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大陆剧大陆2006

主演:胡军,剧雪,郑晓宁,鄂布斯,杨洪武,陈长海,包德磐

导演:冯小宁

播放地址

 剧照

朱元璋 剧照 NO.1朱元璋 剧照 NO.2朱元璋 剧照 NO.3朱元璋 剧照 NO.4朱元璋 剧照 NO.5朱元璋 剧照 NO.6朱元璋 剧照 NO.13朱元璋 剧照 NO.14朱元璋 剧照 NO.15朱元璋 剧照 NO.16朱元璋 剧照 NO.17朱元璋 剧照 NO.18朱元璋 剧照 NO.19朱元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6:05

详细剧情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朱元璋心思缜密,把徐达、汤和等一批将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对李善长、刘伯温等文人礼遇有加。在鄱阳湖大水战中,他以少胜多,一举消灭了劲敌陈友谅,创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他厉行改制严惩贪官污吏,创造了诸多治国新法,使国家迅速恢复生机。但同时,为了朱家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马皇后在对朱元璋的爱与恨中死去,继而太子朱标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自己也随着落山的夕阳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长篇影评

 1 ) 看了第一集就不想看了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官府嚷嚷收至正38年的税赋。人家至正一共就28年,也不哪多出来的十年!再说,就算至正28年,转过年就是洪武元年,这年朱元璋40岁,可这时候朱元璋还是孩子呢。元顺帝这时候应该还没当皇帝呢。

再有,皇觉寺的和尚都饿得要饭去了,可一个个长得脑满肠肥。真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看了会就不想看了。

 2 ) 也许,死是最好的结束——刘伯温

对于刘伯温,看的事情很透,一眼看到未来,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许都在他的预料当中,可是他没有办法……原本想归隐,回青田老家;皇上的恩威他也看的透,不得不又回来。他是回来了,可是心却不在这(已经看透了,很无奈的选择……)
最后被歹人下药毒死,很凄惨,更应该说是“恨”小人的卑鄙,“悲”刘伯温的结局。可反过来想想,也只有死能结束这躲不过的一切,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到了“大智若愚”,可是仍然没有用……

 3 ) 朱元璋:既是明君,又是暴君!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号称“得国最正”

何谓“得国最正”?

古往今来,历代开国者,无非两种。

一是禅让,二是革命。

禅让,原本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权力更替,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

三代之后,禅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之前的主动变成了被动。

权臣强迫天子将皇位禅让于他,这种“禅让”的开创者是王莽,之后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还有一种是革命。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是通过革命获取政权,但还是有细微不同。

刘邦曾经在秦朝就职,泗水亭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可朱元璋不是,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个放牛娃,一个小和尚。

而且朱元璋打败的是非汉族的皇帝政权,属于外夷,这在以中华为正统的古代,更有说服力。

所以,朱元璋才有“得国最正”的说法。

不过在历史上,有一种声音,对朱元璋极为不友好,很多人认为他是千古暴君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杀害功臣。

民间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谚语。

古代皇帝中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极致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开国之后,对那些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几乎屠杀殆尽。

除去常遇春、徐达早亡,仅剩汤和数人只身幸免。

朱元璋为了铲除功臣,发动了赫赫有名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其中涉及人口之多,达数万人之众。

这些开国功臣虽然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纵容下属、家奴横行乡里,但要说“谋反”,那就是“欲加之罪”了。

蓝玉在被捕之后,其余罪名都供认不讳,仅这谋反的罪名,他死活不认。

朱元璋曾经的老伙计,被他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也被牵扯到“胡惟庸案”被诛九族。

李善长被杀后一年,有一名官员上奏为李善长鸣冤。

他是这样说的:说李善长谋反,那他到底是图啥呢?他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他帮助胡惟庸获得天下,他还能比今天的地位更高吗?更何况,他是跟着陛下白手起家的,他难道会不知道造反成功的难度?当年群雄并起,可现在呢?所以说,李善长谋反,我实在是不相信。

