数十年的岁月里,他就像含水浇灌干木长达三十三年的犹大,活在不为人知的煎熬之中,承受着地狱之火的灼烧。但在他掐死八重之后,这种救赎立刻失去了累积的功德与意义,反而由此步入更深一层的地狱。在此,弓坂吉太郎说樽见京一郎“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树木从来没有成长过”,就形象的指出了他的悲情命运,暗示生无可救的消极思想。在这种境况之下,结局的自杀就有了更深一层的悲剧底蕴,也彻底暴露出内田吐梦的悲观主义。

把成长的树作为救赎的象征,这一点清楚表明了创作者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但结局以自杀作为最后的救赎,无疑又是典型日本式的死亡之美。在《饥饿海峡》中,内田吐梦用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佛教的因果论、神道教的自然崇拜等等编织成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故事,道尽时代与人心背后的荒凉与空荡。尽管具有浓厚的外来色彩,树的意象在《饥饿海峡》中仍然是强有力的,唯一的缺憾在于这一形象在影片中处于孤立的地位,与其他存在的意象比较,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系统,限制了它可能达到的表现力。同时由于孤立的地位,它的存在也极易被忽略。

另:在JMDB翻查《饥饿海峡》,意外发现饰演弓坂吉太郎的伴淳三郎1928年就开始在日活电影中露面了,最后作品是1982年的《マタギ》(狩猎?),演艺生涯持续了54年之多,参与作品多达361部,我艹,这足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网上搜了搜,只有高峰秀子自传里有简略字句提起:【几乎所有的喜剧演员都是做事认真而性格孤独的人。金语楼是如此,植木等是如此,渥美清是如此,藤山宽美是如此,伴淳三郎也是如此。有的喜剧演员说,即使自己希望象普通人一样自然的时候,身上那股丑角气昧依然无法去掉。我虽然了解他们的烦恼和焦虑,但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我想,这其中必有某种“奥妙”。 这种“奥妙”,既看不见,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它表现在榎本发怒挥舞起日本刀时的眼神里,也藏在独自一人用膳的绿波的神态之中。愁绪和孤独并不是一个悦耳的词汇,它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短评

妓女的痴情想给力荐但还是被后半程冗长的查案拖沓降分了。开始还是女人对男人的一饭之恩可返回来却是施恩者一片空痴情,第一次看到女人可以爱到把一个男人的指甲珍藏十年,指甲接触皮肤时甚至到达近乎自慰的快感,你为何给了一个女人希望却又亲手毁灭?做爱和死前的梵乐是命是造业。负片处理独一家

7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指甲的设置:外来魅力的冲击、终丧其手的结局,指证罪恶的证据三位一体。两出雷雨梵乐底片化处理扭结戏,一为做爱一为谋杀:在欲望纠结的支配挤压下,我们总是不停地相爱和戕害。隐喻关联多多,诸篇强文在前,不赘述了——精心雕琢的脚本 + 内田吐梦的犀利,神作乃成!【10】

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这绝对是社会派的扛鼎之作,比之前看的砂之器要强不止一星半点。关键在于,原著作者本身就没有想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实际上是带有《罗生门》色彩的),而内田吐梦用他暧昧的影像一五一十地继承并还原了这一特质,仅只是展现了战后10年左右日本社会的形态和变迁,不给出任何层面的定论,这与黑泽明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式直给是截然不同的。更令人耸动的是视听表现力,往往只是在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之中,就包含了对生与死、金钱和性(欲望)、传统和现代等等话题。恐山下的滚床单一段令人终身难忘。三国连太郎已成笠智众之后第二爱的日本演员。人是空虚贫乏饥饿的,饥饿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注定是人的悲剧。

1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20210810补三国片子Ozubook二刷,五星➡️四星。过于长和说教了。给的发挥空间也不够多。啊但小胡子还是非常🉑️|20160617SIFF首刷首标,三国连太郎留胡子的时候很帅!还被活泼的妓女强推了哈哈就可惜后来()了(此角色的丧病真是难以言喻。钱夹腿间和指甲崇拜的戏都拍得太好,手控福利满分(八重的手太好看了感觉应该很好捏。今天路上还在想着提香鲁本斯画的女人,就在电影院见到圆圆的肉肉的八重了,天意啊…演得太好了我爱她TAT

13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穷是原罪,人性因此崩塌。负片影像带来的惊悚体验,非同一般。标准的社会派推理,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败笔也很明显,后一个小时的细致入微,免不了节奏迟缓。

17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妓女杉户八重的这条非常好,指甲、一年收集一个娃娃、盖着棉被唱歌及后面的情欲戏、最后被掐死……许多场景都很精彩,反倒是觉得最后半个小时抓人以及交代案情显得不那么好看了。《电影旬报》世纪百佳第三名。

18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三星半. 以现今的标准看来多半是"bad image",剧作也未免有拖沓生硬之处,但创作者显然志不在侦破悬案:最首要的目的乃是见证或回望战后日本社会的变革,诸多插入的年代符号令这意图昭然若揭了;然而恰恰因为其类型片路线不甚成功,连带导致时代意涵也消减了张力.这时我们忽然明白,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与它何其相似啊――剧作元素的"奇情"或"冗余"都在损害犯罪片风格之余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使社会议题沦为符号.对"商业片"来说类型化的成功往往也就意味着深度的实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多出一星,为这不期然收获的启发.

