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何处是我家

剧情片德国2001

主演:茱莉安·柯勒,梅拉布·尼尼泽,Sidede Onyulo,马蒂亚斯·哈比希

导演:卡罗莉内·林克

 剧照

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2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3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4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5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6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3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4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5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6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7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8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19何处是我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20:28

详细剧情

故事开始于1938年,即将爆发的战争阴影笼罩着每一个犹太人。为了避难,沃尔特(米勒·尼尼兹 Merab Ninidze 饰)带着妻子杰塔(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hler 饰)和女儿雷吉纳(莉·克卡 Lea Kurka 饰)远赴非洲大陆,希望能够在那里躲避战火,开始新的生活。   刚开始,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让杰塔感到十分不适,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她将怒火和怨气全部发泄在了丈夫身上,夫妻两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岌岌可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二连三发生的意外,杰塔渐渐习惯了充满了辛苦但也洋溢着幸福的生活,亦懂得了珍惜眼前人。而年幼的雷吉纳更是融入了异域文化中,还在当地结交了许多好友。战争结束了,一家人的去留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长篇影评

 1 ) 处处都是天涯

 
    电影《情陷非洲(又译作无处为家)》,讲的是关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故事:1938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开始不久,一对德国犹太夫妇:沃尔特和洁蒂,带着他们五岁的女儿蕾吉娜远走他乡,来到陌生的非洲大陆谋生。他们在肯尼亚的农场住下,从此开始了一段艰难的适应过程。这里不但有着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东非文化,还有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贫瘠的土地,完全远离了现代文明。夫妻之间也因此常常引起不和。倒是小女儿蕾吉娜乐得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很快适应了这片乐土。二战结束,一封来自祖国故乡的来信让丈夫欣喜若狂,他们可以回去了,可此时全家人都已习惯并且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2000年前,犹太人要杀耶稣时都疯狂而亢奋地喊道:“让流这个人的血的罪都归与我们和我们的子子孙孙身上吧。”他们实在没有想到,到后来,他们及他们的子孙真的被“在万国之中抛来抛去”。于是,对于沃尔特一家来说,每一处都不能是家,都只是天涯;他们到每一处都被看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人。
    因为是犹太人,希特勒逼迫和杀害他们;在肯尼亚,他们又因为来自敌国德国而被逮捕;蕾吉娜在肯尼亚的学校读书,校长带领学生们祷告时,先要求犹太人站出去:因为犹太人杀死主耶稣;二战结束,参加了英国军队并作战的沃尔特却仍执意要回德国:因为他认为“英国人不会喜欢我们”;那么,回到德国,新德国人会喜欢他们,会邀请他们去家里聚会吗?沃尔特是带着要做律师的梦想和渴望回去的,可这梦想能顺利实现吗?谁也不知道,他们一家登上了离开的列车,只见广袤而荒芜的肯尼亚大陆从列车窗口渐渐飘向了远处。这些遭遇,可以看到从种族、国家、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他们都排斥犹太人:“他们”是谁呢?是德国人、英国人,是侵略者、反抗者,是学生、校长……
    沃尔特先生一家实际上就是整个犹太民族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转辗就是整个犹太人的流离,他们的悲苦也就是整个犹太人的哀恸——没有人接纳他们!每一次短暂的安定后,总有一个彻底的连根拔起随之而来。种族、国家、宗教,几乎从每一个角度来看,犹太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局外人。电影里没有任何直接呈现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的迫害和屠杀,也没有一处直接展露了犹太人遭受的折磨和杀戮——但逼迫带来的无处不在的混乱,始终在这个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心里翻腾,即便他们远在非洲。
    无处为家,那么怎么克服和这世界的分离呢?有一个影评家针对这个电影说了一句话:“通过一个小家庭学习爱的故事,来检视整个大时代的动荡”。是的,只有通过学习爱去克服那一切,在爱里面寻回那种归属感!
    洁蒂对肯尼亚恶劣的环境及非洲土著表示厌恶和歧视时,沃尔特气愤地说:“你和德国那些我不喜欢的人一样!”家庭被政府当局放逐时,夫妻间的关系也起伏不定,洁蒂甚至还几度出轨。蕾吉娜曾质问母亲“那和胥金睡有什么好处?”也对父亲回德国的决定表示“我讨厌雪!”然而,最后他们都在对家庭的爱中归回了,当一家三口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那就是心灵归回带来的安详和温馨。另外,还有这一家对非洲大地和那里的人表示出来的爱,刚开始时,他们对肯尼亚的环境和人都是感觉那样的格格不入,当他们没有偏见,没有自己编织起来的优越感时,他们也能与当地人快乐地往来,他们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那快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电影的末尾,在离开肯尼亚的列车上,洁蒂对一个卖香蕉的非洲妇女说:“可是我没有钱买,我穷得象一个猴子。”非洲妇女送一个香蕉给她并笑道:“那就送一个香蕉给猴子。”洁蒂接过香蕉,另一只手搭上非洲妇女的手背,然后灿烂地笑了,背景是非洲大地上灿烂的夕阳,这是一个温柔得几乎叫人要哭的场景,也是整个电影里最光亮的时刻;尽管洁蒂在德国的雪景里也笑,却显得有些无奈,遍野的雪也只显得阴暗和低沉。
 电影里的人物都刻画得极生动,固执、理想主义的沃尔特,渐渐丢掉偏见和贵族习气的洁蒂,善良、聪慧得象天使一样的蕾吉娜,那个忠心、大度并不时说出一句极睿智、有洞见的话的厨子欧瓦……闭起眼睛后,似乎可以感觉这些人物就在头脑里舞动着。
    好像写得挺乱的,一方面这个电影的容量是很丰富的:犹太人的命运,用一个家庭的生活来表现纳粹时代的动荡,家庭成员相互间的爱,非洲原始的生命力量的浸染,这些都是些大家伙,我可能说不清楚的。另一方面,我自己最近心里也比较乱——或许,我应该从电影里那些人身上学习点什么。