朱元璋看到这份奏章后,并没有降罪这名官员。

由此可见,朱元璋只不过是假借谋反罪名来清理功臣。

除了屠杀功臣,朱元璋之所以被称作暴君,还因为他的“严酷治吏”

朱元璋时期的官员应该是历朝历代最难的官员。

自西汉开始,各个封建王朝都是上行用儒,下行效法,而朱元璋恰恰相反。

他对于官员的严苛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洪武时期,凡贪污60两以上的官员,一律砍头。

他为了约束官员,在已有《大明律》的基础上,自己又编写了《大诰》,成为了法外之法。

《明大诰》中的刑罚明显要比《明律》重得多。

比如《大明律》中规定衙门隐瞒文卷不报的处罚是杖八十,而《明大诰》中则变成了凌迟处死。

自隋律起,正式形成了笞、杖、徒、流、死这五刑体系,但在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大诰》中,刑罚之残酷,骇人听闻。

可以举几个例子。

剥皮揎草,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凌迟处死,民间俗称千刀万剐,虽然此项刑罚并非朱元璋首创,但在朱元璋一朝使用最多。

明初有四大案,铲除功臣的政治案件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还有两大案是经济案件——空印案和郭桓案

空印案牵扯人员之多,万人以上。

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州府,凡主印者,杀;副职充军。

两案加起来,死亡人数超过了七八万。

这其中,有一些人确实是犯了罪,但更多的人只是被无辜牵连。

大家可以想想,当时在朝为官的那些人是怎样的心态。

有人问,那能不能不当官啊?

众所周知,张良在汉朝开国前夕就解甲归田、回归故里,全身而退。

与张良齐名的刘伯温也有这样的打算。

可惜的是,即使是回归故里,朱元璋还是对他不放心,对他百般“折磨”。

刘基之死究竟是胡惟庸的擅作主张还是他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行使权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样,朱元璋时期和刘邦时期的政治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洪武时期,采用科举和荐举两种选官方式,科举大家不陌生。

什么是荐举?荐举就是推荐、推举。比如说,听说哪儿有贤士,只要有人荐举,找到了你,你就得出来做官。

那个时候有人为了不做官,自己剁掉手指,但依旧没有逃脱。

要么出来做官,要么就去死。

再加上朱元璋一手建立的锦衣卫,当时的朝堂之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严厉地对待官员呢?

我觉得这和他的出身有关。

因为他出身贫寒,经常被贪官恶吏欺侮,所以在他心里,从小就有种下一个种子。

——“当官的没好人!”

你不犯事还好,只要犯事,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有很多基层人民心中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杀罚够重,贪官污吏就会变少。

事实上还真不一定。

朱元璋时期的刑罚如此之重,可官员们的贪腐依旧层出不穷。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官员贪腐,朱元璋大开杀戒;

官员继续贪,朱元璋继续杀。

洪武时期的贪官之所以顶风作案,除了贪念作祟之外,薪水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明朝县令每年俸禄约九十石粮米,而且经常还会用实物来折算,所以实际大约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千块钱一个月。

难道这些官员就不会劝谏朱元璋,让领导给他们加薪?

还是因为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认为官员的俸禄虽然不多,可与百姓相比,已经很多了,百姓可以生活,为什么你们不可以?

贪腐问题自古有之,从上往下的反贪虽然有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讲,治标不治本。

个人觉得,反贪应该由下到上,让群众行使监督权。

如果放到今天来讲,百姓媒体监督,官员资产公开

这样一来,对贪腐将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光靠上面重罚,效果暂且不提,搞不好还得落一个暴君的骂名。

朱元璋虽然对臣下严酷,但就百姓而言,他真的是一位好皇帝。

朱元璋因为出身农家,所以对农民、民间特别了解。

经过元末的战争,很多地方都成了荒地,开垦荒地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使农民不被税赋所累,朱元璋规定,开垦荒地的地方三年之后再收税。

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第二年就强行收税,并且上奏朱元璋,说我们这儿生产好,所以农民们争着抢着要交税,拦都拦不住。

朱元璋看后大怒,农民抢着交税?你骗鬼呢?

