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先生

悬疑片美国2019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布鲁斯·威利斯,塞缪尔·杰克逊,安雅·泰勒-乔伊,莎拉·保罗森,斯宾塞·崔特·克拉克,查莱宁·伍德拉德,卢克·柯比,亚当·大卫·汤普森,M·奈特·沙马兰,戴安娜·西尔弗斯,克里·锡安,罗素·普斯勒,罗丝玛丽·霍华德,莱斯利·史蒂芬森,尤基·华盛顿,布赖恩·安东尼·威尔逊,托拜厄斯·西格尔,蒂姆·杜奎特,朱塞佩·阿迪佐内,大卫·尼尔里姆,布莱恩·多纳休,奥罗拉·卡琳,迈克尔·J·克雷西克,迈克尔·J·莱昂斯

导演:M·奈特·沙马兰

播放地址

 剧照

玻璃先生 剧照 NO.1玻璃先生 剧照 NO.2玻璃先生 剧照 NO.3玻璃先生 剧照 NO.4玻璃先生 剧照 NO.5玻璃先生 剧照 NO.6玻璃先生 剧照 NO.13玻璃先生 剧照 NO.14玻璃先生 剧照 NO.15玻璃先生 剧照 NO.16玻璃先生 剧照 NO.17玻璃先生 剧照 NO.18玻璃先生 剧照 NO.19玻璃先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42

详细剧情

故事讲述玻璃先生(塞缪尔·杰克逊 饰)发现大卫·杜恩(布鲁斯·威利斯 饰)正在追捕凯文·温德尔·克鲁伯(詹姆斯·麦卡沃伊 饰)的人格分裂化身之一“野兽”,而他手中则掌握对二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便秘而亡

Glass不能说是烂片,但也绝对称不上好片,全片节奏偏慢,叙事倒也还算稳妥,角色的张力不错,可惜一切都毁在了故事的收尾,或者说是影片在前半段许下了太多的承诺却无法在第三幕兑现,这让人不免恼火。你可以想象,复仇者联盟4里,剩下的英雄们集结在了一起,并终于找到了打败灭霸的方法,雄心壮志地踏上去外星的征途,结果走到一半,惊闻灭霸因长时间坐在椅子上,消化系统发生了问题,所以便秘而亡,这种期待与落差,无疑会让本片成色大打折扣,当然,我们也要理解这部片子算是超级贫穷版的超英电影,所以才出此下策,要是妇联4拍得还没有海王阵仗大的话,罗素兄弟是要给全美人民谢罪的。

当然,本片也算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下面细细道来。

剧透预警!!

1.前半段的自我认知之路

本片的前半段,其实观感还是不错的,从布鲁斯饰演的大卫与一美扮演的野兽短兵相接开始,一方面先用短篇幅再一次介绍了大卫的能力和他身为义警的职责(给没看过《不死劫》的观众一个大致的印象),另一面又延续了《分裂》的剧情,交代以野兽人格领导的精神分裂的凯文继续着自己降罪于纯洁之人的行为。

然后一切戛然而止,他俩被警察抓住,送去了由sarah paulson扮演的staple教授所管辖的精神病院中。当然病栋之中,玻璃先生早就被抓了进去。

而下面,就是前半段的主要矛盾。staple教授试图说明他们并不是漫画书中的超能力者,当然三人都认为自己拥有着超能力。期间一美继续奉上了一堆精神分裂的好戏,全片他一个人几乎抢走了所有他人的光芒,我觉得这片子叫做《野兽》也未尝不可。

而这段矛盾的高潮,出现在了staple教授与三人针锋相对解释他们内心质疑的桥段之中。staple教授先是陈述了他给大卫脑部做的CT,指出其中的阴影部分可能是他自认为是超级英雄的病根,而他可以做的不过是力气很大,怕水是因为小时候溺过水,而他所臆想的预知能力,则是他通过各种观察的脑补。对于凯文,staple教授同样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诸如掰弯钢筋是因为那是100多年前生锈严重的钢筋,而中霰弹枪不死是因为枪管严重受潮老化,所以大部分弹粒都在枪管中发生碰撞未造成伤害,至于爬墙,凯文家里有很多攀岩的书,可能是他自学而来的。

