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冲动

爱情片波兰2009

主演:克里斯提娜·杨达,帕维尔·萨拉耶达,扬·恩格莱特,雅德维加·扬科夫斯卡-切斯拉克,朱莉娅·皮楚查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播放地址

 剧照

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2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3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4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5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6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3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4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5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6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7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8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19甜蜜的冲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8 00:56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SIFF2010 6.13 18:45 万裕1厅

上座率:3成
小众大师片,还有一排是老年人,疑似赠票。
字幕翻译和操作同步都不错,胶片质量有些问题,边缘有一些明显的阴影。
瓦伊达83岁交出的一部作品,虽然相比大师的几部经典作品,这部不过是一出散文小品,但却因戏里戏外的多重元素造就了一部具有奇特文本结构的神作。
这部作品更像是一个老人对生命、死亡的超然观感,回归了东欧天主教式的人文关怀,虚幻和真实的死亡给整部电影罩上了一种神圣而唯美的气息,大师暮年在舞台剧上的浸淫也颇显功力,几段独白长镜塑造了剧场式的奇妙间离效果,把对死亡与别离的思考带入了一种境界。
摄影和音乐都很棒,Pawel Edelman的掌镜质感十足,在舒缓的节奏中不时绽现高潮,在静谧中隐藏着深沉的力量、洋溢着生命的热情。
Krystyna Janda把一生的才华和美丽献给了瓦伊达的镜头,纵然年华老去仍然魅力不减,《灰烬与钻石》也以原著的形式在片中小露了一下,足以让拥趸们会心一笑。耄耋老人还能保持这样强烈的创作热情,摘下柏林敢斗奖,值得钦佩与尊敬。

 2 ) 关于Tatarak 我自己的理解

这部片子带着欧洲大师电影惯有的冷色调,慢节奏,大量的个人独白,
有人也许不喜欢这样的电影, 但就我个人而言是比较容易能融入这类电影的.

其他的我也不多讲, 就是两点提出来 希望大家可以注意

1.女主角的独白是非常深刻的,细心的去倾听,可以从她叙述的语气,停顿,包括气息中感受到她的痛苦,害怕,孤独,因为这正是演员自己刚刚失去深爱的丈夫的亲身经历.
    所以当你不能投入去聆听这位女主角(也就是女演员)的痛苦,她的回忆,她的抱怨,甚至她的忏悔都会变得很苍白,很无聊,让人无法忍受,导演之所以加入这段计划外的戏,其一女演员丈夫的交情,其二是希望有人有去理解 聆听失去挚爱的人们心声,再次就是最重要的为戏中戏更增添情感的复杂性.


2.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水下的拯救戏中,可以看出来男孩想要Marta来救,Marta却在关键时刻踢开了男孩,在两者的不断纠缠中,男孩最终死去,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有点搞不清男孩的死是按照戏中戏的剧本死去, 还是男演员意外真的死去, 重新看的时候发现来救的人叫的名字都是男孩戏中角色的名字,所以应该是找的戏中戏的路线发展.
    这段的解读我很赞同有几位朋友的看法,那就是戏中戏里的Marta的潜意识里面就是不想救男孩的, 因为男孩曲解了她对其的关心,Marta不想救这样的男青年,她想救的是儿子.
    而这里到结尾她抱着男孩尸体大哭的变化 应该是: 演Marta的女演员在水里的时候是marta的身份,但是面对男孩的尸体时候 更多是自己本身的状态----对丈夫的去世不能释怀,害怕面对死亡.