朱元璋主张老百姓告御状,以及越级上奏。

为政者最为担忧的就是“壅蔽”。朱元璋曾经对廷臣说:“自古人君所患者,惟忧泽不下流,情不上达。”

所以,洪武时期的皇宫几乎成了断案的县衙。

朱元璋设立了通政司,全称为“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其中就有“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在皇宫门口设立“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朱元璋规定不许官员下乡,一旦有官员下乡,老百姓可以把他抓起来。

有人说,这是为什么?

官员了解民情民风难道不是好事吗?

朱元璋有他的想法。

在他小时候,经常有官员借下乡之名,行土匪之事。

每次官员过后,鸡犬不留。

所以,他才立此规,保护老百姓的权益。

曾经在浙江有一名县级官员下乡,就被老百姓给抓了起来。

后来还是知县出面求情,事态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积极推动人口迁徙,江西填湖广、山西洪洞大槐树,解决了有民无田、有田无民的状况。

那个时期的人口迁徙,除强制之外,还有利诱。

比如,你从A地迁到B地,除了答应给你的亩数外,你如果愿意还可以再开垦荒地,而这些额外开垦的荒地是不需要交税的。

正是种种惠民政策,使得明朝在建国之后没有多久,不管是粮食总产量,还是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前朝元世祖时期。

朱元璋对百姓这么好,那他是不是就有民本、民主思想呢?

那倒不是。

中国历史有名的爱民皇帝唐太宗,他对于《荀子》里的一句话就很赞同,并且把它奉为座右铭。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元璋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

没有。

从他对《孟子》的态度可以窥其一二。

许多人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文盲,他确实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

但朱元璋是一个很勤奋的人,投军以后,军中也有一些文官主簿,他经常不耻下问。

所以,当皇帝之后的朱元璋是可以识文断字的。

朱元璋在读《孟子》时,他很不高兴,因为《孟子》里有一些话不合他的心意。

《孟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朱元璋对待臣下就如同草芥,如果按照孟子的观点,这不是鼓动臣下闹事吗?

《孟子》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对话。

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看到最后,朱元璋不高兴了,他下令将孟子移出孔庙,并且打算将《孟子》销毁。

好在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有骨气,以命据理力争。

有官员甚至说,我能为孟夫子而死,是莫大的光荣。

无奈之下,朱元璋被迫妥协,将《孟子》中不合他意的章节删减,作《孟子节文》。

不过,这《孟子节文》并没有传下来,朱元璋死后,《孟子节文》被废,大家看到的还是完整版的《孟子》。

说一千道一万,他还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他对于老百姓的仁爱也好、慈善也罢只是因为童年悲惨的经历。

我是这么评价朱元璋的:

洪武有秦皇之酷,汉文之仁。

按理说,秦始皇和汉文帝实在是没有啥联系,一个是法家推崇的千古一帝,一个是后世儒生敬仰的三代以下第一明君。

可朱元璋两者皆有。

只不过他酷的是官吏,仁对应的是百姓。

胡军主演的《朱元璋》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这朝堂之上的血腥杀戮换来的是乡野民间的太平盛世!”

泱泱中华,暴君很多,明君也不在少数,像朱元璋这样既明又暴的君王,只此一人。

 4 ) 杀人魔朱元璋

这版朱元璋简直了,需要你时就舔着脸“礼贤下士”,再不行就耍无赖。不高兴时就马上翻脸不认人,把你骂得体无完肤。然后又需要你了,又舔着脸求你。最后等你没用了,再把你杀了。完全无脸面一人。看到最后感觉朱元璋能成功,完全不是心机手段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有多残暴,而完全因为无耻、无赖……

这剧真的是把朱元璋的残暴表现的玲离尽致了。朱的残暴也好,手段也好,都源于他的极端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经历与底层逻辑。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极端的,随时随地都会背叛,而且一背叛就是要你命,所以他不放心任何一个人,同时他自己本身就是极端的一个人,他不懂得解决问题,他也不会,所以他做着杀死每一个人的准备。

