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船长

犯罪片美国2013

主演:汤姆·汉克斯,巴克德·阿巴蒂,巴哈德·阿布迪,法塞尔·阿迈德,马哈特·M·阿里,迈克尔·切鲁斯,克里·约翰逊,马克斯·马蒂尼,克里斯·马尔基,尤尔·瓦斯克斯,大卫·沃肖夫斯基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播放地址

 剧照

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2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3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4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5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6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3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4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5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6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7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8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19菲利普船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42

详细剧情

2009年,美国货轮“马士基·阿拉巴马”号在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的带领下执行在非洲角区域的货物运输任务。该次任务的航线途径海盗猖獗的索马里地区海域。虽然菲利普船长和船员都进行过抗击海盗的训练和演习,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在启程不久就遭遇了四名索马里海盗的登船袭击。菲利普船长在保护船员和货物的搏斗中不幸被海盗劫为人质并带离货船。美国海军等部门接到情报后立即展开大规模营救菲利普船长的行动。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是近200年以来美国船只首次遭到海盗的劫持。

 长篇影评

 1 ) 无关好坏和对错

站在售票处,想着是看hunger game 还是这部从海报到片名都似一部大烂片的电影,不过最后迫于时间关系选了Captain Philips. 一共五排的小影厅前两排全空,我只能仰着头字幕浮在眼前,吃着影院送的爆米花,心里暗暗嘲笑自己:这片子是得多烂才能让影院送爆米花饮料,还只坐了十几个人啊.
很喜欢导演处理每个人物的方法,所有人都不像在演戏,我曾一度觉得导演真的找来了一群海盗来演.Philips 船长的船员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群大叔们. 有着熟练的控船技术,爱抽烟,喝咖啡,"贪生怕死"(没有贬义), 这才更让人怀疑, 他们要怎么应付这些如敢死队一般的海盗. 相比而言, Muse带领的海盗, "乘风破浪", 驾着那么一艘看起来不要命的小船在海浪中上下颠簸. Muse的眼神时刻带着一种犀利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感.
心惊肉跳的序幕就此拉开. 电影好像顺便讽刺了一下英国海事处, 随随便便让Philips 船长自己处理, 还漫不经心的说应该只是渔船. 直到海盗登船, 几个瘦削的索马里人手持武器, 目的看似很明确却又很模糊. 他们就要钱, 可是又很冲动的想开枪, 想找到其他船员. 直到船员抓到海盗头子, 打算用3万块打发他们,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导演果然不是我等凡人能揣摩的. 眼看Philips跟着海盗进了救生船,还很认真的教他们如何操作,那时在他心里,一定还期盼着这只是一桩business. 可惜海盗心里盘算的是更大的business.
电影从这里开始变的难以预料. 仅一艘十几人的密封救生艇, 究竟导演要如何收场呢. 救生艇内多次看到Philips蜷缩身体,或趴在地上,想着汉克斯一把年纪可真不容易啊. Philips几次提出要帮Muse和另一个年少的海盗包扎伤口, 我想不仅出于好心, 他应该也希望海盗能因此放他一马. 可是Philips的眼神却一直透着一种无奈和绝望.
此时的美国军舰华丽亮相,瞬间电影有一部看起来小成本制作的剧情片升级成了各种军事武器炫特技的商业大片, 不过导演很巧妙的把它拍得并不商业.就算有冷静的指挥官,专业的翻译官,脱了衣服也和忍者神龟一般强壮的海豹突击队员,各种直升机,跳伞,军舰. 可是, 他们并没有让我感觉多强烈的美国英雄主义, 反而是,冷冷的. 指挥官没有一丝的表情,冷冷的发布命令, 和海盗对话.翻译官也好翻译官,没有指挥官脸上的冷酷, 却也是毫无情感的说着索马里语. 而这里好讽刺的是, 海盗坚持着说英语, cuz it's just a business.
而在救生船内, 几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一段是Philips问Muse,他以前绑架赚得那一大笔钱去哪儿了,Muse没有回答,只是冷冷的回看了Philips一眼.再回想Muse一开始住的破烂屋子, 仅被一颗看似像草的所谓"高级"蔬菜就能收买, 是啊, 那些钱到底去哪儿了,他们又到底为了什么在这里卖命呢.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另一段是Philips说Muse不只是个fisherman. 可是这里我却慢慢觉得, 对Muse而言,自己确实就是平时打渔, 偶尔劫船, 如此简单而已. 而这也引出第三段对话, 就是Philips问难道除了当海盗就没有别的办法生存了吗, Muse 回答了两遍"Maybe in America". 同样也是Muse的表情, 绝望仇恨而又无辜,让我突然希望海盗可以没事, 大家都最好没事...
只是最后, 军舰拖船速度加快, Philips完全情绪失控. 汉克斯这里的表演太精彩了, 他知道自己可能面对的结局, 所以失控的开始写遗书, 他的整个人在颤抖啊. 接着是和海盗的搏斗, 最后被绑起来, 却还和那个少年海盗说: 你还只是个孩子. 在他看来, 他也不希望任何人死吧, 可是他应该更希望自己能活下来,那种求生的欲望在最后一刻爆发, 他在祈祷,告别听不到他的家人. 这时拖船停了, 音乐也停了, 一切静止...然后枪声想起. 看到这儿我竟然哭了...
最后Muse在军舰上被捕, 他竟然用一种好无辜的眼神看着军官问: 你们杀了我的朋友吗. 而军官冷冷的回答他, 船长没事,你的伙伴全部死了. 然后开始宣读Muse受审有什么权利. 这里也让我觉得好讽刺, 他竟然还有好多权利呢, 呵呵. 而Muse的表情也由之前的犀利坚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他大概早有聊到, 只是他, 也一直期盼这只是一场生意而已.
Philips被救回船上,所有工作人员都在问他are u ok, 可是都是冷冷的语气, 没有温暖的感情, 尤其是在医务室. Philips几近崩溃, 情感宣泄到无以复加, 而面对的只是一个如机器人般循例检查的医官, 这位医官连说u r welcome的时候都是没有任何表情和语气的.
这样一部应该是极热天气下拍摄的电影却由始至终给人冷冷的感觉. 因为全片确实谁也没有做错, 而最后也好像没有好人和坏人.就是这种完全不站队的紧张刺激的处理方法让我深深被折服, 以至于仰脖看着摇摇晃晃的镜头两个多小时全然不觉的晕和累.
如果在真实世界里, 海盗拿着三万块登上救生船, 放回Philips, 然后就这样完结, 该有多好.
p.s. 我觉得我心里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已经诞生了, 他们真的不是找了一个海盗来演吗??

