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曼波女郎

剧情片香港1957

主演:葛兰,陈厚,丁皓,刘恩甲,唐若青

导演:易文

 剧照

曼波女郎 剧照 NO.1曼波女郎 剧照 NO.2曼波女郎 剧照 NO.3曼波女郎 剧照 NO.4曼波女郎 剧照 NO.5曼波女郎 剧照 NO.6曼波女郎 剧照 NO.13曼波女郎 剧照 NO.14曼波女郎 剧照 NO.15曼波女郎 剧照 NO.16曼波女郎 剧照 NO.17曼波女郎 剧照 NO.18曼波女郎 剧照 NO.19曼波女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2:10

详细剧情

  可謂是葛蘭表演生涯中的一大突破,賦予她一個全新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充滿青春活力、熱情奔放的「書院女」形象。影片以一段追尋生母的情節,暗喻香港的成長與獨立。舊電影本身而言,賞心悅目的連場歌舞和青春氣息,叫人忍不住一看再看!

 长篇影评

 1 ) 离散后的粉饰太平

《曼波女郎》是葛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易文导演的佳品……这部影片其实更多的成份是歌舞片,充分展示了葛兰的音乐和舞蹈才华,像葛兰这样能歌善舞的演员,在当时的电懋还有一批这样的尤物,而今曾罕见稀有……电影本身基本是由歌舞串联的,因此叙事比较简单,甚至戏剧冲突都是稍纵即逝的,影片中方逸华客串的一段至为经典,我印象深刻,这位未来邵氏的“包租婆”在电懋与邵氏并驾齐驱、衰落之后,继续延续了邵氏的辉煌……叙事是吊诡的,用后来的后现代香港电影语言,有几分无厘头,当葛兰知道自己非亲生后,她执拗地要寻找母亲,而遇到因身份悬殊怕影响女儿前途遂不认孩子的母亲的决绝否认后,她便放弃了寻母的念头,有人说,这是可以用离散来解释的,更深一层则是香港的自比,香港被英国占据后,他成了英国的养子,他渴望寻觅祖国大陆这位母亲,可看到衰落的大陆,他有放弃了,还是认同了自己的离散身份以及英国的庇护……这是一种自我开解,是一次自我认同,电影出品于57年,很快,香港便进入了拜金的60年代,一如影片,中产幻想与消费主义的弥漫,似乎唱歌跳舞便粉饰太平,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2 ) FIFF14丨DAY7《曼波女郎》:一曲曲舞动青春中的无穷隐喻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曼波女郎》,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误会天后们寻找自我的评价了!

落霞孤鹜秋水天:

浪漫的小资。

节南山:

过于老套,人物脸谱化,出场方式简直灾难,即使是政治隐喻也救不回来。

蝠蝠:

在舞蹈中开幕亦在舞蹈中落幕,轻松愉快,怡然自乐,老爸肯定喜欢这种片。

我们敏熙:

非常摩登范儿的华语歌舞片,和《青空娘》同为寻母,但处理的风格截然不同。

拉拉那个啦啦:

靡靡之音,不喜欢。而且每次看到他们跳舞,欢声笑语,就有点想把地板砸坏,怪我?别看,浪费时间。

Msanctuary:

蛮轻松的音乐喜剧,但是内里带着黑暗。在家庭学校生活中被捧上天的女孩,发现自己是被领养的。剧情非常单薄,女主跳舞蛮有范儿的。

飞檐:

一定会让人想到一些隐喻,但真的太妙了。单一的空间设置使人物更鲜明。葛兰热情奔放活泼好动,尤善歌舞,在他人眼里不谙世事。而结局轻松的处理看似局促,也把这种不论归属的意味拉长。

非无想非有想:

说是隐喻了香港有个穷妈妈(中国),只好把孩子送人,养母(英国)待着也极好,可孩子还是想找亲妈,无奈亲妈不愿打扰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最终没有相认。但我也看不太出来。主要还是歌舞,恰恰表演秀。

布谷卟咕:

从蔡明亮电影知道葛兰但一直没听过看过她的作品。确实很有魅力。那个时候还可以有信仰。暗喻这点只有寻根是好理解的,其他我倒没有接收到到特别批判性的信息。这个故事的基调和政治的严肃性不太吻合,所以政治解读会有点牵强,只能被当成一般的剧情片来看吧… 整个电影的风格倒也像是大白话说了一句珍惜身边人。

子夜无人:

外表摩登的少女,却藏着一张压在匣子里的领养身契。这是曼波女郎的身世,也是这座城市的身世。她是这个寄居的家庭里唯一爱唱爱跳的人,带着曾经某张版图上被暗度陈仓的记忆,改一笔换句说辞,她的生日就可以重新过,她的身份可以继续被认可,她的歌舞就可以照样响起。她最早想象到的母亲是一道怨女的幻影,穿着旧社会的破败飘在摩登的天空;而此刻在热闹的宴厅外,她的母亲偷偷张望徘徊,只敢留一道依然幽怨的背影。

#FIFF14#DAY7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空中小姐、曼波女郎、野玫瑰

自从香港影展看了《野玫瑰之恋》后便对葛兰的歌声舞姿念念不忘。

庆幸14年在馆里看了《空中小姐》初识Grace,也庆幸葛格大忽悠总是不遗余力的力荐国产老片,要是错过了银幕上的这朵野玫瑰,我将会多么遗憾又不自知?