 3 ) 两个故事三重悲伤

说起悲伤,往往我们会将悲伤流露于痛苦的表情之上,在大多数描写悲伤的电影中,悲伤均是催人泪下的。然而,《甜蜜的冲动》不是。八十三岁的波兰电影导演,安杰伊•瓦依达拍了《甜蜜的冲动》,老人家驾驭这样的主题,可谓是“道从脚下过不见外境心”。他是波兰电影学派的老姜了,虽然在中国他的名气没有基耶罗夫斯基那般响亮,但他的影片一样高水平,一样可代表波兰,早有人赞其为“波兰电影之父”“波兰之精神”。
《甜蜜的冲动》这部影片,并没有讲述一个明确的故事,或者说,整个影片是在两个故事中出出进进的。影片开始是第一条线,一个中年妇女在一所房子里自说自话,宛如在讲述什么不堪的往事,表情悲伤,语气孱弱;看似纪录片不是纪录片,导演让影片这样开始,是先定下一种伤悲的气氛,然后,在这个气氛的画布上再细细刻画。
不多久,进入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故事。一个失去孩子的中年妇女叫玛尔塔,她的丈夫是小镇上的医生,一次给她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玛尔塔患了癌症,但却没有告诉她。接着,玛尔塔在路过河边的时候,被路旁的一个美少年博格斯所吸引。后来两人再次相遇,玛尔塔与博格斯迸发出一种特别的感情。这时候,电影的节奏极为较慢,观众也几乎沉浸在这么一对老少恋的情愫之中,让人感到温情而浪漫;对于身患癌症的玛尔塔,能获得了这么一份珍贵的爱情,就连观众都多少产生了些慰藉。接下去,影片描述两人在河边幽会,面朝河畔,并肩而坐,感情愈加浓烈,亲吻拥抱。这时候,博格斯给玛尔塔采摘了些藤蔓,想用藤蔓铺在河边的沙地上。但是,博格斯意外溺水了。玛尔塔跳进河里去救玛尔塔,此时第二条线结束。
但是电影没有结束。接着,玛尔塔(或者说是扮演玛尔塔的演员,总之是一个人)游回岸边,径直跑上公路。导演和摄影师,都慌张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扮演玛尔塔的这名演员拦了一辆过路车,走了。这名演员在车子的后座上,裹着毯子,侧身而卧,满脸悲伤。这可以说两条线的过度,也是揭秘的段落,接着,画面又回到一个女人在一所屋子里讲述自己的心酸往事的场面。
原来,这就是作为演员的克里斯蒂娜(玛尔塔的扮演者),在回忆自己去世的丈夫……
《甜蜜的冲动》,隐隐约约的两个故事,一者是清淡优雅,但透着悲情,一者是类似纪录片,却直面死亡。两个故事,都是讲一个女人,一个女人体现三重悲伤。一重悲伤是作为妻子经历了丈夫去世;二重悲伤是作为演员融入剧情的悲伤;第三重悲伤是作为女人,在纪录片中回忆丈夫去世前的点滴生活片段。银幕中看似两个女人,都体会着类似的悲伤。女人有悲伤,导演亦有悲伤。克里斯蒂娜去世的丈夫,是波兰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和导演安杰伊•瓦依达亦是好友。高龄导演,用一部电影送给死去的好友,充溢了老年人的悲伤。
《甜蜜的冲动》不是催人泪下的。它有一个“戏中戏”的形式,真故事与假故事交替演绎,“悲伤”则是慢慢流出来的。慢慢地,观众懂了一个故事,便就懂了另一个故事。电影结尾,画面定格在克里斯提娜的房间里,字幕打出“献给克里斯提娜的丈夫爱德华”。这便是悲伤的源头,也是电影《甜蜜的冲动》的源头。一个人的去世,无疑会牵动身边人的心,最为伤心的,一是家人,二是朋友。

(刊于2010年9月17日《假日100天》)

 4 ) 简介

    战火中失去膝下二子的妇人浑然不知自己罹患肺癌,邂逅了跟亡子年纪相仿的男子,两人间迸发出甜美又危险的情愫。一如片中角色始终笼罩在死亡阴影下,女主角在现实中亦刚经历丧夫之痛,藉由剧中剧与长独白,她也得以对着镜头一吐不舍亡夫的悲痛之情,让现实与虚构遥相对话,在爱情、死亡与孤寂的拉扯间细细咀嚼生命的重量。

幕后制作

  电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根据波兰著名诗人、学者伊瓦什凯维奇编,而第二部分则由Olga Tokarczuk担当编剧。

  安杰依·瓦依达用伊瓦什凯维奇的故事拍摄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桦树林》,一部是《威克的女孩》,拍摄这部《甜蜜的冲动》是安杰依·瓦依达多年来的梦想。