这一段相当精彩,因为我在某一瞬间也意识到了这种可能,因为确乎他们所展现的能力并未超出我们的理解范畴且都有物理层面的解释,这让我想起了《艾米丽罗丝的驱魔》之中,同样用科学与宗教二元并进地解释那次附身与驱魔事件,似乎都有其道理,而真相留给观众自己揣测。

这种理论自然也让野兽和大卫感到了困惑(玻璃先生倒是一言不发),而在接下来的越狱准备中,玻璃先生完成了对两人自我认知的引导。

确乎,这不是漫画书,所以他们没有射线意念之类神乎其神的能力,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也似乎都可以被解释,然而,大卫依旧是可以使出常人无法匹敌的力量与坚韧,而野兽掰弯钢筋,在枪口下活命,也都是事实,能完成这些事情,本来就是非同寻常的,于是三个人都坚定了各自的信念,在大卫重新披上雨衣的那一刻,他走完了自我认知的道路。

2.后半段寻求他人认知之途

而玻璃先生的信念便是,他们是漫画书中人物的原型,他们需要站出来,让世界知晓这些有着常人无法匹敌能力者的存在,于是他选择了一栋新建成的高楼,与大卫约战并携着野兽逃出病栋。

大卫在病栋门口阻止了他们,几人爆发了小规模的肉体接触,最终发觉staple教授原来是阻止超能力者出现协会的成员(excuse me?),几人最终遗憾地被杀死,超能力者的存在再一次被她掩藏下来。

然而,IQ奇高的玻璃先生正是利用这个事件,让监控镜头拍摄下了这个画面,并且上传到了网上,于是如他所愿,他们的存在被人得知,可惜三人都未能幸存。

从自我认知到被他人认可,这种主线的转折倒也算精妙,然而为何剧情让我们无法满意的原因就是在前半程如此缓叙铺垫之后,它如此仓促的草草收场。

3.画饼大师沙马兰

沙马兰给观众画了一张谁也吃不到的大饼,那就是野兽将和大卫在摩天大楼上来一场万众瞩目的对决,囿于成本,这场战斗提前爆发,草草收场,本来野兽和大卫的争斗暂告一段落,观众以为两人会转换战场,没想到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

玻璃先生炸火车的时候原来殃及了凯文父亲,于是野兽一巴掌把玻璃先生打死了。

凯西冲上来抱住了要走的野兽,把他变成凯文,于是凯文被子弹打死了。

大卫呢,被一个特警按死在了小水坑里。

......沙马兰画了一张大饼,观众凑过来发现其实只有一张小饼,沙马兰自己把大部分都吃了,给观众们剩下了些饼渣。

大概就是这样。电影给人许下了太大的承诺以至于当三个人都如此憋屈地死掉时所有人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当然,当老布淹死在比他脸只大了一圈的小水洼里的时候,不知道导演是不是觉得这其实是一部喜剧电影。

同样的,staple教授身处那个所谓的制止超能力者会社,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有,那就是为和玻璃先生让世人知道他们存在的理念背道而驰罢了,然而这本来就是荒谬的,你可以说他这个会社其实交代了还有别的超能者的存在,拓宽了宇宙,可是,大概没有人会让沙马兰继续导演了吧,毕竟五分钟写死三名重量级演员和角色,除了妇联3我还真没见过(妇联3也是假死)。

4.蝙蝠侠和罗宾

影片里,在凯西和大卫儿子约瑟夫逛漫画店时,出现了蝙蝠侠和罗宾的电视剧(当然还有x战警和蜘蛛侠甚至有提到超人作为彩蛋),而电影的设置,和蝙蝠侠配一个助手一样,三位主演,每个人都配了一位形同罗宾的存在。

