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962

爱情片大陆1962

主演: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金采风,周宝奎,孟莉英,徐天红

导演:岑范

播放地址

 剧照

红楼梦1962 剧照 NO.1红楼梦1962 剧照 NO.2红楼梦1962 剧照 NO.3红楼梦1962 剧照 NO.4红楼梦1962 剧照 NO.5红楼梦1962 剧照 NO.6红楼梦1962 剧照 NO.13红楼梦1962 剧照 NO.14红楼梦1962 剧照 NO.15红楼梦1962 剧照 NO.16红楼梦1962 剧照 NO.17红楼梦1962 剧照 NO.18红楼梦1962 剧照 NO.19红楼梦196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17:09

详细剧情

  林黛玉(王文娟 饰)告别父亲,千里迢迢来至荣国府的外祖母家,遇见了表兄贾宝玉(徐玉兰 饰),两个玉儿情投意合,互为知己。宝玉和黛玉偷读西厢,明了彼此的心意;之后宝玉当面驳斥薛宝钗,在袭人面前为黛玉正名;因金钏一事,公子哥饱受一顿毒打,惹来祖母、姐妹的关心。更因一次误会,令黛玉上演葬花一幕。宝玉迷茫中道出心事,却为袭人得知。袭人将之诉于王夫人,王熙凤献出偷梁换柱的调包计,假借林姑娘之名让宝玉娶宝钗为妻。这边厢,锣鼓喧天共贺新人;那边厢,林姑娘泪尽心死魂归太虚……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重要段落改编,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和徐玉兰联袂出演。著名导演李翰祥当年曾在上海看过徐玉兰的表演,并将其经典风格及唱腔运用到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中。

 长篇影评

 1 ) 补书之阙

做人不能太认真,可是不认真却也做不到真正的人。   自从我第一次看完红楼梦之后,每次空闲下来,总是时不时想要拿出来看看,如果时间紧迫,就看看戏剧来作为替代。看完这剧以后我发现果然没有辜负我妈的推荐。看小说的时候觉得很多奇怪的情节(比如宝玉摔玉,我从小听课就不理解,长大了上师范课试讲也不理解,总觉得刚刚见面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是电影里面宝玉那个轻轻一摔玉的动作——我就一下子理解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了!这才叫做一见倾心啊!)或许演员双方都是女性的缘故,宝黛之间的温柔缱绻的情感被十分细腻的描绘出来了,而且还带着勃发纯洁青春气息,这都是光看小说文字反而不能一下子领会的,但是演员、电影、唱腔却能够在这里比文字更胜任。   剧情有些赶,基本上就是只把红楼梦主线的主线拆出来,紫鹃试探完之后就二宝结婚了。其实有点突兀。而且商量骗宝玉那段感觉有点草率。贾母明明是最爱黛玉的,怎么也会说外孙女儿“乖僻”呢?王熙凤提调包计,也不想想万一失败了被追责岂不是第一个就追的你?(当然,凤姐勇于任事,可能这点风险她不care)不过这样以牺牲了大观园其它人的复杂性,但是剧情好歹能推下去了。而且这和戏剧唱词“我只觉得是一座空城”是呼应的,只能说可以接受、瑕不掩瑜。而且现实中这样的“大观园”还少吗?最后黛玉焚稿的那段,真的是眼泪都掉下来了!小时候年纪小,还不能完全明白这里面的凄切之情。现在才知道,若是你把一个人当成自己的世界,而世界背离你而去,或者世界不是向你想象的那样,你怎么能不悲愤、不绝望?后面宝玉的那声“黛玉啊——”也是同理。(其实我开始莫名其妙同情宝钗了,你说新婚夜夫君当着你的面叫另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样太让人难过了)唉!好歹他们还是能真心相爱,我连个相爱的人都找不到!最后宝玉出家,其实我感觉倒是比立刻自杀更好,一来如果这样就太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了,二来活下来才是更难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放弃贵公子的身份不见得比放弃生命容易。   最后再说一下剧里面衣服的颜色,这也构成了一段有意思的象征系统。你看如果宝黛关系好,黛玉的衣服颜色里面就会有粉色、宝玉的衣服颜色里面就会有蓝绿色。仿佛他们俩把对方的性格穿在自己身上了,好像衣服能替代他们都手臂,能凭空把爱人揽在怀中。当他们生分时,他们的衣服就没有对方的颜色。到最后,宝玉决定出家的时候,只穿一身湖绿色的外衣——那颜色和初来乍到的黛玉穿的颜色是一样的。大概他这时候才完完全全属于黛玉吧。

