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

犯罪片美国2017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本·萨弗迪,泰丽尔·韦伯斯特,詹妮弗·杰森·李,巴克德·阿巴蒂,内可罗,苏利芒·西尔·萨瓦内,菲尔·卡帕多拉,肖恩·雷伊,巴迪·杜瑞斯,马科斯·A·冈萨雷斯,克利夫·莫伊伦,埃德加·莫雷斯,卢卡斯·艾略特·艾博尔

导演:本·萨弗迪,约书亚·萨弗迪

播放地址

 剧照

好时光 剧照 NO.1好时光 剧照 NO.2好时光 剧照 NO.3好时光 剧照 NO.4好时光 剧照 NO.5好时光 剧照 NO.6好时光 剧照 NO.13好时光 剧照 NO.14好时光 剧照 NO.15好时光 剧照 NO.16好时光 剧照 NO.17好时光 剧照 NO.18好时光 剧照 NO.19好时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40

详细剧情

一起以灾难收场的抢劫案后,劫犯康斯坦丁成功逃走,但他的弟弟尼克却被捕。为了能让自己的弟弟离开监狱,康斯坦丁尝试了去筹集足够的保释金,但他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帮助尼克越狱。穷途末路的康斯坦丁别无他法,在纽约的地下世界中,等待着他的只有危机四伏的挑战。一个惊心动魄的漫漫长夜就此拉开序幕,为了拯救自己与尼克,康斯坦丁唯有与时间赛跑,而他也意识到,他和尼克的生命就像是处于平衡木的两端,无法一起全身而退。

 长篇影评

 1 ) 《好时光》——无端而个性的消耗

本文写于2017年,可以当做作业看。。比较喜欢萨福迪兄弟,当时也看了《天知道》。

影片在戛纳放映时让一众媒体人大呼过瘾,如今在美国发行更是让萨福迪兄弟大火,而在这之前,他们还是游走在纽约街头和好莱坞电影中心边缘的独立电影作者,凭着单纯的冲动和热爱拍着自己的小成本影片。不过作为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的80后导演,兄弟俩早已在十年前就去过戛纳了,2008年《被抢的乐趣》(The Pleasure of Being Robbed)入围导演双周,2009年《去采些迷迭香》(Go Get Some Rosemary,后改为“长腿爸爸(Daddy Longlegs)”)再次入围,2014年《天知道》(Heaven Knows What)去了威尼斯,还拿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看起来两人属于“电影节选手”,然而相较具有类似特质的导演如肖恩·贝克(Sean Baker),凭《橘色》(Tangerine,2015)在圣丹斯收获好评,今年的《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在戛纳导演双周首映且成为颁奖季热门,更不用说从80年代中期凭借独立电影在圣丹斯、戛纳崛起的科恩兄弟、贾木许等大咖导演,兄弟俩这些年似乎一直没“混”出来,要不是遇到帕丁森这位“影迷”,或许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待被发现。

这次的合作明显较前作升级,围绕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饰演的康尼(Connie)这一角色展开叙事,情节更加紧凑和戏剧化,加入明显的类型元素,又有着相对一贯的承接,如摄影风格和画面元素、相似人物设定(年龄、阶层、生活方式等)、电声配乐、强烈极端化情绪,以及对现实的偏好。

影片展现的是关于劫匪和兄弟情谊的故事(虽然导演创作时没有想到表现“兄弟”),主要部分都在“劫匪”这一点上,即康尼为了解救弟弟不得不做出各种选择、一步步走向极端的过程。叙事节奏很快,且几乎没有停歇的意思,只要一让观众产生这种倾向接着就开始反转,比如抢银行坐上车之后、警察盘问之前,甚至康尼和女孩相处时(尽管有被追捕的担忧)都让人以为“危机”已被康尼成功化解,而情节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走向下一个“危机”,推着康尼不断去处理,也推动观众将焦点维持在康尼神经紧绷的状态中观看下去。

当然除了叙事上的直接引导,贯穿整部电影的电子音乐配乐不容忽视。充满现代感和噪音化的音乐不仅与画面相契合,匹配人物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更是传递着人物心理节奏,强化影片的强烈风格。两人街头被警察追捕的奔跑镜头,警笛等环境音、各种打击乐加上持续的电子音轨,直接延续至弟弟尼克(Nick)进入监狱的场景,而这时将近20分钟的影片开始出字幕,前面的一系列紧张时刻才只是一个引子。