 2 ) 《菲利普船长》:美国移民局年度广告

汤姆•汉克斯绝对是一个人能撑起一部票房大片的好莱坞超级巨星,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年老色衰,但还是非常对美国主流观众的胃口,某种意义上甚至被锻造成了“美国公民”的银幕代言人,而阿汤叔也当仁不让,早已成为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重要推手——《兄弟连》《约翰•亚当斯》《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影视剧阿汤叔或幕前演出或幕后制作,内里都是对“大美国主义”的银幕诠释,这部根据2009年真实事件改编的《菲利普船长》,也延续了前述作品同样的精神内涵,说是一部美国移民局的年度广告大片,绝不为过。

美国移民局是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的俗称,对中国观众来说,这个机构就是移民美国的象征(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也承担部分移民管理职能),对于不少涌动着“美国梦”的中国观众来说,获得美国移民局的认可,也就意味着跨出了实现这一梦想最关键的一步。

有趣的是,《菲利普船长》里的那位索马里海盗穆赛也有着同样的梦想,在劫持了“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船的船长理查•菲利普后,穆赛说自己以后要去美国,住在纽约,还要买一辆车——这个因贫穷而铤而走险的索马里海盗最终部分的实现了他的“美国梦”:在三名同伙被美军“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爆头后,傻乎乎跑到美国军舰上谈判的穆赛束手就擒,在被美国法庭审判后关在了美国的监狱里。

