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

大陆剧大陆2012

主演:朱泳腾,戴娇倩,杜志国,丁勇岱,寇振海,徐少强,张家荣,魏春光,岳跃利

导演:陈伟祥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抗战 剧照 NO.1我的抗战 剧照 NO.2我的抗战 剧照 NO.3我的抗战 剧照 NO.4我的抗战 剧照 NO.5我的抗战 剧照 NO.6我的抗战 剧照 NO.13我的抗战 剧照 NO.14我的抗战 剧照 NO.15我的抗战 剧照 NO.16我的抗战 剧照 NO.17我的抗战 剧照 NO.18我的抗战 剧照 NO.19我的抗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4:12

详细剧情

  抗日战阵时期,神州镖局接到一批文物,要送往革命根据地,交给八路当作军费。镖局老英雄苗峰,带着他的女儿苗香儿,以及一批热血男儿誓死护送文物,路上不但遇到了日本人的阻截,又遭遇一伙凶悍的土匪。一番斗智斗勇的厮杀之后,苗峰不幸身亡。宝物被日本人夺走,苗香儿求助于在大法寺高僧,得到大师的入世弟子陆有为帮助。这个时候,聂天鸣带领英勇的八路军小分队前来接应,遇上了苗香儿这路人马。白三等土匪也以大义为重,决定重新做人,加入了小分队,他们各施本领,终于夺回了文物。组成了一个以聂天鸣为中心的,凤凰山抗日武工小分队,继续与日本鬼子做战斗。

 长篇影评

 1 ) 一个“有意思”的年代,还有人在为“有意思”前行着

“崔永元历时8年拍成纪录片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因为没有买家也陷入窘境。该片总导演曾海若大道苦水:由于纪录片没有收视率,各大电视台均拒绝播出,因此只能在各地组织看片.看来,“有意义”敌不过“有意思”。各大电视台情愿让凤姐们表演,也不愿让崔永元亮相”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也想告诉那些无数的亡灵和在片中牺牲的将领和战士们,你们还活着的战友有句话要说“今天的一切绝对不是当年拼命想要的中国”

 2 ) 我记住了四行仓库,那个女儿,还有那个投河自尽的姑娘

已经看到了第十八集,中间最想提的就是第二集的八百孤军,第七集八千里路,和第十四集,永远的微笑。

八百孤军,让我记住了四行仓库,一位小姑娘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跑进四行仓库,将一面青天白日旗交给了当时唯一镇守上海的将士,竖起了日统区的唯一一面青天白日旗。

八千里路,印象最深的是街头演戏中说的故事,爹打女儿,而女儿说出一番话,恰似现在的某些情境:不要怪我爹,他也是挨过饿的人,我知道挨过饿之后人会变的多疯狂,不是他的错,要怪就得怪那东洋鬼子过来毁我家园,我们才流离失所,人性扭曲……

永远的微笑,战争中的爱情,是那么凄美。男的要从军去,从此居无定所,命悬一刻,让女的不要再等,女的后来嫁了人,并不快乐,再后来就投河自尽了……

这几个故事,每每想起,揪心无比……

 3 ) 2010.9.18 深圳 一渡堂 《我的抗战》

 时间:2010年9月18日(周六)下午2:30—5:00
地点:华侨城恩平街OCAT创意园一渡堂
事件:免费观看《我的抗战》三集,并与主创人员老六、张均等互动

第一次参加了豆瓣组织的活动,看到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纪录片(虽然不是全部的三十二集),见到了《读库》的主编老六,也见到了桑格格口中的腻哥,甚至还见到看了片子激动到特别啰嗦的前《凤凰周刊》的前主编邓康延。

现场的气氛非常好,到了很多人,没有座位的人或席地而坐或一直靠边站着,会场是满满的。

我去的时候已经很多人了,座位当然是没有了,我于是找了嘉宾席与观众席之间的空场席地而坐,就这点空档,也坐了两排人。大家都很安静,很配合,没有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出现一些非理性的举动。真没想到深圳有这么好的文化氛围,有这么多高质素的文化青年。(前天晚上,我还被一位豆粉那句“真担心明天会有脑残的喊口号”给逗乐了半天)

片子真的蛮感人,放第二集的时候,我掉泪了。

非常高兴有这么一群人这么努力地去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拍了这么一部有意义的纪录片。