  克里斯提娜·杨达在《甜蜜的冲动》扮演女主角玛塔,她的角色是一名挣扎在回忆中的导演妻子。安杰依·瓦依达还亲自选定了帕维尔·爱德曼作为本片的摄影。

 5 ) 《甜蜜的冲动》

影片的基础故事,关于忘年恋的部分应该是改编自伊瓦什凯维奇的同名小说以及桑多·马瑞《突然来电》,而来自克里斯提娜·杨达《最后的笔录》被应用到女主人公本身的大段独白中。
 
如果说《卡廷惨案》令人感到安杰依·瓦依达 Andrzej Wajda有点迟暮了,但这部影片完全打消了我的疑惑,到了这个级别还能在电影形式上创新,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柏林给他“敢斗奖”的原因。当然影片在叙事和结构并不能算多新颖大胆,不过大师将三个不相关的文字融合成“戏中戏”“戏戏相扣”的剧本,并投射于影像,还是让人不时拍案叫绝,而克里斯提娜·杨达亦静亦动、支离解构般的表演足见深厚表演功力。
 
关于影片对于生命的消逝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也时刻透露出静水深流般神韵。

 6 ) 甜蜜吗?

叫甜蜜啥啥的电影,没有一部是甜蜜的。好象这成了一种电影规律,至少在我一千多部阅片的经历里,逢到甜蜜啥啥的片子,一定要做好接受悲伤打击的准备准没错。这部波兰电影也没逃出规律。但是导演的手法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期,给了我一个半小时"甜蜜"的观影经历,且让人思考的余地也挺多的,给个大大的好评!

波兰🇵🇱,好吧,有机会好好了解下。

 短评

看这名字还以为是喜剧。。。。被骗了。。。睡前看谈人生的文艺片真是容易失眠。。。。

7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一条河流,三段独白,两种命运。瓦伊达的戏中戏,分不清哪是电影,哪是人生……

11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大师新作,有些难懂。

13分钟前
  • Marc
  • 还行

克里斯提娜·杨达独白的部分是非常有力量的,这是源自真实经历和情感的效果。相对的是虚构部分,剧情戏份缺少更多的层次和丰富的描写。关注的是疼痛,是失去。

1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关于失去,关于悲痛,关于生死

21分钟前
  • CeBerg
  • 推荐

午夜场

25分钟前
  • Spring Xu
  • 还行

苍老到年轻。

30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安杰依·瓦依达,廉颇老矣,尚能饭也!这部电影就证明了他的水准!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100616

39分钟前
  • ng
  • 推荐

情感互文的戏中戏,《灰烬与钻石》原著小说,被曲解的母爱。这部电影再一次探讨的纪录片与现实片嫁接的可能性,戏外全是真人真事却又并非真实记录。

43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力荐

【甜蜜的冲动 Tatarak】大师片且不说别的,光是基本拍摄手法就可以惊死你。比如瓦伊达这部的长镜头,如诗般沉静,同时透出一阵阵叫人心碎的性感力量。看时忍不住想起Manoel de Oliveira的《金发奇女子》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75412/ 同样赏心悦目的一出,同样会心的场景,同样刺人的故事

48分钟前
  • woodyallen
  • 推荐

★★★半 ~ !

52分钟前
  • Ariza
  • 还行

这电影在我电脑里躺了多久啊。。多少次因为开头大段独白看不下去睡着,好吧今天终于决定不看了!

57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光线好美

5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Tatarak是死亡的味道。死亡与幸福感的神秘交汇。

59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未褪的伤痕痒意难息。RIP Andrzej

1小时前
  • 黑狗成
  • 推荐

爱与死亡的主题,戏内/戏外只是形式上的叠加/抽离,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乃是永恒,内心独白的外露暴露出人的软弱,Sweet Rush其实是残酷的拷问。

1小时前
  • 451½°F™
  • 还行

受不了的长镜头。。。

1小时前
  • 腐生
  • 还行

影片过于晦涩

1小时前
  • 亚 南
  • 还行

没看懂。。。

1小时前
  • 哈喽邱大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