 2 ) nirgendwo in Afrika

朋友借给我这部影片已经近半年了
一直没有什么兴致去看一部那么承重的影片
2007年的第一天
苏州下雨
似乎比较适合做一些承重的事情
于是
翻箱倒柜的找出了这张片子
何处为家?
当初借这张片子的原因很简单
只是想听听德语影片
好让自己不是那么轻易的忘记德语

在德国生活了近5年
当看到主人公面对去留的时候
想到了自己当时离开德国的情景
何处为家?
走的时候
我想我也很“穷”的吧

 3 ) 情陷非洲

犹太人与二战的话题在电影中已然被提及太多次了,但真正的杰作总会用自己的讲述方式让观众享受一场心灵体验。其实在这部片子中种族屠杀的主题已经被极大地弱化了,只是从时而电波中了解到彼岸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悲剧。有一个影评人说得很好,这部片子是“用一个小家庭学习爱的故事,来检视大时代的动荡不安”。远离了原来富足美满的生活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这样的婚姻自然会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危机。只是在一次次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后,他们才更加发现对方的不可或缺和相互间关爱的可贵,这样的故事总是足够煽情。当然这里的爱,不仅仅指的是一家三口的福祸相依,更多的是讲述一种超越人种和文化的博爱。犹太人在德国遭到歧视,而到了非洲他们又歧视黑人,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居高临下的虚荣心和优越感。而只有天真未凿的小女孩能够毫无偏见地融入完全不同的文化当中。最后是一场意味深长的对白,黑人妇女从火车外向女主角兜售香蕉,女主角说自己穷得像一只猴子一样,黑人就说那我就送一只给猴子吧,两人相对会心一笑。这种施舍双方角色的颠倒,意味着相互间文化的深切认同和一种宽容平等精神的确立,这样的场景每每令我感动不已。