 2 ) 一唱一答的韵味

最喜欢最后,"问紫鹃,妹妹的诗稿今何在?如片片蝴蝶火中化,问紫鹃妹妹的瑶琴今何在?琴弦已断你休提它,问紫鹃,妹妹的花锄今何在?花锄虽在谁葬花?问紫鹃,妹妹的鹦哥在何在?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那鹦哥也知情和义,世上的人儿不如它"徐玉兰演的宝玉怔怔的,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到空空的桌子、鹦鹉架等,悠悠的,转到一处问一样,最后听到紫鹃唱“世上的人儿不如它”时猛的一震,如梦初醒,快速扑到黛玉灵前开始唱他要出家,这一段真是值得反复品味。在他们的一唱一答中我的眼泪断线的珠子似的流得哗哗的。

 3 ) 他是帕上情丝千万缕 我是笔尖心事一行行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他是帕上情丝千万缕,我是笔尖心事一行行。我与他若是今生没奇缘,为什么合一个心肠合一副肝?若是今生有奇缘,为什么隔一座高山隔一堵墙?

越剧,是美的。吴侬软语,嘈嘈切切,演绎起这《红楼梦》倒也十分合适。将厚厚的一百二十回“辛酸泪”“荒唐言”浓缩成这短短的“读西厢”“别琪官”“笞宝玉”“葬花”“焚稿”“哭灵”等十三场、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可见各位台前幕后的艺术家们功力之深。不知道这1962版的红楼梦是在哪里拍的,布景堪称经典(虽然画质有限)。回廊,栏杆,池沼,葬花那处的溪流、石岸、和池底玲珑的鹅卵石、随波逐流的缤纷落英,潇湘馆内的冷月清辉,竹影斑驳,甚至一门、一窗、一树、一花、一假山,一盆景,都是美的,别致的,透着心思的。使我想起了初中学的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横店”神马的弱爆了!)景美人更美,饰演黛玉的“王文娟”老师虽说算不得大美人,比起陈晓旭还差那么一点,但是那弱柳扶风的身段,眉眼间难掩的风流,都是耐看的。只可惜那时潮流是各角色大多由女演员扮演,“徐玉兰”老师饰演的宝玉还是少了点男子气。

想初见时,一个“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一个“骨格清奇非俗流”,虽然有一句话被大家说烂了,但是放在这里在适合不过,“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时间能停留在初见的那一刻,就没有后来的“你证我证,心证意证”,就没有后来的“偷梁换柱掉包计”,更没有你“冷雨葬诗魂”,没有我“抢天呼地撕碎了香罗帐”,没有那许多流不尽的泪珠儿,秋留到冬,春流到夏。

这偌大的园子里,也只有紫鹃一个知心知肺,想着拿话试一试那莽玉对自家姑娘的心思。那边是大红喜烛,唢呐声声,这边却红绡将断,无人问津,只有紫鹃端药拿粥,在旁侍候,拿话宽慰黛玉。只是黛玉七窍玲珑之人,也是个明眼的,早将这人情如纸薄的贾府看得清楚,“紫鹃你休提这府中,这府中谁有知冷知热的情?”

宝钗也是可怜的,喜房内,宝玉对着她倾诉衷肠时,只道她是心心念念的林妹妹,待到揭开盖头时,悲愤地唱到“为什么鹊桥竟被鸠来侵?”,宝钗的心里也似刀割吧。流水有意,落花无情。

该死的老不休,在屋里一合计,“定一条偷梁换柱掉包计,设一个李代桃僵巧机关”,屁话,都是屁话!好个妙计,白白地毁了三个妙人儿!

菊花赋诗夺魁首,海棠起社斗清新。怡红院中行新令,潇湘馆内论旧文。想黛玉质同冰雪,怎落得“花落人亡两不知”?错不在宝钗,就算没有“德容兼备有福相,品格端庄十分贤”“金锁配宝玉”的宝姐姐,新奶奶也不会是性子乖僻,“多愁多病福分浅”的林妹妹。乳燕离却旧时巢,孤女投奔外祖母。黛玉确是“孤零燕”,贾府却不是她可栖的“暖巢”。倘若贾敏、林如海尚在世,宝玉再勇敢一点,坚定一点,黛玉也不至于如此孤苦伶仃,心思萦萦,弄得一身病,最终魂归离恨天,怕只怕“人世上风刀和霜剑”,可恨,可悲,可叹。

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块难再补,你已是无暇白玉遭泥陷,我岂能一股清流随俗波。“你死了我就当和尚去”,当初那句玩笑话却已成谶。

 4 ) 「質本潔來還潔去」——什麼是古典?