同样是根据真实战例改编,但跟《刺杀本•拉登》里的海豹突击队比起来,《菲利普船长》中的美国大兵和情报人员都要英明神武得多,甚至民用货船“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该船注册在丹麦,但船员都是美国人,船上也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员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远超那些海盗乌合之众——他们的确受过反海盗的训练,海盗在劫持这艘货船未果后,才手忙脚乱的把菲利普船长劫持到救生艇上,于是,为解救这艘救生艇,美国海军派来了驱逐舰甚至两栖攻击舰(轻型航母),天上有直升机、水面有军舰、水下有蛙人,从近处的狙击手到外太空的卫星,美国人的瞄准镜都瞄准了汪洋大海上的这一叶扁舟,同时,美国的情报机构也高效运转,没过多久,他们就完全搞清了四个海盗的名字和所在的村庄,从而在谈判中取得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汤姆•汉克斯扮演菲利普船长,观众心里当然有数,英雄最后不会出事的——当阿汤叔站起来透过救生艇的窗户看见远处的美国军舰时,他就喃喃的告诉身边的海盗,“已经结束了”,可惜海盗们没听从船长的劝告,最终命丧黄泉。

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上疏,说了一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让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了两千多年,套用一下,看完《菲利普船长》,似乎感觉到这正是“美帝”用电影(当然根据真实战例)生动的诠释着“犯美利坚公民者,虽远必诛”的信条。菲利普船长被劫,是美国200多年历史上首次遭遇海盗劫持事件,一人事小,但国家对于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兹事体大——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就为了救回一个人,算经济账,赔得一塌糊涂,但算政治账、舆论账,再一次赢得了亿万民心(“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更加重了影片的可信度)。

鲍德里亚去美国旅游后,说那里是“实现了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的构建,首先来自于法制环境下对于每一个公民生命、财产权的全力护佑。

那些人为什么挤破脑袋也想移民到美国?我想,看看《菲利普船长》也许能明白部分的原因。

(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1期)

 3 ) 你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英文里这类片子被称为thriller(惊悚片/惊险片/悬疑片),但2个多小时看下来觉得就结尾的20多分钟算得上“扣人心弦”。当然这跟每个人对“惊悚/惊险/悬疑”的感知能力有关,若现在问我我定义里的这类片子,第一个想到《影子写手》。

看完电影,念念不忘的是这两个关键词:海盗和创伤

长大后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让我这种在黑白对立的教科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常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说无能为力。但也正是这种复杂的人性衍生出无限的魅力,让人们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路上走的欢快,虽然可能思索地无比痛苦。索马里海盗们(至少电影中)并非天生的穷凶极恶,海盗行为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没有任何道德捆绑的行动。格林格拉斯没有动用任何道德的武器,整个片子也没有任何说教式的台词。最接近的也许要算飞利浦船长和穆斯的一句对话

  ----“除了打渔和抢劫,一定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生存下去”
  ---- “也许在美国有,也许在美国有”

他们在炎热和沙漠之间,靠着阿拉伯茶叶带来喜悦和幸福感,衣衫破旧,瘦骨嶙峋。这是我们常常不能体会的现实。

他们只是海盗行为的执行者,最应该谴责的,当是那些也策划并强迫他们执行了命令的人。就像二战时的战犯,那些简单执行命令的人,也许并不应该成为道德的钢枪直指的最终对象,当然他们要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海盗似乎和阿伦特的“庸人之恶”不同,不能满足果腹的生存本能,任何对生存意义的探讨都是奢侈。

最喜欢电影的结尾,汉克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惊魂未定的船长,恐惧不安溃不成声。也许治疗疼痛远比治愈心灵简单,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军医如何对船长进行身体检查。而片尾的字幕则是告诉我们:飞利浦船长现在还好,他又重新出海了。