这剧特别有意思,又出乎意料一人就是刘伯温。开始他意气风发,后来唯唯诺诺、杯弓蛇影。他早就看透朱元璋,可又让自己越陷越深。他明明看透世事,可被朱稍一冷落,又郁闷无比。所以他是假装豁达,实则是斗不过淮西帮而装的?有时看他的一些建议,看似为国为民,似乎又“深谋远虑”。他几次和朱提淮西帮是祸患,最终导致所有勋旧几乎全军覆没。这里朱用他做挡箭牌,可这事也确实是他提的。或许他本来就知道朱不会放过他,所以他故意拉淮西勋旧陪葬?他最后写的遗奏,似乎又看出他郁郁不得志才是他的真实内心。他给的建议也都是真的,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知道他水平如何,想听他说真话,他不敢搪塞。反正朱和刘这方面戏份,把刘写的太没用,把朱写的太恐怖。其实说白了,他朱是疑心病,杀人魔,反复无常一小人。你拿正常人心思去猜他,不累死自己才怪。还有一点刘连自己仆人是卧底也猜不到,这智商确实差了点。

 5 ) 功过是非

一直对豆瓣评分8.4的朱元璋很好奇、于是潜下心好好的看了看、差点被第一集劝退、因为粗糙的画面、简陋的服装、以及开头幼年徐达以及常遇春跪在朱元璋面前、都让我觉着有种戏说的感觉。没有尊重史诗、但是越往后看尤其是下半部分之后高潮迭起、将政治斗争以及人性的描写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可以算是半部神作、看完后发现冯小宁是导演。这就比较合理了。其实如果说预算再多一些能够把服化道解决掉、配角和群众演员如果还能选的更好一些。一些细节上更尊重历史、这部电视剧就绝对封神配得上五颗星。

首先来说从朱元璋的出身、剧中描述是因为马皇后才加入的郭子兴、其实是幼时同伴汤和已经在义军中做到千总的位置,然后写信给朱元璋拉他入伙。但是朱元璋不想去还把信烧了、只是最后被人告密、被逼无奈才去投的郭子兴。在濠州的日子是朱元璋很关键的时期、不但娶了郭子兴义女马姑娘。并且在义军内乱中救了郭子兴、于是提拔的很快。但是郭子兴却不能容他。于是他带兵出去打仗来换取生机、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招揽了二十四人、这二十四人成为了大明的开国根基、当然还有一些亲戚、这很符合传销的架构。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信命、朱元璋的身边围绕的全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不管是周德兴、徐达、冯国用、冯胜、汤和、李善长、朱文正、李文忠等等、很难让朱元璋不成事。

前半部分最精华的地方其实就是朱元璋的战略眼光、当你手下有众多谋士和猛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判断和选择的时候、如何从中间选择最优的那条路才是一个领导者的格局、当如何选择先开战人选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弱一点的张士诚、只有朱元璋最终选择了陈友谅、因为张士诚有钱懦弱、不会选择支援陈友谅、反之必定是同时与两方交战、必败无疑。

但是朱元璋在此时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去救韩林儿和刘福通、作为红巾军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时刻被张士诚干掉就最优选择。而且这时候朱元璋旁边还有陈友谅在虎视眈眈、但朱元璋还是不顾刘伯温的劝阻、执意去救。最后还是拿到了韩林儿这个烫手山芋。并且他还执意要攻打庐州、给了陈友谅可乘之机率军60万进攻洪都、幸好洪都死守了三个月。但是剧中死守洪都的是蓝玉、但其实洪都的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文正立了头功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假谦虚了一下。朱元璋信以为真以为真的大度、结果没有封赏导致朱文正后面背叛与张士诚勾结。幸好被朱元璋发现及时把朱文正下狱才没能酿成大祸。

当朱元璋顺利解决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后顺利登基、但是韩林儿这个名义上的皇帝还是得解决、于是他派廖永忠去解决的、剧中又虚拟了一个大虎侍卫出来。还受胡惟庸的指示。