飾演林黛玉的王文娟,樣子不是美女那種,當年演出時大概也不是年輕了,但看下去就入迷!她下棋、看書、寫字、走路…這是古典的味道吧。

一幕,黛玉在簾後,聽到寶玉在人前替她出頭,她聽着知道被知心,甜絲絲笑着穿過一道門往花園去。她步行的背影,常在我腦中浮現。
她所穿過的門,是一面大牆中間有一洞,讓人穿過。牆是金色通花,圖案是大棵大樹幹和滿天樹葉,襯着黛玉從中通往花園。

這是一套越劇電影,感覺是較含蓄,不是大咧咧的表現,我比較喜歡含蓄。街上偶有越劇表演的海報,那些演員一派「漂亮」模樣,看到就沒興趣。看過新派越劇,噢!連造手和水袖都沒有了!還有那些像台灣古裝連續劇的戲服,我看不下去,連續氣了幾天。

所以又再看一次,這退色又花的老電影,王文娟演的不妥協,多愁多病弱女卻懷大家風範的英姿!黛玉決不是小器,也不單為愛情而死。

 5 ) 经典不衰

惊闻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老师仙逝,享年96岁,又一个国宝级老艺术家离开了我们。

为了演好贾宝玉,徐老师原著看了三遍,这是值得所有演绎人员学习推崇的工匠精神。为了展现贾宝玉的文弱,宁可饿着肚子演戏。

当年万人空巷看越剧电影《红楼梦》的盛况,因为年龄,遗憾未曾看到,但是可以想象得到。

家里老人都很喜欢徐老的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经久不衰!

 6 ) 人人都夸87版红楼梦,却不知道62越剧版红楼梦才是经典

62版红楼梦,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

62版红楼梦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和徐玉兰联袂出演。

这一版,是我心目中越剧电影最佳红楼梦。

虽然人物形象刻画,场景设置,情感表现都差强人意,但是越剧的唱腔和越剧自有的表现形式看起来也很有意思。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这一版的红楼梦呢?

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越剧版红楼梦,曲词也是非常美的。

这版越剧红楼梦在当年可谓大牌云集,徐派徐玉兰的宝玉,王派王文娟的黛玉,吕派吕瑞英的宝钗,金派金采风的王熙凤,著名老生徐天红的贾政。

很多人说,对于宝黛之情的诠释,62年版的越剧红楼梦最为到位。

这一版也被称为“红楼模板”的版本。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艺术永不会过时,魅力永存。

 7 ) 欠泪的,泪已尽

小西天看的资料馆修复版,感觉修得很好,只是音频部分一到高频声音就发干发虚,可能是原始录音质量就不太好。

感觉这个片子避重就轻很是恰当。前八十回感觉草草拍过,不与曹公的文字争光辉;把创作和诠释的重点放在后四十回,而且抓住了高鹗的亮点部分:黛玉焚稿和宝玉结亲的蒙太奇,这段拍的真是感天动地。黛玉焚稿时回忆昔日海棠诗社的情景用一组空镜头交代,而宝玉的遁入空门也是用钟磬音来提示,这两个地方真是妙笔。

而且感觉这个电影在打光上出乎意料的讲究:贾政所在的荣喜堂,光线从网格型的窗棂斜射入,照在地面和宝玉的身上,仿佛封建礼教的枷锁桎梏。而结尾的宝玉推开大门,“离开了苍蝇竞血肮脏地”,天光瀑入,也就具有了象征的意味。还有黛玉之死,一个俯拍的远景,左侧是焚诗的香炉照出红色的火光,右侧是潇湘馆蓝色的月光竹影,中间的黛玉被宝玉的背叛和贾府的冷血“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就只有“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另:这次边看边回忆红楼,竟也觉得宝钗的命运也是可悲可叹。来到贾府处处小心,“不可多说一句话”。到头来还是只有披着红盖头,听着宝玉唱一声声林妹妹,真是凄惨极了。

 8 ) 完美的精典

任何东西大概真要对比之下才现高下,看完三部电影<红楼梦>,才发觉越剧版的真真不知要好出多少!原来林青霞那部完全是模仿照搬此剧,却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但没有取其精髓反成东施效颦!
要说演员外貌,平心而论越剧中并不出彩,徐玉兰没有钟灵毓秀模样,王文娟亦没有弱不禁风之态,可是人家的举手投足却衣带生风,一颦一笑、一来一往,皆如此入味、入情、入戏,仿佛是真正的宝玉与黛玉从书中翩然而至!
编剧和导演居功也至伟,美工与场务也完美再现了古典的艺境,非常美好的欣赏!
可惜的是,太概限于篇幅,湘云从未出现,生生被删除了。