非常凑巧的是,在这之前两天,我重新温读了2006年第1期《中篇小说选刊》中严歌苓的那篇《金陵十三钗》,严歌苓在文章的后记《失忆与记忆》中写道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达观,不记仇。日本人挨了两颗原子弹,战后产生了许多文艺作品、电影作品控诉美国,纪念他们的创伤。美国人为此忏悔了很多年,最终和日本人一块把这个悲惨事件纳入了美国人的集体记忆。犹太人更是如此,每年都有一两部电影、若干书籍来刷新他们的集体记忆,刺激全人类的集体记忆,才有可能避免再做牺牲品。受的创伤越深,越应该刨根问底,民族间的伤害究竟是怎样出现的。因为我们整个民族长期以来没有理性地对待自身所受的一场场伤害,包括民族内部的自伤,日本人和美国人对他们曾经的施虐也就从来没有诚恳的歉意。砸大使馆、示威是气头上的行为,但犹太人并不靠它赢得全世界人的同情。德国人对犹太人道歉了再道歉,是因为犹太人长久的“念念不忘”,以他们控制的美国媒体、好莱坞、出版业对他们所承受过的动难予以理性的思考,形象的表达,逐渐烙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受辱者并不羞辱。只有我们尊重自已生命的价值、尊严的价值,才能使曾经加害于我们的人尊重我们。”


我们的青年,常常做一些难以理解的事。在论坛上,只要振臂一呼,痛骂小日本,马上跟贴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充斥着各类怒骂日本人的话。每当日本哪位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马上愤怒的声音处处可见,游行的,签名抵制日货的。。。。数不胜数。只要中国人和日本人有关的新闻常常会上升为一系列国仇家恨的事件。


可是日本人呢,全世界人呢,他们真的觉得日本人必须为他们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诚心诚意的道歉然么?


《看天下》杂志有个加藤嘉一(北大的日本留学生)的专栏,每一期他都会就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一些行为作个对比。他说他是离开了自已的国家之后才知道爱国的。我很赞同这句话。

非常感谢〈〈看天下〉〉能为一个日本人开辟一个专栏,让我们更多的听到了日本青年对两国关系的一些看法。


在加藤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的评语,他说“我对于庞大而不确定的超级大国,多了些理解,但同时,误解也多了”。在日本人眼中,甚至在世界人眼中,中国是庞大的,但也是不确定的,充满了迷茫、浮躁、盲目、不可信。

他这样看待日本跟中国的关系“日本人有没有想过,中国近代以来被西方列强半殖民化,赶走殖民侵略者之后建国,随后经过几次政治风波,才走上现代化的轨道。国家这么大,国民这么多,改善整个社会的全貌有那么容易吗?中国人有没有想过,是日本打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采取扩张主义,发动战争,结果战败,但日本是被美国投下原子弹之后投降的,是人类历史上核武器的唯一受害者,日本人认为自已败给了美国,是受害者,不正常么?”

通篇字眼里反映出大多数日本人心中日本跟中国的关系——中国进步这么慢,是因为西方列强及内部政治风波的影响,跟日本侵华战争没有关系。日本采取扩张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并不是败在中国人手上,而是败给了美国人的原子弹是,日本才是受害者。

我们如果在网上发个贴子,征集哪个是伤害中华民族最深的国家。排名第一的绝对会是日本。毕竟那段历史离我们太近,我们活着的祖辈他们还亲身经历过那段可怕的岁月。〈〈我的抗战〉〉第二集中一位东北老太太抖动着嘴唇回忆亡国的情形,她说“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中日友好这件事来说,他们这些经历过亡国之恨的人来说,在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


作为中国人心中那块最深的伤疤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别人的承认,感受不到对方真诚的歉意。甚至还屡屡传出日本打算篡改教科书的消息。不仅仅是日本人不觉得对中国人有歉意,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搞不清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恨日本人。


这么一个超级大国,有多少人肯去真正做一些让世界认识那段历史的事?我们的大师,拍着亿元大片的同时,有没有试着也把这段历史拍一拍,让世界人更多的人认清那段历史。

真的非常开心有这样一群人不计报酬,不畏艰辛,坚持拍了这样一部纪录片。想起某个网站上前几天列为头版的新闻“崔永元拍片没人看”,几乎出离愤怒!!

作为今天的中国青年人,80后大军的一员,非常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的人理性的看待这段历史,有更多有才能的人将这段历史推到世界面前,希望有哪一天,日本人就像德国人对犹太人,美国人对日本人一样,深深意识到当年的伤害,也深深地对中国人感到歉意。

 4 ) 第4集老太太的话

“啥叫铁蹄下?啥叫亡国?你们不能理解。
说句不好听的话,解放后很长时间,和日本恢复关系,我在思想上通不过(哽咽)。
做为一个民族可以原谅,但作为我们经历了这种(哽咽)
受过亡国之恨的人,这个阴影啊,很难消除,真的很难消除”

 5 ) 我的抗战

2008年,45岁的崔永元离开了央视的新闻岗位。走之前,他给要好的同事柴静打了一个电话,说: “这时代太二,我不跟了。” 这话颇有点愤世嫉俗的味道,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它很精准。崔永元想去做的,是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这事儿他之前就有做,而现在,他想专门去做。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和团队花掉了“厚着脸皮”筹来的1.2个亿,最穷的时候差点要把车卖掉,同时跑遍了全国各地,采访了3500个人,收集了超过200万分钟的记录影像、300万张老照片。 最后,他做成了一部叫做《我的抗战》的32集纪录片。 在看片会上,崔永元对这部片子的形容是“抢救性的”: 2006年采访滇缅抗战老兵,2007年回访就有一半不在了; 800壮士,实际是400人,采访到了三人,播出时只剩一人健在。 那段历史正在流失,被加速遗忘。

 6 ) 他们不该被遗忘!!!

