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诗人

爱情片大陆2018

主演:宋佳,朱亚文,张瑶,周里京,郑家彬,苏艺娟,许凝,张铂辰,肖光耀,李胜,朱玮菱,宋克斌

导演:刘浩

 剧照

诗人 剧照 NO.1诗人 剧照 NO.2诗人 剧照 NO.3诗人 剧照 NO.4诗人 剧照 NO.5诗人 剧照 NO.6诗人 剧照 NO.13诗人 剧照 NO.14诗人 剧照 NO.15诗人 剧照 NO.16诗人 剧照 NO.17诗人 剧照 NO.18诗人 剧照 NO.19诗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00:28

详细剧情

  该片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末一段纠缠在岁月浪潮中的情爱故事。一心想当诗人,改变命运的李五(朱亚文 饰),幸运地遇见连自己气味和影子都痴迷深爱的陈蕙(宋佳 饰),两人因爱而疯魔。一条毛裤,抵不过喧嚣现实地裹挟和撕扯,才华与情感凋零枯萎。爱亦成“毒”,有无解药?

 长篇影评

 1 ) 感想

我真的很喜欢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又有点黑色幽默的风格。幻象,现实,历史交织在一起。循环的结构给人一种梦中梦的感觉。大广角镜头加长镜头给人眩晕感。整体内容上就是个人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缺失的焦虑还有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男主出于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赞美自己国家有灵性的,深远的历史与文化,另一方面他又畏惧渴望逃离这片土地充斥着的饥饿,暴力,死亡。他厌恶美国那些精英分子对自己民族的歧视,可是却要去领取他们颁给自己的奖项。他想要用影像去控诉那片土地上的人所遭受的苦难,但呈现出来的结果仿佛就是资本在消费那些人们的苦难。男主不断的在精神世界中探寻过去与历史寻找内心的归属。最后的镜头与开头相呼应。我没有太看懂,个人理解是在开始他不断的脱离大地又落下,是他直面这片土地的失败。而最后的镜头他脱离地面,影子慢慢消失不见,仿佛是他终于释然超脱,他的灵魂永远盘旋在这片土地之上

 2 ) 拉美不属于看客

私人情感与族群离散交叠,摆荡于南北美大陆间的墨西哥移民。第一人称视角发散出光怪陆离的世界,人与物在长镜头、广角镜头中边缘畸变;碎片化无意义事件的虚假编年史映射于碎片化、虚实交织的结构实验;内容层面对革命领导权、阶级壁垒、文化霸权的反思,诗人以修辞随意抓取,以诙谐的舞步挣脱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宏大的共同体妄想。

娱乐时代大众的猎奇欲膨胀到极致,在日常生活吹响意识形态之战,情感还原成情结,爱欲被降格为欲望。电影被还原成素材和技术,导演被还原为过去导演的总和——“有费里尼的影子”,“有塔可夫斯基的影子”,“有佐杜的影子”,“有阿莫多瓦的影子”……他们看到了费里尼的狂欢节,看不到拉美的亡灵;他们看到了塔可夫斯基的乡愁,看不到冈萨雷斯的乡土;他们看到了佐杜的意象,看不到南美的阴影;他们看到了阿莫多瓦的红与绿,看不到墨西哥的红与绿。该死的还原论!无耻的看客。

失落的弥撒,借来的神。肉身已死的幽魂飘荡在一个无人死亡的衰败之国。被割裂,被低度开发,被回忆否定回忆,被人民否定人民,拉美不属于叛国者,不属于革命者,不属于政治家,不属于无产者,不属于爆炸文学,不属于诗人之血。最后,我们还是不知道父母第一次做爱时唱的那首小曲的名字。

