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使者

战争片英国1976

主演:安东尼·奎恩,艾琳·帕帕斯,迈克尔·安萨拉,约翰尼·塞卡,迈克尔·福瑞斯特,达米安·托马斯,安德鲁·莫瑞尔,马丁·本森,罗伯特·布朗,罗莎莉·克拉切利,布鲁诺·巴纳比,内维尔·杰森,约翰·贝内特,唐纳德·伯顿,厄尔·卡梅伦,尼古拉斯·阿米尔

导演:穆斯塔法·阿卡德

播放地址

 剧照

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2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3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4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5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6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3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4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5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6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7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8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19上帝的使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05:56

详细剧情

  加麦,七世纪,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它造成的疾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特别是,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他们的对手毫不犹豫的迫害并折磨他们的近亲。然而,和平的穆斯林们明白,该为尊重自己的正义而奋战…

 长篇影评

 1 ) 信仰与现实的交融

信仰与现实的交融
          ——《使命》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在七世纪的麦加,安拉的信徒——先知穆哈默德如何代领信众,抵抗权贵的迫害,并传播信仰吸收信众的过程。
在这里,拍摄者为了表现安拉信仰的正确、凸显异己宗教的罪恶,反复强调了异己教徒对人的残忍,对严苛等级的维护,也同时强调了安拉信仰中人人平等的“先进”思想。这是故事梗概,如果我们将两个信仰中关于神的解释部分抽离出来对比,就会发现早期信仰的属性并不具有侵略性:早期信仰崇拜多个神,并用木、石造像进行祭拜;穆斯林信仰只崇拜安拉一个神,并且反对偶像崇拜。两种信仰迥然相异,但仅从对神的理解部分,穆斯林信仰为维护自己信仰的正统性,需要对其他信仰会全盘否决并加以排斥;而早期信仰却更易包容其他信仰,互不干涉。
但事实却并未往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影片中给出了解释。影片中的早期信仰的信徒,尤其是当权者的信仰并不虔诚,而是变成与神灵的“贸易交换”,用对神灵的祭拜交换钱财,要求他人信仰以巩固自己权贵地位。信仰系统融入到社会系统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对民众稳定的压制状态。此时对于早期信徒来说,尤其是控制社会的权贵来说,对旧有信仰的冲击已不仅仅是两种信仰的冲突,更多的是对当前社会系统的冲击,所以他们定会全力阻止以维护自己的地位。此时的穆斯林信仰则不仅扮演的宗教应有的身份,更成为如同政党的革命力量,推翻旧有统治、建立新的社会体系。我认为,正是由于穆斯林信仰从一开始就扮演了革命的政党角色,使得如今穆斯林国家往往是教政合一的状态。
宗教往往并非单纯的精神信仰,他生存于现实之中,所以势必会被人的立场和生存环境所左右,附加上各种现实中的利益冲突,而人们为了协调信仰于现实,会不断做出协调和妥协,原本的信仰往往也只剩下最简单最易接受的部分。也许这种变化有悖于宗教创立者的原意,但却往往是最适于宗教生存于发展的状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发展最好的、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并不一定是最符合人类理性的。信仰与现实彼此交融,孰是孰非,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以一概之。

 2 ) 上帝的使者

这个片子给我的一个启示就是,暂时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精神上没有被打倒,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终将成功,还有果然伊斯兰教和欧洲教都有强烈的一神教理论,只有一个神一个上帝,所以他们对与其他宗教没有包容性排他性,这是西方和伊斯兰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与我们文明其实也有很大的矛盾点。默罕默德原来只活了63岁,不过在古代已经算长寿啦,还有他其实有点懂的团结更广大的自由民和奴隶去反抗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但也很灵活也会联合开明的统治阶级的成员去发展事业和寻求庇护,有点类似伟人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的策略,都是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只是默罕默德通过山区和麦地那的蛰伏,然后去取得麦加的胜利。

 3 ) 还是有所不同

昨晚,第二次看这部片;了解了很多新东西,也看到些不同:

一个出来是 奔十字架的终点去的,是神本身!