影片的节奏感同时也通过摄影和画面的表现方式直观呈现出来。摄影师是导演一直合作的肖恩·普莱斯·威廉姆斯(Sean Price Williams),延续了之前作品流动、粗砺的影像质感,然而更具表现性。大量贴近人物的手持跟拍和特写,最大化呈现内心情绪,加上快节奏碎剪,以及偏离中心、倾斜构图,都成为表现性而非纪实性的技巧使用。摄影机稍远离人物时,像康尼穿过走廊的运动镜头,得知带错人后下楼梯走向女孩房间的镜头,或孤注一掷或踌躇无措,也都是情绪的展露。另外,画面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对立色彩和色光的使用不仅传达出现代元素的节奏感,其视觉的强烈性和刺激性也是内在的表现。刺目的红色喷雾染料,快餐店厕所的红白蓝三色对比,黑人女孩家里不同房间的蓝、红、绿、紫色光,游乐场里的红、蓝、绿光以及邪典(cult)趣味元素,甚至夜晚街头、车内光效等,风格化的现代感影像又映射着人物和事件走向怪异化、极端化。

至于片中人物,哥哥康尼最具复杂性和层次感,他的情绪突转是影片推进的催化剂。像是每一个紧急时刻或是无路可退时他脱口而出的扯谎,维持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和同情以最大程度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目的又都是出于对弟弟的保护而让人不禁替他庆幸,虽然事情最终走向失控(被女孩发现以及选择暴力手段殴打保安),他在雷(Ray)的面前还是表明两人不是一类人。智慧、冷静、极具行动力,甚至是迷人的,却异常极端、掩饰冷漠和危险,这一角色也让帕丁森拿到戛纳影帝的提名。而其中雷的角色与《天知道》中的Mike有着相似性(同一人扮演),导演似乎喜欢让他在镜头前跟别人不断讲述。另外本尼·萨福迪(BennySafdie)饰演弟弟尼克,可看出他的表演潜力真的很大。

从影片的成功可以看出类型创作的多样化趋势及艺术性更广泛的可塑性,虽呈现的是犯罪类型,却依然保有艺术上的个性化追求。比如在现实感的表现上依旧是街头实景拍摄,场景、人物都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导演甚至专门参观监狱);在大的因果关系线索下,人物动作单元由外部突发事件相连而不是因果链条延续,某种游戏感和宿命感被强化;画面、音乐表现的风格化较前作更加突出,反而表现为一种类型元素的扩张。艺术性和类型元素的融合不仅保留影片的作者性,也能使其更加“好看”。

当然影片也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只有在第一次且从头至尾完整观看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的情绪张力,似乎是难以保留下来的。这或许与其对人物的刻画几乎完全集中于“即刻”变动有关,而对过去经历、事件前因点到为止,增强了现代感和游戏感。就像结尾与开头似乎又构成了一个循环,而这中间发生过什么吗?

 2 ) 迷幻夜晚世界

罗伯特演的是真的很好…电影中康尼在电影开头闯入办公室的时候就一眼撞进了我的眼里 我似乎是一瞬间就感受到了这是个怎样的角色 他粗鲁 蔑视规则 狡猾恶劣地游走于这个世界里 他看起来没有过高的教育水平 但却让我无法一时间下结论 是他天生恶劣还是生活太过于艰难 他看起来强大 无所不能 浑身是刺 危险到让人根本不想去接近 但实际上他如此强大 只是因为他被需要 不是被社会不是被周围的人 而是被尼克 只有尼克让他在这操.蛋的生活里有了坚定的 活下去的勇气何一定要活下去的决心 一定要变得勇敢一定要变得强大一定要变得足以被依靠 尼克是他仍然存在的证明和仍然被爱的唯一痕迹 一切都是那么混乱 然而一切都只存在于尼克“之中” 在迷幻令人头晕的夜晚世界里 电子乐伴随着他的脚步带我们偷窥他生活的一角 仅仅是一天 一个夜晚 但这一定是他人生中最可以被说为是“全部”的一天 借用别人的评论来说 尼克因为曾被爱过而穿越了整个房间 然而他却不知道 他的哥哥康尼曾为他在一晚穿越了整座城市