所有的战事结束了就开始建国了。重头戏也就来了、剧中是以两拨人作为对立面来诠释的。一部分是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党,这是朱元璋的立足根本,没有这些人朱元璋做不了皇帝、但是一旦建国、那么眼光就不能仅局限于淮西一地、并且全国如果就一股势力那皇帝就属于傀儡一样了。于是朱元璋开始重用刘伯温和杨宪的浙东党、扶持他们对抗淮西党。但是在剧中好像把刘伯温塑造成一种不理世事、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回青田养老的圣人、但其实身处权力漩涡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剧中把李善长弄成了一个只会争风吃醋、好色、做事拖沓的老头子的形象、可是实际上大明建国六大公爵为首的就是李善长。可以称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他是心眼小。可他与刘伯温之间也是争斗频频。不像剧中描述的所有人都在针对刘伯温一样。

刘伯温自己没有出面争什么。可是依旧派出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杨宪跟淮西党斗争、剧中印象最深的朱元璋问刘伯温谁适合做宰相、前面都是符合史实的、唯独说到自己的时候。剧中刘伯温说自己想要退休。而史实说的:是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那么嫉恶是皇帝么?所以说他想当官只是由于太聪明、嘴巴可比较刻薄。所以不讨皇帝喜欢和信任。而剧中是刘伯温一直想退休、皇帝不许、而历史上洪武三年刘伯温就被强制退休了。杨宪也不是治理扬州的事爆发才被干掉、而是刘伯温不在很轻松的就被胡惟庸处理了。当然刘伯温最后还是死在了胡惟庸的药下、虽然剧中朱元璋很生气、甚至感觉刘伯温之死才是朱元璋要处理胡惟庸的主因、莫名的搞出了朱刘CP出来。

其实处理胡惟庸很简单。甚至兵不刃血就能解决、但朱元璋是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剧中宋濂说的话很到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基本就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那么其实就是董事长和CEO的斗争一样。谁强势一些权力就像谁倾斜。那么对于朱元璋这个创始人来说、他是工作狂、而且他也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所以他不可能找一个丞相过来分掉自己手中的权力。于是乎做了个局、轰走李善长之后、让胡惟庸做了7年的宰相、其在任做的任何事情不管多过分他都视若无睹、等待的就是真正下手的时机、那么占城国来使胡惟庸自己接见就是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胡惟庸案爆发、杀死接近一万五千人、朱元璋也顺利的把宰相这个职位撤销了、直接由皇帝对接六部。当然宰相只是名义中取消了、他自己和朱棣都是工作狂皇帝、可是后面的皇帝就不是这样了。于是乎内阁大学士出台了。往往首辅要比宰相的权力更大。

处理完胡惟庸、就该轮到淮西权贵了、这些都是当年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们、普遍将军们都是属于桀骜不驯一类的、尤其是开国将领、他们感觉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并且战争时期大权在握、执掌生杀大权、这个时候皇帝为了安抚将领就会百般容忍、但是仗打完了、将领的价值就小了、这个时候如果会做人做事把兵权一交、当个富家翁安度晚年还不错、但很多人已经尝到了权利的甜头。自然是不会放手的、刚好又遇到了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于是蓝玉案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朱元璋铲除淮西权贵的手段、那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把文臣武将清理了一遍。也算是为朱允炆上位操碎了心、可惜朝廷核心力量的削弱给了藩王机会、于是乎朱棣才能成功谋朝篡位。

朱元璋可以称的上爱民如子、但是对于手下的官员就没有那么多的善心了、究其本、他小的时候家里穷的吃不上饭,原因都是贪官污吏造成的,所以他对贪官非常痛恨、所以他非常讨厌这些官员、但是他又不得不让这些官员帮他做事、所以极其容易对他们不信任。也就造成了动辄就大批的官员入狱杀头、就以四大案来说、杀头的官员应该也得有10万人左右。但就说他杀了这么多人。依旧没有阻止大家贪污受贿、原因是制度的问题、明朝俸禄太低、剧中体现刘伯温已经做到二品大员了、却依旧经常为吃饭发愁、最后停薪之后家里都掀不开锅了。

其实能看到导演和编剧在影射很多东西、甚至不惜改编历史、包括进士下乡、三年扬州计划、以及封爵和大清洗、虽然很多不太符合现在的主流观点。但是影视剧本身也能做到警醒的程度吧。所以我还是抱有宽容的态度的。