 4 ) 无关战争

    视角独特,没想过能把在纳粹迫害下的犹太人的生活表现的如此别致与奇特,看似荒凉野蛮的非洲大草原却荡漾着别样的温情体验,主人公赖一家没能在自己的祖国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对生活的感恩,却在为外人所不知的另一片土地上寻到,当皮肤黝黑的非洲人群中赫然冒出本来因为文明进化可以过上好日子的一两个白种人时,你会发现所谓世界进步,文明开化的结果原来还是让人不得已回归到人类“原始野蛮”的境地,也许文明越发达,造成的后果就越明显越恶劣。
    有意思的是赖和他的妻子在对待移居非洲的态度上,开始妻子因为忍受不了非洲荒蛮的生活要回到德国去,她对黑人厨师阿乌的态度也让丈夫不满,他甚至提醒她,她的这种态度和那帮泯灭人性的纳粹分子一样让人不堪忍受,经过生活的历练我们终于看到后来的仙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坚强起来,而且对这片土地滋生出了依依不舍的感情,当战后可以回归家乡时却是一家人中最不愿意离开的那一个,这固然包含纳粹余孽没有扫除干净的顾虑,但我更愿意相信她是真正爱上了非洲,爱上了与原先在德国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就像那里的女人们可以不用穿上衣,大摇大摆的在外面走路,一切都是透明直接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猜疑,妒忌与毁坏,因为人和人之间本没有什么不同,肤色,宗教,习惯的差别都不能弥盖人性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这种感觉最大程度地体现在赖的女儿身上,她从小就被带到非洲,接触到的小伙伴,小动物都是自己以前没有遇到的,与她的爸爸妈妈相比,她是更容易被异质文化改造与重塑的对象,可以说也正是她教会了妈妈如何尊重非洲人民的原始信仰与他们简单但丰富的生活,第一次妈妈还不准她去观看村民杀羊祭山的仪式,她没有听话,和阿乌悄悄的去了,多年后的第二次杀牛祭祀,妈妈甚至穿上了早就束之高阁的晚礼服和她一起去观看,当她们围坐在当地人欢歌起舞的火堆旁时,我欣喜的看到这帮无缘无故被自己国家驱逐的人们在非洲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找到了精神上片刻安宁的归宿。
    可这终究是暂时的,最后他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正如赖希望的那样,战后的德国要靠那些活着的人们去重建,那么从非洲大地上吸取的生命中的精华养分能支撑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中完成使命么?对于这一点,我坚信。

 5 ) 那我就给猴子一只香蕉吧

中国电影最接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时候是1993年,当时才拿下戛纳影展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和才拿下柏林影展金熊奖的台湾电影《喜宴》双双入围,所有华人世界一片激动,认为华人电影终于要第一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结果揭晓后却是西班牙的轻喜剧《四千金的情人》得奖,一片激动顿时变成一片哗然,陈凯歌导演当时还忍不住骂了该死的“美帝”。中国电影最近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在2002年,代表参赛的作品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这部大成本、大制作的武侠片并没能接续台湾导演李安借由《卧虎藏龙》在2000年创下的辉煌,最终败给德国女导演卡洛琳-林克的《何处是我家》。对于中国电影前次在奥斯卡奖上铩羽而归的结果,让人颇不以为然,不过后一次的败北,争议就小多了,《何处是我家》确实有它过人的地方。

《何处是我家》的导演卡洛琳-林克是影史上第二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女导演,这部大时代/小人物类型的作品改编自犹太裔女作家斯蒂芬妮-茨威格于1999年出版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故事讲述一个犹太家庭在纳粹期间移民到非洲肯亚的经历,时间跨度涵盖整个二战期间,由1938年延续到1946年。从故事框架可以看出来,犹太人与德国纳粹之间的恩怨是影片的主要内涵,不过《何处是我家》看问题的视角很特别,它从一个犹太家庭在肯亚的日常生活切入,透过三个家庭成员们在新世界和大时代的适应过程,投射出偏见无所不在的现实困境,以及唯有爱与宽容才能让生活继续的事实。虽然《何处是我家》所站的思想高度很高,但叙事起点却很平实与中庸,虽然当中试图呈现的立场冲突很激烈,但表现方式却很温和与宽容,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故事主角是一个犹太家庭的三个成员,父亲、母亲与一个六岁的女孩。他们虽然是犹太人,但自幼便生长在德国,无论生活习惯和自我认同都更偏向德国人。当二战的脚步越来越近时,身为律师的父亲不顾众人的反对率先移居到非洲肯亚,其后又将妻女接出来。其他家人此刻还因为乐观而继续留在德国,谁都料不到彼此将就此天人永隔。

影片中的母亲本来以为自己只是到肯亚度假,哪知道从1938年踏上非洲的土地开始,一家三口便不得不在此落脚、从头开始建立生活。影片中的父亲倒是一开始就体认到必须努力适应新环境,但律师出身的他,并不像《远离非洲》里的男主角那样,拿起猎枪便能打死狮子,事实上,这父亲连拿起铲子都不知道如何挖土,身上也没有可以买下整片农地的资金,甚至买肉给妻女吃的钱都没有。他只好为一个白人农场主打工,垂头丧气地从零开始学起。