 3 ) 《好时光》:影像的真实,帕丁森的颠覆

在萨弗迪兄弟的《天知道》中,可以看到一种把摄影机摆置于远处,利用望远镜式或长焦镜头拍摄街头远景与演员特写的接近卡萨维茨风格的影像,这种影像因手持摄影机的抖动,电影中直视社会边缘人物和那些充斥着毒品与性爱的城市生活面貌而更显真实。

导演萨弗迪兄弟同样为入围本届戛纳主竞赛的《好时光》带来了这种具有真实感的影像。或许是由于多预算和职业演员的参与和调和,《好时光》已经明显褪去了《天知道》里那种生野与锐气并存的独立片质感,真实影像进入了更具类型故事的皮肉,一个形如埃尔莫尔·伦纳德犯罪类型小说的皮囊。加斯帕或雷弗恩式的霓虹灯光,Oneohtrix PointNever创作的具有十足躁动感的电子音乐,真实影像在两者的强力渲染下,放大了主演罗伯特·帕丁森表演中的表情与情绪,也紧紧抓住我们参与了这场“猫鼠游戏”般的叙事情境,与帕丁森共同奔向角色命运的未知。

《好时光》是由一个像《热天午后》的犯罪白天,一个《下班后》的失序之夜和高潮来临后的一个短暂黎明所组成。从有着认知障碍症的尼克接受心理医生治疗开始,我们似乎就在毫无预备的状态下,以旁观者的姿态匆忙跟上康尼与尼克最对难兄难弟的一天一夜。电影情境的真实感就是从生活的某一瞬切入起始的。

哥哥康尼随即破门而入,电影以一个手持望远镜的推进动作快速聚焦帕丁森的脸庞,他一头乱发,胡子拉杂,衣服邋遢,帕丁森堪称突破与颠覆的表演之旅就由这个有着定格人物肖像功能的镜头与鲜明的造型风格开始了。在康尼的带领下,尼克跟随哥哥到银行抢劫,随后带钱逃跑,反而中了银行员工的计策,随后尼克不幸被警察逮捕,康尼为赎救弟弟,深陷一场兼具黑色幽默与挫败心酸的营救计划。

在后半程的故事行进中,康尼为了在规定时间内筹足10000美金救回弟弟,一路寻找一瓶他人制作的毒品,这瓶自制毒品成为了这个具有犯罪类型元素情节里的麦高芬。就像官方海报所呈现的那样,他被“堵”在了这瓶毒品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桩桩意外之中。这张海报模仿了马丁斯科塞斯的喜剧电影《下班后》的海报,《下班后》在有八个小时的夜晚之内,癫狂般地打破了城市生活的规范秩序,戏弄又嘲弄主人公,而《好时光》同样用一瓶毒品捉弄了一个一夜奔波的哥哥,一个英雄与狗熊并存,拼命抵不住命运的顽强弱者。

萨弗迪兄弟总喜欢在主人公遭遇某次挫败或在即将失控的真实情境中加入一笔魔幻,一个美妙瞬间。《天知道》里,是愤怒地把手机抛向天空幻化成一抹烟火的妙趣剪辑,《好时光》中,是康尼在游乐场陷入危险境地的时候,游乐场突然亮起灯光的满园亮色。这仿佛都是导演特意传递的影像讯号,在紧张的故事情节,紧绷行进的叙述节奏中对落魄与失意的主人公,抛出了一次慰藉与一种怜悯的温柔。

《好时光》非“好时光”,这是片名文字上的反讽,也是对片尾段落场景的反语。如同《天知道》的结局,男子逃离女友躲在空屋里睡觉,半夜点燃的蜡烛意外烧毁一屋,女友再也找不到他,他也在睡梦与火花中死去,这些生活在纽约街头,每天与毒品相依,惶惶不可终日的年轻人,他们的命运与未来真的只有“天知道”。而当康尼被警察逮捕,尼克不得不被送进集中教育智力障碍者的学校,他将会在那度过一段“好时光”吗?