 3 ) 母国与彼国,此生与来世

电影 Bardo 开篇有一个挺吓人的镜头:女人分娩不顺,从病房沿着长长的走廊走出来找她老公,身后拖着长长的脐带。二人发现,老公拿把剪刀草草将脐带剪断,然后搀着老婆缓缓离开……但身后依然拖着脐带。
这是Bardo无数个超现实桥段中的一个,这些桥段决定了亚力克山德罗·伊纳里图的这部新片,并不是一部靠剧情驱动的电影。驱动电影的,是一种意识,有时清楚有时纷乱,大部分时候超越现实。
就好像电影里刻意安排的对白:“他们说墨西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思想状态(state of mind)。
思想状态只是表象,电影探讨的是去国怀乡的知识分子对墨西哥这一母国身份的疏离,以及他近乎绝望的寻找。自由派记者、纪录片制片人Silverio记录墨西哥社会的种种沉疴,因此在西方和知识分子圈子里声名鹊起。但他在媒体采访和获奖庆功Party上,却完全失语,只字说不出口,因为他已陷入了一种身份危机。
困扰他的,是殖民者屠杀原著民,美国鲸吞墨西哥领土的历史,是大批难民逃向美墨边境的现实,以及美国资本对墨西哥进行经济侵略的未来(亚马逊收购墨西哥Baja California省)。
然而抛开这些国家间的纠葛,Silverio 已经居家移居美国,生活状态与他那些非法移民老乡们判若云泥,直到有一天连海关官员都说他不能把墨西哥叫做“家”,震怒的他其实明白,自己已经成了一名外国人,失去了与祖国的联系。但他与祖国的联系,又如那条被剪断又一直拖在地上的脐带,似断非断。在历史和现实中挣扎的Silverio其实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所幸中风前的他已经与家人和解,也完成了很多“放下”。他和太太将未出生的孩子还给大海,微小的y婴儿游向大海,这个有力的意像,正隐喻着他与过去的和解。
弥留之际的Silverio从病床上起身,出门走进另一个世界。他将家人留在身后,一个人走向茫茫的旷野。
而这旷野,正揭示片名Bardo的含义 —— 佛教里处于现世和来世轮回之间的那个场域,有译为“中阴”。中阴或中阴身,是此情境与彼情境之间的过渡,是极不确定的存在状态,正如主人公在母国与彼国,此生与来世之间的那种虚空。
所以Bardo这部电影,根本不应译为《诗人》,而应该是《中阴》。Bardo 是墨西哥导演亚力克山德罗·伊纳里图的最新力作,他的《巴别塔》探讨文化间的隔阂,《荒野猎人》又将目光聚焦个体的精神状态,为他赢来业界盛名。
估计是从此以后,他感觉自已可以“放下”了,开始真正为自己拍片,这才有了这部既有些自传色彩,又能让人看到费里尼风格的Bardo。
(这段戏像极了《八部半》) 当然伊纳里图向自已内心世界的回归,又让人想到同是墨西哥导演的阿方索的那部《罗马》。也许每个创作者,或早或晚,都会回到自已。
Bardo是部相当率性(也可以说是自负)的“私人电影”,自然评论两极,毁誉参半。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没有故事情节,只有各种亦真亦幻的隐喻,自然会被人批评为沉闷而炫技有余,但其实如果能get到伊纳里图希望表达的主题,电影还是相当耐得住琢磨。但作为中国人其实也不可能对人物的身份危机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不是墨西哥人。这部片子反过来倒引发一些慨叹:有多少“去国”的中国人,而华语电影却没有真正将镜头对准他们身上的文化冲突和身份危机,对准那条拖在身后的文化脐带,更没有作品能直击中国人民族身份的膨胀或萎缩。在文化表达的一片荒芜之中,看Bardo这样电影,最多也只是隔个岸,观个火而已。

 4 ) 写四张图像

一、

影子纵身一跃,像一颗子弹般滑过了平原,越来越淡,直到融进了沙子里。

风吹打着这具一时间腾空的身体,裹挟着它深长的喘息,向上飞升。与此同时,平原的边际不断地延展开来。你看到:沙子被太阳洗刷得泛白,隐约透着青绿,平整得像刚刨好的木板。土黄的灌木一株又一株,小心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有条不紊地随着大地的扩张而扩张。它们拉长的影子像一根根指针,投向隐匿在尽头的磁极。