玻璃先生是他的母亲,他母亲最终肯定了他是独特的。

野兽凯文是《分裂》里的凯西,凯西一直有事没事探望野兽,最后让野兽转化后被枪打死,死在了凯西怀中。

而大卫的同伴,则是儿子,他的儿子,还是《不死劫》里面那个儿子的演员饰演的,讲真,还是很惊喜的,然而他的儿子的设置成谜,前期像是个辅助大卫的后勤人员,后面自己也在反复纠结父亲是否是超级英雄,最后看着自己爸爸被反复按在小水洼里淹死,淹死之后才姗姗然地跑过去。

这三个人,都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或者说,太过于单薄与功能性,尤其是凯西,浪费了安雅的盛世美颜。

5.安雅 泰勒-乔伊

之所以不待见这部片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导演一点也不上道,给安雅的镜头真的太太太太太少了,犹记得《分裂》之中,导演的镜头时不时就在安雅漂亮的脸蛋和她的酥胸之间来回切换,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不要不过我还是基本补完了安雅所有还算能看的电影,结果这一部里面,一来人物形象单薄得可怕,感觉像是受害者对加害人萌生了情愫一样变成了傻白甜,另一方面,在动不动就爆衣变身野兽的一美的映衬下,安雅穿得也忒多了点,一件不够又加一件,把整个人都裹成了粽子还有什么美感可言!气煞我也,要知道,旁边的黑人小哥在安雅出场时可是兴奋得直叫的,结果就给我看这个?

我怀疑沙马兰拍电影其实就是为了圆一下他各种客串的心愿,然而他缺乏对于剧情走向把控的能力,就像是把剧情铺展得太开,却无心无力也无钱去搞一个好的收尾,以至于前戏做足,却发现硬不起来,好不容易把气球吹鼓,却漏了个孔慢慢把气都给撒了,准备良久,一跤摔到结局,也不知道究竟是灭霸肠胃不好,还是导演的野心太大?

最后,继续舔安雅。

 2 ) 明明是24个人格都在一个人身体里,但不愿意用一把牙刷?

确实是有点让人失望,虽然这次分裂的人格更多了,一美飙戏也飚爽了,但确实不如《分裂》。剧情真的让人挺无语的,但这个细节好有意思啊。

短评不能放图片,看的时候眼尖发现了一个细节。

在分裂者凯文的病房里,后面的洗漱台上放了好多牙刷啊。

24个人格明明都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但不愿意用一把牙刷,互相嫌弃对方,莫名其妙有点萌是怎么回事?

24个人格完全可以自我开发一个宇宙啊!

 3 ) 这绝对不是超英电影

打五分是为了挽回那些根本没看过前作就乱打出的低分。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三部,说说我的观影感受。

其实,我一开始是找多重人格的电影,误打误撞看了Split,一气呵成,一美的演技也是炸裂!最后的彩蛋提到Mr. Glass,所以就去搜了一下。于是开始看Unbreakable,实话说,如果不是知道这是铺梗前传,真的很难在2020年(Unbreakable出街20年,超级英雄满天飞的年代)吞下节奏如此慢的超英“文艺”片。终于熬完Unbreakable,进入Glass后,简直欲罢不能!!前面所有埋的梗,在这一部一一被解开!

不得不感叹沙马兰太鬼才了!

你以为Unbreakable是一部极度无聊软趴趴的文艺版超英?No!!他是在给自己后面的超英宇宙铺梗埋线!!!

你以为Split是讲精神分裂?No!是讲超英反派的诞生!

你以为Glass是正反派英雄大战??No!!真正对K的是Ordinary普通人集团vs超级英雄集团!!

你以为三部曲是为了建立沙马兰自己的超英宇宙?No!!!他是探讨超级英雄的自我探索、世界认同!我甚至认为他是花了20年diss漫威和DC!

看Glass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超级英雄到底是什么?他们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想要消灭他们的Ordinary集团难道就是“恶”吗?正派超英和反派超英的界限又在哪里?当他们最终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存在,带来的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

如果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思考,却给电影打一个“不知所谓”的低分,我觉得未免太冤枉沙马兰了!

ps:在我看来,连剧名都是沙马兰在埋梗。Unbreakable Glass坚不可摧的玻璃 VS Split Glass 分裂的玻璃,暗指正派超英vs反派超英

为什么都给他们加上Glass,因为Unbreakable David和Split Beast如果没有Mr. Glass,都无法成为超级英雄。

而最终,Unbreakable David、Split Beast、Mr. Glass所构成的超英集团,却如同Glass玻璃一般被普通人集团击碎!