到今天才算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 这段抗战距今也不过百年 可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有几人 为什么没有人了解?那些毫末之功却被无限夸大 而有些惊天动地的伟大战役却被一笔带过 故乡一片焦土 断壁残垣 他们枕戈待旦 马革裹尸 最后却又遭迫害 那些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 那些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永垂不朽 ,想起史铁生的一句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时隔半年今天终于把《我的抗战》看完了,看了柴静的采访,看了好多资料,看到了张国强去了鼓楼,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我的抗战》涉及的采访对象平均年龄超过九十岁,百岁老人也有不少,采访超过300人,他们都真正经历了战争,是活生生的故事。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真正了解一下历史,了解一下当年的中国远征军,他们很少被提及,了解一下川军,了解一下真正的四行仓库,淞沪会战了解一下真正的国共实力,鬼子不是被小兵张嘎的红缨枪一个个戳死的!不是被裤裆藏雷的女人炸死,也不全是被电视剧地道战的土地雷炸死的,那些力保国家不亡的伟大战士,那些马革裹尸的英魂,他们应该有姓名!!!那些皑皑白骨,战死在异国他乡或是我们自己土地上的同胞,不能被遗忘!不该被遗忘!!!

 短评

历时几个月的折磨与洗礼,仅仅是回溯那段记忆都如此疼痛……多少次泪流满面,然而我的眼泪在先烈的鲜血面前又是何其轻薄啊!

7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时间不等人,再不拍,老兵都要过世了,谁能亲口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看看NHK在做什么,再看看CCTV,想转型不是换张皮,也不是重新包装节目,搞搞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吧,一部好的纪录片居然只能在网络播!

12分钟前
  • 小H
  • 力荐

很难得,很不错!唯一纠结的是美国从31年到41年不遗余力的向日本出售军工技术、军火、战略物资,限制中国对外采购;而苏联志愿航空队37年末就战斗在南京上空。纪录片竟然大肆吹捧中国重金雇佣来的飞虎队,却对苏联人只字不提!

13分钟前
  • 游方僧
  • 推荐

虽然受制于意识形态束缚,但崔永元等毕竟还是在努力做一些对得起良心的实事。

18分钟前
  • 甲馬甲
  • 推荐

有瑕疵有遗憾,但毕竟做了宝贵的纪录以对抗忘却。

22分钟前
  • 堅定de錫兵
  • 推荐

历史里从来都不缺少英雄,政客,汉奸,流氓,皇帝。。。。但真正值得让你我铭记的,是这个民族的魂,是永不放弃的希望与难凉的热血

27分钟前
  • 冰雪为卿热
  • 力荐

跑出来的不一定都是被关着的。

28分钟前
  • Ahtoha
  • 还行

http://tv.sohu.com/s2010/wodekangzhan/

30分钟前
  • 王二
  • 力荐

集集大哭,幸福并感激着。还能听到口述历史的时代,也是活在当下的幸运:离历史如此近,离未来也不远。

3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在国内这样的政治大环境下,做这么一部内不讨好,外不卖座的纪录片。对的是民族认知感,对的是对历史的良心,对的是对先烈的祭奠。求不得名利,只为良心和使命感,小崔好样的

37分钟前
  • flyingmiao
  • 力荐

尽信书不如无书,看建国大业不如来看看当事人的采访,向真正的人民英雄们致敬! 小崔团队办了件好事,历史需要实话实说~

38分钟前
  • 漪萌
  • 推荐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血脉里留存的骨气,崔的影像资料也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希望多年以后能公开所有的影像资料。

42分钟前
  • 老六
  • 还行

冲小崔的诚意就该打五分

47分钟前
  • 李摇光
  • 力荐

崔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值得敬佩。

49分钟前
  • xiaohanyu
  • 力荐

小崔同志非常有正事,应当大力表扬

53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应该被记录的历史

57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现在能做点有意义的事的人不多了,崔就是其中一个

59分钟前
  • 马拉
  • 推荐

为了不被遗忘

1小时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力荐

我觉得某些打三分的人实在太装B了 这种有良心的作品都得不到认可和关注 中国真的只有亡国了

1小时前
  • vivyin
  • 力荐

小崔干的真不错,“为这个喧嚣与浮躁的时代抹上了一笔亮色”;历史不容忘却与篡改,但愿更多的人来拯救和发掘历史。

1小时前
  • 边城在云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