昨天看了《曼波女郎》,更深觉葛兰其人——眼中有星辰、心中无旁骛,因为简单、所以快活,正如片中同学母亲所言、“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愉快的人”。

遗憾也是有的,几年前香港影展放《星星月亮太阳》上下两集,那时我在MOMA做兼职,反而一部片子也没看,想来大银幕观赏葛兰、尤敏、叶枫三位电懋台柱,又是彩色片, 必定赏心悦目。

如今,似乎再也没有像Grace这样“演、歌、舞 ”俱佳、又气质不凡的明星演员了,而在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市场上,歌舞片也成了稀有物,千禧年之后,能纳入歌舞片类型的似乎只有陈可辛的《如果爱》、周杰伦的《天台爱情》和杜Sir的《华丽上班族》。虽然与美国歌舞升平的文化传统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的生活也许真的思虑过重、太沉闷了些。

曼波女郎以歌诉情、以舞会友,银幕内外的观众无不为之雀跃感动, 葛兰和她的歌舞所传递出的这种阳光、健康、青春的力量正是当下的我们需要的。

 短评

真的没有人觉得葛兰和芙蓉姐姐长得有点像吗……= =

6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哇,超现实涅~马高(margo)跳的那段好喷!

8分钟前
  • Eccentric Cat
  • 还行

天啊,葛兰妹妹学动物叫怎么这么像。暗喻太自觉了,母亲幻想一出现,骤然回归上海电影。以至于回归“重生”的段落让人感觉政治得一塌糊涂,不差但令人掩目

12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被活动搞的找来看的··

15分钟前
  • 誰|ぼくちゃん
  • 推荐

葛兰仍然是青春活力的角色形象,不过这里给她增加了一些纠结。情节蛮简单的,或者是某种隐喻吧。一是看到了方逸华献歌,还看到了李昆不瘦的时候。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是香港独有的畸形的歌舞片,以剧情推动歌舞,而不是以歌舞推动剧情。葛兰在里面有一种略显丰腴的美。能唱能跳的女星现在在香港难找,何况是在大陆?

23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葛兰的同学才艺表演秀,小资情调无关痛痒的狗血故事,平淡无奇的手法,里面有个歌手是方逸华耶,那段热舞不错

28分钟前
  • 带子狼
  • 还行

易文的故事里都算不上出挑的,完全是葛兰的个人魅力show,正如王天林的野玫瑰之恋一样。中间的孤儿生母线索莫名其妙,又夹带私货,隐喻英属时期的香港与初创期的大陆,选择令人玩味。陈厚的舞在早期那帮男星里,的确是跳得最好的。为健康美的葛兰和小野猫丁皓,多给一星,纪念那个还能肆意大跳ja ja jambo的年代。

33分钟前
  • 烈焰红唇龙
  • 推荐

洋娃娃有意思

34分钟前
  • 醋碟儿
  • 推荐

文本的叙事设置给电影学者提供了对政治隐喻可能性的谈讨。

3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愷玲啊,你現在的家,人人都知道是一個很快活的家。為什麼要弄得不快活呢?

38分钟前
  • 丽红饭店
  • 推荐

縱使電影不是最好的,但記錄了香港摩登充滿朝氣的一面,50年代女星靈動和風情,正是電懋出品魔力所在。

43分钟前
  • kayiw912
  • 推荐

领略了造星工业的强大 敢用极好的配角 叫人念念不忘;道德无涉;全盘西化的自豪

44分钟前
  • 梦见自己考第一
  • 还行

方逸华客串http://video.sina.com.cn/v/b/33151416-1433596734.html

47分钟前
  • 鹰头猫
  • 还行

跳啊跳啊,1957年的香港。繁荣异常。

51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感觉跳得那种舞有点放不开啊,那个亲生母亲到头也没有相认还是挺出人意料的

54分钟前
  • ivor
  • 推荐

曼波女郎回来了,我又看见红薇了。用实验楼电脑看的,可喜可贺。

55分钟前
  • 力荐

葛兰不算很美貌,但是很迷人

59分钟前
  • 不是我
  • 推荐

这个剧情确实真够弱了也只适合当时了,对于葛兰来说歌舞都仅限于曼波了都不算太出彩,穿插了母亲唱段和夜总会舞蹈到是显得故意了但这两段都很不错。实在不想吐槽剧情了……50年代洋装加传统旗袍真是美啊!

60分钟前
  • 了花
  • 还行

葛兰真是太曼妙太曼妙。刘恩甲这里演父亲,后来《野玫瑰之恋》演她追求者。小丁皓真是个小花骨朵。剧情线很老套,但是没有太撕扯,歌舞片用得这样时髦,在整个港片的长河都很少见,电懋更像是一个浪潮

1小时前
  • 山下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