但与此同时,破碎的玻璃又刺破了普通人集团千年以来编织的人人平等的谎言!!!

妙哉妙哉!!!跪拜鬼才!!!

————————————————

以上影评绝对原创,禁止自行转载!!

 4 ) 本应是高潮却戛然而止的鸡肋

这部电影开头的一段话是,如果你没看过《不死劫》、《分裂》将会影响观看本片的体验。事实是没看过前两部还不会显得这部如此鸡肋。

如果说《不死劫》是不错的调情,《分裂》是蛮享受的前戏,那么《玻璃先生》就是还没有高潮就结束的一次⭐体验。

他让你感觉好像超人正要飞翔就被氪石打中变成了普通人。蝙蝠侠还没遇到小丑就决定定好好做个商人。闪电侠跌断了腿变成了残疾。最后留下一句话:世界上也许还有别的超级英雄。

整片的亮点依旧集中在“一美”人格分裂表演,但更像是《分裂》的重复。布鲁斯威利斯形象一如既往地刻板,大白天穿着雨衣和野兽对打特别突兀,最后竟然还给水塘淹死了。玻璃先生如果说是核心人物,那么他策划一系列事件最后只为了一次网络直播?可能真的是因为在精神病院关久了,不然怎么会把别的片子里一个配角黑客都能轻易做到的事当成一个反派的终极计划。

 5 ) 《玻璃先生》(Glass, 2019)观后感:一点内涵感想笔记

一、平衡

英雄主义(玻璃先生、野兽和监督者)和反英雄主义(思黛普医生所属神秘团队),两边作为两种极端思想的具象性对话。不论是哪一边,本着的都是同一个英雄题材的世界观。

另其实将玻璃先生等人称为英雄主义,我觉得其实不怎么妥当。因他们并非以拯救世界或以人道主义的方式,而是以残戾的方式证明自己。然玻璃先生所策划,是以生命牺牲作为代价,英雄主义自我的一部分,其实也有这么样的极端性的特质。

二、问题处理

基于以上的思维争辩,电影里也以各种黑暗且不理智的手段来解决和平衡人性问题。尤其思黛普医生(Dr. Staple)所属组织以“保持世界平衡”为目的,对玻璃先生等人的强迫性疗程和意识的击垮。

三、存在和恐惧

电影里玻璃先生、野兽和监督者(Overseer)无疑是超越常人的强者,可是由始至终属于被动的形式存在。重点在于“少”,孤证不例是现当代资讯爆炸时代“证明”的难题之一。对于真相认知的人,如思黛普医生,作为秉持反对这些拥有异于常人的三个人,以改造和机器凌驾的方法掩饰这些社会不安的潜伏。不过这恰好也只是反映了,人总是害怕异于自己的人事物的事实。

四、主观镜头

以玻璃先生作为故事的核心牵引— 主脑(Mastermind),出现许多玻璃先生的主观镜头。

五、讽刺

结局处凯西等人把三个被定义为“自以为超人”的斗争事迹公诸于世,对应开头两个年轻人的“超人拳”视频上传,以博人眼球的每目的证明“超能力”。于是结局作为澄清和证明一项真理的视频,它的可信度会成为何种性质的资讯,这似乎是很值得作思考的。

 6 ) 超级英雄就是意识觉醒的普通民众

我想导演在《玻璃先生》想表达的就是我标题的意思。什么是超级英雄?不是漫画里拥有神奇能力的超级英雄,而是普通人意识觉醒之后成为的那个人。普通人是可以成为超级英雄的,尽管超能力不像漫画里面的夸张,但是是真实存在的。玻璃先生是真的相信超能力的存在,他也是这么去做的,他创造了监管者和野兽,他不惜成为大反派,他也是超能力觉醒的起源。那个反超能力组织是不会管你是邪恶的反派还是打击罪犯的监管者,他们只是希望超能力者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人生,如果你要反抗就要抹杀掉。反超能力组织和玻璃先生我觉得都是反派,野兽和监管者成了牺牲品。但是在让普通人觉醒这件事情上,玻璃先生、监管者、野兽他们又都是正义的先驱。因为没有人可以随意控制别人的意识,普通人是拥有自由的。尽管整部影片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精彩的打斗,只有悲情,伤痛和一丝丝的希望,也还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影片。