一个是自称是信使,所以终老而去的!

一个保护过穆罕默德的宗教,就是基督教;

一个同样,也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

所以,原来!

 4 ) 殊途同归

通篇没有出现穆罕默德的形象乃至声音,都是通过其他人之口转述的。一部古兰经出自不识字人之口,这也是上帝的使者之来。天下宗教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劝人向善,众生平等,有天堂和地狱,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莫不如此;说明真理唯一,只是到达的道路不同而已,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只是伊斯兰教的圣战,违背了和平的初衷;而圣经讲,别人打你的右脸,转过来左脸也给他打;佛经讲忍辱波罗蜜;孔子讲以德报怨;都是不宣扬战争的,这也许是伊斯兰教最惹人诟病的地方吧。释加牟尼放弃王位而专心教学49年,孔子周游列国后也是一心教学,耶稣全力传道而为世人赎罪而死,穆罕穆德除了传播古兰经,同时也建立了国家和攻占麦加,这是最大的区别。

 5 ) 未完成的使命

      这是我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上看的第一部电影。据说在数个学校的阿拉伯语系都是如此。配合教案上同期进行的阿拉伯国家概况,它会使学生们对伊斯兰教和统一阿拉伯民族国家的形成 产生一个基本的了解。遗憾的是我们学校播放的版本是全英文的,当时对此片的态度基本是忽视,看的时候同学们都在下面涂本子背单词……数年后至埃及留学,正值伊斯梅里亚国际电影节,在第四天播放了半岛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穆罕默德·贝勒哈吉先生制作的关于穆罕默德·阿卡德的纪录片《从阿勒颇到好莱坞》,才对本片的非凡意义有多一点的了解。
    如您所知,穆罕默德·阿卡德1933年出生于叙利亚阿勒颇,成长于一个思想开明同时相当虔诚的伊斯兰教家庭。他从小立志于影像,18岁只身赴美——在如诗如画的纪录片语言中,伴随年幼的他远征的除却一只小小的皮箱就是那本质朴的古兰经。既入异乡他依然洁身自好,笃信坚定,并未因路途遥远而将血脉传承的信仰抛弃;求学时他尽心于学业,于南加大取得优异成绩,最终得偿所愿,将平生所学报效于那个亘古未变的价值。
    纪录片中说,《使命》是他自主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为了将影片的故事通俗化,他任用西方编剧撰写剧本,又将剧本呈送至开罗艾资哈尔清真寺请求谢赫们的指正。剧本完成后,他又将剧本寄至沙特等国征询态度筹集资金和援助——而沙特的反对与阻挠给影片拍摄带来了第一次危机。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长老们从根本上反对电影艺术,他们从根源上认为将先知的经历拍成电影是一种罪过。他们的质疑包括“你难道不会在电影中使用音乐吗?”“你难道不是在给先知造像吗?”“你难道要亵渎圣所或者建造另一座圣所的复制品吗?”对此,穆斯塔法有自己的态度——音乐是电影中不可剥离的部分,雄浑壮丽的音乐会使观众对先知心怀敬仰而非轻薄;电影的实际拍摄中不会出现(也没有出现)任何对先知外貌的描述,以此避免造像之虞;而为了观影体验的身临其境,有必要借鉴西方好莱坞的外景技术,实景复制一些故事发生时的著名地址——比如麦加城、麦地那城、克尔白天房、先知清真寺。