至于片中的母亲,也不像《远离非洲》里的女主角那样,挽起袖子就能呼风唤雨,她是个典型的娇生惯养白人女性,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第一次看到皮肤黢黑的当地人时,差点没惊声尖叫,在吃了一顿又一顿的玉米杂粮后,便开口嚷嚷着要回德国。但是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回国根本不可能,她只能颓然地面对现实。即使如此,她还是拒绝学习当地语言、拒绝融入当地生活。为此,丈夫曾经愤怒地责骂她,“你和德国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一样”,于是两夫妻的感情便日渐疏远。

这一家三口中,完全适应当地生活的是小女儿,在抵达肯亚、步下火车的那一刻,她便毫不犹豫地抱住那个陪同父亲一起来迎接的黑人厨子欧瓦。当父亲操劳地下地工作、母亲在家唉声叹气时,她则跟着当地的黑人小孩到处玩耍,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当地的语言。一个白人小女孩混在一群黑人小孩当中,不仅彼此都感受不到丝毫隔阂,当地其他的黑人成人们也都很快就接纳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一家三口在肯亚头几年的生活就在窝窝囊囊中展开。在此之间,家乡那头传来的消息却让人害怕。亲人寄来的家书数量越来越少、篇幅越来越短,当中的语气也是越来越绝望。他们先是遭到行动限制、接着被驱赶集中、然后就是被送往波兰。荒谬的是,当亲人们因为犹太血统而在欧洲那头遭到德国人迫害时,肯亚这头的这一家三口却在英国与德国开战时,因为拥有德国国籍而遭到英国殖民者逮捕。

在遭到逮捕后,一家三口被硬生生拆散,父亲被关进男性俘虏营,但因为英国在当地没有独立的女性俘虏营,母亲和女儿就被送到当地一家酒店与其他女性俘虏集中在一起。在路上时,母女两人始终恐惧不已,但抵达酒店后却发现,那里竟然准备了各式丰富的美食。英国军官为此责骂酒店经理,指明这些人俘虏的身份,没想到黑皮肤的酒店经理却严正地表示,来我们酒店的就是我们的贵宾。这句话着实讽刺了英国殖民者无情对待当地外国移民的方式。

亲人遭到纳粹迫害、自己遭到英国人逮捕的悲惨经历,让影片中的这对夫妻发生彻底的改变。首先是母亲终于面对现实,她放下女性的柔弱身段,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换取丈夫的自由。当她带着女儿回到家中时也不再唉声叹气,而是卷起衣袖下地耕作,也开始学习当地的语言。当丈夫重获自由后,他毅然地加入到英国军队中对抗德国,他不再自私地逃避,而是挺起胸膛为自己的族人奋斗。如果说历史给犹太人带来许多教训,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终于,德国投降了、战争结束了。当父亲从军队中退下回家时,母亲已经独立撑起一片庄园。只是亲人们惨死于集中营的消息在此时也陆续传来,为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悲伤。让家人不能理解的是,丈夫竟突然决定要回德国从事司法工作,他说国家重建需要他。妻子当然是愤怒至极和坚决反对,她没法压下内心对德国人的仇恨与恐惧。女儿也不想离开肯亚,倒不是因为对仇恨和恐惧,而是因为她太爱这里,太爱那些和自己一起长大朋友,太爱那个一直照顾和陪伴自己的黑人厨子欧瓦,以及始终不离不弃的老白狗。

原本父亲是要单独离开的,但是当他才出发没多久,就发现一大群蝗虫来袭,他立刻掉头,赶忙冲进农地里帮着驱赶蝗虫。除了妻子外,周围的当地人也都赶来拼命帮忙,最后才保住了部分的庄稼。世上确实有坏人,而且是很坏的坏人,但大多数人终究还是好的,不管种族上有多大的差异,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在危难来临时伸出援手。这样的体悟让妻子重拾对人性的信任。此外,当她站在农地里绝望地赶着蝗虫群时,一抬头却看到本该已经离去的丈夫在另一头拼命挥打,这种共患难的感动也让她不愿割舍夫妻间的联系。于是一家人一起踏上回国之路。