 7 ) 《玻璃先生》结局不够惊人,但一美绝对惊艳

如果说这片有什么问题,应该是人们对沙马兰的期待过高导致的。毕竟,之前的Unbreakable和Split结局都有让大家大吃一惊。但这次,虽然结尾也是设了几个转折,但大伙儿似乎没有很吃惊,反而对最终结局的设计有争议。我听到大部分人都其实很喜欢本片的前半部分,但一些人觉得结局是败笔。没人否认的是,“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 Mcavoy )每一次出现在银幕上,都会带来欢愉和享受,他的表演绝对是本片最大看点。

在我看来,影片的缺点是没有能实现三个主要角色在一起的高潮。大部分人期盼的应该是三个主要角色的较量,但最终,你会发现影片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三人以外的角色上,有一个新的角色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个新的角色塑造得并不出色。也就是说,这个新角色本来应该在结尾大放异彩,就像一美在Split中那样,但最终,导演选择没有给这人机会。我看完不禁想,如果把影片末尾的两分钟剪掉,会不会反响更好些。

詹姆斯·麦卡沃伊大概出现在影片一半的戏份里,就算对影片整体评价有争议的,也不否认那一半真的精彩。这次他的“看我十八变”转换得更为频繁和自然,几乎每分钟都在变化,简直是大秀演技,给影片创造了很多笑点。更何况,每次一美的角色要“发威”都得脱上衣,就算你不是此系列粉丝,看点也是很多的

相对塑造得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是布鲁斯威利斯的角色David Dunn.这个穿雨衣的大侠除了力气大些外,没有任何看点。不仅台词少,角色也缺乏个性。其实大部分惹人喜爱的超级英雄都不是因为他们的超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独特的个性,比如钢铁侠、星爵。塞缪尔·杰克逊的角色Glass先生戏份也比想象的少,影片倒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展示他的“才华”和狠毒。

我非常喜欢本片的配乐,营造出了很棒的惊悚恐怖气氛。依然是2019年第一部喜欢的电影! 片尾无彩蛋,但感觉会有续集。

 8 ) 《不死劫》《分裂》《玻璃先生》的思想实验

期待很久,终于看完了沙马兰的“不死劫三部曲”之终章《玻璃先生》。如果仅从影片的技法所形成的质感上讲,的确像很多影评人所言,此片并不亮眼。然而,既然《玻璃先生》是一部筹备并跨越了十九年的续作,它绝不仅仅是一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或是软科幻电影,它是一部深刻表达导演沙马兰人性思想的电影,所以我定义它是一部思想电影,三部电影导演为观众创设了三场思想实验,并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个实验过程。 十九年前的《不死劫》想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哪怕是我们认为最“坏”的人,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并引出了那个最好的人——超级英雄。因为英雄往往不自知,换句话说只有置身于万分险恶的环境中,才能显现出谁才是英雄。的确如此,没有哪个英雄天生就知道自己未来会是英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坏”人的存在就在打造这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时势,一个让英雄脱颖而出的机遇;只有最“坏”的人的出现,才能有超级英雄的现身。 三年前的《分裂》想要表达的是:我们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当思想足够强大时,它将不仅控制你的精神,甚至控制你的身体。即你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个你所希望的人。对一个意志与意念足够坚定的人来讲,你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律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律师;你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医生,你就会成为一名医生;而当你相信你是一个野兽时,你就会变成一个野兽。我们只不过成为了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样子。 而这部《玻璃先生》在我看来想要表达的东西更为丰富:它直指体制化、科学、爱与信仰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对前两部的总结,也是新的思想的传递。“科学、爱、信仰”是人类精神的三套不同系统,而“科学”常常也最易被“体制”所利用,维持“体制化”;而“科学”又常常诱骗和利用“爱”去实现其科学的目的,其实背后是实现“体制化”的目的;而“信仰”则比较顽固,它不信“科学”甚至常常挑战“体制”权威。玻璃先生对原始漫画的虔诚信仰,代表的正是人类的某种原始信仰;心理学家代表的所谓科学恰恰是背后“神秘组织”的维稳工具;少女凯西代表的人类之爱。心理学家让凯西用其温柔去驯服野兽,然后一枪击毙,恰恰是以“科学之名”诱骗“人类之爱”,进而实现体制化的结果。然而,只有玻璃先生所代表的信仰最终战斗到底。导演沙马兰最后并没有交代神秘组织是谁,在我看来其实就是霍布斯所谓的“利维坦”——国家机器,他是不允许比它更大更强的怪兽存在的,哪怕更大更强的其实不是怪兽,而是一个超级英雄,也不免最后被戕害的命运,正如布鲁斯-威利斯所饰。其实这很好理解,哪怕你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也绝不能为我政府所容纳。权威、秩序、等级是不容许僭越的,有一便无二。而影片的结局也代表了导演的希冀:信仰在夹缝中不屈战斗,最终必将战胜体制,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发展。 很感谢沙马兰最终承认超人的存在,观影过程中我始终害怕超人们最终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印度籍导演延续了西方导演的一贯传统,并没有让疯人们(crazy)接受自己的正常(normal),他甚至要让每个疯人们勇敢的接受自己的“疯”,这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状态吗?