 短评

一众越剧大咖,听说原片七个小时,前半段略碎,大段情节压在宝玉娶妻上,演了一个多小时,唱得十分精彩,特别喜欢金采凤,吕瑞英的扮相也很美

6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只取了爱情一条线感觉有些跳跃,但还算经典

10分钟前
  • zen
  • 推荐

徐老四月过身考看。粗识越剧,难得这部多维经典它剧(种)难企。五十年前电影版流派掌门云集,经典唱段颇多,最喜仍是两处清板。布景服道化皆难复制。电影化:笞宝玉推进出家远拉临终幻见。朱门入出大幕开阖,点睛名著本源舞台本色。

11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该片的民族气派是中国电影真正立足世界的奠基之作,与其相媲美的是“小城之春”,而其他所谓经典都有模仿之痕。

16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力荐

—— 有幸兒時姑婆帶我去過幾次王文娟奶奶孫道臨爺爺家做客, 到長大些更時常因為三缺一被喊去陪姑婆和孟莉英奶奶打麻將. 我對越劇的喜愛完全源於兒時陪姑婆去劇院看戲的日子. 若是路人一定會覺得徐王版紅樓夢扮相欠佳, 可她倆眉梢眼角舉手投足滿溢的韻味才是我心裡真正的寶黛.

21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王文娟绝对称不上是美人儿,但是她举手投足间,却妩媚得很。

24分钟前
  • 70年的雪
  • 力荐

迈克说起王文娟赞为人间极品,于是翻出来重温少年记忆,恍然多少年对黛玉的印象,并非陈晓旭,实在是王文娟黛玉焚稿的凄凉扮相。此剧当年看到关键唱段能张口就来,现在回头看,编剧不简单,两个小时剧长删繁就简,还有谁能做到更好?细节处理尤其出色,搭建的场景至今仍为四九以来之巅峰。

29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力荐

好看,好听,故事编排、运镜、剪辑也都挺流畅。美中不足的是宝玉委实丑了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于丹呢。

34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演员虽然不够年轻貌美,但唱腔醇厚,韵味悠长,仪态典雅,举手投足魅力无穷,堪称越剧经典,在《红楼梦》影视诸多版本中,永远葆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35分钟前
  • 咖啡也寂寞
  • 力荐

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背地里闻说真心话。但愿真心到白头。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实在是太喜欢这个版本的林黛玉。

42分钟前
  • 橘兮。
  • 力荐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我并不萌王文娟这种类型的长相,但王版黛玉一出场就让我惊艳了一把。。。王老的演技真不耐。她们那代人相当敬业的说。服装、背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是雅致清新。再小声的说,其实不太喜欢徐版宝玉,连着她徒弟的那些徐派宝玉也一并不怎么喜欢,不过徐玉兰哭灵那段唱得真好啊,连我等铁石心肠都感动鸟。。。而尹派的哭灵则是另一番味道。那一声妹妹啊妹妹,多勾魂啊。

44分钟前
  • 陈陈
  • 力荐

20190330@陆家嘴百丽宫(资料馆修复版):美术、布光、镜头都是成熟品质的电影,而戏曲表演本身是我看过最好的宝黛线了。

46分钟前
  • #木鼓鼓🌈#
  • 力荐

布景极佳,黛玉极美,宝钗极亲,宝玉极丑,一脸色相,毫无灵气。

51分钟前
  • bird
  • 推荐

越剧红楼梦基本上把红楼完全鸳鸯蝴蝶化了,当然作为地方戏这种改编很必要,而且从戏曲剧作的角度来说改的也相当好,但是和红楼梦本来的趣味是两回事。不过里面的经典唱腔真好。王文娟真好看,徐玉兰乍一看有点憨相,看到后来发现宝玉就需要这样憨这样痴才可爱。徐派高音是真过瘾,虽然哭灵这一出还是更喜欢尹派低回的心灰意冷胜过徐派高亢的肝肠寸断。

53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Classic.

54分钟前
  • 疾走
  • 推荐

唱得挺好,长得吓人。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以前总嫌徐王二人长相欠佳。现在再看,王版袅娜风流之态,就是我心中最最好的黛玉。编剧厉害。

60分钟前
  • 南山一株草
  • 力荐

大早晨跟我妈看的

1小时前
  • 失控的蘑菇
  • 推荐

丑拒

1小时前
  • 根在南梦在北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