卡萨维茨说过,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戏”,因为只有戏才是创造,但是,戏应该是来自于鲜活的人物,而不是故事或情节。当帕丁森被送上警车,电影用一个固定长镜头凝视着他无助与无力的神情,这恰恰与他出场时镜头推近后的聚焦形成首尾的闭环,康尼这一类型肖像就在这调度下的闭环内形成,是他的行动触发了情节的跌宕,也是他的行为衍生了电影里的“戏”,作为绝对主角的帕丁森就在这闭环内完成了一次从此将一改“暮光男”形象与标签的精彩演出。

帕丁森的演绎还是称不上完美和具有征服性的,一方面,《好时光》营造的影像真实相比《天知道》已不够纯粹,卡萨维茨的真实感影像与吉娜·罗兰兹的身体表演是相辅相成的,但《好时光》的短镜头剪辑多多少少碎片了真实情境中的帕丁森,表演能量还不够有绵延感。另一方面是《好时光》剧作和类型写法的不成熟受限了人物的塑造。

似乎是从独立到类型的转换,让这对兄弟导演稍显不自在,《好时光》的结尾,尼克做游戏时的茫然与徘徊,确乎可让观者对片中的兄弟感到同情,但还是无法抵达更高层次的令观众移情的效果。或许是开头没有多添几笔对康尼与尼克之间的情感叙述?抑或是尼克被捕后,电影不再着墨于尼克这条可待开发的支线?

现在就把这些问题暂留一旁吧,无论如何,在今年这个过于平庸的戛纳主竞赛单元里,帕丁森绝对是最佳男演员的有力争夺者,而萨弗迪兄弟这对年轻导演,早从选片人福茂将《好时光》从导演双周的平行单元抢夺过来,或许就已经预示着70正年迈的戛纳要开始培养它的下一代“嫡系”了。

5.27写于戛纳
凤凰网娱乐:http://ent.ifeng.com/a/20170527/42937922_0.shtml

 4 ) 午夜彩灯酒会

要恢复每天两部电影找感觉了。 这开场了不起啊,问一个认知能力明显不强的人一些带有引申义的句子,来治疗或测试一些什么东西,这是静穆的戏剧性,没有冲突,一切对比自在人们心中。 自由联想竟然能被这样利用来教育人或者引出回忆,我傻了。 无需在证明的事实,连续的特写只适合宽荧屏。 城市生存日记,穷苦人的冰箱,每一幕都触目惊心,就连日常的看电视也既充满戏剧性,又那么日常,不得不说,萨夫迪的本子写的真是好。 音乐总像是宗教,世界和电子音乐的混合体,还蛮适合充满霓虹的城市。 一路都在编造谎言,总感觉这部比《原钻》药味儿更重。 依旧是层出不穷的状况,一刻也不停歇,黑人保安被抓走疯狂呐喊失语的那一刻,就像是黑色幽默的顶峰。 竟然又有点公路片的影子,但好就好在什么都有,根本看不清,说是两兄弟,也像是《逃狱三王》。 不断鸠占鹊巢,利用假身份,也是给《寄生虫》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萨弗迪兄弟喜欢画圆,开头对应结尾,人群不断走向对面,他在人群中呆立,目光黯然。

 5 ) 生活就是一部黑色寓言,好时光总是差一步到达,坏结局却来得太仓促

剧情有点黑色幽默,但它通篇情节又不玩幽默,挺可悲的。社会渣滓已经活得够苦逼了,还要遭受命运无情的嘲讽捉弄,而他经历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还有爱,他爱他的智障弟弟。emmmm…貌似三观有点不对? 尽管知道是部好片,但是整个影片氛围太闹太躁,忍耐着跟主角经历了一堆混乱无序奔波后,才意识到离期待的美好结局越来越远。生活就是一部黑色寓言,好时光总是差一步到达,而坏结局却来得太仓促,一时竟想不起那一刻才算是他们的好时光。 我承认以我的口味还是欣赏不来这种片(只是无责任四星而已)。 罗伯特帕丁森结尾那一镜眼神的确神了,我都挺奇怪以他的生活经历,是有什么感悟才演出这种水平的。从头到尾演技爆表,把一个有胆色有智商但又于淤陷于生活泥沼的底层混混演绎得十分传神。 而且身材高瘦养眼,垃圾堆捡的衣服也能穿出不差犀利哥的气质。就是可能脸太瘦了,蓄上胡茬总错觉像金刚狼或者行尸走肉的瑞克? 导演饰演的智障弟弟十分真实,那张脸我十分怀疑就是智障本障(抱歉)。奶奶对他造成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但是在心底深处,他还是无法脱离这份亲情。他依赖哥哥,但又不是仅仅依赖哥哥,他哥康尼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这点,才会遭遇那些阴差阳错吧。 恰好帕丁森在《沙海漂流人》里也演了一个智障弟弟,尽管那个智障弟弟满手血腥,却让人可怜心疼。而本片智障弟弟更多的是让人可叹无奈,尽管他是如此无辜。 我绝不承认是被颜值影响哈哈。 另:深刻感叹老外的手机普及率也太低了,多少糟心事都是因为没有及时打一通电话而已。