    沙特的态度影响了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的态度。在穆斯塔法的再三请求下,思想西化的摩洛哥哈桑二世国王专门划拨了一块沙漠,给予穆斯塔法保密特权为其做拍摄之用。在穆斯塔法的美国技术人员朋友和勤劳智慧的埃及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沙漠中复制了一座中古时代的麦加城,这在阿拉伯电影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好景不长,消息不知因何走漏,在某日拍摄地驶来一辆王室的轿车——哈桑国王在沙特的外交压力下被迫放弃对摄制组的支持,令其拍摄活动即刻停止,这是本片拍摄遭遇的第二次危机。面对这样的艰难窘境,穆斯塔法要求制作组保持镇定,抓紧时间利用外景拍完需要的镜头,而他自己则在阿拉伯各国展开游说,以期拍摄计划起死回生。终于在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那里,他收获了好消息——卡扎菲看完电影已拍摄的镜头后大喜过望,曰“这么好的片子沙特居然不让拍真是XXX……他不让拍我让拍”,于是大笔一挥拨款拨地,巨制得以拍摄完毕利比亚也收获了一点国际声望。
    据纪录片所言,此影片的首映也是盛况空前的。西人对伊斯兰之兴起素来了解不多,相关媒体也跃跃欲试想对此番巨制一探究竟。而在美国方兴未艾的黑人穆斯林运动与阿拉伯穆斯林移民早已得到此片即将上映的消息——他们对待这部电影的态度是矛盾的。在上映之初,曾有宗教极端组织的恐吓信寄至穆斯塔法手中,对影院的宣传也多有非洲裔青年的抗议活动。但在影片正式上映后,各派别的领导头头们则纷纷表态,大赞此片拍得好拍得妙。赞美穆斯塔法的虔诚与坚持。
    穆斯塔法的虔诚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友邻,他的亲友,他的言行,他的作品都可做坚实的见证。执导完此片后,他又将利比亚抗意战争民族英雄奥马尔·穆赫塔尔的事迹搬上银屏,在阿拉伯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他的老朋友安东尼·奎恩,在他的一生中演绎了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而在阿拉伯世界,他的形象固化为奥马尔·穆赫塔尔,以及先知身边那个忠实诚恳的汉姆宰。
    穆斯塔法的成功给他带了极大的声望,也始终摆脱不了一些非议。他使用自己的声望援助他的朋友,尽力拓展阿拉伯的电影事业,也涉足一些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万圣节》系列),以此带来利润。他生时无名,死于非命,在2005年约旦首都安曼的一次爆炸袭击后不治身亡。而伊城电影节的纪录片放完之后,与会者的讨论依然火药味十足,及至今日——他逝世后四年,他的作品和人格依然要面对一些无端的指责。想来穆圣归真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他为人间留下和平的教义,令一个分崩的民族合众为一;然而那最终的幸福还未到,而这个曾经领先于世界的民族如今再度积弱离析。穆斯塔法尽己所能为他的信仰增添光荣,但离那个使命的最终成就他们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6 ) 作为人的穆罕默德