演员方面、胡军绝对是一个人撑起了这部戏、从开始的愣头兵、到后面杀伐果断的皇帝、有的时候让人觉着很鲁莽、却又透出一股子机灵劲。演技真的绝了。尤其是最后抱着马皇后痛苦的戏使人潸然泪下、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主要演员都演得很好。马皇后也把史上有名的贤后诠释的非常到位、包括吕昶、宋濂等配角也都不错。就是一些次要演员和群众演员真的不行。非常容易让人出戏。

当你深入了解朱元璋这个人物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属于毁誉参半的人。他的功劳是建立了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还是少数从南打到北统一全国的、他勤政爱民、打抱不平、尤其恨以权压人之辈、而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出身贫贱、导致自身不够自信、权利欲望又非常大、控制欲也很强、还擅猜忌、不信任任何人。动不动就知道杀人、制定的国策都有局限性、导致后期无法运转。

 6 ) 看了《朱元璋》,就似看完了一部缩减版资治通鉴!

《朱元璋》的剧情、和人物都拍的大部分符合历史,当然也有一些不符合。可能是为了整个电视剧的进展而做了局部修正,但是大体和历史还算接近。

《朱元璋》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特点,很符合人的本质、真实面目。就拿朱元璋本人来说,他有私心、野心、经常刚愎自用、为了一时泄愤,痛下杀手,杀人如麻,甚至错杀无辜,很多不合理不合情的决断都在他看来是正确的。这部电视剧,不像有的电视剧好人坏人分界明显,有的电视剧把好人演的天衣无缝,没有半点污渍缺点,把皇上演的都是那么兢兢业业、与臣与民同心同德,其实呢?真实情况有多少是?《朱元璋》这部电视剧拍的很接地气,里面没有明显的坏人和好人,朱元璋时好时坏,这个就看我们怎么定义好与坏的意义了。李善长、胡惟庸、杨宪就坏吗?他们也是勤政的代表,心里时刻是为国家着想,还经常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良策。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功利心重吧,都想官越当越大。再说他们也是派系纷争而产生争斗,甚至想借皇上的手置对手于死地。刘伯温就是好吗?他明哲保身,不出来做官,想撂挑子回归故乡,对于国家来说,这是自私,对于自己来说这是明哲保身。

这部电视剧里面演的很符合现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里面没有明显坏人与好人。里面感情戏很少,剧情故事线也显得无聊,因为很多剧情贴近历史,历史嘛,本身就这样是干燥无味的。只有现在一些穿越剧、宫廷剧他们可以把一个故事演绎的出神入化、也演绎的南辕北辙,失去了历史剧的意味。

很坏很坏的人没得,我觉得电视剧里面没得反面角色,像赵高、魏忠贤这种祸国殃民、麻痹皇上、让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大臣没得。他们都是一心为皇上,只是派系斗争才产生了很多不同意见,皇上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平衡朝廷里面的权力和权利,以达到平衡!

这里要说明一下,看《朱元璋》学习管理,也学会看透每个人都有私心。

这部电视剧很值得看,值得学习,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电视剧少了,洗脑传销式的电视剧看起没意思,如同爵没水分的甘蔗,无味也,也浪费时间。

力荐!

 7 ) 服饰粗糙,场景老旧,配角台词业余,但真的是经典!

太好看了!也就是因为演员不做作,真实!编剧写的靠谱,导演也是人才!才造就这部佳作啊!朱元璋,汤和!刘伯温演员都太好了!真的喜欢!这剧起码9.5以上!比大明1566好看太多了!

塑造的朱元璋霸气!接地气!阴狠毒辣!而又心系百姓!

刘伯温慵懒!一身正气!无所畏惧!

蓝玉豪气!是个嗜血疯子!

印象最深就是这三个角色!