在这场无休止的扩张中,越是远去,图像就越被压缩:灌木们汇聚成密密匝匝的小点,又混着沙土升腾作薄薄的迷雾,虚化了地平线。薄雾向上,悬着一串山脉的轮廓,但很难想象它们在一丝不苟的灌木丛间能讨来分寸落脚之处。这是一片自洽的地貌,宽广无垠,又一成不变。唯一指明方向的还是背后斜斜打来的日光。它(处于图像边缘)的两端在镜头的牵引下垂坠,画了一个缓慢的弧,似乎在昭示着四方边界终归的触碰和消融。在滑翔时不断向前奔腾的景观,不过是走马灯壁旋转的影子,不断地自我更替,在遗忘中求新。

二、

查普尔特佩克城堡被茂密的绿植簇拥着,镶嵌在山顶,棱角分明像一枚新鲜切割的宝石。踩着土巴号欢快的吐息,士兵们像一片片雪花,一时间纷纷落在了露台鲑鱼色的地砖上。“美国士兵”身着天蓝色的制服,头顶白金的假发,腰间扎着一段鲜红色的布;“墨西哥士兵”的制服深蓝,红线裱上了袖口、领子、军帽还有裤腿两侧。他们飞快地发散到了城堡的各个角落,短兵相接,四面八方指的都是步枪,火药声闷在铜黄的曲点里,飞梭的子弹划破了空气。

“美国士兵”端来长梯,从花园架上了露台、钟塔。石筑的结构松垮下来,仿佛簸箕里盛着的一个小土堆,抖了两抖便被匀平了。士兵们像分子般随意地浮动在被贯通的城堡里,直到一个接着一个地,永远静止在景观中。

三、

西文里欧在过世的父亲面前变成了孩子。二人站在空荡荡的厕所中央面面相觑,洗手池顶的暖光和小便池顶的冷光在鞋尖相指的中点汇聚。父亲伸手轻抚儿子的侧颊,又好似想要托住这枚苍老又愈发沉重的脑袋。它杵在西文里欧纤小的身体上,像玩具剑玉里的圆球,好像随着手腕一抖就会应声而落。

在脑袋重量的压迫下,身体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仿佛只是维持原位就已经占去了它全部的精力。西文里欧抬手搭住了父亲的小臂,再松开,任其绵绵地垂坠在身体两侧,和腿连成一条笔直的线。当西文里欧转身迈向小便池时,他的身体摆动得顺滑又缓慢,像是是被抽了帧;他的脑袋则生硬地跟随着领口的牵引而滑动,不动声色地调试着大小。

四、

西文里欧缓缓走在路中央,经过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熟透了的香蕉堆成一座小山。他犹如在一幅霍普的画里,建筑被阴影镂空,街道上也留下一条锋利的、明暗交接的折痕。路灯都熄灭了,门窗里是一片死寂的黑,那么光是从哪里投来的?热烈得足以烙下分明的影子,却又阴柔得点燃不了四处的颜色。几颗稀疏的星星探出云里,似乎也在为自己点点的光芒而讶异。

 5 ) 表现形式抽象,但内容并不空洞,是一部好电影。

“别忘了,西尔维尼奥,别忘了你来自何处,还有你遇到我之前的身份。”

“哈哈哈哈······”

“你在笑什么?”