整部影片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宗教虔诚的精神。电影命名为《使命》,指的是穆罕默德从天使那里知道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先知以来,承担起的民族拯救的使命。伊斯兰教不同于基督教的一点是,它只承认穆罕默德是先知。穆罕默德不是神的肉身或者神人一体的,相反,他就是人,只是并非凡人。这样一种身份给不了他耶稣般的神力,他只是以人的身份接受了安拉的旨意,所以也显得更为崇高。

电影也从多角度强调着他作为人的局限性:围攻的人们扔来的石头会让他躲闪不及、遍体鳞伤;当他接受天使伽百俐传递的信息时,“颤抖着,仿佛肩上扛着座大山”,这也是一般人面压力与责任时的反应。影片正是通过这种对人性的刻画,让观众体味穆罕默德的伟大之处。

同时,电影经常切换为穆罕默德的视角,虽然这样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尊重穆罕默德,避免出现他的形象,但这样一种主观体验能却让观众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穆罕默德面对超乎常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表现出的坚定与虔诚。

 7 ) 向上的力量

家父好收集。他八十年代在大学时,宿舍里就堆满了书;九十年代成家立业后,书不见减少,各种磁带,LD(大影碟),CD又纷至沓来;进入新世纪,我背起书包两点一线般穿梭不已时,楼下一间音像店又进入了他的视线。由是,淘碟成了父亲每日的必修功课,下班后回家前总要进店盘桓片刻,每月一点零花也都化作影像资料,供他把玩、摩挲,唏嘘不已。
家父的收集,当然毫无疑问惠泽于我;我自然也有义务为父亲作参谋,帮他甄选辨别,察阙补漏。高中时班级里流行《看电影》,一堆自命小资的男女在无聊的课程里私下翻个不停;大学文化资讯发达,更无消说;于是我也被熏陶的可以张口戈达尔闭口吕克贝松(虽然心底还是私淑斯皮尔伯格),上达格里菲斯弗里茨朗下至塔可夫、基耶斯洛夫两司机,总之一个劲儿地把别人灌给我的迷魂汤再向我父亲耳朵里灌。于是乎,家里有了《蓝》《白》《红》,有了《公民凯恩》和《宾虚》,甚至还有了《铁西区》……我不禁对音像店老板的品位与能力啧啧称奇。
一年前的一天,我建议父亲找一找《阿拉伯的劳伦斯》,结果店家没找到,就推荐了个这部“类似的”片子《 神的使者》。看过以后,我俩都不住惊叹。开篇三位信使在大漠中分道扬镳的镜头毫无疑问为本片奠定了史诗级别的基调,而之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更是锦上添花。导演巧妙的把镜头视角作为穆圣的视角,避免了多数穆斯林有关“造偶像”的诘难。
至于本片的内容则可以这样简化:
0,三信使在大漠之中分道扬镳,向拜占庭、埃及、波斯三国统治者送去 神的信息;
1,穆圣悟道前的麦加,充斥着愚昧、暴力与奴隶制,少数权势者利用天房里的偶像愚弄多数民众,穆圣对此极其愤怒,并上山寻求神的指示;
2,穆圣悟道,并向周围人等传道(先是少数有血缘的亲族,然后是广大民众),引起权势者警觉(他们推测穆圣要借机挑战他们的统治权,要对麦加的权力进行再分配),城中人逐渐分为两派,两派之间产生了剧烈的斗争;
3,传道进一步扩展,远达埃塞俄比亚信仰基督教的黑人国家。麦加城内权势者开始公开迫害穆斯林,穆斯林出走,穆圣断后,被权势者追杀,藏身于一蛛网四布的山洞(真主保佑!),逃过一劫;
4,穆圣来到麦地那,获得民众的拥戴。在麦地那休养生息;
5,麦加权势者军队来袭,穆圣率军与之交战,不利。穆圣之伯父光荣牺牲;
6,穆圣回到麦地那展开大生产运动,不断生聚教训,并完善信仰的规章制度,麦地那经济隐隐有超过麦加之势。麦加城权势者发觉穆圣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因为穆圣所提倡的生活在那个时代是进步的、向上的、积极的,而麦加城权势者是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软硬实力均无法与穆圣相比。于是他们主动议和,作出重大让步,表示愿意圭奉真主,打碎偶像,废除不合理制度,只要能继续保持麦加作为宗教与商业双重中心的地位就好;
7,穆圣不计前嫌,凯旋麦加。天房令人作呕的拙劣偶像一扫而空,众民众,不分老幼、贵贱、种族,聚在黑石天房周围(有跳上去的),欢歌笑语,载歌载舞,连声庆祝。“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 神,我们终于自由啦!”大团圆。全剧终。


这就是向上的力量。

——————————————————
另外谢谢东北老乡yurikhan对本片背景的介绍。看来卡扎菲真是个明白人。

 短评

史诗巨片,还是主视角的;-)...以后也许不会再有了。70年代的千万美元,只有卡扎菲能有这样的大手笔,此君也许会被绞死,但电影史该记上他的名字。连这样的电影都接受不了的穆斯林主流派别,不知还有没有可能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大学时(03年?)淘到的碟,可惜不在身边。

9分钟前
  • AY
  • 力荐

现在一提到伊斯兰首先想到却是恐怖主义,这部由卡扎菲投资的史诗巨制提供了一个重新了解伊斯兰世界的窗口。

14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伊斯兰《开国大典》 & 不知算不算是影史唯一主角从头到尾不露脸的传记片,不过好不容易坚持完三小时后还是得花半小时看维基百科才真正清楚了这个人物始末。