 短评

关于异见者对历史修正主义的再次修正。节奏的确失控了,观众在搜索和辨识文本的迷雾中逐渐走失,最终浮出水面的依然是趋于封闭的权利分野与体制对抗。颇感意外的是沙马兰在聚焦人物高度形式化的表演之余,还能够依靠极富层次的空间设计完成对涣散文本的重新聚拢。即便是松垮的、冗余的,却依然是焕发着光芒的。

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沙马兰“光头电影宇宙”第三部,如果还要拍下去的话可以考虑和《速度与激情》联动,打造《光头联盟》。小成本的超级英雄电影,各种黑吃黑、挑拨离间,小心机玩得飞起。塞缪尔·杰克逊相当于是《美队3》的泽莫男爵或者《蝙超》的卢瑟,费尽心机让布鲁斯·威利斯和一美打起来。然而女医生化身灭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三个人全部拿下。就在她以为万无一失的时候,殊不知塞缪尔·杰克逊还留了一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尔虞我诈,明枪暗箭,上演一出猫鼠游戏。沙马兰喜欢在电影的最后来个大反转,《玻璃先生》的好几次反转确实都比较意外,要是再反转一下三个人全都没死就更精彩了。

13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沙马兰大厨精心研制十九年,寻访百年古谱,邀请百人试尝,最终烹出这道新菜,听描述像是宫保鸡丁,吃起来就是宫保鸡丁!”“那你为什么还给四星?!”“因为我就喜欢吃宫保鸡丁啊!”

18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劇情酷似“Superman: Secret Identity”(2004年出版,”Unbreakable”則2001年上映,誰致敬誰?)漫畫成了聖經,被現代文明(羅馬)刻意屏除卻猶存,讀者(使徒)因信稱義而顯神蹟,反派(守惡序的法利賽人)則因只讀舊約未知新約(超級反派的類型故事)而遭受新時代的制裁;在這個超英搬上銀幕才夠威風的年代,如此高抬漫畫文本的豐富性權威性,可說是同流的逆流。唯一漏洞就是時間線,劇本實在該把19年換成19天,制暴多年的超能力者怎可能給陌生人講幾句話就被說服自己能抬起汽車只是錯覺?