 4 ) 《菲利普斯船长》:支离破碎的美国梦

《菲利普斯船长》不难看出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当然这也是一部给《为奴十二年》、《白宫管家》、《地心引力》、《华尔街之狼》等片冲击各大电影奖项带来强大冲击的电影。
  虽然并不会因此而去同情那些可能连鞋子都没有的未成年海盗,但的确也找不出什么样的理由去真正痛恨他们。
  保罗.格林格拉斯也许并非一个擅长用展示悬疑场景或是喜欢花哨地摆弄镜头的导演,在他的镜头之下,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如同新闻纪录片一样真实而可信的(可能有一些人会受不了那种晃来晃去……)。我并不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理查德.菲利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本由他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没看过,对于这位远洋货轮船长的印象仅仅只是来源于新闻报道。而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理查德.菲利普斯像一个Old papa,认真、执着、可靠、安全,总之就是根着他走,绝对不会掉到沟里去。
  不过大海上是没有沟的。
  除了蓝天白云海啸风暴之外,还有神出鬼没的海盗。
  随着1991年索马里内战的爆发,亚丁湾已经成为了最危险的海域之一,由于船主与各国政府的妥协,海盗成为了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职业”(仅2008年,船主与各国政府给索马里海盗赎金共1.2亿美元),在亚丁湾,一夜暴富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成功一次,就可以从此摆脱贫穷,可以不用再辛苦地耕种那些贫瘠的土地,也不用再驾着小船去海浪中捕鱼,可以买豪宅可以娶老婆可以买跑车,当然,也可以像电影中那位穆斯“船长”梦想中的一样——到美国去过新的生活。
  美国真的如梦想中那么美好吗?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除了当海盗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片中,自登上阿拉巴马号之后,海盗穆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与其说这是对被威胁被绑架的船员及船长的一种安慰,还不如说这句话其实是他自己在安慰自己,在这位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聪明的海盗头子眼里,挟持一条货船,再绑架一个船长,然后拿到赎金,再然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想法很难不让人用“幼稚”去形容,也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样的幼稚背后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无奈。菲利普斯向海盗提出除了捕鱼和抢劫之外应该还有别的选择时,穆斯用生硬的英语回答:“在美国可能是吧。”第一次回答是对着已经成为人质的菲利普斯说的,当他重复第二遍时,目光已经移向别处,语气中透露着某种痛苦。
  毕竟没有人是天生的海盗,更没有人是天生的坏人。

 5 ) 《菲利普船长》——表演挽救剧作

伟大的表演足以让一个直线滑行的故事起死回生。本片进入后半部分,当菲利普完全陷入海盗控制的时候,从剧情设定来说就只剩一个目的了,那就是菲利普等待被救援以及如何被救援这一个固定指向。此类故事模型不会跳出观众对结局的想定和期待,这是看惯了人间戏剧的听故事者和拍遍了人间戏剧的电影生产者都共同面对的一个尴尬的困境,一个互耗心智的博弈。

我很疑惑《菲利普船长》的编剧为什么这么早把故事写到这个通道上来,海盗和菲利普闷闭在那艘救生船里,以五海里的时速向索马里海岸靠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在看导演如何收场,怎么把还剩一半儿的剧作钢丝走完。至少这是编剧的失策。

汤姆汉克斯的表演功力就是从现在开始显现,上了救生舱后,抛开了事件性的人物功能以外,他完全靠个人的角色积累把菲利普船长的心理层次,在封闭的表演环境里,在规定指向的剧情逻辑里一层层搭建起来:1、菲利普离开了货轮,他不再是一个船长,一个大副和船员们的领导者,人物的社会化属性开始剥离;2、适应救生舱的密闭环境和预判到岸的可能性;3、重新认识这几个海盗,重新梳理和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4、菲利普的人格外壳开始软化;5、现实困境的不可解以及试图把人道信仰当成最后一根稻草;6、继续向内收缩到丈夫和父亲的自我赎买,也可说是自我慰藉;7、去他妈的拼一次;8、这回真完了……这些心理层次清晰而准确而且全在分寸以内,同时,它们互相交织和层叠,共同堆垒困境中的菲利普强烈的命运感,打通观众的观影通道,挽救了剧作的不足。