“在笑你如此笃定的态度,你自信得仿佛在做新闻报道一样,可惜你的心胸与视野如此的狭隘,你的艺术才能也如此的平庸。我还笑你愚蠢的民粹排外主义,还有你致力于一个公开羞辱他人以及纵容网络暴力的行业——一切以点击率至上,还冠之以名什么新的商业模式。

路易斯,我成为了如今的我是因为我远离了你、这里,还有电视台。

看看你,肤浅,刻薄,并且以此为荣,你就是一个小丑,在社交网络上讨要点赞,然后和自己的支持者们招摇过市,和总统的朋友们一起聒噪个不停,推行肤浅的流行的文化和愚蠢的行为,你是当今新闻工作者的完美代表,路易斯。一个肤浅的主持人,却热衷于鼓吹自己的看法,是你这种人让我们丢失了真相。一边去吧,跳你的舞去吧,我不想再跟你废话了。”

电影的头部确实有些抽象和虚无,我一度都想放弃看这部电影了,后来看了一下豆瓣的影评还不错,就继续看了下去。不得不说,这段对白设计的真是精彩,看到这里我突然提起了精神,发现这部影片虽然表现形式很抽象,但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不虚无。而且,虽然本片是一部墨西哥电影,但每一句话都能让人联想到国内,哈哈哈哈哈。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通病,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以前,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发布一条能让大众瞩目的信息其门槛也变低了,人们的认知更容易被不符合事实的事情影响。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流量至上的各种新媒体之中,甚至还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集团利用,哈哈哈,悲哀啊,哈哈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新秩序,拜托大家快点打一仗吧,把问题彻底解决了,谁赢谁说了算好吧,😂。

 6 ) 全片广角镜头意图明显,却没有必要

中风后的幻觉,一场归乡之旅,移民、准移民、非法移民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之间的纠缠,本质上是种族片。

全片采用广角镜头,在个别狭长的空间中增强了运动感和纵深感,但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除了强调非现实场景、非正常拍摄之外,当是极其失败的尝试,一句话:意图明显,却没有必要。

但好在本片存在着几个不可多得的设计:不愿出生的新生儿、似梦似幻的精神废墟、失准且失焦的历史记忆、撒骨灰、持O1工作签证的著名墨裔纪录片导演与持O3签证的家人入境美国时被告知这里不是他们的家、伴随迅速陨落的太阳,修士和将军对墨西哥城满街heng尸报以漠视……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马孔多广场Tu杀之后,从运尸车厢里爬出来的人,回到了转眼便寻不见任何Tu杀迹象的马孔多……拉美大陆果然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沃土啊。

总体而言,尽管某些意象处理得过于简单直白,但既然此片拍出了大师的排面和气质,也赋予了足够的诗意,那么我倾向于还是要给四星。

 短评

大银幕。伊纳里图装过头了,虽然有一些局部拍的也确实不错,但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拔尖作者在那儿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从开场第一个镜头就骚气满满,那个长镜头就是一个完全不可能被“拍摄”之镜头,唯有在游戏中才能够被生成。这片应该对标他自己的《鸟人》,《诗人》里的伊纳里图虽然更加从容了,但也更自负了,能留下的只是“卖弄”的姿态。再找不到曾经看《鸟人》时的那种兴奋与喜悦了。坐在第三排看巨幕上的各种广角和仰拍倒是会有VR般的沉浸式体验。可能这就是伊纳里图的[痛苦与荣耀]吧。#LFF# 大银幕一刷2022.10.8号@OLLS / 大银幕二刷2022.10.10号@RFH

9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还行

私人化电影永远免不了导演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拧巴。画面是美的,超现实内容也很有趣,虽有不少模仿痕迹,但结果却有点言之无物的花哨。就像,我可以接受美女撒娇,但美女哼哼唧唧两个半小时多少还是有点没完没了。越到后面越味同嚼蜡,最主要的是,我对导演自己的归属和身份焦虑实在是不感兴趣。。。

10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9.3分 #2022年度最佳# 这样一部电影,我是看不出“油腻”的。它是极通透的。尽管它多次戏谑着人的目光之短浅、生命之狭隘…等等现实命题,而其本质却是极浪漫感性的。AGI并没有拿它评判曾经的自己,因为单凭怀旧决拍不出如此深邃的作品。他是在自比现在的自己,并展望可能预见的未来。无数难以解答、也许不需解答的问题,都被他通过这一个个“自恋”——我更愿意称之为“自信”——的镜头展现给观众。且是一次精准的传递。这是一个电影人最幸福、最值得自豪的时刻,亦是一位观众最不该刻薄的时刻。

13分钟前
  • LydiaTár
  • 推荐

伊纳里图嗑到假药了吧?