差点忘了说一句:色诱未成年是违法的!好在主角跟她亲密行为时貌似保持了点绅士距离,也不知道这点是来自于康尼还是帕丁森。

 6 ) 看那通往美好愿望的道路,走起来是朝着反方向。

唯二部看罗伯特不会出戏的电影(另外一部是灯塔,暮光系列除外)。所有的角色都很典型,特别喜欢在黑人女孩家和游乐园里拍的两场戏,霓虹灯与噪声般的电音,在狭小又肮脏的室内冲撞,给纽约边缘人物的地下世界蒙上薄薄一层浪漫的滤镜,而滤镜下却还是现实的冲突、可怜与荒诞。尼克知道康尼“抛弃”了他,却不知道康尼为“靠近”他花了一整夜穿城…不是单纯的无知造成恶果那么简单的问题,在他们认知范围内看得到实现美好愿望的道路,但社会与家庭问题却没法让他们看到那路走起来是朝着反方向。

结局诗意又平静却能让人陷入悲伤,最后被片尾曲《The Pure and the Damned》打动:

“I look ahead at a clear sky,

Ain't gonna get there.

But it‘s a nice dream,it‘s a nice dream.”

 7 ) 落寞霓虹,美好时光

《好时光》如梦似幻的影像与音乐,像给我们灌入了致幻剂,让我们手舞足蹈、为之陶醉与疯狂,使我们发出如排山倒海版的欢呼和赞扬,虽然最终没有为其在戛纳上换来任何的奖项,但这部影片及萨弗迪兄弟的才华,我们今天是绝对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的。 几年前的《天知道》更多的可以理解为萨弗迪兄弟纯个人的艺术表达,影片对于他们来说更私密或者说更自我。到了《好时光》,他们兄弟俩已经打破他们相对自我的框框,加入了更复杂的元素和表达。从《好时光》中,我们可以看到加斯帕•诺式的虚无,丹尼•博伊尔式的迷幻,奎氏兄弟的神秘,还有科恩兄弟影片中的偶然中的必然。但如果萨弗迪兄弟只是这些导演风格的杂糅和混搭,那么我们今天绝对不会看到现在的这部影片,而可能是一部三流的四不像影片。他们的优秀之处就是将每种风格做了某种变奏而为自己所用,他们制造出了一个特有的“萨弗迪节拍”。影片开头本•萨弗迪扮演具有认知障碍的弟弟尼克的角色的特写镜头持续了有四分多钟,单说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并不能说明他们的与众不同,因为远的有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传世之作《圣女贞德受难记》,近一些的有拉丝洛•杰莱斯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索尔之子》,萨弗迪的独到之处是用摄像机近距离的带有侵犯意味的镜头捕捉尼克那含混不清的发音、呆滞的眼神、滑落的泪水,把这样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在我们措不及防的情况下就硬塞给了我们,然后我们就像牵线的木偶一样任由其摆布了,影片结束后我们才想起扶正惊掉的下巴。还有两处街道稀疏车流的俯拍镜头,效果如移轴摄影一般,孤独的灵魂如这孤寂的夜与街道一样,萨弗迪兄弟镜头下的纽约是落寞与空虚而不是伍迪•艾伦或诺亚•鲍姆巴赫的琐碎与挖苦,他们的纽约是棱镜的不同侧面,光鲜和不堪同样迷人。游乐场一段颇具戏剧性和紧张的一幕配上闪烁的霓虹,在纽约寒冷的深夜中,更显诡异而孤独。那个满脸淤青的家伙,他根本不在乎是否有人倾听,总是喋喋不休自言自语,这个人物像极了吉姆•贾木许《不法之徒》中劳瑞与贝尼尼两个角色的混合体,呈现出一种躁动式寂寞的状态。最后他欲逃脱时从阳台坠落的惨叫,导演没有像常规影片中将镜头对准他落地后的惨状,而是把镜头给了康尼回望时的惨白的面孔及凌厉的眼神。从影片的叙事看,本质上还是类型片的核,连环错的设计在科恩兄弟前中期的影片已被演绎的精彩绝伦,萨弗迪并没有在这个层面上有什么创新,但萨弗迪兄弟将科恩兄弟影片的宿命感和吉姆•贾木许式的孤独作了有机融和并加速了节奏,这反而变成了是萨弗迪自己的特色。如果说罗伯特•帕丁森会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一定会赢得影帝桂冠,可能还为时尚早,但他绝对贡献了他从影来的最佳表演,从2010年的《记住我》开始,他已逐渐褪去《暮光之城》带给他的偶像光环,但转变还不是十分明显。随着得到大卫•柯南伯格的垂青,在《大都会》展现了他的演技可塑性,虽然还是有人质疑他的僵硬表情,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他的另一面,接着在2014年《星图》中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看出来他已完全不再需要“暮光”护身。这次的表演,可以比肩文森特•加洛,一样清澈而充满戾气的眼神,瘦削的脸部轮廓,苍白的脸色,独特而忧郁的气质,似乎他们是为某些角色而生,但帕丁森尚存一丝人间烟火的温情一面而有别于加洛深入骨髓的冰冷,所以帕丁森要较加洛更适合康尼的角色。帕丁森遇到萨弗迪兄弟应该是彼此成就了对方,康尼的角色换作别人是否也会如帕丁森一样优秀或者比他更优秀,这是个未知数,但至少目前从影片中看,想不到会有其它人有可能比他演绎得更好。 最后提一下最具萨弗迪特色的电音的应用,个人觉得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情绪和剧情推进剂,它让我们内心和情绪也和剧中人物一样永不停歇而不停奔走,一起嗨翻。但另一方面它也有喧宾夺主之嫌,让影片有种超长MV的感觉,当然幸好导演非常聪明地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而不至于将影片沦落至那样的地位。不知道交出如此优秀影片的萨弗迪兄弟,下一部还会以怎样的精彩惊艳我们,还是会被主流所同化而失去特质,希望不是后一种情况。