一直到最后,他在被营救后接受军医检查时的惶惑、紊乱、感激、庆幸、迷镇、失语、焦渴、后怕等等诸种复杂而真实的心理呈现,线索清晰、肌理丰满可感,靠一己之力完成对人物内心的深沉挖掘以及对影片主题的有力揭示,相比华人里诸如那种靠耍荷尔蒙混成表演大腕的演员来说,真有教科书一般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嘴上是不承认的。

 6 ) Captain Phillips:啊,船长,我的船长

我一直对航海生活有向往心理。小时候听《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再大一点看《潮起潮落》,玩光荣的大航海4,水手说“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在甲板上仰望星空”,啊,多么浪漫。

我知道许多人和我有相同心理,然而真正的航海生活却远不如想象中浪漫。在茫茫的世界上飘荡,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水,没有淡水,没有伙伴,有的只是狭小的船舱、难喝的咖啡,内讧的船务人员,和不知什么时候会蹦出来的海盗。

Tom Hanks演得太真实。船长的苦闷、面对敌人的镇静、沉着有力的指挥、自我牺牲精神,甚至短暂的慌乱,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不禁看到了他英雄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常人的一面,甚至看到了他被软弱的一面。被获救后他哭着对医护人员说:“谢谢,谢谢……”重复了一分钟,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我想,一个真实的人,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枪口下被解救出来,能做到的最好,也无非如此了。我流泪甚至不完全是为了船长,也为了他的演技。

如果说Tom Hanks能得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那演索马里海盗头子的那位起码可以得个最佳男配提名。他的演技有一度甚至让我以为他们是找到了真海盗来演。电影最令人击节的地方在于导演没有把他们完全当成反派,在镜头里,他们也是有想法有立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作海盗是迫于生计,索马里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他们;他们驾驶着一艘破船,竟然可以占领几万倍之于他们的国际货轮,这种孤胆英雄的勇气和技术是被生活逼迫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亡命之徒背后的心酸。他们贪婪、他们无知,以为一千万美圆只是美国人的随手小菜,但他们也有人性,甚至有着非洲人民与生俱来的那一点淳朴。“我们想要回家。”当他们发现事态已经无非控制时,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是与非并非事物唯二的两面,这是我看完电影最初的感受。这是一个英雄和一个有力的政府战胜敌人的故事,但故事里有无奈、有迂回,也有退缩;这也是一个破碎的家园、破碎的民族的故事,我无法赞同他们,但对他们的命运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是部成功的电影,也是部感人的电影。

http://www.wangxiaoxin.net

 短评

和零黑三十确实像 full measure只为(杀/救)一个人 A macro-economic horror story in the guise of an exceptionally harrowing hostage thriller, another essay movie against michael bay

6分钟前
  • mideastsptfire
  • 力荐

米帝军队一出现结局就已经注定,双方实力水平相差太大,海盗只是早死晚死的区别,很难搞出什么戏剧性。于是为了在封闭空间里营造出紧张气氛,做得有点刻意了,尤其是海盗间时不时地争论,配上摇晃的镜头,让人头痛。

10分钟前
  • headradio
  • 还行

主旋律就是:把美帝政府惯用谎言“i'm here to help you”“everything's gonna be fine”台词抢走的海盗一定会被枪毙...

14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从《血腥星期天》到《93航班》到《菲利普船长》,格林格拉斯的手持镜头变得非常成熟、流畅、更“无形”却更“有力”了。整部电影,你虽然知道结局,却会一直因主角命悬一线而无比紧张。汉克斯的表演(尤其是后半程)是奥斯卡级别的。没有任何煽情段落,只用真实打动你。年度佳作!

1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汤姆汉克斯演技真的绝了!很精彩!