18分钟前
  • 🫥
  • 还行

伊纳里图野心很大 要拍独属于自己的八部半 然后他也做到了 奇想 诗意 梦境 对话 前半段每句都是影射自己 但又影射他眼中的社会 我是带着检阅西科塞斯的下班后的心情来检阅他之于这部电影 于是对导演更多共情 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希望影片执行出来的效果是导自己想要的 导终于够有钱有名可以为所欲为了/电影看多最大的好处就是 再也不会觉得任何一个导演自恋了 反而觉得观众永远都有中途离场的权力 评论一堆说导演自恋的 自恋其实是个自反力极强的词 当你说影像自恋的时候 想想导演凭什么迎合你/village east by angelika

23分钟前
  • 巧比
  • 力荐

# 79威尼斯# 冈萨雷斯从不会让影迷失望,三个小时像是一首戏谑荒诞却又充满人文情怀的赞美诗,大幅奇幻长镜头加上触目惊心的远景群像令观者和人物一起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遨游,通过和上一代以及下一代的对话揭示出绝对的真理:再成功的人生也只是无意义事件的累积

27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推荐

态度严肃,结构严谨,批评与自我批评严厉。既有艺术,又有思想。 很多隐喻和象征,neo魔幻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之集大成。这次不追求一镜到底改追求转场,真假虚实切换得如梦游仙境。开场大家还能笑出声,后来越来越沉默,一颗心渐渐斑驳。虽然很zz,但背后大家与小家的家园情怀又令人潸然泪下(我和身边的小姐姐都流泪了😭)海报是男主人公的漫步,精辟!虽然大男主电影,但女人并不隐形,6位重要女性配角处理得极为精妙,甚至可看到对《罗马》的致敬。爱导演!希望墨西哥越来越好。🥺

30分钟前
  • Q影誌
  • 力荐

#79thVeniceCompetition#其实多多少少还透着点导演倒胃口的油腻自恋,但这个华丽炫目的场面调度和场景设计看起来实在太享受了。在伊纳里图身上看到了费里尼/库斯图里卡/姜文类导演那种基于强烈才华自信而溢出屏幕的影像激情。男主和老婆那段极其精彩的室内追逐戏毫无疑问是我全年看到的最佳镜头。

31分钟前
  • Heathcliff
  • 推荐

今年很多电影给我的感觉:就这点破事至于拍成电影吗?

34分钟前
  • 寇国威
  • 还行

1.伊纳里图最个人化也最宏阔博杂、如梦似幻的作品,继承了独属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及对时空的超现实处理,结合[鸟人]的跟拍运动长镜,配乐极佳,视听与情感上都登峰造极,值得多次重温。2.一如片名“中阴”,影片内核即身份认同与多方面游移纠结的中间态,功成名就重返故土后受到奉承敌视交织的矛盾对待颇似[杰出公民],而难以割舍的早夭之子与男主契如[生死停留][穆赫兰道]的状态更令中有/灵薄狱式的体验贯穿始终。3.硬塞回子宫&被轻柔掬抱后飘游回大海的婴孩,如此诗意而动人的告别式,死生合一,满怀爱怜。4.悄悄穿越的房内追逐打闹戏,融欢乐与疑惧于一身。5.4分半舞厅长镜,肆意至极。6.超现实声音运用:有声心里话&无声怒骂。7.无人死亡的衰败街头,群演尸山。8.妙绝的弥留之境:黄沙侵入,残破灯柱,黄昏作别,白日飞升。(9.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通篇尽是费里尼和塔可夫斯基的痕迹,主题上也是《八部半》和《镜子》的延续,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又有佐度洛夫斯基的身影,珠玉在前又不知节制,让人无比疲惫。在这个年代,宏大叙事和诗电影已经失去它们曾经纯真的含义了,再精美的场景和昂贵的开销也不可能重现它们第一次出现的饱满,因为它们与太多的影史相关。