22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显然是沙马兰为了实现过度的野心,所匆忙炮制出的一个剧本。《不死劫》和《分裂》的结构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最终都找到了自洽的突破口;但这部强拉硬扯的续集则彻底陷入情节逻辑黑洞和讨论的空洞之中。视听上也没有前两集各有吸引力,总觉得很仓促、凑合。实际上前两集在气质上截然不同,《不》的“反奇观”与《分》的“一美即奇观”是割裂的,强行把两种不同引力的东西扭到一起,还要让他们VS,实在是和前些年的扎导一样令人惋惜。

2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真的失手了。結構失衡,為了鋪墊醫生的反轉,前一小時絮叨了太多,三個主角被削弱,很不好看。《艷賊》式閃回也不行,像是硬要講清整個世界觀。GLASS開始說話後才變得好看,進入沙馬蘭特有的中二型態,我再次熱血。可是很快,對戰後,安排家人/朋友去說些關於comic的話,居然是為了補足訊息,很像是做愛時突然停下,一開口,卻是在說前戲時該說的那些東西。不過沙馬蘭真的一點都沒有變,仍舊在用電影傳教,教你要「相信」,要找到自己的「purpose」。喜歡他這種逆流而上的勇氣。我認為他更適合依託某一個genre去發揮,把理念偷藏其中,才會把自己的浪漫和純真做最大程度的昇華。

29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一流导演沙马兰与十八线自恋编剧沙马兰的激情碰撞,才堪称真正的精神分裂,强行拼凑感有些过头,但值得赞扬的除了优秀的电影意识(一个看上去格局“小”的场景以极为电影的方式生成仪式感),自然还有沙马兰流露出的对这些他创造的角色的热爱。

32分钟前
  • TWY
  • 还行

好喜欢这部电影。反英雄、人格分裂在我看来都是绿叶,真正打动我的是电影那份悲情。我们对于超级英雄和对于异类的反应常常相似,那些谎言、麻醉剂、致幻药丸以及总想着粉饰太平的道貌岸然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毒瘤,我们常常被困于这种境地,精神病院=这个社会。好在他们身边都有一个人,愿意相信,并且爱着他们。

34分钟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推荐

太惊人了,仅仅两千万成本就颠覆了漫威和DC对于超级英雄电影直接的认知,以反英雄、反高潮甚至反剧作的方式带给了观众一出极具哲学思辨的好戏,甚至可以说是影史最佳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从《不死劫》、《分裂》到现在的《玻璃先生》,希亚马兰是如此细腻而缜密地编织着自己心中的超英世界观,造神与灭神,善与恶,混沌与秩序,不依靠花里胡哨的特效场面去诠释宏大的主题,近130分钟几乎目不转睛,尤其被结尾震撼得一身鸡皮疙瘩,希亚马兰得多爱漫画才能写出这个故事呀!再也不敢小看他了!

3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大衛鄧恩第一次出場懲悪就出現被拍攝的視頻與網絡,與最後反轉相對照,在「當代」的環境下,「鏡頭」總是無處不在的。同樣的,最後流傳下去的視頻,觀看的人們,正如「鏡頭」外看著這段超級英雄傳說的觀眾,戲內的監視器與戲外的攝像機鏡頭形成巧妙的呼應。正如Glass所說,他不是要做結束的故事,而是要做起源的故事,點燃火種。精神醫院的接近冗長的鋪墊,試圖讓鏡頭外的觀眾也陷入懷疑的境地,與不死劫中的「相信」主題作延續,但玻璃先生的神出鬼沒接近bug。閃回使用接近到氾濫的地步,只是為了說明主角異能的覺醒總是有悲慘的童年作為源頭。前面真的不夠好看,但收尾最後的反轉蠻驚人,完成世界觀的構建。只有沙馬蘭敢如此反高潮的拍法,反漫改超英片,角色與漫畫英雄對應:「你知道超人第一次出場是不會飛的嗎」披著斗篷的不死先生!