 8 ) 忠诚和清贫

       追着看完,是受了妈妈的影响!
    开始的时候是妈妈在看,偶尔我也去瞅几眼,后来她经常说到的时候自己也看了下还是被吸引了!结果全家都来看了!
     很多的时候都在感慨!
     人其实很多的时候的一些做法,会有怎样的结果的!
     确切的说演员都是表演的比较到位的!朱元璋的扮演者胡军,刘伯温的扮演者郑晓宁等,感觉还是郑晓宁是最出色的!一直也都被他揪着心!以至于一度在百度里搜索者刘伯温的介绍!
     看完后思绪万千啊!
    前面的战斗令人激动,后面的杀人同样令人激动!
    "皇上杀人,是一种需要!”玉儿似乎还是感觉到了政治的那种冷酷与无奈了!
    朱元璋虽然以前对他是有过很好的感觉,看完了才知道,其实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
    
   刘伯温

    很多的时候感觉刘伯温很不值的,为了朱元璋的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可是到头来换来了什么?是无米下锅,备受怨恨,死都不可以死,病都不可以病,连卸甲归田都不安宁,或者说是根本都不让你去卸甲归田,什么惹人恼的事情都要来做,而且还不可以说不,衣不景,食不富,心不宁。。。。。这样值吗,难道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换这个!换来家人担心,穷到卖扇子都不可以来填肚子。招人威胁,且无人撑腰,连自己一心辅助的人都对自己猜疑,冷落!
   那么世界还需要忠诚的人么,还需要正直的人么,还需要廉洁的人么,还需要为真理献身的人么?
   需要的(起码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他们是绿叶,奸恶的人,是需要他们来陪衬的!
   老婆在和我讨论到他的时候, 我说刘伯温(片子里的)太不值得了,费尽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换到了什么啊:猜忌!冷落!清苦!
    老婆说:流芳百世!
    我沉默了!是啊流芳百世,千古英名!看来: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所以你要忠诚你必须清贫,你要正直你必须清苦!那么十年寒窗为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艰苦奋斗是为了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人为之奋斗的难道是清苦和清贫?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答案!或许人的本身就是个悲剧吧?那么我们还出生干什么呢?

   朱元璋 他确实很聪明,片子里他有的时候比李善长刘伯温都要聪明,他很勇敢和徐达汤和一样视死如归,他很残酷患难兄弟一样杀,功勋卓著一样杀,当然贪赃枉法肯定杀。
    但是多少有的时候感觉还是过了点(或许他也只有这样做了),
    比如蓝玉如果知道后面他会被诛九族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在洪都死扛117天。(估计他不会!)当然蓝玉的死,蓝玉他自己也是要付责任的,骄兵悍将!其实他是典型,而且查过百度里发现他和胡惟庸甚至为了财富而卖国!
    李善长知道后面他被诛九族他会不会去辅佐朱元璋?(估计他也不会!)他是现实的!但是他也是该死的,
    刘伯温如果知道他后来的下场,他会不会辅佐朱元璋?(估计他还是会的)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有天下!(起码片子里给我们的感觉他是会的?)
    可是没有如果,因为可能很多时候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后面会变成那样,他没有想到要保江山社稷就需要有那么多的人去死,等到他得了天下才知道:“人心是贪婪的,人心也是自私的!”(像是《大秦帝国》里的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哪怕应该还是不应该,哪怕忘情还是负义!你们都要死!必须死!
    在他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要好好的去鼓励好他们,拼命吧我会给你荣华富贵的,拼命吧我会让你光宗耀祖的!只要你们卖命!成就我们的江山吧!成了我还是忘不了你们的,多少朱元璋还是做到了!
    所以你乖还是会分一杯羹给你的,像徐达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起码自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基本上徐达还是颐养天年的,但是后面他的死更多体现的是他的义气,自己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都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李善友就没有那么矜持了,权大了就有点飘飘然了,就可以独断专行了,就可以无法无天了!这样结果还是自取灭亡了!(你活着我怎么睡的着啊!)
    朱元璋是幸运的,他碰到了马姑娘,这个是他的开始,而且他也是很会把握机会的!将兵将将他都是有一手的!
    唯独刘伯温他是最不可以容忍,或许他对刘伯温的恨更多的是刘伯温的才学和高傲了!
    