 8 ) GOOD TIME GOODBYE

虽然康尼很爱自己的弟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非常的自私并且人格有些toxic。让他行为无法自控的弟弟陪着自己抢劫银行并且对他说这是为了他,放任他的女友在保释的地方歇斯底里,把另一个人从医院里面拉出来并毫无歉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欺骗强迫道德绑架,不能说他不正常,只能说人是一个很复杂的动物。只是当康尼目睹那个人从高楼下坠的时候在想什么呢?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后悔?

结尾最后弟弟哥哥匆忙的分离都没有来得及正式道别,至亲分离总是痛苦的,特别是和一个亲密无间的亲人。

But everything comes with consequence, that is how things work. Say goodbye to freedom, to people you care and to the good old time.

 短评

电影的音乐真的很棒,甚至有些喧宾夺主了,无比洗脑,看的时候只知道跟着晃脑袋别的什么的不愿想了。就剧作来说,没有天知道那么粗粝的真实,或许是为了塑造主角在其他副线配角不得不做些牺牲吧(比如李的角色)。一点明星光环都没有了的帕汀森在镜头贴到如此近的时候完全释放了自己,蜕变了

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个越是困兽犹斗越是沉沦的犯罪故事,可惜意犹未尽。萨弗迪兄弟大胆选用霓虹的调色和迷幻的电音讲述绝望的主题,故事讲述的方式比故事本身更吸引人。五方这是离撸奖又近了一步啊~(虽然还是撸不到哈哈)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电子迷幻乐喧宾夺主了……一出躁动不安、误打误撞的追逐戏。观影时一直想起迈克尔·曼的 Thief ,霓虹光影+电子配乐确实很像。有趣的细节:空中俯拍车戏;Connie 与狗特别有缘;弟弟 Nick 被谈到盐与水,嘴里说着海滩、眼里却在流泪。影片结束得很悄无声息,看着上升的演职人员字幕,却没缓过神。