40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看似简单的故事与可怜的预算,最终却营造出几乎所有MCU都没有达到的仪式感与悲剧感。在超级英雄大行其道的当下,沙马兰前后十九年,用三部电影,回答了我们痴迷于他们的原因

4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壞人未能毀滅世界,英雄未能拯救世界。甘願成為起源,不是作為生命,而是死亡和代謝。誰說特異的宇宙裡沒有傾軋?只有對殘破者的深愛。讓你看那畢直巨大的東西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你錯過的是甚麼。像無法抵達帝國大廈的金剛。對反派情話綿綿的一部作品,令人非常傷感。

45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硬是把之前两部电影捏到一起了,也是真有沙马兰的。前面精神病院的部分有点冗长无趣,最后所谓的沙马兰反转,也算不上特别惊艳。不过呢,打不死的杜恩大战野兽,还是挺带感的。主线更多是延续《不死劫》,去讲沙马兰的超级英雄观。詹姆斯·麦卡沃伊比《分裂》演得更嗨,各种人格随意切换,也算过足戏瘾。不过对我这种打不死迷来说,留给大卫的时间太少啦。而且,这么几个有趣的角色,明明可以做一个更精彩的故事,现在还是有些太常规了。此外,两人的结局处理也……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娇柔做作。那个三叶草纹身组织就不能租个房间聊天吗 一定要那么有形式感吗

51分钟前
  • 🛶
  • 还行

无论人神兽,我疯故我在。沙马兰把一个怪力乱神的故事拍得心惊肉跳,詹一美每个人格都可以出道。超级英雄被另一种解读,漫画迷估计会感动到哽咽吧~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沙马兰终于昭告天下自己二十年前的那部《不死劫》是多么不可多得的杰作,你们当年有眼无珠,如今漫威DC各半江山,而我兰却走惊悚路线来诠释自己的超英电影,你可别说,这片子用的很多视听手法非常新颖独特,说是作者电影都不为过。

58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不死劫》(是的,不包括《分裂》)的可贵之处在于尝试严肃思考超级英雄真正的现实生存样貌与社会学存在肌理,以及虚构情节设置的实际伦理可行性,于此形成闭环的本片在这个类型题材正处于泡沫般浮夸狂热巅峰之时就更为彰显反讽和冷静,进而催生出成熟态度和鲜明质问。沙马兰的反转不再局限于写作,镜头亦成为潜在包袱的一部分,内心的善意与对费城的爱让电影归于暖流,结局表达同全片连带前作的思考相断裂,没有漫画里的天马行空,却也倾心于在现实中造神的浪漫(其实亦是他一直所痴迷的),对这个系列中心思想的“背叛”和“轻视”,实则是一场近二十年(或许并不连续)的作者策略修行,纵然辜负了大多数人,他也终于在这个合适的节点,让这些心爱的角色成为永恒。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本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全球漫画超级英雄热潮下,抱着一种冷静思考、哲学思辨的态度,颠覆了超英简单、浪漫、热血的表象,把他们拉回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中,如果是我思故我在,我希望拯救世界的是真真正正的普通人,他们只是与我们稍有不同,但绝不是穿着铁壳的男人。

1小时前
  • 杨三疯
  • 推荐

這不是個原創的(original)故事,而是起源(origin)的故事,留下一串起始碼——是希望也可能是失望的火種。比較世故感傷的諸神末日,魔法/英雄/神祇......信者零落的世界,帶著自省自疑的最後一搏:強者都是基於某種大大欠缺,超凡源於虧損,一切因果都鏈合。形式與故事之間之中有極強的對立,信/不信——何況電影是如此關於相信(眼所見耳所聞)的媒介,像是《夙怨》裡很分明工整的對立主題與電影原本「致妄想」。但這部電影又是如此自由地穿梭在辯證中,把(像是《一屍到底)的)結構的扭轉:信念的重要,到疑心的必要,到最終信念的力量與感染。......讓傅柯式的政治、後設的漫畫英雄故事設定變得無比流動如《登堂入室》的辯證方式,但更刻意、更堂皇、更滑稽成為一種屬於(複雜如)此時此刻的(又簡單如)神話。

1小时前
  • Wallys
  • 推荐

非常典型的沙马兰式崩盘。像极水中女妖。导演(又)倾情客串剧情纵横十几年穿起三部片子拼着老命力挽狂澜还是免不了结尾排山倒海式倒掉。一张票看二十四个一美也救不了。沙马兰式反转又反转也救不了。居然让die hard老布死于一个柏油路上的水坑,沙马兰我服你。

1小时前
  • ANN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