1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传教片,讲了伊斯兰教的兴起,就像我们信仰共产主义一样,众生平等,不论仇恨,一条通往麦加的朝圣之路,宽阔而滚烫,白布裹身,坚固虔诚,本片奇异之处,在于用镜头代替默罕默德,无形却神采飞扬。

2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伊斯兰教穆哈默德的创教经过,由于宗教原因,主角没有露面~

26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没文化的穷屌穆罕默德花了几天时间就成了主的messenger。对比下岗工人洪志,你妹的晚生了1400多年,如此下场是活该的了

31分钟前
  • AP
  • 较差

荡气回肠。国内导演好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建国大业”式电影,不是你云集内地港澳台108个当红明星来锅大杂烩就能拍出来的。关键在于展现人性的挣扎,展现一种令人信服的价值观,展现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5分钟前
  • 朔风
  • 力荐

我这个四等汉就是不喜欢阿拉伯人和假阿拉伯人

40分钟前
  • wzz83
  • 很差

伊斯兰教的历史,非常真实,完全符合圣经啊!原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有渊源的!可惜哪个宗教或者教派都不是神的代表。神是独一的,唯有跟随神才能得真理,而不是哪个人或者宗教教派。

42分钟前
  • etfhs
  • 推荐

拍得真是挺认真的 但也够拖沓的 不过还行 导演这么认真都能被炸 也是服了 8/10

47分钟前
  • Catete
  • 推荐

3星半720P The Message大漠沙烟,浩翰无边1610孤行者010440walker020155 021542 021916braveman022602教义上天同他们一起战斗025230

52分钟前
  • UnsinkableSoul
  • 较差

前面传教还在说互相尊重,尊重犹太人,尊重其他信仰,后面就砸了所有雕像,宣布只有一个神。可以,这TM非常清真,还能说什么呢,安拉胡阿克巴!

56分钟前
  • zxc9668
  • 很差

伊斯兰教的历史,对于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典故和历史,了解一下也是起码的人生哲理吧!我看过了基督,看过了佛祖再看真主,信仰就是这样相信就是力量!

5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宣传的作用是达到了,看完对包容的伊斯兰教有了点好奇。创教101:有个大款榜,自己文学素养扎实,有个天上掉下来的好基友,这三个必须具备才能可持续研究发展。然后开始宣传平等抨击当权,和基友一唱一和造势,重点发掘具有艺术细胞的人才给己方增加美感和沉锭感以吸引围观路人,等己方核心阵容完备可靠,剩下就是很常见的军阀斗争了。基督教徒也是客气,明显创教伊始只有一两个真信仰,直接禁言若干核心,整个教会立马土崩瓦解,还主动去签10年休战协议给自己埋祸根。

1小时前
  • cyzs
  • 推荐

牛逼,对伊斯兰教的理解的和对当代历史背景的还原都极为考究。对于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我想这部电影会帮你解决很多疑问。可惜的是本片受众在国内也太小了,好歹也是卡扎菲投资的啊,事实上这是一部足以震撼当时世界的一部巨作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推荐

那时真配得上“清白”二字。不过先知也是肉体凡身,神的思想也需要人来执行,人容易因欲望而变质,思想也会随之变质。当初的理想最终变成堂皇的借口,其实内质早已腐烂。能够达成“吾道一以贯之”的人实在太少了。

1小时前
  • 朔風
  • 力荐

“和平的穆斯林”,这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之一。

1小时前
  • 个别人
  • 很差

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伊斯兰教创教史诗片。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电影出于对伊斯兰教先知的尊重,并没有出现穆罕穆德本人,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伊斯兰教“不设偶像”。但其实即便出现了扮演的真人,难道就是不尊重吗?耶稣不也经常被演绎吗?曾经的伊斯兰多伟大啊,政治、文化、艺术......几乎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可现在呢?人们想到的却是混乱、极端、恐怖、战争......伟大的文明必然是包容的,一旦走向狭隘,就离落后不远了。

1小时前
  • 木石子
  • 推荐

作为无信仰的我看这部片子唯一的感受就是,有信仰真好!没有信仰,谁都无法回答人生的终极问题。大力推荐此片。

1小时前
  • kevi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