12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片尾坐在车里那个镜头宛如重回《大都会》,五方的选片眼光精进,演技之路也愈发宽广;霓虹色调与电音轰炸,调制出仓皇一夜的困兽斗,当命运之弦已定下基调,无论多少颠簸折腾都无法改写的结尾,这个内核思想在《下班后》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非常怀疑,要是在影院看,我是会被手持镜头晃到吐还是被电子乐嗨到翻,不怀疑的是,当年暮光出来的俩人,在艺术性上已经全方面超越哈利波特三人组了

1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音乐用得特别过,也特别嗨,然后就被洗了。整部片子都是粗糙手持风,非常街头,脏、乱、紧张感跟上一部《天知道》差不多。帕丁森状态也不错。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年纪大了,看不动这么躁的了。

22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Robert Pattinson的生涯最佳发挥,对于Connie的诠释在染发后十足High Fashion的男模造型以及深处纽约暗处的法外之徒中切换自如。如果没缘在电影院看,它可能不会那么吸引我:但是大胆的色彩使用、摄影却让人身陷一场“真实还有点浪漫的追逐”。片尾Iggy Pop的歌响起决定把评分加到五星。

27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比想象中朴素多了,NWR炫而不实,萨弗迪躁而不灵。每个意图强调的moment本都很对胃口,但只要放眼整体又会马上意识到其单薄和随机,想嗨嗨不来,这锅不归风格归剧本。不过,起码在剧作十八弯里丢掉了无数上升可能之后,还能感受到底下那点温度在,仍不至于有形无神。

29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好时光就是,在穷途末路的一天来临前,在最后的黑夜里抗争过。二刷非常明确Iggy Pop片尾曲的点睛作用,某种意义来讲,他只不过想成为弟弟一个人的英雄。

30分钟前
  • 无限期停用
  • 推荐

知道导演的意思,就是没躁起来,真抱歉。

33分钟前
  • 内有恶犬
  • 还行

燥时光,适合在杜比全景声影厅轰一发,尤其是几个航拍俯瞰夜路狂奔的转场,劲劲的。但除此以外,从银行打劫开始就露出了话痨片的娘炮本质,而且喋喋不休到了结尾,有些地方完全不是正常人的逻辑思维,把蹦迪热舞搞成了难念的经,实在是有点遗憾啦。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观感介于《维多利亚》与《橘色》之间。“纯净出于爱,肮脏也出于爱。” 20th SIFF最后一部,悲伤蛙亮了…

3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人生就是选择逐渐变少的过程,攫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得被迫破窗或者跳楼。当你为了一万美金捉襟见肘,当你在迷幻药里浑浑度日,你便主动选择了失却自由。黑人女孩的最后回眸里写满了不解,错救男人的慌不择路充满了不甘。在鬼屋里寻宝,于病房间奔逃。电音癫狂里,没了自由,纽约的夜里再无好时光。

4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还可以,和《天知道》差不多,a rocker sensor film,谁喜欢谁是rocker。Buddy Duress是真·rocker。Guiraudie拍丑陋的gay,Safdies拍丑陋的纽约。

44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我TMD为啥要在戛纳看这种片儿……要啥没啥……温丁甩他二十条街好吗。也就游乐场那段拍得有点意思,另外音乐不错,别的……我觉得这片讲故事能力比温丁都差……真想送个一星。

47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戛纳没看成,没想到这么快就拿来为上海作结了。这么说来今年戛纳主竞赛有两部晃来晃去碎碎念的犯罪片,嫩牛五方确实华丽蜕变演技感人,比你国偶像剧鲜肉的觉悟不知高多少,但比起杰昆菲尼克斯还是差点劲儿,故事总体也比较平庸,就讲一个大脑短路医院救错人结果把自己也搭进去的贼,没杰昆那部好看。

5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电音霓虹斯科塞斯

5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诚如导演萨夫迪兄弟所言,这是一出非常[出租车司机]式的“猫鼠游戏”,而且有更多的霓虹、更震颤的配乐,你很容易便可投入到这妙趣的追逐。导演调度能力出色,故事若能再润色会更显优秀。罗伯特·帕丁森完美蜕变为演技派。

54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荒乱一夜。几乎全片都是特写近景,电音当作鼓点在焦躁的心间敲击,霓虹灯再为此添一份猩红。天光大亮,所有的一切随着他坠亡。“如果你爱过别人就穿过房间”,或许尼克不知道,他的哥哥为了他穿过了整个城市。

59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