    

 短评

胡军诠释的朱元璋,既有凶狠豪放的一面,也有阴鸷奸诈的一面。真棒!

4分钟前
  • 雪夜断桥
  • 力荐

看明朝那些事儿成了明粉。明朝电视剧都爱看,这次二刷朱元璋,一样精彩。大爱李善长刘基,演绎的出神入画,神形兼备。再加上妙语连珠的口才,神鬼莫测的心术,五星只少不多。

5分钟前
  • 天空
  • 力荐

你那是喜欢她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8分钟前
  • 西西里的传说
  • 推荐

胡军演得不错!

13分钟前
  • 南回归线
  • 还行

你那叫喜欢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14分钟前
  • Chris close
  • 推荐

胡军的男子阳刚之气将朱元璋的帝王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吼住了全场!

17分钟前
  • 艾梯浮
  • 力荐

越看越有现实感的“大明王朝”:一部剧,《朱元璋》,将明太祖从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帝王的波澜一生,展现地淋漓尽致,由此我们看到了创“创始人”对王朝制度建设的影响:他对苦难的真切体会,影响了官僚薪俸的高低,却导致了贪腐横行;他对部下的猜忌,带来了特务集团的建立,却导致了社会信任度的缺失;他对皇权的看重,废除了相权,却导致了后世之君更难驾驭的行政权分散……

22分钟前
  • 小鱼小叙
  • 力荐

你要想活得像个人 就别沾染政治这东西

26分钟前
  • 亚森罗萍
  • 力荐

胡军的演技真的是炸裂,可惜经费不足,如果剧本再细细打磨,群演认真一点,经典程度不亚于1566

31分钟前
  • 小吃货
  • 力荐

他太坏了!全杀完了。。。

33分钟前
  • 阿诈里国的王
  • 力荐

疯狂隐射……秃子陈友谅、三年建设新扬州、状元上山下乡劳动改造、引蛇出洞胡惟庸、抢班夺权义子蓝玉、鞠躬尽瘁刘伯温。朱苏进简直了……

36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总想找个差不多的电视剧看看,这个分儿还比较高~看了之后就觉得坑爹了。又是战争场面若干次的重复!没能力拍历史剧就尼玛别拍!打金陵是那个场景,守濠州还是那个场面!细节可以不在意,麻烦你老孙和老郭根本不是那么死的好嘛!老郭哪有那么正直!?朱元璋名字的来由都搞错!!

39分钟前
  • 喵星人不吃鱼
  • 较差

你就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哈哈哈哈哈哈哈

43分钟前
  • 则眠
  • 推荐

不得不说胡军演得真绝啊! 各种场合情绪饱满,感情流露自然!一个狠辣多疑的君王形象生动矗立在眼前! 但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又是那么的溺爱孩子和宠妻! 查了剧中各种人物的境遇和身份以及人物性格,相似度颇高,特别是刘伯温,一点都没神话他,天神降落人间,兢兢业业成了诸葛亮! 这竟然是一部历史正剧!

44分钟前
  • 大隐隐于市
  • 力荐

前面22集的战争场面都是1.25倍速看的,后面得天下了,就再也舍不得1.25倍速了,正常速度看的过瘾,各种权谋宫斗,胡军剧雪,李善长,汤和,这些主演都很好,只是配角雷人。

49分钟前
  • Thous
  • 力荐

画质粗糙,化妆丑陋,服装道具廉价,可是人物饱满,故事完整,起承转合都设计的很好,很棒的人物传记,意外的好看,尤其是人物刻画,胡军演出了朱元璋的草莽劲,又有帝王的霸气和阴狠,还有很重的猜忌心,有时又像孩子般任性,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代帝王。

50分钟前
  • 选择困难症
  • 力荐

皇帝杀人,是一种需要。

53分钟前
  • 曹因斯坦
  • 力荐

朱元璋给朱标演示拔荆棘的那段印象很深

55分钟前
  • 污首阁下
  • 力荐

编剧功力了得,导演把控到位,演员表演出彩。

60分钟前
  • 金属
  • 力荐

可学之处太多

1小时前
  • 安静的石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