19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社会派推理电影,轻描淡写的战后背景,果不其然成为了主角,一抹灰烬提炼出倍受战争折磨的乡土以及故乡之人。左幸子在众多电影中塑造的女性角色也凝炼成一个在战后日本社会底层的苦女子符号。

21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对世间真实样貌的一次深刻洞察思考。饥饿的海峡,沧海桑田间多少历史与真相钩沉隐匿。相隔十年的两件罪案,确凿无疑的后者,无可考据的前者,勾连起一个复杂的人所经历的无法简单标签式描绘的人生。它最棒的处理就是通过只让“罪犯”交代前一半“模糊”的犯罪过程来完成全片的核心表达。这个表达不仅在于对“真相”的真相的质疑,还有一个人因畏惧被社会误解不能被公平对待(前案)而走上末路(后案)的悲剧——从这个角度出发真正的罪犯是个体还是群体呢?结合内田吐梦自己的人生经历,这里面一定也有他个人的人生体验和疑问。除了这个核心之外,它还带出了多个可独立成章的议题,比如老警察十年的追寻所受的影响和最后的释怀(远早于芬奇《十二宫》),比如风尘女子的爱情道德观,有战后日本的人间百态,也有战争幽魂的纠缠。绝对是大师之作。

23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故事精心编排抓人的典例,16mm胶片搭变形宽银幕头的罕见组合带来了一种特殊质感。 8.0分★★★★

25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妓女玩指甲,多么卑微的爱,仅此一场戏即可影史留名。

2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电影旬报》在千禧年评出世纪最佳百部日本电影,《饥饿海峡》排在第三位:《七武士》(黑泽明,1954) 《浮云》(成濑巳喜男,1955) 《饥饿海峡》(内田吐梦,1964)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1953) 《幕末太阳传》(川岛雄三,1957)。。。

29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2019年8月17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战争之尘」-183分钟版本】工整的剧作结构,以一个指甲为线索贯穿十年的情绪,用指甲抒发性欲的表达这招用的真妙,这场戏确实可以载入影史。三组人物关系写的很立体,尤其是警察的家庭关系。角色之间的逻辑线索关系很紧密,叙事不松散。制作水平很高,无论是大场面的海上场景,还是棚里拍摄的酒吧街的长镜头,完成度很高。情绪表达用反转片表达也很新颖,声画分离思维在那个年代已经如此成熟。

31分钟前
  •  
  • 推荐

最后三分之一有些冗长了,而且女性角色的刻画有些奇怪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黑白宽银幕画面,大量手持摄影可圈可点,以类似反色手法营造出晕眩感。叙事视角在四五个角色之间几度来回切换,通过这种“半上帝视角”将一半真相隐藏在疑云后。展示战后日本方方面面的社会风貌,几位演技极佳的戏骨互相飚戏,分外精彩好看,收尾震撼有力。可惜推理悬疑方面较弱,撑不起三个小时的片长。剧情反倒不如角色塑造更丰富,是为遗憾。

37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高居旬报百大第三位的自然主义佳作。片中,左翼名导内田吐梦给予了底层劳动人民以最大关爱。杉户赴东京谋生,酒吧女掌柜与妓院老板夫妇都是好人,前者自己洗衣,后者主动为她解决配给证,甚至常去喝酒的小混混也都讲信用不欠账;警方更尽是专业执着,无论老弓坂,还是十年后的新味村都能迅速凭借细致观察接近真相(头伤与剪报)。甚至男主人公自己的履历也是孝顺勤奋受到员工爱待……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双杀悲剧呢?地位。环境改变了这个“男人”的本质。四星半。

38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内田吐梦监督的《饥饿海峡》(1965)可用石川小百合的演歌《津轻海峡》来形容“当看见那快要冻僵的海鸥时,忍不住落泪”。三国连太郎饰的犬饲多吉从甲板上一头扎进鸥鹭回翔的太平洋起,一生孽缘沉没,这头困兽从北海道荒原窜出,在津轻海峡受到震颤,穷困中滑向黑暗宿命的辉煌,就必须回来死在海洋。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情节一直到杉户八重与犬饲相认都非常不错,八重自己的奋斗线更是好看,只是一晚温存她记了对方一辈子的好,在犬饲心里我相信也是有这个在绝望时给予帮助的女人的,只不过他已决意断绝与过去的所有关系,人心终究被名利欲望所困。后边查案部分完全就是看三国连太郎一人表演了,推理实在没有社会派的严密,三个小时的体量要不拍成剧要不缩减到两个半会更好。

41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有些冗长了,以至于有不少人玩手机,但想到这是半个世纪前的电影,还是觉得震撼。(今天吃了一个原麦山丘的大大的面包,好吃到流泪。)【CGV日本影展】

44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套在这个故事上其实是大而无当的,在演员表演一般的情况下,于这种平庸的推理故事上添加这么多解读剖析,我猜是不是被影像风格唬住了。

48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