■《何处是我家》有一个非常可爱又非常美好的结局。当一家人乘坐在火车上时,一个当地的非洲女人在窗外对着母亲兜售香蕉,母亲说:我没钱,我穷得像一只猴子。结果这个非洲女人递了一只香蕉给母亲,她说:那我就给猴子一只香蕉吧。之后两人就都笑开了。

相比于《远离非洲》,《何处是我家》里头的人性更为真挚动人,没有高高在上的白人、没有愚笨迂腐的非洲人、也没有西方殖民文化的傲慢与自我中心,反倒是真实地呈现出西方白人在异乡时的手足无措与非洲人淳朴开朗的天性。在《何处是我家》里头,导演也没有按照西方人刻板的印象,着意呈现出一个充满野生动物、辽阔壮美、适合狩猎的非洲草原,而是平实地展现一片原始简单的生活空间。在这里头,无论种族、性别、学历,人与人都平等,彼此交流互动的是最平凡的情感与信任,而不是虚妄抽象的文化或价值观。

在影片里头,“衣服”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在影片中一开始,那位父亲罹患疟疾,在黑人厨子欧瓦的照料下才得以痊愈,为此他将自己带来的律师袍送给欧瓦并说:这件袍子是有智慧的人穿的,在非洲有智慧的人是你,不是我。当妻子还在德国时,丈夫寄了些钱过去,让她买一台冰箱带来,结果妻子把钱全拿去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晚礼服,后来这件华而不实的晚礼服从来没被穿过,却成为夫妻两人之间的隔阂。当女儿步入少女时期、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时,她穿着一件洁白的校服去找非洲朋友们玩,为了避免把衣服搞脏,她听从非洲朋友的建议,将衣服脱了、裸着上身去爬树,毕竟在肯亚,非洲女性普遍都是打赤膊。

这当中传递的是一种破除隔阂、回归本性的意义,其实,人种、国籍、性别、学历、阶级都只是穿在身上的衣裳,并非与生俱来、也非至关重要。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衣着美丽、装扮高雅,而是因为身体里有颗跳动的心、全身流淌着温热的血。如果没了这心、这血,任何华服都无法让石头变成人。然而,一个有心有血的人,纵使穿上世间最美丽的衣裳,终究只是一个人,不会因此变得高贵不同。

除了这种众生平等、你我皆同的观点外,影片还客观地点出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各种偏见,包括种族上的和性别上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邪恶的德国纳粹身上、也存在于正义的英美联军身上、甚至存在于受害的犹太人身上。因为这种偏见,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英国殖民者逮捕犹太裔德国人,而犹太裔妻子则歧视当地的非洲人。而当犹太裔丈夫在战后决定回德国时,他对妻子说了一句话,为偏见和仇恨带来和解的希望:回德国是因为我相信人类还有希望,这也许是理想主义,但没有这个,人类就完了。

《何处是我家》虽然是由德国导演执导、由德国制片制作,但却是改编自犹太裔作家的自传体小说,而原著作者斯蒂芬妮-茨威格亲自与导演林克一同操刀将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事实又为电影增加不少底气,让观众能够更持平地和开放地对待影片所提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犹太人大屠杀事件,我自己觉得,谁都没有权力要求犹太人放下仇恨,犹太人幸存者那“永不原谅”的誓言虽然听来残酷,但设身处地想来却在情在理,平心而论,换了我也无法原谅。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看到一个犹太人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件历史惨剧时,总会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动。

 6 ) 最喜欢的镜头

最喜欢黑人每次将蕾吉娜据过头顶的镜头,
蓝蓝的天,一张白脸一张黑脸
那场景美极了,让人莫名的感动
却从不感觉腻歪。

 短评

Ninidze 有些神似 Norton……这故事讲的黏糊,但是总有那种为你抹去心尘的话,什么牛与土地啊,什么裸露乳房啊 u.s.w

5分钟前
  • wangzhy
  • 推荐

告别,告别,回归。。。

9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德国人总善于将国家的历史渗透到电影工业,三次获得奥斯卡的作品无一不和历史挂钩,。从剧本的角度看无非就是人在极端环境下性格的转变,但唯一性格不变的女儿这一角色的设计使情节更加顺畅和谐;不变的战争故事却也因背景到了非洲肯亚而产生变化。结尾的镜头定格得很诗意,很喜欢那个纯真的小女演员。