41分钟前
  • 白斬糖
  • 还行

跟着情绪进入一个男人的意识和思维,只要跟着他就能感受到他的一生。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所有移民都是失去祖国的流浪者,在去国与怀乡的现实自虐中提取诗意。“诗人”是AGI自怜自艾的魔幻现实主义,它的画面是精致的,运镜是一流的,但创意是陈旧的,像无数nostalgia电影的融合体。幸好174分钟被重剪了,否则我真的会谢...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比《鸟人》更魔幻,前半段睡了,后半段沉浸了。对于我这样的伪影迷来说,既然要熬两三个小时看导演的私人影像,那我宁可看广角拉满到处隐喻全程炫技的魔幻主义,也好过看完只剩下黑白二字的《贝尔法斯特》。

51分钟前
  • 张北以北
  • 推荐

5.1 佩服拿着美国资本使劲怼美国,也喜欢一些沉浸式的多人长镜头,但。。。。。整部电影的自恋味都快溢出来了,高投资下的伊纳里图完全迷失了自我,将无法产生联系的社会背景和私人生活硬生生挤在了一起,一番花里胡哨却撇不见半点真情,各种文本乱塞如此臃肿不堪又满是废戏,全是符号,没有内容。还有,真别再说什么“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八部半》”了,绝大部分时候都像本片一样庸俗得没法看。

56分钟前
  • KID Y
  • 较差

是不是每个成功后的导演都要把当年没有展示过得任性拿出来折磨一遍普通观众?虽然摄影美术导演调度样样精致,但真得很视觉疲劳啊。

58分钟前
  • 黑白灰
  • 还行

伊纳里图完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戏里面家人的每一句诘问都正中要害:“你有多久没有到街上去走走了?”于是主角到舞台一样的街上去走进了另一场魔幻装置艺术,这种失控的炫技比比皆是。导演面对身份政治并没有表达出新鲜的东西,他的境遇或者有尴尬,但无限放大使自己成为受害者简直是这类导演的通病;面对墨西哥的文化与本土的故作思考也是悬浮的,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普通人,在富人区的顶层游泳池里面能思考出什么本土的东西来?于是梦境变成了彻底的虚妄,生死变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上流人士衣锦归乡就不要强行赋予什么文化意义了,这些年,导演们的自恋回望还看得少吗?2.5.

60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伊纳里图已经在标题上给了提示“虚假的时间线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与梦境或者潜意识完全交融在了一起,时间串联的是叙事,却不是真实。整部电影是一个的一连串心灵剧场,剧场和剧场之间是迥然不同,但二者之间的衔接却又如此的顺理成章。伊纳里图然几百个观众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做了一个共同的梦。

1小时前
  • 留白
  • 力荐

昨天最喜欢的放映,也是最难下笔的。诗人的旅途,少数真理的虚假编年史,从题目开始眼花缭乱,画面颜色铺满,半真半假的叙事中,观众仿佛乘坐奇妙太空过山车一样,思绪飞扬。意象和画面剪切绝妙,房间和妻子游戏那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环环绕绕,恍然间会让我想起百年孤独,和读百年孤独时那种云山雾罩却欲罢不能的感受。也有很多趣味性的片段类似韦斯安德森的观感,轻快,自如却暗藏隐喻。可以感受到导演漫长一生的种种哀乐和羁绊(就是三个小时人坐傻了)(不过没关系)目前主竞赛里比较看好的。

1小时前
  • 许多熊
  • 力荐

My own private Mexico。自由。

1小时前
  • 99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