21分钟前
  • Ms.橙
  • 力荐

年度力作!绿草依然那么凌厉精彩,最后半小时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其快速剪辑、DV风都和这个题材极好地吻合在一起。而且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所谓思考或引申,全靠事件本身以及漂亮的再现、叙述吸引人。饰演索马里海盗的几人都逼真得可怕,相对来说汉克斯倒显得中规中矩了,不过结尾一段戏特别到位。

26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力荐

汉叔特别是得救后绝对是又一次奥斯卡级别的表演,海上救生版的《刺杀本拉登》,明知道结局也一直屏住呼吸观看的感觉

30分钟前
  • 七月不远
  • 推荐

觉得就还好。最热血的还是seal众人整顿装备浑身肌肉的一幕。

34分钟前
  • 推荐

精彩好看尤其是劫船戏,但后半部分因“写实”而缺乏张力,导致导演想要营造的紧张感太过刻意。立场过于中立致使影片力度不够,最后只能靠汉克斯的表演催泪。当然我还是中招了。汉克斯完全值得一个影帝提名。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紧张的都没空呼吸,年度佳作!

41分钟前
  • 熊仔面
  • 力荐

今年挑大梁的纪实题材片,和去年ZDT的大气沉稳截然不同,整体看起来就像紧张度升级版的《致命呼叫》,各方面也更好理解。从救生艇一处开始整体有点散了,虽然汤姆汉克斯从跳水一段开始狂飙演技大力平衡但也不及那一声execute来得震撼。

4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现在,你可以去美国了……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我看好你是奥斯卡最佳!

48分钟前
  • Ne-Yo
  • 力荐

1、好片非常赞!2、全片叙事非常紧凑,双线叙事推进丝丝入扣;3、汤姆汉克斯演技必须赞,尤其后半部分;4、就说怎么镜头一直晃,原来是《谍影重重》的保罗格林格拉斯;5、现实的情况是海豹突击队做好狙击准备没等几分钟就开枪解决战斗了,船长给家里写信这个主旋律情节略突兀

49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展现国家机器的精英为救一国民而群策群力,这才是爱国主旋律电影的正确方向嘛。把一件已知结果的旧闻拍得那么紧张刺激还不乏真实,所有演员的演技都近乎完美,保持着《93航班》的水准

5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看了此片更替Tom Hanks没提名影帝抱不平,尤其片子后半段狂飙演技让观众的心情也跟随剧情一样揪在一起。其实结局是毫无悬念的,greengrass的手持摄像风格增添了情节的紧张感,真人真事改编让故事更有力度和可信度。虽然片子很主旋律但不落俗套,比去年的Argo更刺激更好看,4.5星。

5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力荐

与《地心引力》的精髓相似,均为干净利落不炫技的洗尽铅华之作。如果说桑德拉·布洛克将人类置身浩瀚太空的孤独、无助与绝望等情感表现到了极致,那么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船长则将男人的冷静、稳重、顽强和责任感刻画得无以复加,所有的情感积蓄到结尾获救处一瞬间轰然宣泄,比《荒岛余生》更令人动容。

1小时前
  • 我是大皮哥
  • 推荐

4.5星,看着看着能不困说明电影引人入胜,让海盗有背景性格也好,但后面有些桥段还是不那么抓人

1小时前
  • 庄常飞
  • 力荐

这才叫扣人心弦啊。顺便一说80年代前因为台湾问题,中国远洋轮船上都是半军事化管理,船员基本都是陆海空复员军人,而且配备高射炮重机枪这些准军事武器,所以那个年代什么菲律宾越南这些屌毛国家见了五星红旗躲的远远的,现在讲和谐了,武器上缴了,五星红旗也成靶子了.....

1小时前
  • 狂抽猛送三千下
  • 推荐

以我淺薄之見,我覺得的greengrass是現時唯一使用手持鏡頭合情合理並能將手持鏡頭與戲劇節奏結合到出神入化的唯一一位類型片導演。結尾漢克斯的表演一反happy ending的俗套,證明了greengrass不但拍動作牛逼,寫人也絕不含糊。這密室般的斡旋爭鬥,折磨的是人的意志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