11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剧情越行进,越发一点点被吸引且决定以后专门再完整重看一遍,并不会一下子抓住人,也没有心潮澎湃的感情起伏,但就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让你理性的告诉自己这是一部好电影。

15分钟前
  • 半袖
  • 力荐

#资料馆#战时他者异乡生存史;细腻动人,智慧幽默;母亲的转变,女儿的成长,父亲的忧虑,欧瓦的忠诚,爱无处不在;“英国人不喜欢我的,我是德国人”“他们也不喜欢我,我是苏格兰人”;“现在我最爱的都躺在这张床上了”;“我们买不起,就像猴子一样穷”“那我就送猴子一根香蕉吧”。

19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2003第75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二战,家庭。直接把张艺谋的《英雄》送回了老家。

23分钟前
  • 刘建明
  • 推荐

我还是坚持用《无处为家》这个名字 它不仅仅用一个家庭寻找爱的历程表现了一个时代 更是一部犹太人的苦难传记 漂泊到哪 都不是我的家

25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这片该叫 走出非洲吧,叙事分散, 亮点在哪儿?

28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

最后那个拿着香蕉的老人的一个笑容竟然莫名的触动了我的心灵,隐隐发烫;音乐忧而悠扬;家为何物?家在何处? 家是祖国,家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获得身份得到尊重受到认可的地方。家还是自己身边最最深爱的那个人。

3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膚色、天候、冷漠與熱情、適應與憂慮……《何處是我家》是一部以大量對比畫面構成的電影,在尖銳的差別之外,溫暖整個故事的是主角一家與非洲鄰居、同僚互助,跨越種族的愛。全文:http://hou26.org/zeta/children06.htm#e

36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没有高高在上的白人、没有愚笨迂腐的非洲人、也没有西方殖民文化的傲慢与自我中心,反倒是真实地呈现出西方白人在异乡时的手足无措与非洲人淳朴开朗的天性。没错这不是理想生活、这是真正需要的生活。

37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推荐

有类片子不但是反映了人与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人与国家,人与土地,人与归宿的情感,爱与恨去与留总是让人难以做决定,不做道德批判反而更显真实与自然.此片易让人想起走出非洲.

39分钟前
  • 保持一点不确定
  • 力荐

一家人不得不逃出德国,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在非洲大地上被英国人赶来赶去,因为他们是德国人。还有他们被勒令不准和其他白种人一起祈祷,因为他们还是犹太人……

4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在一家三口重聚那场戏里,导演处理得很细致。丈夫见到妻子,妻子仿佛散发出光芒甚至让他感到耀眼。小女孩被黑人厨师抱起,面对这个命中注定会成为她导师跟伙伴的人,她要建立认识,她是用嗅的。

44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http://de.tingroom.com/shipin/dianying/17088.html 那公主病的骚老娘么自个儿觉得可付出呢。我能理解他。那大男子主义的觉得自个儿付出闷多的,也特么抠儿逼着呢。

45分钟前
  • 金魚
  • 推荐

精致的画面,细腻的情感,美好的河山,一部十分震撼的电影。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德语片,在肯尼亚拍摄,满满的都是回忆。提水的女人们,善意的围观的眼神,围成一圈嬉笑的孩子,治疟疾的奎宁,巨大的仙人掌,肯尼亚山,偶尔听得懂的斯瓦西里语单词,萨瓦那草原上的旱季,内罗毕到蒙巴萨的火车,沿着铁路卖水果的年迈女人,村落里的泥房子。呃,看着看着就emotional了

53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典型的奥外片,算是全程基本hold住,问题就是信息量太大,什么都没说明白。

57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女性导演才能剪出来的细腻结尾,这片子的真正主演是非洲,一个落后却质朴到掉泪的地方,她宽容接受一切逃难过来的人们,当有新追求时又把他们送走,临走还不忘塞给他们香蕉,即使自己一无所有。

58分钟前
  • 耳东某
  • 力荐

感伤的故事,明亮的画面,细腻的心理,将无数犹太人遭屠杀这一纳粹制造的惨剧温婉而感伤地还原出来。另外还展现非洲这篇古老的土地的贫瘠以及生存在这里的人们的善良,让我们想起了另一部纳粹题材同样感人的《美丽人生》。

1小时前
  • 兰州板砖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